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毕业生就业率:70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70%到80%是不是安全线?
《长城在线》 2003-12-15 8:42:47
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确定一个既能维护广大民众利益,又不影响政府形象和高等教育形象的安全线,是11月上旬召开的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一个热点话题。对此,一些大学校长提出,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这个需要留有余地的底线确定在70%~80%比较合适。
面对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性、复杂性,国务院提出要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整个社会就业工作体系。为此,要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四化(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贯通,地方政府要在统筹这三个市场的资金投入、规范管理及监督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是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目标。
政策体系支撑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扫除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2003年是中央和地方出台相关就业政策最多的一年,具体内容涉及对毕业生提供就业辅导、技能培训、失业登记、临时救助、待就业服务、免费职业见习等多个方面。迄今,一个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临时就业和多渠道就业的政策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议报告中指出,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出台,为打破对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的种种限制,确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正在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分工负责制度、待就业毕业生社会保障制度、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保障制度、促进毕业生创业及就业市场管理等配套的制度建设也在进一步推进。
完善毕业生人才储备制度是形成毕业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把待就业的毕业生纳入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在东部一些城市正在积极进行富有远见的尝试,比如建设多种形式的“就业缓冲港”、“学士后流动站”等,通过相关政策使毕业半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进入“待就业登记”范畴,旨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西部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低,这种做法值得西部地区借鉴。
据了解,就业工作专职人员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不得低于1∶500,就业工作经费要确保不低于学校年度学费的1%,是教育部对高校要具备合格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基本要求。而各地方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都要在做好毕业生供求信息收集、发布工作的同时,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则是把大学生就业工作纳入社会整个就业体系的必经之路。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撑。今后要强化就业率和待就业率的定期公布,规定大学每年的招生简章要写明上一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实行奖学金与就业挂钩的“后奖励制度”(即对去西部、基层及国防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减免贷款)等,都不失为以政策导向加快形成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的保障。
就业率为国际先进水平
一些大学校长提出,过去的10多年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或接近过100%,应该认为中国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经属于国际先进水平。以日本《劳动白皮书》中的有关记述为例:日本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从1991年的80%开始逐年下降,至1996年降到65%,如今大致维持在60%~70%。据分析,日本社会所以能较为平静地面对“三个大学毕业生中就有一个失业”的现实,一是日本民众在长期的市场经济中对失业的承受能力较强;二是日本大学生毕业后对赶紧就业养家糊口的那种愿望不甚迫切;三是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会议的总结讲话中说到,中国的国情与日本有很大不同,大学毕业生就不了业,他们自己以及家长都是很难接受的,如果从对扩招的感激变成了对政府的抱怨,就会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大局。一方面尽可能地使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各级政府的一大职能,也可以说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另一方面使所有大学毕业生一个不剩地就业又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确定一个既能维护广大民众利益,又不影响政府形象和高等教育形象的安全线。
增强统计的科学性
在每年的不同时段,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进展状况做出科学而准确的统计,是一项直接服务于以上政策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了不致使统计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有较大偏差,一些大学校长就如何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科学性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应对这个特定名词的内涵加以重新界定。一些大学校长提出,现行的对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是依据那些有报到证的、与用人单位签了协议的、从学校迁出户口及档案的那部分毕业生的人数,然而现在毕业后继续依靠父母资助而自愿选择暂时不就业的、有经济收入(比如轮流到若干中小学生家里教钢琴)却甘当“漂族”的、揣着几个用人单位的合同就是不签约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把这一类毕业生排除在“初次就业率”之外,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出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
其次,增强就业率统计的科学性还需要对统计方法加以改进。现在的就业率实际上等同于签约率,而“签约率”只是就业率中的统计指标之一。一些大学校长提出,如果把另一个统计指标“登记待就业率”综合起来统计,更能及时确切地掌握毕业生就业的动态,也更能体现出对高校的导向。(记者 周大平)
第二篇:大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失业率排行榜
大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失业率排行榜
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麦可思公司日前发布“2010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研究分析了 2009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毕业半年后,2009届大学生毕业生的失业率为14%,较2008届毕业生的失业率上涨了2个百分点。
在各高校中,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居于就业能力榜首,上海交通大学在211院校中排第二,北大和复旦大学共居第三位。
就业篇
调查显示,2009届211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失业率为10%,比上一届毕业生上涨4个百分点;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中,其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 2949元,较上一届毕业生平均少400元。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为13%,较上一届上涨3个百分点;其半年后平均月收入2030元,减少了252 元。2009届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和2008届的失业率都为16%,平均月收入相差不到100元。
综合各类高校的就业情况,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整体就业率为86%,毕业半年后的失业率为14%。专家们普遍认为,2009届毕业生失业率上涨和金融危机及就业基数的增多不无关系。
就业能力
清华第一 北大排第三
在211院校中,清华大学的就业能力以绝对优势高居榜首,其2009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5339元,且综合就业能力指数高达97。北京大学排第3位,其就业能力指数为91,平均月薪为4620元。
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就业能力也较高。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高职高专)、南昌工程学院(高职高专)的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指数都高出90。
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仍居前4位。成都在杭州、天津之后,位居第7。重庆居第11位。随着成都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宜居指数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在成都就业。
就业率
前20位全是理工类专业
从本科各专业的就业率来看,前20位的专业清一色的全是理工类专业。石油工程、工程造价、金属材料工程、航海技术排在前4位、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都高达96%以上。
文科专业中就业最理想的是法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能达到93%。但法语专业的就业成本比理工科专业要高出许多,毕业生平均需要花1002元成本,投递11份简历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高职高专类专业中,就业率前20位的专业中,也基本都被理工类专业占据。其中船舶工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位居前二。
失业率
失业率最高前十医学占三
让人意外的是,本科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占了3个。中医学失业率排在第一位,毕业半年后有
30%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传统就业较好的口腔医学就业率也不尽如人意,失业率达29%。临床医学的失业率也有24%。麦可思专家分析,因为医学类专业学习时间较长,且毕业后需要考取相应的行医资格证书。因此,在毕业半年后,大多数毕业生仍是实习医生,工资收入都不高,一般为1000多元。
本科专业中失业率高的专业还包括绘画、音乐表演、动画、法学、运动训练、环境科学、音乐学。
薪资篇
法语专业毕业生月收入最高
调查显示,2009届毕业生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最高的专业中,法语、德语、俄语等专业都进入了前10位。调查所涉及的3079所高校或分部分院中,法语专业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最高,达到4043元,超过了航海技术、石油工程等传统的高薪专业。金融工程的平均月收入也达到了3191元。德语专业排在第8 位,为2872元。俄语专业为2818元。据记者调查,近年来小语种专业一直持火爆态势,而且同声传译这样的高薪岗位还招不到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
学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学校的法语、德语、俄语专业都是最为走俏的,许多毕业生在大
二、大三就被预订。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也并不大。在招生人数上每年也就几十个人,并不多。
女生月收入比男生少近300元。
从男女生的就业倾向看,幼儿与学前教育、翻译、行政后勤、中小学教育是2009届女性本科毕业生从事比例最大的职业。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业、旅游旅馆餐饮票务业、商务服务、批发业、零售业都是吸纳女性最多的5个行业。建筑工程、测绘、电气电子、电力能源等则是吸纳男性本科毕业生最多的职业。采矿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公共环卫服务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制造业则是主要吸纳男生为主的行业。
从薪资上看,女生的半年后平均月收入要比男生少近300元。
调查范围
覆盖3079所高校或分部分院
“麦可思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数据主要来源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今年2月底完成的调查研究。该调查抽样达到44.4万人,回收问卷23万份,有效问卷21.8万份。
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3079所高校或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109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1282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688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调查了本科专业565个,高职高专专业631个。
第三篇:经济系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分析
经济系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分析
为了科学预测我系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系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我系相关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系对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率统计分析并做了相关分析。从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我系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都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单位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回访,了解到毕业生普遍认为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并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报告如下:
一、我系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我系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02%,其中个别专业的就业率几乎达到了100%。
(一)就业需求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营销类及经济类人才严重短缺,我系毕业生就业空间不断扩大。根据企业的调研结果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我系毕业生在销售岗位、电子商务类、外贸行业等工作较多。
(二)就业结构分析
1、用人单位性质分析 今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表明: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和大学生求职预期的转变,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这与我国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比较发达的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
2、毕业生就业岗位
根据调查发现,营销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比较广泛,2011届营销类类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营销人员占52%、管理占15.1%、其它占32.9%。
(三)促进就业具体措施
我系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行,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系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就业的措施,利用一切资源、创造条件为学生就业服务。
1、高度重视,全力促进就业。为了更好的开展就业工作,我系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和指导就业工作的开展。同时,调动全系教职工促进就业工作,以系主任、书记为首的教师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
2、加强就业观教育,进行择业指导。辅导员们通过谈心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就业观及学生心理变化,并努力收集资料向学生传达,做好咨询服务工作,搞好师生互动。同时,我系聘请了有关用人单位领导为就业指导顾问,通过授课、开展系列讲座、模拟面试等活动,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就业技巧。
第四篇:2013年大学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最新))
2013年大学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最新)
1.2.3.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5.6.7.8.9.制造工程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化学工程与工艺 37.38.39.40.41.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4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3.44.45.46.47.给水排水工程 48.49.50.51.52.工程力学 53.54.55.56.57.印刷工程 58.59.60.61.62.轻化工程 63.64.65.66.67.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68.69.70.71.72.森林工程 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 86.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 87.88.89.90.91.航海技术 92.93.94.95.96.林产化工 97.98.99.100.101.飞行技术 102.103.104.105.106.刑事科学技术 107.108.109.110.111.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112.113.
第五篇:本科高职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低
本科高职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低 [ 作者:林颖颖点击数:41更新时间:
2010-6-3 ]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昨发布,抽样调查2009届毕业生50万人
晨报讯 第三方教育咨询研究机构麦可思昨天发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指出,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是法学(82.3%);高职高专就业率最低的也是类似的法律大类(73.2%)。
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38万人,占了本科失业总人数的33.3%,其中有 8个专业是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高职高专专业失业人数为12.50万人,占了高职高专失业总人数的30.2%。其中有7个专业是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
此外,本科失业量较大的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
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率持续走低,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为就业绿牌发展专业。
高职高专失业量较大的专业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经济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就业率持续走低,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为就业绿牌发展专业。
此外,报告还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是,“211”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高职高专院校45%。离职的主要类型是主动离职(88%),主动离职的前三位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1%)、薪资福利偏低(25%)和想改变职业和行业(13%)。
同时,麦可思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的就业弱势群体进行分析发现,与全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平均分布对
比,低收入就业漂族中,总共55%的比例集中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最多。
据悉,《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基于麦可思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撰写,该研究抽样约50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2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