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市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苏州市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杨海波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2期问题的提出
第二篇: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财政投入的增加,科技成果、队伍建设和企业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财政政策方面看,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支持自主创新的预算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明确财政直接资助自主创新的主体与重点领域,正确把握税收激励自主创新的方向和方式,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研究
财政部门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随着财政部门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成果明显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本文主要以山东省为例,从深化财政政策改革等方面探讨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当前山东省财政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对支持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虽然近年来山东省财政科技投入的绝对量在逐年增长,但与全省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相比,投入仍显不足。2006年,山东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24%,与全国平均水平2.22%基本持平,比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地的4%、5%以上的财政科技拨款比例差距很大;拨款额为41.1亿元,比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分别少63亿元、53.8亿元、21.8亿元、19.4亿元和13.3亿元。受此影响,2006年,山东省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1.06%,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42%,排名全国第11位,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陕西、江苏的5.50%、2.50%、2.24%和1.60%。科技投入能力的不足,是长期困扰山东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2.基础研究经费占财政科技投入比重偏低
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可以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储备和科技支撑,是提高山东省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方面。从山东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经常费支出构成看,2005年基础研究经费只有3.27亿元,占经常费支出的比重仅为1.71%,基础研究经费在R&D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偏低。研究与发展机构是政府资金的主要获得者与使用者,基础研究经费在R&D投入中所占的比重低也就意味着山东省财政科技投入的大部分投到了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活动上。由于基础性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基础研究经费显然应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投入。山东省财政科技投入中基础研究经费比重偏低的状况,不利于提高山东省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优化山东省财政科技投入结构,适当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重,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3.财政科技经费管理体制不完善
山东省财政科技经费按项目类别分散掌握在不同政府部门手中,科技三项费用属科技部门,科学事业费属财政部门,科技基建费属发改委。即使在一个部门内,科技经费的分配和项目审批权也分散在不同的处(科)室。这种经费管理体制,人为地分割了科技研发过程中各环节间的有机联系,而且不利于财政科技经费的合理使用和高效配置。由于各部门自成体系,各部门之间的科技开发计划难免有重复,从而导致科技资源重复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同时,经费多头管理,使财政支持的项目过于分散,每个项目只能得到小额资助,难以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特别是不利于一些跨学科、跨行业大型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展。
4.税收政策存在缺陷
一是针对科技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以暂行条例、意见、通知、补充说明等形式表现,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严肃性和稳定性。二是现行税收优惠侧重对新技术成果应用的优惠,缺少针对具体科技开发活动及项目的优惠。具体来说,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针对科研成果、科技应用单位,而不是针对具体的科技开发活动或项目。这种把科技税收优惠对象定位于应用而非研发的格局,不利于激励科技自主创新。三是税收优惠方式单一。税收优惠方式局限于税率优惠和税额的定额减免,对国际通行的侧重税基、加速折旧、加大费用列支、投资抵免、延期纳税、亏损结转和提取投资风险准备金等措施重视不够,很少应用。
二、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政策建议
1.增加财政直接投资与补贴额度
财政资金支持是企业创新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研究表明,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政府投入对全社会R&D投入强度起着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当前,加大政府在R&D经费中的份额,以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R&D投入,将有利于改变R&D投入水平偏低的状况。综观各国情况,财政的资金支持一般占创新资金总额的10%左右。随着政府财力的增加,政府需要加大对整个科技研究与开发的财政投入。政府的财政的直接投资,可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支撑和资金储备,引导产业自主创新的方向,刺激企业自主创新经费的增长。
2.调整税收优惠政策
明确税收优惠作用点,提高政策效力。要把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上,要在政策适用主体上明确其地位,对高技术企业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向各类基础研究进行风险投资的投资法人或自然人以及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的企业给予激励性的税收优惠。对自主研发的各项开支加大税收抵扣,如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五年内结转抵扣;对企业购买创新所需的仪器设备按照其价值的一定比例进行税前抵扣等。对高科技企业经严格认定后,自获利起一定年限内免征所得税,之后按照特定的优惠税率征收所得税;对自主研发的产品以及某些高新技术产品单列税收抵免政策;对企业技术中心进口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承担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进口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企业化转制的科研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扩大加速折旧范围。实行设备清单管理,替代现行的逐级审批,从而增强企业设备加速折旧的可行性。
3.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要逐步增加政府采购额度,有效拉动技术创新发展,为技术创新产品主动创造需求市场。要确定自主创新政府采购的重点领域与行业,挑选出具有发展前景、对增强综合实力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予以支持,增大创新成果采购份额,深化政府采购激励效果。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标准、评价体系,制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进行
公告,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省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且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并需要重点扶持的,经认定,政府进行首购,由采购人直接购买或政府出资购买,使企业克服商业销售风险。政府对于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或技术,通过政府采购招标方式,面向全社会选择研究开发机构,使企业根据政府需求,进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产品。要发挥财政、审计与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对采购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情况开展经常性检查或专项检查,督促采购人自觉采用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品。
4.完善财政支持自主创新的预算管理模式和制度规范
财政科技自主创新投入的资金管理要按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对分离的要求,在公共财政框架内实施改革。一是要按照早编细编预算、实行综合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硬化预算约束的要求,严格预算管理与执行。实行部门预算,将所有的收支项目都编进科技预算,有效增强科技创新投入资金的透明性。二是要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制度,加强财政性科技资金的收支管理。科技部门的所有政府性资金全部直接缴入国库账户,科技支出在实际使用时从国库账户直接划入商品和劳务提供者的账户,以解决目前科技单位在银行开户过多而造成的资金分散和监督不力等问题。三是要在科技经费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发展完善必要的公示制度和公共监督机制,在资金运用的全过程施以预算监督、内外审计监督和外部公共监督,通过公开性与透明度的提高,促进科技投入资金的合理统筹、节约使用。
5.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投入效益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手段。首先,要确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根据不同性质的评价对象和科技活动的不同阶段,确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对现阶段客观上无法量化描述的某些基础科研活动投入,侧重采用公共选择排序法。其次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设施投入应分类进行支出绩效评价。评价政府基础研究支出绩效应把视角放在中、长期社会效益上。评价应用研究投入绩效必须紧密跟踪当期科技发展态势和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公共政策的变动,评价视角的选择要与近中期各重大宏观政策相对应,评价指标的调整要与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科技政策等的阶段性重点相呼应,同时还要注重测评研究项目的中长期经济回报率。评价科研基础设施支出必须与营利性基础设施项目评价区别开来,评价重点应放在项目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科学发现等的创新以及各类科技投入主体基本科技活动顺利展开的贡献上,同时也要重点衡量项目自身的先进程度和有无对比效应。
6.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培养、激励与引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根本。财政政策的制定必须进一步体现人才意识,着眼于科技人才队伍规模、质量、结构的调整和提升。要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支持深化科技干部人事制度和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机制、政策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要拨出专项经费,按照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的模式,培养、发现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要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服务。要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构建符合科技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和评价体系。
第三篇:中国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作用实证研究
中国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作用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科学哲学的基本原理,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知识产权、科技创新与知识动力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经济的繁荣不仅要依靠科技创新,也要依靠知识动力。
本文共分四部分,系统地阐述了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对科技创新及知识动力的若干问题之间相互作用,以厘清彼此的机制。对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互动进行阐释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一部分,着重对比了国内外知识产权的基本状况,突出了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若干表现及问题。第二部分,在科学哲学的动力学理论指导下,深入分析了知识动力与科技创新及其产权的本质,逻辑地导出了这样的结论:“只有保护知识产权,科技才能创新;只有通过知识动力系统作用才能实现科技创新;只有知识创新,社会与经济才能真正繁荣”。第三部分,针对性地确证了阻碍科技创新和知识动力作用的瓶颈问题。第四部分,对于中国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双重作用及其改革,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考,有助于实现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的双重,并提出一些预案及对策,力争繁荣经济,增强科技创新,激励市场活力。
第四篇: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实证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很多学校率先试行自主学习,这一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教学要求》多次提到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教学模式应“朝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黑龙江工程学院于2007年9月正式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从前期的改革实施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影响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如何建立良好的英语语听说自主学习环境。本文将根据学习者的意识,对黑龙江工程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展开讨论,分析我院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如何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以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二、学习者自主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西方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自主学习的含义。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就是将自主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Huttunen(1986)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Little(1991)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在自主学习中,态度和能力是核心,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Benson(1997)认为语言学习的自主性包括三方面,一是独立学习的行为和技能;二是指导自己学习的内在的心理动能;三是对自己学习内容的控制。
尽管西方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的角度赋予自主学习以不同的含义,但他们在探
讨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方面达成了共识,所有研究者都强调学习责任,即强调学习者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也就是说,学习者能够负责就有关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这种决策活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程;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监控学习的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简单来说,就是自主学习者能对计划、监控和评估三个环节负责。因此,随着语言教学重点从侧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和能力的训练,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近年来,许多大学英语教师仍在继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这一课题,发表了许多相关论文和专著,新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多以此理念为编写原则,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尝试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问卷调查
(一)调查背景
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面向基层、服务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加上所学专业的限制,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很大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上进的愿望、求知欲强、思想朴实、热情诚恳、自尊心强,但同时他们有较强的自卑感并缺乏自信心。
(二)调查内容及相关数据
我们对黑龙江工程学院2007级非英语专业2468名学生(不限班级、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取封闭式答案的形式,涉及自主学习方面共10个问题。每道题根据情况设有四至六个选择答案,要求每道题只能选择唯一答案。问卷使用的语言是汉语,采用不记名方式由任课教师分班随堂向学生发放。问卷内容主要分成几大块: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关于自主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自我监控与评价;对自主学习困难的认识。
(三)分析与启示
1.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有58%的学生选择英语学习主要以课堂学习为主,他们课后花在学习英语的时间是相当少的,完全依赖课堂上教师所教的内容,并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身的责任,属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对于大
一、大二的学生(除英语专业外),每个学期(平均18周)一周只有4学时英语课,而在大三,大四阶段已经不开设大学基础英语课了。仅仅靠每周4个小时的学习,大学生是无法掌握一门语言的。另外42%的学生以课外自主学习为主,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课堂学习的不足,能够利用课外自主学习来弥补,属于积极的语言学习者。但在平常学习当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不让人满意。说明学生在提高自主学习重要性的同时,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2.关于自主学习的动机和目的。由调查中可看出47.4%的同学是为了工作而学习外语,这说明他们认识到外语是极有使用价值的交流工具。这些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有较高的社会与交际动机,以便将来在工作中将外语作为工具,并运用自如。21.4%的学生为了考试而不得不学,2005年前,国家教育部还没有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进行改革以前,有许多大学对外语技能有严格的要求,成绩不合格者将不予颁发毕业文凭(如是否通过大学四、六级),所以许多学生把学习英语的主要精力放在做四、六级的试题上,一旦考试通过,外语就随之抛之脑后。另外有31.7%的学生学习外语是出于兴趣爱好,学生对学习兴趣越浓,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对外语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建议对学生的评估应以测试学生的独立学习外语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为目的。了解学生的兴趣,侧重锻炼学生的社会与交际的能力,相信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的外语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也更符合社会的需求,而不是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团团转。总体来说,学生们学习外语的目的和动机都是积极的,教师应该理解并配合学生的需要,制订更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测试方法。
3.英语自主学习的自我监控与评价。在制订学习计划方面,学生的自主性更让人
担忧,59.8%的学生学习是随意性的,没什么计划;而13.7%的学生是盲目的,抓到什么学什么,由此可见,学生对学习缺乏自我监控与评价的能力,学习没有方向,无法有效的管理自己的学习进程。外语学习者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总结学习经验,有效监控自己的学习成果是学习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而42.6%的同学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会偶尔的测试一下,52.4%的同学完全不会测试,所以总的来说,学生还是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和管理。说明学生还处于一个传统的角色,难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缺乏调控学习的能力。
4.对自主学习困难的认识。由问卷统计的数据还得知,在学习时间的安排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上,47.5%的学生选择没有好的学习方法,34.6%的学生则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由于学生缺乏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没有计划的学习,所以无法认识到什么方法才是对自己学习过程有帮助的,什么时候学,怎样学才是适合自己个人的。此外学生不能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也不能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说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对于解答疑问方面,83.3%的学生认为网上的答疑还是有必要的,学生在课外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网上答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提供基于计算机的校园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构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意义建构和创新的学习环境。
(二)发挥校园网络学校作用
设立网络自主学习监控,网络学习监控以网络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为依据,以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对学生学习全过程中所持的态度以及知识、能力发展水平作出价值判断。通过评价——反馈——矫正系统,适时地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策略,有效地运用学习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
教师要从课堂主控的角色转化成协助者、指导者。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课件,帮助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开展以小组或以项目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活动。
(四)增强课程辅导教师和学生的平时作业质量意识
切实认识平时作业环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平时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直接通过平时作业反映出来,教师通过批阅平时作业,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把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课程与知识的掌握难度,通过平时作业把课程的重点、难点传达给学生,并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五、结论
自主学习通过动机的唤醒和激励、目标和计划的确立与修订、方法和策略的掌握、结果和成效的评估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终身教育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此培养在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什么、怎样学、什么时候学的培训,让学生知道如何计划自己的学习,学会一些处理问题的策略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使他们采纳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能够自信的、正确的、灵活的、独立的学习所学内容,最终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和终生学习者。
参考文献:
[1]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Tricia Hedge.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语言课堂中的教与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Little,D.Learner Autonomy I: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 Authentic,1991.[4]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5]戚宏波.中国外语学习者自主意识分析[J].外语教学,2004(3).[6]解芳.自主学习对高校外语教学的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2002(1).[7]王菊香.学习自主性及大学英语教学[J].新疆大学学报,2003(9).
第五篇:国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创新的典型做法
国外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创新的典型做法
一、美国SBA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定位于弥补私人金融进入不足,解决市场失灵,协助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着力解决融资问题。SBA资金由国会授权财政全额拨款,早期通过直接贷款或担保贷款等多种形式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主要通过7(a)贷款保证方案、504长期贷款方案及小额贷款方案这三类贷款担保或转贷方案实施。7(a)贷款保证方案即SBA向金融机构保证若贷款科技企业无力偿还,SBA按照保证额度给予赔付,融资不超过200万美元。企业单笔贷款不超过15万美元,发生损失后SBA赔付85%;企业单笔贷款超过15万美元,发生损失后SBA赔付75%。504长期贷款方案主要为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及资本财物所需资金提供长期固定利率债券担保,资金通过市场发债方式募集,SBA提供4成额度担保。小额贷款方案主要由SBA通过次层融资机构(非营利社区机构)提供不超过75万美元的资金,由次层融资机构转贷给平均额度不超过1.3万美元的微型企业。SBA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或贷款担保同时,为企业免费提供企业训练和技术协助。
后期SBA在创投方面也成为重要角色,并随着SBIC(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成立,SBA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面逐渐成体系化发展。SBIC是由私人拥有和经营的投资管理公司,由SBA发放牌照、监管并提供资金支持。SBIC公开募集资金后,成立各类基金,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服务,由SBA担保。目前,SBA主要采取债务担保和股权担保融资两种模式帮助SBIC融资,其中债务担保额度最高杠杆倍数为3倍,支持SBIC发行10年期长期债券,募集资金主要投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体现政府引导职能;股权担保融资采取参与型证券方式,由SBA以有限合伙人股份、优先股和根据盈利支付债券3种形式购买或担保SBIC发行的参与式证券,使SBIC获得最高两倍于私人缴付资金的杠杆资金投资于初创期企业,并最迟在15年内以相当于包括其初始发行价格和累积优先支付在内的金额赎回SBA持有的参与式证券。
除此之外,SBA主要还提供如下服务:一是灾难重建贷款方案。着重为受灾的中小企业及个人提供不超过2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二是中小企业政策制定及操作执行。SBA在全国50个州及哥伦比亚、关岛、维京群岛等特区,设有10个分处和68个办公室,全面落实联邦政府和地区政府的中小企业政策,负责业务受理和政策执行,成为中小企业政策统一操作平台,如负责中小企业标准制定、定制化财政性资助操作等。三是管理资讯服务。SBA成立中小企业发展中心(类似于国内孵化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讯、管理、研发及训练等全方位服务。四是协助企业获得政府订单或工程合约。利用SBA政府合约办公室的资源优势,协助中小企业争取政府订单和工程合约。
SBA成功的关键是:通过财政资金整合科技金融资源,通过市场机制最大化地发挥政策和财政资金的作用,通过撬动和吸附金融机 构、创投机构、担保机构、资本市场服务机构,形成集政策落实及科技金融服务于一身的操作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集聚效应,并进而通过相关机构的协同效应,形成对科技小微企业系统化、专业化的服务。
二、日本两级信贷担保体系
日本实行中央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和地方信用保证协会两级担保体系结构,共同承担着为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的职责。目前,日本共有52家信用保险协会(47个都、道、府、县加大阪、名古屋、横滨、川崎和歧阜5个市信用保证协会),这些协会相互独立地为本区域内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提供信用保证服务,其基本特点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基金担保制。
从资金来源看,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资金来源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实行多元化投入。信用保险公库的资本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由一般会计和特别会计提供的资本金、政府投资的保险准备金、年中保险费收入和信用保证协会回收债务时缴纳的款项。信用保证协会的资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政府财政拨款建立)、地方政府和公共社团以及金融机构的捐助(金融机构捐助比例较大),另一部分是借入(主要是信用保险公库和地方政府的低息贷款)。信用担保基金预存在银行,银行可据此提升担保机构的信用,并以此确定担保机构担保额度的放大倍数。在这种模式中,银行和担保机构间信息较对称,使得担保的杠杆效应较大(放大倍数一般为35—60倍)。从运作方式看,由协会和基金等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政府部门负责监管。具体而言,信用保证协会主要负责对担保申请的评估、处理和批准,信用保险公库则负责对信用保证协会承担的保证债务给予保险和贷款(即担保再保险)。信用保证协会与信用保险公库签订一揽子保险合同,并按一定比例向保险公库支付保险费。当发生代偿时,可得到保险公库70—80%的补偿,大大降低了风险。
从资金补偿与风险控制看,担保代偿主要由担保基金和担保收费共同支付,并由政府固定财政拨款补充。为分散和规避风险,除通过规定担保比例和实行再担保外,日本信用担保机构还有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机制:一是在公司内部实行分级负责制,规定各级的审批决策权。实行严格的审、保、偿分离制度,认真进行保证申请时的信用调查与担保审查,加强放款后保证期内的项目跟踪管理。二是建立内部和外部双重风险补偿机制。内部风险补偿机制是指担保公司在内部设立收支差额变动储备金;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则指一旦发生代偿,中小企业担保保险机构将对担保公司损失总额的70%实行赔偿。
两级信贷担保体系提供的经验是:服务科技小微企业的担保公司以功能性目标为主,通过两级财政投入保障,形成分层次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确保了担保资金的稳定补充。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提升政府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为科技小微企业扩大融资规模。但这种担保制度也存在缺陷:一是分担机制设立不科学(银行不承担损失,担保公司承担全部损失),易导致银行滋生道德风险,降低企业信用标准,利用信用担保扩张信贷,由担保公司承担损失。二是对小微企业 缺乏细分,一视同仁对待,譬如对所有企业保费维持较低水平(最高为1%),既提升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概率,又增加了担保机构的代偿风险。
三、英国BIS 英国目前形成以商业、创新和技能部(简称BIS)为投入主体,其他部门为辅,以政府科技办公室为主要咨询和协调机制的财政科技投入格局。
科技投入主要由三类经费组成:
一类为支持不同研究领域的项目经费,由BIS直接拨给七大研究理事会,BIS设有科学和研究总司处理研究理事会的经费分配。总司司长通常要召集其他政府部门的高级代表、研究理事会主席等进行协商,要对每一个研究理事会提交的《实施方案草案》,以及上一财年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得到总司司长的同意,方可作出最终的分配方案。
第二类为人员和科研条件经费,由BIS直接拨给高教基金委员会,主要依照每5年一次对大学的学术研究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有一套精确的计算方法,各项资金以一个总额下达到学校,又称“一揽子”拨款。学校根据各自的目标,在总额范围内自主安排资金的使用。
这两类经费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中已经固化为“双重支持系统”,经费比重占到72%。BIS代表中央政府对这两类经费提出要求和实施原则,研究理事会和高教基金委员会按照英国所形成的霍尔丹原则进 行独立管理。
(霍尔丹原则:英国政治家理查德·博登·霍尔丹曾提出,指出学术研究的经费分配要一分为二,不应该由政府完全操控。如果是由政府指定开展的研究活动,在经费上可以受政府监管。但如果是学者的常规研究,则只受到研究委员会的监管,而不被来自政府的压力所干扰。换句话说政府无权从财政上干预许多基础科学的研究,即使在政治家看来这些研究本身的实用价值很小。)
第三类经费就是政府各部门科技经费,是由各部门在总预算中投入一部分科技经费,与各部门的具体职能相适应,主要服务于部门决策和相应的任务。这部分经费占政府科技投入总量的28%。
英国BIS启示:英国采用BIS之前,英国政府各部门就在自己的部门下设立所属公共研究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构规模日渐庞大.每一部门都要把自己所拥有的科技经费投入到各自所属的研究机构.造成了政府各部门科研经费投入各行其是,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采用BIS为主要控制投入的格局之后,在一定意义上抑制了经费分散管理的现象,从而可实现对科技资源有效的统筹利用。
四、韩国部分财税政策
1、韩国将中长期预算作为中长期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逐年向前滚动,科技计划与预算编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编制计划的同时编制财政预算
2、韩国法律规定各部门可以在高出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情况下,优先采购本国产品。对于国产新技术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制,特别是在汽车和电子类产品中尤为突出。对高速列车和核电站这些公用事业的 6 装备,全部由政府通过采购采用国产新技术产品。
3、实行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企业可按照销售收入总额的3%(技术密集型企业为4%,生产资料企业为5%)在税前提取技术研发基金,用于高新技术的研发。
4、鼓励研发的税收减免。(1)对于企业研发机构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所需的物品,因国内难以生产而从国外进口的,免征特别消费税,并减免关税。(2)法人购置的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如果由企业的研究机构使用,则4年内免征财产税和综合土地税。(3)对于先导性技术产品或有助于技术开发的新产品,在进入市场初期实行特别消费税暂定税率,前4年按照基本税率的10%纳税,第5年按照基本税率的40%纳税,第6年按照基本税率的70%纳税,第7年起恢复原税率。(4)研究人员的人员经费、技术研发费及教育培训费等,可在所得税前扣除,并允许在5年内(资本密集型企业为7年)逐年结转。(5)企业购置用于技术研发的试验设备,可按投资金额的5%(国产设备为10%)享受税金扣除或按照购置价款的50%(国产设备为70%)实行加速折旧。(6)对国内研发的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所需的设备投资,给予投资金额3%(国产设备为10%)的税金扣除或按照购置价款30%(国产器材为50%)实行特别折旧。
5、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韩国对于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在创业的前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给予50%的财产税和综合土地税减免,其创业法人登记的资产和创业2年内获取的事业不动产给予75%的所得税减免。中小企业为改进生产技术、开发新 产品而支付的研发和实验费用准许在当年应税所得中扣除。企业投资于自动化设备、科技研发和人才培训,可按投资额的5%—20%抵免其应纳所得税额,且可在以后4年内逐年结转。
韩国财税政策启示:财政科技投入方式要更加注重资本金投入。建议针对不同类型项目和承担单位,采取相适应的资助方式,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对社会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探索和完善包括前资助、后补助、政府补贴、奖励在内的无偿性资助体系,根据项目类型、承担单位、政策目标、企业成长阶段等要求,采取相应的无偿资助方式。探索和建立包括偿还性资助、债权、股权投入等在内的权益性资助体系,为创新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股权或债权资本。完善包括加计扣除、加速折旧、高企优惠、政府采购、市场准入在内的政策性优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