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研究概述-农业信息-嘉农网范文

时间:2019-05-12 12:2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劳动力研究概述-农业信息-嘉农网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劳动力研究概述-农业信息-嘉农网范文》。

第一篇:农村劳动力研究概述-农业信息-嘉农网范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综述http://

关于促使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方面。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m Pelly)在《政治算术》中提出收入的比较利益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流动。亚当·斯密(Adam Smith)从城乡间不断强化的商业联系和劳动分工的角度研究劳动力转移,视之为市场扩展的自然结果。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则较早的用简化模型说明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主要关联。他在《政治经济与赋税原理》一书中使用的模型提出了农业部门存在收益递减规律和工业部门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一般不会引起城市或乡村地区工人工资的上升两个基本假设。

关于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olin Clark)根据配第的理论进一步分析,指出了一国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将发生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后人谓之“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继克拉克之后,许多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进一步补充和论证了这一定理。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运用丰富的统计资料证明了克拉克所提出的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富拉斯蒂埃(Jean Fourastie)认为,技术进步是引起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不是唯一的,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也向第三产业转移,更进一步说,在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也不断从一些行业转向另一些行业。钱纳里一塞尔昆(H.B.Chenery-M.Syrquim)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认为,在发达国家工业化演进过程中,农业产值和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规律是同步的。但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转换普遍先于就业结构转换。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费朗索瓦·佩鲁提出的成长点理论,说明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的同时,向城市地区或可能形成城市的地区密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转移的几个模型。20世纪40年代末,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创造人张培刚先生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视角引向发展中国家,引发了发展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广泛、严密、系统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刘易斯、拉尼斯一费和乔根森人口流动模型”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于1954年和1958年分别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和《再论无限的劳动力》两篇著名的论文,创立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模型”(也即“无限剩余劳动力发展模型”),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系和城市现代工业体系称之为经济的二元结构。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和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组成。在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的基础只能是有限扩展的土地面积,由于缺乏资本投入,农业生产技术十分简单而且变化缓慢;另一方面,农业社区人口持续快速增长,劳动力遵照“共同体原则”(The Community PrinciPle)自然就业,共同参加产品分配,这样使得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劳动力严重过剩,处于不充分就业和隐蔽性失业状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农民收入仅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而工业部门的扩张有为农业劳动力提供无限供给保障的可能,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现代工业部门把所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完毕为止。只有付出比农业劳动力退出农业生产所造成的食品生产损失更高的代价才能从农业部门得到新增的劳动力,因此土地对劳动力比例的不断下降意味着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己不再为零,随着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一元化转变。苗木价格,苗木求购信息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华裔经济学家费景汉(J.Fei)和拉尼斯(G.Ranis)在1961年发表的论文《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理论》和1964年出版的著作《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中,认为刘易斯形模型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对农业生产在推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另一个是农业生产劳动率提高应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为此,二人提出了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费一拉尼斯二元机构”(The F一R Model)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戴尔·乔根森(Dale.W.Jorgensno)对二元结构模型又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分别于1961年、1967年发表《二元经济的发展》和《剩余劳动力与二元经济的发展》,提出具有古典经济学色彩的二元经济模型,即“农业剩余决定论”。以新的假定和新的角度考查了农村——城市人口迁移,他认为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移的是农业剩余而非边际生产为零、或虽然大于零但小于实际收入水平的劳动力的存在,当农产品生产能满足需求时,农业的发展就失去了需求拉动,农业劳动力就转向需求旺盛的工业部门。这表现在农业个人的工资随农业拉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工业部门为了吸引农业劳动力,也要提高注入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P.Todaro)等在1907年发表的《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一文中创立了著名的托达罗模型“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论’,模型认为: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因素和基本动力是城乡实际收入的差异、成本与受益的比值、心理因素、预期城乡工资差异、城市就业概率在农业劳动力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术界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他们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研究文章。

关于转移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杜鹰等学者对西方经济学人口迁移理论与我国人口流动进行比较后认为:西方的迁移决策被认为是个人寻求利益最大化及最少成本的个体决策过程,而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策略与家庭利益最大化联系在一起,同时以获取经济收入为最直接目的,并建立起外出家庭决策模型。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平教授则依据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对农业劳动力的外出做出了新的阐释: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仅是制度性安排的障碍或推动的产物,也并非是简单的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结果,而是主体与结构的二重化过程。同时,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明确的动因和目标,并且会根据形式不断调整自己目标和行动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专门对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人口流动进行了研究,认为劳动力是否流动以及流动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劳动力及其家庭对流动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物质成本)和收益的评价,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资源减少和缺乏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是农业劳动力外出流动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城乡收入差距是农业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持续动力,但不是唯一的,农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农户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也是促使农业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转移的障碍方面。蔡昉(2000)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为四个方面,即能力障碍、信息障碍、偏见障碍和制度障碍。

关于转移的模式方面。国家计委课题组(郭继严等)认为,改变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大的格局,是实现我国工业化的基本要求。张欣等认为,加速城市化将有助于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商品经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李玉江等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区域研究,得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非均衡机制、区域特征及其基本规律,不同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与途径。农业部课题组(2000)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的严峻形势作出实证研究,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是,在继续发挥农业部门对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关于转移的制度因素方面。陈吉元(1993)提出了要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城市就业制度和补贴制度。孙晓明、刘晓昀、刘秀梅(2005)提出了要改革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关于转移的资金方面。我国劳动力转移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2006)通过列举了国外在劳动力转移中资金的投入,提出了我们应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关于转移的途径方面。赵耀辉(1997)考察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微观决定因素

以及流动的成本和收益,并重点分析了教育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提出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参与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促进劳动力外出。苗瑞卿等(2004)对托达罗模型作了修正,分析影响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质量的因素,提出户籍制度的改革和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途径。刘建进(2002)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劳动报酬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也较大。

关于要素流动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方面。国内很多学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相比之下,较少涉及要素流动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问题。当然,很多学者在分别研究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我国产业发展问题时候会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但也大多集中在现象的描述和提供政策建议上。很多学者通过考察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及其关系来研究我国产业结构演进问题,张红宇(2003)认为,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可持续增长和劳动力需求的有限增长存在着不均衡,而且农村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正如李强(1997)所说,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巨大偏差意味着:我国经济资源配置里的不合理和低效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农业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他们所提出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都会从农村产业结构的转换上下功夫。还有些学者认识到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对于产业结构演进的意义。蔡肪以及很多其他学者都发表过相关文献,抨击“二元结构论”对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的制约作用。小额信贷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综述

小额信贷是由孟加拉国尤诺斯(Yanus)教授于1973年创立的、以贫困农户中的妇女为承贷对象的扶贫模式。它由不设金库、不吸收社会存款的扶贫信贷机构——乡村银行运作,亦称GB模式,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扶贫项目和扶贫方法之一,这是利用乡村“熟人社会”关系的一种机制设计。在没有任何抵押的情况下,孟加拉乡村银行维持了很高的还款率,稳居世界银行之首。GB实行直线式的垂直管理制度,即中间不设职能管理部门,上一级对下一级实行垂直领导,统一指挥、统一管理。具体形式为总部办公室——区域办公室——地区办公室——营业所办公室——中心——小组。这种管理制度具有各层次各负其责、各行其是、责权分明的特点,不会出现多头领导,无人负责、有责无权和在权无责的现象。

玻利维亚学者德尔·W·亚当斯在《小额信贷的制度核心、类型及启示》一文中认为:从小额信贷的目标差异上看,主要可以分为制度主义和福利主义小额信贷两种类型。前者以印尼的拉基亚特银行(BRI).BKD和Bancosol为代表,更加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机构可持续性;后者以孟加拉的乡村银行

(GB)为代表,更加注意项目改善穷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作用。

印尼专家罗纳德·I·麦金农在《小额信用贷款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文中提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虽然各地的授信额度不同,所支持的生产项目不同,对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大小不一,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启动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在交易机制和信用状况上都有明显改善。首先,在交易机制上,小额信用贷款密切了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交易关系,降低了原有信贷模式(抵押、担保)的交易成本。其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行,为信用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激励。通过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定信用户、信用村工作,使得农村信用社的许多陈年老帐得以清收,对于盘活存量资产、减少不良贷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第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地方政府起到了有力的外部保证作用,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契机和工作的切入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对农村信用关系的一种重新设计,从两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地区资金供给和需求。在需求上,通过信用关系变革,使原本的无效信贷需求转变为有效信贷需求,进而转变为农村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供给上,小额贷款这一体制变迁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因而改变了农村生产函数中的要素组合,在更有效率的基础上配置生产资源,促进了总产出水平的提高。

(二)国内研究综述

关于小额信贷的模式方面。我国在九十年代初期引进了小额贷款的模式,农村小额贷款解决了农民在生产过程以及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不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运作思路以及操作方面的欠缺,小额贷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比较好的两个模式有茅于轼创设的“龙水头小额贷款模式”模式和李允成模式。胡国晖认为,没有任何一种现存小额信贷模式可以同时适应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群的需要,对于政府而言,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为个人提供宽泛的金融选择。

关于小额信贷遇到的问题方面。周忠明认为,我国小额贷款项目的管理缺乏严格的责任制;贷款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贷款的回收缺乏可靠的保障机制;贷款的运作缺少有散的补偿机制。

关于小额信贷资金方面。曹子娟在其主编的《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中提出中国小额信贷主要依赖金融机构的借款和捐赠资金,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缺乏稳定持续的融资渠道。

关于小额信贷公司方面。易宪容对于国内的小额信贷公司试点能否成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一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如何制定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小额信贷运作的规则,并保证这种规则能够得到有效的实行;

二是任何进入试点的公司应具备两个最基本的价值观,即资本所有者未来投资的回报最大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利润最大化;三是试点公司能否能够与正式银行体系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四是在服务区域上希望能有更多的灵活性,不仅服务于农村,也可在部分城镇运作。

关于小额信贷扶贫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杜晓山研究认为,应发挥小额信贷反贫困和服务于广大农户的金融功能,加强规范和寻求适宜的监管方法,制定灵活的利率,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从指导思想、政策、运行管理上,实现从补贴性小额信贷到持续性小额信贷的转变。董积生在《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一文中重点关注的是农信社贷款利率放开、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郑振东、杨智斌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小额信贷进行成本收益核算,政府放松对开展小额信贷金融机构的管制,以及采取较高利率是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篇: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背景

我国农村在进行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非农岗位上已经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减少城乡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的处理核心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就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与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不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拥有大批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在农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了大批劳动力。虽然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这些年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使得这资源白白的浪费。在目前黑龙江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农业开始转向现代农业,这样又无形中又增加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转移和开发利用,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只能正在解决农民在转移就业中所面临的困难,才能确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实实在在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研究的目的1.描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普遍性,总结其运行的基本规律。2.通过对不同区域劳动力素质与地方经济发展阶段水平进行考虑,总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排斥力和外部吸引力。3.应用劳动力转移理论解释现实现象,总结与延伸劳动力转移背后的规律性,重点阐述转移过程中的内、外部制约因素与动力因素。4.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的对比分析,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提供系统的框架建议与实施措施。研究的意义1.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运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这是一项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在我国目前这方面研究依据的主耍理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虽然已有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这种解释,往往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而且是就经济论经济,忽视了对g标价值因素的分析。由于缺乏统一的、一贯地指导思想,国内这方面研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质特性、根本动因、内在因素以及方向、道路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重大分歧,有些认识还相当纷乱。2.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同时,也有一些综合性的混合模式可以参考,但还没有一种模式是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四种因素群,即生产力素群、生产方式素群、上层建筑素群、B标价值因素群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将其整合起来的模式。本课题的整合模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四大因素群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的整合及其相互作用才是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内在运行机制。3.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从黑龙江省的调研实际,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合适的解决途径与办法。这些探求与成果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研究如何合理有序的将0前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路径选择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走亦工亦农的发展道路,主要方法是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走亦工亦农的转移道路,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同时,在农闲时选择出打工就业,这种路径要求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大力推广“亦工亦农”就业路径,并开拓亦工亦农的经济结构,增加亦工亦农人口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种路径是就地转移,即依靠本地的经济载体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本地待转移劳动力的需求,该观点认为,我国应加快城市化进城,推进小城镇的发展速度,扶植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方针,实行“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针,就地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1.2.2.2关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学者关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个人自身特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由先天与后进城的转移路径基本上是从农民工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压力及老人照料,缓解大城市就业、社会治安及公共生活设施承载能力等多方面方面考虑,同时也结合了走中小城市化道路的观点,即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不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武双(2007)的研究支持这种路径选择,认为“城市一味的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会给城市自身的就业增加巨大的压力之外,也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预期收益、增加生活成本。所以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就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出发,立足于城镇化建设,通过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消化。”1.2.2.4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也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整合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也为我国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都阳、朴之水(2003)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4个贫困县所做的实地调查发现,有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整体上相对于农村其他家庭具有明显的经济收入优势,对农村来说,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仅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外出农民工到城市务工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增加就业技能,同时也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回资金和新观念认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对城市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到来,会解决大量的城市用工缺口,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再者转移也会产生对社会否面的影响,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和输入地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比例失调,大量农田被荒弃,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等,对输入地来讲,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社会管理成本不断增高,大量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生活秩序的冲击也不容忽视。51.2.2.2 关于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因素尹少勋(2010)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按照转移的方向性分为三个部分,即转移的源头、渠道和去向,再通过设计模型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几个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即制度和收入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张伟志等(2004)认为影响劳动者进行转移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内二元体制结构制度、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影响及劳动者个人自己因素等。裴新辉等(2008)认为,土地制度对农业劳动力的约束、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对非城市劳动力的歧视都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目前来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最大因素是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赵荣祥(2008)则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劳动力与之相适应。陈舒静(2008)等在重庆綦江县调研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农民需要社会保障。赵慧卿等(2009)人认为虽然传统的土地户籍制度是一个阻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但是农民自己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才是最大的障碍。黄国华(2010)等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转移率就越高,反正越低。尹少勋(201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即源头、渠道和去向,得出了农民收入的变化和现有制度的规定才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因素。1.2.2.3 关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对策周陆昌(2008)运用比较劳动力生产率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周陆昌把那些达不到平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看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总是从劳动生产率低下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他们同时对1982 年到 2005 年期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发现黑龙江剩余劳动力数量在呈逐年增加趋势。认为目前就业的农民工基本缺乏工伤保险,遇到大病等缺乏保障,政府应该为有文档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城镇医疗保险。黄嘉(2009)认为,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贾常晋、田新翠(2009)认为应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农业产业内部发掘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度,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给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曹海英(2010)通过对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化和工业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通过改革废除目前不合理的户籍和土地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城乡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吸纳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公开和健康2-2-

2国外研究状况。1.2.1.2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_提出来的。它将一国经济分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部门和与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一部门。他认为现代工业为什么会在劳动生产率上远远高于农业,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劳动工具的进步,完善了工业体系的生产方式。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村人口众多,而现有的土地无法承载如此多人口的现实问题,农村地少人多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而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正好与城市工业用工不足的现状相匹配,因此这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农业生产部门去城市发展,并且农业生产的的产量也不会下降同时还有利于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刘易斯的理论思想是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而引起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其理论对对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1.3托达罗模型这一模型以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于1970年提出来的并以其名字命名,体现出托达罗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代表性。在转移动机的解释上,诸多学者都认同经济因素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托达罗之前,大多数研究者将实际工资收入的差异看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动力因素,而托达罗则认为是预期收入差异造成了劳动力的转移而非实际收入差异,该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只有农村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才有可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合理有序转移,这样也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由于农民流动而造成的城市发展问题,如失业、城市管理问题等,这一模型指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还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1.2.1.4 “推力一拉力”理论“推力”和“拉力”理论最早是由赫伯尔和米切尔于20世纪30到40年代提出的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他们认为,迁出地的耕地不足、就业不足、基本生活设施紧张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构成了迁出地的“推力”,促使人们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迁入地更好的就业机会、基本设施和生活质量,构成了迁入地的“拉力’,吸引人们向这一地区迁移。“推力一拉力”理论随在时间上被较早的提出,但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应该得益于唐纳德.博格等人在50年代末发展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充实,使其更具有2西方发达国家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19世纪中、后期绝大多数人口已居住在城市,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较早而且已经形成多种颇具影响力的学说,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查阅大量文献、报告,翻阅了解国 内、国外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成果,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派及思 想,以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对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二、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本部分试图通过 对转移关系的研究,发掘其相互之间内部作用的机理,为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剩余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三、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分析研究。为使本次典型调查反映出黑 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真实情况,本文采取“入户调查为主,面上座谈为辅” 的方式,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化等 6 个具有区域代 表性的市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市确定 2 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 确定 1 个行政村,随机抽取了 1200 个农户(每个村 100 个农户)作为调查样本,通过逐户填写问卷,了解掌握调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并做了深入分析研究 的准备。

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科学准 确的了解当前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用以判断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走向和态势3-3-1研究主要内容3-3-2研究的方法规范分析 本文在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部分采取的是规范分析法,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 的相关文献,从而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从他 们的研究中提取了对本文研究有利的精华部分,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 上进行研究。1.3.2.2 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对现存黑龙江农村劳动力的规模数

量进行了估算,主要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测度法计算出黑龙江省全体居民 的总收入,再通过劳均产值测算法计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最后估算出农 村剩余劳动力率。这种方法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标准是看其收入是否低于黑龙 江省居民平均收入。第二种方法是是通过一个公式来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 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从业人口—农业增加值/(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这个方法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那些达不到社会平均生存率的劳动力。1.3.2.3 定性分析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来对黑龙江农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

析。两者分析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定量分析是进行定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定性分析是对定量分析的深化。本文开始用定量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 化趋势以及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定性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 转移办公室的数据进行分析来了解黑龙江省近几年的农民转移就业的动向和规 律。3-3-3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篇: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背景

我国农村在进行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非农岗位上已经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减少城乡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的处理核心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就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与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不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拥有大批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在农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了大批劳动力。虽然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这些年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使得这资源白白的浪费。在目前黑龙江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农业开始转向现代农业,这样又无形中又增加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转移和开发利用,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只能正在解决农民在转移就业中所面临的困难,才能确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实实在在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研究的目的1.描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普遍性,总结其运行的基本规律。2.通过对不同区域劳动力素质与地方经济发展阶段水平进行考虑,总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排斥力和外部吸引力。3.应用劳动力转移理论解释现实现象,总结与延伸劳动力转移背后的规律性,重点阐述转移过程中的内、外部制约因素与动力因素。

4.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的对比分析,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提供系统的框架建议与实施措施。

研究的意义1.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运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这是一项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在我国目前这方面研究依据的主耍理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虽然已有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这种解释,往往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而且是就经济论经济,忽视了对g标价值因素的分析。由于缺乏统一的、一贯地指导思想,国内这方面研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质特性、根本动因、内在因素以及方向、道路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重大分歧,有些认识还相当纷乱。2.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同时,也有一些综合性的混合模式可以参考,但还没有一种模式是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四种因素群,即生产力素群、生产方式素群、上层建筑素群、B标价值因素群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将其整合起来的模式。本课题的整合模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四大因素群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的整合及其相互作用才是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内在运行机制。3.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从黑龙江省的调研实际,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合适的解决途径与办法。这些探求与成果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研究如何合理有序的将0前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路径选择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走亦工亦农的发展道路,主要方法是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走亦工亦农的转移道路,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同时,在农闲时选择出打工就业,这种路径要求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大力推广“亦工亦农”就业路

径,并开拓亦工亦农的经济结构,增加亦工亦农人口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种路径是就地转移,即依靠本地的经济载体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本地待转移劳动力的需求,该观点认为,我国应加快城市化进城,推进小城镇的发展速度,扶植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方针,实行“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针,就地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1.2.2.2关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学者关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个人自身特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由先天与后进城的转移路径基本上是从农民工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压力及老人照料,缓解大城市就业、社会治安及公共生活设施承载能力等多方面方面考虑,同时也结合了走中小城市化道路的观点,即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不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武双(2007)的研究支持这种路径选择,认为“城市一味的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会给城市自身的就业增加巨大的压力之外,也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预期收益、增加生活成本。所以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就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出发,立足于城镇化建设,通过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消化。”1.2.2.4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也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整合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也为我国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都阳、朴之水(2003)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4个贫困县所做的实地调查发现,有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整体上相对于农村其他家庭具有明显的经济收入优势,对农村来说,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仅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外出农民工到城市务工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增加就业技能,同时也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回资金和新观念认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对城市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到来,会解决大量的城市用工缺口,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再者转移也会产生对社会否面的影响,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和输入地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比例失调,大量农田被荒弃,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等,对输入地来讲,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社会管理成本不断增高,大量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生活秩序的冲击也不容忽视。51.2.2.2 关于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因素尹少勋(2010)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按照转移的方向性分为三个部分,即转移的源头、渠道和去向,再通过设计模型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几个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即制度和收入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张伟志等(2004)认为影响劳动者进行转移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内二元体制结构制度、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影响及劳动者个人自己因素等。裴新辉等(2008)认为,土地制度对农业劳动力的约束、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对非城市劳动力的歧视都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目前来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最大因素是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赵荣祥(2008)则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劳动力与之相适应。陈舒静(2008)等在重庆綦江县调研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农民需要社会保障。赵慧卿等(2009)人认为虽然传统的土地户籍制度是一个阻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但是农民自己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才是最大的障碍。黄国华(2010)等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转移率就越高,反正越低。尹少勋(201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即源头、渠道和去向,得出了农民收入的变化和现有制度的规定才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因素。1.2.2.3 关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对策周陆昌(2008)运用比较劳动力生产率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周陆昌把那些达不到平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看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总是从劳动生产率低下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他们同时对1982 年到 2005 年期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发现黑龙江剩余劳动

力数量在呈逐年增加趋势。认为目前就业的农民工基本缺乏工伤保险,遇到大病等缺乏保障,政府应该为有文档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城镇医疗保险。黄嘉(2009)认为,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贾常晋、田新翠(2009)认为应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农业产业内部发掘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度,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给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曹海英(2010)通过对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化和工业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通过改革废除目前不合理的户籍和土地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城乡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吸纳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公开和健康2-2-2国外研究状况。1.2.1.2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_提出来的。它将一国经济分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部门和与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一部门。他认为现代工业为什么会在劳动生产率上远远高于农业,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劳动工具的进步,完善了工业体系的生产方式。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村人口众多,而现有的土地无法承载如此多人口的现实问题,农村地少人多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而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正好与城市工业用工不足的现状相匹配,因此这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农业生产部门去城市发展,并且农业生产的的产量也不会下降同时还有利于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刘易斯的理论思想是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而引起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其理论对对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1.3托达罗模型这一模型以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于1970年提出来的并以其名字命名,体现出托达罗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代表性。在转移动机的解释上,诸多学者都认同经济因素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托达罗之前,大多数研究者将实际工资收入的差异看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动力因素,而托达罗则认为是预期收入差异造成了劳动力的转移而非实际收入差异,该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只有农村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才有可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合理有序转移,这样也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由于农民流动而造成的城市发展问题,如失业、城市管理问题等,这一模型指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还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1.2.1.4 “推力一拉力”理论“推力”和“拉力”理论最早是由赫伯尔和米切尔于20世纪30到40年代提出的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他们认为,迁出地的耕地不足、就业不足、基本生活设施紧张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构成了迁出地的“推力”,促使人们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迁入地更好的就业机会、基本设施和生活质量,构成了迁入地的“拉力’,吸引人们向这一地区迁移。“推力一拉力”理论随在时间上被较早的提出,但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应该得益于唐纳德.博格等人在50年代末发展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充实,使其更具有2西方发达国家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19世纪中、后期绝大多数人口已居住在城市,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较早而且已经形成多种颇具影响力的学说,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查阅大量文献、报告,翻阅了解国 内、国外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成果,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派及思 想,以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对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二、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本部分试图通过

对转移关系的研究,发掘其相互之间内部作用的机理,为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剩余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三、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分析研究。为使本次典型调查反映出黑

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真实情况,本文采取“入户调查为主,面上座谈为辅” 的方式,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化等 6 个具有区域代 表性的市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市确定 2 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 确定 1 个行政村,随机抽取了 1200 个农户(每个村 100 个农户)作为调查样本,通过逐户填写问卷,了解掌握调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并做了深入分析研究 的准备。

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科学准 确的了解当前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用以判断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走向和态势3-3-1研究主要内容3-3-2研究的方法规范分析

本文在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部分采取的是规范分析法,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 的相关文献,从而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从他 们的研究中提取了对本文研究有利的精华部分,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 上进行研究。

1.3.2.2 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对现存黑龙江农村劳动力的规模数

量进行了估算,主要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测度法计算出黑龙江省全体居民 的总收入,再通过劳均产值测算法计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最后估算出农 村剩余劳动力率。这种方法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标准是看其收入是否低于黑龙 江省居民平均收入。第二种方法是是通过一个公式来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 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从业人口—农业增加值/(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这个方法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那些达不到社会平均生存率的劳动力。

1.3.2.3 定性分析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来对黑龙江农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

析。两者分析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定量分析是进行定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定性分析是对定量分析的深化。本文开始用定量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 化趋势以及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定性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 转移办公室的数据进行分析来了解黑龙江省近几年的农民转移就业的动向和规 律。3-3-3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四篇:安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研究

安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研究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并且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与日俱增,所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社会、经济矛盾,降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险。这对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为什么会出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和关于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的政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农村富余劳动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农业产业化

一、我国出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原因

1、累积性剩余。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的最大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富余的主要原因。

2、代性剩余。在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富余劳动力。

3、波动性剩余。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到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4、消费性剩余。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须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的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富余。

二、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安徽省农村转移劳动力虽然遍布全国各地,但相对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等中国三大经济圈区域,约占转移外省劳动力的90%以上,尤以长三角区为最,达到70%以上。主要转移在工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和其他等四个行业,这下行业集中体现着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技术要求低等特点,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1、转移的劳动力中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具有明显特征。

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青年占大多数,超过50岁的较少。年龄在20到40岁之间的又占有大多数,男性比例占65%以上。所以形成了安徽省农村留守人员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如果分析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最早出去的多是受过义务教育的;由于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的加 1

剧,接受专业培训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大家已经认识到,如果有技术,外出打工不仅省力而且挣钱。所以安徽省就有外出人员返乡接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

2、兼业的多,专业的少,随机性强,无长远规划。

由于安徽省人民的传统思想,农村人民大多是在家将稻子等农作物播种下去,然后就外出打工,等到农作物成熟再回来。所以外出务工的人根本不会长期呆在外面打工,总是遇到什么事就做什么事。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人放弃了耕种农田长期在外打工,但由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不足而难以进行一个长远的规划。

3、外出人员收入明显增长,但是存在很大的差异与不同。

近几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工资得到了明显提高,有的甚至超过了本科毕业的大学生的工资。但仔细看来不难发现,农民工工资偏高的大都是一些有危险性和要耗费大量劳动的工作,比如,在建筑工地的工作和在化学工厂的工作。而其他一些工作的工资则并不尽如人意。

4、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较少,但平均收入最高。

我们在谈到富余劳动力转移时,总是把目光对准外部,特别是沿海地区。但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外出到沿海地区打工的成本较大,而农民工就地务工,在表面上看是挣得少了点,但他们付出的少,还能照顾农业生产,总的来看,收入却高于外出务工的。而且就地务工的压力较小,也能同时照顾小孩教育。老人赡养的问题。

三、关于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的政策建议。

1、提高安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身素质。

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择业的方向。如果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较高且素质也较高,那么劳动力的转移则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反之,劳动力转移则较困难。所以,政府应经常提供一些免费的有针对性地培训来提高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身素质。

2、加强培训机构的认证与管理。

要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是有一个好的完善的培训机构。在培训组织方面,要根据每个工种的不同选用与之相对应的教材。对于农民工方面,政府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一系列的培训计划,从而让农民培训的内容能跟上社会的需要能够较快的上岗就业。

3、消除制度障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

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有两个方面: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

(1)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安徽省劳动力市场处于一种分割的状态,限制了农民工进城务工也限制了企业录用农民工。就现在而言,虽然农民进城落户的政策放宽了,但进城农民工在求职、就业、管理和子女教育方面仍存在不平等待遇。所以,必须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保障。

(2)土地制度

现行的土地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实 行的是家庭联产想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小,效益低下,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因此,必须深化土地改革,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4、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向导,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经营方式。这样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会提高总收益,使得农民的收入提高。与此同时,龙头企业也会发展,从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业。

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作用。

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推动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保障。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所以,政府应该对乡镇企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使得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使其吸收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莉、徐永智.黑龙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33):23-26

[2] 许家梁.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

[3] 杨绪函.安徽省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J]

第五篇:丰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丰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格局被打破,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也随之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几年,丰台区各乡(镇)、村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千方百计为农村劳动力开辟新的就业岗位,但就业安置难问题仍是十分突出。

一、基本情况

到2003年6月底,丰台区6个乡(镇)71个行政村,农村人口157529人,劳动力79308人。其中,男性劳动力42771人、女性劳动力36537人;就业者6333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9.9%;没有就业者(待业或失业)1597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0.1%。

没有就业的15972名农村劳动力中,男性8837人,占55.3%,女性7135人,占44.7%;持有一般职业资格证书者3132人,占19.6%,持有转岗转业训练结业证书者2420人,占15.2%,没有任何职业证书者10420人,占65.2%;35岁以下者6025人,占37.7%,36~45岁之间者5380人,占33.7%,46岁以上者4567人,占28.6%;初中以下学历者11467人,占71.8%,高中学历者4324人,占27.1%,大专以上学历者181人,占1.1%。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三低”现象十分突出,一是专业技能偏低,二是知识结构偏低,三是年龄偏低。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困难和原因

1.随着城市发展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农民失去原有的生产资料,失地农民失业现象明显。近几

年,丰台区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快速推进,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明显。但是,随着大量土地回收和企业搬迁,农民就业和增收面临着很大压力,那些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农民,在没有新的劳动岗位前,都处于失业状态。在四环路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中,卢沟桥乡、花乡人均土地由0.10公顷减少到人均0.06公顷,人均减少0.05公顷,富余劳动力从1994年的6108人,上升到2003年的10368人,增加了4260人,增长比例达69.7%。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必将有更多的农民面临再就业的问题。

2.乡镇企业发展陷入低谷,安置劳动力功能弱化。多年来,丰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是由

乡镇企业来提供。现在,那些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乡办村办企业,大多设备陈旧,产品落后,经营机制僵化,管理落后,人才短缺,经营处于困窘,并关停并转了一大批。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乡镇企业资金密集度增加,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纳劳动力的难度越来越大。兴办新的企业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企业用地问题。近几年,关于绿化隔离地区内3%~5%的产业用地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反响强烈的普遍问题,主要反映在企业用地少和绿色产业项目的界定问题上。

3.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农村劳动力回流增加。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外地劳动力大量涌入北京,与本地劳动力相比,外地工肯吃苦、工资成本低,这无疑给本地农民就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本区许多外出经商、务工的本地农民由于经受不住市场竞争的考验,纷纷返回原籍,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同时,由于乡镇企业不景气以及外来人口的竞争,许多原来在乡办企业就业的农民也在近几年回到了本村。区内河东三个乡近年就有

近万名自谋职业的村民要求回集体就业,无疑给劳动力安置本来就十分困难的村集体又增加了负担。

4.农民陈旧的就业观念、过高的期望值和偏低的素质技能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由于历史原因,京郊农民就业一直依靠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农民都愿意到集体企业工作,“背靠大树好乘凉”,而不愿意到个体私营企业工作,更不愿意做脏活、苦活、累活、管理严、待遇差的活。多数服装加工、餐饮、保安、保洁等岗位都被外地工占据,本地农民不屑于干这种脏、苦、累的活,不肯付出太多的辛苦,对工作报酬的期望值高于自身的价值,从而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多年来,农村劳动力一直和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技能单一,文化水平偏低,且绝大多数在就业前没有机会接受职业培训,缺乏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没有能力满足用人单位技术性、专业性人才的需要。

5.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尚未形成,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由于种种原因,在乡镇政府职能及管理机构中,过去没有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机构改革前,劳动力就业工作有的乡是由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人保劳资科代管,有的乡是由劳动保护监察科代管,还有的是由组织部代管。目前,各乡镇社保所尚处于筹备阶段,各项工作都还没有开展。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一遇到企业减员增效,首先裁减掉的是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农民工的待遇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在就业指导和服务上,缺乏类似城镇失业登记的农民失业登记,也没有统一的就业服务机构,农村就业服务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三、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来年,全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再就业问题,采取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就业技能等措施,有效解决了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

1.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发展新型产业,着力解决从传统产业退出的农民的就业问题。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了一大批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的服务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二是大力发展了管理规范、档次较高的建材、家具和花卉市场,较好地解决了一批农民的就业问题。三是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旅游农业。近年建成的南宫世界地热博览园、南宫高效农业园、青龙湖公园和温泉水世界,安置了当地600多名劳动力。四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近年河西两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了苹果、葡萄、大桃、大枣的采摘项目,带动了部分村农民就业。

2.以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为契机,发展绿色产业,帮助农民顺利转岗。在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中,各乡、村在实施绿化的同时,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了一批绿色产业项目。比如大井的体育公园、万泉寺的经济林和石门水上公园等绿色项目,不但获得了绿化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而且妥善安置了500多名劳动力。

3.以城市建设为契机,发展物业管理等服务业,提供适合于本地农民的就业岗位。目前旧村改造进度加快,已有26个村开工建设。在旧村改造中,各村积极抢占物业管理市场,把物业管理作为安置农民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把安置劳动力作为和开发商谈判的主要内容。在建成的几个社区里,有的小区成立了物业管理服务队,有的小区成立了卫生保洁队、安全联防队等,解决了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卢沟桥乡东管头村承揽了丰益花园的物业管理工作,并对劳动力进行了上岗培训,已有240人在小区物业就业。随着开发的进展,将还能解决几百名农民的就业问题。

4.以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农业产业化为契机,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第二产业继续推进以“三项工程”即乡镇工业小区、资产重组和二、三产业专业村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活动的开展。目前,“三项工程”已成为区乡镇企业职工就业和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近几年,重点加强了白盆窑工业小区、王佐中心镇工业小区、长辛店长兴工业园的建设。到2003年6月底,白盆窑工业小区入驻企业16家,累计完成总投资1.51亿元,吸纳当地300人就业。

5.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和管理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各乡镇积极响应区政府号召,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区政府从支农资金里面专门拨出50万元作为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补助。各乡镇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到三季度,已取得劳动部门承认的资格证书的学员累计达3107人,其中当年取得证书的学员有1420人,还有600多人正在参加培训。王佐镇庄户村是其中的典范,三年来共举办各种培训班53期6000人次,投资160万元建设了三个公交车站,目前已有600名村民在公交就业,在苗木、园田大棚安排400多名村民就业,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鼓励自谋职业,共安置富余劳动力2144人,解决了村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

四、加快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的一些设想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事关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村稳定及农村城市化的一个战略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这个问题。

1.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工作的领导。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工作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方向,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为主线,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与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

2.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的关键要靠经济增长来拉动,要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力度。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有利条件,合理引导企业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按照“一五五”发展战略的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快速启动现有的产业用地,提高被保留的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招商引资,盘活资产,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多做贡献。要充分利用劳动资源和地域优势,重点发展几个劳动密集型的二产、三产企业,切实解决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要加快乡镇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开发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卫星城建设,调整生产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共同发展,相得益彰。要改革农村融资和投资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充分调动各个层次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各级政府要努力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贯彻落实个

体私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到丰台落户的政策。建立和完善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针对农村劳动力择业观念陈旧、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缺乏的实际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区、乡、村要共同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和切实举措,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对有求职要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共同抓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工作。政府要设立专项经费,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财政投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职业指导,加强供求信息的采集、整理、发布工作,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洽谈会。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就业以及向城区二、三产业合理转移。

4.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凡符合有关规定且有求职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可到乡镇职业介绍所进行就业登记。要加快全区城镇与农村地区之间劳动力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和沟通,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管理台账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等基础性工作,并每月更新,实行动态管理,为农民就业提供更多信息咨询,实现就业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要打破在企业用工上先城镇后农村的限制,逐步改变农民合同工与城市职工在工资福利及签订劳动合同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要大力推进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并逐步过渡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目标责任管理,积极推动乡镇职业介绍所的建设工作,形成区县、乡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组织管理网络。

下载农村劳动力研究概述-农业信息-嘉农网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劳动力研究概述-农业信息-嘉农网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人多地少,庞大的农村人口和有限的耕地资源是中国过去和未来发展最严重的制约条件之一。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

    暑 假 社 会 实 践 论 文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必将进入......

    乐清市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实践研究

    乐清市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实践研究摘要:浙江省乐清市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市,在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两年来,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不断地探索,因地......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五篇模版)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_发展战略论文 [摘要]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省——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滞后与迟缓,是制约河南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也是造成河南省......

    农培办上半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汇报

    今年上半年,x县农培办根据市农培办要求和县委具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现场会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调整组织机构人员,强化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深......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姓名:邢焕非 学号:1112143139 班级:经济1104 指导老师:曹俊杰 学院:商学院 学校:山东理工大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 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

    中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研究

    中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研究 [摘要]:数据表明,在我国农民工人数继续增加的同时,农民工总量增速呈持续回落态势;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峰值的到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研究(大全五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研究 作者:李宝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到目前为止,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