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尼采的心灵咒语读书笔记
做内心强大、喜悦幸福的人
——《尼采的心灵咒语》读书笔记
不知道从何时起,关于“尼采是个疯子”的论断深入我的记忆,此后未曾读过尼采的作品,直到读了《尼采的心灵咒语》,才推翻了这种记忆。
一日在当当网上闲逛,这本书浮现眼前。本就对尼采“印象”不好,加上书名中有“咒语”二字,尤其还是日本人编著的,似乎后背发冷、凶铃再现。当然,最难抑制的还是好奇,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能够一经出版就风靡日本并以横扫之势席卷亚洲。
《尼采的心灵咒语》由日本尼采研究专家白取春彦,搜集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226句话,编辑成十个章节,围绕内心强大这个主线囊括尼采思想的精髓。在此记下印象较深的句子,遇到困扰时,真的当成咒语来念吧:
内心强大,从尊敬自己开始。“决不可妄自菲薄,那样无异于将自己的行为与思想五花大绑。一切从尊敬自己开始。尊敬毫无经验的自己,尊敬一无所成的自己,将自己当个人看。只要你尊敬自己,便会无法作恶,便会无法做出不配为人的轻蔑举止。改变活法,能让你更接近自己的理想,也能让你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这样能开拓你的可能性,并给予你将其变为现实的力量。要活出精彩,首先就要尊敬自己。”
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修正自己。“每天克制一件小事,做自己行为的主人。切忌自以为是。别以为你听过自制心这个词,就能做到自制。自制,需要你拿出实际行动来。每天克制一件小事。若是无法轻易办到这一点,便无法称为有自制心。若是无法在小事上自制,就不可能在大事上自制。” “自己的所有行为,总会成为其他行为、思想与决定的诱因,甚至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行为不可能不产生任何影响。” 的确,不要质疑现在所做的任何微小的有益的事情,它们终会在以后给我们一个不期然的惊喜。
工作多年,似乎厌倦了。尼采却这样说:“专心于自己的工作,能让你不再胡思乱想。从这个角度来看,拥有工作也是好事一桩。在生活上的担忧袭来之时,我们能埋头于熟悉的工作之中,借此躲避现实问题所带来的压迫与忧心。”
自己素来爱干净,没想到尼采居然将爱清洁视做收获幸福的方法。“爱清洁的习惯,还会扩展到精神层面上。他会将偷窃及其他不道德的事物认作污秽,催生出作为社会人的分寸、清纯、温厚与好品性等等。成为习惯的清洁观便宜是洁癖。有洁癖的人,能自然而然地吸引住收获幸福的要素与契机。”
保持喜悦之心,微笑着面对生活。“再高兴些。无论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兴高采烈。喜悦让你神清气爽,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一高兴,就会忘记无聊琐事,对他人的厌恶与憎恨也会随之淡去。喜悦还能感染周围的人。喜悦吧,让人生充满欢笑。喜悦着、欢笑着度过人生。”
尊重自己,约束自己,专心工作,把握分寸,收获幸福,欢笑着度过人生——这便是我收获的心灵咒语。
第二篇:《尼采的心灵咒语》读后感
一本明心见性的好书
——《尼采的心灵咒语》读后感
陈文明
最近,我偶然从厅资料室借阅了《尼采的心灵咒语》,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没有看。最近,利用闲暇时间翻阅了两遍,感觉这是一本好读易懂、语言鲜活、明心见性的好书,让我受益匪浅。这里谈一谈粗浅的读后感。
一、本书的特点
尼采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哲学家,我曾一度对他的人生和哲学产生过浓厚兴趣,也曾买过几本他的著作,但说实话没有真正读进去,收获不是特别大。但《尼采的心灵咒语》却非常好读好懂,让我对尼采的哲学思想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我感觉这本书有几个特点:
1、好读易懂。顾名思义,所谓心灵咒语,就是要用最简短的话语,解答心灵的疑问,给心灵以启迪和力量。这本书扉页上写着,“本书由日本尼采研究专家白取春彦,采集了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226句话,囊括了尼采思想的精髓,一经出版便风靡日本,并以横扫之势席卷亚洲,令世人再次着迷于这个100多年前的伟大哲人”.出版社对这本书的定位是“睡前心灵”读本,可以“随时翻阅、随时感悟”.我感觉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愉悦,不需要消耗多少脑力,适合在上班辛苦之余翻阅。而且,箴言式的文体不必从头看到尾,便于读者随意挑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和内容。
2、语言鲜活。尼采不但是哲学家,更是文学家、语言学家和诗人。他的语言极其鲜活,没有故作高深,所用的语言浅显易懂,都是大白话、大实话,有很多的形象比喻,追求的是一语中的。很多段落都充满诗意和哲理,堪称经典,值得摘抄和记诵。
3、明心见性。这本书没有什么抽象难懂的理论演绎,所说的都和我们的生活感受息息相关,针对的是我们每日工作生活所面对的困惑和问题,可谓直指世道人心,一语道破真谛。通篇没有引经据典,都是来自哲学家的人生体验和思考,没有什么无病呻吟、小题大做或是华而不实的东西。而且很有系统性,包括了心理调适、工作态度、为人处世、婚恋家庭、读书方法等各个方面的人生指导。“默念尼采心灵咒语,就没有人能伤害你,没有事能困扰你”,让你豁然顿悟、明心见性,树立人生的方向和信心。
二、观点摘编与个人启发
一本好书,会让你不断受到启发、产生共鸣,并对你的生活、工作、心灵等各方面的观念产生冲击。《尼采的心灵咒语》就是一本这样的好书。书中226句话都是尼采著作中的精华和经典之语,包含了很多新颖独到的观点,有的我闻所未闻、却思之成理,有的让我醍醐灌顶、顿觉昨日之非。下面对书中30句话和观点按个人理解进行不完全摘抄,并谈谈个人感受体会。
1、书中说:“无限财富皆在自身。人并非从事物中汲取,而是从自身汲取。不必去寻找内涵丰富的事物,而要充实自我。”有道理,所以不要太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不要太在意物质和外在,要注重自己内心的涵养,自强自立,做大自己。
2、书中说:“每天进步一点点。也许你感觉努力总是徒劳无功,但其实你每天都离顶点更进一步。”嗯,我们都是有悟性的孩子,不要自暴自弃,我们都在随着年岁和工作阅历的增长而不断进步。
3、书中说:“喜悦吧!欢乐吧!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兴高采烈。喜悦让你神清气爽,还能提高免疫力。不要害羞,不要忍耐,不要推辞。要面带微笑,像个孩子那样,感染周围的人。”真是诗人之心,想起普希金那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喜悦代表着自信和聪明,开心是一种能力和素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得天独厚,没有理由不开怀大笑、充满乐观,“让喜悦永驻心中”.4、书中说:“家里只要有一个人郁郁寡欢,整个家庭就会闷闷不乐、乌烟瘴气。聚会和工作场所的情况亦如是。”于我而言,这是具有警示意义的一句话。作为一个父亲,我们没有理由不喜乐,因为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个子女,我们没有理由不欢笑,因为“孝者,色难也”;作为一个同事,我们必须自信开朗,因为这就是群众基础和最大的人缘。
5、书中说:“想赢得赞同,首先要断言。多费唇舌论述意见的正当性是徒劳的,反而让人心生疑惑。”这对我们文稿写作的启发就是要坚持废话少说,语言充满绝对自信。彭清华书记多次强调,领导讲话稿要避免写成学术报告,不能从概念到概念,否则不能打动听众,调动大家的激情和行动。
6、书中说:“埋头于工作定会迎来转机。专心于工作,能让你不再胡思乱想,所以拥有工作也是好事一桩。埋头于工作,借此躲避现实问题的压迫和忧心。”是的,年轻人要沉住气,享受当下,知足常乐,把工作本身即作为奖赏。
7、书中说:“更诚挚地关注衣食住行,它们支撑着人生的基础。”诚哉斯言,我们政府管理社会,就应该从管好衣食住行抓起,保障好国民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这才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我们个人亦是如此,从身边小事做起,先把小日子过好,“让生活环境更美丽”,再谈治国平天下的事。又想起海子的《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8、书中说:“承认自己的局限吧。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我们的判断有可能出错。”王林“大师”能变出蛇和酒,却料不到自己的“二进宫”,更何况我辈肉眼凡胎?
9、书中说:“创造每日的历史。历史并非遥远、与我们并无关联。我们每个人都是真真切切的历史,今日的所作所为都会成为历史中的一页。”在当今时代,不再是“帝力于我何有哉”.我们切实感觉,国家的领导和政策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命运,我们无法置身度外。
10、书中说:“不与插手私事之人交往,他们想要你受他们的支配。”君子之交淡如水。看来,古今中外的社交原则都是相通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11、书中说:“无需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尽量从善意角度诠释语言。”难得糊涂,沉默是金。“三思而行,再思可矣”.12、书中说:“人际关系始于友情,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极为重要。良好的朋友关系关系也会成为幸福婚姻的基石。”这个观点以前没有想到过,启发很大,对我处理婚姻家庭关系有很大帮助。难怪说,良好的夫妻关系,良好的父母子女关系,就应该像朋友关系一样,(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以平等、沟通、友善为核心。
13、书中说:“组织中的年长者若是一味偏袒与自己意见相同的年轻人,就会使组织一事无成。畏惧反对意见或独特的新点子,一味追求安定,只会令组织与人从本质上腐朽,加速其颓败与破灭。”又说:“批判并非怀疑与刁钻的意见。批判是一阵风,吹在脸上很凉,但能使环境干燥,防止邪恶的细菌繁殖。所以,应该对批判来着不拒。”我们每个人都不缺乏说好话的朋友,但我们都缺诤友,我们迫切需要听到真实的声音,以有效改造和提高自己。
14、“对方若是从生理上厌恶你,即便你如何礼貌对待他,他都不会立刻对你改观。只会落到无事献殷勤的下场。不可能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你。以平常心相待便是。”果然有心灵鸡汤的奇效,让我们立马释然,不再在意无关紧要的人和事。
15、书中说:“最容易被车撞到的时候,就是躲过第一辆车之后。工作和生活中,在处理好问题与纠纷、放松警惕之时,下一场危险迫近的可能性就变高了。”顺境之时,要格外小心防范危险。任何时候都不可麻痹大意,否则危险马上应验。
16、书中说:“想要写出有说服力、有逻辑的文章,光是学习写文章的技术是不够的。为了改善自己的表达手法与文章,不仅要吸收表达与写作的技术,更需要改良自己的思想。”优秀的写手要有纵横捭阖的理论,要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功夫在诗外。
17、书中说:“学习、交际、工作、兴趣、读书……开始接触新事物的时候有一个诀窍,那便是怀着最广阔的爱接纳它。决不能因为喜好或心情半途而废。带着广阔的爱坚持到底,这便是了解事物本质的诀窍。”博爱,从容,坚持,学习的秘诀。
18、书中说:“你想找个恋人吗?你有没有努力成为一个好人,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你?爱你的人是人群中的一个啊!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你,又有谁会爱你呢?”单着的人们听着这句话恐怕会气死。但又有道理,我辈苦读圣贤书,如果连个女朋友都找不到,说明没有读好,说明理论脱离了实际,说明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19、书中说:“如果你犹豫是否应该结婚,那就静下心来问自己一个问题:年过八九十时,自己能否依旧与对方交谈甚欢?两人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会经历种种,但那些只是暂时性的,总有一天会烟消云散。然而,两个人之间的谈话,占据了婚姻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而且年岁越高,对话的时间也会越多。”嗯,还好,我符合条件。
20、书中说:“不了解情况的人,会根据水量多少来判断矿泉的价值。而熟知矿泉效用的人,则会根据水之外的因素,比如所含成分来判断矿泉的好坏。我们不能被外表的数量与压倒性的魄力所迷惑。对人来说,拥有一双认清本质的慧眼尤为重要。”不能以势力眼看人,应该以平等之心待人。
21、书中说:“真正的教育者,并不是拥有头衔或业绩的人。他们能让你自由自在、充满活力地发挥出所有潜力,理应是你的解放者。”与王阳明、杜威或陈寅恪的教育观点何其相似。教育的本质在于发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心同此心,理同此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2、书中说:“用四分之三的力气完成的作品或工作是最好的。使尽浑身力气完成的东西,总会透着一股作者的‘人臭味’。”才大者方可如此吧?对于我辈来说,还是要用尽吃奶的力气。
23、书中说:“若想成为行业领袖,就必须克服性急、焦虑、报复欲、情欲等。否则这些感情极有可能如同泛滥的河川一般怒吼肆虐,将一切化为泡影。”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还要有律己之心。性格上的缺陷将是事业的最大风险。
24、书中说:“建筑家的道德,便是在造好房子之后拆除脚手架。园艺家的道德,便是在修剪枝丫之后把树枝与枯叶打扫干净。同理,我们做完某事之后,切不可忘记收尾工作。这样一来,这件事才算是真正完结,画上圆满句号。”写文章要写好结尾,做人要善始善终。这是做人的品格和气节。
25、书中说:“深挖你现在所站之处吧。泉水就在你的脚下。有多少年轻人前往遥远的异国他乡,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东西啊!其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就在你从未注意过的脚下。求索之物就埋在脚下。上天赐予你的无数宝藏,就沉睡在你的脚下。”不要好高骛远,()要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的平台,发挥最佳水平。
26、书中说:“数学上的最短距离是亮点间的距离,然而现实中的捷径并非如此。船夫曾告诉我‘风向正好的风会鼓起船帆,这时的航路便是最短的。’事情不会完全按照你的计划进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会把远路变为捷径。事前你不会明白这个道理,只有涉足现实之后才能悟到。”等待机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走的道路。
27、书中说:“与杰出的人交谈读书、学习能提高语言的质与量,还能令思维与内心充实起来。”又说:“细致的交谈有助于塑造想法。对话,而且不是无关痛痒的家常与传闻的应酬,而是细致交谈。这样的对话非常重要。这样的对话能让你清楚认识自己究竟在思考什么,遗漏了什么,也能让你如梦初醒,看清问题重点所在。这样,一种想法边成型了。若是一个人在自己脑中磨磨蹭蹭地思考,不仅没完没了,还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对话是成为对方思维的助产婆。”我们开展读书会,不正是为了通过思想的碰撞和相互的砥砺实现自我的提升吗?独行者步疾,结伴者行远。所以我们要开展有组织的读书。
28、书中说:“词汇量越小,表现力就越贫乏,就不能充分表达出想法或感情。同时,语言的质量也决定了自己思想和内心。”嗯,我们阅读和学习的一个目标,就是要看到更大的世界,明白更多的事理,掌握更多的词汇。
29、书中说:“说话的艺术在于言语中透着诚实,毫不矫揉造作。这样听众能感受到真挚,便会竖起耳朵,使用想象力,将说话人的兴趣变为自己的。”是对习总所说的短、实、新的生动注解。
30、书中说:“在自己的工作中专心致志,竭尽全力,并且一直坚持这种态度,毫不松懈。”又说:“松树、冷杉总是笔直矗立,不打一个盹儿,不焦急、不慌张、不心烦、不叫唤,在寂静中耐心等待忍耐。我们应该松树、冷杉态度。”又说:“有些献身看不见。即便是与宗教完全无关,不也是为了帮助他人而牺牲自我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所有作为,不都是一种献身吗?”这不正是党办人应有的精神和态度吗?这不就是“五个坚持”“四个模范部门”所要求的品格和内涵吗?
三、掩卷沉思
尼采说:“我们应该看这样的书:读完之后,令世界为之一变的书。能够带领我们前往世界另一头的书。看完之后,令我们意识到心灵得到净化的书。带给我们爱与美的新认识、新视觉的书。”我感觉,《尼采的心灵咒语》达到了他自己所定的标准,值得我们购置收藏。掩卷沉思,又有几点浅见:
1、这样一本好书,需要经常性和不断地翻阅,才能发挥效果。某些观点要达到记诵的程度,才能真正融入和改变生命。
2、工作以后,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造心性和生命,为了解决心中当下的困惑和问题,治疗痼疾,明心见性。我们需要搜寻更多这样简单明快、深入浅出的好书,让我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能够随时接受启迪。
3、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心境下,具有不同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情趣,需要不同类别和风格的书籍。阅读史就是心灵成长史。今日之我觉昨日之非,明日之我觉今日之非,在读书方面也是如此。
4、大部头著作固然好,语录体也很不错,可以十分醒目地反映作者的主要思想和观点。《论语》不就是语录体吗?半部《论语》犹可治天下。可见大道至简。
5、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好书要有好读者,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开卷有益,我们不必太过苛求作者或编者,反而更应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最后还要说,以上所言,仅仅是个人短短几天内的阅读感受,必定有错误偏颇之处。这本书当然也并非完美,毕竟是从尼采各部专著中抽取出来,所以难免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要全面深刻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还是应该进一步精心研读其原著
第三篇:心灵地图读书笔记
心灵地图
追求爱和成长之路
斯科特*派克著张定绮译
我们的心灵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当中摸索成长的道路。
第一部分 纪律
面对难题
人生困难重重,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一旦我们真正了解而且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不会那么耿耿于怀,人生也就显得不那么多灾多难了。
生活的真正难处在于:面对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过程。
规避问题与痛苦的动机是一切心理疾病之源。荣格指出:神经官能症是正当痛苦的替代品。在逃避问题所产生的痛苦时,我们也错失了问题带来的成长机会。
促使心灵健全发展的唯一方法是体认受苦的价值。
纪律是解决人生难题最主要的工具,我所谓的纪律是一套面对痛苦的积极原则,分为四要点:不逞一时之快、承担责任、终于真相、保持平衡。它们背后的原动力是----爱
不逞一时之快
就是重新安排生活中痛苦与快乐的顺序。
先面对痛苦,把问题解决,事后享受到的快乐会更大。这也是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
自律的起点
爱心胜过一切
“如果父母愿意陪我受苦,受苦一定不是坏事,我也该承担起自己的痛苦才对”这就是自律的起点。自觉有人珍惜的孩子,自然就会珍惜自己,这种认知可贵甚于黄金。它直接源于父母的爱。
当一个人肯定自我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而照顾自己也就是自律的真正意义。
一碰到问题就希望立刻把它解决,可说是最原始,也最具破坏性的反应。
承担责任
“这是我的问题,我来解决”
我们必须现扛起解决问题的担子,才能解决问题。
神经官能症患者强加给自己过多的责任,老是把“我应该”或“我不应该”挂在嘴边显示他们一切都要听从外来力量操纵;人格失调患者却凡事不肯负责,坚持调整的应是外在世界,拒绝任何自我反省。
变化多端的人生中,评估自己该为什么事负责,是个永远存在的难题。为能基于良心做适当的选择,当事人必须不断自我反省。这过程相当痛苦,而好逸恶劳却是人的天性。
人格失调者几乎千篇一律都是不称职的父母。
“如果你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做自己的主人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困难之处,就在于行为的后果会带来痛苦。
我同意世上存在这迫害的力量,可是我们握有如何面对这些力量的选择权。
忠于真相
我们企图操纵周围的世界,使它配合我们经过长时间已经形成的一副具有世界观的地图。放弃过时的地图
感情转移现象:童年时代形成的,在当时适用的观念与反应,被不当的转移到成人世界里。挑战自我本性
心理学家所受的教诲告诉他们,如果不先认清自己内心的冲突与感情转移,就不可能了解病人的冲突与感情转移。
唯一确定自己心灵地图是否符合真相的方法是接受其它制图者的批评与挑战。
说真话的游戏
心理治疗就是一场“说真话的游戏”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使病人面对谎言。心理问题的病根千篇一律,都在于自欺与欺人的谎话交织成一片绵密的网,只有靠绝对诚实的气氛才能消灭。
保持平衡
平衡是一种弹性的纪律。
以生气为例,要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成功,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也要有生气而不表达出来的能力。更甚者还要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生气的情绪。
必须在各种相互冲突的需要、目标、责任之间取得微秒的平衡,才有成熟健康的心理,这需要不断的调适,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
沮丧是一种信号
由于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成长,而放弃过去的自我是心灵成长不可缺的一部分,所以因放弃而感到沮丧是一种相当正常而健康的现象。只有当某些事情干预放弃的过程时,它才会变的不正常或不健康,使得过去无法完成,沮丧一直延续,无法化解。
沮丧是一种信号,代表着为追求成功与适应,必须有重大的改变。
涵容人生境界
涵容基本上是在肯定自我、保持稳定与放弃自我以换取更大更新的知识中,取得一个平衡。
涵容说明了放弃与遵守纪律的主要结果:你会获得的永远比能放弃的更多。自律就是一种扩充自我的过程。
第二部分 爱
爱是为了滋长个人和他人心灵成长,一种发乎真诚意愿的行动;不但需要努力,也要有勇气做后盾。除了持续投入奉献外,更需要运用智慧。
“唯有两个坚强而独立的个人,才能建立美满的婚姻”
养宠物的出发点是希望他们永远不要长大,陪伴着我们。
人生唯一真正的安全感,来自充分享受人生中的不安全感。
生命的本质就是改变、不断的成长与衰退。
童年时代未得到父母间爱的投入的人,成年后往往会发生“先发制人的遗弃对方”的并发症。
第三部分心灵的宗教
对人生的了解就是我们的宗教,每个人都有一个宗教。最有活力和最适合我们的宗教必须从现实的试炼中产生,经过亲自质疑,才真正属于我们。
世界观的体现
每个人都有一个宗教。对世界的本质都有一套特定的观念与信念。通常,一个人的宗教与世界观充其量只有一部分处于意识的层面。病人大多不曾觉察自己对世界的真正看法。
潜意识的主宰
破除小宇宙观
所有人的宗教无疑都发源于他们的文化。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其实还是家庭。成长中,我们在家庭的小宇宙里经验的一切,决定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父母的行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世界,我们的世界观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
我们就像摸象的瞎子
扩展大宇宙
心灵的成长是一段从小宇宙进入不断扩张大宇宙的旅程。
质疑的勇气(权威)
“治疗上的盟友”关系,是所有成功心理治疗不可或缺的要素。
摆脱心灵桎梏
信仰重新萌芽
人生痛苦本来不可避免,生命原是充满矛盾的“斑斓”与“驳杂”。
问题在于,我们该消除的,究竟是信仰本身,或是教条主义?
宗教与科学合而为一的展望,可说是今日知性生活最重要,也最令人兴奋的一面。
第四部分神恩—超自然的奇迹
佛陀在不再寻求企盼时顿然开悟,因为他让“悟”来到自己心中。
我们虽然不能凭意志达到神恩,但我们可以准备自我,成为一片沃土,一片欢迎它扎根的地方。
健康,也是一种奇迹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承受创伤的韧性如此之大。我们很清楚为什么有人会自杀,但为什么在一般的因果下,有人不去自杀,这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我们只能说,有某种力量,一套我们不了解的机制,在冥冥中操纵大多数人,保护他们安然度过难关,不产生心理问题。
所有病症都应归入身心症的范围-----心理先出问题,身体的自卫系统才会失效。
潜意识秘密领域
聆听潜意识
荣格提出“潜意识的智慧”。我个人经验证实这个看法。我认为心理疾病不是潜意识造成的,毋宁说是一种意识现象,或是意识和潜意识中间的关系出了问题。
人类有性欲和恨意并不构成问题。意识心灵不愿面对这些感觉并承受处理它们所带来的痛苦,宁可自欺欺人的作法,才是真正的问题之源。
压抑下的真相
我们的能力跟自以为是的不免有所差距。但潜意识却把真相看的一清二楚。心灵成长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步发展,就是使意识中的自我愈来愈接近事实。
心电感应
我在这一部分要谈的一个重点就是,经由“意外发现有价值或令人喜爱事物”所展现在世人眼前的神恩,其实是人人有份的,只不过有人懂得把握,有些人却坐视机会流失罢了。
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期而遇某些事情,只可惜往往不知道他们是一种恩典。我们把这类事件视为稀疏平常,就任凭他们溜走。
进步之梦
心灵成长是个人的进化。
原罪与邪恶
阻挠心灵成长的障碍,只有一个,那就是懒惰。我们只要能克服懒惰,所有其障碍就会迎刃而解。懒惰跟花多少时间工作或尽对别人的责任,都没有关系。
懒惰呈现的一个主要方式就是恐惧。
我们大多数的恐惧都是为了怕改变现状,怕一时冒险向前,就会失去目前拥有的一切。
自我中懒惰的成分就像魔鬼一般狡猾,不但擅长伪装和欺骗,还会运用各种手段使自己的懒惰合理化。
懒惰就是原罪。
意识的突破
“觉察”
如果你渴求崇高的智慧,你应当反顾自己的内心。
我们的潜意识就是神,我们心里的神。
我相信,所有心理疾病源于意识出了问题。因为意识抗拒潜意识的智慧,而使我们生病,也正是因为意识已经有病,它才会在潜意识企图治疗它时,跟潜意识发生冲突。换言之,心理疾病的起因就是个人意识背离潜意识的意志。
展现心灵潜能
我们最有把握的时候通常也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自觉最聪明的时候也就是对整个情况不了解的时候。
顶峰的孤独
体认心灵力量固然令人愉快,但也令人害怕,因为一个人知道的越多,就愈难采取行动。所有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最远的人,都会尝到孤独的滋味。
我相信绝大多数心理病症都是用这种模式。疾病在症状出现之前已存在。症状本身不是病,而是治疗的开端。它的不受欢迎,使它更有资格被视为一种神的恩典。它来自潜意识的信息,唤醒我们展开自我检讨和改过。
成长意愿
病人的“成长意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成长意愿的本质与爱是相同的。爱是为了心灵成长扩充自我的意愿。
一般人爱的能力和成长意愿不仅靠童年时代父母亲情的滋养,也靠他毕生体会的神恩。
迎接灵性生活
梦的价值
梦不过是神恩降临的一种方式。其他方式:各种心血来潮,预警,及突如其来、不期而遇的事件。如果我们滋养自己和别人,不以取得报偿为念,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值得爱的人,获得被爱的报酬。我们不去找它,它会主动来找我们。
走上成长旅途
尽管有先知的话语和神恩的帮助,你还是得独自前进。
任何字句或教训,都不能使心灵旅行者免于自行选择道路、历经个别生活中的努力与焦虑、不断寻求认同的历程。
神的旨意致力于每一个人的心灵成长!
第四篇:尼采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上帝已死”,世人何去何从?
———简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前言:
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其实也不能算是“读完”,因为只是囫囵吞枣一目三行的浏览过去,其间很多话都不能理解。或许是对于基督教和西方哲学史了解太少的缘故,书中的意象于我并不甚明晰,读下来只觉晦涩难懂,难以琢磨。然而即便是这样一种尴尬的阅读状态,我仍然被尼采字里行间飞扬的文采所折服,他运用象征手法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是一本启示录。尼采以此唤醒世人,激发人对“超人”的向往和追求。他试图教会人类飞翔,可惜懂他的人寥寥无几。就像尼采在扉页上说的那样:“这是一本给每个人而又不给任何人的书。”
需要说明的是,我本人对于尼采,至今也是一知半解,并没有深入研究其种种著作和哲学思想。因此本文仅仅是作一般的学术性讨论,出发点是好奇心与个人爱好,其间难免会有不当乃至幼稚之处,就请老师给予修正,我将不胜感激。
正文:
对许多人来说,尼采是一个神秘的、先知式的人物。他特立独行,思想诡异,仿佛是大隐隐于市的人。然而尼采的思想具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它改造了许多西方思想文化遗产中的观念和价值——例如理性、自然、上帝、时间、宗教和德性。雅斯贝尔斯曾说尼采和恰克果给西方哲学带来的颤栗,而这种颤栗是难以估量的。弗洛伊德、雅斯贝尔斯、萨特都是深受尼采影响的大哲学家;而茨威格、肖伯纳、黑塞、里尔克、纪德这些世界闻名的文学家对尼采也有研究。
弗里德利希·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是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他生于普鲁土萨克森州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尼采自幼身体孱弱,但勤奋好学,极具语言和音乐天赋,且生就了特立独行的性格和浪漫主义的气质。尼采在古典语言方面的造诣极深,他上承古希腊苏格拉底哲学的张力和叔本华的意志学说,下开了整个二十世纪欧洲思想潮流。尼采因叔本华而叩响哲学大门,但他与叔本华却截然不同。叔本华是从生命意志(will to live)走向了虚无,而尼采却是把权力意志(will to power)塑造成超人。
现代哲学史上一般把尼采的哲学活动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870年至 1876年,这段时间他主要在研究希腊悲剧和哲学,批判苏格拉底,而崇尚叔本华和瓦格纳;第二时期为1877一1882年,这是他超越叔本华和瓦格纳,向着怀疑主义突进的精神彷徨期;第三时期为1883—1889年,这时他的思想穿透了怀疑和虚无,重估一切价值,建立了以权力意志为核心的超人哲学。
尼采著作的论述范围之广、立意之深很少有人能够企及,而他那言若古井,意若飘风的文风更令人神往。他将哲学的深邃、诗歌的浪漫、音乐的震撼、心理学的精细和语言学的广博融为一体,独具风姿,自成一家。虽然尼采的思想有些许偏激,但其中仍有许多思想对世人有所启发,影响了几代人的哲学观念。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共分为4卷,在前两卷中查拉图斯特拉对听众谈话,是具有训导意义的情节,而后两卷则越来越富于表现力和艺术特征。其中包括插入的抒情情节,暗喻、滑稽模仿、嘲讽俯拾皆是,尤其是第四卷宛如一面镜子,活脱脱照见各色人物的丑姿百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价值重估与超人学说 “上帝已死!”
查拉斯图特拉这样告诉人们。
对于西方世界来说,这句话不啻于惊天霹雳。捣毁上帝这个根深蒂固的“偶像”,这在传统理性主义笼罩下的世界来看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冒险。在尼采看来,以道德观念为基础的欧洲文化是基督教观念的统治的产物。这些从基督教取得的诚实、服从命运、同情和怜悯弱者、不相信自己的力量的观念扼杀每一个人所独特地拥有的生命力和原始的本能冲动,扼杀人的个性、自由和创造性,使人消沉颓废,麻木不仁。所以查拉图斯特拉才要说:“真不可想象啊!这个老年圣者优游于林下,竟然没有听到任何关于上帝已死的消息呢?” 因此才需要价值重估。这是摒弃教会统治的力量之源。价值重估的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斗争精神、批判精神、毁灭精神。要怀疑一切,要重新衡量世间一切的事物的存在意义。
在“价值重估”的旗帜下,善恶与幸福的内容也受到了重新的界定。尼采说:“什么是善?凡是增强我们人类力量的东西,权力意志及本身都是善;什么是恶?凡是来自柔弱的东西都是恶;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力量增长和阻力被克服的感觉。”从一开始,尼采 “重估”的价值就深深地打上了“权力意志”的烙印,对“死”的见解也不例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道:“我把完美的死指给你们看,他对于生者是一种刺激和期待。”
萨特说:“上帝不存在是一个极端尴尬的事情,因为随着上帝的消失,一切能在理性天堂内找到价值的可能性都消失了,任何先天的价值都不再存在了,原因是没有一个无限的和十全十美的心灵去思索它了。” ——价值重估,是继“上帝之死”的又一回冒险。何为“超人(overman)”? 超人是不是有着耶稣灵魂的恺撒?是不是拿破仑和歌德的结合? 超越力量的神圣和破坏力量的崇高似乎说明这一点。上帝诚然是理想人格的化身,然而超人却不是简单地取而代之。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尼采将陷入自设的矛盾:上帝死了意味着“意志”从“神”回到了“人”,而纯粹作为崇拜对象的超人岂不是要将人还原成神?可是,尼采对神根本不屑一顾。即便是我们承认尼采的思想确实存在着矛盾,也不能认为他把超人“神化”,应该说超人更倾向于“人化”的生命。
因此,在我看来,超人不仅仅是一种理想人格,更是一个生命本身不断超越、权力意志诉说生命力的过程,是自由的人的自由超越。超人的根本是权力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冲破了一切传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的束缚。他们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是具有超群的智力、坚强的意志、绝对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的人。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是一种过渡,一种毁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尼采看来,人应当走向“超人”。超人是未来,是理想,是目标;他将是超越自身者,克服者,战胜者;他是内省者,高贵者,创造者,人必须也必将达到超人。“人是动物与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正如查拉图斯特拉超越各种价值和真理一样,尼采认为人也是应该被超越的,抵达彼岸即意味着新的启程。超人不服务于某种理想,不崇尚上帝,不听凭独裁者和贪权者的权欲摆布,他不禁欲,也不囿于任何现行的哲学、道德和政治教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查拉图斯特拉急需为拥有血肉之躯和生存意志的人寻找自由,而且不是在彼岸寻找,要在尘世寻找;首先要有摆脱羁绊的自由,然后才有创造的自由。超越者和超越本身,诚然无法为许多矛盾的事实辩护。查拉图斯特拉不得不赞颂人本身作为可以被超越的“过渡”者的伟大,又不得不站在超人的高度讥笑人是“可笑之物”、“痛苦的羞耻”,蔑视一切又有所保留。合理的解释是,造成痛苦的意识才能造就被超越的形象,不存在不通过蔑视而能够自我超越的可能。
(二)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
“The Will to Power”译为权力意志,或者强力意志。
在幸福岛上,查拉图斯特拉向人们高呼:“世界本身应当变成你们的理性,你们的形象,你们的意志,你们的爱。”可以想见,尼采这句话中的理性,其内涵已不再是古希腊哲学意义上的 “理性”,而是试图张扬的人的“权力意志”。传统的基督教精神宣称理性高于意志,人要克服意志,追求理性。而尼采看来,这是人格的颠倒,他要把颠倒的次序重新合目的地“颠倒”过来,把“意志”从“理性”那里解放出来,而不再是它的奴隶。
然而什么又是权力意志呢?
权力意志,可以形容为雄狮般的意志,按照查拉图斯特拉的说法,“雄狮的意志所希望的就是:饥饿、暴力、孤寂、无神。”胆怯与它格格不入,软弱更是与它话不投机。阻挡权力意志的一切事物,尤其是“神”,将被暴力驱逐。“弱者服务于强者,弱者的意志说服他这样做,”这种推导对强者同样有效。“所有的存在者都是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中逞其所愿。”可见,“权力意志”是支配生活及人格的“活力”,是不知疲倦地创造的生命力。它向生命说话,向所有的存在者说话。
那么,新的价值标准在哪里?尼采认为生命本身即是价值标准——而那象征着“主人道德”的权力意志,则是标准中的标准。它头顶着“永恒轮回”的光环,流淌着“超人精神”的血液,滚动着“生命价值”的齿轮。以主人的理想取代奴隶的道德,以善于创造的超人代替收容颓废的上帝。正如查拉图斯特拉所说:“阐扬生命的意义而重建其尊严,恢复健全的自我而发挥其潜能。”
一言以蔽之:你就是你自己的主人!
尼采用权力意志勾画出一幅永恒轮回的世界图景,以排除基督教对某种绝对的、彼岸的目标的追求,而肯定现实的世界和人生。他认为这是对他的学说及其理论前提和结果的阐述,亦是其证明。他以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学说为佐证,认为权力意志不会永远停留于某种状态中,除了不断地流动、不断地变化本身以外,它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
在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当中,“人类”不是目的,“超人”才是目的。在欧洲的虚无主义杀死了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之后,人就必须自我超越,成为超人,真正的哲学应当成为超人哲学。这便是尼采哲学的旨归。尼采敏锐地感到,虚无主义已经站到欧洲的大门口,由苏格拉底和基督教统治的西方文明导致了悲观主义,而悲观主义又发展为虚无主义,这意味着人类的日益堕落和退化。真正创造性的文化一片凋零,市侩文化充斥一切场合,随之而来的是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被压抑和扼杀,人们处于一种麻木的、无目标、无标准的状态。于是,尼采呼唤像查拉斯图特拉这样的超人出现:“一切天神皆已死去;如今我们希望超人长生。”
就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现在,我教你们什么是超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参考文献:
1.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钱春绮译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
3.李秘《查拉图斯特拉的政治哲学:超人的统治》,社会科学家2004年版 4.李珺平《悲观主义与达观主义》 5.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6.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三联书店1994年版 7.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版
第五篇:尼采读后感
(一)感受伟大
不是强大,而是对于伟大感受的持续造就了一个伟大的人。——尼采《善恶的彼岸》
尊崇你心中对于伟大最直接的感受,但我们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渺小之中,即使对于强者,到处都充满了思想的诱惑。这份自发的贬低始于当我们认为自己的伟大比别人的“高级”之时。
你这感受伟大的心灵,怎么就让世俗的渺小遮蔽了你的双眼?每一次太阳从东方升起,每一次海浪拍打沙滩,每一次潮水撞击礁石,每一次微风袭过麦田,每一次雨水冲刷大地,每一次繁星布满夜空。这一切的感受,难道还不足以抚平你现实中的创伤吗?
(二)现实与科学
既然跑了那么远,何不继续跑下去?——《阿甘正传》
人类的历史已经步入了成年,我无法预测还有多久会到达晚年,也许是世界资源耗尽的时候。世界将会重新陷入混沌?毁灭还是新生?
或者是我预想到的另一个末日,当人们只需要对染色体稍作修正之后,就完全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人的记忆可以随意的拼凑,我每次想起都会无比恐惧,这比人类被毁灭更可怕。
科学的目标是解放人类,但我们终将去向何处?也许是更舒适、更没有危险。但如果同时使人变得更渺小、更卑微的话。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另外,更可笑的是,现在的科学已经变得不再让人安全了。
人类是盲目的并且时常不够理智,科学创造出的成果对于我们来说显得过于巨大和难以合理运用。我们盲目坚信科技造成的恶果,必将由更成熟的科技来弥补。这真是一次危险的赌注,赌上了子孙的生存环境甚至是生存权利。
摧毁总是比创造容易,只要这一带有现实悲剧意义的事实存在,那科学始终是危险的,并且随着它的进步,这一危险将不断增长。
阿甘的这句台词,更像是人类承认并且认可了科学崇拜的盲目性。
人是很会自我安慰的动物,越来越多由物质堆砌的符合病人趣味的艺术商品,更容易让人陷入安逸的享乐主义,而原本拥有至高地位的寻找形而上人生意义的冲动正在逐渐消失。社会需要人变得愚蠢和狭隘。
你这一生,难道想在自我安慰中度过?
(三)厌世者、思想者
有理想但找不到通往理想的道路,那么他的生活比没有理想的人更轻浮和厚颜无耻。——尼采《善恶的彼岸》
你们这些看清现实的厌世者们,你们破除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但怎么就在此停步了?如同以往基督教将人类的恶作为对立面来压抑自身一样,你们竟允许了让现实种种的不堪压抑自己。难道你们觉得这样做为放纵自己找到理由了?这是何等滑稽的逻辑啊?!
还有我可敬的思想者们,你们破除了善与恶的对立,是否又陷入深刻与肤浅的对立呢?何以强者必定深刻?而弱者注定肤浅呢?哲学是否也成了你们的毒品?
我希望你放眼现实,有所行动,而不是面对这巨大深渊时,一味的嘲笑蔑视,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别把你的智慧,挥霍在讽刺弱者上。
(四)悲剧人生
从生命的整体看,短暂的悲剧迟早要归入永恒生命的喜剧之中。——尼采《快乐的科学》
回到最初,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尊崇自身的感受。一切以我们的个人价值观进行评断,抛开最初被灌输的是非善恶的成见。
人生的悲剧性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具有深刻的力量。强盛并非必然伴随着痛苦,但痛苦却是强盛的炼金石。爱之深,痛之切。
(五)强盛的人类
我心中最悲壮的场景,当诸神手执神器欲将人类毁灭之际,人类挽在一起,哼着相同的曲调,面庞也许带着畏惧,但铭刻下的是坚毅。悲壮的歌声响彻大地的每个角落,这一刻,你还会在意神的力量吗?
正如恶魔是使人恐惧的一样。神,只有当人类脆弱到还需要他的启示时,才有他存在的意义。也许,人类的意志无法强盛到面对恶魔不再恐惧,但当这恐惧无法再造成进一步的退让,当人们即使恐惧也依然敢于直面他时,恶魔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神啊,是否连你也畏惧强盛的人类?!
(六)做自己人生的观众,与徒劳作战
“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人和地球缺乏意志;在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命运背后都回响着颂歌一样的一个更响亮的声音:“徒劳!”——尼采《论道德的谱系》
我要求你做自己人生的观众,你要让自己的人生有伟大的剧情。
也许与现实的黑暗奋战不会有成果,我们将被嫉妒和诋毁淹没,如同西西弗搬动着巨石,吴刚砍伐着月桂,永无休止地重复着徒劳。
但是,我的兄弟啊,别让徒劳这个字眼阻挡了你的步伐,做自己的观众,只有你自己才懂得体会与现实、与深渊甚至是与徒劳奋战的神圣和强力!
凝视你自己,一位无所畏惧的斗士,敢于向一切发起挑战。连徒劳、渺小以及诋毁等等,在他人眼中自身下降到最低的恐惧都能克服并超越的战士,这世界上还有什么能阻挡你?!
持续你心中对于伟大的感受,只要人类尚未灭亡,他们总是会承受世界上最深重的痛苦,却又一次次迎来胜利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