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阶段检测试卷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阶段检测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的内容全面,题量较大,由易到难,有深度,思维含量较高。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也较好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从卷面看,分这样几个部分:20以内的减法、100以内数的计算,认识钟面,统计知识,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等。
本次期中考试,我班人数70人,全部参加考试,有效人数67 人。总成绩5547分,平均成绩79.23分,优秀人数22人,优秀率33%及格人数62人,及格率93%。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计算。考查了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计算。计算在本次考试中占得比重较大,总分35分,在计算这方面正确率较高,计算基本没有失分,得分率98.25%,出错原因:加减法想混淆,计算能力差,个别学生100-60类型的题不理解计算方法。改正措施:告诉孩子看清加号还是减号再计算,个别指导。
第二题:按要求做一做。包括看图写数,认识时刻及时刻和做什么事情相连,统计平面图形的个数,认识人民币。基础知识比较全面。学生有两个方面掌握不好,统计图形的个数和计算人民币的总数。(3)小题统计知识,出现一部分学生漏数的现象,主要是三角形漏数,造成失分,改正措施:教学中,教会学生统计的方法,一边数一边划掉,最后看一看还有没有没数到的图形,会提高学生统计的正确率。(4)小题计算物品的总价钱,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欠缺,1张5元钱和2张一元钱共多少钱类型的题,只看到显示的钱,没看到有几张,导致结果出错,改正措施:教会学生计算钱时元币和元币相加,角币和角币相加,然后把元币和角币合起来书写,一定要看清有几张,并且以后多加练习,相信学生的能力会提高。
第三题:填空题,考查内容:数位,数的组成,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数的大小的比较,人名币的换算,如何求被减数,减数。(7)小题出错较多,最小两位数和最大一位数合起来学生模糊,没有用加法,而是直接写出这两个数,让学生了解合起来就是用加法来计算。(10)小题出错较多,53-20=()+()类型的题,学生直接写出结果,教给学生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写一道等于这个结果的算式,平时讲细每一道题。相信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第四题:对数的大小这个知识点掌握的不透。如果是两个数直接比较大小都会做,但第3小题选择和60最接近的数。答案有100、56和70。有32%的同学选择了700,说明他们对什么是最接近理解得不到位。
第五题;解决问题。失分比较多,失分率28%,最后一题出错较多,原因学生不理解题意,有学生不认识“套”字,不知道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并且不知道70可以剩下,也可以花完。买一套衣服,最少花多少钱,不知道要找最便宜的上衣和最便宜的裤子,再相加。改正措施:以后多让学生学习接近生活的数学知识并理解题意。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我们经常说学生审题能力差,不理解题意,看到题目不知从哪里下手等等,其实这些都说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偏低。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逻辑严谨性,建议老师们在平时的数学课上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关键字、词,每个数学,每个数学符号,每个情境图,每个图表细致地阅读分析能力,领会其内容、含义。学生如果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其他的像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都会提高,学生也就真正的会学习了。
2、进一步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的口算练习除了采取让学生看算式直接说出得数外,增加一些听算练习,不让学生看算式,由老师读题,学生通过听、记,迅速口算出结果。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十几道甚至是几十道口算题,必须要听得准,记得牢,反应敏捷,所以听算能够培养学生听、记的能力。
第二篇:试卷分析___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十七团中学胡映贵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共有四个大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答题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班参加考试人数:54人。平均成绩都达到90分以上,及格率100%。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第一大题,填空。其中包括了7个小题,考查了数的认识、数的组成和100以内的数、以及有规律得填数,学生对这类知识的掌握较牢,故答题情况很好,正确率很高。
第二大题,选一选。涉及的是有关人民币的认识,什么是便宜一些,以及拼图形,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什么是接近,什么是多得多。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多渗透这些知识,让学生们都会应用生活中的常识解决数学问题。大部分学生完成较好,少个别学生出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练习。其次,第3小题错的多,不知道什么是接近,说明学生生活常识欠缺。
第三大题,计算题。学生们基本上做的很好,说明学生们100以内数的计算掌握得好,因此正确率很高,个别学生不认真出现错误,有待强调。
第四大题,列式计算。主要考察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作的很好。但是有些学生不注意听老师读题,出现失误,这也是学生比较小的缘故,有些字不认识,不能完全自己读题。
纵观整个做题情况,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对于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与平时训练少有一定的关系。
三、今后教学措施:
结合学生的考试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1、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识与课改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课下积极做好培优转差工作。
2、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自信心。
3、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
4、要把训练学生的独立审题能力作为重点。
5、要培养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检查习惯。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口算题,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原因是平时练习较多,也
注重强调了口算的方法,因此失分较少,个别同学还是粗心,方法没掌握,应
着重对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2)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4、5、6小题,第4小题大多数同学审题不认真导
致错误。第5、6小题考查圆角分学生本来就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学生
对生活中的应用和试卷上的解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缺乏实际应用。
3)解决问题,包括看图列式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图列式,这种题型
平时练习较多,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个别同学马虎出错,老师对个别学生辅
导不够。第1题,个别同学出错。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政群理解题意。
(三)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
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主要成绩
1.学生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高,有15%的学生得了满分,及格率和优秀率都相当高,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2.第一题是直接写得数的题比较简单,由于平时在这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失分特别少。
3.第二题填空题中的第一小题,看图填数题是看着计算器的图来填数,题目明了简单,学生一看就明白,大多数学生都正确。第六小题是考查学生用凑十法来算题,由于平时对学生在这方面加强了训练,学生完成得较好。
4.第八题看图列式是由两道加法题组成的,学生做这样的题比较容易,正确率较高,大多数学生比较细心,答卷的时间也比较充足。
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马虎现象严重,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好多学生却因为看错加减号而失分,一些非常简单的题,有些却因为缺乏审题习惯而导致错误。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
2.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是先计算再比较数的大小,题目的难度大了一点儿,出现的错误就多了一些。这主要是有的学生能力较差。
3.第三大题是把不是同类的圈起来,由于给出的图较小,印刷又不清晰,学生看不太清,圈错的特别多。
4.第四大题是看图数一数有几个长方体,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圆柱,有几个球。学生数错长方体的特别多,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把又大又薄的桌面数出来,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待培养。
5.第九题解决问题中的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由于印刷不清楚,学生看不清楚是几只蚂蚁、几个人,数数数错了,列式也就错了。
五、改进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钻研教材,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提高自己教学的素质。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备好课还必须具有多种课堂教学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的艺术、启发引导的艺术、合作交流的艺术、表扬激励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和动态调控的艺术等等。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二)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五篇:2013--2014一年级小学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一年级小学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数学试题依据课标和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卷面看,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全册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本册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尤其侧重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二、答卷分析
①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理想。
②少数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只用口算,不用竖式计算的现象还存在,造成计算出错,“粗心”仍是答题中的一大“顽敌”。
③本次试卷有些题目比较灵活,与平时的练习形式有些差异,而学生由于学得不够灵活,不能了解题目的要求,使分数丢掉。另外对于逆向思维的题目部分学生得分率偏底。考试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总结。
具体分析失分较多的题目:
1、填空第5、6、题分值较大,学生失分较多,多是由于学生没有认真理解题意。
部分差生在选择题的1、2、4部分失分较多,我认为失分的原因 1
是数学概念不清,认知混淆。
四题,五题都是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这部分丢分的原因还是由于我平时的训练不足造成的。
六题和七题和生活贴近,考查学生的认真度,只要认真用心,是不难解答的。
解决问题的2题有一个多余条件,这道题思路并不难,但必须认真审题,搞清那是有用的条件,就会迎刃而解,只有极个别学生不会判断此题的意思。
应用题第3题,4题,5题这三道题思路很容易,但部分差生因为不理解题意导致出错,生失分较多。
三、打算及措施
①立足教材。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②重视过程,培养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③加强基础,强化习惯。经常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审题、估算、验算、检验方法等。
④“双基”引路,探究创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训练,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