第一篇:九年级历史B卷测查方案
九年级历史B卷测查方案
寺头中学马素珍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理念。新课程实施以来,除了期末考试测查之外,还会在期末考试前进行B卷测查,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平时表现,更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为增强实效特制定此方案:
一、测查步骤:
1、准备阶段,教师发下试题,说清要求及学生需准备的资料。学生按要求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
2、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要求,对自己搜集资料精选完成B卷。
3、评价阶段,教师组织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和家长评价。
二、测查要求:
1、力求公平、公正、公开、全面、合理、恰当,能真正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2、多种方式相结合,灵活机动,对于第一次完成不理想的学生,教师给与指导和帮助,让他重新修改或完善,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三、测查结果:
测查结果分四个等级:优秀(18——20)图文并茂,资料丰富,形式新颖。良好(16——18)合乎要求,资料俱全,形式多样。合格(12——16)有故事有图片,能反映主题。待合格(12分以下)书写不认真,偏离主题不能反映问题。
第二篇:九年级(初三)语文(B卷)答案
2012—2013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
九年级(初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12分)
1.B(2分)2.A(2分)3.D(2分)4.C(2分)5.B(2分)6.C(2分)
二、(22分)
(一)(10分)
7.B(2分)8.假装直接(2分)
9.曹操因此怀疑杨修诬陷中伤曹丕,更加讨厌他了。(“因”、“ 谮害”、“愈”、“之”每处0.5分)(2分)
10.C(2分)
11.(四条原因,以第四条的说法较全面且符合小说的叙述,以第二条的说法较为简单、片面,不可取。第一条是直接原因,第三条是次要原因,所以第四条更有说服力。(如果同意第一、第三条,言之成理,也不为错。观点明确得1分,理由言之成理即得2分。)(3分)
(二)(8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2.(1)人迹板桥霜(2)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3)零落成泥碾作尘
(4)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三、(20分)
(一)(10分)
13.C(2分)
14.比喻(或借喻,1分);指的是“我”和闰土之间所产生的心灵上的隔膜。(2分)
15.没有消失。依据:①我的母亲曾对“我”说:“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②闰土得知“我”要回来的消息时,对“我”母亲说:“我实在欢喜的了不得。”③在贫困的情况下,还送给我“干青豆”。④闰土看见“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项得1分;计3分。
16.“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有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落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是怀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2分)
(二)(10分)
17.C(2分)
18.例如:知恩图报,诚实守信(扣住“报恩、感恩、守信、慷慨”等作答即可)(2分)
19.(3分)。绅士纵身跳下马车,满头大汗。心里默念着:“但愿儿子不会有事,不,不会,绝对不会有事的„„” 当气喘吁吁的他看到满身污泥的农夫和平安的儿子在一起时,悬着的一颗心才逐渐平静下来。(“焦急”描写具体2分,语言表达1 分)
20.(3分)不好。(1分)示例:因为原文设置了悬念(或埋下了伏笔),行文有波澜,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接近即可)(2分)
四、(50分)
21.评分等级
(一)基础等级(40分)
1.一类卷(34—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8—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21—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像奇特,有个性)
说明:(1)评卷时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分。(2)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
— 九年级(初三)语文(B卷)答案第1页 —
第三篇:四年级美术期末测查方案
四年级美术期末测查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现行美术课程标准为主体,结合我校个性化课程实施计划,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美术教学评价的活动性、开放性,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美术学习活动,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积极推动美术个性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在美术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通过评价能促进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美术学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实现今后在美术学习上的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美术教学,进一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二、评价方式 :
平时表现与期末测查相结合的方式。
1、学生平时作业教师评定细则
除了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外,学生平时的美术作业成绩评定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作业量,凡作业量上缴次数缺额过大的,教师须请学生补上,然后可给予合格等级。二是行为表现,凡材料携带、课堂卫生等项目有一半获得优秀的可以给予优秀等级,良居多的可以评定为良好,及居多的可以评定为及格。上述两者合起来有一项为优秀的平时即评为优秀,两项良好的评为良好,两项合格的评为合格。
2、期末测试成绩细则 这一部分是期末测查成绩,主要由任教的具体老师进行评定。具体方法是各班出相同的试卷,主要以实践题为主。
3、特长生加分评定细则
凡在本学期各项比赛中获奖的学生期末美术总评成绩为优秀。(1)平时成绩和学习态度: 5分
课堂作业(包括手工): 3分(平时作业)
工具配带: 1分(学习态度)
上课纪律 : 1分(学习态度)(2)期末测查: 10分
三、测评内容:
题目:放学了(选一种你喜欢的课外活动画一画)测评方式:(绘画表现)
1、造型简洁、美观;
2、构图饱满;
3、色彩鲜艳;
4、采用绘画的表现形式。
四、等级:
1、优秀:13分、14分、15分;
2、良好:10分、11分、12分。
第四篇: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测查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从而创建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激励学生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获得快乐。
二、具体安排与要求:
1、测查时间:下周一下午第一节课
2、测查对象:一年级每班三分之一的学生,二年级每班四分之一的学生
注:请一年级语文老师将本班学生分成3组,二年级语文老师将本班学生分成4组,填在后面所附的名单里,于周五前将三份名单上传至“教研组活动”—“语文组”——“学生名单”文件夹。
3、测查方式:看拼音读故事。在1分钟内读一个小故事,测前准备一分钟。
4、打分标准:(1)语速适中,10分;(2)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漏字,50分(读错、添字、漏字每一字扣一分);(3)读通顺、流利,不读破句,30分(回读的、读破句的一处扣1分)。(4)总体印象:读得流利、较有感情,10分。
5、测查人员、地点:每两班一组,要求一位老师看时间,另两位老师听读并记录(取平均分)。如果发现读得特别好的或特别差在备注一栏中加以标注、说明。
二(1)二(2)金 敏 卢东燕 陈向东 地点:一(1)教室后门
二(3)二(4)吕 燕 吴小君 童金松 地点:一(4)教室后门
一(1)一(2)商 鹏 吕群芳 吴晓东 地点:一(1)教室前门
一(3)一(4)钱石英 周 琼 李玉英 地点:一(4)教室前门
要求:测查老师在测试时记录该学生每一项的所扣分数和总分。
待测学生(周一上午告知抽签组别)按序号排好队,统一呆在一(1)、一(4)教室里。
6、奖项设置:
团体:每个年级评优胜班级2个。
个人:一、二、三等奖若干。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第11课小测
九年级历史第11课小测
班级-----------姓名-------------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4、-----------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5、------------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推翻了专制统治。
6、《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目的----------------------------内容规定不经-------批准,国王不能-----------------------,也不能---------------------------;同时,还规定-----------------------------------------。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