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领导干部要办好小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求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仅要办大事,也要善于办小事。但当前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在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是:一是“思路越大,执政能力越强”。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热衷于出大思路、做大文章,工作中往往忽视基层的客观条件,只喜欢选择“大事”去做,一心想着
“办大事”,贪“大”求“洋”,而对身边一些群众十分需要解决的“小事”不屑一顾,不躬身办理,自认为思路超前,“大事”办了不少,执政能力很好,结果是大事办不了,小事办不好,到头来群众不满意。
二是“手笔越大,执政能力越强”。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有急功近利思想,往往不顾所处的工作环境,一味追求“大手笔”,搞“大规划”,绘“大蓝图”,盼“大轰动”。应该讲,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我们基层任何一项改革和建设工作都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有一些工作,明明是目前难以实施的,你硬要“打肿脸充胖子”,显然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三是“投入越大,执政能力越强”。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过分追求政绩,认为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在发展方面,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忽视了资源环境的可承受程度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唯GDP论”;在建设项目方面,片面认为规模越大越好,热衷于搞“见效快,摸得着”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超越了当地的需求和承受能力,成了“半拉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结果投入越大,损失越大,最后成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
四是“声势越大,执政能力越强”。一些基层领导同志在工作上喜欢大造声势,热衷于设计工作载体,误以为声势越大,工作载体越多,就越能体现自己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就越能“一鸣惊人”。应该说,符合客观实际的工作载体的推出,对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是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但如果载体过多、过滥,搞形式主义,大呼大嚷,表面上看声势很大,实质上却让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应付,结果“招数”越多,基层越难以“接招”,越难以抓好落实,越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这就是一些地方出现“上面热热闹闹,下面疲疲沓沓”现象的症结所在。
之所以陷入以上四大误区,主要原因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对党的执政能力缺乏全面理解,在思想上脱离了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等五种能力,使我们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具体到基层工作,我认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善于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全心全意办好小事。这是基层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最佳切入点。
大事与小事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大事里面往往包含着许多小事,许多小事集合起来也就成了大事。可是有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眼高手低”,小事不想办,大事不能办。我们一切工作的好坏都是以老百姓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为农民提供一条信息,帮助农民牵线搭桥找一项技术,这些事在基层领导干部看来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一家一户的农民来讲却是大事。只有把这些小事办好了,群众才会信赖我们、亲近我们。因此,连小事都不会办的领导干部,不可能办成大事。
群众看重小事,小事会变大事。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是小事里面有民心,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一定要办好。今年浙江遭受了台风袭击,在抗御台风及灾后的生产自救工作中,老百姓对我们基层党委、政府为其接通自来水、提供照明蜡烛、送去几斤大米等小事都十分看重、万分感动,正是这些“小事”为我们党赢得了民心。反之,我们如果不把人民群众的这些“小事”当大事,不把这些“细节”当重要环节,就有脱离群众的危险,就会削弱执政的群众基础。二是小事连着大局。在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的环境下,对老百姓小事没有解决好或考虑不周到,完全有可能酿成大的后果。如前段时间,我们有些重点工程停建缓建,除一些历史原因外,主要是由于调研不深、工作不细,没有处理好征地工作中的一些小事造成的,最终影响了重点工程建设的进程,教训极其深刻。
提倡办小事,并不是否定办大事。领导干部要学会办大事,抓前瞻性、根本性的工作,但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应有不同的要求。基层领导干部要立足基层,紧扣实际,脚踏实地,不必争先恐后地去办所谓的大事。假如大家都去办“大事”,那么与老百姓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小事”由谁去办?我们要练好一个基本功,就是善于办好“小事”的基本功。在这一点上,中央领导同志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在日理万机、操劳国事的同时,总是经常到基层去体察民情,到群众中去嘘寒问暖。对一些很小的事,他们总是不厌其烦,一再过问,使老百姓从心底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所以,基层领导干部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有办小
第二篇:讲稿:从严从实从小事做起,争做基层好干部
从严从实从小事做起,争做基层好干部
同志们,根据中央部署和上级党委安排,今年将集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简单的说这是去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继续,是深化巩固。开展好这次专题活动,我认为先要弄清楚“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干啥”几个简单的问题。按照县委安排,要求各级党委书记带头开展讲党课,来推动党员队伍建设。结合我镇工作实际,今天的党课,我想从三个方面来简要的谈下自身的感受和认知。
一、认清形势,提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思想认识
(一)搞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政治任务。2014年3月9日,在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三严三实”。他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今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标志着活动的全面启动。紧接着省委书记赵正永于5月9日率先带头讲党课,下来市委郭书记,县委罗书记都率先垂范讲了内容丰富的“三严三实”专题党课。这说明搞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一项政治任务、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开展,我身为基层党委书记,大家身为基层党员,都应当提高这次专题教育的思想认识,从严从实开展好这次学习,才能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好头。
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习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三严三实”是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加强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关键时期,向全党发出的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动员令。“三严三实”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这几个方面,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领导干部要经常用“三严三实”这面镜子照一照、想一想,用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行为,看看是不是达标合格,是不是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不是践行了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要求,搞清楚了往我是谁?从哪来?要干啥?才能干实事、办好事、干成事。“三严三实”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也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这既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干部成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的方向指南,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从实的鲜明执政风格。着眼基层当下,“三严三实”就是要求我们从严要求自己,从严从实做好手头的小事,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好实事。
(二)学好党章入门课,坚定对党的理想信念。党章是每个党员的入门课,学好党章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前提。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既然称之为“钙”,可想而知人没有钙会怎样?
律,提高执行意识;不断加强工作纪律,提高担当意识;不断加强廉政纪律,提高干净意识;不断加强群众纪律,提高服务意识。真正坚定自我理想信念,自觉做到严于律己,服务群众。
(二)弄清“我从哪来”,强化自我认知,自觉摘掉“官帽子”。我们县很小,问一句你从哪来?肯定有人说我来自上竹、我来自钟宝等。“三严三实”主旨是要我们主动拉近党群关系,多从群众角度想问题,从群众身边的小事着手从严从实为群众服务。变向的说就是要我们弄清“从哪来”,当然是从群众中来。基层工作,就是要不断化解矛盾,不断树立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促使群众拥党爱党、增强对党员干部为民谋福利的信心。要从内心深处把群众当亲人来对待,善意的微笑,多用温暖的话语,杜绝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情况。要把自己当成普通群众来对待,明白自己也是群众的一员,把自己同群众放在一个等高线上,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摆官架子,要带着感情,同群众平等相处,这样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凸显“实”字。
(三)想明白“我要干啥”,明确方向,自觉披上“责任”外套。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落实“三严三实”最终必须要与加快发展、推动工作落实紧密结合起来。今年,撤乡并镇工作影响,我们很多领导干部不知道“要干啥”,等靠思想严重。“三严三实”中讲干事要实,你不知道干啥,怎么能落实工作。“三严三实”的前提就是要我们先想明白“要干啥”。有想法然后才有行动。我们有很多干部是“不想为”“不敢为”这是责任担当的缺失?“三严三实”就是要我们先弄清要干啥?然后是怎么做,
第三篇:服务基层从小事做起
服务基层从小事做起
走出校门来某村工作转眼间近三个月了,农村的基层生活在不断适应中开始,每天为村民服务,从小事做起,努力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接近着与村民的距离。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感触很深。
一、认真投入是在农村履职的态度保证
村部的工作很繁杂。记忆深刻的是走访村民家调查流动人口数,在书记、主任的带领下每天从早上7点多出发,走村访户,询问每户的流出人口,并登记。走访中,我注意留心村务,熟悉群众。
村民一般喜欢上午早起去做农活,往往一个自然村上午基本都没有人在家,我们只能询问村里的老人。傍晚问询的时候,可以问问留守的孩子。走访了一个多星期,我基本上了解到了某村大致的地理位置、村民家的一些情况,了解到了一些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家庭的情况。在做这个工作期间,感觉基层工作不是一般得难做,村民越多,走访起来越困难,特别是现在交通发达,很多人经常流出流进,这些调查只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事情,变动性很大。每天走访回来后,都累得躺床上不想起来,脚上一连磨起了好几个泡,那个星期感触真得比较大。
另一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收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某村正值征地补助金发放期间,村部只留下会计跟我收取养老保险金,会计负责开收据收钱填表,我负责复印身份证、户口本,制作材料,虽然是很简单的复印工作,但是一天做下来整个人都累瘫了。特别是每天还要跟会计核对人数,最后统计的时候,有一个数据的差异,会计说“小孙啊,这不
能错啊,漏一个人的身份证可就漏了一个人的卡,那他的养老保险就等于没有交,你得负责找出来啊!”之后,我开始反复寻找那个出错的身份证复印件,可能由于工作一天的疲惫,发现简单的数数都是那么困难,300多份材料,我反复数了好几遍就是不能对上号,终于发现遗漏的那张复印件夹在了另一份复印件里,如释重负。
村部每天都有很多细小的事情,每天哪需要人手,我就去哪里帮忙,只要在村部都会有事情可做。这段时间,我深深感受到,服务基层就是放下身段做每一件小事,而且必须细心、负责,良好的工作态度是服务基层的必要条件。基层工作是细琐的,必须要有人去做,村部是个为民服务的小集体,每件事都要用心去做。
二、乐观向上是在农村工作的心理基础
为了安全起见,工作在某村的我被领导安排住在汤沟镇政府,第一天看见住的房间,心里无比悲凉,房间天花板上掉石灰,后来在镇领导关心下,“装修”了下房间,添置了新床跟桌椅,在我跟另一个“村官”室友的打扫跟布置下,小屋变得温馨起来。
镇政府到村部估计有五公里的路程,很多人劝我买电瓶车,可是考虑到经济因素,我买了辆自行车,每天要花半个小时骑自行车去村部上班,上班的路上,听着音乐,看着村民种植的棉花,心中无比舒畅,感觉骑自行车也是一种乐趣,同时还锻炼了身体。只是考虑天气越来越冷,接下来的骑车路上估计比较艰辛。
因为来自南方,口音与当地村民似乎不太一样,很多村民一听就知道我是刚分配来的,大家就喜欢关心我的“背
景”,会问我“从哪里来?”“今年多大?”“家里有哪些人?”等等问题,我会一一如实回答,这样能更贴近村民,与民同乐。同时因为不是本地人,大家对我比较关照,我很快地适应了现在的生活。本来家在南方,生活环境跟汤沟镇这边很相似,就连饮食也比较相似,因此,吃的方面不存在问题。
有时,我想既然选择了投身基层,就要用心去工作,乐观面对生活,不被眼前的困难打倒,适应现在的生活,做到不让父母、朋友为我担心,不让领导为我操心。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外界的困苦;只有活在当下,才能活得更精彩。
三、充实自我是在农村锻炼学习的第一要务
很多人说过“服务基层要耐得住寂寞”,我确信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汤沟镇人民的生活习惯是喜欢早起早睡,对于一个习惯城市生活的我刚开始比较不适应,晚上一般都很晚才睡,早上想多睡会,可是街道热闹的汽车声、叫卖声会把我吵醒,我就开始调整作息时间,这样早起的我还可以看看书。
基层的时间除了工作,更重要的是不断提升自我,刚开始是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看书,现在调整为每天早起看会书,白天没事我也会看书。可能大家会有疑问,我都看些什么书呢?首先,为了更好地在基层开展工作,看一些跟基层建设相关的书;其次,为了更好的发展自我,看一些与考试相关的书籍;再次,为了不忘自己的老本行——心理学,没事的时候我还是喜欢看看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最后,闲暇时光我还会看看报纸,养成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这样在基层的寂寞时光中,我并不寂寞,一直在不断充实自我。
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学习。很多前辈告诉我,不要错过每位领导的讲话及每次村部的会议,要在观察中学习,学习领导的处事方式,学习领导的人际交往手段。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与同事友好相处,要能及时接受领导下达的任务,要准确把信息传递出去,更要能为群众做实事。每天工作中学到的为人处事道理,不管在什么场合都可能有用,要学会观察,学会运用。
不管我们在基层是否有大的作为,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在村部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收获。时间总是不等人的,我们要抓紧每分每秒,让自己的每分钟都变得有意义。刚加入工作,我们要有奋斗的激情,要有努力的干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会有很多坎坷,但是每个阶段的人生经历都将会是我们人生阅历的积淀。
谢谢大家。
第四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要办的实事
尚 峪 乡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要办的实事
二O一二年三月
偏关县尚峪乡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要办的实事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乡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县委精神,立足实际。各项工作在全乡轰轰烈烈的开展。下面就是我乡在此活动中要办的实事。
1、对全乡各村两委主干、大学生村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等。促使全乡干部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构建充满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团,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
2、加强全乡8个村农村党员活动室维护管理,以“两室六有”(会议室、阅览室,有电视、有电脑、有书刊文件柜、有学习资料、有规章制度、有管理人员)的标准来规范村级活动场所,加强村支部党员活动的阵地建设。
3、严格落实公推公选入党积极分子制度。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实行发展党员“两推一公示”和票决制。重视年轻党员和女党员发展工作,全乡今年计划发展党员7名。
4、从建设党员信息化平台入手,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导入党务管理,推动党员信息化管理建设。建设 “两库两网”(党员信息库、流动党员信息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
程教育网、尚峪乡党委、政府网)信息平台,为党员信息管理提供了基础和平台。
5、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为农导网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定期让党员观看、学习、互动,将此项工作作为乡党委综合考评村党建工作的一项内容来抓。
6、富民强村,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挈机,带动新农村建设。村党支部牵头,村优秀党员带动,积极设计建设好东尚峪、赵家沟两个村新农村建设。
7、全面推进乡领导班子“包片”工作制度,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户,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真正铺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多办事、少添乱,多服务,少干预,多指导、少命令。以实际工作促进班子建设。全面塑造一支团结奋进、清廉务实的领导干部队伍。
8、健全落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体系,扎实开展“便民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两大党员联系群众的“中心”建设体系。真正为民解决实际问题,做实事,办实事。
9、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即“依托本乡农业专业合作社、马铃薯协会等机构平台,把党员培养成为发展经济带头人,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鼓励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10、党员干部带头,在百草坪、甘草咀两个村建设了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型的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近百
亩。
11、积极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党员,开展关爱服务,提升党员归属感,激励党员干事创业。在 “七一”和春节等节假日,开展党员关爱慰问活动,领导干部对全乡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贫困党员上门进行慰问,从而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12、在本乡成立马铃薯产业协会,培养壮大一批农村马铃薯、谷子经济带头人。从而带动村民致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
中共尚峪乡委员会二O一二年三月
第五篇:如何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工作作风
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工作作风
为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针对性,探索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对策路子。胡锦涛同志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对基层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坚持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创新,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增强。针对新特点、新情况,着力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在群众中树立真抓实干、团结拼搏的良好形象,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提速发展,全力实施“十二五”发展任务和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新前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必要性:
毛泽东同志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一个政党同样需要不断地自省、自警、自励,通过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确保肌体健康,增强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重视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还是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都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要始终做到“两个务必”,到改革开放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强调党的作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从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作风建设贯穿党成长壮大的全过程。可以说,我们党之所以历尽曲折而不断胜利、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靠始终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落实到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身上。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集中体现,关系着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自身的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振奋民心,攻难克坚,为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而扎实奋斗、不懈奋斗。
二、基层领导干部作风现状问题
从总体上讲,近年来,经过“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绝大多数干部能够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和称赞。但是,也有一些干部的作风不尽人意,特别是在“五风”方面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思想作风不振。有的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满足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经常处于“混日子”状态;有的纪律松弛,擅离职守,工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无视纪律约束,将工作搁在一边,把一些歪风邪气带进来;有的热衷于评头论足,乱发牢骚,不想事、不谋事、不干实事;有的争名、争功、争权、争利,讲关系,讲人情,不讲原则。二是领导作风不佳。有的领导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搞“内耗”、“窝里斗”;有的对上级决策阳奉阳阴,消极对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看得很重;有的唯书唯上,只对上负责,对群众的疾苦臵若罔闻;有的放任自流不负责任,有的领导“走读”现象严重,随意外出,甚至几天不到岗,有的怕“得罪人”,该管的事不去管,该抓的事没抓好,工作滞后,徘徊不前;有的对上级三令五申充耳不闻,令不行,禁不止。三是学风不浓。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坐不下 来,静不下心,疏于学习,忽视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的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全面深刻地了解,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知识空白”、“本领空缺”问题;有的理论学习与实际相脱节,没有从知与行、学与用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空对空”、“两张皮”,缺乏指导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四是工作作风不实。有的基层领导,深入工作抓落实的机会少;没有真正蹲下来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不善于调查研究,盲目决策,造成工作随意性大;有的拈轻怕重,遇见矛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能拖则拖,能抹则抹,甚至上推下卸,一推了之,导致部分单位职工出现了上访事件;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对职责内的事心中无数,思想不清,办法不多,工作缺乏主动性;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大喜功;对工作只安排、不检查,“虎头蛇尾”,做样子、搞形式,应付差事,推诿扯皮,相互挚肘,人为地给工作带来了损失和影响。五是生活作风不谨。极少数干部律己不严,有的在公共场所参与赌博,用公款吃喝或干一些没名堂的事情等等。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原因分析
团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干部自身角度讲。一些干部不重视自身的学习,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去学习。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不能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认识和处理问题。个别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民本位”思想淡漠,干工作,想问题,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群众的利益少,不能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基层干部作风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从单位管理角度讲。一是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不少基层单位虽然也有不少制度和规定,但执行不力,约束力不强,对违反制度和规定的干部,有时该批评的没有批评,该教育的没有教育,该处理的处理不够,甚至姑息牵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惩诫作用,这是客观上助长了基层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二是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有一些基层单位,人浮于事,缺乏危机感,没有上进心,工作消极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良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从干部管理上讲。一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经济,轻教育引导的现象,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干部政绩的标准体系还很不健全,常常关注的是计划生育有没有问题、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出不出事,上级通报了没有,完全忽视了干部自身建设情况,使内部管理成了制度的盲区。二是干部“下”的渠道不畅通。由于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带来的弊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领导干部终身制还没有完全改变,危机感不强,导致干部“下”的渠道狭小,“下”的比重偏少,“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比较突出。调整不胜任干部工作难度大、干扰多,往往对不胜任干部不是被搁臵,就是用批评教育的方式予以迁就,下不了调整的决心,甚至“平级调动,一走了之”致使那些平平庸庸的不称职干部反倒心安理得当“太平官”,造成干部的心理错位。其次是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目前推行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普遍存在着定性内容多、定量标准少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体现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评判尺度和标准,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德才尺度难掌握、工作政绩难认定、群众公认难把握的“三难”问题,客观上给准确衡量干部政绩的优劣和正确确定干部的升降带来了困难。
四、如何加强基层连队领导干部作风:
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把“轻财以聚人、律己以服人、量 宽以待人、身先以率人”作为自身作风建设的标准,把好“四个方向”,调正“三种心态”,摆正“两种关系”,树正“两个形象”,带动“十种风气”,圆满完成“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赋予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1)把好“四个方向”
方向正确是保持昂扬精神状态干好事业的力量源头。把正方向是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当好“班长”的根本职责和首要任务。“一把手”必须具备“把方向、理大事、拢班子、管干部、搞协调、做示范”的能力和素养,防止出现“大官抓小事、小官说大话”现象。
一是把好政策方向,带动与时俱进之风。要带头学习党的理论,准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执行政策的水平,当好执行政策的带头人。
二是把好建设方向,带动求真务实之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全局实际,精心谋划队伍建设,带动求真务实之风。要防止功利色彩、短期行为、“面子”工程、新形式主义、偏重看显形政绩现象,在谋求队伍建设形成后发优势上下真功夫,带动整个队伍树立求真务实之风。开展工作要用务实的作风和诚实的态度把正本单位、发展建设方向,依靠上级政策为“抓手”,充分考虑基层实际,防止超能力、超现实的现象,始终保持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正常发展。
三是把好用人方向,带动选贤用能之风。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领导的责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实践证明:思路一变、人才有限,人才决定队伍发展建设核心竞争力。作为基层连队领导干部,要树立“人才兴消”的理念,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标准,完善干部考评督导和奖惩机制,评价使用干部要坚持“考实、用准”,做到公正、平等、合理使用人才,杜绝“权力寻租”行为和“潜规则”等官场陋习,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氛围,提高用人导向的公信力,带动整个队伍树立选贤用能之风。
(2)调正“三种心态” 健康的心态是基层领导干部素质和道德修养的综合反映。基层领导干部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稳定的精神状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为职工群众做好表率,树立“为官一任,建功一方”的志向。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摆正心态,带动脚踏实地之风。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科学的做事,做科学的事,过好权力、地位和利益“三关”,理性看待成绩和荣誉,不能把成绩和荣誉当成向组织讨价还价的砝码,而看成是新的起点,经得起组织和历史的考验。基层领导干部具备奉献精神是基本觉悟,只有做到宠辱不惊,才能更有说服力地带动整个队伍树立脚踏实地之风。
在进退去留面前摆平心态,带动锐意进取之风。要正确对待职务升迁,不盲目攀比,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始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按“有为”才能“有位”的理念,带动整个队伍树立锐意进取之风。要想建设一支有活力、有朝气、有魅力、有实力的队伍,必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建立“抓先、创新、促后”的工作模式,健全“责权对位,权连其责”的工作机制,用攻坚克难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和信心,在工作中“创特色、出精品、走前列”。
在公心与私利面前摆稳心态,带动爱岗敬业之风。公心用权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试金石,正确处理公心与私利之间的矛盾是领导干部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基层领导干部要必须坚持“公”字当头,公私分明,做到决策要有公心、处事要讲公德、议事要敢公开。正确处理好“大家”和“小家”的关系,具备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和奉献精神,以单位为家、以身示范、身先士卒,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率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凭品行、靠能力引导民警刻苦钻研本职业务,带动整个队伍树立爱岗敬业之风。(3)摆正“两个关系”
基层领导干部摆正关系主要是摆正自己的位臵。“一把手”是各单位作 风建设的带头人,要正确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班子内部的关系、干部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才能带动整个队伍好的风气。
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带动遵纪守法之风。要自觉坚持党性原则,明荣知耻,防微杜渐。
树立品格高尚的道德形象,带动情趣高雅之风。基层领导干部道德操守水平不仅是人品问题,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一支队伍的作风建设具有“关口”性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防范下级“投其所好”和“上行下效”负面影响的意识必须强化。因此,领导干部既要守好“底线”、又要做好示范,特别是个人的行为方式和业余爱好必须健康、检点、干净。平时要不断自觉地加强自身品行修养,做到为人正直、作风正派、不感情用事、敢于扶正祛邪,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过好权力、金钱、美色“三关”,防止商品交换原则引入队伍的政治生活,做到不为私欲而害公、不为小利而失节,带动整个队伍树立情趣高雅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