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私营企业家族化程度与培训投入的关系研究之文献综述1
私营企业家族化程度与培训投入的关系研究之文献
综述
[摘要] 家族企业作为最古老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的组织生活中仍然是重要一员。目前国内私营企业绝大多数是高度家族化的企业,一方面家族关系为纽带的管理文化有利于代理冲突的减少,另一方面却也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家族企业需要培育职业经理人及中层干部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而培育的过程主要是在培训方面,培训投入的程度因而与私营企业家族化程度之间产生关联。本文在此方向上探讨私营企业家族化程度与培训投入的关系并进行浅析。
[关键词] 家族化 培训投入 关系 私营企业
家族制企业是指企业的资本和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家族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体系一般是通过血缘纽带维系,内部管理具有浓厚的家族式色彩。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家族制企业,实行家族化管理模式。家族式经营管理,在企业创业阶段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因而世界各国许多企业起步阶段基本上都是家族化管理,但家族化管理因其内部限制有诸多弊端,适应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家族制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进行管理机制的变革。管理机制的改革,必然涉及到管理层的外部引进及内部提升,需要引进非家族内的优秀人才,才能避免家族企业的僵化,而在拓展管理人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培训的投入,只有通过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培训,才能令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拥有较好的熟悉程度及合适的管理技巧。而培训投入的加大,会使得企业的雇员可能在企业中地位不断提升,雇佣的外部管理人员也可能不断提高在企业中占的比例,因此本文在此探究培训投入在增加的过程中,企业的家族化程度是否有变化。至于家族化程度的衡量,可以取决于家族成员控股比例及家族成员所占据的管理岗位的比例。我通过查阅与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撰写的论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对相关文献的有关内容作如下分析:
一、家族化水平的测定
Astrachan,KleinandSmyrnios(2002)是对家族化水平进行深入研究的极少数学者
之一。Astrachan通过F—PEC 量表从本质上研究了家族权力(所有权、控制权和管理权)对家族公司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家族权力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是一个连续的图谱。家族要么通过掌握所有权影响家族化水平,要么通过控制权和管理权影响家族化水平。Astrachan提出的F—PEC量表能够相对比较完备地刻画出家族参与控制公司的水平,为我们研究家族成员如何影响企业提供了研究思路,但 Klein,Astrachan and Smyrnios的F—PEC 量表主要是为解决家族企业定义的困境而提出的,并没有根据F—PEC量表度量出家族化水平的高低。我国学者郭跃进(2002)也对家族化水平进行了研究。郭跃进以家族企业的定义为基础提出了测定家族化水平的方法模型。通过引入“血亲距离”概念从所有权和控制权两方面综合测算家族化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家族化水平的计算需要从所有权和控制权两方面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家族成员以业主或法人代表为中心确定的血亲距离(血亲关系指数);二是家族企业中具有血亲关系的成员所持有的股份(所有权);三是家族成员所占据的管理岗位(控制权)。
郭跃进(2002)提出的家族化水平测定模型,是以家族公司形成的另类“一股独大”现象为出发点的,他只测定了两个家族公司的家族化水平,研究了家族化水平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分析了什么样的家族企业更容易突破家族制,实现管理的社会化。并没有测算出所有家族公司的家族化水平,也没有对家族公司的家族化水平进行系统分析,更没有对家族化水平高低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在郭跃进(2002)的家族化水平测定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上市的家族公司的家族化水平情况,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家族化水平与公司培训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通过郭跃进(2002)的家族化水平测定模型,计算出家族化水平指数(FI),反映家族公司家族化水平的高低。具体来说,家族化水平指数的计算包括三方面:所有权家族化、控制权家族化和家族成员之间的血亲距离。所有权家族化是控制权家族化的基础,控制权的家族化是家族化水平的决定因素。因此,家族化水平度量指标的操作变量包括家族成员持股比例大小、家族成员管理职位的高低和家族成员间的血亲距离。家族成员持股比例越大、管理职位越高、血亲距离越近,则家族化水平指数越高。
二、职业经理人制度
职业经理人制度是现代家族企业关键命脉问题,西方己经在这方面比较完善,我国在这一制度领域还是非常欠缺的,对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很大的障碍。我国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内涵是在随着西方职业经理人概念和其制度变迁产生并发展的。但目前我国对“职业经理人”概念在实际使用和理论中运用都很广泛,各地的职业经理人协会层出不穷,基本上主管以上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可以加入协会成为职业经理人一员。最早的职业经理人产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美国,随后美国一些著名学者对职业经理人的概念进行过界定,有的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指以管理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终身职业的企业经营负责人(钱德勒,1987,中译本);也有学者从规划目标、整合资源、激励下级、绩效考核、开发员工等五个方面对职业经理人进行了界定,职业经理人是企业的稀有资源,价值昂贵,但折旧快,需要经常补充(德鲁克,1998,中译木)。与西方一样,由于视角不同或研究需要,我国对职业经理人的概念也相当多,有人认为职业经理人就是职业化的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家),他们独立经营决策且风险和利益共担(邱显平,2001)。另外有人觉得以上概念外延太窄,认为职业经理人就是普通的专业管理人员(姚贤涛、王连娟,2002)。职业经理人是一个阶层,具有较好的管理经验,从事专职的经营决策管理活动(张维迎,2003),具有强烈意志、合作精神以及追求利益共赢的管理专才(茅于拭,2001)。一些机构或政府部门出于实际业务操作与宵理的需要,也对职业经理人概念进行了界定,海南省职业经理人协会界定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2003年组织制定的《职业经理人标准》中也认为相对独立的部门或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就是职业经理人。
根据以上职业经理人的概念,本文对职业经理人概念界定为“职业经理人是指在一个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担任中、高级管理职位的非家族成员的经营管理人员”。
职业经理人的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吸引留住职业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的退出。市场经济大潮中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有大量的创业机会以及与雇主“关系恶化”的原因,使得双方信任基础发生动摇。家族制管理到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家族企业成长的有效路径。职业经理人具有自利代理人和管家两种角色,表现出代理人和管家两种行为倾向,代理人角色行为表现为:自利为重;决策时优先考虑个人风险;重组时转移高额代理成本于广大股东;打着内部政策“合法外衣”来规避股东监管;利用企业资源回避市场监管(Tosi,2003)。因此,在家族企业设计职业经理人治理机制问题上,选拔方面,需要识别及引进那些需求层次较高的、具有潜在管家行为的人才;而使用方面,需要营造积极的心理驱动力,促成其管家行为更多更主动地产生,并采取科学的激励政策对其良好行为加以固化。以上两个方面取得成效与否的关键是充分信任和有效授权,同时,制度设计要与职业经理人个体特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张志波、徐向艺,2008)。职业经理人治理机制不仅包括引入机制,还包括退出机制。职业经理人退出原因有个人、企业和社会三个层次。构建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能促进经理人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保障企业商业秘密,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使个人、企业、社会的利益达成统一(应志方,2011)。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领域:一是研究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基础和必要性,他们认为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不成熟(张维迎,2001;巴曙松,2002;储小平,2001,2002;茅理翔,2004),这与家族企业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环境问题有关(鲁亚曦,2001;朱卫平,2004),目前大多数家族企业的规模也还没有达到非引进职业经理人不可的地步(戴园晨,2003)。二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双方的合作博弈模型(张维迎,2001;卓越、张眠,2004)。三是研究职业经理人制度难以有效实施的原因不仅包括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水平滑坡以及经理人市场不完善等(张维迎,2001;储小平,2002;蒋泽中,2003;李新春,2003),还可能是由于传统“家文化”对职业经理人制度稀释控制权的忌惮、职业经理人信任缺少(甘德安,2002;邓波,2003;李新春,2004)、家族业主领导艺术(景素奇,2004)、企业特性不容易融
合导致目标冲突(陈灿,2004;景素奇,2004)以及合同履约弊端所致(潘晨光、方虹,2002;蒋泽中,2003;张建琉,2004)。
三、管理人员的培训
从一个培训项目组织完成过程来理解培训投入成本的构成。通常一个培训项目完成包括三个环节:培训项目设计、培训内容开发和培训项目实施。则一个培训项目的投入成本主要发生在这三个环节:一是设计这个培训项目所需要的投入,主要包括培训组织与管理人员付出的劳动,该环节成本称为培训项目设计投入成本;二是培训项目开发的投入,主要是指培训主体,比如培训师开发培训方案所付出的努力和劳动,该环节成本称为培训项目开发投入成本;第三是培训实施投入,即完成落实培训过程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该部分投入称为培训实施投入成本。因此,一个培训项目投入成本主要由三项成本构成:培训项目设计投入成本、培训方案开发投入成本和培训项目实施投入成本(李立,2004)。
四、问题和难点
家族企业在职业经理人及培训管理者方面已经有许多的研究,可以参考到家族化程度的模型分析、培训投入产出模型等等分析,不过目前还没有把培训投入和家族化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结合探究的具体文献,可以参考的数据资料存在收集困难等问题,这些都要求我更多从家族企业的研究方向上挖掘内容,结合具体民营企业的培训数据,可以得出更明确的方向。最终希望可以以家族化程度、培训投入作为两个变量,分析两者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游怡,向玉章.《家族化程度、内部控制与代理成本研究》.《财会通讯﹒综合》,2013年第11期(下).毕艳杰.《家族公司家族化水平的测定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河北经贸大学,2013.Astrachan J,Klein S & Smyrnios.The F-PEC Scale of Family Influence:A Proposal for Solving the Family Business Definition Problem.Family Business Review,2002,15.郭跃进.《论家族企业家族化水平的测定原理与方法》.《中国工业经济》,2002,(12).李利.《企业培训投入产出评估研究》.复旦大学,2004.叶素文.《基于信任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设计研究》.西安交通大学,2012.杜晏书.《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引进与管理策略》.《特区经济》,2006,(6).吴宏洛,张兰.《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开发》.《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吴华财,《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及培训制度创新》.《中国科技信息》,2006,(12).张强,《中国家族企业的用人模式》,西南财经大学,2002.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09心理 13号 吴燕灵
【前言】
鉴于我国孤独感研究对象偏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侧重老年人,大学生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可能取得的成就。因此,探讨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并指出如何充分利用社会支持,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大学生 社会支持 孤独感
【主题】
一、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社会支持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陈秀敏[1]认为,大学生社会支持不仅包括大学生面临困境时他人给予的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还包括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以及在取得成绩时来自他人的尊重、认可和积极的评价。
在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上主要有性别、年级、城乡等方面。在性别上国外Hobfoll[2]认为女生比男生更依赖于社会支持。国内研究中丁锦红[3]认为女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上比男生得分高。李慧民[4]也认为女生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上优于男生。但李艺敏[5]却认为男生主观支持得分优于女生,男生支持利用度于是低于女生。而陈耕春[6]对全国十城市大学生社会支持调查结果却表明男生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女生。在年级上唐燕[7]认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客观支持、利用度以及总分支持上都呈现显著差异,主观支持差异不显著。从支持总分方
面来看,大一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最多,其次是大
四、大二,大三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最少。但也有人做出不同结论:马伟娜[8]认为二三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大一,二三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在城乡上李艺敏[9]认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要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何心展[9]也认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主观支持得分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但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现状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中,大学生位于第六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据调查:我国常有孤独感的大学生约占28.6%,少有孤独感的约占31.7%,从未感到孤独感的学生几乎没有。产出孤独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可以归结为:
1、错误的自我评价,高估自己,看不起他人。
2、同学之间的差异,每个人有不同的思想,当自己的思想不被人接受时,不受人重视时,孤独感开始产生。
3、与父母的差距,两代人受到的教育文化,价值观不同,相互之间理解出现只从自己的利益角度考虑,满足于自身需要,当一旦得不到爱和理解,实现不了自己的内心目标,就会感到孤独。
我国学者郑涌将孤独感定义为四个维度: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孤独感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和人际信念。其中对自己社交能力评价指对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孤独感体验指孤独感情绪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指对自己拥有的人际关系的看法;人际信念指对自己处好人际关系的信念。
国内有一些研究讨论了孤独感的性别、城乡、专业等差异,例如
骆光林[10]发现大学生在孤独感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孤独感有从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的趋势,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孤独感高于城市大学生。蒋艳菊[11]等的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孤独总分与其他年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有比较显著的差异。男生的孤独感总分比较显著的高于女生这一点。生源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体验的影响在总分上并不显著。
三、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Russel以老年人为被试,发现孤独感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相关。目前国内关于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和青少年。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孤独感。[12]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压力情境下,那些守到来自伴侣、朋友或家庭成员的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较少受到支持的人所遭遇到的孤独感要少许多。[13]
【小结】
各种研究表明:
1、男女生在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孤独感体验,孤独总分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孤独感总分及各因子差异不显著。
3、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自己社交能力评价,孤独感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孤独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4、孤独感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都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总是期望男性更加独立,而对女
性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传统上女性被视为弱势群体,因此外界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就业、深造和家庭等压力让男性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这一点看,女性的社会支持和利用度上会高于男性,而男性的孤独感会高于女性。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生源地差异问题上,本人认为,处于城镇长大的大学生与身俱来的优越条件和更多的外界接触,使得他们在客观支持上高于农村学生。大一新生身处陌生环境,同学之间互不认识,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可能会很强烈。大四学生恋爱比率逐年增多,恋人之间的情感支持也会降低孤独感的产生。
大学生既渴望友情又逃避孤独,整个大学时代都存在着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以满足感情、物质上的互助需要。缓解大学生的孤独感既要从大学生自身入手,也需要外界配合与支持。一方面,对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其次,客观评价自己,锻炼社交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从外界来看,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应把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缺乏理性思考这一特点,从思想、行动上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秀敏,李志国.大学生社会支持探听[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6-117
[2] 金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交往焦虑的研究[D].硕士论文.辽宁:辽
宁师范大学,2006
[3]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4-116
[4] 李慧民.1100名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调查[J].中华医掌与健康,2004,4:18-20
[5] 李艺敏,李永鑫,李慧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4-35
[6] 陈耕春.我国城市成年人心理健康检测指标优化——社会支持程
度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99
[7] 唐燕,史文.重庆市3所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特点[J].职业与健康,2007,9:687-690
[8] 马伟娜,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6:641-643
[9] 何心展,尤海燕.某市2004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中
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3:198-200
[10]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3:112-115
[11]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结构特点的初步研
究[J].心理科学,2005,28:690-701
[12] Russell,D.W.,& Cutrona,C.E(1988).Developmentnd
evolution ofthe CLA oneloness cale.npublished manuscript,Center for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Iowa.[13]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1998,3:175-176
第三篇: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文献综述1(本站推荐)
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
07 金融(1)班 胡雨娇
【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 展的大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农村金融和农民收入的直接关系,分析概括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对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梳理,以反映其最新进展, 把握其动态,为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参照平台。
【关键字】:农村金融 农民收入 实证研究
一 引言
农民收入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综合反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从长远来看,金融因素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其他实物要素的带动作用上,还表现在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上,并通过这种调整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二 文献研究
国外,Greenwood and Jovan(1990)、Galor and Zeira(1993)、Banerjee and Newman(1993)通过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研究,间接地揭示了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但鲜有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直接研究。
朱恩涛(2002)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着较强的关联作用, 二者都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任务。需要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 使得二者齐头并进, 相互促进, 共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章奇等(2004)首次对中国各省以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所衡量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金融发展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并且金融发展的这种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温涛等人
(2005)的研究认为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而且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关系, 这些与许崇正等人(2005)的研究结论一致。
陆铭、陈钊(2004)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 城市化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 而金融发展水平作为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郑小华(2004)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分析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体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许崇正高希武(2005)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出发, 通过对农民信贷投资、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户的就业结构、农产品价格等因素的分析, 挖掘农民增收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以及这些因素与农村金融支持的密切关系, 进而就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支持, 增加农民收人, 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姚耀军(2005)采用协整分析方法, 考察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利用1978—2002年数据建模, 得出如下结论: 1.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正相关, 但与金融发展效率负相关;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水平负相关;2.就短期而言, 在5%显著水平上中国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6%显著水平上中国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1%显著水平上城市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
王虎、范从来(2006)利用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了1980—2004区间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 得出如下结论: 对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总体分析显示, 标志金融中介发展的金融机构信贷比和标志金融市场发展的证券化比率均与农民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刘旦(2007)运用1978~2004 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杨雯(2007)在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之关系理论和实证分析后,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对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建模, 结论是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呈现复杂的、双向的因果关系。
杨伟(2007)本文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出发, 通过农村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农村信贷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增长的确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但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在下降,原因主要是农村生产模式制约和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下, 因此,亟须进行制度创新。
杨小玲(2009)基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基础上,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且二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水平, 农村金融发展效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Granger原因。
谭燕芝(2009)运用1978年~2007年数据,以农村金融相关比率衡量的农村金融发展与用人均纯收入表示的农民收入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协整分析.Ganger因果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和观点。
张颖慧(2009)在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站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结合农民收入的现实状况,从1978~2004年实际数据出发,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在1978~2004年间农户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变化、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
方金兵,张兵,曹阳(2009)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重新检验。结果表明:在长期,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与农民收入、农村投资存在协整关系;而在短期,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农村金融发展的结构、效率并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
娄永跃(2010)从金融的视角出发,采用计量经济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客观探索研究农民增收的形成现状、深入剖析农民增收制度缺陷的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内在关系以及影响农民收入阶段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确保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金融政策建议。
余新平熊皛白 熊德平(2010)运用1978~2008 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存款、农业保险赔付与农民收入增长呈正向关系,而农村贷款、农业保险收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呈负向关系;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乡镇企业贷款不仅没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 结语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者们都基于一定的理论试图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虽未达成一致。经过详细分析,我们认为在这些实证分析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金融发展的替代指标变量选择方面,他们的分析仅仅采用个别指标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某个方面, 而这样的指标并不能全面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在分析方法方面,多数实证分析在其模型中没有加入控制变量。但是通过研读以往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俩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俩者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广大农民收入的提高,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张余文,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2〕王虎、范从来,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影响机制的研究———来自中国1980—2004年的经验证据”, 《经济科学》,2006年第6期。
〔3〕谢平, “经济制度变迁和个人储蓄行为”, 《财贸经济》, 2000年第10期。〔4〕姚耀军, “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分析及其Granger因果检验”, 《中国农村观察》, 2005年2月。
〔5〕章奇、刘明兴、陶然, “中国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 2003。
〔6〕刘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年1 月第29 卷第1 期。
〔7〕谭燕芝,“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的实证分析: 1978~2007”,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8〕朱恩涛,“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市场周刊.财经论坛 2002年1月(Ⅲ)
〔9〕娄永跃,“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
〔10〕Greenwood, Jeremy and Jovanovic, Boyan: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5): 1076-1107, 1990.〔11〕Galor, Oded and Zeira, Joseph: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0(1): 35-52, 1993.〔12〕Banerjee, Abhijit V.and Newman, Andrew F.: Occupational Choic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1(2): 274-298, 1993.〔13〕杨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因果关系研究”,经济天地 财会研究 2007年第11期。
〔14〕余新平熊皛白 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6月。
〔15〕杨小玲,“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12期。
〔16〕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类)2009年第4期。
〔17〕许崇正 高希武,“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持状况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 2005年第9期。
〔18〕方金兵,张兵,曹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9〕郑小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2 0〕杨伟,“金融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07年第1期。
第四篇:职代会与厂务公开关系之研究
职代会与厂务公开关系之研究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我国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是我国基层企事业单位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厂务公开是在新时期进一步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搞好群众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力手段。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推行厂务公开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的异同
(一)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的七个相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关于职工代表大会的规定与中纪委、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关于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办国办《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相对照比较学习,我们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厂务公开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七个方面是相同的: 1.指导思想相同。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目标相同。为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3.组织领导相同。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4.基本任务相同。为了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的重大决策,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督企业领导干部。5.依靠对象相同。即全体职工。6.工作机构相同,都是工会。7.实施范围相同。即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推行厂务公开的实施范围主要都是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的企业中开展。
(二)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的四个不同。一是两者产生的时代背景(时间)不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为适应我国人民自己创立的企业而产生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10月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临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并创建了人民自己的企业。同年12月,《中华苏维埃劳动法》规定:“在一切国有及协作社的企业中,职工代表是直接参加和管理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在私人企业中,职工会成立特别机关,监督生产”。这是我国最早的有关企业民主管理的法律条款。厂务公开是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为扩大企事业事务的公开性、提高透明度而提出来的。二是两者的法律地位不同。即职代会的法律地位是明确的,《宪法》、《企业法》、《工会法》以及《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都对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有十分明确的规定;而厂务公开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三是两者的权限规定不同。职工代表大会对职工代表在进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过程中,对公开内容所行使的民主权利都有明确的规定。厂务公开“两办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应公开的具体内容,但对这些应公开的内容职工如行使民主权利没有作出明确具体带有刚性的规定。四是两者的实现形式也有不同。职代会制度在推进实现职工民主权利的进程中,似乎侧重于以“会”为主;厂务公开在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的同时,似乎其它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二、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在实际工作中的把握 通过以上七个相同、四个不同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职代会与厂务公开相同是主要的、基本的,不同是次要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的基本工作思路应该是:以推行厂务公开来促进职代会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坚持发展创新,以坚持和发展职代会制度建设来达到不断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的目的。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注意把握: 1.在总体上要把握把厂务公开纳入职代会制度的建设之中,实现依法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职代会的法律地位在《宪法》、《企业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十分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有把厂务公开纳入职代会的制度建设之中,才能获得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障,确保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沿着法制的轨道顺利前进。这是因为:职代会是我国企事业单位法定的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而其它形式只能是辅助的、从属的、配套的;职代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机构。厂务公开所追求的就是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职代会是我国基层企事业单位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把厂务公开纳入职代会制度建设之中,也就是把厂务公开纳入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之中。2.在实际操作中要把握坚持把职代会作为推行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这是因为:其一,职代会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历史经验;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定职权;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有规范的议事规则和民主程序;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其二,我国的职代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其地位是众所公认的,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三,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有34万多家,这是我们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坚实基础,也是我们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予以充分利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完善。3.在具体落实上要把握把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纳入到职代会的各项职权中去。为了切实把厂务公开引向深入,我们认为可以把“两办通知”中规
第五篇:职代会与厂务公开关系之研究
职代会与厂务公开关系之研究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我国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是我国基层企事业单位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厂务公开是在新时期进一步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搞好群众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力手段。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推行厂务公开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的异同
(一)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的七个相同。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关于职工代表大会的规定与中纪委、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关于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办国办《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相对照比较学习,我们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厂务公开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七个方面是相同的:
1.指导思想相同。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目标相同。为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3.组织领导相同。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4.基本任务相同。为了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的重大决策,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督企业领导干部。5.依靠对象相同。即全体职工。6.工作机构相同,都是工会。7.实施范围相同。即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推行厂务公开的实施范围主要都是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的企业中开展。
(二)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的四个不同。
一是两者产生的时代背景(时间)不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为适应我国人民自己创立的企业而产生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10月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临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并创建了人民自己的企业。同年12月,《中华苏维埃劳动法》规定:“在一切国有及协作社的企业中,职工代表是直接参加和管理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在私人企业中,职工会成立特别机关,监督生产”。这是我国最早的有关企业民主管理的法律条款。厂务公开是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为扩大企事业事务的公开性、提高透明度而提出来的。
二是两者的法律地位不同。即职代会的法律地位是明确的,《宪法》、《企业法》、《工会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都对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有十分明确的规定;而厂务公开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三是两者的权限规定不同。职工代表大会对职工代表在进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过程中,对公开内容所行使的民主权利都有明确的规定。厂务公开“两办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应公开的具体内容,但对这些应公开的内容职工如行使民主权利没有作出明确具体带有刚性的规定。
四是两者的实现形式也有不同。职代会制度在推进实现职工民主权利的进程中,似乎侧重于以“会”为主;厂务公开在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的同时,似乎其它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二、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在实际工作中的把握
通过以上七个相同、四个不同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职代会与厂务公开相同是主要的、基本的,不同是次要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的基本工作思路应该是:以推行厂务公开来促进职代会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坚持发展创新,以坚持和发展职代会制度建设来达到不断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的目的。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注意把握:
1.在总体上要把握把厂务公开纳入职代会制度的建设之中,实现依法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
职代会的法律地位在《宪法》、《企业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十分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有把厂务公开纳入职代会的制度建设之中,才能获得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障,确保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沿着法制的轨道顺利前进。
这是因为:职代会是我国企事业单位法定的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而其它形式只能是辅助的、从属的、配套的;职代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机构。厂务公开所追求的就是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职代会是我国基层企事业单位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把厂务公开纳入职代会制度建设之中,也就是把厂务公开纳入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之中。
2.在实际操作中要把握坚持把职代会作为推行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
这是因为:其一,职代会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历史经验;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定职权;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有规范的议事规则和民主程序;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其二,我国的职代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其地位是众所公认的,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三,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有34万多家,这是我们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坚实基础,也是我们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予以充分利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完善。
3.在具体落实上要把握把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纳入到职代会的各项职权中去。
为了切实把厂务公开引向深入,我们认为可以把“两办通知”中规定的主要公开内容经梳理后纳入到职代会的各项职权中去。如把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投资和生产经营重大决策、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障基金缴纳情况、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重大技术改造方案等,纳入职代会的审议建议权中;把企业改革、改制方案,兼并、破产方案,职工裁
员、分流、安置方案,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职工提薪晋级、工资奖金分配、奖惩与福利等纳入审查同意或否决权等。
三、当前要注意预防和克服的两种倾向
1.要注意预防和克服因强调坚持和发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而忽视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发展,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但决不能因强调坚持和发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而忽视了抓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工作。除法律法规规定属企业重大问题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职代会审议决定或必须由职代会表决通过的以外,在职代会闭会期间,一些属只要让职工知情、让职工参与,并不需要审议决定或表决通过的事项,是完全可以以一定的厂务公开的形式来实现的。
2.要注意预防和克服因强调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而忽视坚持和发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厂务公开要推进,要深化,这当然是十分明确的。但决不能因强调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而忽视了抓坚持和发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也是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职工代表大会这个主要载体,就谈不上深化厂务公开工作。当前尤其要注意克服的一种现象,就是要防止在推行厂务公开工作中,把一些理应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或表决通过的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也以厂情通报会等形式在职工面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