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牧局长能被调任管教育吗
【今日谈】
畜牧局长能被调任管教育吗
日前,哈尔滨市人大将市畜牧兽医局长秦德亮调任市教育局任局长。此事一经报道,引起“外行领导内行”、“以前管畜牲,现在管学生”等诸多戏谑调侃。
<跨行违和引发争议>
公开简历显示,秦德亮高中文化,曾任中学教员、尚志市长、阿城市市长等职务;2008年转任哈尔滨市农委副主任;2012年出任畜牧兽医局局长,直到近日被调到教育局出任局长。
有分析称,哈尔滨并非一线城市,秦德亮此次转任系平级调动,本应是一次不起眼的地方人事任免。但秦德亮低学历的“硬伤”和巨大的行业跨度,还是引来网友对其能否胜任教育局长的质疑。“畜牧”、“教育”之间强烈的“违和感”更给网友留下吐槽的空间。有嘲笑者直言,“莫非他要像管畜生一样管学生?”
<领导外行已是常态>
2008年国家行政学院曾对122个县教育局局长进行调查,有41%的教育局长都来自政府其他部门,只有18.9%出自学校校长。放眼官场中官员的任职轨迹,中国领导干部“跨界”任职是一件早已稀松平常之事。
事实上,我们不能以秦德亮曾任畜牧局长为由,就否定其能做好一个教育局长的可能。然而,教育领域的一把手不仅仅需要领导能 1
力,一个经历丰富、对教育有深刻见解的人出任教育局长,对教育事业大有裨益。教育部长前发言人对此事评论称,“如果局长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岂不更好?”
<官员应走职业之路>
中国公务员系统尚未实现分类管理。公务员不是种职业,而是行政符号。在纵向的晋升体制中,经常出现跨行业的人员横向流动。当下官员的任命,首要考虑的是轮换安排,最多是从履历中找到点“相关因素”,合理性存疑。
“行政级别符合,调动就合理”的观念如不破除,对任命的质疑就不会消失。因此,政府部门应尽快改革用人观念和干部管理制度,推进公务员职业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人尽其才”,也能让部门的管理趋于专业化、精细化。
(综合新京报、人民网)
第二篇:企业高管怀孕后被调任保洁员 工资降为几百元
企业高管怀孕后被调任保洁员 工资降为几百元
作者:李秋萌
入库时间:2007年9月29日
在北京金基业大厦物业管理公司任总经理助理的曾女士公开自己怀孕的消息后,即被调任保洁员。曾女士认为,公司此举是变相辞退。
昨天,她将此事反映到劳动仲裁部门,要求恢复原职原薪。
曾女士说,今年4月她应聘到该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今年7月时,曾女士检查出已怀孕两个月,但她怕影响工作,因此没有告诉单位。上周,该公司组织运动会报名时,一向活跃的曾女士未报名,负责日常工作的王副经理询问得知曾女士已有孕在身。24日,公司员工聚餐,身穿便装的曾女士肚子已明显隆起。席间,同事纷纷向总经理赵公立敬酒,惟独曾女士怕喝酒会影响胎儿而未起身,“大家看着我,我支吾半天什么也没说,赵总看了我两眼,也没多问”。
27日下午,一纸关于曾女士的任免通知下发到各部门,将其调任保洁员,免除原总经理助理职位,工资也由4000多元降为几百元。“保洁员的工作包括擦地板、掏地沟等体力活,我怎么吃得消?”尽管曾女士向部门经理表达了其身为孕妇的难处,但经理的答复是公司的决定不能改变。
据曾女士称,她随即找公司沟通,但被告知“其实你怀孕应主动提出辞职”。但事后记者采访时,公司方面表示从未说过此话。曾女士认为,调任通知是公司方得知自己怀孕而做出的变相辞退决定。昨天,曾女士将此事反映到劳动仲裁部门,要求该公司恢复其原职及原薪水。
昨天,记者在该公司见到了部门经理王先生。他说,曾女士平日的工作表现还算不错,但公司需要根据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行人员变动。当被问及整体素质是否包括怀孕时,该经理不置可否。下午,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该公司总经理赵公立。他称,曾女士在转正后工作表现非常不积极,公司认为其个人能力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因此做出人事变动的决定,但此决定与其怀孕无关。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咨询热线“12333”的工作人员称,虽然劳动合同中规定公司有权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或工作需要对员工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保护怀孕女性利益,无论员工是否真的不适合原先工作,劳动部门都要求公司不得在员工怀孕后劝其辞职或强行撤换岗位,即使用人单位能提供证据证明职工不适合现在岗位。
出处:京华时报
http:///zhi_sk/jt_page.asp?articleid=132737
第三篇:“县管校聘”能解决教育均衡吗
“县管校聘”能解决教育均衡吗?
“县管校聘”能解决教育均衡吗?
不久前,在《中国教育报》看到一篇文章《“县管校聘”是教师管理体制重大变革》,文中认为,“县管校聘”不仅促进了县域内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落实,也有助于化解县域内教师资源配置矛盾。
在这里笔者不敢苟同,“县管校聘”要想真正“化解县域内教师资源配置矛盾”前提则是教育主管部门非常公正、清廉。当前县域内教师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现象,难道教育主管部门就没有一点点的责任吗?难道真的都是因为学校校长的原因? 即便我们假设县域内教育主管部门是公正、廉洁的,那么“县管校聘”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也就意味着县域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随意的交流县域内的任何教师,这种权力如何进行约束呢?或许当前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推进教师交流轮岗,认为把教师纳入到“系统”内,更方便调动,可是我们如何保证教育主管部门的调动对于教师资源配置是有效的呢?而在这种对教师的毫无约束的调动中,如何保证不产生腐败呢?
当然,推崇“县管校聘”的专家们会说,为了均衡教师资源,遇到点困难也是需要克服的。可是在这里我们需要厘清一个概念:教师资源均衡。什么是教师资源均衡?仅仅是教师轮岗交流就能解决的吗?当然,我们从简单的数字来看,每个学校刚好有足够的教师配备,就是教师资源的均衡了。如果这样想就把教师资源均衡想的太简单了。
每个教师身后都有一个家庭,每个好教师,随着环境的变化未必还能继续是个好教师。如果仅仅是一个小县城的轮岗,这无所谓,毕竟县城不大,对教师的生活影响不会很大,也不会影响到工作。但是县域内的交流,那却是会给教师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出行、住宿、饮食、家庭、子女上学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在如此的情况下,我们字面上的教师资源均衡有什么意义呢?
笔者认为,“县管校聘”加速教师交流来化解教师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是用一种短期功利性的行政行为,来掩饰过去教育行政化的问题造成资源分配不公的事实,而没有真正去思考如何根除“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一字之差,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如果不考虑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的问题,诸如教师评职称、教育经费分配、学校编制和岗位设置、教师培训进修、校长任命等问题,而只是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为“教师资源分配不均衡”上面,似乎是重视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却完全不顾及教师自身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问题。这不仅不能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反而给整个教师队伍带来恐慌,使得教育质量进一步下滑,甚至产生严重的教育腐败问题。
当前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行政化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带来的严重问题,不能把“教育资源不均衡”简化为“教师资源不均衡”,从而不考虑教师实际感受,用“县管校聘”加快教师交流轮岗的方式来遮掩教育行政化所犯的错误。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希望在鼓吹和推进“县管校聘”的政策的时候,多考虑教师的切身利益,教师好了,教育才会好。
第四篇:人本管理到能本管理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实践“人本管理”。然而,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人本管理理论中的人才概念,仅仅把有无较高的学历或职称,作为判断某个人是否为人才的标准。笔者在管理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能够把知识、技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利润的“能人”。事实上,知识经济的浪潮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其具体表现就是“人本管理”升华为“能本管理”。
“能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升华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物本管理”。当时的管理学家认为,人是经济人(经济动物),人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为享受物质生活而生存,只要满足了人对金钱和物质的需求,就能调动其积极性。这种管理理论的特点是重物轻人,把人当作工具,甚至当作机器的附属物来管理,要人去适应机器。泰勒管理模式就是“物本管理”的代表,它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大机器”,而企业的员工则是这一机器中的“零部件”。显然,泰勒管理模式无法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第二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人本管理”。人本管理理论认为:不同管理模式的背后是文化的差异,文化对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企业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组织,人也不再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而是企业最大的资本和财富。人本管理理论强调,对物的管理需要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确立了人在企业财富创造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这一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推动人力资源的资本化。但该理论未能充分研究如何挖掘和激发人的创造力,因而未能对员工能力的培养及其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提供有效的指导。
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以“能力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在现代西方社会,人们对物质享受的兴趣趋淡,而对自身创造能力的关注程度则日益加强。作为人的最高需要之“自我实现”(即按照自身的兴趣、能力从工作中取得成就),正成为西方人追求的重要目标。面对人类为实现现代工业文明而付出的沉重代价,许多西方学者开始从人性和文化价值观上思考人的发展问题,期望通过“人的革命”来推动人的“自我实现”,以此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把人塑造成既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又能在自我实现中得以升华的“能力人”。
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包括人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在内的人力资本,对21世纪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最重要的创新,就是要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员工创造能力的环境,推进以能力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能本管理”思想的深远意义在于,不仅把人看作是企业最大的资本和财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的智商、情商和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为此,企业必须把科技与人才放到突出位置,并重视人才的培训与再教育,营造能力至上的文化氛围。能力与投入:能本管理的两大要素 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戴夫·乌里尔克认为“人力资源=能力水平×投入程度”,对于期望用“能本管理”思想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企业来说,这一观点富有深刻的启示。
1、要素之一:能力水平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拥有高学历的员工,业绩并不理想;而学历不高的员工,其事业却非常成功。显然,把学历、资历和经验作为衡量员工能力的唯一标准,往往有失偏颇。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麦克莱兰(David McClelland)通过研究发现,采用“能力水平”(Competence)指标测定一个人在工作上是否成功,比用其他指标更为准确、有效。所谓“能力水平”是指员工是否具备实现企业战略所需要的能力。它往往能把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身上深层的潜质区分开来。譬如,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客户服务意识、成就欲等往往比销售技巧、业务知识更能真实地代表他的能力,而笼统地采用知识、经验等指标来判断其能力,则可能导致能力考核的失真。
2、要素之二:投入程度
在企业人力管理过程中,投入程度是衡量员工是否充分发挥了潜能,是否不遗余力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说来,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着员工的投入程度: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企业向员工提供的资源或支持。
任何企业都会对员工有一定的要求(或下达工作任务),欲使下达的工作任务恰如其分,就必须根据战略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审查、调整以及重组,并借助职位分析手段和绩效管理系统,对员工每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合理的要求。
企业在对员工提出一定要求的同时,也应向员工提供一定的资源或支持,以帮助员工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企业提供给员工的资源或支持,不仅包括有形的工作设备和条件,还包括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设计和再设计,以及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等。
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与向员工提供的资源或支持,共同构成了员工工作的方程式。在理想状态下,这个方程式刚好相等,员工可以积极地完成合理的工作任务。但在现实中,这个方程式往往处于失衡状态:要么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比较低,而向他们提供的资源或支持过于充足,这种情况往往容易导致人浮于事或无事生非等内耗;要么是对员工提出的要求比较高,而向他们提供的资源或支持却不够,这种情况容易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不愿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因此,要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必须使下达的工作任务与提供的资源或支持两方面保持相对的均衡。中国企业如何实践“能本管理”?
如何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从“人本管理”走向“能本管理”?笔者从中外企业管理比较研究和自身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中感悟,中国企业实践“能本管理”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正确认识“能本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
“能本管理”并不排斥“人本管理”,恰恰相反,“能本管理”是对“人本管理”的升华和具体化。如果说“人本管理”思想主要是强调人力资本对于企业财富创造具有决定作用,那么“能本管理”思想则更强调人力资本创造财富所需要的能力要素,及其与其他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与方式。显然,后者比前者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或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且可将比较抽象的“人本”概念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能力指标去体现,对于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具可操作性。从这种意义上说,“能本管理”就是在融合与发展“人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源的配置、增进组织内部各成员的有效沟通、建立一系列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培育有利于知识型、创造型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等,让人力资本的效用最大化。
2、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那种既有创新意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们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而且也善于解决问题;不仅善于独立创造,而且也善于与组织内外其他人员合作;不仅善于获取和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善于对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局部或全面创新。管理者要抓住多种机会,利用多种形式,从多个方面去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员工始终保持“创造性不满”的进取精神,并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个企业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应该努力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把学习当作是工作的重要部分,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检验新知;应该通过有效的制度和规范来加强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合作,以便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创新热情,形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合力;应该通过岗前学习与在岗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习与业余学习相结合、送出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尽可能把每个员工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上许多著名企业都非常注重对员工能力的强化培训,它们的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借鉴。日本丰田公司通过工作轮调的方式对员工强化培训。通过这种方式的培训,丰田不仅将一线岗位的员工培训成多功能作业员,同时也使一些资深的技术骨干把自己的所有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年轻员工。对于各级管理人员,丰田采取5年一次的轮岗进行重点培养(每次轮换的幅度在5%左右),把管理人员塑造成胜任全面管理的多面手。从短期看,从轮岗到工作进入正常状态会有一个磨合过程,此间有可能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但从长期看,却能成倍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时,经常而有序的轮岗制度,可对员工形成适当的压力,能有效调动和发挥其工作潜能和积极性,使整个企业保持生机勃勃的活力。在微软公司,新雇员一般是通过“试错法”来学习。在进公司的头几天,新员工被安排与经理们以及来自其他专业部门的高级人员见面,在听完有关开发周期的一个方向性简介后,开发经理即派给新员工一个单独的任务或者让新员工与专门小组一起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允许新员工犯错误,并由最好的专家来检查工作和纠正错误,鼓励和帮助新员工逐步通过“试错法”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现代管理学的核心,对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特殊意义。企业管理层应探索将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的组合,促进员工积极提高和发挥其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以下激励措施进行相机抉择或有效整合:
①目标激励。即通过建立企业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体系,激发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完成个人目标,从而体现个人价值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目标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进取意识、奉献精神,并在目标体系运行中不断提出新的目标,推动员工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②参与激励。即通过合理化建议、员工与各级管理层对话等民主管理方式,给员工某种参与制定计划和进行决策的机会,使其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信任,使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员工对于组织的信任往往心存感激,因而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绩效,不负组织的厚望。
③关怀激励。即企业各级管理者通过对员工的体贴与关怀,使其工作和生活困难得到重视和有效解决,员工深感组织关怀的温暖,就会把企业当作大家庭,把企业当作自己为之奋斗的归属。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正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转变,企业仅靠职位的升迁、薪资的增加来激发员工的潜能,其效能是微弱的。因此,为每位员工提供成才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是不可忽视的人性化激励机制。
④认同激励。大多数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后,需要得到同事、家庭和社会的承认,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场合,以祝贺、表彰、认可、示意等形式承认员工所获得的成就,从而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增强他们不断进取的积极性。⑤ 物质奖励。物质奖励是现代企业最常用的激励方式,它对有能力并取得业绩的员工给予可折算为一定价值量货币的物质回报。物质奖励可以是奖金(品),也可以是期权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激励方式通常效果显著,但如果唯此独尊,也可能使激励机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4、营造适于人才潜能发挥的环境和企业文化
良好的成才环境是人才潜能发挥的润滑剂。企业要创造一个相互尊重理解、团结互助、和睦友爱、协调沟通、宽容谦让、取长补短的和谐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员工都能心情舒畅、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每个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成规积极创新。
要提高和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就要适度地授权,给每个员工一定的自由创造空间,让他们在不违背基本经营原则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工作,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犯错。这种宽松的环境不仅不会让员工放任自流,反而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责任感、自信心、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灵魂,既然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本(或要素),自然就应该着力营造以“能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这种企业文化必须让全体员工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力,既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又能使自身在物质和精神上得以全面升华。
第五篇:《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三中学俞旭安
今天,我在网上看了《教育能改变吗》这个视频,感慨良多。我在一线教学已经有五年了,教育的现状从身边就可以得到真实的反映。师道尊严,教师自古以来就是光荣的职业,可是在改革的洪流里,在物欲横飞的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我们的教育走到哪里了?在一线工作多年的同行肯定都有很多发人深思的真实的感触。在《教育能改变吗》这个视频里也都很真实地反映了一些情况,比如对高考的反思,高考不改革应试教育还是不能去除,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发展还是老一套模式,甚至在近几年人们对高考的重视达到顶峰的阶段,出现了一件件偏离教育本质的事情。学校还是以考试为出发前提,学校领导以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出更多高分和前几名的学生为骄傲,老师们如同一个个流水线上高负荷的机器一样,制造着一个个雷同的,经过反复操练看似精致的零部件组织成的所谓的“优秀学生”。其实很多老师早已是抱怨多多,无奈教育不彻底改革,这种现状还得维持下去。学生们中也不乏如同视频中出现的一个个呆若木鸡,面无表情,或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的学生。作为教师都很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可是决策权在领导,领导为了升学率也有压力,对于学生的素质的评价没有合理的现实改变,包括中学招收人才的制度不变革,社会招聘人才制度的不完善,还有我们大多数国人对上学这件事固有的观念和思维,这些都影响教育的发展。虽然国家决策者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如同邓小平同志感慨的那样:国家改革开放,付出的巨大代价是教育的失衡。也如同钱学森一针见血的质问一样: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现在的孩子是成长在共和国红旗下的一代,物质生活有了改善,可是他们大都不快乐,如何去积极地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快乐成长呢?孩子们身上不仅肩负着自身成长的重重困惑还有未来和家庭赋予的重担,考上好中学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了,这个目标也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愿望。还有社会对于没有学历和没考上好中学的学生存在很多不公平歧视的和偏见,这些就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了。
看过这部纪录片后,人们不禁要问:教育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如何回归教育的本源?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如何进行?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关于这一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宽泛而言,教育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和人的发展紧密相关。康德曾有名著《论教育学》。在该书中,他开宗明义便指出:在世间万物中,“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一种存在”。按康德的看法,人之外的动物只需以本能的方式来运用他的天性,无需像人那样经受教育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使人与其他存在(包括动物)区分开来。也即,教育以“使人成其为人”作为它的内在指向,它的使命就是“人的完成”。所谓“人的完成”,一方面意味着使人成为具有社会品格的人或“社会意义上的人”;与之相联系,另一方面,教育也是使人成为文化意义和文明意义上的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教育的使命在于人的完成。除了知识的传授、德性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之外,教育还涉及另一重要方面,即审美品格的培养,后者构成了人的完成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教育要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或者说,使人本身达到完成的状态,涉及多重方面。
首先,从狭义上说,教育与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相联系。知识传授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其
一、通过这一过程,文明演化过程及文化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成果得到了传承,在此意义上,知识的接受和传授是文明成果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其
二、这样的知识接受和传授过程同时也使人逐渐地学会以社会的方式来生存,只有在具备了不同形态、不同内容的知识系统的前提下,人才可能由野蛮而变得文明,以社会化、文明化的方式存在于世。
从“人的完成”这一方面看,教育不仅涉及知识的接受与传授的问题,而且与德性的培养相联系。道德是社会能够维系、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立无法离开道德的维度。与之相联系,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人,也需要具备基本的德性,就此而言,教育与德性的培养存在着内在的关联。的形成涉及规范的内化。德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规定,也不是没有任何内容的空乏之物。从其实质内容看,德性是一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所形成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之中的内化。普遍的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德性,当然需经过很多环节,而教育就构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从另一角度说,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生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并为社会所接纳,体精神的提升也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缺乏内在的德性,就很难健全地存在于社会。在此意义上,以德性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过程,同样构成了人自我提升、自我完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进而言之,教育同时与能力的培养相联系。能力既涉及精神-
力,也体现于实践过程。前者更多地与广义上的“知识”相联系,它既包括人的感知能力、理性能力;也包括非理性的方面,如想象、直觉、洞察、体验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教育会引导人如何去观察。人在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之后所形成的观察能力与原初意义上的机能(如目能视、耳能听),在内涵和质量上都存在重要差异。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看,理性涉及认知、评价等方面。认知更多地与求“真”相联系,而评价则与的判断相关联。理性能力并不是天赋的,无论是对真的理解还是对善的把握,需要经受一个广义上的教育的过程,逐渐加以培养、训练、提升、发展。此外,广义的能力还包括非理性的方面,如想象、直觉,等等。想象力也并非天赋,需要经过后天的引导。直觉能力也是如此。这一类能力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广义上的教育过程。
广义的教育还包括审美品格的培养。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进行审美理论教育。
理论美育指在中学教育活动中开展美育理论学习,其中包含美学知识、美育知识、审美艺术、影视欣赏等一些内容。它通过学生学习美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对美育产生理性的认识观。中学教育是一种科学教育,生所学知识最终都要转化为自身理论。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理论研究,出科学规律,形成一定的理论。而美育理论教学法主要对于蕴涵概念、论系统中学会感知美、鉴赏美和辨别美。通过对美育理论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和鉴赏能力,又可以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进行审美实践教育。
所谓审美实践教育,就是将美育放到学科实践教学当中。如果没有美育的实践教学法,就会大大限制美育的发展,受教育者在科学审美上也会受到极大的限 2 社会秩序的建个体德性而且对个理论层面的能从实质方面“善”都 学都要总结定理等理
制,同时也把科学的完整性破坏掉,不能实现培养完美人格的目的。实践学习中加入美育思想,可以直观、形象地让中学生们理解和接受,在蕴涵美的科学学习、实验中感受美,同时还可以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们发现事物的能力和创造力。在实践教学里开展美育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他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各项学习,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也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和某些学校搞“两套课程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校一向奉行“一套课程表”的政策。除了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外,我们还开设了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思想品德、手工、社会实践等课程,注重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地体现了教育“人的完成”的使命。我认为在这方面,我校做的是比较好的。
如何回归教育的本源呢?应试教育制度不彻底改革,立并完善起来,教育回归本源就是一句空话。应试教育是极端功利主义的产物。今天一些地方的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中呈现出日益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用下指标的办法管教育,看升学率,这个办法简单,但非常功利。
牺牲了多少孩子,丢掉了多少孩子,很少有人关注;有多少孩子陪读,多少孩子在道德、心理层面存在问题,很少有人关注。办学者是考什么教什么,怎么有利于提高分数怎么教,这种情况下,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执行了,有了。从小学就完全对着高考,一切为了高考。这一现象十分可怕。
回到本源看教育,教育不应该太功利,升学应是教育的一个自然结果。
现在这样,牺牲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换来一部分人上中学,我们的孩子苦得没有道理,苦得没有价值。江西推进素质教育,有人说好,有人担忧,也有人说糟得很。这些声音的出现都很正常。
做的工作,如把双休日、节假日还给孩子,开足开全课程等仅仅是正本清源之举。对此一些学校、家长就嚷开了,说变化怎么这么大啊。
样的。有些家长甚至质疑,搞素质教育“新政”,为什么不搞听证?实际上,看看教育法、教师法等国家的教育法规,江西目前采取的规范学生作息时间等措施,都没有超出国家法律、政策的范围。
江西提出素质教育的回归之路,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要回归到育人。人第一,升学第二。不反对升学率,但升学必须在育人的基础上,二者不矛盾,但有个以谁为本的问题。第二是回归到制度。教育是受体制、制度、政策、法律约束的,办教育都应该遵循,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违背。
师是教育的主人,教育应该是有职业幸福感的事,不应是为了数字、升学率、为了奖金去干的事业。学习应是学生愿意做的事,应是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快乐的事,应是学生可以逐步学会自主控制安排的事。
是回归科学。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张弛有度,按调整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安排课程。教育还要遵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会发展的的需要。
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如何进行?我个人认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应该借鉴芬兰的教育模式。
学生假期多、入学晚、上课时数少、没有补习没有压力的北欧小国芬兰,连续两次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能力评比中蝉连冠军。的评比中,芬兰15岁学生阅读能力名列第一;在力蝉连第一,自然科学、数理能力也同样名列第一。整体表现居冠的芬兰,这几 素质教育制度不真正建 数字的背后,全面的课程结构没而一部分人却被淘汰。目前江西推进素质教育所其实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第三是回归主体。教培养的人应适应社在公元两千年2003年的评比中,不仅阅读能3 管理者我们应该而不应像育应是教师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第 四
年来不断有专家前来研究它的教育系统,2005年,教育部甚至为此在首都赫尔辛基举办了一场3天2夜的「芬兰PISA成就研讨会」,吸引来自30几个国家的一百多名教育工作者前来观摩,探讨芬兰在PISA测验中表现优异,原因何在?
一、运用知识于生活。
首先,芬兰的教育方针与PISA测验的强调重点不谋而合。PISA与其它用传统方式评比学生能力的国际测验不同之处,在于重视学生运用知识于生活的能力,测验的不是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而是学生可以用学到的东西做什么。
在PISA阅读测验里,学生必须阅读不同的文本,包括社论、剧本、研究报告图表等,理解、诠释、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分析。在数理测验里,学生必须思考如何使用数学来做有意义的分析,例如其中一题是先举例不同的废弃物在大自然中循环再生所需要的时间,并要学生解释为什么使用柱状图来表示这些数据不是个聪明的做法。在科学测验里,其中一篇文章解释地球各地日照时间不同的现象,然后学生被要求描绘出当墨尔本日照时间最短时,球位置,并申论解释理由。在问题解决能力的测验中,出解决方案,例如如何配合朋友的时间表及电影时刻表来决定什么时候看什么电影。每一道测验都强调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回答「为什么」
述意见。芬兰的教育重视的也是这个,儿童绘本到漫画到知名文学作品,课堂讨论是被强调的一环,果并观察各种动植物在季节转变时的生态行为,也是常有的作业。
二、教育机会高度平等。
芬兰表现杰出的另一原因,在于「平等」这个理念在各个面向高度地落实。芬兰能力最强与最弱学生之间差异为所有国家中最低;
兰学生表现的影响为所有国家中最小;
小,这一点或可从其教育系统在学生
所有学童皆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以及密集的基础教育网络得到说明。在不到百万的人口里,基础教育的学校就超过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芬兰所谓的基础教育,指的不只是一个系统,而是一种教育哲学与理念的实践。这样的哲学强调学校是属于所有学童的,根据每一个学童的需要来调整教学。
寻求特殊教育辅助的权利。所谓的特殊教育不只是给有严重学习障碍的学童,是所有的学童在学习科目上有困难时,育与正常课程进度相辅相成,有效地提供了在特定科目上较弱的学生能力,高了整体在测验中的平均表现。
三、身心健康为学习最重要前提。
学校的法令也明确地强调学生身心健康对学习的重要性,会提供学生免费的全套营养午餐,家住得远的学生也有专车免费接送,15分钟,没有学生会留在教室,即使是在北国寒冬,只要还没有冷到无法忍受,老师一定会要学生们穿上冬衣外套,与呼吸新鲜空气能让身体健康,学生上课也会更专心。
始鼓励学校与校外各机构合作,增加早晨及下午课外活动量,美感经验、运动、人际相处的能力,并强调学生自主及放松休息的重要性。
四、优良阅读能力源于学生兴趣。
地球日照应有的角度与南北半学生必须根据逻辑分析找、并有效地沟通并陈在小学课本里可见到各种题材的文本,到自然里取树木莓 学生家长的社经地位对芬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亦是所有国家中最、16岁之前没有所谓的淘汰或选择系统、3千5百所。且学校必须所有学童都有都可以寻求一定时数的特别辅导,特殊教也提 因此所有的学校都每节下课因为下课时间的休息教育局也从去年秋天起开活动重在培养学生54 从15在学校的法令里也明确写着,而到教室外去走动玩耍,芬兰学生优秀阅读能力在PISA测验之前就已经露出端倪,芬兰14岁学童在1991年的IEA阅读能力评比中就已经是第一,在1998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针对16到25岁的年轻人所做的阅读能力评比中也是第一,这两次PISA又蝉连冠军,更让人想知道,芬兰学生阅读能力为何如此优秀。
根据研究,这样的结果来自于整体学习网络的互相配合,包括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校与家庭提供益于学习的环境、阅读策略与闲暇活动的设计,学生本身及老师和家长的价值观、目标、与期许等等。在所有因素中,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最大的就是学生对阅读的动机与兴趣。41%的芬兰学生认为阅读是他们最爱的闲遐活动,如果只计女学生,比例则高达60%。芬兰学生更是所有国家中阅报率最高的,上图书馆借书的次数亦高于所有国家,一;以一个人口不过6万的小城来说,常有至少
地点,还有活动图书馆专车在特定的时间里到处跑,图书馆网络的密集与方便性,使得图书馆成为学生自动求取知识的重要管道。
五、高度地方自治弹性。
在芬兰,中央政府订定的教育纲领旨在提供基本原则,各地方政府可自行决定适合地方需求的施教原则,各级学校更是有很大的自治弹性,的重点方向。传统的观念里有人以为,地方的自治弹性过高,安排和教科书,会使学校之间的差异增大,现优异的国家里,学校有高度自治的权利,运用足够的弹性针对学生背景与地方需要来调整教学大纲。
是芬兰教育部颇引以为傲的优势之一,而这次的测验结果也显示出,统有高度自主权的国家,其学生表现的确较优。
六、教师是受尊重的专家。
师资的优良,则是个在芬兰的成功经验里不断被政府和学者们强调的重点。芬兰所有基础学校的教师都有硕士学历,教师在芬兰是个热门的职业,门培养小学班级导师的系所平均录取率只有
一群,常具备多种才能,及强烈的教学动机。
这些受过严格学术研究训练与实际教学演练的教师们,除了素质整齐外,也在教育系统下被赋予相当大的弹性与自主权,的教材和教科书;换言之,教师的角色既非中央教条的「接收者」
识的「给予者」,而是扮演一个「中间伙伴」的角色,与家长和学生合作共同创造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并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调查,兰教师对学生最大的期许,正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地影响了学生的优异表现。
由以上因素看来,芬兰学生表现优秀的原因其实是环环相扣的,仅管
测验的结果分析并无法提供一致性的标准答案,特色的观察,仍然提供了一些值得人思考的角度。
我国教育改革和创新应该以芬兰为模板,向芬兰看齐。当然,我的观点并不是生搬硬套芬兰的教育模式,而是应该吸收其精髓,础上有所创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具体怎么做,研究的课题了。
教育总是个沉重的话题,它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更是国家的大事。作为教育者,作为每一个有着中国心的中国人,也作为每一个是家长或即将成为家长的有 芬兰的公共图书馆密度世界第6到7个公共图书馆分布在不同以方便偏远地区的家庭借书,能决定各校教学没有一致性的课程并有能力地方自治的充份弹性学校教育系 中学里专10%,被录取的学生是表现优异的 教师几乎可以全权决定课堂上使用,也不仅是知这一点的确成功但针对表现优异国家教育系统与 在批判地学习芬兰教育的基那就是教育专家们所 在表芬PISA5 然而这次的测验分析中却发现,也同样有着高度的责任感,着社会公益心的人,都值得去好好思考,反思在今天我们该如何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孩子们管好,把孩子们教育好了。教育该如何改变,你该对下一代有何影响,每个家庭教育该如何做好?我们每个人该做些什么?许多失衡的社会事件都跟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历史已经一遍遍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拭目以待了,历史会给我们以明鉴的。变革就会有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相信一切都会在混沌中逐渐走上它该走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