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培训、组织承诺与离职:以平安保险公司为例的研究文献综述
学士学位论文
文 献 综 述
论文题目员工培训、组织承诺和人才流失:以平安保险为对象的研究
学号姓 名专业班 级指导教师职 称
中国·新疆·石河子
二0一一 年 四 月
第二篇:员工培训、组织承诺与离职:以平安保险公司为例的研究开题报告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书
论文题目 员工培训、组织承诺和人才流失:以平安 保险为对象的研究
学号姓 名专业班 级指导教师职 称
中国·新疆·石河子
二 0 一一年 四 月
第三篇:财产损失保险产品定价研究以M保险公司财产损失保险为例
财产损失保险产品定价研究 ——以M保险公司财产损失保险为例 摘要 财产损失保险是指以各种有形的财产为保险标的的财产保险。其主要包括的业务种类有:家庭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农业保险、航空器保险、运输工具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和特殊风险保险等种类。财产损失保险是财产保险公司的传统、重要险种之一。保险定价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发生与经营存在一定时间滞后性的特点,若没有科学、成熟的定价管理体系而随意定价很有可能造成风险的累积爆发和难以挽救的损失。因此保险定价研究是目前保险发展中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所以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且以M公司的财产损失保险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产损失保险;
产品定价;
定价策略 Abstract Property damage insurance refers to property insurance with various tangible property as the subject of insurance.Its main types of business include: family property insurance, corporate property insurance, engineering insuranc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ircraft insurance,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cargo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and special risk insurance.Property loss insurance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and important insurances of property insurance companies.Insurance pricing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uncertainty of risk and the time lag of risk occurrence and operation.Without a scientific and mature pricing management system, random pricing is likely to cause a cumulative outbreak of risk and irreparable losses.Therefore, insurance pricing research is very necessary and urgent in the current insurance development, so this paper explores this issue, and takes M company's property loss insurance as an example for analysis.Keywords: property loss insurance;product pricing;pricing strategy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1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2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 2.1财产损失保险产品与产品定价 2 2.2定价理论 2 2.2.1基于成本定价 2 2.2.2基于竞争定价 3 2.2.3基于价值定价 3 3 M公司财产损失保险定价分析 3 3.1 M公司财产损失保险结构及发展现状 4 3.1.1定价结构 4 3.1.2定价授权 4 3.2 M公司财产损失保险的定价目标 5 3.3 M公司财产损失保险定价的影响因素 6 3.3.1内部因素 6 3.3.2外部因素 6 4 我国保险产品定价存在的问题 7 4.1监管不够完善 7 4.2定价政策不统一 8 4.3决策机制不规范 8 4.4定价方法和理念不科学 8 5 基于影响因素的保险产品定价策略 8 5.1加强监管体制 8 5.2制定统一的价格政策 9 5.3健全定价决策机制 9 5.4实施客户关系定价法 9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水平远低于国际市场水平,公众保险意识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在追赶世界保险业发展的过程中,目前中国财产损失保险正处在从垄断到竞争的发展过程中。
在市场监管方面,年保险费率监管制度的改革,迎来了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革新。保险公司在此之前都是执行国家监管部门制定的统一的保险产品(包括价格)。在保险价格由市场自主制定的近十年时间里,保险公司经历了保险定价管理从无到有、从错误中不断学习的过程。
中国的保险发展水平和市场格局决定了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价格竞争仍然是保险竞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经过近十年的不断摸索,保险公司在财产损失保险产品定价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唯精算论和定价随意性等现象交替出现在保险公司定价过程中,保险公司对成本、需求和竞争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仍未形成成熟、科学的定价体系。
而保险定价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发生与经营存在一定时间滞后性的特点,若没有科学、成熟的定价管理体系而随意定价很有可能造成风险的累积爆发和难以挽救的损失。因此保险定价研究是目前保险发展中非常必要和迫切的。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世上没有减价两分钱不能抵消的品牌忠诚。所以,无论企业的品牌多么受人欢迎,也要研究价格策略。探索适合财产损失保险产品的科学的定价策略,促进财产保险公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Vorm(2017)解决了定价与复杂性的关系以及复杂性对定价的影响,公司进入对产品定价和证券复杂性的影响及专业的咨询渠道能否引起证券设计变得更为复杂等问题。Claus Christensen(2018)详细地研究了与德国金融市场挂钩的债券结构产品的定价问题。得出欧洲市场上每天交易的期权价格将导致结构型产品远离理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Athanasios A(2016)指出对于大部分产品,发行银行可在初级市场获得大量隐性收入,银行保险已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保险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1.2.2国内研究现状 朱汉武(2015)通过对银行保险和银行保险制度的阐述,分析了银行保险的组织和治理模式选择,借鉴西方银行保险制度的经验,提出我国银行保险的现实选择。毕正刚(2017)基于A公司的金融风险,给出了个人账户的价值模型,运用实物期权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在连续死亡效力情形下建立了A公司保单的公平价值模型,得到了公平定价的封闭形式解,实证分析表明,新精算规定的收费是公平的,模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李明子(2017)通对公司投资收益率确认方法,进行了应用分析。公司的实际收益率仅仅针对个人账户资金,并非针对缴纳的所有保费而言。张琨(2018)通过介绍T公司保费分配情况,对T公司的账面价值法、市价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全面地分析,阐述了现实应用中的博弃状况。张绪风(2017)对万能寿险中保户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认为万能寿险中保户面临的风险有利率风险、责本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监管风险和法律风险。保户应该增强风险意识,主动应对这些风险。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我国银行保险产品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定价方面的不足,主要是由于对保险产品定价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如果由此产生的问题得不到迅速地解决,势必会产生不利影响,阻碍保险公司发展。
因此,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基于M公司财产损失保险的视角,合理地对保险产品进行定价,这是保险产品得以发展的关键。故而本文选择保险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且以M保险公司财产损失保险为例进行分析。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财产损失保险产品与产品定价 财产损失保险是指以各种有形的财产为保险标的的财产保险。其主要包括的业务种类有:家庭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农业保险、航空器保险、运输工具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和特殊风险保险等种类。财产损失保险是财产保险公司的传统、重要险种之一。由于车辆保险在中国保险市场监管和保险公司经营中的独特性,本文的财产损失保险指除车辆保险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失保险。
2.2定价理论 2.2.1基于成本定价 通过对服务产品成本的分析,可以充分了解服务产品的固定的、半变化的和可变化成本,还包括企业的贡献概念和扭亏为盈的分析。对于某个特定的服务企业来讲,对必须的活动和随意性的活动进行区分是非常关键的。传统的成本控制的做法往往会降低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原因就是被裁减的活动实际上市企业提供某个层次与质量服务所必须的活动。成本决定了价格的底限,若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企业是亏损的。
成本分析的定价启示:企业若需要在低价位基础上竞争需要对它们自身的成本结构和在特定价格上实现扭亏为盈的销售数量有非常好的了解。作为一个服务营销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一个会计的角度来看待成本,同时需要将它们看做公司为其顾客创造价值的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控制局限于监控成本,却没有关心创造的价值。企业的问题不在于没有足够的成本管理,而在于它没有将价值活动与其他活动区分开来。市场只会为产品的价值付费。
2.2.2基于竞争定价 当顾客在相互竞争的产品间看不到或仅发现细微差别的话,他们将会选择他们看来是最便宜的产品。能够在每个車位的服务上实现最低成本的企业将会享有令人羡慕的市场优势,并且经常能够获得“价格领导者”的地位。如果要随时对公司的对手的价格变化作出及时反应的供应商将会迎接定价过低所造成的种种风险。应当注意,不要让自己完全跟随竞争者的价格,从而让自己的定价掉进跟着竞争者走的陷讲。更为明智的做法是对于每个竞争性的服务产品都充分考虑伴随它的顾客成本,包括所有相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成本,还有未来潜在的转换成本,然后需要把这些加总后和供应商自己的服务产品价格相比较。
2.2.3基于价值定价 价值的定义是指顾客购买产品后得到的顾客感受到的服务质量。
净价值是所有感知的服务益处的总和(总价值)减去所有感知的服务成本。顾客盈余是顾客实际支付的价格与他们可以并愿意支付以获得由特定的服务产品提供的他们的需要的效用之间的差距。
加强总价值,不成功的定价战略往往是因为缺乏在价格与价值之间的清晰联系。企业的营销人员应当通过提升核心产品的效用并强化辅助性服务来增加一项服务的总价值。
管理感知价值,价值是主观性的,顾客不一定能客观评价供应商的专业服务水平,而是需要顾客理解他们得到的价值。这需要供应商寻找各种方法来与顾客交流使顾客更好的感知到顾客提供的价值。
M公司财产损失保险定价分析 M公司是中国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一家专业子公司,公司致力于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的财产保险产品和服务。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公司2011年的注册资本己经达到人民币95亿元。M公司承保各种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3.1 M公司财产损失保险结构及发展现状 3.1.1定价结构 M公司财产损失保险产品定价基于两个层次:(1)基本定价;
(2)核保定价。基本定价是对产品费率的基础性定价,统一由总公司的精算部门进行,并需报批或报备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审批或同意备案。核保定价是在第一层基本定价估计的成本基础上,对个性化产品风险的细化定价,由总公司授权的核保人员在授权的范围内具体执行这项工作,授权核保员又根据公司内部的资格考试和工作情况授予不同的核保权限,核保员只能在公司授予的权限内进行承保的报价和核保。
(1)基本定价 基本定价更多基于精算理论,在大数法则下和概率分布等理论支持下对所涉及产品的风险成本进行测算。对保险产品的风险暴露进行识别、分析和统计,通过传统定价因子测算损失成本。财产损失保险产品很多,对公司保费规模和利润的贡献各不相同,公司会制定不同产品的的定价策略,价格受分类定价策略影响较大,对这个产品分类定价策略的确定直接影响了该产品的价格确定。
基本定价基本确定了保险产品的价格底线,具有基本的成本控制机制,保险公司在销售保险产品的时候,必须符合具体产品费率规章中费率计算的标准,若风险因子计算无法得到实际销售的价格,保险公司的成本将受到考验,同时也会受到监管的问询。
(2)核保定价 根据第一层估计的成本,总公司授权的核保员在日常承保过程中对个性化产品风险进行细化。
授权核保人员需要对客户的基本情况如标的的地址、公司信用、财务状况及有关组合进行评估。根据了解的客户风险状况、公司该险种的定价策略、预测市场竞争对手的可能动向,结合公司近期营销战略确定每次承保的报价。
3.1.2定价授权 M公司核保定价经历过一个分散-集中-适当分散的过程。这个定价的授权的过程也与费率监管有密切关系。
(1)监管统一定价时期 2003年以前,财产保险的条款、费率是由人民银行或者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的,并且费率规章比较简单,没有设定因风险因素的变动区间,公司既没有设立精算部门进行保险产品的基本费率测算,也没有设立统一的核保部门处理核保报价。财产保险公司直接销售机构(分公司、支公司)公司执行的是分公司自主核保,各省级分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设置核保岗,由于保险价格统一,核保人员主要负责承保标的是否是公司可保或不可保的业务。
(2)费率自主定价改革初期 2003年以后,为适应保险产品定价放幵的监管政策,各保险公司定价方面毫无经验,保险产品定价从零学起。各保险公司纷纷从国外聘请有相关经验的精算师挂帅,内的精算人员组成的精算部门,负责公司自有产品的费率制定工作。自主定价初期,公司聘请的精算师的从业经验决定了公司初期定价的理念和定价策略,但由于各个国家保险尤其财产保险所处的险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竞争格局、监管特点、经济政治环境及社会公众保险意识的不同,最初一轮保险公司的定价都不同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同时,在核保定价方面,公司为了避免经验不足带来的经营风险,执行了集中的核保制度。在总公司成立了核保部门,聘请了一批新的核保员同时抽调全国核保经验相关人员和在总公司统一核保定价。但是由于新成立机构业务熟悉程度不足,对销售末端客户信息无法快速实现,核保报价与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
(3)定价成长期 2006年以后,公司经历了唯精算论和唯市场论的激烈较量,同时积累了一定的自身的定价数据和经验。基本形成了目前的定价层次,精算部门负责产品的基本定价,对产品的市场销售规模、成本和利润进行统计预测和判断。
核保部门负责在基本定价的基础上对业务进行报价。由于大一统的总公司统一报价无法及时了解客户信息和根据市场动向及时调整报价。因此适当下放了核保定价的权限,在分公司层面授权核保员进行核保定价工作,根据风险状况划分核保权限,对于风险大对公司经营影响教大的的业务仍然集中由总公司核保员进行核保定价。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提高报价效率,财产损失保险产品目前的核保定价里大部分产品都制定了标准件或者方案式业务,对承保风险普遍较小的分散型业务只要符合一些条件都可以自动承保,大大提高了承保效率。
同时,对于特殊渠道,如网上销售、快速出单终端银行代理等,都有专属的承保方案,大部分渠道的分散型业务一般也采取标准件的方式自动承保。
3.2 M公司财产损失保险的定价目标 经营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了定价目标的多重性,一般企业不可能是单一目标,而是一个多重的目标体系,在目标体系里,根据公司的导向各目标权重不同。
M公司总公司在整体定价目标中,在2010年以前,在利润导向、市场份额和应付竞争对手的竞争导向型定价目标中变动中,定价目标体系清晰度不高。在2006年以前,M公司市场份额基本稳定高出P公司1-2个百分点,期间经历的价格市场化改革和核保集中制度的执行,公司更多强调利润最大化目标,甚至更多强调短期利润最大化,同时兼顾竞争对手导向和市场份额目标。
2006年开始,P公司积累多年欲超越M公司成为中国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的趋势越加明显,M公司开始采取竞争导向型定价目标,主要是釆取应付竞争对手的竞争导向型定价目标,同时兼顾利润导向型目标定价。
2010年开始,M公司基本稳定在市场份额第三名的局面,P公司市场份额在这一年超过M公司近3个百分点。通过近五年跟从竞争对手式的定价目标,M公司没有成功阻止P公司强力的追赶之势。结合公司自身特色和市场定位,调整了定价目标,近几年基本坚持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为主的定价目标。
在总公司的整体定价目标下,由于省级分公司当地保险市场的特点,定价目标略有不同,在 2010年以前分公司的市场份额一直高于当地P公司的当地分公司,争夺市场第二名拥有更多话语权的的战争一直未曾停止,但分公司采取的也是应付竞争对手的竞争导向型定价为主,最后也被P公司超越,市场份额降至第三名。
近期公司的战略定位为在未来3至5年内,围绕“关注客户需求、改善客户界面、提升客户体验”的转型目标,坚持“推动和实现可持续价值增长”的经营理念,着力构建经营客户的商业模式,积极打造在客户身边的保险公司。这一目标说明公司向消费者状况目标转型。
3.3 M公司财产损失保险定价的影响因素 3.3.1内部因素(1)营销战略.此战略包括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M公司价格必须围绕其战略制定,不能偏离。战略定位和市场目标越清楚,所制定的M公司产品价格就越合理。由于不同细分市场对价格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客户的价格也存在着差异。
(2)成本。成本是保险公司能够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M公司产品价格的基本因素。提供M公司的成本主要包括三种: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和风险溢价。
(3)服务质量。在愿意为所需服务支付费用的情况下,客户更愿意为创新服务、特色服务和良好服务支付费用。因此,通过提高M公司产品自身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将会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并获得更多稳定收益。
(4)利率。利率对公司产品的定价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是公司产品收益率的下限。如果利率超过了M公司的收益,那么客户投资M公司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5)产品周期。产品定价与其所处的生命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萌芽、成长、成熟、衰退等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价格定位。
3.3.2外部因素(1)客户需求。保险公司经营经济活动必须要时刻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适当的服务。在M公司产品定价过程中,客户因素也要受到高度重视。在考虑这一因素时,就要联系到客户需求的价格弹性问题。客户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导致的需求量变化程度,用表示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如果弹性较大,说明客户对产品的价格变化较灵敏,并说明需求量的变动幅度超过价格的变动幅度,因此,保险公司降价将导致需求量增加从而使总收入增加;
如果弹性较小,说明客户对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不灵敏,并说明价格变动的幅度超过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当M公司提价则会增加保险公司收入。因此,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出客户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化的灵敏程度。
(2)风险。首先是资本市场的风险。M公司产品投资帐户的资金,要用来投资并保值增值,该部分资金的收益,要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管理的不完善和条件的不成熟,引发资本市场本身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此类风险被称为系统性风险,即投资者不可能通过投资来分散的风险。
其次是退保风险。除了初始费用,M公司的主要收入还来源于保单管理费、投资收益等,这些费用的收取都依赖于保单的持续有效。当保单在较早的保单就发生退保时,保险公司在这张保单的收入有可能尚没有弥补相应的支出(如销售费用,佣金奖金,营运费用等),从而发生亏损。
(3)竞争。竞争者价格是M公司市场定价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如果某家保险公司提供的同类产品价格偏高,通常会降低所占的市场份额。如果某种M公司是独有的,那么对于该产品可以定价较高,但随着其他竞争对手的效仿,替代品逐步出现,其定价往往要逐步降低。
(4)相关政策。监管当局对某些类别的M公司产品进行的价格控制指导政策及利率政策等,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定价。定价必须符合有关政策要求和相关规定。同时营销人员需要了解相关政策,确保自己的定价决策具有可辩护性。
我国保险产品定价存在的问题 4.1监管不够完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方面国内银行因为利益的驱动都在涉足保险或成立金融控股集,向经营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客户提供M公司产品采用一站式服务方式,最终使得综合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想要使用低成本的渠道来实现M公司业务就必然要利用银行,或利用其庞大的财政资源资金来开设银行以寻求新的利润空间,进而进一步带动促进发展M公司业务。但是银保双方还未充分考虑综合经营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也没有针对性的想好跨行业整合的对策;
监管机构也并没有形成一系列的系统性指导方案如监管政策、关联交易的控制等。
4.2定价政策不统一 首先,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享有较大的定价权。各网点和客户经理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各自为战,所以他们会相互杀价,这样一来,同一M公司采取的定价对同一客户的差异也会很大。统一的价格体系从来都不会存在在分公司中,只会存在某网点和某客户经理的价格体系。其次,利率、费率和汇率的确定由完全独立的部门管理,而各部门之间并没有联系,它们独立制定各自的价格标准和让利政策。统一定价政策被人为地分成三个互不相关的价格政策,并提供给了客户。对于M公司没有统一的价格政策,会导致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很难防范存在于M公司产品定价过程中出现的的道德风险;
二是不可避免的提升了与客户进行谈判的难度,对于营销效果也会有所降低。
4.3决策机制不规范 现如今,有关M公司产品定价决策,保险公司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委员会,也没有对统筹安排利率以及中间业务收费定价;
几个部门之间都具备相关一定的定价决策权,但部门与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M公司的协调机制;
资产负债委员会也并没有真正的实权,对于M公司价格策略问题很少涉及;
高管、高层领导仍然没有深入介入有关对M公司价格的决策;
在对M公司价格的管理方面,相关部门并没有设立相应的岗位,也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与其进行匹配。
4.4定价方法和理念不科学 M公司产品定价法大体可以分为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这几种定价方法由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客户关系定价、在风险考虑方面也不够全面,使得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于定价理念不先进,大部分客户经理和相关管理人员仍然用降价来吸引客户以使得业务量增加,并不能意识到服务改进带来的销售量的扩大。相当一部分的客户经理并不关心价格,把注意力全集中在规模上。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要想成为领先银行,价格竞争是无效的,银行很难通过因为降价提升的销售量来增加利润额。
基于影响因素的保险产品定价策略 5.1加强监管体制 2000年,联席会议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建立,这一制度的建立增强了三大监管部门的协调,有利于向综合金融监管迈进。为应对不断调整和改进的金融市场格局与金融市场动态,简单的联席会议制度还远远不够。从远处着眼,有关部门应该设立专门负责银行保险M公司监管的机构,全面规划和布局,对于银行保险M公司的发展规划同一制定,注意集中各保险公司,运用好监管政策,达到监管标准,对银行保险M公司的整体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坚强监督和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个稳健的银行保险市场一定是一个遵纪守法的法制市场。
5.2制定统一的价格政策 在全面评估分析现行利率、费率和汇率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客户和产品要制定指导相关具有针对性的M公司价格和优惠。要充分利用业绩价值管理项目和公信贷流程的成果,在对制定指导价格和优惠价格建立在科学和准确的量化基础上的前提下还要渐渐缩小他们之间的差额,对保险公司分公司的相关定价授权要减少。要制定规范的M公司价格优惠制度,在效益的基础上建立价格折让。我们还是要构建分产品、分客户的价格明细表,以及相应的价格优惠制度,防止M公司定价政策政出多门,各公司及分公司之间相互杀价。
5.3健全定价决策机制 建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定期审议银行保险M公司产品定价政策的制度,一切现有产品和新产品的价格政策调整均通过委员会审定;
改变目前几个部门分头管理价格的现状,对于银行保险M公司产品的价格政策进行协调;
M公司定价决策过程中让高层领导更多地参与,进而来提高定价决策程度;
针对性的指定一个专门部门来全面负责对利率、费率和汇率的日常管理工作;
对于定价政策的合理性和合规性,稽核监督局要每年都进行检查。
5.4实施客户关系定价法 我国应在完善银行保险M公司定价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客户关系定价模型。通过一揽子的M公司产品定价方法,发展交叉销售,提高对重要客户的竞争力,并保持目标客户赢利率,使客户享有稳定的收益。
结语 对于中国的财产损失保险而言,关注定价策略是近十年才逐渐幵始的新课题。在近十年随着政府对价格监管的改革,保险公司从没有定价权到在定价过程中不断摸索学习,通过学习和经验教训的总结逐渐向国际先进经验学习,但仍处在价格制定的初级阶段,价格策略的理解、运用尚不够科学、体系,对保险产品成本、客户需求的分析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张广华,童芳芳银行保险制度研究及路径选择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 [2]李华.银保合作实战方略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胡浩.银行保险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4]郭田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5]郑振龙,康朝锋.中国利率衍生产品的定价和保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姜礼尚.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布赖恩·科伊尔.信用风险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8]曾娟,王文.我国财产损失保险定价方法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2):142-145.[9]曾永光,朱冬.财产保险定价博弈研究[J].学海,2008(02):150-155.[10]魏世勇,贺书平.效用函数、保险价格与财产保险定价[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04):127-128.[11]李明子.财产损失保险产品研发价值及定价思路分析[A].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China Center for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EM)、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City University London).2017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论文集[C].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China Center for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EM)、伦敦城市大学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City University London):,2017:22.[12]毕正刚.寿险公司精算定价风险测度与管理研究—用资产份额定价法制定弹性费率[D].西南财经大学,2017.[13]朱汉武.都邦保险公司商业车险定价优化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14]孙跃洋.寿险产品定价风险研究[D].辽宁大学,2017.[15]龙毅.小额团体寿险精算定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16]王捷.随机利率下分红保险的产品定价[D].电子科技大学,2015.[17]杨馥忆.长期护理保险定价模型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18]张琨.T公司财产损失保险产品定价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19]张绪风.论寿险产品的定价策略[J].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2):16-18.[20]陈佳.团体人寿保险的定价基础与方法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5.[21]Vorm.Design for the pricing strategy of return-freight insurance based on online product reviews[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7,25.[22]Claus Christensen,Hanspeter Schmidli.Pricing catastrophe insurance products based on actually reported claims[J].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2018,27(2).[23]Athanasios A.Pantelous,Athanasios Papageorgiou.On the robust stability of pricing models for non-life insurance products[J].European Actuarial Journal,2016,3(2).[24]Ernesto Schirmacher,Sholom Feldblum.Financial Pricing Models for Property-Casualty Insurance Products[J].North American Actuarial Journal,2016,10(2).[25]Adam W.Shao,Michael Sherris,Joelle H.Fong.Product pricing and solvency capital requirements for long-term care insurance[J].Scandinavian Actuarial Journal,2017,2017(2).
第四篇:中国公益环保组织研究——以阿拉善SEE为例
中国非政府公益环保组织个案研究
——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为例
民间组织往往不能持久的为社会服务,在SEE协会好的组织结构和好的程序基础上成SEE基金会,有进一步加强整个工作程序的意义,能够使非政府组织的工作更加完善。
――吴敬琏,SEE基金会理事长 著名经济学家
随着公民意识的兴起, 公益组织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 从慈善机构、NGO到各种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纷纷进入公众视野。随着公益组织参与主体多样化和价值观多元化,对于公益组织的发展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与提高公益组织的公信力、运转效率和透明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面对名目众多的公益组织,公民意识渐渐觉醒的普通民众也需要了解、鉴别和选择公益组织的途径。本文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这一低调有效的非政府公益环保组织为例做个案研究,剖析环保领域中异军突起的民间环保组织机构。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端,区内拥有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二、世界第四的阿拉善沙漠,涵盖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这个地方因沙尘暴而出名。它是北京漫天黄沙的源头,据说,这里的沙尘暴能直抵东京和加利福尼亚。十余年前,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等企业家到这里度假,一望无际的黄沙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也因此才知道,北京人嘴里吃的黄土都是从这刮来的。刘晓光在企业界有很多朋友,于是他拉上朋友搞起了环保,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由此也树立了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一面旗帜。
【组织简介】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成立于2004年6月5日,是由中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的环境保护组织。协会是会员制的非政府组织(NGO),同时也是公益性质的环保机构,奉行非赢利性原则。依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于2004年6月5日成立,注册地为内蒙古阿拉善盟民政局,主管机构为阿拉善盟科技局。
SEE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愿景,遵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价值观。SEE的宗旨是以阿拉善地区为起点,通过社区综合发展的方式解决荒漠化问题,同时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建设。2005年底,国家环保总局、《南方周末》《南风窗》《21世纪经济报道》《中央电视台》在各自的评选中,SEE先后获绿色中国人物特别奖、CCTV公益奖提名、最佳公益组织奖、企业公民特别奖、最具责任感NGO等奖项。
2008年12月23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成立SEE基金会,致力于支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及其行业发展,从而可持续地促进解决本土环境问题。自成立以来,SEE基金会通过“项目资助”、“机构资助”、“绿色领导力伙伴计划”、“青国青城大学生环境行动计划”“SEE·TNC生态奖”等形式,资助环保项目和环保组织的发展,为民间环保组织的青年领导者提供综合能力建设;在200多所高校进行环保宣传,资助了百余个青年团队的环保行动。
【成立背景】
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到2027年,中国GDP规模将达21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然而,2008年美国环保NGO共有约 2万家,全行业年均资金投入为64.6亿美元,专职从业人员不少于10万人,较为稳定的志愿者超过70万人。更为鲜明的对比是,中国的民间背景环保组织只有508家(含未注册);来自中国本土的环保公益捐赠估计每年不足5000万元;从业总人数最多不超过2000人,30%的机构无专职人员。
2001年,中国企业家宋军先生在内蒙古阿拉善盟斥资五千万元建成月亮湖生态旅游景区。之后3年多,这座沙漠生态景区吸引了北京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清华同方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荣强、南洋教育集团董事长任靖玺、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董事长焦家良、联合运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树新、中民集团总裁刘京、巨人投资公司董事长史玉柱、新浪首席执行长CEO兼总裁汪延等百位中国企业家陆续到访,茫茫沙漠中的亲身体验,使企业家们深深感到中国西北的严重沙化,尤其是阿拉善作为近年威胁北京的沙尘暴发源地,每年以沙漠面积10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面积)的速度逼近华北,辐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及日本、韩国的局部。正是沙尘暴的严峻挑战,唤起了百位中国企业家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并将其汇集为一个事业——改善和恢复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并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004年6月5日,百位中国企业家在广袤的腾格里沙漠排成一道历史性的风景——中国首家以社会(Society)责任为己任,以企业家(Entrepreneur)为主体,以保护地球生态(Ecology)为实践目标的NGO公益机构。
【组织章程】
第一条 名称:本协会中文名称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下简称SEE);英文名称为“Society of Entrepreneurs & Ecology ”,缩写为“SEE”。
第二条 宗旨:改善和恢复中国内蒙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从而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与此同时,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生态责任与社会责任。
第三条 使命:围绕阿拉善地区沙尘暴治理,支持当地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各种项目。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推广SEE的公益模式。
第四条 性质:SEE是一个由企业法人、社团法人、自然人出资成立并由企业家领导并参与管理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SEE从事环保公益活动,依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经内蒙古阿拉善盟政府民政部门批准成立,在中国宪法、法律和政府规章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第五条 组织原则:SEE遵循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权力制衡、公开透明、会员与公众监督的组织工作原则。
第六条 业务范围:SEE以阿拉善地区环保为基础,但业务不局限于阿拉善地区。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组织章程第一章总则 SEE作为国内较为规范和高效的环保公益组织,其在组织章程第一章明确的规定了其最为重要的组织宗旨、使命及组织原则。同时也通过各种宣传媒介传达着其更为生动的组织愿景和战略。SEE愿景为推动形成一个在规模和质量上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健康的、多元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生态链,有效响应迫切的环境问题。而其战略目标为从2011年到2020年,累积投入不少于5亿人民币的公益资金,资助全国范围内1000家民间环保组织,500个有效干预环境问题的项目行动;推动形成一个在规模和质量上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健康、多元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生态链,有效响应迫切的环境问题。
【组织机构】
1、理事会员大会:理事会员大会是SEE最高领导机构,每年召开一次大会,负责SEE重大决策。目前由85名会员组成。
2、执行理事会:由理事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由15名执行理事组成,任期3年。对理事会负责,负责SEE决策。执行理事会成员无偿服务,不在SEE报销,不从SEE领取报酬。
3、监事会:由理事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由5名监事事组成,任期3年。监事会由监事长召集。监事会成员无偿服务,不在SEE报销,不从SEE领取报酬。
4、会长:从执行理事会员中选举产生,对外是SEE法人代表,负责执行理事会工作。
5、秘书处及秘书长:秘书处是执行理事会的办事机构,由秘书长负责,对会长及执行理事会负责。秘书处是SEE的专职执行机构,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报酬由SEE支付。
6、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情况
秘书处下设北京总部及阿拉善项目办公室。目前秘书处专职工作人员共15人,其中5名在北京总部,10名在阿拉善项目办工作。
【工作总结】
(一)项目总结
SEE在阿拉善地区先后启动社区发展、环境教育、科学研究、国际合作项目16个。
(1)社区发展项目:目前已启动吉兰泰镇召素陶勒盖“社区发展与梭梭林保护项目”、哈图呼都格“社区发展与草场保护项目”、锡林高勒镇“查汉滩可持续利用与社区发展项目”、阿左旗巴润别立镇“生态农业村项目”4个项目。这些社区发展项目在提高农牧民能力和社区公共事务自治能力的基础上,综合性地解决草畜平衡、梭梭林保护、地下水资源合理使用、经济持续发展等问题,共保护草场170万亩,梭梭林14.53万亩,受益人口1267人。SEE社区发展项目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探索出了SEE社区发展的“内生式发展”模式(见附件一:SEE社区发展内生式模式)。SEE的工作,受到地方政府、国内外与SEE有合作关系的环保组织及国内媒体的肯定和赞扬。
(2)环境教育项目:SEE已启动“社区发展农牧民培训项目”、“阿拉善乡村教师环境教育技能建设项目”、SEE资助惠黎基金会执行项目。
(3)国际合作项目:SEE与意大利环境部合作,配合意大利专家在阿拉善启动了环保项目,一期资金共131万欧元,其中协会负责执行36万欧元,分成4个项目。目前项目正在推进过程中。SEE与福特基金会合作,启动了“照片的故事环境教育项目”。采取给农牧民发照相机,由农牧民拍摄自己理解的环境问题,对提高农牧民环境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调查科研项目:为深入了解阿拉善情况,SEE委托专家,启动了系列科研项目,目前已完成“民俗与生态—民勤流动人口分布调查”、“阿拉善地区蒙族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保护”、“阿拉善腰坝绿洲地下水承载力及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
(5)志愿者平台项目:SEE为志愿者提供平台,支持志愿者到阿拉善参与荒漠化防治工作。(6)“SEE生态奖”及资助体系项目:2005年4月22日,SEE举行“SEE生态奖”活动,对国内一批NGO进行奖励。同时启动“SEE生态基金”,出资250万元,资助各地的环保团体到阿拉善地区从事环境保护。此项活动对国内NGO组织是一大支持,同时也扩大了SEE的社会影响。(7)其它活动项目:SEE启动“SEE论坛”,举办讲座和讨论会。在SEE台湾会员的支持下,组织SEE大陆会员赴台湾考察。与香港四大商会合作,在香港举办大型公益论坛等。这些活动开阔了会员的视野,拓展了会员的社会活动空间。(8)完善内部管理机制:SEE是国内首家企业家的环保组织,在管理上缺少经验。SEE成立两年多来,在会长、执行理事会、监事会、秘书处、项目办合理的职能分工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将暴露出来的问题视为制度建设的契机,不断完善SEE的制度,逐步形成了以平等参与、民主决策、相互约束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二)有待完善的问题
(1)组织定位问题:SEE是环保协会还是企业家的俱乐部?从目前看,大多数会员认同协会的环保公益概念,但也期待一定的会员服务。如果过于纯粹地强调环保组织特性,一些企业可能退出。但如果过于强调俱乐部特性,又可能使组织变质,且成本也无法承受。因此,在环保事业和企业服务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应是中国目前企业环保组织需要面对的事实。
(2)组织建设问题:SEE是企业家组成的环保组织,它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专业环保团队,另一部分是担负决策使命的执行理事会。对执行理事会的管理虽有章程规定,但运作起来缺乏经验,往往由于企业家的时间特性等原因,导致决策时间长,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
(3)信息沟通问题:为使会员了解工作,秘书处通过网站、通讯、各种宣传品及邮件向会员传递各种信息,但信息仍然严重不对称,需要想办法解决。
(4)筹资能力建设问题: SEE目前主要依靠会员会费支撑项目,而一个健全的环保组织,应有除会费之外的其他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资金、国际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这种募资能力的建设,需配备较强的专业人才,这一任务并未完成。(5)制度建设问题: SEE《章程》是SEE行动的框架,如果SEE举措超出了《章程》的范围,或是要对《章程》进行补充,或是要形成明确的规定以补充《章程》的不足。为适应新的情况,SEE先后设立了轮值会长职务、会长会、专门委员会和准备成立分会,但这些调整内容都未能及时形成新的完备的制度规定纳入《章程》。
【组织分析】
(一)SEE优势分析
1、SEE是由中国企业家组成的首家环保公益组织,企业家的效率、资源和网络,为SEE的发展提供了其它民间环保公益组织所不具备的资金和其它资源的保障。
2、SEE是按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权力制衡、相互约束、财务透明的原则建立的,这些原则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这使SEE在组织基因上优越于绝大多数民间环保公益组织。
3、SEE在两年的实践中,已初步展现出自己的工作价值,初步确定了自己的工作原则。坚持这些原则,是SEE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
4、SEE招聘了一批具有专业素质和实干精神的环保工作者,他们能与企业家精神结合,塑造出SEE“理想主义+务实高效”的组织文化。
5、目前国内民间环保公益组织,普遍都缺少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内部组织系统,难以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SEE从建立起就受到社会关注,两年的实践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6、国际环保组织希望在中国找到可信赖的民间环保组织合作,SEE已受到国际环保组织的关注和肯定,并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机构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二)SEE劣势分析
1、宗旨目标的宽泛:SEE的宗旨是减少和防治沙尘暴,而沙尘暴是一个多重因素的现象,这使得SEE难以形成一个单一清晰、易量化的战略目标。同时,沙尘暴主要危害在中国北方,南方的许多企业家没有参与的热情。
2、会员共识的困难:SEE理事会员共有85名,不同的理事会员对SEE有不同的期望值,难以形成共识,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SEE难以同时满足不同理事的需求。如何维持会员数量并扩大会员数量,是SEE的一大难题。会员团结的事,不仅是SEE秘书处的责任,也应当是每个会员的责任。
3、组织管理的困难:SEE按民主规则进行管理,但如何在保证会员平等参与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率的运作,完全没有先例可循,只能逐步摸索。既要保证广泛的监督和约束,又不要造成因观点分歧而分裂,如何将问题和争论转变为建设性的共同行动,这对参与SEE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很大的文化考验。
【总结】
通过对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从组织宗旨到组织章程、机构及工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公益环保组织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的机制。从组织的酝酿成立到架构的建立和借鉴无不充满着企业精神和公民精神。如何将组织的公益性、专业性与效率机制结合起来长远的运营,这一不单单是普通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融合,更是公民意识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次深沉而艰难的升华。
第五篇: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丽江为例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 题 报 告
(20届)
题目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指导教师院别 班级学号姓名
二〇年月日
一、选题的意义
当前,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产业地位愈加重要,其所巨具有的经济作用也在逐步增强。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旅游地也不例外。倘若不合理地开发和发展景区的旅游资源,会对景区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进而加速旅游地的衰落。因此我们要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延长期生命周期。本文就以丽江为例,探讨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以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一)理论意义
近年来丽江旅游产业不断升温,人文景观备受青睐,旅游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的趋势下,生态环境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活动和人为开发过程中,虽然发挥了可观的效益优势,但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污染和变异,所以我们应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二)现实意义
本文对旅游环境的开发与保护进行了重点分析,从不同角度观察丽江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与措施,对未来丽江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
(一)主要内容
目前,旅游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某些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但是旅游业也有其发展规律,基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理论,本文以丽江为例,分析了丽江景区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主要问题:对丽江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现状的分析
2、重点问题:如何发现丽江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3、难点问题:怎么样解决丽江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成果
本文综合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试图探求丽江旅游环境持续发展及发展模式永葆生命力的根源。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的持久的任务,丽江应当在保持资源原貌、环境不受污染、景区规划开发创新合适度的前提下,塑造自身的旅游形象,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以此促进丽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达到延长期旅游生命周期的目的。研究旅游环境保护模式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使其受到经济学、市场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将其置入一个更广阔的学术背景下去研究,从而丰富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
(一)研究步骤
1、参考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以及刊物文献中的资料,获取相关的资料和理论基础。
2、实地考察,分析丽江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从游客的需求出发,以不断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完善、更有特色的旅游服务项目,产品与构建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解决问题方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等手段查阅相关研究资料,为本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丰富的资料。
2.访谈法
深入景区与管理人员和游客进行交谈,以获取更详实的资料和最真实的反馈。
3.实地观察法
进入丽江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观察,总结出景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毕业论文(设计)提纲
一、丽江景区概况
二、丽江景区旅游生命周期分析
1.起步阶段
2.发展阶段
3旅游环境保护要素
三、丽江景区在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
1.丽江旅游景区水环境污染
2.旅游产品较单一
3.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4.景区管理制度不健全
5.部分居民对旅游业的认识不到位
四、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丽江旅游可持续发展
1.加强丽江景区水环境污染的治理
2.丰富景区的旅游产品
3.对景区旅游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4.鼓励旅游地居民参与和管理当地的旅游业
结语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2009(2):38-42.[2]毛勇.关于我国农业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9(4):17-18.国外文献:
[3]Van Gessel,P.Events:Outstanding Means for Joint Promotion.Event Management,2010(6):111-116.[4]Hjalager,A.M.Agri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into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2006(17):103-111.[5]Busby,G.&Rendle,S.The Transition on Farms to Farm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2010(21):635-642.[6]John A P.Residents,Perceptions Research on the Social Impact of
Tourism.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2011,18(3):610-615.[7]张陆,夏文汇,徐刚.旅游区域竞争力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9):113-117.[8]李丰生.阳朔乡村旅游规模化开发探讨[J].经济地理,2009(2):261-264.[9]粟维斌,陈尚玲.龙胜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36-38.[10]吴建华,郑向敏.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学校学报,2009(6):5-9.[11]周晓雷.赣闽粤边客家乡村旅游之现状与对策探析[J].嘉应学院学报,2009(4):71-76.[12] 吴必武、余青中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4
(4):36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约﹝M﹞。2003:15-16
[14] 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学报。2005(3)
[15]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8-110
[16] 崔凤军,罗春培.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制与社会.2006.1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