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璐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初中地理为例

时间:2019-05-12 23:0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龚璐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初中地理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龚璐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初中地理为例》。

第一篇:龚璐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初中地理为例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初中地理为例

龚璐

2014年 11 月 1 日

目录

摘要:....................................................................1 引言......................................................................2 1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情况.............................2 1.1应用现状..............................................................2 1.2研究情况..............................................................3 2多媒体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有利影响.........................................3 2.1对学生的主要有利影响..................................................3 2.1.1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3 2.1.2 有利于重难点的解读..................................................4 2.1.3有利于读图能力的培养................................................5 2.2对教师的主要有利影响..................................................6 2.2.1有利于创设情境,渲染气氛............................................6 2.2.2 有利于减轻负担,提高教学效率........................................6 3多媒体技术对地理教学的不利影响.........................................6 3.1过分依赖多媒体,影响教学效果..........................................7 4基本对策分析...........................................................7 4.1科学的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关系......................................7 5结束语.................................................................7 参考文献..................................................................8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初中地理为例

龚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多媒体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它用自身鲜明的特点,有效的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学习方法以及信息传递的方式。使的教学内容更为生动有趣,形象直观,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更加灵活,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课题通过文献综合法,就多媒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分析其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基本对策。希冀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优化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字:多媒体;初中地理教学;优势与不足;对策

The research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discipline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Gong Lu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Multimedia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geography teaching.It uses its own distinctive feature, effectively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and the wa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Make teaching content more lively and interesting.image intuitive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s also more flexible,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 ,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But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way also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This topic through the literature synthesis , as multimedia application in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is analyzed , Analysis of its advantages in geography teaching and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 and put forward some basic countermeasures.Hope in the later teaching activities to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multimedia, optimization of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Key words: Multimedia;geography teaching;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countermeasures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依托的数字时代。拥有强大的网络、高速处理数据、自动化控制和多媒体技术信息处理能力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数字时代的革命让人们把学习工作与计算机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的到了充分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身影也在各个领域中频繁出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把声音、正文、图像、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再和通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而产生的多媒体计算机集电视、录像、光盘储存、电子印刷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一体,大大拓展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在地理教学中更是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优效性[1]。

1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情况

1.1应用现状

比之其他学科,地理拥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除了多变的自然现象还包含了繁复的人文现象。它具有复杂、广阔、抽象和认知上的间接性等特点,导致人们不可能全部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传授地理知识和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了一些困难,怎样解决地理教学中的这一矛盾,一直是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教学重难点。而多媒体的使用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已经广泛使用。它有效的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使信息传递的方式更加有趣、生动,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多媒体技术为传统教学过程注入了一股新的全新力量,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式是时下最受教师,家长、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够创造恰到好处的教学情境,增加 学生的而学习兴趣,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其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事无极致,如果能够利用合理多媒体,则能够给教学带来双赢,但是不合理的利用则会引来许多问题,诸如忽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问题。

1.2研究情况

传统的教育体制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探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及规律,从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实现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成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具备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地理教育教学观念,理解地理新课标的实质,积极参与地理新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地理施教能力。高中地理教师要适应新课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概括”等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要借助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媒介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标。其中多媒体技术就是推进新课改,实现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辅助手段[2][12]。

多媒体因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进驻了教学领域。为地理教学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使教师的教学手段变的丰富,使地理教学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多媒体因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进驻了教学领域。为地理教学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使教师的教学手段变的丰富,使地理教学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多媒体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有利影响

2.1对学生的主要有利影响

2.1.1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果更突出。地理学科因其涉及 范围广,理论性的知识也很多,有些甚至晦涩难懂。而传统教学法,只凭教师的一张嘴,加上仅有的教具,教学过程十分单调,这样学生很容易感到乏味枯燥,使学生对地理课失去兴趣,课堂反应也会很冷淡,进而影响地理教学的进程。如果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地理教学中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相关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及三维动画,可以让课本知识变的更加生动形象,化静态为动态、抽象为直观。给学生带来兴味盎然的感觉,能够更直观的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2.1.2 有利于重难点的解读

一节好课,除了趣味性很强以外。最重要的是能够突破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重难点。地理学科因其涉及范围很广,有着独特的地方。有许多的地理现象、地理过程无比抽象、看不见摸不到,难以理解,例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河流侵蚀地貌等。在传统意义的教学中,可以用的教具屈指可数只有一些挂图、模型等。即使配着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甚至有可能完全不懂。而多媒体的技术的使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其直观形象,能够化静态为动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加生动感;再配上老师精炼的讲解,突出重点,淡化难点,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轻松[4][7][8]。

图1地球的公转与自传运动[13]

Fig.1 The earth's orbit and autobiography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时,虽然在内容上初中地理没有高中地理讲解的深入,但是对于刚步入初中才系统接触地理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这些过程用PPT课件做成动态的,这样可以更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地球的运动形态,以及带来的伴生效果,简单明了易懂,使学习效果会更好。

2.1.3有利于读图能力的培养

对于学习地理这门课程来说一个人的读图能力的高低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读图能力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必须要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教材中的图片,主要意图是向学生展示某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以及运动过程。但是这些内容在图片中是静止的,不利于学生掌握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多媒体的技术的使用则恰好可以改善这一问题,因其可以化静态为动态,使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此外还能根据要求让图形由小变大,由近到远,由简到繁、提高图形的透明度、清晰度等,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掌握所有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相关的软件,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具有地理特征的练习题,例如读图、填图等。所以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的过程中提高正确读图、认图、用图的能力[2][3][7]。

例如教学过程中,同样还是七年级地理课,讲的是第一章第三节中的地形图的判断如图1,在讲到如何用等高线地形图认识山峰这个问题时,老师用山体模型先讲了什么是山谷、鞍部、陡崖都讲的很明白,轮到山脊时,老师讲了很多,但是与山脊关系不大,最后话锋一转,就说同学们知道如何辨别山脊了么?学生们惯性的就说听懂了,然后就是练习,上去的学生几乎都没有答对,唯一一个答对的,还是蒙的。课后我问过学生你们听懂了么,好多学生表示不懂。

图2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米)形态示意图[13]

Fig.2 Mountain(m)form the contour lin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diagram

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一方面是老师知识点的讲解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教具太小了,不能兼顾到所有的学生。如果在这个地方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每部分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着重处理突出表现出来,用投影仪放映,教师再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它们的特点,然后在选择许多类似的题目进行巩固练习,应该会更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使学生把每一步都弄懂,进而掌握全部知识。

2.2对教师的主要有利影响

2.2.1有利于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地理学科而言,教师如何创造教学的情境,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功导入新课的关键。一堂课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怎样创造一个合适的情境,方便导入新课内容。恰到好处的导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新的课本知识时候,更顺畅;并使学习活动能够更深入广泛的展开[4][5]。

例如在讲解“常见天气系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播放近几天的天气预报或者直接播放近几年特别的灾害性天气特别报道,例如2008年南方地区的大雪天气,作为思考题,抛向学生,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天气情况?从而引出我们所要教授的知识内容。

2.2.2 有利于减轻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一般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一人说的天花乱坠,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甚明白。许多的知识只有依靠下课后的死记硬背才能记住,课堂中教师没有办法及时检查教学效果,给学生和老师都造成很大的负担。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前把有些内容准备好,使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相同的教学内容时,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很多时间,这样就能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联系巩固。使信息能够及时、全面的反馈,更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除了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8]。

3多媒体技术对地理教学的不利影响

没有什么事物可以带来纯粹的好与坏。所以说多媒体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用,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地理课堂,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要谨记,它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适当的应用,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应用不当,就会引出很多问题。3.1过分依赖多媒体,影响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占有的分量越来越重,使人们对信息技术产生了过分的依赖。这种情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也有表现,主要体现在:教师错误的认为多媒体是无所不能的,逐渐忽略了教学的客观规律,让多媒体取代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取代了教材在教学中基本资源的地位,进入了让多媒体教学生的死胡同。

3.2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忽略

地理学科中有些课程内容繁多,所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中难免会过于严密紧凑,例如初中地理第二册的“美国”,但是就由于这严密紧凑,限制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变的有些拘谨不灵活,缺少了粉笔的心随笔动、得心应手,限制了教师的一些突如其来的灵感和创造,更限制了学生的发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地理科学获得事物的理解认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说教学过程需要交流,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交流把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能更准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1]。

4基本对策分析

4.1科学的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作为一个现下流行的新型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很多突出的特点,独特而又先进,同时又比较高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媒体教学犹如雨后彩虹出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尤其受多数青年教师的青睐。但是作为新生代地理教师的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理智的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多媒体教学,不是所有地理教学都适合使用多媒体。如何正确合理高效的使用多媒体,值得我们深思。研读审查教材,是我们首先要认真严肃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出发都为了学生。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就要求科学而又合理,使其作用的发挥得到最大化。如此,学生的学习情绪才会高涨,才会显现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时,在多媒体各种手段的浸润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才不失为一堂好的地理课[3]。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也不断在改革,而多媒体作为其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已经 广泛应用到了教学中。多媒体在地里教学中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它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教学过程,解决了地里因具有复杂、广阔、抽象和认知上的间接性等特点,导致人们不可能全部进行直接观察而给教师传授地理知识和学生理解掌握带来的困难,使地理教学中的这一矛盾得到化解。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的使用使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教学内容更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的也所提高,进而使教学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我们在肯定多媒体作用的同时不能忽略其有可能会带来的弊端。盲目的使用多媒体进行地理课堂教学,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习,可能会引起忽略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忽略师生间的感情交流等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合理的使用多媒体,使之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李朝辉,卢立蕾.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效性[J].教学与管理,2006:135-136 [2]王云鹏.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146-147.[3] 丁高照.地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03.[4] 曾春霞.新课标下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107-109.[5]Hiebert , J.&Wearne.Instructional tasks, classroom discourse, and student, learning in second-grade arithmetic(D).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3,30(2):42-46.[6] 咸威.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7] 宋和娟.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4):114-113.[8] 梁艳清.多媒体与地理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44.[9] 欧阳岩.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6):85-84 [10]Hyacinth Evans.Implementing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on a school Wide Basic.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ory,Vol.24,No.1,2002:23-38 [11] 郭勇.地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208-210.[12] 胡宗焕,宋德铭,宁维英.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模式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8(4):74-75 [1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8.5.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

学位论文: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 指导教师姓名:王智军副教授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申请学位级别:教育硕士专业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论文提交日期:2005年9月答辫日期:2005年12月11日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月日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将对我国地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从信息时代对人的素质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出发,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实质与价值,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结合教学设计和实际应用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全文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从信息时代教育面临的变革出发,讨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是时代的要求。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述。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概念,同时对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说明。并从自己观点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际上就是如何把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教学,更好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介绍了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阐明了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对教师、学生及学习环境的要求。从理论上证明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是教育和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第四部分,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应用。本章介绍了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初中地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从具体的案例着手,分析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以及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整合初中地理课程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n 引言................................„„。..„。...„„。,.„,二01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述...............„„,„,二,.„,„„,.............„„03 1.1相关概念.....一,.„„。.............................„„。.....„„03 1.1.1信息技术的概念。...............„„,.,...............„„,.„„03 1.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一。..........„„。.....................................„03 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08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08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09 第二章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相关问题探析.................„„11 2.1地理课程的特点与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优势..........„„11 2.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对课程改革的意义...........„„,„„12 2.3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内涵..............„„。..„13 2.4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关系.......................„„。..„13 2.5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条件.„。....„„,....„„。..„„14 第三章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目标和原则.„„,.„„18 3.1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目标............„„18 3.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20 第四章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23 4.1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23 4.2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24 4.3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学习样式设计.......,..........„„27 4.4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29 4.5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9 结束语..............................................„„41 参考文献..........„,...............................„„42 致谢........................................„„,„44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旧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强 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信息社会中,教育也面临深刻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由于信息的快速增长和知识半衰期的缩短,使得学习的内涵被重新界定,学习的重心己明显地从“储备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移。在信息社会,以地理障碍的克服和工作方式的灵活化,使得工作与学习密切结合在一起,学习不可能再集中于某一时段和确定的范围内,而必须存在于整个人生经历中,“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

2.信息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需具备全新的能力结构面对迅猛的社会变革,社会成员不仅需要提高传统技能,也需要获得新的能力,重组能力的结构,以期从容应对现实挑战。

3.随着向信息社会和新教育方式的过渡,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信息社会里,学生的需求和首创精神被摆在首位,学生己成了主动探究知识的主体,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需要根据各种资源制订各种的学习计划。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下,教师也不应是知识的绝对权威,教师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来的主体地位向主导、“引导者”兼“学伴”的角色转变。

总之,作为社会发展基本推动力之一的教育必须改革,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作好准备。当前,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要求教育要用与几十年来根本不同的行为、观念来调整和重新塑造国家教育体系—信息社会需要一个全新形态的教育。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己经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我国学术界的观点一直难以统一。直至2000年10月,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至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的热点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讨论的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是改革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是大势所趋。当前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实践应用还不够系统和完善,而针对初中地理学科的研究就更少。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初中地理学科,依据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症结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讨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研究中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方法,在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找初中地理教材中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合点,应用相应的案例来进行整合教学实践。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述 1.1相关概念

1·1·1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提法最早出现于1982年,通常是用来访问、组织、分析、评价和呈现信息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设备,包含生产、存储、交换和应用信息的各种技术,以数字化为特征,涵盖各种信息形式,如商务数据、多媒体等等。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因特网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其中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什么是信息技术?人们普遍的认识是: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我国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①。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1)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如多媒体技术机、计算机网络等,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2)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信息技术就是由信息媒体和信息媒体的应用方法两个要素组成的。本文中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1·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1·1·2.1概念的形成

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CAI系统,这就是计算机作为媒体工具进入教育的开始。对CAI的反思使得“整合”的概念浮出水面,现在仍有很多人将CAI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起来,这是一种误区。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②: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大约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此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 ①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这些CAI课件大多以演示为主。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一般只提计算机教育,还没有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

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大约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初级阶段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例如用计算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自学、讨论答疑,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的学。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种概念同时并存。

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大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此阶段不仅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于辅助教或辅助学,而更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经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

从国际潮流来看,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在逐步进入第三个阶段。在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实际上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1.1.2.2观点综述

在我国,整合的概念源自对CAI的反思和发展,虽然实践上仍未见革新性的变化,但在概念上可以说己经跳出CAI的框架。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许多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下过定义。(1)“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立项报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1998年12月)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老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2)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2000年10月)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3)《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2001年4月)课程整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合理选择有效的技术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和综合,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对教师则要求,除了自己运用技术外,还要指导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运用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2001年1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一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5)《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2001年8月)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6)《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这里说了两层意思,第一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第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这里强调信息技术具有的工具作用,不仅应当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教具,而且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学具,成为学生“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的工具。而且,对于信息技术这项技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达到“娴熟”和经常使用的程度。

综合各方的表述和相关实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而一线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一种被动的纳入,而是一个主动适应和改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和作用。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却是课程改革必不可缺的条件。正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才导致了学习革命,诞生了知识经济,使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身就要求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还强调要尊重学习者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和合作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创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会带来课程内容的革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要求传统课程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并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以及要求各门课程都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革新原有课程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必将要求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在今天的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正在逐步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必将被充分体现。因此,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和强大的认知工具,必将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正在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必将对传统课程资源观产生冲击。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单纯是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网络资源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等交流,从而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助于课程评价的变革和改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带来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的革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与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网络信息的急剧增长,对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同时,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应把握住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具有重技术轻教育的思想,更不能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作为代价,而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目的。要根据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环境和信息资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不能按传统的教学思想设计环境与资源,使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传统教学的服务工具。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以及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去。对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整理和组合,使之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90年代中期以前,各国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式基本都是采用单独设课的形式。90年代中期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在中小学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

美国的“2061计划”在较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思想,它强调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信息技术三者结合起来。有关计划的资料、教材是通过印刷品、电子出版物、在线发布等的形式。在美国的中小学里,以多媒体电脑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在日常的教学中,已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各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电脑已经非常自然地融和其中,形成了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9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指定信息技术整合与课程和教学的标准或规则,考虑在课程—学科一一具体内容或内容—领域—课程两条主线中进行技术的应用,即把信息技术作为高级学习的工具,倡导课程与技术的结合,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2000年底,美国教育部制定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五大目标。(1)全体学生和教师在他们的教室、学校、社区和家庭运用信息技术;(2)全体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高的教学标准;(3)全体学生具有信息技术素养技能;(4)为了促进教与学,研究和评价将改进下一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数字化内容与网络的应用将革新教与学。

加拿大在这一领域也不甘落后,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不断增加,并取得良好效果,如1998年2月温哥华学区的“信息技术报告”指出:“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该报告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即实现下述目标:(1)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价值:(3)不仅促进了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学生与全球性学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日本政府也于1999年12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05年,日本全国中小学和初中所有科目都要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教学,实现三个转变:即: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课堂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和学校管理的根本转变。

法国也十分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在各学科教学中都接触一些专门的软件,学会利用新的手段、技术去获取知识,从因特网上有效地发现有价值的资料,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由此可见,“整合模式”将成为今后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专家指出,在21世纪,建立可能达到的最佳教育环境的关键是,通过课程将技术、内容和人力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地区、许多单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效果,其中有些效果还相当突出,很令人鼓舞。

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立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由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了“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课题。“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把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与计算机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计算机应用”四结合。该项目历经近10年,初步建构起全新的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地提高了试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000年8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发文将“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扩展到其他学科并要求原课题组将试验课题继续深入开展下去,课题负责人不变,项目名称则相应地改为“中小学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此时,“四结合”的内涵相应变为:“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目前该项目试验校已由最初的13所发展到600多所,分布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验学校由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和高中(包括十多所中等师范学校);试验学科由语文扩展到中小学所有学科。

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指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与全国的总体发展形势相比,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发展却不容乐观。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未发现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论文。通过Google和百度搜索“信息技术地理整合”关键词,检索到20多篇相关论述,与其他课程相比相差甚远,可见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研 究还任重道远。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 的相关问题探析 2.1地理课程的特点与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地理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泛的学科。中学地理信息量大,它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自然、人文、各种各样的地理事件及其时空变化。地理学科有比别的学科更多的图片、图像需要演示,很多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生的基本原理,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平面图片、静止图片是难以使学生们理解的,而信息技术却能利用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跨越时空限制,将众多的学习资料再现于课堂上,把地理课中难以理解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数字化信息,通过直观地演示、描述和解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求知欲。再加上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地理教学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抽象的思维能力需要从形象、具体、直观、感性材料出发,逐步深化,螺旋上升,形成理性认识,形象思维更要借助于丰富的表象,而抽象的理性认识还要如何直观化、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地理学科中有许多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事物,超出了学生的生活感知范围,往往形成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和教学中的难点。如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规律、东非大裂谷的缓慢开裂、板块构造学说等内容,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会出现教师讲不清、学生难理解的现象,若用多媒体制成三维模拟动画,实现其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观察,就会大大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此外,由于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具有时空跨度大、综合性强的特点,大尺度或瞬间或长时间发生的地理现象是人们难以直接观察的,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沟通媒介,可帮助学生观察、思考,能多方开辟思维点,加快思维启迪速度。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可以形象直观地表达出地理分布极其复杂的空间关系,以及地理事物的外表特征。在常规教学中的各种地图是难以保存、使用非常不方便、现势性不强以及内容不易补充,如频繁的取挂、学生(尤其是坐在后排)不易看清以及纸质地图容易用坏、发霉、虫蛀等。而电子地图携带、使用方便,且容量大、不易变坏、易于保存、易更换和技术处理。2.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对课程改革的意义 2.2.1课程改革的目标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的环节。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来临。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 重大创新和突破。课程改革的目标集中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学科教学中强调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2.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课程改革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所以,教学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深化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新型的、互动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事,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共同 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可以为多向交往提供有力的技术 持。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因而,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革教学要取得突破的又一个重点。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致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过程。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能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革信息技术教育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与探索;对有效地实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之间的交互教学系统效率低下缓慢,跟不上时代的速度,跟不上学生的快速思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受到了影响,学生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深刻性等思维品质就难以培养,以共性来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使得个性化的教育成为空谈。创新思维培养更是成为一种奢谈。而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与督促下,主动控制教学进度,各取所需,各有所获,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也得以培养。

现行的地理教科书存在概念过于抽象、结论性的内容过多、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等弊端,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而且,地理教学使用参考书、教科书等的方式与手段,不能与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整合,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度与高品质,影响与限制了地理教学范围的深度与广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对地理教学要真正地起作用,老师们必须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把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整合,站在地理学科教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让信息技术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以上说明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3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融合于地理教学资源、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之中,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的目的。2.4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关系

根据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初中地理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初中地理课程,更好地实现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是促进地理教与学的一种有力的工具,它不仅是演示工具、交互工具、个别辅导工具,还能提供丰富的资源环境;而且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学习的工具以及研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进而促进地理教育的全面改革。信息技术对初中地理课程的渗透和融合必将引起地理教育一场深刻的革命。2·5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条件

2·5·1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关键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①随着对信息素养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信息素养内涵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发展。信息素养可以看作一种涵盖面较广,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它应该是一个由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能力系统。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方面:二是信息处理能力—即实际操作层面的素养,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行的是模块操作、任务驱动式教学,它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并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贯通起来,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要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流畅自然,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我国著名教育技术界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克东教授指出:要很好地实现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要求教师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并且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学习,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可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培养者、引导者、管理者,应该及早发展自身的信息素质,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身体力行,才能以己之滔①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滔授人之涓涓,最终达到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2.5.1·1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现代的教学行为必须以现代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基础,而在广大地理教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信息技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理解和操作的误区,甚至一部分保守的地理教育工作者认为以中国教育的现行体制及经济现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本无法实现。虽然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是其不良影响在某些学校却是很大的。因此,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意识,树立大教育观和新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地理教育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前提。

2、加强技术学习,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只有具备相当的信息技术水平,才可以“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使用信息技术。具备熟练操作电脑、文字录入、熟练使用互联网、熟练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能力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信息技术技能最基本的要求。

除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之外,教师还应具备将信息技术有效、有机地整合到学科教学的能力,以避免在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走入“黑板搬家”、“电灌”和“唯技术论”的误区。在一些地区目前只有不到一半的教师有能力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工作。当然即使在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不尽人意,缺乏有效的培训支持仍是大多数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加强教师的技术学习,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增加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扩展他们在教学中可应用的媒体手段和资源范围,引导他们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改变传统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质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发挥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优势尤为重要。2.5.1.2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它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教育工作者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总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只有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并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才会成为可能。2.5.2学生的素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重要条件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需要他们具有以下素质: 2·5·2·1计算机素养水平

要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课堂,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水平是很关键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教学,要求学生懂得计算机操作,否则,再优秀的互动教学软件也会没有用武之地。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中适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水平对于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2·5·2,2学业基础和能力

任何一个教学软件的应用,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业基础和能力,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基础和能力,那么,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就会成为空中楼阁。2.5.2.3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动机、学习方式

大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课堂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因此,我们要善于保持学生对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于地理课堂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和习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交互性、技术反馈和个别化等方面的优越性,做到最有效的教学。

2.5.3硬件、软件建设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物质基础 2·5·3·1硬件建设

计算机硬件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重要载体,没有了计算机硬件,在地理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就会成为无米之炊。一般说来,硬件配备的原则就是既要合理配置,又不浪费,还要有先进的设备不断补充。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所必需的硬件设备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中央控制系统、多媒体投影机、视频显示台等。这些设备在我国城市中的发展极为迅速,几乎与国际同步。但这些计算机大多用来教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今后,还需要增加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的时间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2·5·3·2软件建设 地理教学软件要求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贴切性、感染性相结合,要求软件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融合度要高,教学适应性要强„„而初中地理课程信息量大,与现实联系紧密,地理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或网络课,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地理方面的软件建设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一些专业网站的教学资源也还是比较丰富的。

可见,只有软硬件齐头并进,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才会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整合才会成为现实。

综上所述,教师、学生和软硬件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第三章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目标和原则 3.1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目标

根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结合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不难得出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目标。要使地理学科的教与学在整合中达到明确、良好的教学效果,应通过达到以下具体目标来实现。

3.1.1发展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对地理的探索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新奇性、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探索过程,逐渐增强对地理学的兴趣。

3.1.2培养学生认知事物存在与变化本质的能力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因此,正确地感知事物存在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对于整个认识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与国外学生相比,我国的学生大多数从小就缺乏有意识地对观察事物能力形成的培养,家长和老师都把学生当成不懂事的孩子,并不要求他们去认真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如果偶然有一个孩子说了一句成人味的话或做了成人化的事,不但不能得到成年人的认可,反而会被看作是怪物。很多在宏观世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小学到初中,多数学生并没有对这些地理现象产生科学的认识。另外,我国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普遍缺乏,教学过程对学生和教师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照本宣科”。缺乏有意识的认知能力训练和必要的训练条件,是造成我国学生认知事物和感受事物变化过程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认知条件,提供能够有意识地训练感知能力的教育信息资源,发展学生认知事物存在与变化的能力。

3.1.3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

无论是认识事物、理解知识、分析问题,还是质疑、否定已有的知识或是创新,都离不开对事物发生、发展形式与过程的想象。对学生来讲,想象离不开对事物存在与变化时空模式的构思。以往的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方法,没有模拟实验、自我探索和协作学习等,使得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制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

3·1·4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科学推理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已知的事实或结论,得出另一个新的结论的思维形式。按照思维的进程不同,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主要应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它是以具体经验事实作基础,从一系列的单一事物特性中抽象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和原理。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个别(特殊)的推理方式。类比推理是从个别的、特殊的结论,推出另一个别的、特殊的结论。过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只是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及其课堂讨论来进行,教师在多数情况下充当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当然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过去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只能是寄希望于学生自我悟性的提高。现在这三种推理能力在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中都要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模拟科学家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来培养学生这些能力。

3.1.5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知识大量产生,技术迅速更新,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成为现代人们的一种必备的素质之一。开展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国家也早已把这种素质的培养列为教师教学的基本任务。从高考的改革方向来看,对于地理学科来讲,如果学生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是适应不了高考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考察的要求的。因此,学会利用有限的时间,更有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从中发现有用的知识,对学生日常的学习和选拔测试以及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1.6培养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和提高素质的能力

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是学生学习知识、了解社会,走向成熟和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在交流中发展自我,学会在交流中进行合作,已经成为需要有意识、有目的进行训练的基本能力。以课本和试卷为本的传统教学,很少给学生留有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而如今学生除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中与他人交流。但是在通过网络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的获取知识和提高素质的能力,不要在网上随意浏览而浪费时间。

3.1.7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态度教育

态度是个人对事物(包括人)的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而科学态度则是指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以往传统的地理教学由于教学条件的制约,如实验仪器缺乏、实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重现等,学生能得到发展科学态度的机会不多。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开展一些以前无法进行和实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以上诸多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教学的短处,但恰好是信息化教学的长处所在,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当中,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我们就应该扬信息技术之长,克传统教学之短,直接瞄准以上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关键所在。3.2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必须遵循若干原则,否则将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这是做好整合的前提条件。总体来说,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做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手段的简单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就是说,整合的过程就是革命的过程,绝不仅是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推广过程。既然是革命,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指导理论,没有先进理论指导的实践势必造成盲目的实践,最终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从教学结构入手,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己经从内容、手段、方法这三个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结构的改革。这并不是说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不重要,只是应该在教学结构改变的前提下来进行内容、手段与方法的整体改革,才能真正取得实际效果。

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的,而是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教学系统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学结构。要想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就是教学结构。

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江泽民主席提出:“要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定要把握住我们的人才培养要完成由知识型向创新型的转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现有的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这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千万要避免把信息技术作为“电灌”的手段,用死记硬背的老办法去窒息学生们的创造精神。

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该怎么样整合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又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3·2·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3.2.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用笔在纸上写字那么自然。3.2.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3.2.4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成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3.2.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统一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客观存在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个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3.2.6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教学原则已提出多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种教学资源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较好地完成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任务。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传统的教学的一些弱点便暴露出来。它提供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不是很多,学生的能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在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这个原则,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2.7实事求是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用来替代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从具体实际出发,用不用、如何用应从课堂教学需要出发。特别要注意不能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消磨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摒弃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削弱教师应有主导地位,进入教师为信息技术服务的使用误区。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长。

第四章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 4.1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

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其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区别于90年代以前没有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具体说,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基础上的发展,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教学环境变化,从而引起教学活动的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

尼葛洛庞帝提出,面对无际的信息海洋,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掌握所有的信息,而应该掌握的是“关于信息的信息”。当人们处于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均达到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处理能力”就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

在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信息记忆的过程。传统的“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爆炸”的现实,必须突出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的环节,即把学习看作信息处理的过程。教师不是学习的主宰者,而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从单一信息源—教师那里获得信息,而是主动地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变被动的信息接受器为信息处理者。最高效的学习既要符合学习对象的特征,又要符合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因此,对这两者的把握就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和提高学习能力的诀窍。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地理学习必须改变过分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记忆、过分重学习结论而轻学习过程、过分重知识“再现”训练而轻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倾向,把实地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态度、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的地理学习理念引导着地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新的地理学习理念要求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应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要改变“师讲生受”的传统方法,倡导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要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要倡导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改变过分注重记忆、被动模仿的学习倾向。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即地理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计划的过程,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等)之间的本质联系,并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使各要素有机结合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我们可以将课程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计划、媒体教学材料等看作是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因此,大到课程开发,小到媒体材料的制作,都需要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教学系统既是教学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产物。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计划形式,通过教师的智能活动可将教学意图理想化、教学模式定型化、教学时空结构化,形成施教前的蓝图。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潜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发展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首先要了解学生,知道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要运用和发明各种技术和方法系统地安排学习者的外部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者内部学习活动的发生,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发展。教学设计既依赖理论的指导,又指导着教学实践;既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发挥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这一切决定了教学设计理论依据的复杂性。教学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4.2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4.2.1学习理论

由于研究者的哲学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当代学习理论分化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内隐的,不可直接观察和测量。可直接观察和测量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他们主张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个体的客观行为,并提出“心理即是行为”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给个体一个刺激,个体能提供预期的反应,那么学习就发生了。这就是著名的刺激—反应(S--R)联结公式。行为主义特别强调外部刺激的设计,主张在教学中采用小步子呈现教学信息,如果学生出现正确的反应时应及时予以强化。虽然行为主义将从动物的机械学习实验中所得出的结论不加任何约束条件地应用于教学的做法后来受到了许多严厉的批评,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重视控制学习环境、重视客观行为与强化的思想、尊重学生自定步调的个别化学习的策略至今仍具指导意义。

随着人们对心理认知的研究逐渐增多,认知学派占据了主导地位。认知学派否定了行为主义所倡导的学习是机械的、被动的S-R联结的观点,主张研究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认知学派认为学习是个体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学应该按照信息的心理加工顺序准备教学活动。认知学派还可以根据研究者所关心 的问题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划分为信息加工学派和建构主义学派两个主要分支。信息加工学派主要关心的问题是个体的心理加工过程,其主要贡献是信息加工的心理模型。感觉、注意、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概念都是这一学派提出的理论范畴。但信息加工学派并没有回答个体加工的结果与原信息是否一致这个问题,默认的是客观主义的观点。即人所学到的知识是客观的。而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关心的并不是心理加工的细节,而更多关心的是影响信息加工的心理因素。图式的概念便是这一分支的理论贡献。建构主义所持的知识观是主观主义的,即人所学到的知识都是主观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①。信息加工学派关心的是加工过程,而不关心加工结果,而建构主义关心的是加工结果,认为图式不但会影响信息加工的结果(获得对信息的主观理解),而且会影响加工过程。这样信息加工学派与建构主义学派形成了优势互补,而不是相互排斥。

建构主义依据对认识论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即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学者对学习达成了如下几点共识: 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在网络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特性,积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协作学习的平台,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总体来说,认知学派的观点包括: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学习受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新的信息只有被原有知识结构所容纳(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才能被学习者所学习;要重视学科结构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心,以保证发生有效的学习;教学活动的组织要符合学习者信息加工模型。因此,教学设计过程要特别重视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确保学科结构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协调性、按照信息加工模型来组织教学活动。

4·2.2传播理论

从整体上,我们可以把教学看成向学生传递新的日益复杂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本身是一个传播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播活动。传播理论的研究内容范围很广,它探讨的是自然界一切信息传播活动的共同规律。传播理论虽然不单纯研究教学现象,但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信息的双向传播过程,包括信息从教师或媒体传播到学生的过程和信息从学生传播到教师的过程,也即是师生人际交流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传播理论来解释教学现象,找出某些教学规律。

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师生交流过程中,信息的传播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干扰。比如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口齿不清或存在噪声,就会使学生很难准确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这种干扰存在于信道;如果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当或媒体设计不当,那么有可能造成词不达意,传播了不准确甚至有错误的信息。这种干扰存在于编码过程。

如果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强,那么他将很难从语言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这种干扰存在于译码过程。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在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中,教学设计者要能够预见到可能的干扰并利用有效手段消除传播过程中的干扰。4·2.3学生差异教学理论

个性差异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是否有某方面的特点,而且也表现在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上。差异教学的出发点正是注意到了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差异教学论认为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个体间的差异和个体内的差异,反映在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和认识风格等方面。因此,在差异教学论中,强调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认知结构、学习的兴趣、态度、学习的方式等和教学的相互作用,强调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需要。差异教学强调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但并非要求每个学生各个方面平均发展,也并非要求学生齐头并进,而是在各自基础上最大可能的发展。差异教学还强调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差异,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且十分重视集体作用,强调学生集体是由需要和兴趣各不相同、思想道德、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的统一体,强调同学间合作帮助,促进人的社会化。在班级集体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是指

既要看到学生共性的一面,也要看到学生的差异,立足有差异的群体,提高所有学生的素质,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个性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样化的人才。4.3基于信息化的初中地理课程学习样式设计

4·3·1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网络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信息获取与传输的通道,通过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学习者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和沟通,并通过计算机组成学习小组,在共同协商和互助的气氛中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基于网络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基本过程:(1)提出主题与有待解决的问题;(2)组织协作学习小组;(3)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或网址;(4)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源;(5)根据问题性质,组织不同类型的协作活动,包括竞争、辩论、提出问题、角色扮演等。

4.3.2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乡土地理教育,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乡土地理教育作为地理教育的分支之一,既有地理教育的某些共同意义,也有乡土地理教育所特有的重要意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支持乡土地理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乡土地理教育是一个极其生动、具体的思想教育形式。它通过家乡这个“窗口”让学生对祖国有切身的感受和了解,从而萌发他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许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重视利用乡土地理进行爱国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建设新时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任务,乡土地理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这一教育职责。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查询当地的风俗人情,地理、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等,加深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操。

其次,乡土地理教育能有力地促进理论与实践活动的联系,特别是乡士地理教学内容可以密切联系当地的经济建设实际,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生产劳动意

识,使教育更好地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现代地理所涉及到有关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以及有关城市、商业、交通、贸易方面的地理的内容,为乡土地理教学联系家乡生产建设的实际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同时,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彻底改变“封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家乡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这一大课堂中,锻炼和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才干,并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责任态度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以及个性的健康发展大有益处。

总之,乡土地理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个突破,反映了新时期中教育思想观念的一个重要改变。特别是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大多数的初中毕业生及高中毕业生将在自己家乡从事各行各业的建设,乡土地理教育对于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有用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自然环境”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搜集当地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分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家乡的土地资源。

例如在学习家乡的人口的问题时,让学生搜集家乡的人口历史资料,给出人口数量变化图,从而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4.3.3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探究性学习

地理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和学生自然生活环境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在自由、开放和合作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性地、探索性地、实践性地获取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以网络为中心,教师与学生就共同关心的某些自然现象、环境问题等开展探究。学生在学校地理教学网站上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出探究课题,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源,建立相应的链接,为学生提供信息支持。同时,教师应为学生的探究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搜集的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并将探究过程和结论发布到网站。教师应在网站上适时地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适度评价,善于鼓励。要知道地理教学评价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客观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的反馈信息,这对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的动机是有利的。这是因为评定所证明的成功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而那些评定后认为是不成功的学习体验也同样能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改进学习的方法,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4.4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 4·4.1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知识,使认知难度由难变易,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将图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体与计算机相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一定时间、空间上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刺激,最大限度地吸收信息(知识)。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6%来自嗅觉、触觉和味觉。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感官的刺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大得多。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证明了: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0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由于图文声像并茂,课堂容量大,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动手操作等,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提高学习效率,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地理教材中的静态事物和图形变换成动态的运动过程,将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直观地呈现出来,将时空跨度大的地理运动进程形象地模拟,从而降低理解、认知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和效率。

4.4.1.1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地理事物化静为动

在我们的中学地理教材中,涉及到许多运动过程时只有静态图形或文字描述,在教学过程中费了很多时间,学生却难以理解。如将静态的地理事物、图形变成动态的运动过程,这样既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初中地理中《全球构造理论》一节关于大陆漂移、板块俯冲等示意图是以静态图出现的,若用多媒体交互技术将这些静态图变成动态图,使学生学得轻松,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了靠死记硬背学地理的弊病。

例如《大气降水》一节,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台风雨这四种降水类型形成示意图,若用教学课件把它们设计成动态的示意图,能够使学生对这四种类型的降水形成过程,一目了然,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学习内容。

4·4·1·2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地理事物的抽象与形象互变

地理学科中有许多抽象、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地理概念、事物、现象和规律,超出了学生的生活感知范围,往往形成学习上的障碍和教学上的难点。如《大气降水》一节中由云滴变成雨滴的降水形成过程、《板块运动》中海岭的形成和运动等,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会出现教师讲不清,学生难理解的现象,若用三维模拟动画,实现地理事物的抽象与形象互变,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观察,则可大大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澳大利亚》一课教学中,为了向学生讲明自流井的成因,可以用计算机打出自流井的成因图像,形象地展现出澳大利亚自流盆地中地下水的来源、贮藏、承压及人工打井,水就会自动流出的过程,加快了学生对自流井成因这一抽象原理的理解。

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太阳光线照射图”的判读是难点内容,为了加深理解,可以用计算机模拟赤道投影图、极地投影图的绘制过程,把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图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有些地理知识较抽象,用传统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不很理想。例如“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季风的形成”这部分知识要点,可利用多媒体教学,首先出现世界政区图,随着教学进度在图上相应纬度出现理想状态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气压差异,理想状态下的气压带被分裂成块状,并在适当的位置依次出现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即亚洲低压、北美大陆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模拟运动着的气流由高压吹向低压的夏季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来自大平洋的东南季风),随着教学进度,在另一张相同的世界政区图上,依次出现理想状态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西伯利亚高压、北美大陆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以及运动着的冬季风风向(亚洲的东北季风、西北季风)。这样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地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便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4.4.1.3跨越时间实现地理事物、古今、快慢的互变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刺激学生的感官。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利用多媒体可以模拟过去的情景和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探索、总结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内部发展及其演变规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例如在《全球构造理论》教学中,大陆漂移过程经历了几亿年的时间,通过动画模拟,可以在数秒钟内完成大陆漂移的全过程,让学生领略到由合到分的概貌。又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地质过程,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印度洋板块撞击亚欧板块抬升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运动过程,把抽象的历史地理现象调整到可见的视野中,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的理解。

例如我们讲到《地壳运动》时,地球上褶皱、断层的形成,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海陆变迁等,它们的地质形成需要很长的地质时期,而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4.4.1.4跨越空间,实现地理事物远与近、虚与实的互变

用多媒体三维动画、视频画面、景观图展示现实存在而又受条件限制不能亲临实地的地理景观,能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成为学生感性认识的来源。特别是在区域地理中涉及大量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地理事物或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风土、人情、工业布局等,学生无法实地考察或感知,运用多媒体教学,则可跨越地域范围,展现实地景观,加强直观认识,提高观察

想象、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概括总结、质疑释难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大气降水》中讲到迎风坡地形雨时,宜联系实际举一些世界雨极大多位于迎风坡的例子,此时可局部放大闪烁显示印度的乞拉朋齐、台湾火烧寮等地在世界地形图中的位置和降水量数值,让学生判断地形及盛行风向,学生回答以后,用箭头动态模拟演示风向,这样把遥远的地方拉到学生眼前,地形雨多发生在迎风坡,这一知识学生就不会感到难理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经纬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是人们为了研究工作的需要而虚设的,或根据测量绘制的曲线,实际并不存在,通过计算机绘制其过程,展示实物图像,化虚为实,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其含义和特征。

4.4.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4.4.2.1地理情境教学模式简介

情境教学,又称暗示教学,是保加利亚心理医生G.洛扎诺夫创立的。开始主要用于外语教学,后来也扩展到其他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由于地理知识的性质及教学特点,尤其对地名、地理数据等事实材料的学习,采用暗示教学效果明显。

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主要是从教学需要出发,精心创设地理教学情景(场景或氛围),系统运用启发、联想的方式,通过播放背景音乐、想像、游戏、交谈、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潜能,使他们在宽松愉快、富有情趣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和谐地发展。其基本程序如下:(1)播放音乐及与课题相关的背景音响(如节拍、声调、响声等),亦可做些伸展运动等身体活动,并告之学习内容。

(2)伴随音乐旋律,教师通过图画、图示、照片、幻灯片、录像片和语言描述等方式展现学习内容,应具有强烈的逼真感。

(3)让学生置身于特设的氛围中,由教师启发,展开联想,唤起回忆,指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边做。(4)通过学生对话交谈、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形式,深入浅出地深化 学习。

以上程序不一定局限于一节课内完成,多安排在一个学习单元或学习阶段之中。这种模式依据心理学上大脑开发的整体性原理,强调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注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促使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有意认知和无意认知相互作用,使学习成为满足求知欲的愉快过程,在保证提高学习速度的情况下保证应用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其教学目标。

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情境学习中可观察、感受、思维、表达、行动;可培养兴趣、激发想像、诱发形象思维,从而使学生学得愉快、灵活、有效,加快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4.4.2,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地理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在于构建内部心理表征,这一点与认知主义者的观点相近。但建构主义者所说的内部心理表征与认知主义者所说的认知结构又有所不同。建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对它的理解则会因人而异。我们头脑中贮存的知识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是由我们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一种解释或假设。由于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或有差异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表征,不仅包括认知主义者所强凋的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会有意义。枯燥、抽象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只有从真实情境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建构。另外,真实任务的完成情况如何也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标准。

建构主义还认为,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建构的认识因人而异,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非常正确,有的则完全错误。这就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与他人交流看法,通过交流,个体可以知道自己与他人的认识是否一致或兼容,可以看到他人如何处理同类问题。由此可知,只有合作学习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威特罗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学生构建心理结构的生成学习过程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经验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威特罗克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他 提出:“生成学习的本质是认为大脑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当学生面对众多的学习信息时,学生不可能接受每一个新的信息,因此,他总是要忽略部分信息,从而有选择地注意其他信息。人脑中储存的记忆和信息加工策略与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 息相互作用,从而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编码、储存和激活信息,由此主动地建构出信息的意义。他更加注重理解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生成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意义的理解。还强调了对生成学习过程的意识和监控,也就是元认知的作用。

学习的建构过程中,生成是学习中的基本认知过程,它是对学习材料中各部分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知识、经验关系的积极建构。生成可能是一种同化学习即图式适应,也可能是一种顺应学习,即导致新图式的重新建构。生成包含同化与顺应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学习中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者对后一种建构更加重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工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表现出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学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4·4·2·3地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

地理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关键是要创设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事先深刻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实情,运用多种手段(如实物、图像、画片、音乐、语言),通过各种途径(如表演、扮演、排演、参观、游戏、旅游等)创设教学情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材料,尽可能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求知境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1、运用信息技术,巧设导言,激发动机和兴趣,导入讲课

我们知道,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而造成部分学生地理成绩较差的原因,往往还是非智力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地理是一门有较多抽象思维的学科(如地球在宇宙中,天气与气候,陆地环境等),学生要学好地理不能仅仅依靠一定的智力水平,还要有强烈的情感、浓厚的兴趣,坚强的意志等,方能促进地理的学习,所以在地理教学及学习过程中,随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开发问题的深入研究,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制约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动机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地理学科是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地理学家、天文学家们为理想、为真理而奋斗献身的事迹屡见不鲜。若在教学中适当介绍这些科学家们的生平轶事,提出一些地理界己经解决或悬而未决的难点问题及热点问题,并适当介绍地理知识在现代化建设当中的重大指导作用,这样无疑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动力基础。兴趣是具有浓厚情绪的志趣活动,它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认识,并创造性地完成研究活动。地理教学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时空界限广阔,地理 概念乏味,地理成因深奥,加之地理课向来被一些学生视为“副课”,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给地理教学带来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经常性地从教学中提炼出生动的教学素材,改善教法,保持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发挥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强大的动力作用。情感是学生行为的动 因,它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教学中如果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教师感染,那将会转化为一种推动地理学习的强大动力,否则将会使学生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那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学生也不会在地理学科上有什么建树。意志总与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困难相互关联,从地理教学较差的学生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往往是意志薄弱、畏难、怕苦、贪玩。这是他们不能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困难、干扰而造成的。这样说明了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的重要性。

地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具有推动、激励、调节、感染地理学习活动,促使其顺利发展的作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关系到地理学习活动的水平、进程和效果,成为影响地理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愈明显,愈强烈,对其社会意义的理解愈深刻,那么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就愈高,对学习就能专心致志,刻苦钻研,顽强地克服困难,因而也易于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反之,如果学习动机不纯或不明确,学习马马虎虎,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抱着“混”的态度,这样将直接影响地理学习成绩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这充分说明了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强大动因。学生对学习如果没有兴趣,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肯定会导致学习效果低下,成绩下降。因此学习地理,兴趣是非常需要的。人是有感情的,人的思维不单是智力活动,而总是伴随着情感因素同步进行的。人的思维能力或受情感的激励获得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或受情感因素干扰产生失常甚至失误,即人的某些智能因素与情感因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学习情感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来说,有直接的影响,起着动力的作用。兴趣、动机、情感等皆使地理学习活动充满感情色彩,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总之,地理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和智力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其各个组成部分相互渗透,发挥着综合效应。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创造型地理人才,那么,在地理教学及学习中就必须对非智力因素加以高度重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以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在地理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情境是指任何影响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因素或条件。学生只有对该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求知识的欲望。这种兴趣的激起,主要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来完成。教师必须从上课一开始,就创设最优化的教学情境。根据地理学科特有的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妙的自然现象、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层出不穷的地理事件,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画图像为一体的特点,使学生获得多重感官的刺激,最大程度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步入思维状态,紧紧扣住学习的心弦,把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造成“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文的分解”状态,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究的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尽快融入愉快轻松的教学情景中去。

好的引言如同演员“亮相”一样,能一下子镇住“台脚”,抓住观众,激发浓厚的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上课开始,教师就应稳定学生的兴趣,组织巧妙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地理情境”,形成课堂的第一个高潮,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如我们在讲授《水循环》导入新课时,可引用前苏联学者苏斯洛夫的一段精彩描述:“当我们在喝一杯水时,就有充分理由去想象:这杯水中的水质点,曾有一个时候在阿尔卑斯山峰的朝霞里放着光彩,后来又奔入山中的小溪。最后,它又颠簸在黑海的波浪上,闪耀在莫斯科上空的彩虹里。它或者被带到冰雪覆盖的北冰洋上,或者被带到西伯利亚,被那里的松树根贪婪地吸进树身„„”。如此导入新课,学生听完后或许会受到感染,从而产生了愉悦欢乐之情。

例如在讲(澳大利亚)之前,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伴随着音乐的澳大利亚特色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融入教学所创造的情境中去。

在地理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学生本来就感兴趣的知识点,如有趣的地理现象和地理故事、新颖的地理资料和生动描述地理实况的文字等,这些内容可以为课堂气氛增光添彩,也往往形成学生的“动情点”,引起强烈效果。如在进行

“月相”教学时,可将分别描写月初蛾眉月、上弦月、下弦月、月末蛾眉月的古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寻章摘句老雕虫,皓月当帘挂手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事前制成课件或录音,适时播放或朗读,可使学生的情绪立即高涨。又如学到“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时,可选用诗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诗句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判断。如此情景交融,学生学习时就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而会感觉到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学习效果当然也是最理想的。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人们对获得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时,才能引发其认知需要。认知需要是学习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是促进人们进一步探究的内驱力,因此,要想上好每一节课,必须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学习地理知识的欲望,引发学习动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信息呈现的生动形象性和直观趣味性等特点,适应了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满足,给学生营造了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图文声像适时暗示学生对学习的问题有“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从而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亢奋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乐在其中”,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

例如讲《南极洲》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显示配有背景音乐的南极洲景观图,学生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看着蠢笨可爱的企鹅、巨大的冰山和冰障,学生有一种亲临南极洲的感觉,兴趣盎然,气氛活跃,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归纳南极洲的特征,这样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例如讲《巴西》这一节,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导入新课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如果先放一段巴西群众跳桑巴舞的片段,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那悠扬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美丽的画面,同时配合播放巴西政区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巴西的面积、人口、物产、矿产等依次动态出现,这样导入听课,可以把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整个授课过程即轻松又愉快。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收到这种教学效果。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能集图形、文本、声音、动画于一体,多层次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而中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优势,为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教学情景、浓厚的教学氛围创造了条件。

过去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它教具教学,但这些在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要想在课堂最后10分钟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完成感知、理解、巩固等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最佳手段。

例如讲《黄河》这一节中的“地土河”,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地上河形成图”,生动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展示问题:黄河下游水文特点是什么?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地上河有何危害?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治理?让学生设计最佳治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方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积极探索,从而在课堂上创设了一种优化探索问题的情境。

在以往教学中,教具主要是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学生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初中地理《大气降水》一节教学内容,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前先播放一段电视节目天气预报中常有的云系运动图和台风雨、梅雨等各种降水情境的视频,从而营造一种教学情境,教师只需简单过渡,就自然地引到这节课上来。在讲课过程中,在讲完降水形成的原理后,穿插一些利用这一原理进行人工降雨例子,如播放一段1993年东亚运动会开幕式前上海城市以西高空进行人工降雨场景视频,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学以致用的情境。

例如在讲《台湾省》这一节中讲到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分析其成因时候,先用动态箭头显示该地冬季风不断地从东北海洋吹来,夏季风不断地从东南海洋吹来,加上有一股强大的暖流经过,这样,让学生推断出这里空气的水汽含量多,然后再显示该地区的地形图、地形雨形成模式图,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火烧寮成为我国的“雨极”。在讲到台湾水力资源时,先显示出台湾岛地形图,地势图,让学生根据地形推断出河流的流向,然后再用闪烁的形式闪烁岛内大小河流的分布,这样,学生很容易得出河短、水急的特征。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活动情境,诱发情感

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学生的情感,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跨越时空,可直观、形象、全方位地展现地理事物的全貌及发生、发展过程,直观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刺激学生眼、手、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并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探究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探索新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吸引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轨道,避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了深厚的教学情感环境。

情感是情绪的高级发展,是人在认识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反应和态度,在人所从事的一切事业中,直接和间接地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激励活动的动力,因此,在地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成为学习地理的重要动力。俗话说触景生情,也就是说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场合下产生、发展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设计、营造相应的环境和氛围,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如在讲《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时,可先放“环境污染”等录像,把人类由于受污染所产生的呼吸道疾病,老人和小孩因二氧化碳而中毒的症状,还有水污染后得的地方病(大脖子、骨胳僵化)等,都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他们看得那样专注,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他们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保情感也油然而生。

例如在讲授《世界环境》问题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989年世界环境主题宣传画—“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之家”的情感。

例如在讲《地壳运动》时,运用多媒体放一段褶皱、断层、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景象,这些地理现象的形成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对于“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地形现象,则可以通过实例展示和分析其成因来增强直观性;同时把需要板书的内容文字,设计成不同颜色和不同大小的字体,并配上不同音乐,有声有色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产生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情感。

4.5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避免由“教师为中心”转向“计算机为中心”、由人灌变为机灌或者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的研究人机共灌,否则学生会缺乏思考的独立性,易患“媒体综合依赖症”,创新思维能力更是得不到发展,多媒体地理课堂应该是启发式、研讨式、开放式的。

2、现代信息在教学中只是起辅助的作用,它不能代替教师生动的、具有感情色彩的、带有启发性的语言和姿态。不管计算机有多么强的交互性,“人机对话”决不能完全取代“人际对话”,因为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3、各种教学媒体都具有各自的不足,计算机多媒体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有限的显示屏和容易迷航等。一方面教师要多学习一些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其它媒体的优势作少目。

4、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另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不同的课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根据学校的实际设备和学生的现有水平,机械运用的结果必将事与愿违。

5、在加大地理信息“量”的同时,也要提高“质”,控制不好,学生就会被地理信息淹没,无所适从,影明学生的思维。

6、不能太过于直观、形象化,易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创新思维能力就难以培养。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然而,随着课程整合实践的深入,必将提高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大大推动地理教学改革的进程。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必将成为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 校教育教学的主导方法。

参考文献

1.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2.李子运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5期。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改善学习—200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编》,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4.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第9期。5.章剑卫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6.米竞等,《必然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9期。

7.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思考》,《教育技术通讯》,2001年第12期。8.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1, 2期。

9、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1,2期。

10.钟启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孙杰远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12.《普通初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教育部基教司有关负责人答本报记者问》《中国教育报))2001年6月1日。1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14.洪欣,《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于初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情报》2000年第2-3期。15.尹后庆,《上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上海教育情报》2000年第2-3期。16.安桂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17.吴刚,《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18.卢乃桂,《信息社会的人才要求》,《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19.吴刚平,《国外课程开发机制的基本类型和改革经验》,《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20.郭元祥,《论课堂生活的重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5月。2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22.高文,《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1期。23.杨开诚、李文光著,《教育设计理论的新框架》,《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6期。24.祝智庭著,《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2期。25.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8月。

26.蒋鸣和:《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两张皮”《上海教育》2004.2 27.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28.何克抗、郑永柏,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29.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30.李伟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31.郭绍青,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7月。32.刘德亮,黎家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中国电化教育,2002(1)a 33.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人民教育,2002(2)0 34.洪明,欧美国家信息化教育的现状与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2(7)0 35.杨开诚,李文光,教学设计理论的新框架,中国电化教育,2001(6)a 36.王丽珍,信息技术课程活动教学模式的评价,远程教育,2002(12)0 37.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教育出

版社,2005年1月。

致谢 本论文的选题、构思、写作与定稿都离不开我尊敬的导师王智军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我要对王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在完成论文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感谢三年来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是他们的谆谆教诲、热情关怀和精心培育,使我得以顺利地完成教育硕士学业。特别感谢班主任丛艳华老师的无私帮助;感谢我们班的同学给我的帮助与合作;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给我的鼓励与支持同时,对本文所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译者表示深深的谢意。正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我的论文提供了研究基础和学术保证。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出现疏漏和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在百忙中审阅我的论文!

第三篇: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奉贤区

金汇学校

陆灵继

一、研究的背景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提到:“地理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要求制定、学习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中,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习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具体性、科学性与生动性。传统教学,仅凭教师手中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图、一张嘴是绝难体现学科的这一特点的,更不容易达到教学的预定目标。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教学理论认为:“要广泛采用发现法,重视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学生用直觉思维推测出正确的答案,然后用分析逻辑思维去验证”。在信息技术腾飞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地理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它的功能强大,集成声光电的运用,可以提供图片、文字、视频及音频等多渠道的信息。相比对其它学科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对地理教学的作用尤为明显。地理课堂引入多媒体技术手段后,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或投影仪)看到许多清晰的文字资料、地理挂图、天文景观、气象变化、构造运动过程等。甚至可以看到反映地理学科丰富多彩内容的动感电视、电影,听到种种的声音,可以模拟、创设地理学科教材内容涉及的过往场景。由于课堂教学中情景的再创设,从而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直观形象展现事物,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清晰、真实、生动的画面,避免一味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并且容易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多媒体技术作为如对地理信息的记忆储存、判断,常规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过程,特别是对地理的动态模拟以及及时了解世界最新的地理知识等方面,利用生动的动态形象信息来揭示复杂的规律、现象和过程。在学生和教学目标之间架起一座直观的桥梁,很好地解决由直接感觉形象思维、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具有其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上存在偏差,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导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低效甚至无效等问题。尤其是初中地理课堂中,由于初中生的好动活泼,精神容易不集中,所以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误解了多媒体技术仅是为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它起辅助作用,绝非决

定作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最终的目标,因此现实中我们必须思考怎样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合理的运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而那些空洞泛泛的理论总是很难付诸实践,所以本课题立足初中地理教学,切实地针对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多媒体技术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帮助,减少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导致的效率不高和副作用。使地理教师在现实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的选择和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着眼于优化教学过程,着眼于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才能对学生、教师乃至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课题立足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实效性的实践研究,针对面小,却推广面极大。多媒体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启发学生思维,发展个性,开拓视野,培养能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亦可借鉴,从而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使得广大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得当、效率更高,为更好的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学生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服务。

二、研究的概述

(一)研究目标:

通过理论和实践探索,总结和探讨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实效的相关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二)研究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2、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实效的原则。

3、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实效的方法和策略。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图书资料的查阅,了解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实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访问等形式,了解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现状,并对成因进行分析。

3、对比参照法:

通过两个以上的实验对象对比、观察、分析、总结,得出行之有效的提高初中地理课堂

中多媒体时效性的方法。

4、行动研究法:

在明确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研究方案,通过实践研究等方法,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效。

(四)研究过程:

1、理论研究阶段:

文献查阅、学习交流,完成情报综述。

2、现状调查阶段:

(1)调查初中地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中学生学习影响的真实情况。(2)调查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3、实施研究阶段:(1)方案制订阶段

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现状调查、统计和分析,了解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成效低的原因。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及别人相关研究经验的学习,制定出初步的研究方案。

(2)方案实施阶段

利用本校进行实施,并且选取实验单位进行对比研究。在实施过程中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对方案不断反思,加以完善。

(3)方案验证阶段

提请有关专家鉴定,提出相关研究方案的调整建议;修订实施方案继续实施研究,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推广性。

(4)提炼总结阶段

整理提炼实践研究的经验和研究资料,撰写“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实效性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

三、主要成果

(一)研究现状及分析

1、调查初中课堂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情况

为充分了解初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现状,并进一步了解使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和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所持的态度,切实研究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方式方法。我们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发放学生问卷100份,涉及全校的六、七两个年级。在统计阶段,我们将男女生的问卷分开统计,以研究性别差异对于多媒体使用情况感受的不同。以便更深入的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得出更为科学有力的论断。

问卷内容如下:

(1)一般来说,一天八节课,大概有几节课老师会使用多媒体上课?(2)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什么形式的内容是你最喜欢接受的?(3)你对上课过程中多媒体上能帮助教学的小游戏是什么态度?(4)什么学科的老师经常使用多媒体上课?[可多选](5)你觉得现在的老师上课是否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辅助?(6)你是否喜欢老师上课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7)你觉得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效果比不用多媒体上课效果好么?(8)你觉得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你掌握知识有没有实质性的帮助?(9)你觉得老师的课件是否精美漂亮对你的学习兴趣会有影响么?(10)有时多媒体课件中大多是图片,图片太多会不会影响注意力?(11)课件中有些动画图片,跳啊跳的,会不会使你分心?(12)课件的背景颜色太深,如全黑背景,会不会使你觉得压抑?(13)多媒体课件的颜色搭配过于鲜艳会不会引起你的反感?(14)多媒体课件中那些不必要的音效,会不会让你觉得厌烦?(15)多媒体课件中那些飞来飞去的动作,你认为怎么样?(16)多媒体课件上的字体太小,是否让你很难辨认甚至看不清?(17)老师们在使用多媒体上课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8)使用多媒体上课,你是否不容易知道老师的教学重点是什么?(19)你认为初中地理课有必要使用多媒体上课么?

(20)地理课上老师全部使用多媒体上课,你能来得及思考么?(21)你认为地理课上老师使用多媒体上课,还有需要写板书么?(22)你觉得地理课有了多媒体设备之后,还有必要使用地球仪么?(23)地理课有了多媒体之后,老师的基本功如画地图等还重要么?(24)你对老师们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什么要求或者建议?

通过对问卷的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如下:(详细结果参见调查报告)

(1)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较高,且学生喜欢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但是绝大部分受访学生反映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会比常规教学好太多,对他们掌握知识的帮助并不大。

(2)课件方面,学生普遍喜欢多媒体课件中穿插一些FLASH小游戏,最喜欢视频素材。绝大部分学生并不十分在意课件的精美程度,但是同时他们反感课件背景颜色太深或课件颜色过于鲜艳。课件内容与课本内容不十分吻合又粗制滥造这是他们最不喜欢的。同时学生们普遍反映课件中那些飞来飞去的动作和一些跳来跳去的GIF图片及音效都是不必要的。课件中的字体往往太小,让他们难以辨识。

(3)地理课使用多媒体上课的频率是所有学科中比较高的,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地理课非常有必要使用多媒体上课。

(4)大部分学生们都赞成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不能抛弃原有的教学方式,应该多利用黑板书写板书,各种地理教具如地球仪也应该出示。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如画简笔画地图等还是非常重要。

2、分析原因

(1)使用多媒体教学,表面好看热闹,实质未必落到实处。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课堂效果也看似更好,但往往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与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媒体教学集合了声光电等各种信息呈现方式,花样繁多引人入胜,表面光鲜亮丽动态十足。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又往往容易被这些华丽的外表所影响,学生学习不动脑,往往只是带着双眼观看,或者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只是看到了知识点,却没有记下掌握知识点。

(2)教师制作使用课件的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实效性。多媒体教学应该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及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并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所选媒体来决定采用授课的方式方法。而目前的现状是:有的仍旧采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方式授课;有的仍用传统方式授课,并不是说,采用传统方式授课一定不好,而是说自然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那授课的方式方法也要随着改变,否则就会失去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有的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不是采用边讲边演示的方法,而是,先把幻灯片的全部内容整屏显示出来再讲,这样一来,不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另外,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制作水平比较低,书本搬家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大大影响了多媒体技术的实效性。有的直接把教科书上的全部内容扫描,这就成了他的上课课件,有的课件粗制滥造、图文混乱,造成很大的视觉压力,而有的却恰恰相反,鲜艳过头,太多不必要的图片等,极大干扰了学生的正常上课,分散了注意力。很多课件在制作过程中,从封面到主页再到每个主题页,过多地把精力花费在背景和前景的画面制作商,这种课件在展示时,给观看者的感觉是漂亮、精美、耳目一新,但往往会使人在欣赏其精美的同时,忘记了课件要展示的主题,以至于喧宾夺主。初中课件制作的教师,总有一种成就感,对于每一个文本的进入,页面的过渡和按钮的链接都喜欢有声音的配合,为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多处都配有动画,结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了声音和动态的画面上,学习的内容却被忽略了,这就影响了教学效果,使课件失去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3)地理学科性质决定使用多媒体更具优势。地理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论从内容上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有所区别。它除了要板书课题外,还要根据需要随时、快速、准确地勾画出板图,但这很难做到尽善尽美,所以这对于每个地理教师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例如,我们讲“光照图”,“晨昏线“、“锋面系统”等内容时,每讲到一个问题就需要在黑板上勾画出示意图,结果是费时费力,还很难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另外,地理是一门跨文

理两科的学科,其内部的各要素间有着很强的综合性,难度较大,理解起来很困难,学生对难点很难把握。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刚好能够突出地理教学上的特性,为学生们学习知识起到良好的作用。

(4)不同教学载体各有长短,需互取有无有效整合课堂。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证明,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可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要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自己好的教学风格被计算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个例罕见,难以实地,实景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而一些推导,盐酸的教学内容,则较适合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学生才看得清楚和明白。所以,教师应把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传统教学手段有机配合,才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实效性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主要目的是突出教学中的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使难以用语言表达、难以用板书描绘或难以用传统教学工具讲述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手段很容易地表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内容上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实际;表现方法上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要求;认识结构上要符合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规律。

2、科学性原则

即指多媒体教学内容选材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真实性。阐述原理,引用名词、术语、数据等要准确可靠,示范性操作要准确规范。首先是内容结构的科学性。即内容选材上要正确无误,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因果联系,使整个多媒体教学过程结构合理,主次分明。其次是表达方式的科学性。多媒体地理教学的课件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生动的图形、声、像一体、动静结合的画面、图像文字的闪烁和色彩的改变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接受环境,使学生获得多重感官刺激,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们既掌握了地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和操作能力。

3、协调性原则

多媒体地理教学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它可以使教师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得更为透彻,演示得更为详细,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工具一样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辅助手段,既不能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更不能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全替代教学的全程,而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具体要求,针对教学内容的要求,适当筛选。与传统教学手段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共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4、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活动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并考虑所制作的课件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且主题突出切合主旨、突出重心。另外,还要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在突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多姿多彩的图文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化。

5、引导性原则

在传统电教辅助教学中,其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用这种理论指导制作的课件只能使多媒体成为一种刺激工具。而现代教育理论采用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的是创设情景,意义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课件,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更强调的是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所以课件的制作一定要围绕学生如何“学”做文章,让学生成为课件的“主人”。要求课件的制作,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营造一个促使学生学习与探讨的环境与氛围;另一方面,又要求在设计上给予学生适宜的学习与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实效性的策略

1、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软件,它的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课件。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既要根据教学内容来优化设计,又要在表现形式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的形式上,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实效则平平。只有充实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环境的目的。

课件的设计还要注重反馈性。科学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重视怎样教,更重视学生如何学。因此,教师在课件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反馈准确、及时的特点,使课件具有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功能,以便教师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加合理地调整教学程序。

2、把握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应遵循“辅助”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和多媒体设备提供的教学信息。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的讲解和启发不能仅用多媒体设备的播放来代替;不能只强调教学容量而忽视学生的学习、思维规律;不能简单的用电脑的“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情感交流的“人际对话”。应遵循“以学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顺序,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3、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之前,先要弄明白这堂课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所选用的多媒体课件能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还需要采用哪些传统的教学手段相配合。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准确把握使用多媒体的良好时机,处理好多媒体和黑板、粉笔、普通教学用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要有适当的课堂讲解、板书、师生交互和学习反思过程。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要综合考虑好如何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组合功能,灵活地调用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强化人机之间的交互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实效性的方法

1、精心制作 重在实际

课件是多媒体技术的载体,多媒体技术主要就是通过课件的形式来体现其优越性。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主要运用的也就是课件。课件质量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教学质效的良莠、多媒体技术的实效,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件的好坏。所以课件的制作对提高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实效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1)美化课件色彩 体现和谐舒适

要避免过分追求界面的美观而将课件背景做得太花里胡哨,五彩缤纷的色彩通常会令人头昏目眩,尤其是深色背景的选用,比如黑色背景,不仅看不清楚,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感,上课的情绪和心境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虽说颜色不能过分绚烂,但是合理的搭配是必须的,粗制滥造的课件,不仅不能让人产生美的享受,而且会使人觉得厌烦。这些都是对学生注意力的一种干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与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初衷不符,所以在制作课件配色的过程中力求舒适和谐。

(2)文字大小合适 保证人人看清

一个教室内,学生的座位有的靠前有的靠后,有的同学视力良好,有的同学则是近视眼。不同的距离和视力条件,制约着不同的学生的可视距离,绝大部分同学都遭遇过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上的文字无法看清的窘境。教师上课的对象是全体学生,那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就应该把让全体学生都能看清课件上的文字考虑进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亲自实践,到教室最后一排座位上去观察幕布上的投影出来的课件上最小的文字,然后确定下你能使用的最小字号,以后制作课件的时候最小的文字也要大于这个最小字号。例如:长8米,宽6

米的教室,投影幕布假如在80寸左右,那么考虑到最后一排的学生,课件上的最小字号一般要保证在24磅字体以上,也就是说在平时制作课件的时候,所有的文字都该大于24磅字。

(3)去除无谓干扰 保留纯净课堂

许多老师在在课件中喜欢添加一些可爱的动态图片,还有添加一些引人注意的音效,或者添加华丽漂亮的动画效果。在课件中合理的使用这些图片、音效、动画效果,可以大大增加课件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但不是任何情况都适合添加这些素材和效果,如果采用得不恰当,往往会使学生分散注意力而忽视了主题。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情况,我们尽量不要添加音效;而动态图片也要尽少使用;至于动画效果,要看有没有需要,即使有需要也尽量采用平实的动画效果,而不要采用过分花哨的动作。动作的进入和退出速度也应适中,不要太快或太慢。

(4)内容常新同步 穿插视频游戏

因为教材更新的速度跟时代信息的发展很难同步,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所用素材要与时俱进,不要从网上随便找出一个几年前的课件未经修改就拿来使用,这样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韩国首都以前我们称为汉城,而现在改称为首尔。而且要保证课件上的内容与课本上的知识点同步,这样才是真正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原来应该掌握的知识。另外在课件中插入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视频内容,学生们会更乐意更有兴趣来接受老师授予的知识。但是视频必须经过裁剪选择,明明只用视频中一段内容,却把整段视频全部播放,这样会对课堂的时间造成极大的浪费,影响课堂实效。还有一些FLASH的小游戏,是学生们热爱的,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适合用小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比如,世界政区和中国政区的学习,我们可以使用拼图小游戏来进行,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了。

(5)编排突出中心 结构主次分明

一个地理课件往往少则十几页,多则几十页,且每一页上图文并茂,各种地图、景观图穿插其中,学生往往很难一眼了解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非重点。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对于重点文字,应该加大字号,加深颜色或者加粗。减少不必要的页面,结构编排合理,千万不要把自己也搅浑了,不知道需要的内容放在那一页上面,那么到时候就事倍功半了。而制作合理、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课件在教师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提高课堂实效。

(6)问题逐层深入 体现智能交互

不要将所有的问题都设计在课件中,因为课堂是多变的,教学过程不会也不可能完全按

照老师预设的程序下来,如果将问题呈现在课件中,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弊端,既不能很好的抓住课堂中的生成资源,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会被课件严重的疏忽,课堂教学显得死板和生硬。课件的页面也可以通过链接等形式使课件在上课时能灵活翻页。不要设计过于死板,如果可能,可以设计一下具有交互性的页面,体现智能化,随机应变。

2、灵活运用 凸显实效

课件制作得再好,它也只不过是个道具。而真正使用这个道具,并且发挥其作用的还是教师本身,所以教师使用课件的技巧方法,对课堂上多媒体实效性的高低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

(1)把握课堂容量 给足思考时间

知识的建构是要建立在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但是知识的理性升华毕竟需要冷静的思考,如果没有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再多的信息也是无效的。提供的信息只要适宜就行,教师设计时要有效组织信息资源,努力去选择最典型性的材料,然后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将材料充分挖掘和利用。例如上到《我国气候特点》时,老师在分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时,给出四个城市的对比表格,其中包含了较多信息,如城市的纬度,7月和1月平均气温等。而直接提问为什么中国的城市比外国的城市气温年较差大,反映出我国什么样的气候特点时,由于问题难度较大,学生需要大量时间思考,还要加上一定的引导。要是此时老师直接点击换页,不给学生足够时间,那么他们就无法深入思考了。应该让课堂的重难点内容在适量的信息支持下,依靠学生的自主分析与对信息的加工来完成教学任务。

(2)灵活掌控课堂 适时运用媒体

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上课的过程中会出现如下情况,一开始上课便开始打开课件,然后不停点击鼠标,点完就下课。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死板,而且学生也不爱听,学生也没有参与进来,这样很难让课堂实效充分发挥。而且由于课件制作之初总是会存在多多少少的设计上的疏忽,所以在有必要的时候,教师需要停下课件,进行添加或者删减内容,或者改变内容。课件中出现错误时要及时更正,不要将错就错。当使用多媒体到一半,转而让学生做练习或者使用黑板时,要使多媒体切换到黑屏或白屏状态(PPT播放状态中按W或B键),这样才不会干扰学生的学习,不会让他们分心。

3、合理选择 各显其能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其突出的特点,传统教学手段也同样有其自身的长处。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发挥其最佳的效果。例如板书能较完整地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具有持久性、完整性、简便性

等特点,所以有些内容必须板书呈现,不能由多媒体去代替。如锋面的形成、气旋的形成等内容,如果单纯使用多媒体作图时绝对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必须通过版画来一步一步示范演示。

听不如看,看不如做。所以能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就不用多媒体演示。如果用多媒体演示实践过程,时间是节约了,可是真实的效果就不可预见了。比如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的读数,需要到户外百叶箱内读取。如果那些实践项目很难完成,才可以考虑借助多媒体来帮助解决问题。

五、研究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大部分同学反映地理课上老师使用多媒体合理多了。课堂上,老师精致又有分寸的课件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课件中加入的FLASH小游戏深深地吸引着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老师改进了使用多媒体的时间比,不再是一节课从头到底都是按着鼠标点下一页,不再是让学生当一个看客,学生们有了更多参与互动的时间和机会。老师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再也没有出现一大段一大段令人眼花缭乱的细小文字,再也没有出现令人压抑的配色,再也没有那些哗众取宠的不当GIF图片,同学们上课参与更积极了,学习效率更高了,更多的同学越来越喜欢上地理课了。

(二)教学成绩有了显著进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校七年级地理会考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市地理学科会考中,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区平均水平。在09年地理会考中,我校七年级的地理平均分超区平均,及格率也远高于区平均水平。在地里学科竞赛中,由于学生们对地理兴趣浓厚,积极响应,分别在区地理竞赛中获个人第二和团体第二的好成绩。另外在区学生地理小报评比中,我校推荐的地理小报也获得很好的名次,并夺得优秀组织奖。

(三)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有了显著的提高

课题组成员自从参加课题研究后,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听课充实自己,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总结得失。每个学期都会在教研组内围绕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实效性进行研讨,在实验中不断总结,完善方案。无论平时上课,还是听课,大家都关注在课堂上如何使用多媒体能提高课堂效率,什么样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对教学有利的等等,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六、讨论与思考

(一)制作课件是多媒体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虽然现代媒体日益丰富,素材也比比皆是,但是往往教师们制作课件的技术参差不齐,尤其40岁以上的教师,往往都不太具有独立制作课件的能力。而在年轻教师中,不太擅长制作课件的教师也不在少数,很多教师技法

单一,只会使用PowerPoint这一种制作课件的软件,甚至不会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不会剪裁音频、视频,更加不会使用Flash动画制作软件等。这种现象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尤为严重,甚至上海市郊等地区依然严重。相关单位和学校对于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还远远没有落到实处,在我们大谈提高课堂多媒体技术运用实效性的时候,我们的教师们却还有很多人不会制作或者不擅制作课件,这未免有些让我们的课题研究留于理论了。

(二)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势之一,就在于可以广泛快速的共享资源。一名教师的教学资源,可以在网络上共享,让其他教师学习利用,这对我国整体的教育都是有利的。可是,在实践过程中,大家往往发现,想从网络上寻求一些和自己本学科本课内容相关,且质量上乘的课件是非常困难的。大部分的网站都以盈利性为目的,而那些公益性的网站提供的课件又质量低下,十分粗糙。很难找到一个很好的网络共享平台,甚至上海教育资源网上的多媒体资源也不甚理想。反过来,我们如果有一些比较好的多媒体资料,却又不知道上传到哪里去,政府并没有给我们营造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和评价平台。所有的课件全靠任课老师去独立完成,那显然是很难完成的,我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课件本身,但是没有好的共享平台,对本课题的推广形成了很大的限制。

七、参考文献

[1]《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2]《谈谈地理多媒体教学中的三大关系》;鲍国达;《教育现代化》;2002年第4期

[3]《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改进探析》;盛范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第7期

[4]《地理多媒体教学诸关系分析》;贾荷陵;《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8期

[5]《浅议地理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金志平;《教育信息化》2005年第7期

[6]《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孙国新;《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阶段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报告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积极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教学改革实验,师生充分发挥计算机操作技术熟练的优势,侧重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工作进程中,我们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师生间教与学的关系,而且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十分显著作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都有着不同层度的改进。

一立题背景

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渗透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方面。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信息和传播技术,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以极大的速度跨入信息时代。在教育领域里,人们借助于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孩子们成长在21世纪这个人类的信息时代,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应初步认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是时代的需要,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各地要逐步实施“校校通”工程,实现学校与互联网的连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学其他课程相比较,具有较强的整合性。整合性的根本在于它的学科交叉性和它支持知识联系的整合性。

2.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实现了卫星电视系统、因特网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合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为扩大教育规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体系奠定了基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边远地区带来契机,将对西部地区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3.传统的教学手段、方式效率低,严重阻碍教育的发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日益被人们所接受,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小学综合课程,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强调要加强现代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探究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成为迫切需要。

4.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再现各种事物的细节和变化,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时空变换、大小变换、速度变换、虚实变换,把许多宏观和微观的、瞬间的和漫长的、简单和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从感性向理性飞跃。

6.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能将文字、画面、声音有效地融为一体,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的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还需要教学手段激发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从上个世纪以来,教育界对网络在教育发展中的应用给了更大的关注。面对信息社会带来的冲击,我校领导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谁领先了一步就是领先了一个时代,也就抢占了教育发展的至高点”等观念,为此,全校形成共识。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网上培训为载体,以提高教师素质和办学能力为目标,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中心,探索出一条课堂教学新途径。近年,我校在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学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投入资金,加快硬件、软件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初具规模,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作为我校实验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内容

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实验,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用三种技术做两件事情,实现一个目标。即是(1)现代媒体技术,即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也就是现代教育媒体,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2)现代媒传技术,即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法,也就是媒传教学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3)教学系统设计技术,即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也就是教学设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智能形态的技术。三种技术合起来,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媒体、媒传教学法、教学设计是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所以用三种技术,也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两件事情:1.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学信息、教学媒体、教学人员、教学环境等等。我们的实验中、需要积极开发、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最主要的是现代教材资源和现代教学技术环境资源,也就是现代教材体系和电化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设和利用。就是使教学过程各组成要素(教学任务、内容、手段、方法、效果等)及其相互关系,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做到整体优化。

实现一个目标: 就是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以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现代教学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

2、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3、现代教育技术对普通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影响;

4、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5、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与教过程的评价。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在新的教学环境(技术支持的环境)下,教育技术在中学各学科教学的应用中,需要采用何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2、学校如何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1、通过研究、总结教育技术在中学各学科教学的应用中,所采用何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在信息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以实验法为主,以文献法、调研法为辅。四本阶段实施过程中心工作

1.软、硬件建设,师生信息技术培训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与关键(1)硬件建设是基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我们自2000年建校开始重视现代教育设施的投入,五年来,有计划的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方面设立专项资投入金,至今已经投入一百多万元。建设了一个以主控室为控制中心的综合应用型校园网。到目前为止,学校有两个教学微机室、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即网络中心、一个多媒体教室和20个办公室都配备微机,所有微机全部连入校园局域网。利用交互式多媒体电视教学系统和校园局域网建立了一个通畅、高速、性能强,能同时传输资料、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号的传输系统。校园网将全校21个信息点的100余台的物质基础微机联结起来。这个校园宽带网络环境为我校的个性化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师生的信息素养建设是关键

在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我们把握的原则是观念先行,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培训同步开展,队伍建设适当超前,促进硬件投入进度,加大软件的开发。

通过学习、研讨,教师们认识到,现代化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能力,要有现代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在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普遍有所提高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树典型,抓示范、在校内开展了多媒体教学研究课、网络教学示范课、两项全能基本功竞赛、优秀CAI能手等活动,将原以为很高深的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每位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使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识到学校现有条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完全可行的。

在技术培训过程中,我们向教师提出了“自我加压、潜心研究、广泛交流、注重应用”的学习与实践要求,自2002年以来先后开设了windows入门、课件制作、网络基础、网页制作等培训班,设立了校本培训班和校外培训班,共开设了5期培训班约20课时的技术培训。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整合

网络信息以其丰富的知识量,快捷的传输为多个学习者提供了同一问题的多样化的、不同的观点,提供了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综合判断的机会,我们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求、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极积性。强调以教学内容的问题化、教学过程的探究化、教学活动的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明确实施目的、制定实施方案。

依据课题总体要求,以教研组为核心,召开参加课题人员会议,明确本阶段实验目标,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在总结上一段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本阶段的实施方案,在高一、二、三年段全面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的一般教学模式。任务落实到每位实验教师,明确分工,每月进行一次课题调研课,课后组织教师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每学期写出与课题相联系的结段性总结,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模式构建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要求,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确定出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教学模式。确保把教研活动落到期实处。

六实施的阶段性效果和存在问题 1效果:(1)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通过实验使课题组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改革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加强了自身能力的提高,使我校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冮明江、闫春哲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中均获一等奖,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好评。(2)全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经过本阶段的实验,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对多媒体图片、动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使方面能力有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意识得到了加强。其解读、运用各种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成绩获得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存在问题:(1)在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平时教学与课题构建脱节的现象,没有真正做到课题构建实施中的连续操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缺乏持久性。(2)实验教师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解不够,在实施中多数情况下凭经验进行,使实践缺乏强有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持,实际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七本模式下一阶段实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学生的现有认识实际,把握住两考考纲。

2.优化教学过程,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热情和积极性。实现师生教学活动的双向交流,并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

3.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阐述观点和回答问题,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帮助学生形成相互交流学习成果的良好习惯。

4.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教学中时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梯度性,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今后的设想

1.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现代教学理论的理解,从理念上更新提高认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增加相互间学习,不断苦练内功,提高三种技术的应用能力,做到得心应手。

农垦北安分局第二高中

课题组

2005年12月21日

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阶段性实验报告

农垦北安分局第二高中

课题组

2005年12月21日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实验方案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以培养知识型的人才向培养创新型、能力型的人才转变,而学校教育的趋势应当由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方向转变成为由学生主导学习的过程及方向,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创新性地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更是终身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代表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着学校的教学面貌。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互连网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运用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全国乃至全球,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这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校自2005年以来,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一方面大力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配备有一定数量的网络平台、系统软件和多版本的电教教材,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并有许多教师在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制作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创新性教学方面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不能及时转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满堂灌”、“ 一言堂” 的现象仍较为普遍,部分教师一心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盲目应用多媒体课件,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 穿新鞋,走老路” 严重地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索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教育,已成为我校必须进行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现代教育技术”指学校所有的基于智能和多媒体的教育教学设备、因特网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库。、各学科指现行高中教育的各个学科。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教育”研究课题界定为: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因特网技术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库,通过教师科学地开发、设计,重新建构教学程序,使网络环境与学科教

学内容实现有机整和。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自主式学习过程,努力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良性发展。

三、实验假设及理论依据、实验假设:只要教师能积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树立学生中心、能力中心、活动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灵活、科学地运用网络技术和资源,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习规律,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形成积极参与、积极探究、互学互助的教学过程,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理论依据:

(1)自主学习理论

B 自主学习理论强调教学的个性化,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学习要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要学会和掌握学习的方法;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结合。

(2)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以宏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和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它强调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情景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及目标、基本内容:

(1)对本校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高备的能力与水平的调查分析。

(2)据调查分析落实可行性解决方案

(3)覆盖各学样的教育技术整合探究性实验

(4)现代教育技术对常规教学的具大作用的研究报告

(5)整合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6)整合教育对培养学生多学科、多层面、社会化问题综全信息能力的作用

(7)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案。、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各个学科全面溶合。并总结出实现整合的可行性方案。

五、实验设计

(1)组织一批能力强,有进取心的青年教师开展资源库与学科内容有机整合的研究,先在几科上有所突破,然后带动其他学科的研究。

(2)组织下列活动反馈研究成果

定期通过问卷、交谈等形式了解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影响,及时了解学生由此而发生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相应策略。通过课堂的小检测,了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于教学效率的影响。

定期的给学生一些未接触到的材料,让学生自学并进行相关测试,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变化,并分析整合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六、实验步骤

(一)时间:本实验为2年半(2 0 0 6.9-2 0 0 8.12)

(二)步骤

1、准备阶段

2006.9-----2006.12对全校教职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与水平进行调查。2006.1---2007.2进行可行性解决方案的设计,确定先期实验科目。

2、实验阶段

2007.2---2007.7组织学科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选取相关内容进行实验。

3、实验与总结

2007.8---2008.2总结整合教育对对常规教学的作用

2008.2---2008.7总结整合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2008.9---2008.12总结整合与综合处理能力的关系

2008.12整合实验的总结工作。整理实验研究资料,积极配合上级各部门对实验研究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汇总实验成果,撰写实验工作报告和实验研究报告,报有关部门申请结题。

七、实验组织、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王吉飞

成员:赵满绩、赵学东、王海、课题实验小组

组长:赵满绩

副组长:赵学东、王海

成员:张德满、咸忠武、张爱荣、张波、李少娣、刘希山、郑桂巧

下载龚璐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初中地理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龚璐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初中地理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