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给孩子9个“守则”防止伤害
教给孩子9个“守则”防止伤害最近,儿童性侵事件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如何多的出现呢,主要是我们的孩子,往往都是在家长的庇佑下呵护下长大的,很多事情都是家长给决定的,所以提醒家长,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勇敢说的“不。”
童年时期留下心理阴影,往往会影响一辈子,也可能会给未来埋下炸弹。作为家长,要随时留意观察孩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比如回家比平时晚、晚上做噩梦、不愿和异性接触等,一定要和缓地询问原因,耐心开解。更要教给孩子以下9个“守则”,尽量防止受到伤害:
1.凡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碰。
2.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痛或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即使是老师或其他有权威的人,也要敢于说“不”。
3.孩子外出,应了解环境,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
4.晚上女孩外出时,应结伴而行,尤其是年幼女孩外出,家长一定要接送。
5.女孩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人多处靠近,必要时要呼叫。
6.女孩外出,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7.应该避免单独和男子在家里或是宁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到男子家中。
8.不随便喝陌生人给的饮料或食品。
9.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拒绝陌生人进屋。发觉有陌生人进入应果断开灯求救。
让孩子学会说“不”,让孩子学会适当的反抗。
第二篇:怎样教给孩子写作文
怎样教给孩子写作文
“万事开头难”,对于作文来说,也是这样。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的时间才找到它.’
文章的中心确定后,开头开得好,能一下子就找到正确思路,并沿肴这条通道,一气呵成地完成全篇文章.好象一斧凿开溪流的闸门,波翻浪涌,一泻千里,畅通无阻。要做到文章开头好,就要特别注意克服两个毛病:一是落笔太远;一是落笔太近.先说落笔太远的间题.文章开头落笔远了,就会废话连篇,离题千里.象脱细的野马一样,放出去,难收回来。现在那些“形势开头,决心收笔”的文章,是不常见了,但开头绕个大弯子的现象,还是不少见的.有位同学写《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就从他参加劳动的那天早晨写起.写他从RN杂声中惊醒,太阳已Pq在窗权上,这.时他想起班主任昨天放晚学时布A的劳动任务,怎样教孩子写作文便一骨碌地从床上爬起来.又写好心的邻居给他借7动工A以及一匕学路上鲍愉快心情·还写到校T到全班同学集合出发劳动的情景.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才开始写他参加修球场的劳动.这个开头就落笔太远了.
第三篇:教给孩子学会满足
教给孩子学会满足
有天早上,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报道了新疆喀什塔县皮里村孩子们徒步走完80公里山路到县城上学的故事。
面对海拔4000多米遥远的路途,翻越“搁下一只脚就算一条路”的崇山峻岭,趟过冰冷刺骨的湍急河流,踏着布满石头碎片的荆棘之路,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到达期望已久的县城学校。
且不说只有几岁、十几岁的娃娃,就是央视记者和接送学生的乡党委书记、武装部长这些大人尚举步维艰,孩子们该付出多大的艰辛啊!
路上休息,记者向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远大理想,没有金钱地位,他们要的只是走山路的鞋和一条好走的路!
多么简单朴素,却是多么的实惠,渗透多少无奈!
与我们的孩子相比,别说城市,就是乡镇的孩子也不知道幸福多少倍!个别学生比享受不比付出,比物质不比精神,比拼爹不比拼搏,比依赖不比独立„„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经磨砺难成大器。在这里想与老师们共勉,要紧紧抓住德育教育不放松,教给孩子学会满足,当然,这个满足是物质上的,不是精神上的,真正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第四篇:数学可以教给孩子什么?
数学可以教给孩子什么?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思考与实践
我们常常把教师比作园丁,把受教育的学生比作树苗。在树苗成长的过程中,园丁的主要作用应该是什么?河西区马场道小学青年数学教师张菁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作为园丁,教师的首要任务并不是用剪刀给小树修枝剪叶(特别是不能剪成“千篇一律”),而是提炼知识中的“养分”,给树苗施肥、育根。她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育根”,因为根是成长的基础,根系发达了,小树才能枝繁叶茂,千姿百态。
那么怎样育根?怎样将知识化为养分?她在自己的教学专著《形变质通——数学基础教育感悟》中提出了很多值得体味的见解和理念。
知识中包含着养分,但单纯地传授知识并不等于给学生养分。数学不仅是计算、解题,数学中的养分包括学科思想文化,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人生哲理。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比数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所谓育根,就是要把这些养分提炼出来,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在他们心中形成积淀。这样,即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用不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这些思想和哲理也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张菁
教书与育人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教书——传授知识——与育人——思想品德教育——二者如何有机结合(所谓在学科教育中贯穿德育),一直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升学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让学生把知识记住,考出好成绩,成为许多老师的主要目标。而河西区马场道小学青年数学教师张菁,却对数学教学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不断深入思考,提出“育根”的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付诸实施且取得成效,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她把“为学生的人生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努力提炼数学知识中的养分,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快感和求知欲,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观察、分析社会,解决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于是,数学在她和她的学生眼中,成为幽默的、变通的、有生命的知识。
1.数学的幽默
“树上七(骑)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赵本山小品中的一个“包袱”。当人们将7个与1个相加得出共有8个猴的结论后,却被告知错了,正确答案应为2只,因为树上并不是7个猴,而是骑个猴。
这是一种思维的幽默。正是“七”与“骑”之间的概念偷换,将人们引入“歧途”,苦思冥想之时,猛然甩出“包袱”,逗得人开怀大笑,让人感到豁然开朗的幽默意境。在张老师看来,数学中也包含着许多这样的幽默成分,很多概念之间有着极具隐蔽性的相同之处,条件可以相互转换,结果往往殊途同归。让学生领悟这种幽默,用思维本身的乐趣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张老师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一次张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相遇类型的行程应用题,行程问题是最让学生头疼的数学教学难点之一。
小明每分钟走55米,小刚每分钟走65米,小狗每分钟跑300米。现小明和小狗在A地,小刚在距A地960米的B地,三者同时从所在地出发,两 人相向而行,小狗则在两人之间不停地往返跑,直至两人相遇。问相遇时小狗跑的路程。
学生们个个皱起眉头,冥思苦想,教室的气氛也由先前争先恐后的热闹渐渐冷却下来。“老师,这题是不是出错了?”一个学生打破了寂静。“是呀!只说小狗在两人之间不停地往返跑,但往返的次数不知道。”“就是知道往返跑的次数,也求不出小狗跑的路程,因为每次往返跑的米数都不同。”„„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都想通过寻找狗跑的路线来求出狗跑的路程。但由于小狗每次跑的单程米数都是逐步缩小的变数,往返的次数又不得而知,思维被堵塞了。学生们不知道,他们已被老师巧妙地“引入歧途”。“老师,这道题太难了!”“是吗?”这时张老师又给出了另一道题:
小明每分钟走55米,小刚每分钟走65米,小狗每分钟跑300米。现小明在A地,小刚在距A地960米的B地,同时相向而行,几分钟相遇?如果小狗从两 人相向出发时一直不停地往返跑,求两人相遇时小狗跑的路程。
学生们很快地求出了两人的相遇时间,解法是960÷(55+65)=8(分钟)。有了时间,小狗跑的路程呢?同学们恍然大悟,一个浅显的道理就隐藏原题中:“狗跑的速度×狗跑的时间=狗跑的路程”,即300×8=2400(米)。在顺利解题的一瞬间,学生感受到走出误区、突破思维瓶颈的巨大快乐,山穷水尽与柳暗花明的强烈反差,使学生享受到思维中的幽默。速度和×相遇时间=合走路程;合走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合走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这些看似枯燥费解的基础知识,一下子变得生动而有趣,激发着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曾用了孩子们最易接受的字眼来介绍最深奥数学科学——“数学好玩”。教师如果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从数学的繁杂中品味出简约、从思维的困境中寻求突破的快感,那么就不难让学生领悟到大师所说的数学的“好玩”。数学的乐趣在于此,学习的乐趣也在于此。
学习源于兴趣是每位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表扬与激励虽能调动学生的行动参与,但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带有功利色彩的动力,过分强调容易使学生以好胜心取代对知识本身的好奇心。声光电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虽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感官的刺激和吸引效果是短暂的。而唯有由思维引发的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才会是持久的,学生终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正基于此。
张老师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仅是看是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看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激发了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从数学知识本身出发,构造思维中的幽默,是一个增进学生心理投入的有效手段。从这一角度看,数学教师的角色犹如幽默脚本的编剧。这不仅是一种智慧和教学艺术,它的价值在于它所体现的“为学生人生服务”的理念。教师不可能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数学家,但是可以做到使每位学生学会欣赏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在各科教学中体现这样的理念和艺术,那么我们的学生在他们宝贵的学习阶段所获得的就不再会仅仅是知识。
2.变通中的数学
如果我们将数学比喻为一棵大树,众多的数学知识就像是这棵大树的叶子,数学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是连接这些树叶的枝干,数学的学科思想便是这棵大树强壮的根。如果学生只会利用掌握的一些公式程序化地解答数学题目,那么即使学生掌握再高深的数学知识,他们获取的也只不过是树木高端的一片叶子而已。当我们把数学的教与学局限于具体的数学知识,那么学生拥有的知识再多,也仅仅是片片树叶,而见不到完整的参天大树。——张菁
下课铃响了,松松兴奋地推开办公室的门,来到张老师跟前:“张老师,我在周六的数学兴趣班上学了一个公式,可以很快地算出这样的题。” 说着他将一张数学兴趣班的试卷摊在张老师面前,指点着一道数学题:请计算13、14、15、16、17的和. “相邻的数之间都相差1,这样的一串儿数叫等差数列,可以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算出它们的和:(首相+末项)×项数÷2=(13+17)×5÷2=75。”松松一口气说了下来。松松在数学方面很有天分,经常喜欢做一些课外题,数学成绩一直很优秀。然而面对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流利地运用高中的等差数列知识解答此题,张老师却并不感到兴奋。
“你做得很对,这个公式确实能够快速地计算出这样的题目。”张老师先鼓励他一番,随后话锋一转,故意卖起关子:“(13+17)×5÷2可以看成是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其实这种方法我们本学期也学过。”松松有点不服地说:“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中学才讲的,我们四年级哪儿学过?”“你不信?如果我们把这些数字用点子图来表示,这道题就会变成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一个数学知识,好好想想,你一定能够想出来!”松松带着问题疾步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天一早,松松带着一脸的兴奋与快乐再次出现在办公室。“张老师,我知道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就是我们四年级学过的梯形面积公式!”他一边向张老师展示着点子图(见下图),一边讲:“我把这一串数分别用小圆点表示,就形成一个上底为13、下底为17、高为5的梯形。求这串数字的和,就相当于求小圆点的个数,可以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上底+下底)×高÷2。”
○○ ○○○○ ○○○○○○○
○○○○○○○○○○○○○○
○○○○○○○○○○○○○○○
○○○○○○○○○○○○○○○○
○○○○○○○○○○○○○○○○○
松松的领悟让张老师十分兴奋,她进一步启发说:“我们如果站在数的角度去思考,可以把这道求数字的题看成我们还未学过的等差数列求和知识;如果站在图形角度去思考,还可以把它理解为灵活运用梯形面积公式来解答数字求和问题。数学像不像变戏法数学知识的这种变化正是数学最有趣的地方。请你接着变戏法,把这道题用三年级的整数乘法来解答,你能行吗?”“噢!我知道了!”松松思考片刻大声说了起来:“让17减少2、让13增加2;让16减少1、让14增加1,它们的和不变,但原题就变成了5个15相加,可以表示为15×5=75。”“好,那么你能再用梯形点子图来说明吗?”张老师步步紧逼。松松全神贯注地看着图,不一会儿大喊起来:“嗨!简单!把最后一行的小圆点移动两个到第一行,把倒数第二行的小圆点移动一个到第二行,不就变成了每行15、共5行的长方形了吗!”(见右图)松松一脸的兴奋表明,他对于这道题的解答已不再是按照公式程序化地操作,而是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进行运用了。
在谈到这一教学案例时张老师说,从上面题目的多种解法中可以发现,等差数列求和经历了三年级小学生可以理解的整数乘法,三、四年级小学生可以理解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的面积,最终到高中代数意义角度推导出的(首项+末项)×项数÷2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而这种求和方法的演进恰恰是等差数列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所反映的正是这一数学知识最本质、最一般的规律。一个数学知识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为不同的形式,而这些不同的形式又都反映着相同的数学知识,它们只是从各个侧面反映着同一知识的本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数学所具有的丰富的变形性和高度的统一性。
数学的变通性不仅仅体现在同一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还体现在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如怎样快速算出26×0.5的结果可以将其转化成26÷2。当我们感受到数学是一个变通的、动态的有机体后,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从数学的整体出发向学生展示数学的“生动”,让学生在“生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在将数学“肢解”的状态下为学生提供“僵死”的公式和解题步骤。
强调数学的变通性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张老师说——
不要“越位”
在足球比赛中,越位进球是无效进球,因为它并不能体现真正的进攻力。然而在数学的教与学过程中,“越位”却常常被当作法宝。家长们把孩子送进各种提高班,通过提前学习来加强孩子解答数学题的能力。尽管这种方法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升孩子的数学成绩,但让小学生运用未来的数学公式解答目前的数学灵活题,孩子收获的只是程序化的解题步骤和相对的高分,失去的却是感受数学难、易互变的快乐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不少学校开办所谓数学特长班,采取压缩学制和学习提速的办法,匀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深造”,专门为参加数学竞赛做准备。虽然面对飞快的授课,特长生们尚可轻松地跟上;面对并不轻松的竞赛题,他们也能够顺利地解答,但是将学生的数学天分用于追赶飞快的“列车”,这是不是一种浪费?竞赛高分是否是“越位进球”的产物?竞赛题是否激发了数学优秀生的创造潜能?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与学的目的之一。通过增加解题实践的难度,来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是数学教学通常采用的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应关注解决难题的思维方式。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未来问题,需要的是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运用未来的知识解决现有问题,则是一种超前的、记忆性的解题操练。因此,在数学的教与学过程中不宜提倡“越位”,做到这一点需要用“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看待变化的数学。
让数学“气血通畅”
加大解题量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常用法宝之一。数学能力的提高依赖于一定量的解题实践,但一味增加解题量,未必就能够真正提高这种能力。只有将蕴含在不同解题实践中的共通的思维方法提炼出来,将解题实践由单纯的步骤操练上升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才能真正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由教会孩子怎样做变为教给孩子怎样想,那么教师给予学生的将是包括数学学习能力在内的解决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
不论是从事数学教育工作的教师,还是关注孩子数学成绩的家长,大家所要做的不应只是关注学习者能解出多难的题目,更要关注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仅关注解题的数量,更要关注他们是否领悟到隐藏在解题数量中的解题策略;不仅关注学生的当前成绩,更要关注他们解决不断变化的新问题的后续能力。我们要解放执行程序指令的“机器人”,培养具有创造气质的“艺术家”,做到这些的前提,就是不能将数学这个 有机体“血肉分割”,要使数学“气血通畅”,要让学生在变通中学习数学。
只有当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各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且透过这种相互联系使学生感悟数学的学科思想,才能在学生的思维中根植一棵参天的数学之树。也只有这样,当学生遗忘了具体的数学公式时,他们仍掌握着一种推理;当学生走出数学进入生活时,他们仍铭记着一种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正如一棵参天大树它不怕秋天的落叶,不畏冬季的枯枝,因为在泥土的深处,它拥有一棵强壮的根。
3.数学与人生
从数学的角度看人生,将数学与人生相连是我不曾想到的。但随着岁月的增加,渐渐品味过世间的酸、甜、苦、辣,在不经意的时刻,蓦然间品尝到了数学中的人生感悟,发现那些简单的数学原理教会人们的不仅仅是理性的思考,同时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希望能把这些思想的小火花与我的学生分享,让他们知道那些枯燥的数字符号背后,还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蕴涵在今日数学知识中的精神养分可以服务于明日的人生旅途。——张菁
消元思想中的人文关怀
消元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他是在多个未知数存在的等量中,利用未知数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等量代换的方法,使多个未知数在不断统一的过程中逐个求解。
在一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练习课上,张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数学题:
已知 2a+b=5① 且3a-2b=4②求a的值.
“谁能运用合理的方法解答此题。”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学生解出了答案:“由①得出b=5-2a将其代入②,得出3a-2(5-2a)=4解得a=2。”“能将你的思路给大家讲讲吗?”学生受到了鼓励,兴奋地说:“这道题求的是a的值,b没有用,所以可将b消掉来求a的值。”单从运用消元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角度看,学生的回答思路非常清晰,作为数学教师,张菁理应感到满意,但这位学生的话却在她心中产生一丝遗憾,也让她生发出深刻的思考——
的确,在解答此题的过程中必须有目的地将b消去,才能最终求出a的值。但是如果把a、b赋予人类美好的灵性,就会发现,正是 b将自己的存在化作了a的形式,从而使问题最终以a的形式求出结果。b不应看成是被利用后消灭了,而应看作是顾全大局的一种奉献,它具有甘于平凡、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对a而言,它肩负着b的期盼,承担着完成任务的使命,只有当a接受了b的奉献,才能最终以自身的形式呈现成果。a与b之间在相互转化中共同完成了“二元”方程的解答,所以a定会在感恩的心境中净化自己的心灵。我们可以把a与b的相互转化看作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撑,正是这种支撑构建了社会的和谐和进步。所以,消元思想在提供了解决数学问题的理性思维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人文关怀”。消元思想的本质不是利用后的灭亡,而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在奉献与感恩的心境中相互转化、相互支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的理性思维,更应将消元这一思维方法中蕴涵的美好的人类情感传播给学生。
于是,张菁在肯定学生解题思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b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品味b的品格。在课的尾声,她再一次将话锋转向了那位解题的学生:“如果我们就是a,我们应该对b说些什么?××同学你能说说吗?”“我会说你对我的帮助很大,谢谢你!” 该学生笑着答道。她又转向全体学生:“如果此题要求得出b的值怎么办?” “将a转化为b。”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比较的哲理
为了清楚地了解客观事物,将客观事物科学分类,人们常常会用到比较。比较不仅是进行科研的有效逻辑方法,同样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购物时的货比三家,投资时的测算与对比„„对于每个人来说,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正因如此,每个人都曾怀着青春的理想,迈开步伐朝着奋斗的目标去追求。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不同的风景:有平坦的大道、有曲折的小路,当人们在前进途中比较着彼此的路径及所得的收获时,有的人就会因失意而变得步伐沉重甚至驻足不前。比较有利于寻找差距,形成动力,但有时也会遮住人们的双眼,让人们在一些鸡毛蒜皮的计较中迷失努力的方向。人生需要比较,但同样需要忽略,在比较的过程中在意什么,忽略什么,“从高位上的数比起”这一浅显的方法提供了答案。
在教授小数比较大小一课时张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在下面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 □.3 1.□.
由于这道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所以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很活跃。“同学们的答案都很正确,但谁能说说,在比较这两个数大小时,我们先思考、确定哪个方框中的数后,另一个方框中就可以随便填了?”随着老师的提问,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一个、二个、三个„„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举起来:“只要在第一个方框中填上大于1的数,第二个方框的数可以随便填。” “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对,只要第一个方框中的数大于1,那么第二个方框中填9我们也不怕,因为„„”“比较大小从高位比起!”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其实今天我们学习的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在今后同学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在人生的比较当中,我们也要从高位比起,不要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明白吗?”听着老师的话,学生们若有所思地点着头。此刻他们也许还不能完全理解,但随着岁月的增加,他们一定会遇到什么是人生的高位数这一问题。应该在意什么,忽略什么,只有经历过才能品味,有了品味才不会忘记。作为教师,现在就将比较的方法、比较的侧重告诫学生,或许他们的寻梦过程会少一些彷徨,多几分勇气。
不论是消元的思想、比较的方法,还是其他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其中都蕴含着事物的规律和做人的道理。提炼出这些规律和道理,使之变成养分,才能滋润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收获善良、品尝美好,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用知识润其心智,这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而要将数学以及其他学科中深奥的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传达给学生,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仅具有学科知识,更需要生命的历练和心灵的感悟。换句话说,教师首先要有强壮的根!
第五篇: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读书成为习惯
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好的读书方法可以让孩子受益匪浅,但如果孩子读书时不用心,甚至是走马灯似地读,则会大大降低读书的质量。因此,我们要指导孩子讲究方法,有目的的去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1.在引导孩子读书时,教给孩子把书中重要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用各种符号勾划出来。
2.孩子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教给孩子要善于使用不说话的老师——字典,可及时把拼音写上,也可以把词语的意思写在旁边,天长日久,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会顺便认识很多字、理解很多词语。3.还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可写上批语,批语可以是对书中一段内容的概括,可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也可以是对书中某一个问题不解所表示的疑问等。灵感是稍纵即逝的,当时有了灵感就赶紧写,过去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及时记在书上是很有必要的。
4.把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自己很有启发的句子、片段或诗词抄在积累本上,有能力的孩子可以每天背一句或两句,这对孩子读书背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孩子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自己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及时写下来。孩子的所写可长可短,家长要尽量多地鼓励,家长还可以帮孩子打下来收藏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可根据自己所读篇目的内容,选择自己想写或积累的内容。家长不要作硬性规定,让孩子根据阅读情况自己决定要写下、记下什么。这样的阅读,会更轻松、更自由,孩子会更喜欢,就会更具实效性。有目的的阅读后,家长最好能适当地检查一下,在检查的过程中,尽量多给孩子以鼓励与认可,别忘了夸孩子一下。告诉他“你真棒”“你看的书真多”“你买的书真多”“我也得像你一样多看书”等,无形中孩子得到了您的尊重和赞美,他看书的兴趣就会更浓,再有这样的情况他也就会愿意跟您交流或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