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得意一天是一天》 《最爱》 影评 观后感
得意一天是一天
如果将顾长卫导演的《最爱》(2011)当作一般的爱情片来看的话,确实不亚于其他爱情片,而与其相平的优秀电影亦是不少,甚至有胜于它的。可《最爱》却将故事背景放在了极其敏感能触动人心、人们不断包容的群体里,艾滋病群体。
我曾经读过郭敬明编的《少数派报告》(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顾名思义,全书是记述‚少数派‛的。然何谓‚少数派‛?书中诠释道——有自闭症患者,有聋哑人,有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人群,有精神分裂,亦有艾滋患者。‚是谁何时开始,以论理、道德,或以自己为标准或是凭借,认定孰是孰非,如此,人们的歧视、唾弃、憎恨,以至于他们懊恼、疯狂,然不知所措却与世长辞;他们的生活没有光明,他们生活在黑暗之中,唯一的是在深夜里街边的路灯给予最后的光照。‛这是摘录于我阅毕本书后所文的读感,文章标题是书中柴静文章的标题——《当你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咱们就是平等的》。
以此来概括《最爱》其实再好不过;然而相比之下,是叙述人的爱恨离愁,是叙述生的水生火热,是讨论人性、金钱、盲流或道德是非,却失了本意。为何不摄作爱情片,为何不摄作惊悚片,而融于艾滋病群体,岂不为突出弱势群体。谈至弱势群体,我更喜与‚少数派‛并论。所谓弱势群体,大家更喜欢将作为经济上的弱势,比如被拖工资的农民工、收入少的人民教师等等等等,而我所说,并且认定这才是真正弱势的,是没有收到关心、疼爱、包容,乃至歧视、唾弃、憎恨。何为?反抗之?却认为自己的精神、心理对社会是个危害,却认为没必要,于是他们的‚势力‛愈来愈少,谈何反抗。事实上,少数派并非如此的‚少数派‛,他们不仅仅是这些所谓心理或生理有‚缺陷‛的人们,比如,有灾民,有自由摄影师,有杂技演员,有流浪艺人。他们拥有他们的思想——那是伟大的——然而却无法告之于世,因为这种思想会让他们被孤立——可是他们依旧坚持。人心叵测,本来只是少数人的厌恶,可惜社会缺乏对如此人的保障,人云亦云,久而久之,社会开始厌恶这些人群。
通过各种媒介,我们了解与我们不同身份的、极少数的人群,但一旦与他们相亲生活,才发现原来和常人一般,和你同样有喜欢的东西、厌恶的东西,同样有着梦想,为之奋斗的目标;只不过是在一些层面与你有着不同,比如财富,比如他喜欢的人的性别,比如他的器官是否好使,比如他是否喜欢和别人多说话,比如,比如。他们时而一无所有,却坚持生活在阴影之下,倒不如说是早将生死置之于事外,甚至不再奢望他人的同情,因为他们只为满足自己——这不是肉体上的满足,不是物质可以满足的。少数派们被孤立,他们就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呐喊,挣扎,却依然继续他们的‚少数行为‛。‚变态‛、‚神经病‛、‚哑巴‛、‚脑残‛、‚妖精‛……多少的‚爱称‛充斥于他们的耳边。然而,或许这只是我们无心地出言,却哪知在他们内心是何种巨大的打击……
谈到艾滋病不觉与同性恋联系起来,有人憎恶,有人包容。有这么一篇文章:‚希腊神话中的多数男神都是同性恋,他们都是否是‘神渣、神妖、神变态’……?爱神丘比特是双性恋,难道他向众人射出的爱情之箭是‘神妖、神渣之箭’,或者是‘箭渣、箭妖’……?…… 您爱看奥运会吗?很不幸:奥林匹克运运会史传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头号英雄赫拉克勒斯创始的,他就是个双性恋,运动会上的体操、骑马项目就是为了纪念他和美少年伊俄拉俄斯的爱情,古时候冠军运动员加冕时唱诗班就唱起他和伊俄拉俄斯凯旋时的颂诗(相当于今天的奏国
歌),那奥运会岂不成了‚妖、渣、垃圾、变态......运动会‛了?……您是汉族吗?知道吗:汉族就是因为刘邦在中原建立了汉王朝才渐渐有了这个族名的。而刘邦就是双性恋,西汉的皇帝几乎就是个双性恋大集合,咱的汉民族难道是‚妖、渣、垃圾、变态民族‛?汉文化、汉字不知又算什么呢?‛等等,诉诸了厌恶同性恋之人妄想与其脱离干系至不可能。
然而无论是谁,都有生活的权利,只要我还没死,就要活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与别人意见不一之时,或许仅仅只是三人行而两人论,自己被排除在外时,其实我们就瞬间变成了少数派。你可能因为一个好奇的想法,被人取笑,可你经受不了,便放弃了,进而再次跟随‚主流‛。那不过是一时的少数行为,得到的也不过是一时的打击;然而他们呢?每个人都会突然进入‚少数派‛,我们亦有感受别人的排斥,然而自己却又是如何对待与自己更不同的少数派?
我仰天叹而泪纵横,或许这不会让所有的人流泪,可我流泪了,我变成了少数派。我厌恶别人的唾弃,可我依旧泪流。只要我还没死,就要活着。
末了,失语。
以片中一句话作为标题亦代结尾,曰:
得意一天是一天!
第二篇:《永恒的一天》影评
永恒的一天
影片分析期末作业
姓名:王璐平
学号:201107145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学院:艺术文化学院 指导老师:刘志
明天·彼岸
—解读《永恒的一天》
电影《永恒的一天》中,安哲罗普洛斯导演讲述了希腊一位老诗人完整的一天,影片运用独到的叙事手法、表现手法,将朴素的生活哲理展示的淋漓尽致。
影片结构是完整清晰,全片主要以线性叙事作为故事结构。全剧以主人公老年的回忆作为线索,亦真亦幻。在这短暂的一天中,影片充分发挥了视听语言的作用,真实再现了主人公的一生。整部影片是以回议作为主要叙事部分,以回忆引发对往事的慨叹,这样的创作手法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电影回忆了老诗人年轻时侯热衷于追求自己的诗歌事业,而忽略了家人的感受,是老诗人着一生中都无法忘却的伤痛,然而作为诗人的他他的创作之路也充满坎坷,他经历了流浪、离家、回归家庭,这不仅是个体命运的还原,也是时代的缩影,正是社会大环境的动荡造就了个体命运的悲剧。影片中的叙事转折出现了另外一个诗人,他和老诗人是同一个国籍,也同样一直流浪,在创作。老诗人在写《解救贫困之人》时,却因为词穷而最终无法完成。词语是诗人的灵魂,是他的精神支柱。没有了语言,对老诗人而言,无疑是痛苦的。于是老诗人花钱买词语,他不仅仅是再寻找语言这种符号,更是在寻找一种源自于生命源头的慰藉。
影片可谓是充分调动了丰富的视听语言,无论是影片本身场景的处理,还是对主题的渗透,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镜头的运用,本部影片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运用长镜头拍摄。冗长的长镜头,萧瑟的背景,阴冷的色调以及平淡而费解的剧情。长镜头往往是乏味无趣的,然而这里长镜头的运用是恰到好处的。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逝去的东西往往是最最的怀念的,是我们最渴求的。影片中对于已经是暮年的老诗人来讲,常常对既往的事情满怀惆怅与思恋,尽管曾经很酸涩和痛苦,可是谁又吝啬回忆这份因年轻的冲动而挥霍过的青春时光呢。回忆中的而所有都是美好的。长长的镜头,引起了观众与主人公的共鸣—对往事的思索。老诗人现在正经历着人生的冬天,而整部影片无论是在背景还是在色调的选择上都是为衬托这阴冷的冬天,给人以压抑深沉之感,从而烘托他晚年的孤独和抑郁。影片中的多处长镜头都很好的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在车里老诗人与小孩的谈话的场景,小孩要走了,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哪里有他的家,哪里有他的亲人。小小年纪的他就要承受这种悲哀的感受,吃这种流浪人的苦,或许遇到老诗人是她生命中极为幸运的事情,可是他们终究要分离。在这个时刻,去向哪里,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长长的镜头,安静的画面,萧瑟的背景,在这深沉中,弥漫着一种无法言语的悲伤情绪。彼此心里都是苦的,心灵确实相通的。还有几处长镜头的场景多次出现,老诗人牵着她的狗孤独的大海边,长镜头伴随始终,我们的眼神也跟随其中。都说长镜头里是有内容的,的确是这样,导演是要告诉我们,老诗人流浪而孤独的一生,他苦苦寻觅的根就在这大海中。他走啊走,却走不出心里的那道坎,家在何处,灵魂在何处,他要走向何处,有谁可以回答他。长长的镜头出现的时候,画面总是安静的没有声音,更能让观众专注于这一画面的内容而不至于被打扰。以前看到长镜头的画面总是觉得枯燥无味,现在终于发现了长镜头独具的魅力。或许在看惯了喧闹的场面之后,细细欣赏一番长镜头会别有一番滋味。还运用了移动拍摄。其中有一个场景,老诗人和小孩在讲话,接着摇镜头将此场景转到皑皑白雪的山地,这个客观镜头转的很好,镜头衔接也特别棒。再有就是老诗人离开妻子一人跑到雪地高山处,跪在悬崖峭壁间,之后又回到与妻子一起的场景,这个镜头的转换极其具有渲染效果。还有一个镜头是运用主观镜头海边下起了大雨,老诗人在拼命的寻找妻子的身影,在对妻子安娜的呼唤中,当终于找到妻子时,伴随着妻子的独白声,场景变得唯美起来,纵使还是有一丝丝的悲伤情绪。转场做得也是极其完美。当老诗人到了女儿家时,女儿爱读母亲的信时,就出现了妻子安娜的独白,与女儿的声音穿插起来。当他推开窗的一瞬间,就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在他的回忆中,无论是少年与伙伴嬉戏还是孩子满月是与爱妻、亲友欢聚的场景,都充满了阳光与活力。母亲与妻子的呼唤,那些曾经熟悉而不以为意的一切,在此刻看来都是那么的珍贵。人,总是这样,不断失去,却总在逝去之后方觉珍贵。或许他小时候溜出去到处玩耍没少受母亲的责骂,或许孩子满月时妻子对他的渴求和依恋让热爱事业的他为难。但是这些都不是回忆的主旋律。美好,总是回忆的主旋律。回忆起往事,老诗人总是幸福的。提到对时空的转换技术,主人公在回忆中都是以晚年的形象和衣着出现,这也是影片手法上极具特色的。起初在看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些模糊不清,看不懂为什么这样安排。然而渐渐地明白了导演的良苦用心:用老年沧桑的形象走进回忆,或许更能表现出回忆的触手可及,更能体会往者不鉴的无奈与苦闷。这部片子证实抓住了遗憾这个角度去增加回忆的厚重感。想到这一点,观众的视野渐渐地清晰开来。年轻的时候,不管是因为年少轻狂乱跑一通(我觉得片中小男孩的出现就是主人公年少时的场景)还是对事业的疯狂热爱,主人公四处漂泊,积累文学素材和灵感,很少估计的哦啊家庭,着是对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愧疚和追悔。老去的视乎,对家庭的牺牲却始终换不回事业的圆满,续写《解救贫困之人》是终因词穷而未能完成。或许,这就是本属于老诗人的宿命,是早就注定好的悲伤结局。
导演在剧情的剪接上也下了不少的功夫。情绪式剪接和叙事式剪接做得惟妙惟肖。在回忆孩子满月时与妻子、亲朋相聚的场景时综合运用了着两种剪辑方式,在叙述的同时渗入了老诗人的忧郁情感。当时的他是矛盾的,热衷于事业的他,无法给与妻子和刚刚降临的孩子以情感的安慰和生活的体贴,作为丈夫和父亲,他是失败的。看到妻子在自己面前翩翩起舞的姿态,看到妻子明明哭了却不告诉自己原因,老诗人心里也是痛苦的。这种回忆让他疯狂,始终压抑着自己的心灵。他找不到方式解脱。命运已经赋予了他这种姿态,他无法改变。还有一处是到了晚上几近结束的时候,主人公走进一间屋子,场景由外面的阴冷随着老诗人的眼睛慢慢变成大海面前光亮的场景。这里有时空的转变,并且运用了情绪式剪辑,将老诗人的情绪达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高潮。这种情绪的反差也是导演故意制造的。当小男孩离开了自己身边,自己的人生也要接近尾声,这是与大海前跟妻子跳舞的欢快场景形成明显的对比,将老诗人这种无法言语的悲伤情绪渲染的淋漓尽致。完美的转接,造就了着悲伤的氛围,同时达到了感染观众的效果。
影片中还穿插了这样一个镜头,小主人公的挚友—赛琳因为车祸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我想这是令观众为之震撼的镜头。或许他自己都不曾预料到自己小小的生命这样经不起考验,自己还没有好好看懂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还有好多美好的期待,还没有与朋友玩够疯够,或许他还计划明天该如何如何,他怎噩梦会想到今天是自己的最后一天?然而再多的或许都只是或许,这一瞬间,所有的一切:包括梦想,回忆,憧憬,都化为乌有。主人公因此充满了对生命的恐惧—你将来的路还很长,你可以周游所有的港口,而我只有今天这一晚,请留下来陪我。终于老诗人诉出了心底深处的声音。我们一生或许都在追求完美,追求所谓的梦想,却在不经意间错失了更为重要的东西。生命—多么美好的字眼,拥有时不曾想到他会有一天离开,更不曾想到好好珍惜,自己的,周围的,然而就像时间再我们洗手的瞬间溜走一样,生命也会跟我们开玩笑,当失去了他,任何东西都烟消云散。所以,珍惜生命,自己的,亲人的,朋友的,不要在失去之后才会遗憾他那么的短暂,以至于自己什么都没有来得及做。我想,着是导演通过这个镜头要告诉我们的。
说到视听语言,不得不提影片中的声音元素。整部影片贯穿巴尔赞的奏鸣曲,那首极其深沉、忧郁的曲调,烘托了一种悲伤的氛围。奏鸣曲中含有深刻的内容和情感,饱含主人公对祖国命运的忧郁,对祖国的深切思恋,更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感叹,有着极大的渲染效果。音乐与剧情配合的天衣无缝,在展现剧情发展的同时,很好的叙说了人物的情感主题,从中可以看出导演也是一位音乐大师。还有就是片中出现的自然音—海浪的声音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片中多处出现老诗人孤独地走在大海边的场景镜头,伴随着大海的海浪声,诉诸着心底的声音。着海浪声就是老诗人的感情寄托,是自己对家的一种渴求。流浪在外多年,已经错失了太多的人,太美好的事,然而心底始终都有对家的思念,听着海浪声,仿佛听见了母亲和妻子的呼唤。海边漫步,孤独的身影与大海融为一体,回忆起于妻子孩子其乐融融的画面,心底里无比留恋,只有将这份思念寄托给大海,希望可以带来家人的消息。当然,影片中不可忽略的声音还有人物独白。在现实与回忆的交错中,总是伴随有妻子安娜的独白声,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老诗人对妻子怀念的一种说明。这种独白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要有的。老诗人对过去的回忆,都是通过妻子的声音引发的,妻子的声音已经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永远也无法抹去。
下面谈谈影片的镜头风格。我们都知道,电影是影像的艺术,导演可以调动丰富的影像语言,来对场景进行多方面的转换,从而突出其深刻的主题。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本部影片中,导演拍出了一种诗歌的意境,让观众拼出了“诗的味道”。场景是诗意的,人物语言是诗意的。影片中尽管人物语言不多,但就是这少有的语言中,多数都是诗意的。回忆中诗意的画面,与现实中的阴冷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妻子安娜的独白也是充满诗意色彩的,尽管诗意中有悲伤的意味,可这并不减少它的唯美气息。这就为较为冗长乏味的长镜头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诗歌是充满魅力的,而具有诗歌韵味的电影更是极具魅力的。
“明天是什么?”你说,“明天就是永远或只是一天。”这就是老诗人心里的答案吗,我们无从知道,或许他自己都无从回答。明天,永远,还是一天?又或者根本不需要什么答案。在老诗人自己看来,他的一生已经成了一场悲剧,这悲剧从何开始,又该从何结束,无人知晓,也许就是在明天吧。明天代表着希望,而自己的人生已经如此的荒凉,哪里来的希望。妻子安娜也没有告诉自己明天究竟是什么,在哪里,而他,终究要消逝在明天的光辉里。一部看似乏味的片子,充斥着冬季的阴冷;一个看似著名的诗人,影响着一代人;一个看似短暂的时间,仅仅一天,却充满了一生的追忆与无法弥补的遗憾。冗长的镜头,震撼心灵的奏鸣曲,萧瑟的背景,阴冷的色调,平淡却令人费解的剧情将这一主题渲染的尤为突出。影片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流浪者的主题,这亦是希腊文学的特点。影片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老诗人流浪的镜头:老诗人牵着狗,走在广阔的大海边,他是谁,一个像我一样孤独的人吗。一切过的如此之快······寂寞包围着我。这既是环境的孤独,也是主人公心境的孤独。
希腊现代之父—安哲罗普罗斯用《永远的一天》将我们带入了希腊电影的殿堂。通过本篇无疑看到了一部优秀的文艺片。没有宏大的场景,曲折的情节,震撼的音效,却让观众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情感体验。
第三篇:永恒的一天影评
永恒的一天
亚历山大是一个晚期癌症患者,他不愿意自己的生命在医院里终结,就像是船应该壮丽地破碎于海之腹地,而不是老迈于岸边的沙滩。他决定度过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于是带着心爱的狗去了女儿家,想把狗托付给她,却被女儿拒绝,并且,女婿要卖掉曾经给他们留下许多甜美回忆的海边老宅。亚历山大突然觉得,那种孤独和疼痛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比拟的,即使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也没有如此强烈。他颤抖着声音,对女儿说:“还记得你小时候吗?有一次旅行,你迷路了,很久之后,我们找到了你,却无法止住你的哭泣。孩子,我紧紧抱住你,却没有任何办法帮助你。”冷漠的女儿不知道父亲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她漠视着他的关心,更忘记了自己曾经体会过的生命的孤独。谁也不能真正走进另一个人的世界。
亚历山大牵着狗悲伤地离开了女儿家,开车在街上漫游。他回忆起早逝的妻子。作为行吟诗人的他,长时间离家远游在外,留给妻子的是大片时间的空白。美丽的妻子隐忍着所有的痛苦,守着孩子,盼望着他的归来,把一封又一封写满思念的信,寄给亚历山大。那些句子像屋外美丽的蔷薇花,一朵朵开在信笺上,开在他的心里,但却无法积聚、打造成一艘载他归来的船——“我想在两本书之间绑架你/你有你的生活/把女儿和我摒出局/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会离去/风把你的眼睛带往遥远的地方/但请将这一天送给我/犹如我的最后一天”,亚历山大此时才体会到,妻子用全部的爱,换来的却是没有期许的等待。她一个人在付出的爱中,寻找着亚历山大的影子,独自在爱的旅途中
艰难行走。亚历山大无视妻子伸向他的手。他自以为的爱,并没有救赎安娜的孤独。
他象是秋雨中无根的浮萍,唯一的温暖来自那条狗。他和它在空旷的大街上没有目的地前行。亚历山大看到一群从战火中的阿尔巴尼亚逃到希腊来的孩子,被警察四处追赶。他们像惊惶失措的小鹿,夺路而逃,恰好一个黄头发的小孩子跑到他的车前。亚历山大本能地打开了车门,把小孩子拽了上来。这是一个开始。这个开始让亚历山大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亮。
亚历山大第二次从人贩子手中救出阿尔巴尼亚男孩,想把他送回家乡。在边境的哨卡,他和小男孩看到被吊在铁丝网上的难民,像是无法飞行的风筝,静止在上面。亚历山大惊呆了,小男孩被再次袭来的恐惧占据,两个人不约而同地转身逃走。男孩子对亚历山大讲述自己逃离战火频仍的家园时的情景:通往希望的路上都是地雷,每走一步都要拿起一个石子,投到前面,然后双手抱住头,蹲下。没有地雷,就往前走几步。然后再投,再蹲下,抱头,再走。男孩在叙述时,反反复复重复这几个动作,眼神中流露出无法消弭的恐惧,语言散发着冰冷。叙述只会加深自己内心的恐惧,绝望无法分担。生命会在一步之间灰飞烟灭,死亡像是冰冷的刽子手,刀锋下来,就能斩断呼吸。他小心翼翼地在生命的悬崖边行走,钢丝一样的道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生命的渴望,死亡的威逼,控制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让他过早地领略了人生谢幕时的内容。生,是他的;死,也是。
男孩子和亚历山大又开始了流浪。在寂静无人的大路上,一老一
小缓慢地走。两个孤独的生命,相互取暖。不幸并没有就此结束,小男孩的伙伴——塞林死了。亚历山大带着他去医院偷出了塞林的遗物。遗物点燃,男孩在火光中喃喃自语:“哦,塞林,海洋如此辽阔,你将前往何方?哦,塞林,我们将去何方,我们的明天将会怎样?”这也是灵魂希望得到救赎的追问。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终极是死亡,而死亡之后呢?在孤单的生命之旅中,除却肉体必须经历的伤痛,还有没有一处温暖而安全的地方,可以安放我们疲惫不堪的灵魂,彼此信赖,没有疼痛?
男孩子要去寻找自己的伙伴,只有在大的集体中,个体的孤单才会消解。而亚历山大的生命的孤独,是在解救男孩的过程中得到缓解的,他无法再回到一个人的世界。在大桥上,当男孩子转身离开,亚历山大痛苦地呼喊:“请求你,留下来陪我!”亚历山大终于明白了,自己美丽的妻子因何自杀。孤独,生命的孤独会慢慢吞噬一个人所有的意志。在没有理解与爱的世界中,没有谁能够走上山坡,走向阳光。阴影笼罩了全部的天空,仅有一的一点希望被冷漠和长时间的无呼应状态,连根拔除。海风,蓝天,香槟,咖啡,众多的朋友,欢歌笑语,还有孩子的呢喃之声,被锁闭在脆弱的心灵之外。安娜——亚历山大的妻子,无法承受生命中被不断复制的孤独,她结束了自己一个人的旅行。亚历山大在虚幻中问妻子:明天需要坚持多久?回答是:比永远多一天。
男孩子终归是要走的,亚历山大的生命也即将走到终点。他要送男孩子去一个没磨难的地方,弱小的生命应该在阳光和爱中存在。他
们上了一辆大巴,摇摇晃晃的车在雨雾中行驶。中途有许多人上车:挥舞红旗的革命者,拿着白色的玫瑰却无法相爱的情人,捡拾别人丢弃的花朵的中年人,演奏音乐的音乐家,还有行吟诗人。他们面无表情,在各自的生命轨道中随着生命巨大的齿轮转动。没有交流,甚至是眼神不经意的一瞥。相聚,又分开,彼与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又相互排斥,无法关照。当然这些是亚历山大自己想象中的虚幻镜头,事实上那辆大巴除却沉默不语的司机之外,只有他和男孩。
辽阔的海洋,巨大的海轮。亚历山大把男孩送到船上,让他开始新的生命之旅,男孩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亚历山大在夜幕中孤独地回去了。他想起自己曾在小男孩手中买字:放逐者。这是小男孩卖给他的三个字。生命是在现实的束缚中,寻求可能存在的自由,自由等同于尊严和生命。但,它始终是一个人的飞翔。自我的放逐需要爱的牵系,否则孤单的生命之旅如何继续?
亚历山大去养老院和年迈的母亲告别,老人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儿子。她只是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回忆当中,那里没有现实的伤害和残酷,只有亲情、温情和不竭流淌的爱。她颤巍巍地掀起薄幕中的窗帘,对着夜色呼喊:亚历山大,回家吃饭了。亲情、友情、爱情,是生命延续的动力,它们充盈了灵魂,如此才不会孤单。冷漠、无法交流与沟通,人性潜在的恶,像是百米赛跑中的跨栏,横亘在那里,等待着被不断地跨越。然后,在精疲力竭,没有能力去掀开面前这些障碍,伸出手想得到温暖时,才知道,他们都在一路奔跑,重复着相似的人生。亚历山大问苍老的母亲,也在问自己: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为
什么不懂得相爱呢?
第四篇:《永远的一天》影评
生命中的一天
——浅析影片《永远的一天》
带着一种压抑的心情看完了影片《永远的一天》,心中竟有些许的释然。影片通过主人公亚历山大生命中最后一天的经历,深深地表达出了时间和生命的重要意义。一部看似简单的文艺片中,却隐含了许多许多深刻的东西。不仅如此,安哲罗普洛斯导演更是完美的再现了电影视听语言的魅力,可谓将其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下面我用自己浅薄的见解对这部影片做一下分析。
年迈的诗人亚历山大,在影片中,走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倾尽一生心血写诗,并一心投入翻译诗集。为了这些工作,他疏离了自己的至爱和亲人。影片从头到尾,都充斥着一种阴沉的气氛,特别是老人在海边的那些镜头。那么多雾,那么多雨,当然,还有那么多的沉重的回忆与幻觉。在这样的气氛中,老人的举手投足,都给人一种迟暮之感,他的悲伤回忆更加深了我对他的同情。为什么一个生命已在旦夕的老人,要承受这样的沉重,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悲哀吗?老人是善良的,这一点可以从他与小男孩的交往中看出。他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那首未完成的长诗,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爱人昔日的信却触动了他敏感的心灵,让他在充满遗憾的回忆中走完了余生。
影片中,老人是非常孤独的,长期饱受疾病的折磨,在自己生命终于走到尽头的时候,他向自己的生命告别,向女儿告别,向老房子告别,向爱犬告别,向母亲告别,向一日之交的孩子告别,向这个世界自己曾挚爱的一切告别。但他却无法同记忆告别,安娜的映像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他只能在断续的记忆与虚假的幻境中去补偿,去再次爱自己昔日的爱人,苦涩的甜蜜中,带着已经太迟的哀怨。一方面,到了这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空虚、彷徨而无助困扰着亚历山大。他唯一拥有的,是对爱妻深深的思念与愧疚,而明天,亚历山大就得去往陌生的世界。他答应医生住进医院,却又不愿在阴冷的病房中度过生命的最后一天。另一方面,他又迫切的想要同自己曾经挚爱的一切一一道别,借此来慰藉自己心中深深的遗憾。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电影《少年派之奇幻漂流》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人生也许就是不断的放下,然而遗憾的是,我却没有跟他们好好道别。”诗人在影片中所做的一切,也许就是为了能在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让自己少留下一些遗憾吧。
电影中印象极深的,是妻子安娜写给亚历山大的那封信,信如整部电影一样美得像一首诗: “我想在两本书之间绑架你,你有你的生活,那把女儿和我摒
出局。我知道总有一天,你会离去,风把你的眼睛带往遥远的地方„„ 但请将这一天送给我,犹如我的最后一天,请将这一天送给我。”她的文字将丈夫带去温馨的回忆中,那时候她还是穿着波点连衣裙热情美丽的妙龄女郎,是在海边和朋友聊天聚会时笑的明媚的精灵一样的存在。而迈入回忆中的是亚历山大却依然是现在这副老人家的模样,年龄上强大的对比差距似乎在告诉人们回忆终究是回忆,有些事过去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失去的时候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而这迟到多年才明白的妻子安娜的爱情,深刻到要对书本产生嫉妒之心。
诗人想要好好把握住今天,然而他却不知该何去何从,只能茫然地在街上游荡着。这时他偶遇到一个因偷渡而正被警察追捕的小男孩,他动了恻隐之心,救了这个小男孩。小男孩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整部影片对亚历山大人物的衬托,可以说,如果没有小男孩,影片的感染力与表现力都要大打折扣。导演对于一老一小的故事情节的描述可谓别具匠心,小男孩的出现本应当只是影片的一段插曲,因为亚历山大并不想把太过奢侈的时间花费在这样一个陌生小孩身上,但上天却仿佛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心中的善良让他把小孩从人贩手中赎了回来。小男孩陪伴着亚历山大走过了这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而这一天,老人也俨然成为了小男孩的保姆。在老人心中,这个男孩像是他内心里一直陪伴着他的,他成为了老人最后的时光里的精神寄托。影片中老人与小孩都是流浪之人,老人把小男孩送上轮船扬帆出港的那个片段,是整部影片的主题所在,在我看来,老人象征着过去,而小男孩则暗示着未来。老人也没有沉湎于过去,他在小男孩的帮助下,走向了明天。
影片中还穿插了这样一个镜头,小男孩的挚友赛琳因为车祸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我想这是令观众为之震撼的镜头。或许他自己都不曾预料到自己小小的生命这样经不起考验,自己还没有好好看懂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还有好多美好的期待,还没有与朋友玩够疯够,或许他还计划明天该如何如何,他怎噩梦会想到今天是自己的最后一天?然而再多的或许都只是或许,这一瞬间,所有的一切:包括梦想,回忆,憧憬,都化为乌有。主人公因此充满了对生命的恐惧—你将来的路还很长,你可以周游所有的港口,而我只有今天这一晚,请留下来陪我。终于老诗人诉出了心底深处的声音。我们一生或许都在追求完美,追求所谓的梦想,却在不经意间错失了更为重要的东西。生命—多么美好的字眼,拥有时不曾想到他会有一天离开,更不曾想到好好珍惜,自己的,周围的,然而就像时间在我们洗手的瞬间溜走一样,生命也会跟我们开玩笑,当失去了他,任何东西都烟消云散。所以,珍惜生命,自己的,亲人的,朋友的,不要在失去之后才会遗憾他那么的短暂,以至于自己什么都没有来得及做。我想,这是导演通过这个镜头要告诉我们的。
影片中多次出现老诗人对妻子安娜的印象,回忆起往事,年少轻狂的热爱文学,而让自己失去了心爱的妻子,何尝不是老诗人着一生中都无法忘却的伤痛呢?然而作为诗人的他在创作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流浪,都在寻找他的家,一个真正可以安定下来的家。然而他始终都找不到,只好选择流浪,在母亲生病是离开了母亲。亚历山大去养老院和年迈的母亲告别,老人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儿子。她只是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回忆当中,那里没有现实的伤害和残酷,只有亲情、温情和不竭流淌的爱。她颤巍巍地掀起薄幕中的窗帘,对着夜色呼喊:亚历山大,回家吃饭了。亲情、友情、爱情,是生命延续的动力,它们充盈了灵魂,如此才不会孤单。冷漠、无法交流与沟通,人性潜在的罪恶,像是百米赛跑中的跨栏,横亘在那里,等待着被不断地跨越。
这部电影十分煽情,但却不太动声色。整部影片充满回忆色彩,回忆中亦有遗憾。这是符合我们心里的,要知道回忆起过去,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遗憾总是与回忆形影不离。老诗人年轻时侯热衷于追求自己的诗歌事业,致力于自己的文学创作,而忽略了家人的感受,疏于照顾他们,致使妻子早逝,成为老诗人终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老人在影片中说的“留下来,留下来陪我”是他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歇斯底里。留下来,一切都想留下来,但最后连这个陌生的小男孩都离自己而去了。而这个小男孩大概是他生命里最重要也是最后一点珍藏的东西。他付出一生去追寻永恒的价值、永恒的天堂,但到头来,对那儿仍是一无所知。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消极的讽刺?
当一个习惯了自己肚子旅行的人也害怕了孤独时那会是多么的悲伤,亚历山大就是这样一个诗人,他在年轻时不知该如何去爱,直到步入暮年才听女儿念出了死去的爱人留给他的信,于是,他只有悲伤的回忆,回忆他失去的爱情。片中
不断出现现实与回忆的穿插,但是在回忆时并不是将老人还原为那时的他,而是以一个老人进入过去的角色,这样老人仿佛一个闯入过去不速之客。当在回忆中,他的爱人安娜把一个年迈的老人以他昔日的身份来对待时,令我生出时光不再之感。老人对他没有把握那段爱情而深深的悔恨,但是时光不再,他甚至在回忆时也不能再现昔日的年轻身形,或许他也曾想着明天一定好好爱他的爱人,可是正如安娜所说,明天是一天或是永远,他就此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片子最后,亚历山大回到海滨故居,轻拨起纱帘,他又看到了犹若天堂似的海滩。他奔向天使般妻子,两人深情相拥。亚历山大兴奋地说:“过了明天,我们就可以永远聚首。到时候,异乡人会用相同的音乐欢迎我。永远会有人卖字给 我„„我可以用文字带妳重游旧地,曾经望眼欲穿的旧地”。听完这席话之后,天使般的爱妻用柔悯的手轻抚他的脸,然后逐渐的远离他。亚历山大赶忙追问:”明天到底是什么样子?”妻子说:”既是一天,又是永恒”。亚历山大还是不懂。只是喃喃地自语着,妻子走了,天堂也消失了。只剩下被雨雾沁湿了黑风衣的老诗人,独自站在阴霾的海滩。
这结局似乎有些悲情,亚历山大这位局外人,还是期盼着自以为真实的荒唐。他毕生追寻自认为的真理、正义。到头来,却见不着永恒、望不到天堂,也不懂生命为何甜美。只能日复一日,永恒如一、一如永恒地做一位局外人。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曾经让我困惑,那是当亚历山大让小男孩陪他最后一段路程时,他们所坐的公交车外的穿着鲜黄色雨衣骑自行车的人。起初这样的镜头隐喻让我不解,在如此沉重如此忧郁的电影中,鲜黄色的一群骑自行车的人似乎与影片格调格格不入。但经过随后的思考,我在想也许安哲对此处的隐喻设置也许是暗示着生命的轮回,这一群不知从哪来,要到哪去的人,是不是也在寻找着他们的人生家园和精神彼岸。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那个阿尔巴尼亚的孩子是空间上的逃亡者,而亚历山大则是个时间上的逃亡者,可是让他们逃亡的目的,却都是为了回归。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如果世界末日真的会来临,记得一定在离别之前告诉你的爱人,如果我们走散了,我也会一直找到你,然后牵着你的手,过我们还未完成的生活。没有到不了的明天,也没有找寻不到的人、找寻不到的归处,在那个地方仍有你熟悉的旋律,仍有你所关心的东西、所在意的人、所重视的事情,你
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此时做好你未竟的工作,等待那一天的来临。
《永恒的一天》这部电影视听语言的成功运用,使之成为一部诗歌化影片,电影中通过亚历山大一天的经历,给观众诠释了永恒的一天。这一天既是一天,又是永恒。所有的一切虽然是一天,但却是永远。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对生命的反思,对爱情的反思的意境。总之,这部电影是安哲罗普洛斯导演的一部成功的电影,值得我们去借鉴。
第五篇:《永恒的一天》影评
明天是什么
—解读《永恒的一天.》
电影《永恒的一天》是我至今为止看过的最难懂的一部的影片,第一遍看的时候没有理出思路,更没有深刻理解影片的主题意蕴。然而当我再去看第二遍时,却透过影片看到了许多深刻的东西。不仅如此,安哲罗普洛斯导演更是完美的再现了电影视听语言的魅力,可谓将其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下面我用自己浅薄的见解对这部影片做一下分析。
可以看出,影片结构是完整的。主要讲述了希腊的一位老诗人完整的一天,结构是完整的,从一天的早晨开始到晚上结束。全剧中主人公都是以年老的姿态出现,不管是再梦幻中还是在现实中。在这短暂的一天中,影片充分运用了各种影像语言,生动了讲述了主人公的一生。整部影片是充满回忆色彩的,回忆中亦有遗憾。这是符合我们心里的,要知道回忆起过去,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遗憾总是与回忆形影不离。老诗人年轻时侯热衷于追求自己的诗歌事业,致力于自己的文学创作,而忽略了家人的感受,疏于照顾他们,致使妻子早逝,成为老诗人终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以至于影片中多次出现老诗人对妻子安娜的印象,回忆起往事,年少轻狂的热爱文学,而让自己失去了心爱的妻子,何尝不是老诗人着一生中都无法忘却的伤痛呢?然而作为诗人的他在创作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流浪,都在寻找他的家,一个真正可以安定下来的家。然而他始终都找不到,只好选择流浪,在母亲生病是离开了母亲。影片中比较传奇的一点是出现了一位与老诗人同国籍的另一位诗人,他也是一直流浪,在作诗,随时随地的作诗。老诗人在写《解救贫困之人》时,却因为词穷而最终无法完成。要知道,词语是诗人的灵魂,是他的精神支柱。没有了语言,对老诗人而言,无疑是痛苦的。于是老诗人花钱买词语,看到此景时,我的内心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他不仅仅是再寻找语言这种符号,更是在寻找民族的根。相信每一个对民族有着极大热情的灵魂是值得尊敬的,更是令人感动的。
影片可谓是充分调动了丰富的视听语言,无论是影片本身场景的处理,还是对主题的渗透,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镜头的运用,本部影片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运用长镜头拍摄。冗长的长镜头,萧瑟的背景,阴冷的色调以及平淡而费解的剧情。长镜头往往是乏味无趣的,然而这里长镜头的运用是恰到好处的。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逝去的东西往往是最最的怀念的,是我们最渴求的。影片中对于已经是暮年的老诗人来讲,常常对既往的事情满怀惆怅与思恋,尽管曾经很酸涩和痛苦,可是谁又吝啬回忆这份因年轻的冲动而挥霍过的青春时光呢。回忆中的而所有都是美好的。长长的镜头,引起了观众与主人公的共鸣—对往事的思索。老诗人现在正经历着人生的冬天,而整部影片无论是在背景还是在色调的选择上都是为衬托这阴冷的冬天,给人以压抑深沉之感,从而烘托他晚年的孤独和抑郁。影片中的多处长镜头都很好的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在车里老诗人与小孩的谈话的场景,小孩要走了,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哪里有他的家,哪里有他的亲人。小小年纪的他就要承受这种悲哀的感受,吃这种流浪人的苦,或许遇到老诗人是她生命中极为幸运的事情,可是他们终究要分离。在这个时刻,究竟该说什么呢?我要走了,去向哪里,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长长的镜头,安静的画面,萧瑟的背景,在这深沉中,弥漫着一种无法言语的悲伤情绪。彼此心里都是苦的,心灵确实相通的。还有几处长镜头的场景多次出现,老诗人牵着她的狗孤独的大海边,长镜头伴随始终,我们的眼神也跟随其中。都说长镜头里是有内容的,的确是这样,导演是要告诉我们,老诗人流浪而孤独的一生,他苦苦寻觅的根就在这大海中。他走啊走,却走不出心里的那道坎,家在何处,灵魂在何处,他要走向何处,有谁可以回答他。长长的镜头出现的时候,画面总是安静的没有声音,更能让观众专注于这一画面的内容而不至于被打扰。以前看到长镜头的画面总是觉得枯燥无味,现在终于发现了长镜头独具的魅力。或许在看惯了喧闹的场面之后,细细欣赏一番长镜头会别有一番滋味。
影片中除了运用长镜头,还运用了移动拍摄。其中有一个场景,老诗人和小孩在讲话,接着摇镜头将此场景转到皑皑白雪的山地,这个客观镜头转的很好,镜头衔接也特别棒。再有就是老诗人离开妻子一人跑到雪地高山处,跪在悬崖峭壁间,之后又回到与妻子一起的场景,这个镜头的转换极其具有渲染效果。还有一个镜头是运用主观镜头海边下起了大雨,老诗人在拼命的寻找妻子的身影,在对妻子安娜的呼唤中,当终于找到妻子时,伴随着妻子的独白声,场景变得唯美起来,纵使还是有一丝丝的悲伤情绪。
片中的转场做得也是极其完美。当老诗人到了女儿家时,女儿爱读母亲的信时,就出现了妻子安娜的独白,与女儿的声音穿插起来。当他推开窗的一瞬间,就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在他的回忆中,无论是少年与伙伴嬉戏还是孩子满月是与爱妻、亲友欢聚的场景,都充满了阳光与活力。母亲与妻子的呼唤,那些曾经熟悉而不以为意的一切,在此刻看来都是那么的珍贵。人,总是这样,不断失去,却总在逝去之后方觉珍贵。或许他小时候溜出去到处玩耍没少受母亲的责骂,或许孩子满月时妻子对他的渴求和依恋让热爱事业的他为难。但是这些都不是回忆的主旋律。美好,总是回忆的主旋律。回忆起往事,老诗人总是幸福的。提到对时空的转换技术,主人公在回忆中都是以晚年的形象和衣着出现,这也是影片手法上极具特色的。起初在看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些模糊不清,看不懂为什么这样安排。然而渐渐地明白了导演的良苦用心:用老年沧桑的形象走进回忆,或许更能表现出回忆的触手可及,更能体会往者不鉴的无奈与苦闷。这部片子证实抓住了遗憾这个角度去增加回忆的厚重感。想到这一点,观众的视野渐渐地清晰开来。年轻的时候,不管是因为年少轻狂乱跑一通(我觉得片中小男孩的出现就是主人公年少时的场景)还是对事业的疯狂热爱,主人公四处漂泊,积累文学素材和灵感,很少估计的哦啊家庭,着是对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愧疚和追悔。老去的视乎,对家庭的牺牲却始终换不回事业的圆满,续写《解救贫困之人》是终因词穷而未能完成。或许,这就是本属于老诗人的宿命,是早就注定好的悲伤结局。
导演在剧情的剪接上也下了不少的功夫。情绪式剪接和叙事式剪接做得惟妙惟肖。在回忆孩子满月时与妻子、亲朋相聚的场景时综合运用了着两种剪辑方式,在叙述的同时渗入了老诗人的忧郁情感。当时的他是矛盾的,热衷于事业的他,无法给与妻子和刚刚降临的孩子以情感的安慰和生活的体贴,作为丈夫和父亲,他是失败的。看到妻子在自己面前翩翩起舞的姿态,看到妻子明明哭了却不告诉自己原因,老诗人心里也是痛苦的。这种回忆让他疯狂,始终压抑着自己的心灵。他找不到方式解脱。命运已经赋予了他这种姿态,他无法改变。还有一处是到了晚上几近结束的时候,主人公走进一间屋子,场景由外面的阴冷随着老诗人的眼睛慢慢变成大海面前光亮的场景。这里有时空的转变,并且运用了情绪式剪辑,将老诗人的情绪达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高潮。这种情绪的反差也是导演故意制造的。当小男孩离开了自己身边,自己的人生也要接近尾声,这是与大海前跟妻子跳舞的欢快场景形成明显的对比,将老诗人这种无法言语的悲伤情绪渲染的淋漓尽致。完美的转接,造就了着悲伤的氛围,同时达到了感染观众的效果。
影片中还穿插了这样一个镜头,小主人公的挚友—赛琳因为车祸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我想这是令观众为之震撼的镜头。或许他自己都不曾预料到自己小小的生命这样经不起考验,自己还没有好好看懂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还有好多美好的期待,还没有与朋友玩够疯够,或许他还计划明天该如何如何,他怎噩梦会想到今天是自己的最后一天?然而再多的或许都只是或许,这一瞬间,所有的一切:包括梦想,回忆,憧憬,都化为乌有。主人公因此充满了对生命的恐惧—你将来的路还很长,你可以周游所有的港口,而我只有今天这一晚,请留下来陪我。终于老诗人诉出了心底深处的声音。我们一生或许都在追求完美,追求所谓的梦想,却在不经意间错失了更为重要的东西。生命—多么美好的字眼,拥有时不曾想到他会有一天离开,更不曾想到好好珍惜,自己的,周围的,然而就像时间再我们洗手的瞬间溜走一样,生命也会跟我们开玩笑,当失去了他,任何东西都烟消云散。所以,珍惜生命,自己的,亲人的,朋友的,不要在失去之后才会遗憾他那么的短暂,以至于自己什么都没有来得及做。我想,着是导演通过这个镜头要告诉我们的。
说到视听语言,不得不提影片中的声音元素。整部影片贯穿巴尔赞的奏鸣曲,那首极其深沉、忧郁的曲调,烘托了一种悲伤的氛围。奏鸣曲中含有深刻的内容和情感,饱含主人公对祖国命运的忧郁,对祖国的深切思恋,更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感叹,有着极大的渲染效果。音乐与剧情配合的天衣无缝,在展现剧情发展的同时,很好的叙说了人物的情感主题,从中可以看出导演也是一位音乐大师。还有就是片中出现的自然音—海浪的声音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片中多处出现老诗人孤独地走在大海边的场景镜头,伴随着大海的海浪声,诉诸着心底的声音。着海浪声就是老诗人的感情寄托,是自己对家的一种渴求。流浪在外多年,已经错失了太多的人,太美好的事,然而心底始终都有对家的思念,听着海浪声,仿佛听见了母亲和妻子的呼唤。海边漫步,孤独的身影与大海融为一体,回忆起于妻子孩子其乐融融的画面,心底里无比留恋,只有将这份思念寄托给大海,希望可以带来家人的消息。当然,影片中不可忽略的声音还有人物独白。在现实与回忆的交错中,总是伴随有妻子安娜的独白声,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老诗人对妻子怀念的一种说明。这种独白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要有的。老诗人对过去的回忆,都是通过妻子的声音引发的,妻子的声音已经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永远也无法抹去。
下面谈谈影片的镜头风格。我们都知道,电影是影像的艺术,导演可以调动丰富的影像语言,来对场景进行多方面的转换,从而突出其深刻的主题。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本部影片中,导演拍出了一种诗歌的意境,让观众拼出了“诗的味道”。场景是诗意的,人物语言是诗意的。影片中尽管人物语言不多,但就是这少有的语言中,多数都是诗意的。回忆中诗意的画面,与现实中的阴冷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妻子安娜的独白也是充满诗意色彩的,尽管诗意中有悲伤的意味,可这并不减少它的唯美气息。这就为较为冗长乏味的长镜头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诗歌是充满魅力的,而具有诗歌韵味的电影更是极具魅力的。
“明天是什么?”你说,“明天就是永远或只是一天。”这就是老诗人心里的答案吗,我们无从知道,或许他自己都无从回答。明天,永远,还是一天?又或者根本不需要什么答案。在老诗人自己看来,他的一生已经成了一场悲剧,这悲剧从何开始,又该从何结束,无人知晓,也许就是在明天吧。明天代表着希望,而自己的人生已经如此的荒凉,哪里来的希望。妻子安娜也没有告诉自己明天究竟是什么,在哪里,而他,终究要消逝在明天的光辉里。一部看似乏味的片子,充斥着冬季的阴冷;一个看似著名的诗人,影响着一代人;一个看似短暂的时间,仅仅一天,却充满了一生的追忆与无法弥补的遗憾。冗长的镜头,震撼心灵的奏鸣曲,萧瑟的背景,阴冷的色调,平淡却令人费解的剧情将这一主题渲染的尤为突出。影片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流浪者的主题,这亦是希腊文学的特点。影片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老诗人流浪的镜头:老诗人牵着狗,走在广阔的大海边,他是谁,一个像我一样孤独的人吗。一切过的如此之快··寂寞包围着我。这既是环境的孤独,也是主人公心境的孤独。
希腊现代之父—安哲罗普罗斯用《永远的一天》将我们带入了希腊电影的殿堂。通过本篇无疑看到了一部优秀的文艺片。没有宏大的场景,曲折的情节,震撼的音效,却让观众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很期待安哲罗普罗斯导演更加优秀的作品。
艺术文化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201007124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