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如何适应社会的调查
毕业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调查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和经济的发展,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综合国力提高。就业难使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干预,了解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大抉择,始终是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作为高智商、高文化、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有明确的目的性,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而也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压力 调适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分析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
1、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就业竞争加剧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为675万人,比2010年实际招生增加了13万人,增幅约2%。据全国就业会数据显示,2011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还多。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就业竞争变得更加严峻。
2、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不均,结构性失业加剧
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待遇优厚,发展空间大,毕业生择业往往集中于这些地区。据《2010年中国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届毕业生中,“211”院校首选就业城市主要是直辖市,比例为44%;非“211”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首选主要是副省级市,比例为45%。
我国产业转型,技术更新,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部分地区企业“用工荒”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
1、高校毕业生面临沉重的物质压力
伴随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费用引起社会关注。根据“工作找寻”理论,大学生求职成本逐年增加。据《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为1207元、高职高专为1061元,比08年上升约1/10。这对于还是纯消费者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带来了沉重的物质压力。
2、高校毕业生面临强大的精神压力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适度压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就业进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由于对社会和自身认知能力不足,使期望的就业城市、工作薪酬、就业单位等与现实不符,产生心理落差;个人兴趣爱好与工作性质不对口;一些毕业生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选择把握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心理。
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根源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形成与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一)社会背景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
1、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现行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健全。地区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毕业生对就业地的选择,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
从国内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劳动力市场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明显提高。从国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影
响程度加深。
2、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一方面,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择业存在诸多偏见和歧视,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名牌效应、户籍制度限制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等,这些因素都减少了毕业生择业机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二)家庭过度干预致使压力增加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思想引导者之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毕业生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据统计,多数毕业生认为,父母过度干预就业会致使其心理负担增加。同时由于毕业生无独立经济能力,择业物质压力转移到家庭,易发生家庭冲突。
(三)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
1、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近年快速发展,但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市场化就业模式产生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仅从招生角度出发,冷热专业迅速转换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专业过于细化,教学模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整体教学模式相脱离。就业指导教材缺乏、指导方法单一,信息落后,从业人员非专业化,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就业指导仍停留在指导层面,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就业心理的指导,就业渠道的开辟仍不能满足市场化择业所需。
(四)大学生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差
1、大学生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符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据新华社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当代大学生普遍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少,学习知识过于理论化,思维模式化,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欠缺。
2、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差
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经历、性格等因素,工作缺乏耐力,情绪易波动,不能客观冷静分析问题,使其处于极度敏感状态,这种状态抑制了大学生自身潜力的发挥,对择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一)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1、改革现行就业制度,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改革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使其与市场就业机制相适应,消除地区间流动限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为高校毕业生服务管理提供便利。政府加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大学生深入欠发达地区,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2、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保证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挖掘创业信息,建设创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高校以创业带就业的发展方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小额贷款担保程序,解决毕业生创业技能和资金问题。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社会舆论宣传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渠道,通过针对性的法律规范人才市场、中介等服务体系和秩序。对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制定援助政策给予扶助。利用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与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择业环境。
(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应根据市场信息反馈,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谋划和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新型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建立统一评价制度,将各项素质纳入大学生评价范围;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
2、就业指导力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辅导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引导大学生客观的评估自己,深入分析职业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经济特点,使大学生明确长短期职业目标,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提高从事就业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指导讲座。
(三)注重家庭教育影响
就业不仅是毕业生个人问题,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在精神上,一方面父母要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要给学生提超出其能力之外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父母应充分的理解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积极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教会学生合理释放压力,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自我调试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发挥毕业生自我调适的作用
1、努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备
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对未来社会的洞察力,从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善自己。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面对现实,坚持以贡献社会为导向,将个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积极主动地位。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将在校学习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并创造价值,提高职业素养。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领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2、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职业规划上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一是要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品德等做综合性的客观评价;二是要考虑自己择业是否符合所学专业;三是要考虑专业在社会的需求量;四是要考虑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具体要求。大学生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就业心理健康指导课程、讲座,提前做好对社会就业的心理认知,提高综合素质,减轻就业压力。毕业生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面对现实,不断历练自己,增强就业信心。
第二篇:毕业生就业问题
2010届毕业生领取报到证后注意事项 来源: 马超山的日志2010届毕业生领取报到证后注意事项
若有省信息网锁定之后(即2010年6月23日后)再与用人单位新签约的情况,请自行办理二次派遣或改派手续(具体程序详见部分就业知识问答)。报到证改完后方可修改户口迁移证上的地址以及修改档案转寄地址等。
毕业生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注册信息,毕业生签约、解约、派遣、改派、档案转寄等手续全部在“信息网”(网址:http://)上办理。
部分就业知识问答
一、报到时间及程序?
1、报到时间: 7月1日---10月15日
2、报到程序:(升学的毕业生和支援西部毕业生不需要就业报到证)
1)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和单位要求的有关材料直接到接收单位办理报到手续;
2)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省内毕业生: 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使用“网上报到”栏目,按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报到”后,持签发到各市、县人事部门的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到相应的人事部门办理报到、落户等手续。
3)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省外毕业生:持签发到各省、市人事部门的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到相应的人事部门办理报到、落户等手续。
二、户口问题(有其它具体问题请咨询学校保卫处)
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办理报到和户口迁转手续。
1、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单位所在地公安部门凭接收单位报到证明、《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办理落户手续。
2、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需要办理落户手续的,公安部门凭《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及迁入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落户介绍信》在其家庭户口所在地办理落户手续。
三、毕业生档案去向
档案去向与就业报到证派遣地址一致,若有其它情况请尽快联系辅导员。
1、在就业信息网上录入升学的毕业生:档案按“高校就业信息网”上录入的升学地址发放;
2、已在就业信息网上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档案按“高校就业信息网”录入的 “档案去向”发放;
3、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档案发回生源地,与报到证地址一致。
4、支援西部的毕业生:档案先存留学校,服务期满后请尽快联系学校,办理相关手续。提醒注意:毕业生毕业后请于三个月内咨询接收单位是否已收到档案;档案没有收到的同学,请尽快联系学院辅导员老师。
四、若就业报到证已派回生源地后又签就业协议怎么办?
需要自行办理二次派遣手续。二次派遣是指离校时就业报到证签发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在规定期限(自派遣之日起2年)内落实就业单位后,由负责签证的人事部门办理的派遣手续。2010届毕业生二次派遣手续自2010年7月16日后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
1、在省内落实接收单位的手续办理流程: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与用人单位在网上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暂不具备网上签约条件的,可签定纸质就业协议书,具体操作如下:毕业生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入毕业生专区,使用“录入省内就业协议书”功能,将用人单位信息录入到信息网上并下载打印出纸质就业协议书)。网上签约后,打印出来并加盖相关单位公章,到生源地人事局开退函。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从网上打印的就业协议书、退函等材料到用人单位同级人事部门办理派遣手续。
2、省外就业的手续办理流程:在“高校就业网”上向学校提交“省外就业”申请,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领取省外就业协议书与用人单位签约,并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上录入签约信息。派回生源地的,到生源地开具退函;已签过就业协议的,由原接收单位出具解约函,然后持就业报到证、就业协议书和退函(解约函)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派遣手续。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五、若就业报到证已派遣到就业单位,但又想改变报到单位怎么办?需要自行办理调整改派手续。调整改派是指毕业生的“就业报到证”已签发到接收单位,在改派期(自派遣之日起一年即2010年7月以前)内,因特殊情况与原接收单位解除协议后,申请回生源地就业或与新接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由各级人事部门办理改派手续。2010届毕业生调整改派手续自2010年8月15日后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具体流程如下:
1、毕业生与原接收单位解除就业协议,可通过“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走网上解约流程,打印出解约函;也可由原接收单位出具纸质解约函。
2、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暂不具备网上签约条件的,可签定纸质就业协议书,具体操作如下:毕业生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入毕业生专区,使用“录入省内就业协议书”功能,将接收单位信息录入到信息网上并下载打印出纸质就业协议书)。网上签约后,打印出来并加盖相关公章。
3、带“就业报到证、解约函、就业协议书” 到新接收单位的同级人事部门办理改派手续。新接收单位是外省的由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省内生源解除就业协议后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带“就业报到证、解约函”到生源地人事部门办理的改派手续;省外生源解除就业协议后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带“就业报到证、解约函、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接收函”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办理改派手续。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六、升学的毕业生离校后又想就业怎么办?
对已明确为专升本或录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因家庭困难等原因不再继续上学的,本人应及时提出补办就业报到证的申请,补办时间最迟到今年12月前,凡跨的一律不再办理。补办报到证时,须向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提供以下资料:
1.毕业生的录取通知书原件;
2.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
3.学校的正式报告(9月1日前办理的,不需要此证明);
4.分批次集中办理。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七、已回生源地毕业生离校后又想升学怎么办?
已明确为回生源地的毕业生,毕业后需升学的,本人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时间最迟到今年8月1日前。办理相关手续时,须向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提供以下资料:
1.毕业生的录取通知书原件;
2.报到证正、副本;
3.学校的正式报告;
4.分批次集中办理。注: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各学院。
八、2010届毕业生忘记用户名、密码怎么办?
毕业生本人联系辅导员老师进行操作。
九、“报到证”丢失如何办理补办手续?
遗失就业报到证的毕业生,请办好以下手续后到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办理。
具体程序:
1.持报到证副本到当地日报登报挂失。
2.持挂失声明报纸、个人申请、毕业证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出申请。
3.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所需材料出具遗失证明。
4.毕业生持挂失声明报纸、学校证明、报到证副本到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申请补办。
注:省就业主管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毕业生就业处:地址:济南市燕子山路2号;电话:0531-88597896王老师/韩老师
十、山东高校就业信息网技术支持咨询电话:0531—88366858
十一、省外单位就业协议书的签约流程?
1)如果省外用人单位是信息网注册用户,则毕业生与省外用人单位的网上签约和省内单位的网上签约相同。
2)如果省外用人单位是信息网非注册用户,则按以下流程来办理:
① 毕业生在“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上向学校提出“省外就业”申请;②到学院领取省外就业协议书一份,并到学院加盖学院公章;
③ 毕业生与省外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请将其中一份寄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地址:山东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哈工大就业指导服务中
心264209);
④毕业生在“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上录入省外协议书“用人单位”部分内容;
⑤学校在“山东省高校就业信息网”审核毕业生录入的省外就业协议书,审核通过后转入就业方案库。
十二、省内就业签约程序
1)毕业生搜索意向单位并向其发送电子简历。
2)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发送签约邀请。
3)毕业生应约,网上签约成立,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鉴证。
4)单位打印就业协议书并盖章,毕业生签字。
5)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将其中一份寄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地址:山东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哈工大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64209);
十三、解约程序
1)省内单位:
毕业生向签约单位发送解约申请(或由单位提出解约)——省内签约单位同意解约——系统自动生成一份解约函——单位打印解约函并盖章——毕业生签字并持解约函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审核通过——毕业生重新择业。
2)省外单位:
毕业生网上发送解约申请(或由单位提出解约)——省外单位出具同意解约函原件——毕业生持解约函原件到院系盖章——然后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学校审核通过——毕业生重新择业。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第三篇:毕业生常见就业问题整理
毕业生常见就业问题
一、什么是就业协议
就业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又叫三方协议。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 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二、如何领取就业协议?
原则上进入就业程序的同学(满足条件详见研究生处主页就业政策)凭学生证在规定时间内到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处领取,定向委培生不需要领取。
三、签署就业协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明确用人单位名称、性质与单位机构码等信息,避免填写错误;
2、就业协议相应位置应填上当年年份打头的7位数字信息号码,外地单位不要求;
3、用人单位承诺的待遇,一般要在协议书上表述清楚;
4、违约金、服务期等问题双方可协商确定;
5、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在就业协议上签字盖章即生效;
6、盖章后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没能在用人单位约 定的时间内将用人单位一联送达用人单位的,后果自负。
四、签署就业协议后需要做些什么?
1、到学院辅导员处登记确认;
2、登陆学校研究生处主页--信息管理系统--毕业学位管理,将“毕业去向”一栏填写完整;
3、到研究生就业办公室盖章(徐汇:综合楼505,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1:30-4:30);
4、将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一联寄送给用人单位,务必留存其他联以备办理毕业离校、就业报到等手续;
5、请及时关注学校研究生处(http://yjsc.shnu.edu.cn)及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http://.cn)网站公告,规定时间内上报上海市户籍;
6、及时关注户籍、档案转移,以便未来买房、婚姻等事项办理。
五、重新领取就业协议的条件是什么?
原则上一名毕业生只能领取一份就业协议书。如确需领取第二份就业协议书,必须征得原用人单位同意且出具毁约证明,凭证明,重新领取就业协议书申请(研究生处网站下载专区下载)和已签的就业协议书方可领取。
六、非上海生源毕业生如何申报上海户籍?
非上海生源与上海的用人单位在规定的申报上海户籍截止时间内签订就业协议书者,均可同时申请上海市户籍与人才居住证。一般情况下,非上海生源与上海的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根据当年户籍政策(详见http://.cn)规定申请户籍。如户籍未获批,直接进入申请人才居住证。
七、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如何转移?
毕业研究生的人事档案一般按就业协议书上用人单位写的邮编、地址寄送。共分三类:
1、办理《上海市居住证》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档案转移;
2、获得《关于同意 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办理本市户籍的通知》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档案;
3、其他情况毕业生档案的转移。具体信息详见研究生处网站就业政策一栏。
八、毕业生的户口如何转移?
外地生源毕业研究生留沪工作且获批上海市户籍的,凭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上海市户籍审批表及身份证至康健派出所转出户口;外地生源未获批上海户籍的凭报到证和身份证至康健派出所转出户口。开始办理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份。
九、毕业生的党团关系如何转移?
毕业生持报到证到学校负责党团组织关系的部门办理手续,持有关证明将党团组织关系转到报到证指定的报到单位。
十、什么事报到证?
报到证以前也称为“派遣证”,其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授权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签发(特殊情况可由国家教育 部直接签发)。报到证是毕业生就业派遣的书面依据,是毕业生人事关系正式从学校转移到就业单位的证明。
十一、报到证的作用有哪些?
1、是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毕业生就业后的工龄由报到之日开始计算;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接收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毕业生的接收手 续和户口关系;
4、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转正和干部身份的证明。
报到证目前仍在中国人事管理体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毕业生们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报到证,不要丢失。毕业生如不慎遗失报到证,须及时向原毕业院校报告遗失过程,由学校报请市就业指导中心(学
生事务中心)核准后予以办理新证。开始办理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份。
十二、什么是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批准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人事、劳动等政策法规要求,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及各类人才办理:
1、人事档案管理;
2、因私出国政审;
3、在规定的范围内申报或组织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转正定级和工龄核定;
5、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手续;
6、其他需经授权的人事代理事项。
十三、高校毕业生怎样办理人事代理?
对于离校时已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其人事代理由毕业生的接收单位统一负责委托管理;对于离校时未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个人委托政府批准的人事代理机构办理委托管理。
十四、什么事派遣?什么是二次派遣?
毕业生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口关系转至生源所在地,自谋职业。
择业期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派遣回生源地后落实具体单位,由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再进行派遣的过程,称为二次派遣。
十五、什么是改派?
改派是在择业期内对已派遣到具体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因身体不能适用某项工作或其他原因,由毕业生本人提出申请,原接收单位或市地、县(市)同意,报经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调整工作单位的一种派遣方式。
十六、超过择业期怎么办?
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择业期两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超过择业期的毕业生手续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人事调动或直接到相关人才交流中心办理。
十七、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1、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
2、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3、享受培训补贴;
4、免费创业服务。具体可参见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网站有关内容。
第四篇:毕业生档案及就业问题
毕业后的档案问题——详细流程
1、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档案及就业问题。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道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道证后,才得以实现。
2、毕业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
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了,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人事档案。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其实,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档案,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道证人事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道日期计)、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自我鉴定《毕业生档案及就业问题》。由此可见,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
3、哪些机构能保管人事档案?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另外,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如省人才、市人才、各区人才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所属部门的不同,其它无任何区别。
4、哪些毕业生的档案适合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不想回本地而想将户口落在学校所在地的毕业生,准备考研的毕业生,还无法确定能否在现单位长期干下去的毕业生,以上这些毕业生还可选择将自己的档案人事关系在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5、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的事项。
签协议前,应对企业全面了解,包括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等,同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愿望进行综合考虑,待明确后再签就业协议。考虑周全为上策(按规定改派是有时间限制的),同时这里也提醒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除单位给你上保险外,其它情况,如不能将户口迁到本市,单纯的档案调动对你无任何意义。你可将人事档案落在某人才交流机构,然后去上述城市工作,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损失。
6、毕业生委托人才交流机构人事代理后都享有哪些服务?
(一)负责人事档案关系接受、调出相关手续;(二)办理毕业生的转正定级(三)档案工资的晋级(四)职称晋升申报(五)办理落户手续;(六)出具省份证明、落户证明、购房工龄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出国政审等;(七)代收代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代办医疗保险手续等。
一、关于毕业生就业程序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程序
a、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发给各学院,由各学院将材料发给毕业生,毕业生每人一份。
b、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阅读《毕业生就业指导报》及相关书刊。
第五篇:采访毕业生就业问题(本站推荐)
问题:
1、您觉得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如果难,难在哪儿?
2、您觉得在就业过程中,企业最看重的是什么?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最具竞争优势的是?
3、您对行业的选择主要基于什么原因?
4、当初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是什么使您决定放弃之前的工作?
5、您在做这份工作时,日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最有挑战性?
6、对于初入行者来说,先从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做起最能学到东西?
7、本行业的单位对刚进入该领域工作的员工一般会提供哪些培训?
8、对于一个即将进入本行业的人,您能不能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