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尼日利亚水产养殖业现状
尼日利亚水产养殖业现状
尼日利亚位于非洲西部、东经3度至15度和北纬4度至14度之间,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北邻尼日尔,西接贝宁,东靠喀麦隆,东北方隔乍得湖(Lake Chad)与乍得相望。国土面积923,768平方公里,边界线长约4035公里,海岸线长约850公里。全国年降水充沛,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系发达,是多河流的国家。沿海地带多雨,雨量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增多。西部年降雨量为1778毫米,东部为4318毫米,中部地区为1270毫米,北部边沿地区仅为508毫米。从上述自然条件来看,应该说尼日利亚大部分地区具备开展水产养殖所需的基本条件,如果各地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水产养殖,尼市场水产品应该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且价格适中。但现实的尼市场水产品(南部沿海地区除外)数量匮乏、品种单一,且价格十分昂贵,以首都阿布贾超市为例,长约20cm的小黄鱼(冷藏),每条售价约为1.1美圆。政府为满足市场需求,每年不得不支付大量美圆进口水产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1年,尼共花费1,425.2万美圆购买25,934吨水产品投放市场,这笔支出,对一个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圆的人口占国家总人口70%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制约尼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问题是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短缺,致使尼现有不少自然条件很好的渔场、孵化场处于闲置荒废状态,这些渔场只要投入较少的资金加以简单的维修改造即可投入生产,如再适当采用现代的科学养殖方法,即可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影响尼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其他有关问题如下:
1、缺乏上规模的鱼苗生产
受当地市场水产品高价位的刺激,很多农户都已经认识到水产养殖业的高利润,纷纷利用屋前门后的自然水塘坑道开展粗放型养殖,较有经济实力的农场主则计划投资新建或改造渔塘大力发展养殖业。但是尼日利亚境内的鱼苗孵化场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产量上来说都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以南部Edo州为例,全州共有孵化场2个,产量不过20万尾,要供应临近五六个州的鱼苗市场,因而鲶鱼苗缺货,刚孵出的鲶鱼苗5奈拉(1奈拉≈0.06元RMB)一尾,培育一星期后10奈拉,3-5厘米的20奈拉,大规格的更贵。由于苗种紧张,严重阻碍了鲶鱼养殖业的发展。
由于鱼苗孵化场稀少,北方的鱼苗供应基地主要是在Plateau州和Kaduna州,南方则主要集中在Enugo州和Ibadan州。一些农户为购买鱼苗不得不长途跋涉,驱车数百公里之遥采购,昂贵的油费消耗增加了养殖生产的成本,而且不利于鱼苗的存活。这些客观限制因素,严重影响了尼水产养殖的发展,打击了农户发展养殖业的信心和热情。
2、缺乏必要的设备支持及鱼药供应
受到尼日利亚本国生产能力的限制,大多数的渔用设备及鱼药生产均为空白,需要从国外进口。联邦政府为了减少财政赤字,对大量的农用物资限制进口,一些可以为尼日利亚渔业迅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设备物资因此很难获得。这些渔用物资包括:网具、渔用饲料加工设备、鱼产品加工机械等。没有必要的设备支持,一些先进技术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因为尼日利亚的高温气候,鱼病危害比较严重,造成损失也相对较大。这里鲶鱼的常见病害是腐皮病和肠炎,从技术上来说很容易预防,采用一些较常见的抗生素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但是受到鱼药供应不足的限制,价格居高不下,很难为农户所接受。因此大多数鱼场养殖中很少采取预防措施,养殖水平因此停留在靠天吃饭的落后阶段,一旦有鱼病暴发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3、饵料营养来源不足,当地资源利用不充分,规模化产业有待发展
尼日利亚每年生产超过380万吨的动物饲料,其中68%是家禽饲料,28%是猪饲料,而鱼饲料仅有35570吨,所占份额尚不足1%。
饲料成分配比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除了一些进口饲料,绝大多数饲料仅由豆类和一些谷类组成,而能对水产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颗粒饲料生产企业在尼境内还是空白。大部分鱼场养殖鲶鱼均以喂米糠,麦麸为主,少数鱼场添加了5%左右的鱼粉。因饲料中营养成份搭配不合理,饵料转化率低下,养殖周期大为延长,客观上又加大了饵料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农场的生产效益。
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大量的优质饵料资源,稍微加工后就可以加以利用。但因缺乏对这些资源合理利用的办法,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例如畜牧业发展过程的下脚料,猪牛羊鸡的内脏、血、骨头、毛等,收集加工后就是优质的鱼用饲料。但是尼日利亚产业化形不成规模,没有较大的肉类加工厂,家畜的屠宰处理都是分散在民间,为收集这些废弃原料增加了困难,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浪费现象。
在优质饲料供应不足的同时,投喂方法不当也造成了部分资源浪费。因为投喂方法和时机掌握不好,以及饲料的制作工艺落后、适口性、漂浮性差等问题的存在,有的饲料投到水中后没有及时为鱼儿摄食,很快沉到池底造成浪费。大部分鱼场的饲料投喂不及时,方法不当,鱼的摄食量少,长期处于饥饿状态,造成鱼体消瘦,成活率低下。
因缺乏理论知识,有的地方甚至投喂发霉的饲料,起到了反作用。饲料管理的不科学,导致有的渔场10个月的鲶鱼才只有5-6两重。
4、鱼场设计不合理,养殖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
尼日利亚部分地区的土壤为沙质土,稳定性和保水性较差,不适应开发养鱼,但是很多农场未经勘察分析,盲目投资开挖鱼塘,要投入生产时才发现渗水现象严重,根本无法用于养殖。相比之下,那些紧靠河湖边长年积水的沼泽地地区较为适合开发养殖业,可以利用地表渗出水来补充太阳的蒸发量。但有的渔场在选址时不慎重考虑,导致雨季来临后整个渔池被洪水淹没。
井水养鱼的科学方法普及程度不够。南方地区地下水位高,打井容易,很多农场决定采用打井抽取井水养鱼的方法,但许多鱼场建成后却很快就荒废了。主要原因是利用井水作水源,没有考虑到井水的曝气处理,地下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造成气泡病频发,给养殖带来的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荒废。
很多鱼场的日常管理粗放,停留在把鱼苗放入池中后就不再用心管理的水平。有些鱼场不实行分级饲养,一批鱼从小养到大,造成大小不一,自残严重,产量低下。有的整个饲养周期不换水,水质退化,鱼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5、养殖品种单一,不能发挥生态养鱼的最大效益
缺乏必要的品种改良。虽然尼日利亚有不少科研机构,但是由于经费制约无法向社会提供高产的养殖品种。目前所养殖的基本都是当地品种,鱼种退化现象严重,新品种引进很少,杂交优势、全雄控制等先进生产技术在这里很少得到应用,养殖的鲶鱼个体小,生产周期长,从鱼苗到商品鱼需要10个月以上的时期,不利于大幅度提高产量。
养殖过程中主要以罗非鱼和鲶鱼为主,因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处于生物链的上层,对饲料的要求较高,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一些处于生产链底层,可直接食用浮游植物及青草的杂食性鱼种,如白鲢、花鲢、鲫鱼的养殖极少,这些鱼种可为鲶鱼养殖提供充足的饵料。比较之下,更为合理的多级食物链鱼种组成的生态养殖模式应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
尼水产养殖业发展思路
尽管尼日利亚几乎具备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切自然条件,但由于现有基础过于薄弱,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
发展水产养殖的条件。因此,尼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应根据尼的现有条件,首先争取多种方式培训技术人员(如由南南合作合作技术组在当地培训和TCDC在我国内培训相结合)、积极筹措资金,因地制宜推广先进技术、循序渐进,逐渐形成产业规模。
1、利用南南合作平台,展示中方技术,逐步扩大示范效果,多渠道争取资金来源。
中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要比尼日利亚领先几十年,目前在尼参加南南合作的中方技术人员不少人身怀绝技,携带了大量实用、成熟的渔业技术来尼推广。建议可通过中方养殖技术与当地原始养殖方法的直接对比(单尾重量、养殖周期、成本及经济效益等),既有效地为南南合作起到技术示范的作用,同时可进一步带动周围农户的养殖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收入。通过展示采用中国技术产生的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力,赢得尼方官员及农场主的信任,促使一些较有实力的农场主及其他有投资意向人事以赞助、投资或承包等形式参与水产养殖业发展。
2、扩大品种引进,促进更为合理的生态养殖
优先解决苗种生产和供应,有计划地建设大型繁殖中心和基地,首先可考虑在水产养殖具有一定基础的Edo、Plateau、Kaduna等州建立罗非鱼和鲶鱼的鱼苗的繁殖基地,满足邻近州的农户养殖需求。在这些孵化场的生产过程中,引进先进技术,利用杂交、全雄等科技手段,改良当地的养殖品种,缩短生长周期,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培训技术人员、帮助渔场改进他们的经营和生产以提高鱼苗的产量,为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尼日利亚有许多在中国极为罕见甚至绝迹的鱼种,如象鼻鱼,并没有得到官方的重视。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养殖品种如花鲢、白鲢、鲫鱼、鲤鱼非常适合在尼日利亚大范围推广,一经引进,将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
3、推广更合理的饵料配方及投喂方法
结合当地资源情况,多渠道、多方法地设计制作适合本地区的渔用饲料。应优先考虑设置黑帜灯泡诱虫、利用动物粪便及牲畜屠宰下脚料培育蝇蛆、蚯蚓、搜集白蚁等较为实用的方法提高鱼饵蛋白质含量,在饲料配方改进过程中注意增加鱼粉、骨粉、血粉、发酵后的鸡粪等原料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推动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注意适口性、营养性、漂浮性,增加对鱼类的诱食力。
加强推广饲料的投喂技术,采取搭食台、定时投喂、根据体重科学确定投喂量等方法,减少投饵损失,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迅速建立示范鱼场培训鱼场主及工人,推广先进的饲料技术,鱼苗结构及投放密度、管理技术,鱼病防治技术等。
4、加强渔场管理模式示范
在向尼方开展技术推广的同时,引入中国的渔场经营模式。中国技术人员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渔场的经营中去,减少不必要开支,降低经营成本,激发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渔场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技
术示范和经营示范双管齐下,促使更多的尼方农户加入到养殖业生产中来。
经营模式的引进还将有利于巩固取得的的成果,避免一些示范点在取得一定效果后因缺乏后续资金投入,无人管理而被迫荒废的历史重演。
5、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加大稻田养鱼及综合生态养鱼模式的推广力度
尼日利亚发展稻田养鱼和池塘养鱼的潜力很大,经南南合作专家组试验证明,如果仅利用10%(22000公顷)的可灌溉稻田进行稻田养鱼生产,就可为尼增加6000吨的鱼产量。因此,可利用其中条件较好的地点建立更多的稻田养鱼和生态养鱼模式,从而使更多的农民掌握这些技术。在继续巩固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选派优秀的水产技术人员到尼水产的重要地区如Enogu州、Cross River州、Kaduna州、River州和Ondo州等地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大技术示范效果。他们丰富的水产实践经验能帮助尼渔民更好地经营渔场、开展人工繁殖和孵化,同时传授中国的人工繁育、鱼病防治和投食方法等实用技术。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帮助这些州建立更多的稻田养鱼、池塘养鱼、立体生态养鱼的示范。
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在充分考察分析的基础上,选派技术员帮助那些周围有社区管理的小型湖泊(或旧矿坑)建立网箱养鱼的示范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6、充分开发未利用的资源
经南南合作组实地考察,尼日利亚有许多被废弃渔场、孵化场,条件较好,如cross river、Bauchi、Gombe、Ondo州等。对于这些现有的设备资源,只要稍加改造,即可成为产量可观的优良渔场或孵化场,它们将为尼日利亚的水产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7、推广鱼产品加工技术
以效益为中心,开展综合经营。要充分考虑水产品深加工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结合尼日利亚的国情,选择一些成本低、设备简单、生产能力强、周期短,能够为当地所接受的方法加以推广。国内一些传统的腌鱼、咸鱼、利用太阳能风干鱼等方法也可予以试验推广。一些较为先进的鱼产品加工方法,如制作鱼肉肠、鱼肉面条等加工技术成熟,也可考虑寻找投资商在尼日利亚投资建厂生产。
8、引进中国的相关产品,扶持尼国水产养殖业发展
尼日利亚水产养殖业落后的现状,对我国相关企业来说正是一个发展的机遇。鉴于目前我企业尚未实质性介入尼农业领域的现实情况,建议多方积极推动国内对尼水产养殖业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来尼实地考察,促成双方在尼水产养殖业以适当的方式合作,这样既进一步加强了双边农业领域合作,又使我企业能在全面参与未来尼农业发展抢占先机。通过合作,可带动国内水产养殖业、农业领域其它专业相关物资、设备、材料出口,增加就业,一举多得。
(2005年)
第二篇:水产养殖业市场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1.水产品行业现状
(1)市场格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产品总量就位居世界第一,2002年中国的水产品出口创汇总额又超过泰国,处于世界领先。水产生产的快速发展,总量的大幅增加,使中国的水产品市场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内市场基本达到供求平衡,某些品种已供大于求,水产品销售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呈现出“饱和型市场”和“买方市场”;而水产品出口又遭遇绿色壁垒的制约,再加上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出口困难重重。而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消费市场的持续低速发展将会使水产品销售市场雪上加霜。但是,在一些局部领域,如发达国家出口市场,小品种市场,深加工市场中水产品还有显著的增长。
中国的水产品生产是出口和内销同时并举,而且国内市场的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几年,中国的水产品批发交易发展迅速,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也较快。除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外,大多数大中城市也都相继建立起了适合本地特点的水产品批发市场。此外,水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也较快,如中国水产商情网络、沿海国有海洋捕捞信息网络、长江流域主要城市水产品信息网络、14个大中城市水产品信息网络、中国水产品信息网络等,对水产品市场信息交流、扩大产品销售等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另外,生鲜超市的出现,为水产品零售业添加了新的渠道,而且,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鲜超市购买水产品,因此,目前,生鲜超市在水产品零售中的作用不断上升。
目前,中国重要的水产市场多集中于主产区和主销区,而辐射范围较小的区域性水产品市场则尚在发育中,这使得中国水产品流通领域中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布局,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水产品的流通。
因区域资源、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问题,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农村的水产品市场很不发达,人均水产品的占有量和消费量都很有限。目前中国农村人均鱼虾消费量只有4公斤左右,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随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农村的水产品市场会得到进一步发育,9亿多的农民,若达到年人均10公斤水产品的消费量,将有500多万吨的消费空间。
因为在中国生产捕捞的海产品中,中档适销的商品,严重供给不足。比如:带鱼、黄鱼、平鱼、鱿鱼、墨鱼、黄姑鱼、免鱼等。这些市场需求,都需要进口商品来补充。即便在前几年,高达35%的关税情况下,每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带鱼,也达到百万吨水平,且均为优质鱼。与中国当年生产的带鱼,数量持平。
随着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快速发展,小品种本身所独有的个性化特征,它口味的刺激性、产品强烈的差异性、食品与生俱来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消费者对水产小产品的追捧程度,超过对一般水产品的追求,形成热卖态势。水产小品种与大众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形成:楚河汉界,两军对垒,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对水产小产品给予了正确的定位。
总体来讲,中国国内的水产品市场在传统中竞争较为激烈,同时,在高端市场还出现了外资抢占高端市场的新动向,使竞争趋势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各水产品生产企业在成本化、差异化方面作了很多创新性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大规模生产(大面积养殖),在水产品安全、小品种水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上的个性化发展,这大大增强了中国国内水产品流通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国内的水产品市场已经开始步入了差异化发展的新阶段。
(2)行业机会
鉴于以上的形势,寻找行业机会,找准水产品市场发展方向、采取科学的对策愈加重要。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水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看,中国水产品行业发展机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据美国国际食品政策研究会和世界渔业中心2003年发表的《2020年世界渔业展望》称,到2020年,世界水产品消费量(主要指鱼虾类)将达到12780万吨,比1997年的9080万吨增加3700万吨,增长40%。这种增长,一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其消费量将从6270万吨增加到9860万吨,增幅近50%;二是来自发达国家的需求,其对水产品的消费量将从2810万吨增至2920万吨,增幅为4%。从这里不难看出,今后15年内水产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发达国家直接从事水产业的劳力越来越紧张,水产生产呈萎缩状态。如日本20世纪80年代鳗鱼生产量为 3.6万吨,到了90年代降为2.1万吨。这就给我们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中国是世界上的水产大国,水产品出口保持世界首位,并在贸易量中占有很大的份额。这就为中国扩大水产品出口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今后15年内,国际水产品的增加量主要来自养殖,其产量将从2850万吨增至5630万吨。水产养殖产品的国际贸易也将越来越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发展。因而当前我们应瞄准国际市场,把中国的外向型渔业做强做大。
(3)行业风险
水产品行业作为国家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计民生.其发展也受国家政策的鼓励,但是,在行业的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风险。
A政策性风险
水产品是重要的大众消费品,国家对其产品价格监管较严,价格
难以大幅度提高.形成了“价格天花板”。这种现象在大众化低端水产品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风险如果出现,将降低水产品行业的利润率,打击行业参与者的生产积极性,并有可能造成生产企业产量下滑。同时,国家关税政策和进出口政策的变化可能使水产品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B市场风险
由于目前中国消费群体的消费兴奋点转移速度较快,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消费的热点在不断变化之中,各种产品的需求量变化比较快。对于水产品行业来讲,一般性农副水产品属于人民群众必需之日常消费品,其市场受经济周期变化影响较小,但一些“名、优、特”水产品由于成本高,价格贵,经济的周期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进而影响该种产品市场需求。此外水产品市场还会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由于水产品生产通常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因此,行业热点的转化会给生产者带来较大的风险,如果不及时预测并调整生产品种和产量,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造成产品积压,资源浪费。
C环保风险
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异物、废水、废气,生活中的污水垃圾及设备产生的噪音,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环保标准将不断提高,一些水产品生产企业有可能面临环境保护不达标的风险。
以上这些风险,都是水产品行业中的系统性风险,不受行业内各企业所控制,因此,需要各企业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系统性因素风险也是想进入水产品行业的潜在企业进行风险控制和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
(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三篇:水产养殖业生产技术标准(精)
水产养殖业生产技术标准
1.绿色食品渔业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
绿色食品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技术标准主要包括NY/T 755《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NY/T 2112《绿色食品 渔业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以及绿色食品水产养殖业生产操作规程等。另外,绿色食品海洋捕捞水产品生产时应符合NY/T 1891《绿色食品 海洋捕捞水产品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
2.绿色食品水产养殖业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水产养殖业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有:
①产地环境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养殖用水必须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水质标准。
②选择养殖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③养殖条件和方法科学、合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NY/T 2112 《绿色食品 渔业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的要求。
④病害防治及用药必须符合NY/T 755《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的要求,尽量采用生态防病及其它无公害技术。
第四篇:水产养殖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水产养殖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一、公司概述
1、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法等
2、公司的自然业务情况
3、公司的发展历史
4、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测
5、本公司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或者独特性
6、公司的纳税情况
二、研究与开发
1、研究资金投入
2、研发人员情况
3、研发设备
4、研发的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及发展趋势
三、产品或服务
1、产品的名称、特征及性能用途
2、产品的开发过程
3、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段
4、产品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如何
5、产品的技术改进和更新换代计划及成本
四、管理团队和管理组织情况
1、公司的管理机构,主要股东、董事、关键的雇员、薪金、股票期权、劳工协议、奖惩制度及各部门的构成等情况
2、公司管理团队的战斗力和独特性及与众不同的凝聚力和团结战斗精神
五、水产养殖业行业、市场与竞争分析
1、目标市场
a)细分市场
b)目标顾客群
c)5年生产计划、收入和利润
d)市场规模、目标市场所占份额
e)营销策略
2、行业分析
a)行业发展程度
b)行业发展动态
c)行业总销售额、总收入、发展趋势
d)经济发展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
e)政府对行业的影响
f)发展的决定因素
g)竞争战略
h)行业门槛
3、竞争分析
a)主要竞争对手
b)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及所占市场份额
c)竞争对手可能出现的新发展
d)竞争策略
e)在发展、市场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f)竞争压力的承受能力g)产品的价格、性能、质量的市场竞争优势
六、营销策略
1、营销机构和营销队伍
2、营销渠道的选择和营销网络的建设
3、广告策略和促销策略
4、价格策略
5、市场渗透于开拓计划
6、市场营销中意外情况的应急对策
七、生产经营计划
1、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计划
2、公司现有的生产技术能力
3、品质控制和质量改进能力
4、现有的生产设备或者将要购置的生产设备
5、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
6、生产产品的经济分析及生产过程
八、融资说明
1、投资计划:
a)预计的风险投资数额
b)风险企业未来的筹资资本结构安排
c)获取风险投资的抵押、担保条件
d)投资收益和再投资的安排
e)风险投资者投资后双方股权的比例安排
f)投资资金的收支安排及财务报告编制
g)投资者介入公司经营管理的程度
2、融资需求
a)资金需求计划:为实现公司发展计划所需要的资金额,资金需求的时间性,资金用途(详细说明资金用途,并列表说明)b)融资方案:公司所希望的投资人及所占股份的说明,资金其他来源,如银行贷段等。
九、财务计划与分析
1、过去三年的现金流量表
2、过去三年的资产负债表
3、过去三年的损益表
4、过去三年的财务总结报告书
5、今后三年的发展预测
十、风险因素
1、技术风险
2、市场风险
3、管理风险
4、财务风险
5、其他不可预见的风险
6、风险控制和防范手段
十一、退出机制
1、股票上市
2、股权转让
3、股权回购
4、利润分红
第五篇:水产养殖业发展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积极行动,由局长牵头、各股站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工作小组,就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并结合我县水产事业发展、队伍建设、技术更新等工作实际,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我县水产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一是有资源优势。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9万亩,其中:水产养殖场两个,面积3.9万亩;水库8座,面积0.55万亩;池塘面积4.55万亩;而精养养殖户仅拥有水面2.2万亩,占总养殖水面的24%。还有6.8万亩待深度开发。
二是具有发展绿色水产品的优势。9万亩水面80%为天然水库和塘坝,生态条件保持良好,无工业区、无污染,特别是岔林河流域及山区塘坝发展冷水养鱼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
三是具有发展旅游业和休闲渔业的优势。二龙潭水上观光别具特色。8座水库风景秀丽,山区塘坝乡土风情浓厚。对发展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渔业和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是渔业市场潜在优势。全县渔产品消费者24万人,产量达到人均年消费量5公斤,总计全年共需鱼消费量120万公斤,而目前全县消费的总量中按人均15公斤计算全县共需360万公斤,有240万公斤需从外地进入xx市场,由此可见的是全县渔产品产量满足不了xx县市场的需求量。
2、不利因素
一是水产业起步晚、发展慢、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没有形成规模。科技含量低,没有成型的养殖场,在鱼池、塘坝中大多数均无路、无井、无电,养殖条件原始,与外地相比十分落后,基本上靠天养鱼。
二是养殖户思想观念陈旧。延续传统的方式养殖(粗养),技术水平低,品种单一,全县基本上还保持着鲤、鲢、鲫老三样。生产的效益差。
三是资金短缺。农民缺少资金的投入,制约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精养生产模式的推行。
四是没有真正列入产业结构调整之中。如何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开发xx名、特、优品牌,这一问题应引起县、乡领导、农业部门及农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五是典型不突出,牵引能力弱。在多年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中,没有形成让农民学什么、看什么,怎样发展的典型,使农民盲目,不知道怎么干。加之外出学习、引进外地经验不够,影响水产业的探索和发展。
六是服务体系不健全。乡镇水产业科技力量薄弱,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不到位,农村水产科普面不广。
二、发展的基本构想
一是突出特色,狠抓名、特、优渔业养殖。主要是提高养鱼产量,推进渔业生产向提高质量、规模养殖、优质、名贵鱼类转移,并逐步发展为产业化经营,以满足于不同阶层消费者的需求。二是突出资源优势,狠抓绿色水产品生产。达到“无污染”、“无公害”,促进人民的健康,三是突出科技示范引导,狠抓各种服务,全面提高养鱼户的养鱼水平。四是突出基础建设,建立规范化养殖基地。
总之,水产养殖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前瞻市场,实施典型牵动效应,引导、推进科学化养殖,基地化生产,以名、特、优品种人工养殖为重点,综合开发旅游渔业和休闲渔业,力争在短时期内做强xx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