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法则”引思——浅谈柔性管理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应用的体会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2 01:0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阳光法则”引思——浅谈柔性管理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应用的体会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阳光法则”引思——浅谈柔性管理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应用的体会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第一篇:“阳光法则”引思——浅谈柔性管理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应用的体会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阳光法则”引思

——浅谈柔性管理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陈冠煌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泰戈尔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风不能把阳光打败》,说的是:北风和太阳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寒冷凛冽的北风,想通过更大的风把人的衣服吹掉,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阳光则把温暖照射在行人身上,行人因为暖意融融,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阳光获得了胜利。

“阳光法则”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做事要遵循事物的规律,要善于诱导而不是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如大禹治水须导而非堵。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尤其是对具有生命的个体——学生,就更应运用“阳光法则”来实施教育,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多点人情味,使学生真正感觉到教育者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促进道德健康成长。

由此,我引发思考,我们面对的学生由于年龄层次及生源复杂,加之他们往往是普通学校中成绩不太好且纪律性都相对薄弱的学生。在中学可能没有得到教师的重点关注,因而往往对教师有抵触情绪。进入职业学校后,对刚性管理可能有天然的逆反心理。再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一种叛逆精神,因为时代背景变了,社会环境变了,家庭条件变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想法和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有时真的很难理解他们的行事方式,但是作为班主任,我不能被动地接受这样的现实,我要变换角色,变换管理方式,以求达到融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与我能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信任。因此,我担当班主任期间一直都在尝试柔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并由此得益。

所谓柔性管理是指以班级组织结构为依托,以“自我实现”的人性假设为出发点,注重师生互动,并以此来促进学生主动性、创新性和情感发展,它是在透视班级刚性管理的弊端上提出的旨在弥补现行班级管理体制不足的一种管理形式。它要求班主任在研究班级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后,采用非强制方式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班集体意志变为学生自觉行为。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发掘学生个性中深层次的动力因素,利用爱来感化和引导学生。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柔性管理的:

一、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都需要尊重、关心、牵挂。如果一个教师能真正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他的学生们肯定会真诚地回报老师回报社会的。

时隔多年,在2008年8月23日这天我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就是我要当

08数控(2)班的班主任了。面对这样一帮学生(女生只有3个)我该何去何从?好多年前管理03服装班的那套方法在他们身上还适用吗?此时的我心里丝毫无底。本着先前的经验,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做了一份《学生个人信息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喜好、学生的特长、家庭成员以及父母离异或者外出打工情况的调查。从这次的调查情况来看,最明显的问题是成绩集中在200-300分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网、玩游戏,个别成绩差者是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心理创伤或无人管教。这为我正视现实有了心理准备。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没多久就有任课老师向我反映班上有一男生A,自由散漫,经常迟到,上课随便说话。我找到他谈话时,列举了这些错误,我问他:“你的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呀?没有人教过你应该怎么样上课的吗?”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低下头说:“我习惯了,初中就这样,没有人管我的。”听了他的话我很惊讶,但我感觉到这个男生很真实,不遮掩自己的错误。就因为初中老师忽略他的品质修养才使得他养成了这样自由随便的个性,不能全怪他。于是我对他说:“我知道你很好动的,而且很喜欢电脑游戏,我也不认为你喜欢电脑就是坏事,也没认为你上课说了几句话就断定你是一个品质不好的学生,你的品质没问题,是你的自制力太差了,也太不懂事了。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不知道给任课老师面子。”我知道他在同学们面前是很爱面子的,也许是听到“面子”两字了,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一定会改。”从那以后,他真的象换了一个人,每次我在看他时,也是用鼓励的目光,或者小小地表扬他一下。现在他在纪律上表现很好,没有再拉班级的后腿,成绩也有所起色。所以说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他们没有成为我 的学生之前我无需了解他们的情感和喜好,然而现在我必须得走进他们的情感与生活。与他们共荣辱、共进退、共得失。只有:“共同经历”,才能“感同身受”。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纵观这几年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经历,发现时不时会碰上一些难题,尤其是面对学生的情感或生活方面的问题,总怕找不到好的突破口。

在第二个学期快期末的时候,我就碰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学生B,平时不爱说话,独来独往,经常买外卖在教室吃,头发有点长。一天中午他在校门口附近等外卖时被抓到了,当时他的情况是:玩着手机、没穿校服、头发很长。于是被拉到了德育处处理。学校的意思是头发太不标准得去理发,他也毫无怨言。于是在他母亲的陪伴下先去理发再回来处理。可是想不到的是他因不满理发师把他的头发理的太短而气急败坏地冲到德育处大骂学校没有人性甚至还冲到校长室大闹。身为他的母亲当时都吓得直冒冷汗,一个劲地恳求学校好好管教他儿子。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家里养成了这么叛逆和暴躁的个性,到底算谁的错?我只想他能尽早地安静下来好好沟通。后来经过交谈他的情绪稳住了,态度也明显转好。这件事后我知道他有些闷闷不乐,过了一两天后他找我有事,我趁机说了句:“这个发型很清爽的,看起来精神多了。”他说:“是吗?可是我不喜欢。” 我说:“现在不喜欢也许过段时间你就会喜欢了。很多事情不是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不做的。”他说:“我要(把头发)长回去。”当时一听很意外,才剪的就说要长回去,看来这个学生的心里是根深蒂固的认为短发是难看的了。

暑假开始,某天碰巧他在网上,于是我发过去:“谢谢你那天在领导批评我的时候还帮着老师说好话,我很感动。”他回复:“你本来就是一个好老师,是我做错事情怎么可以怪罪与你?”我心头一阵热乎乎的,我知道他不是一个小孩子,道理他都懂的,只是不愿意说出来与人分享罢了。那天我们很坦诚的说了很多,从来没觉得他还能这么会说的。从那开始,一个暑假只要我们在线的话都会聊上几句。渐渐地,我了解了他很多喜好,了解了他的个性。他也从心底里把我当朋友多过当老师,愿意跟我讲他的很多事情。他甚至说:“在明里你是老师,在私下我们是朋友。”我也会把很多事情交到他手里,很放心他去做。渐渐地,他自信多了,也不再那么暴躁和叛逆,没有了先前的不服管教,整个人变得成熟了起来。所以说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支撑点,做好了就会受益匪浅。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所谓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应该是从小接受的熏陶、教育潜移默化而来。而 我们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他们的父母、朋友因为没有很好的道德生活和人格修养,使得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出现了偏差。作为教育者必须正视他们所具有的缺陷,竭尽全力教育好他们,培养好他们。苏赫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

如何让他们在已有的道德水平上再上一层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做到因“材”施教。通常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班主任认为他一切都好,而有的学生某一方面表现不好(如纪律、习惯),班主任则认为他什么都不行,一无是处。我平时注意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用来点燃后进生求知和上进的欲望。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善于引导学生的自身的积极因素,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是有差异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

第二、身教重于言教。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知学生的一 些不良行为习惯是从家中带来的,但是我也坚信通过我的努力可以尽可能的改变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很多学生还是有可塑性、自制力的,因此,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道德与人格修养,很多事情

我都以身作则,凡是要求他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他们不能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比如面对男生寝室卫生的脏、乱、差现象,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命令他们何时弄干净,而是应该下到每个寝室,找到问题所在,亲手带动他们一起搞好寝室的卫生,当然这样做的收效是很明显的。

第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态度消极等等。除了在平时经常与学生交流谈话以减轻他们的心理问题外还开展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提高他们的适应性。比如在班队活动课时候可以展开心理调查问卷、中学生交往分析及调查问卷及爱心、友谊等相关方面的教育,这样不仅能学生们感觉到这个集体的凝聚力,更能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作为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多,交流最多,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总之,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方法。面对具体问题多想想怎么处理才够圆滑、柔和,以达到“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目的,以使真正把班级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概念实践好、运用好。

2009-12-

31有的人把教师比喻为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的人又把教师比喻为园丁,呕心沥血,浇灌着园中的幼苗。而我认为,教师便像土壤,不断充实自己以哺育希望之花。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更是养分齐全的肥沃土壤,每时每刻都能为幼苗提供各种营养。

四、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人,今天不优秀也许明天就是优秀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期待学生日后的优秀。正是在这种期待中,学生不断地积累着教师的知识、严谨、情感、个性和方法,感受着学习生活中的智慧、关爱、激励和赏识,在不断的碰撞、跌倒、爬起中,再碰撞,再跌倒,再爬起,直至独立前行。

如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C,体育委员,工作相当负责、细心,但是成绩不尽人意,中考分数只有179分,好不容易进的学校,由于基础太差学习总是跟不上别人。而且之前在初中时候已经结交了一些不良的社会人员。一次,在校内跟几个朋友玩耍的过程中由于他人玩笑时语气过了头,以至于他处于不逊。中自修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一看他就知道了他心里肯定有事。等到下课他直接走到到办公室和我说话,一了解才得知他中午犯事了,在那个同学面前话已经烙下“要打就打”,并且得知他已经叫好了外面的人等在了学校外,只要他一开口他们就会翻墙进来直接去打对方,当然他知道我感觉他不对劲后他也深感忏悔,已经打电话叫他们回去了,不打算真的打架的。经了解他还透露对方也已经叫好了外面的人等在学校外,准备大干一场。当时一听吓得不轻,假如事情闹大了对双方都不利。我在他这里了解了当时的情况之后决定去找对方同学核实、协商。一了解,发现各说各的理,对方也不愿意低头认错、息事宁人。看来把谁叫到对方那里处理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后来决定叫到年级组长那里处理,经过一番分析、诊断,各自都低下头承认自己的错,并且握手言和了。从那以后,他也没有再犯类似的事情了。从这件事情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品行很差的学生,犯错之后能主动找我解决事情、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例如,我班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在讲磁生电时,我是这样引入:法拉第生于伦敦附近的一个铁匠家里,由于家里太穷,之念了很短时间的小学,13岁开始干活谋生,在一家书店当了7年装订工。在这7年中。他抓紧点滴时间,充分利用书店的条件,阅读了大量书籍,特别是对化学和电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最大愿望是去著名化学家戴维那里工作。在他学徒期满之际,给戴维寄去了一封信。希望能去他那里找到一份工作,同时随信附上了整理好的装订成册的听课笔记以及精美的插图。戴维为他的真诚深深打动。戴维想英国的皇家学会的总监建议雇佣这个年轻人。总监说:“让他刷瓶子吧,要是他不干,就说明他毫无用处。”法拉第答应了这个条件。在他以后的45年中,一直留在皇家学会工作。先是当戴维的助手,后来成为他的合作者。戴维去世后,他成了着继任者。从这个故事中可以传达给学生三个信息1:苦难的童年击不跨有志少年。2:抓住点滴时间来学习钻研。3:自信推销自己。即使面对大科学家戴维。在教学中不仅要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中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是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当然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第一,表现自我,寻找差距。

第二,

第二篇:“记账法“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记账法”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记账就是在经济活动中,把发生的每一笔业务都记录下来,以备统计或复查。笔者把“记账法”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去,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探索新的管理办法

在职业技术学校,不少的学生是来自于中学的“三类苗”,甚至是集多种不良习惯于一身的“小混混”。笔者刚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为矫正学生的不良言行,提升他们的素质,促其成材,曾经想过很多办法,诸如多表扬、少批评;发放奖品,激励上进;记“黑名单”,罚打扫卫生;与家长沟通,共同管理等等,能想的办法都用上了,但仍收效甚微。特别是个别调皮捣蛋的“尖子生”,他们每次犯错后,都装出一副被冤枉的样子,认为只要老师抓不住“真凭实据”,便可对所犯错误只字不提,或敷衍了事,或干脆不认账。后来经过反思,笔者产生了将会计的“记账法”运用到班级的管理中的想法,即对违纪犯错的学生,既往不咎,从再次犯错起,经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和所会带来的后果,然后写一份检讨,保证以后不再犯错,以此给他记下一笔“黑账”,日积月累,到一定时间再“算总账”。这样,有些学生自己就会算一笔账,因怕“黄牌积累”被重罚,自觉地减少违纪行为。

二、“记账法”与警示教育

为引起学生的重视,增强管理效果,笔者用8k白纸装订成一个账册,给每个学生“建账立页”,页首写上学生的姓名和学号等基本情况,当学生每犯一次错误时,就在白纸上写清所犯错误的时间及内容,再由学生将检讨贴在自己的“账页”上,并在班会上公布,到学期末凡无违纪记录者,加适量操行分。

刚开始,多数同学并不在意。如班级“名角”李某,因旷课第一次交检讨时,用巴掌大的小半页作业簿纸,歪歪斜斜地写了有二十几个字,其中无标题、无落款、无日期,且有五六个错别字。笔者在办公室给他纠正了错别字,又讲解了写检讨的格式,之后,让其重新返工。第二遍,他将 “检讨”二字写成“捡草”,正文四五十个字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然后笔者再耐心地用红笔圈出错误的地方,告诉他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格式去写检讨,直到写合格才允许贴在账本上。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同时又纠正了常见错别字,其写作的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实行这种记账法的最初一段时间,几个胆大、刁蛮的学生根本没当回事,认为老师整理保存检讨,又能怎么我?两个月后,李某的检讨达到了五份,其中有无故旷课、强行拿别人的东西、上夜网等。在他又一次旷课后,笔者邀请了其家长来学校,与其交流了该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情况,李某在其家长和账本面前,首次表现出哑口无言和内疚的神情。笔者借机告诉李某;“假若你能改过以前的错误,从今天起我就重新给你建立一页,以往的再也不计较了;假若你还不改正,再犯原则性的错误,面对你的将是校规校纪的处分,到那时你心灵的那张白纸将永远记录一个污点,再也抹不去了……。”

三、“记账法”的作用与效果

之后李某告诉其他的“哥们”:“今后咱们可得老实点啦,老师那里都保存着咱以往的检讨,若再犯错,他给咱算总账就麻烦了……。”果然一段时间班级很平静。这时笔者又抓住时机在班会上公布一条:“以后凡为班级做出贡献,达到一定积分时,可撤销一份检讨。”从此班级的纪律不再那么难管了,集体活动也都踊跃报名参加了。期末全班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上升。

随着教龄的增长,笔者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也日益丰富。这种“记账”式管理方法也随之日臻完善。它不仅套住了一匹又一匹的“烈马”,也为不少青年学生保住了自己心灵的那张白纸,还发挥了校规校纪以外的作用。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第三篇: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那么,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下面就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班级管理中的特点

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具体地讲它有以下特点:

1.人本性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极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则体现了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

2.情感性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现代的“和谐教育”等都论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3.创造性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办法与教育方法。对变化着的班级软环境、管理措施、手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管理活动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因此,“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追求以新奇制胜,以巧妙攻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创造性地进行管理。

二、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1.制定“合情”规范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3.一个集体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有一个规范进行约束管理。常见的规范都以“一视同仁”或“千篇一律”为根本依据。然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因人而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笔者曾与学生一起制定了4年级班规》,班规分“上学”、“做操”、“上课”、“活动”、“文明礼仪”五个方面。除了大家共同遵守的内容外,还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又与学生分别对以上规范进行了变通,如在“上课”一栏,对性格外向、好动的孩子提出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别人、发言热烈等要求;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提出上课发言过

一、两次即为优秀等要求。而后,师生约定既然这是我们共同制定的个人规范就应共同遵守,一个星期评定一次,凡得“优秀”则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2.设立“合理”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这目标包括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我要尽可能地完成。”因此,在设立目标时宜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可行性合理目标。这样的目标易于实现,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他们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

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班主任应经常引导学生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感情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如开学初,教师与学生一起布置教室,可以在黑板报上方粘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格言警句,可以在教室前门旁布置“我的格言”栏,让每个学生写一句自己的格言,并在格言旁署上名字,贴上照片。还可与学生一起挑选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贴在教室的四周„„所有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成学生自我教育。

3.运用“柔性”管理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奋发地工作。记得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班上一位女同学在下课休息时主动地在整理教室一角的小书架。第二天晨会课,我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同学。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赞扬,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以后的小书架一直是那么整齐,就连大黑板、小黑板也都一直擦得那么干净,摆得那么整齐。

问题较多、难管的学生,往往性格暴躁,但这些学生重义气,假如班主任采用交朋友的方式接近他,时刻关注他的行为,直到他把你认作朋友,就会倾听你的教诲。

第四篇:浅谈鼓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鼓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宜春实验中学

唐小兰

二00八年元月六号

浅谈鼓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一、班级管理的效能体现为人的发展。二、构建鼓励教育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三、班级管理鼓励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实施。

[关键词]: 班级管理 鼓励教育

担任班主任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较为深入的接触和观察,我发现学生总体有这样的共性:赶时尚,个性张扬,有获得成功的渴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从整体上看,这些学生之间在个性,学习基础上的差距较大,其中隐含的问题和矛盾也相对多且复杂,这些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和针对性。我作为班主任总结一下以构建班级管理鼓励教育工作中几点体会。

一、班级管理鼓励教育的实质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级管理的效能体现为人的发展。我一当上这个班主任就发现初一(5)班学生总体凝聚力较强,表现良好。所以我想只要加强有效的管理,就可以建设成优秀班级。如何管理?我认为班级管理需要构建一套鼓励教育方法,来激发本班学生的活动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鼓励教育的构建,应该以学生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为依据。行为科学的研究揭示了学生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认为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引发学生的行为,学生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当目标实现以后,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新的需要随之产生,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我班确立以创建优秀班集体为目标。显而易见,班级管理的鼓励教育,关键就是在有效地调控刺激变量既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一颗健康乐观自信心上做文章,也就是建立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且有效的鼓励要素及措施。如在平时加强“赏识教育”,让学生经常到讲台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学生笔谈时积极向上的会心交流等等。

二、班级管理鼓励教育的意义

构建鼓励教育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实践,是把学生置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主动地参与班级各种建设,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景意义而言,构建并实施鼓励教育,从一个侧面进一步完善现代班级的管理机制,促进班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通过鼓励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各学科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培养与发展等,使班级充满勃勃生机。通过鼓励教育,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现代观念逐渐形成,本班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锻炼,进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个性品质得到发展,而这一切正是现代社会的人才素质的最基本内容,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

三、班级管理鼓励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实施

(一)需要鼓励

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因而需要鼓励在鼓励教育中是第一个要素。根据我们的观察研究,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1.归属需要。学生总是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要经过主观努力,这就具有了鼓励作用。在我班上开展的“文明之星” “进步之星” “学习标兵”等效果较好,从而激发了成员全方位努力的积极性。

2.情感需要。学生情感需要一般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喜爱,一是希望得到同学的温暖和友谊。这两个方面情感需要的满足可以极大地唤发出积极性。我在班上要求学生在联系本上写日小结,开展师生间的笔谈,学生将想对老师说的话表达出来,让我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所想所做,十分有利进行情感交流。并进行师生,学生学习之间的互带.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成为无穷的激励力量,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思想观念。

3.自尊需要。学生的自尊心都是很敏感很强烈的。我们应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要让他多表现他的特长,更不能轻易地批评指责他,伤害了学生自尊很容易激发他的“逆反”心理。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叛逆行为。

4.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推动着学生奋发努力。每个学生都有成就需要,但强弱不同,因而推动力大小不同。心理学家洛厄尔以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表明,成就需要强的被试,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而成就需要弱的被试进步就不明显。所以我让学生确定阶段性的可行性考试及发展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5.发展需要。马斯洛说,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我班学生而言,还是称为“发展需要”为妥。因为他们尚未成人,其全部行为活动的意义在于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这种需要,他们都希望在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不断成长。这正是班级管理者可以最广泛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根源。

(二)目标鼓励

需要引发的行为活动总要指向一定目标。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社会大学校,学校小社会”。初一(5)班形象现在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是全班同学经历过长时期的共同努力,付出辛勤劳动,以事实、以行动、以成绩来证明的。正因为如此,班级同学深感来之不易、倍感珍惜,在良好的班级集体中,班级有良好的民主气氛,有共同的目标、同学才能以大局为重、把集体荣誉放在首位。为维护这种形象,同班同学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才能齐心合力。正因为这种合力,我们班的形象得以维护、进一步改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以更好地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

(三)参与鼓励

中学时代正值人走向独立、自主的时期,参与意识尤为强烈。因而应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班级管理,消极的被管理者变成积极的管理者。积极参与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发展。在好班就读的学生总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班级,这样的学生一般均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学生感到自豪,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树立信心,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胆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方面尽最大可能让班级成员来实际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如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我们初一(5)班在两个月期间以值日班长的形式让每个同学都当一天班长,很多同学都能很认真地履行职责,努力做得最好。组建各种班级工作活动小组等,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决策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班级公约监督小组”、“班级一对一学习小组”等都是这样产生的。由于学生参与了班级管理,强化了主人翁精神,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四)竞争鼓励

在班级管理中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强调的是班主任在实施管理中,要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一个的学生个体,更要看到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学生群体,应该“既见树木更见森林”。这样,就会自觉地把群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化为激励要素,其中较突出的是把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化为重要的激励要素。从而,不仅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我在班级中搞些小群体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从而使班级管理有更高的效能。

(五)评价鼓励

有利于约束学生行为,形成良好精神风貌

在学生行为日常管理这一块,我班主要以操行评分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每周、每月分别进行优秀评比结果公布,鼓励学生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良好的班级形象与班级的正确舆论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经常以大会宣布的表扬方式评价一个班级,激发了学生更强的集体荣誉感,当个别学生做出或将做出有损集体形象的事时必受到其他学生的监督、制约、强大的舆论力量有助于压制不良行为,班级集体良好的风貌得以进一步改善。

总之,我在班级管理中用鼓励教育把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人格尊严,甚至生活习惯传播给学生。

参考文献:鲁法主编《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3年《闽候县学校获奖德育论文汇编》

殷禺著《智慧的力量》,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4年2月版

美国 安东尼罗宾 《激发心灵潜力》1997年12月版

第五篇: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陈涛

平时,班主任总爱抱怨学生不听自己的话,不服管教,不自觉,但学生对班主任也没好印象,甚至给班主任起难听的外号,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这些班主任常常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去约束学生,从不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情绪。一旦你的管理难以被他们接受,你可能变成班级管理中的弱者,这是最难以让人接受的一面。

所以,我认为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重视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其实就是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以开放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做出与平时惯常思维下不一样的行为。教育中的换位思考,要求教师跳出自我本位意识,从同学、从家长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那么班级管理中的换位思考包含那几方面呢?

一、“换位思考”是师生间的一座桥梁。

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的管理中应经常换位思考,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处处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着想,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从心理上、思想上完全扮成学生角色和学生一道去开创新局面,去感受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行为。为了更好地换位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教育水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想给别人一杯水,你就得准备一桶水。教师只有自己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时以博学的魅力深深地感染学生,从知识的领域震动学生的心灵。因此,我认为,教师要成功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要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要赢得学生的尊重,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还要有研究教育规律,解决和引导学生心理、生理困惑和疑难问题的能力。

2、把学生当作合作者,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首先现在教材在改革,教学手段在改进,多媒体、电脑走进课堂。学生受各种传媒信息的影响,他们视野开阔,思想开放,对事物接受快,反应敏锐,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已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比许多成年人更具有时代信息,老师并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所以在课堂教学和班会课以及所有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机会来锻炼和展示。其次现在的中学生,心理上处于“断奶期”他们渴望成人化,模仿力强,希望长辈能与之和平相处,理解并接受其观点和见解。作为班主任,如果不是仅仅像干活那样履行职责,而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就能融洽师生关系,班主任所制定的有关班规、班纪就容易落实、执行。学生需要的不仅是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老师,更希望老师能像朋友一样与之相处。换位思考,多去发现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教育学生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学会倾听,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走进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家庭等各方面情况,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倾听,多与学生交流。

在与学生交流时,一定要做到平等,不居高临下,不摆出师长架子,要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只有真诚的,平等的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才会把心里想说的话毫无保留的向你倾诉,你也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彼此推心置腹地交流。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产生凝聚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有丰富的涵养能容忍学生的过激言行,宽容学生的冲撞和反叛。

教师批评、惩罚学生,大多是为了孩子好,为了纠正他的不规范行为,可是往往在批评惩罚学生时,会出现个别差异所带来的顶撞,逆反或是不接受的情况。这样便有可能出现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粗暴地对学生实施更强制、更强烈的惩罚,导致惩罚过度。班主任若有宽广的胸怀,有丰富的涵养,爱生如子,能容忍学生的过激言行,必要时作适当的冷处理。这样,能使一些尖锐的问题得到缓解,也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

二:“换位思考”可以化解矛盾,是解决同学之间纠纷的重要方法。

在班级事务中,班主任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是司空见惯的。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批评教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学生往往认为老师偏袒对方,所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发生纠纷的双方并不能冰释前嫌、化“敌”为友,今天和这个同学发生纠纷了,明天还有可能和另外的同学发生纠纷等等。所以这些纠纷,说大不大,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错误,但是说小也不小,它可能使学生对同学、对老师、对这集体有情绪,影响到班级的团结稳定。

如果利用“换位思考”来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这类问题,从经验来看,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还能很好的培养他们的“换位思考”意识,为以后再次发生这样的问题起到一个屏障作用,而且还能很好地去协调解决周围其他同学之间的纠纷,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老师可以在提问中将纠纷问题解决。

1、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自己讲述事情的经过。开始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且情绪都较激动,但通过倾诉和老师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激动情绪已得到了相对缓解。

2、问学生觉得对方错在什么地方。这时学生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对方,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必然程序,也是为下一步做必要的铺垫。

3、问学生“如果你是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这时老师又把球踢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了。当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时,往往开始意识到对方行为的合理性和自己的偏颇,对自己的行为已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4、问学生如果他是你,他该怎么办。当把对方换成自己后,经过进一步的换位思考,这时学生已经能较全面地考虑双方的需要,理解或谅解对方的行为。

5、问学生如果他是老师,应怎么解决这件事。这时学生往往已经不生气了,大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纠纷已经不了了之。这时老师可以再趁热打铁,教他们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妥善处理日常纠纷和矛盾。

老师的理解和倾听,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理解老师的出发点,不仅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纠纷,且让他们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学会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日常纠纷,让学生在解决纠纷中不断成长。

三、换位思考有利于家校联系,更好地教育学生。

家长对待子女学习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孩子学习还比较重视,自己不懂管教,但对学校老师充满了信任与期望,与老师比较配合。如此家庭的孩子学习都比较自觉,也比较好管理。第二类是受观念束缚,对孩子的学习无所谓,平时属于不管不问型。如此家庭的孩子要么自觉懂事,学习自理能力很强,不用老师操心;要么丢三拉四,学习习惯很差,缺乏学习的动力与责任心,经常不做作业让老师头疼。第三类是极少数属于蛮不讲理型,对子女的学习根本不重视,不懂得与老师配合,老师找他还嫌老师烦。如此家庭的孩子往往也比较自私难管理。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让每一位家长对学校对老师表示满意并积极配合?通过换位思考,我这样做:

1、理解家长

凡事多以家长的角度想想,及时与家长联系、商量、沟通。学生进步了、退步了都要沟通。并注意与家长的谈话技巧。进步的总是先感谢再鼓励,退步的则帮助一起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告诉家长不用着急,只要和老师配合一切都还来得及。决不让家长感觉孩子退步了老师今天是来告状的,而是让家长们感觉到我是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的孩子为他们的家庭着想。这样的交流沟通,家长容易接受而且还会感激我们班主任,会主动合作管理好孩子。

与家长有了很好地沟通,就能得到家长的信任、支持和理解。即便学生的成绩、表现不尽人意,家长们也会有个客观的评价,少几分埋怨。这样更有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2、赞美家长

学生喜欢受表扬,需要夸奖,家长也需要赞美。只有不断地赞美,家长才会不断地支持、配合我们班主任的工作。

家长打电话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会在班里赞美。家长在试卷上签个意见,我也会在班里赞美。告诉学生,这是奖励爸爸妈妈对你学习的重视,并让学生把这赞美回家传达给家长,表达老师对他们重视孩子学习、配合老师工作的谢意。实践让我发现,得到表扬的家长会更加关心孩子的学习,起到了小手拉大手的效果,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家长也成了班主任的朋友和好帮手。

3、直面家长

平时,班主任与家长的接触最多。时间长了,许多家长会在班主任面前流露出对学校、对某个任课老师的看法。那么,作为班主任就要直面家长,做好学校的宣传者,维护学校和每一个任课老师的良好形象和正当利益。

如果家长的看法是肯定的,我会帮着一起赞美学校、老师。如果家长的看法是否定的,有了不必要的误会,我会跟家长解释,消除误会。让每一个家长对我们的学校、对我们的老师都充满信任与信心。同时,潜移默化中也提升了家长对我们班主任的信任度,更有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

近几年,随着中高考制度的改革,优质生源都流向城市。我们宁远中学的学生越来越差,班级管理是每个班主任头痛的事。但新世纪人才培养有赖于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和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努力用“换位思考”的管理理念,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民主、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置身于“民主”之中,建立起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

生关系,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家长平等交往、交流、对话、沟通。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才能舒展天性,发展个性,生动活泼地成长。一个良好的班级体,经常开展这种换位思考,能使很多问题在未发生时就解决掉。一个好班主任应经常将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处处以学生的角度来管理班级,将会使你管理人的班级活动而不失严肃,团结而不紧张。以“换位思考”的思想管理班级,我相信最终能获得成功的。

下载“阳光法则”引思——浅谈柔性管理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应用的体会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阳光法则”引思——浅谈柔性管理在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应用的体会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络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互联网络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都接入了互联网。截止2005年7月,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突......

    情感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级管理

    情感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级管理中,情感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所谓情感激励,指班主任通过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信任学生和肯定学生的优点与成绩,中肯地批评......

    浅谈班会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性(2012)大全

    浅谈班会在班级管理中重要性 南安二中黄宝红 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好坏。因此抓好班级管理,在整个学校管理中尤为重要。而在班级管理中,班会可......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引言: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管理。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班级管理的实......

    激励理论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以及班级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而运用并发挥好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由此也可以看出,人本管理理念是未来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主要发展趋势。打造一个优秀......

    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摘要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给出了解决的措施,办法和注意事项。 二、关键词:人本管理;途径......

    浅谈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大数据的发展给困境中的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大数据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教学,通过在线测试、实时调查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