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俭朴乃修身之本
偶尔与家长接触,谈到时下孩子在校的消费都感到压力很大,我也感到很莫名,读书人怎就有那么大的开销呢?且不说那些手机等高档品的超前享受,就是伙食费,早点就要3-5元,每学期要买好几件新衣服,晚上还要夜点,要喝牛奶、吃水果等,权且不论营养是否亦应如此,但我了解的情况是许多人是存在攀比之心的。更为糟糕的是,有人过生日还比排场、摆阔气,花父
母的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也败坏了校园的风气。居于此,我认为重提勤俭节约是很有必要的,俭朴乃我们修身之本。
读书人修德以“寡欲、内省、慎独、改过”为要。读书贵在自觉,修德在于自律。宋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语言无味。”知书才能达礼,好学才有品格。“先莫先于修德。”古往今来,修德修身之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人生历练。而“寡欲、内省、慎独、改过”则是一个读书人修德的主要方式。
谈到修身养性,“清心寡欲”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寡欲的修养方法,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因为物质欲望而丧失良心,做到清心养气、超然物外、知足常乐、节制贪欲。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寡欲,虽有不存焉寡矣。”一个人如果任由个人贪欲膨胀,则往往导致“贪慕富贵,枉道速祸”,以致“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所以,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应保持平常心,克服攀比心理;面对清贫,甘于“在陋巷,不改其乐”。“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只有从小常思贪欲之害,才能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自觉性。
戒奢尚俭,尽孝行义。勤俭是治家兴国的法宝,也是为人的一种美德。“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朝兴衰事,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就个人修养来说,一个人能做到节俭,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且从人之常情分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故有德之人皆由俭朴修身而来。发展到今天,作为在校学生就更应坚持以俭为荣、艰苦奋斗、勤俭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能把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随意乱花。古人把孝悌作为德教之首,认为“首孝悌,次见闻”。意思是说,为人处世首先必须恪守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美德,其次才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试想一个连自己父母辛劳都不体恤的人,怎么可能尽孝道呢?
在今天,面对的物质利益诱惑愈来愈多,作为学生,应该是以学为主,以学业精为目标,以学会做人为先,而不要过多地追求享受,讲究吃穿,更不能拿父母的钱来摆阔气、讲排场。希望我们的学生能从小处着手,从节俭开始,以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篇:俭朴乃修身之本教案
《俭朴——修身之本》主题班会
授课班级:普宁侨中高二一班
班主任:罗锐鸿
教育目标: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勤俭节约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节俭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一、导入(2分钟)
1、由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导入
2、提出俭朴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全班齐读历代关于俭朴的名言。
二、初步定位学生们理解的节俭(5分钟)
1、举老一辈革命家关于俭朴的例子,引发学生讨论
2、了解提问:同学谈谈对节俭的认识。
3、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还需要节俭吗?
三、学生展示环节(5分钟)由特派学生记者(苏宇潼、杨妙娟)上台展示平时拍到的校园浪费现象的相片,并发表感想。
四、建立节约意识(6分钟)
1、播放节约视频——《节约无小事》
2、讨论提问:作为中学生,能否提出一些节约的点子?
3、全班齐读节约歌谣
五、着重研讨较普遍的两种浪费现象,提倡俭朴意识(15分钟)
(一)关于吃零食的习惯;
1、欣赏由学生带来的小品:《第二杯半价》(杨妙娟、杨燕霞)
2、请学生解说关于零食的问题
3、师提问关于吃零食的危害
3、学生们讨论后派代表说解决办法
4、师简单小结
(二)关于攀比的问题
1、欣赏由学生带来的小品:《如此“竞争”》(郑海波、李铭滔)
2、请学生解说小品所显示的现象
3、师讲述关于攀比的新闻,展示图片“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
4、问题讨论:怎样养成俭朴的好习惯?
5、师简单小结
六、介绍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以《俭朴乃修身之本》视频作结(6分钟)
七、布置作业(1分钟)
结合我校“把一件事做到底”核心习惯与本次班会主题,拟定一个关于自己要养成的节约习惯,写成300以上的短文,并于下周一上交并签名宣誓。
第三篇:修身乃为师之本
修身乃为师之本
——读经典之《师说》有感
读一篇好文章,有时恰似聆听一名智者的叮咛,有时就像静听一个朋友的劝勉。那份醍醐灌顶的彻悟,那份暗夜逢灯的豁然,那份源自灵魂源头的认同,那份来自思想深处的触动,往往让人畅悦、促人警醒、催人振奋。参加工作十几年来,我一直读的都是那种过不了三天就会遗忘殆尽的闲书。《读点经典》的确是一本好书,作为教师,我读的第一篇文章就自然是《师说》了,而再读《师说》令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用现在的教育观点来说,“传道”就是指德育,“授业” 就是指智育,韩愈认为“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授业”是“传道”的途径,这应该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用当今的教育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可能有些狭隘,但充分说明了德育的重要作用。而我们这些从教者在教学中更重视的是“授业”,而忽视了“传道”,或者是把“传道”和“授业”彼此孤立起来施教,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或是“本末倒置”。有人说:“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害的是身体,而庸师害的是一代人,毁的是孩子的心灵。”短短的两句话,让人震撼!每位教师都能从他简单的话语中感受到自己的重任,不能做一个害人的庸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告戒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善,教育学生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该为。回想自己十几载的教育之路,虽然孜孜不倦、起早摸黑,也与学生一起交朋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育好每一届的学生,今天在庆幸自己没有教出“坏人”的同时,却也深深体会到:教师教会学生知识重要,教会学生做人更重要。
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看出,师之第一要务就是传道,“授业”、“传道”并重乃为师之关键。“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就无道可传,更难成良师,这里的“道”如果在今天理解,那就是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即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胜任教育教学其它方面的素质。“道”又从何来?当然是修来,所以,作为我们今天的教师,首先应该“修道”。“修道”即是指修身;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就得从“修道”做起,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懂的多,问的也多,我们担任的是新世纪的教育重担,可不比过去的教书先生了,要想能够在教育领域游刃有余,就得把自己的道行修深修专,才能把自己的“道”传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人格高尚、知识丰富、能力超众的老师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才是学生心目中好老师,所以说修身乃为师之基础。怎样才能修好身呢?韩愈的《师说》也指出了正确的方法。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管是谁,即是是老师都会有不懂的地方,例如,小学生做的数学智力题,有些连博士生都做不出来,就算你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也不会熟悉到字典里的每个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要向孔圣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把自己的道行修深修专。
总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要不断修身充电,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前提基础。
第四篇:诚信乃做人之本
诚信乃做人之本
诚实守信,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要我们诚实守信,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孔子先生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由此可见诚信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
可是现在,诚实守信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名声,选择用谎言掩盖这一切,甚至不惜为自己寻找“替罪羊”,从而让自己的名声不受损害,看起来这样做是完美无缺的,可实际呢?虽然名声还在,可是精神上的缺陷怎么弥补呢?实际上,勇于承认错误才是最好的选择,非但你的名声没有损坏,还会让更多的人欣赏你,赞誉你,由此而看,诚实守信是不是很重要?
而我们的现实社会也有许多诚实守信的好榜样,比如: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的题目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更改考试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
“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诚实守信才是人最好的选择,只有诚实守信,才会得到名誉,而靠谎言骗来的一切,终会使自己的良心感到不安,从而失去一切。
生活中也有许多诚信的例子警惕着我们,比如,我们班的丁晓鸽同学,她没有写作业的时候,并不向老师撒谎自己的作业忘家里了,而是坦然地告诉老师自己没有写,虽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可是,她至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不像有些同学,没有写作业就谎称自己的作业忘在家里了,实际上就放在自己的书包里,可是,他却连一句自己没写的话也不敢说,如果他说了,那么他失去的只是老师心目中好学生的地位,可是他却撒谎自己的作业忘在家里了,那么他失去的并不仅是好学生的地位,还有自己的信誉,如果说成绩很重要,那么诚信,就相当于一个人的生命了。所以我们要诚实守信,才会拥有自己的“生命”。
有人说,钱财是最重要的,可是,我却认为,诚信是最重要的,因为,有了诚信才有了一切,如果没有诚信,谁会相信你,让你获得财富?所以,诚信才是最重要的,有了诚信才会有了一切,若是守信于别人一回,别人便信你一回,但若失信于别人一回,别人便再也不信你。两相对比,是不是诚信很重要?
“诚信乃做人之本”,只有拥有了诚信,才会拥有做人的权利,诚信是很重要的,若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必须拥有诚信,若想拥有诚信,就必须养成习惯,从小做起,做一个诚信的人,让我们为了美好的明天,美好的未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少年!
第五篇:助人为乐乃快乐之本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助人为乐是快乐之本》。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就像一束阳光,融化人与人之间如冰的隔膜,把心与心拉近;它就像一湖清澈的水,洗尽污垢,滋润心灵,给别人清朗,给自己纯净。
雷锋曾经说过:自己辛苦点,多帮别人做点好事,这就是我的最大幸福和快乐。朱伯儒曾经说过:一个高尚的人,应该把能为别人解除痛苦作为自己的幸福,能为别人创造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前辈的言行是我们的楷模,然而年轻的我们又与他们的期望有着怎样的差距呢?
据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 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是:“悄悄的走开”的人不少。
为什么问别人与问自己的答案差别是如此之大?因为这些人心中只有自己,容不下别人,他们满脑子装的都是“一切以我为中心”。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好、成绩好,都希望有人来帮助自己。可是,如果大家只想等着别人来帮助自己,而不主动,甚至回避去帮助别人,在别人需要你时悄悄的走开,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人的小圈子里,没有交流,没有无私,没有爱,整个社会被一种冷漠的气氛包围着„„大部分同学都有着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优点。但是,我们也有不容回避的缺点,比如,以自我为中心。要改正我们的缺点,完善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就需要大力倡导助人为乐、热心公益,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树立自立与合作精神的必由之路。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其实并不难,一个微笑,一次搀扶,一个退让,一句问候,一句鼓励,或是一个建议,都会让别人感到幸福。看见老师一声轻轻的问候,看见同学需要帮助时,说声“我来帮你吧。”弯下腰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助人为乐并不一定要做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简单小事做起。
同学们,“爱己”是船,“爱人”是帆。船因为帆的推动而可以出海远洋,帆因为船的支撑而可以风雨无阻。你愿意做船还是帆?或许你会选择做那默默无闻的螺丝钉,牢固船身,使其经久不散;或许你会选择做那牵引着帆的绳子,让帆高高地挺力在你的船头,这一切都是伟大的,只要心中有爱。“施比受更有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更是恒古不变的名言!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做一个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