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舟山市人大教科文卫侨委
浙江省人大民侨委:
最近,我们根据上级部门的通知精神,对全市贯彻执行《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向你们汇报如下:
我市地处海岛,乡镇分散,在2.2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中,有1390个岛屿,陆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由于历史等原因,长期以来,我市人口的民族构成中,汉族占绝大多数,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例很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到我市打工、婚嫁、投亲靠友,加上一些少数民族人才的引进,使我市的民族结构近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市民族成分构成逐步趋向多元化。目前,我市共有21个少数民族,共2364人,其中普陀区1379人,定海区678人,岱山县129人,嵊泗县178人,主要分布在舟山本岛等一些较大的岛屿上。主要民族成分为回族、满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截止2005年底,全市干部中有少数民族人员60人;少数民族人员中,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8人,工程师以上5人。
近年来,我市充分认识到:做好民族工作,协调民族关系,对于广泛宣传我国民族政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推动我市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互爱,共谋发展,为我市建设“平安舟山”,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一直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认真贯彻《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工作的新路子,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全市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努力营造开展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
市领导把我市的民族工作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带头认真学习《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掌握相关政策。为加强对全市民族工作的领导,市委一位副书记、市政府一位副市长分管民族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全市所有街道、乡镇都配备了宣统委员,分管民族工作,做到民族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问。同时在全市认真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普及工作,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这一切,都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和人员保证。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个关心少数民族人员的良好氛围。
在市委、市政府的带动下,各县、区也对少数民族工作十分重视,纷纷采取措施落实少数民族政策,强化少数民族工作。如普陀区于1991年成立了少数民族联谊会。
我市各县、区每年召集各乡镇少数民族人员代表进行座谈,了解少数民族人员在我市的生活工作情况,征询他们对我们民族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更好地学习贯彻好《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如我市的嵊泗县对作为人才引进的几位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在工作上、生活上给予更大的关心支持,让他们安心为本岛的港口旅游城市建设建功立业。
同时,市有关部门还帮助做好普陀区少数民族联谊会的换届工作。与会的有来自全区9个少数民族的代表和特邀代表70余人。会议回顾总结了区少数民族联谊会五年来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审议通过了《普陀区少数民族联谊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由11位理事组成的第三届联谊会领导班子。
我市的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还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分级负责,及时把各地发生的影响民族团结问题和处理措施报送上级机关,以便上级机关了解情况,正确决策,及时指导工作,牢牢掌握处理问题的主动权。杜绝有警不报或夸大情况,以免造成判断和决策失误。
普陀区积极引导少数民族投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利用大会、座谈会、学习会等形式,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维护安定团结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认识到,稳定是进行深化改革开放的先决条件,要投身改革开放,首先必须自觉维护各民族的安定团结。因此这几年来该区未发生过少数民族群众集体上访民族间纠纷或闹事等现象。好些少数民族群众面对下岗,生活发生困难,但他们都能从大局出发,体谅党和政府的难处,自谋职业,找出路,从不给政府添麻烦。政府部门还努力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勤劳致富,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二、强化宣传,深化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为做好民族工作,我市把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以“四五”普法为契机,认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自治法》和《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我们借助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横幅、标语、板报等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和法规的宣传,使全社会都了解党和政府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及重大举措。
去年7月,根据 [国家民委](2005)137号《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和[浙民宗发](2005)59号文件通知,我们认真组织各县区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民族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组织各县区电视台播放有关民族政策和本区少数民族工作情况,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努力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
在目前全市少数民族人口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加大《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的宣传力度,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基础。今年我市四个县(区)通过主要街道的悬挂横幅、开辟宣传窗等形式开展舆论宣传,提高群众对《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的知晓程度。
与此同时,我们在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统战理论培训班上进行民族工作专题讲座,加强对各级有关部门领导关于民族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对民族工作复杂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三、政策倾斜,关怀备至,切实关心维护少数民族人员的切身利益。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规定,积极为少数民族人群做好子女入学、户口办理等工作。2004年高考时,有位姓田的少数民族考生,父亲是侗族,母亲为汉族,自己随母为汉族,当他得知少数民族对考生有优惠照顾政策能得到加分,便要求变更民族成份。我们就按政策规定迅速出具证明,很快帮他解决了加分问题,使其及时享受到优惠政策,顺利跨入大学校门。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与从外地引进的少数民族人才所在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从工作、生活等方面主动关心帮助他们,从而取得了既引进少数民族人才的人,又留住少数民族人才的心的良好效果。
对少数民族人员,我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各部门坚持“教育、管理、服务”三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工作,帮助他们提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市领导经常走访少数民族人群,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积极创造条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市委、市政府还经常与民政部门和各乡镇联系,优先考虑对少数民族困难户的照顾,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生产、生活等困难。
借贯彻《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的东风,市里帮助普陀回族大专毕业生郭献琪落实就业,使他到嵊泗县环保局上班工作。
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对少数民族贫困户进行帮助。我市少数民族中有一些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外来婚嫁人员,往往生活条件差,生产技能弱,不能很快融入我市的海岛渔业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对各乡镇少数民族贫困户开展了扶贫帮困活动。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加大对他们的扶持力度。我市民族宗教部门还拨出部分资金对少数民族贫困户进行生活补助,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支持。
普陀区有少数民族人数1379人,男722人,女657人,少数民族人员人均年收入约12000元。近年来,普陀区通过在电台开设专题讲座、召开各种学习座谈会、印发学习宣传资料、横幅标语、开设宣传画廊、黑板报、墙报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少数民族政策的重大意义,提高了做好少数民族工作的自觉性。使广大汉族群众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他们认真落实党和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根据政策,每届区、市人大、政协都安排2名少数民族代表。至今已有8名次少数民族人士分别担任区以上人大、政协代表、委员。市政协委员、华之友经理郭黎明(回族)、区人大代表、普陀中学教师沈士军(维吾尔族)每次在人代会、政协会上都提出提案、议案。按照党的干部政策,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在全区所有少数民族人员中,现有企、事业、机关干部的有55人。其中股级干部30人,科级干部5人。根据政策,有46名少数民族大、中专及初、高中学校考生,享受了优惠考分的权益。根据省政府97(103)号文件“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还为71名(246人次)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免交杂费近2万元。1991年以来,舟山市、区居民实行殡葬改革,但为了尊重回族群众土葬习俗,会同民政部门协商落实回族群众的殡葬场地。按照国家的民族成份政策,认真做好民族成份的更正、确定工作。几年来,更正了45人的少数民族成份,确定了73人的少数民族成份。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好评。
四、履行职责,做好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少数民族人员手中。
我市积极开展民族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工作,多次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各地对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对我市的少数民族人员切身利益十分关注,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议案、提案,要求教育、民政、卫生等部门切实为少数民族人员办实事、做好事。市民政部门十分关心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人员,在落实低保、扶贫救济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的好评。市教育部门在接到市政府的文件后,立即落实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工作,使一些少数民族考生高高兴兴地上了高中,进了大学,圆了学习梦。市卫生等部门也结合送医下乡等活动,积极为缺医少药的少数民族人员服务。
市民宗局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认真抓好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新途径、新形式、新载体,使我市的民族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平安舟山”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去年7月,市民宗局组织大家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民族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民族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开展我市少数民族情况调查摸底工作。今年,市民宗局对全市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组织实施了全市外来少数民族人口基本信息的调查统计工作。从而摸清了我市少数民族人员的情况,为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努力为少数民族办实事做好事。对我市少数民族群众普遍关注的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政策问题,市民宗局通过人大、政协渠道积极向上级领导呼吁,并与市教育局多次协调,在市领导的关心下,终于在2005年得以正式实施。少数民族人员郭献琪大专毕业后一时难以落实工作,市民宗局干部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最后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帮他落实到嵊泗县环保局工作。平时,市民宗局也十分重视了解解决少数民族人员的困难,开展“雪中送炭”服务。同时努力做好少数民族人员民族成分的认定工作。四是认真组织参加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市民宗局以省民宗委组织的2005年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友谊赛为契机,积极组织少数民族人员开展健身锻炼活动。为此,局里专派一名同志进行组织落实。在市体育局等部门和各县区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训练工作进展顺利。在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友谊赛,我市代表团参加了射弩和健身操二个项目的角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普陀区还充分发挥联谊会联系党和政府同少数民族群众之间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联谊会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经常组织联谊会成员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上级民委的有关文件;为少数民族联谊会解决办公用房;支持联谊会开展少数民族寻根考察活动;每年外出考察一次,提供车辆经费。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参加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帮助解决联谊会活动经费;每年年终看望慰问少数民族人士及个别困难户。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普陀区少数民族联谊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近年来,我市的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随着我市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在我市落户逐年增多,我市的民族关系呈现出一些新问题:以散居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民族关系,在与市场经济接轨后显得更加松散,给联系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城镇少数民族群众中的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问题尚未出台针对性措施;极少数少数民族群众因就业困难或因患病而导致家庭贫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殡葬上,有些少数民族(如回族)有土葬的风俗习惯。
为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将城镇中散居的少数民族低保群众单列出来,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切实安排好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对列入“低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高中段减免学费和代管费,减免费用由县(市、区)财政予以足额补助。把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认真组织实施。继续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依法维护城市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对具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少数民族,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予以尊重,尽量落实殡葬场地,并做好殡葬服务和管理工作。
第二篇:哈尔滨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发布单位】80804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8-12-12 【生效日期】1999-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哈尔滨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1998年10月30日哈尔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98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根据 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少数民族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经国家正式认定的除汉族以外的各民族。
本条例所称的少数民族权益是指少数民族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主要包括:民族平等权利;获得国家帮助发展经济、文化的权利;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本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均应当遵守、执行本条例。
第三条 第三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 第四条 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应当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应当经常对各民族公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以及民族政策教育。
各民族公民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睦相处,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五条 第五条 市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区、县(市)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作。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职责权限和本条例的规定,协同进行民族权益保障工作。
第二章 少数民族社会权益
第六条 第六条 市、区、县(市)和辖有少数民族聚居枯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名额比例应当不少于少数民族占全乡(镇)总人口数的比例。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辖有民族乡(镇)的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应当有少数民族成员。
第七条 第七条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应当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保证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相适应。
第八条 第八条 国家机关面向社会录用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应考人员应当优先录用。
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待业的少数民族公民,应当优先安排技能培训;对符合录用条件的,优先录用。
第九条 第九条 公民的民族成份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更改民族成份,依照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 第十条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的翻译、出版和语言文字教学研究工作。
少数民族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对不通晓汉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诉讼参与人,司法机关应当为之提供翻译。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少数民族公民受到侵害或者遭受歧视、侮辱时,可以向有关部门进出控告和申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调查,依法处理。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特殊问题时,应当充分听取少数民族群众的意见,并征询当地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及时妥善处理。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少数民族公民享有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少数民族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少数民族公民。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新闻出版、文艺创作、影视等媒介,应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严禁在广播、影视、音像、报刊、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他活动中出现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图像。
第三章 少数民族经济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市、区、县(市)在财政预算中,每年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城市民族贸易补助费和民族事业专项补助费。
民族事业专项补助费应当按少数民族人口只均一元以上额度安排,用于发展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和各项事业。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扶持民族经济的发展。
对外地来本市兴办企业和从事其他合法经营活动的少数民族公民,有关部门应当在经营场地、费用等方面给予照顾。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民族乡(镇)的财政体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优待民族乡(镇)的原则确定。
民族乡(镇)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给民族乡(镇)安排一定的机动财力。乡(镇)财政收入的超收部分和财政支出的节余部分,应当全部留给民族乡(镇)使用。对支大于收的民族乡(镇),应当采取定额补助或者定额递增补助的办法,递增的比例应当根据区、县(市)财力,由财政部门和民族乡(镇)研究确定;对财政收入比较稳定的民族乡(镇),应当保持财政体制相对稳定。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银行信贷部门对城市民族企业生产经营和民族乡(镇)用于生产建设、资源开发、兴办企业等方面的贷款应当给予照顾。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民族乡(镇)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3年。凡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按照相关的税收规定办理减免税手续。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有关部门在安排使用扶贫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科技兴农资金等专项经费时,应当充分考虑贫困民族乡(镇)、村的特殊需要。
区、县(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帮助民族乡(镇)加强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在民族乡(镇)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照顾民族乡(镇)的利益。
第四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当设立少数民族教育补助专款,并逐年增加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帮助民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设立民族教育管理机构,辖有民族乡(镇)的区、县(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民族教育工作。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市属重点高中、中师、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技工学校录取少数民族考生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照顾。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对师范院校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有关部门应当优先分配给民族学校。
用民族语言授课的民族中小学师资不足时,有关部门应当从师范院校的外地少数民族毕业中予以调配。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少数民族比较聚居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兴办少数民族幼儿园(所),并在经费、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兴办民族职业高中或者在普通职业高中设立民族班。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市和辖有民族乡(镇)的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在少数民族中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和科技人员培训工作,组织和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发掘和继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做好民族乡(镇)、村的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有关部门应当优先保证民族医院对医疗卫生人员的需要。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有关部门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民族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活动,扶持民族乡(镇)、村逐步建设和完善体育设施。
少数民族职工参加市、区、县(市)统一举办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所在单位应当给予支持,工资照发。
第五章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少数民族公民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清真食品生产纳入规划,保证民族商业服务网点的合理布局。市、区、县(市)大型商场以及机场、火车站、客运码头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场所,应当设立清真饮食服务点。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拆迁清真食品的生产企业和商业服务网点,应当坚持同等条件“拆一还一”、就近安置的原则。因市政建设等原因确需拆迁的,应当事先征求市或者区、县(市)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统筹安排。在拆迁过渡期间应当设立临时清真食品供应点,并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采购员、保管员和主要操作者,应当由具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少数民族职工担任。
清真食品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店堂装饰、牌匾旗幌、字号名称等应当符合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兼并或者被兼并时,不得随意改变其服务方向,确需改变服务方向的,必须征得当地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具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少数民族职工较多的单位,应当设立清真灶;不能设立清真灶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发放清真饮食补助费。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从事清真饮食业,需经市、区、县(市)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领取清真饮食生产经营许可证和专用标志,由工商部门办事营业执照。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让、出租和伪造清真饮食生产经营许可证和专用标志。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卫生、畜牧、商业等有关部门应当建设布局合理的牛羊清真屠宰点和检疫、销售清真牛羊肉的服务点,并设立明显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屠宰清真用牛羊、销售清真牛羊肉。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居住在城市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公民其配偶进城落户,有关部门应当给予照顾。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尊重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公民的丧葬习俗,应当合理安排公墓建设用地和资金,并做好管理工作。
允许土葬的少数民族公民,凡本人生前留有遗嘱或者家属自愿实行火化的,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对在维护民族团结、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各项事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和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罚款票据的使用和罚没款物的处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由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限期改正、责令停止侵权行为等处罚或者交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河南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河南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河南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1994年9月1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997年4月4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少数民族,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除汉族外的我国其他民族。
公民的民族成份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三条 各级国家机关保障少数民族公民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少数民族公民应当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爱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四条 少数民族工作是各级国家机关工作的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做好民族工作,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等项事业的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族事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工作,负责组织、监督、检查本条例的贯彻实施。
第五条 各级国家机关应当经常对各民族公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教育。各民族公民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加强团结,共同进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安定。
第二章保障少数民族政治平等权利
第六条 省和少数民族人口达到一定数量的省辖市、县(区、市)、乡(镇),其人民代表大会中,应当有少数民族的代表。每一少数民族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所代表的人口数。
第七条 各级国家机关应当采取切实措施,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纳入培养干部的总体规划。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以及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部门或单位,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领导成员中应当有少数民族公民。具体办法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各级国家机关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的特殊问题时,应当与少数民族的代表和有关部门充分协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妥善处理。
第九条 各级国家机关保障少数民族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保护少数民族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动,少数民族公民进行宗教活动时,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省有关规定。
第十条 禁止对少数民族的歧视,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和行为。
禁止使用带有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侮辱歧视少数民族性质的碑碣、匾联等,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禁止任何使用带有侮辱、歧视少数民族内容的语言、文字、图片、美术作品、音像、广告、广播、电影、电视、文艺活动和其他行为。
第十一条 少数民族公民受到民族歧视、侮辱或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控告和申诉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应当依未能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应当有民族工作部门的人员参加。
少数民族公民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十二条 凡发生涉及民族关系的事件,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依法控制事态发展,及时调查处理,不得拖延。
第十三条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的乡(镇),可以申请建立民族乡镇)。必要时可以降低比例。
民族乡(镇)的名称,经地方名称加民族名称确定。
民族乡(镇)的建立,由县级人民政府同当地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经省辖市人民政府或地区行政公署同意,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民族乡(镇)一经建立,不得随意撤消或合并。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撤消或合并的,应当依照前款规定的协商、报批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 民族区、乡(镇)长,由建立民族区、乡(镇)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民族区、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中应当配备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相适应的少数民族干部。
第十五条 有一定数量少数民族人口的村,其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公民。
村民委员会在工作中应当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村民委员会通过村民会议可以制定民族团结公约。
第三章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第十六条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地方的人民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应当征求民族工作部门的意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照顾他们的特点和需要。
少数民族在国家的帮助下,应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安排经济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贷款、物资,提供产供销服务,开展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等方面,应当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优先给予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制定脱贫计划和措施,减轻他们的负担。
在分配扶贫资金儿物资、开展科技扶贫、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对少数民族群众中的贫困户,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应当给予特殊照顾和救济。
第十九条 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依法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建筑工程,应当照顾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优先招收当地少数民族人员,作为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安排。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民族区、乡(镇)的建设,帮助兴办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民族区、乡(镇)的全面发展。
民族区、乡(镇)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文化等项事业。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民族乡(镇)加强农业、林业、副业、渔业和水利、电力、邮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扶持民族乡(镇)发展交通事业。
第二十二条 民族乡(镇)财政管理办法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按现行财政体制和优待民族乡(镇)的原则确定。
民族区、乡(镇)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给民族区、乡(镇)安排一定的机动财力,在核定民族区、乡(镇)财政收支基数时适当给予照顾。民族区、乡(镇)财政收入的超收部分和财政支出的节余部分,应当全部留给民族区、乡(镇)周转使用。
民族乡(镇)人均收入水平低于所在县(市)人均收入水平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重点帮助民族乡(镇)发展经济。
分配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专项资金及其他固定或者临时专项资金时,应当对民族乡(镇)给予照顾。对发给民族区、乡(镇)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补助费和发展资金应当留在民族区、乡(镇)继续周转使用。
信贷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区、乡(镇)用于建设、资源开发的贷款给予照顾。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扶持帮助下列企业发展生产,解决困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民族乡(镇)办的企业;
(二)少数民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的街道办事处和村办的企业;(三)少数民族集资办的企业;
(四)少数民族投资额占50%以上的企业;
(五)以少数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和饮食服务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第二十四条 信贷部门对第二十三条所列企业,在贷款额度、还款期限、贷款利率方面应给予优惠。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和条件,给予贴息。
税务机关对第二十三条所列企业纳税确有困难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减免、免税。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列出用于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的专项资金,视地方财力情况逐步增加。对用于少数民族的各种专项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扣减、截留或挪用。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进入本地兴办企业和从事其他合法经营活动的外地人员,应当根据情况提供便利条件,予以支持;同时,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保护其合法权益。
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管理。
第四章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安排教育经费时,民族学校应当高于其他学校。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应当专款专用,帮助民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十八条 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民族小学、民族中学。
其审批程序按本省有关规定执行。民族学校应当体现民族特点,主要领导成员应当有以民族名称命名的少数民族公民。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特殊措施,保障少数民族适龄少年儿童,按照统一规划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鼓励和帮助少数民族青年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和高等教育;
根据少数民族特点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民族学校有计划地培养师资。对符合转正条件的少数民族民办教育和在民族学校工作的汉族民办教师,优先选招为公办教师。
第三十一条 在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镇街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兴办民族托儿所和幼儿园。
第三十二条 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省各级各类学校,在考试总成绩上应当给予增加分数的照顾,具体照顾办法按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各类民族院校招生在生源不足时,对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降低分数线录取。
第三十四条 少数民族人员参加就业文化考试、报考技工学校的照顾20分;参加招聘干部文化考试的照顾10分。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调派、聘任、轮换等办法,组织教师、医生、科技人员到民族乡(镇)工作;扶持少数民族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和科技人员、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和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协作。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扶持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创办文化馆(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组织帮助少数民族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的健康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保护和继承具有民族特点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在专项资金的投放上予以优先照顾。
第三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发展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地方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卫生专项资金医疗设备、医务人员配备等方面应当给予特殊照顾。扶持民族区建立民族医院、防疫保健站、妇幼保健院(所),扶持民族乡(镇)建立卫生院,培养少数民族医务人员,加强对地方病、传染病、多发病、常风病的防治,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可开办民族医院和诊所。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乡(镇)、村民族学校的教师和在民族乡(镇)、村工作的教师、医生、科技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的优惠待遇。
第三十九条 少数民族应当依照《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优生、优育、优教,提高人口素质。
第五章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第四十条 各级国家机关应当保障少数民族有保持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四十一条 在招工、招生、征兵以及其他种类工作人员时,除不适合少数民族的工种和岗位外,不得以少数民族生活习惯不同为理由,拒绝招收或录用少数民族公民。
第四十二条 当地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主要传统节日期间,对有关民族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放假并照发工资;对其特需商品的供应,应当作出适当安排。
第四十三条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为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兴办必要的饭店、食品店、肉类供应网点和清真冷库。以经营有困难的清真食品、饮食服务行业应当予以扶持。生产、经营清真食品、肉食、饮食的单位和个人,须经县一级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核准并发放清真牌证。清真牌证由省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统一监制。
清真牌证不得转让、借用或伪造。
清真食品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条 在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人员较多的单位,应当设置清真食堂或清真灶,没有条件设置清真灶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少数民族人员清真伙食补助费。接待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的宾馆(饭店)、医院应当设清真灶。或者配备专用的清真灶具。
第四十五条 对少数民族中有伊斯兰丧葬习俗的,应当予以尊重。城市人民政府对有伊斯兰丧葬习俗的少数民族应当妥善安排墓地,搞好殡葬服务。
第六章奖励和处罚
第四十六条 对认真执行本条例,在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民族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条第二款擅自更改善民族成份,不予承认,并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三款的,应停止其有关活动,由民族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权限,没收并妥善处理有关制品、责令其停业整顿、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责任人,责令其作出补救措施,并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对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当地或上级人民政府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有关规定,损害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由本单位可上级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主管机
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双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民族事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看苏州如何保障少数民族权益
看苏州如何保障少数民族权益郁永龙江苏省苏州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目前全市有48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6.6万左右,其中户籍人口2.1万,暂住人口4.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5‰。人口超过1万的有回族和土家族2个民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壮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侗族、彝族、布依族、蒙古族、瑶族、水族等。
近年来,苏州市认真贯彻实施《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江苏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题,明确了“促团结、促和谐、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真抓实干,努力开拓进取,全市少数民族事业得到健康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市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等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张家港市少数民族联谊会会长格桑曲宗等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沧浪区里河社区、金阊区清塘社区、平江区新湘苑社区、高新区馨泰社区等被评为全省民族工作示范社区,市民宗局连续八年受到省民委表彰,苏州市的民族工作继续走在全省的前列。《江苏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江苏省清真食品监督保护条例》等民族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来,苏州市加大了贯彻执行力度,切实维护了全市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每年都听取民族工作专题汇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民族工作,统筹安排、研究部署全市民族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民族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民族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市、县(区)两级均成立了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统一协调、统筹推进全市的民族工作。强化部门协作。苏州市出台了《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苏州市外来少数民族经商人员服务联络协调小组工作制度》等,宣传、统战、民宗、公安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保证了职责到位、措施到位,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确保责任落实。对民族工作任务实行目标管理,每年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体系。同时,定期对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确保了民族工作任务的落实。充分发挥社团作用。苏州市十分注重加强民族工作社会团体的组织建设和职能完善,成立了市少数民族联谊会、新苏州人经商者分会等多个社团组织。为更好地适应民族工作形势,将市少数民族联谊会更名为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这一民族社团组织的作用更加突出。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政策法规的培训与教育。与民族地区相比,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干部群众对民族知识的了解和民族政策的掌握相对较少。近年来,全市组织了各个层次、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增强了干部群众贯彻执行民族政策法规的自觉性,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开始,我市推出了“三走进”(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三贴近”(贴近市民、贴近基层、贴近服务)为主要方式的民族知识和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举办“民族知识竞赛”、“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法规报告会”、“街头广场民族歌舞文娱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全市广大群众广泛进行民族知识、民族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拓展了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常识在社会各界的知晓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以来,苏州市按照省民委的有关要求,每年都结合实际,突出一个主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结合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开展了以“颂祖国华诞、唱民族赞歌”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通过宣传月系列活动的举办,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为民富民扎实做好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同胞摆脱贫困、共同致富奔小康,既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也是苏州民族工作的落脚点。实行政策扶贫、制度扶贫,把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了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城镇和农村少数民族低保人员在当地低保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20%的优惠政策。根据这一优惠政策,目前,苏州市城镇、农村少数民族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月504元和408元。市民族宗教系统每年都组织慈善募捐活动,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少数民族扶贫工作。今年,苏州市民族宗教团体一次募集善款60多万元,向全市1200多户少数民族家庭开展慈善捐助。切实做好脱贫致富工作,通过优先推荐就业、生产创业扶持等多种措施,努力使困难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的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迄今为止全市少数民族家庭已经实现全部脱贫。
落实涉及少数民族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优惠政策,认真做好民族成份审核工作。近年来,共办理民族成份更改369人,出具中、高考证明1200余份。加强新疆班建设,几年来,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安排了优质的师资,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设施和环境,使新疆班教学、教育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至今已培养出6届计630名优秀毕业生,一大批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人大、复旦等国内一流学府,为民族地区振兴输送了优秀人才,以实际行动支持民族地区建设。
努力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便利服务。苏州市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从落实民族政策、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守法经营共同致富的高度,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各类咨询、审批办理等便利服务。工商管理部门为少数民族经商人员的创业作出风险评估和提示,并专门出台了减免证照费用、允许多种经营等优惠政策。教育部门妥善解决了外来少数民族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尊重民族风俗,保障信仰权益规范清真饮食供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是避免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的重要方面,也是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市政府通过积极引导和扶持,加快了清真饮食网点建设。目前,苏州市区已有北疆饭店、帕米尔饭店等中等规模的清真网点和近千家清真拉面店,基本能满足少数民族清真饮食的需要。在满足饮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清真食品安全检查,确保清真食品品质。每年,市民族宗教局都联合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以及市伊斯兰教协会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全市清真食品供应点、加工点开展专项检查,对假冒和不具备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资格的经营户进行查处,有效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穆斯林群众过宗教生活的条件。苏州市区仅有石路太平坊一座清真寺,地处石路商业中心,由于空间窄小,平时的宗教活动就人满为患,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只能借用停车场举行庆典,早已无法满足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为改善穆斯林群众过宗教生活的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移扩建清真寺事宜。去年,阎立市长亲自召开协调会,原则同意石路太平坊清真寺移扩建,并将清真饭店建设事宜一并解决,选址拟在平江新城梅巷、官渎路地块,土地按社会事业用地划拨。在经费安排上,明确将现有的石路太平坊清真寺产权交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按市场方式运作,拍卖所得经费用于新建清真寺建设,不足部分由相近地块拍卖收入和市财政解决。突出特色工作,解决难点问题深入推进社区民族工作。开展社区民族工作是拓展民族工作领域和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新路子、新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的新平台。苏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民族工作进社区,坚持“典型引路、逐步规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建立工作网络,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社区少数民族活动和服务网点,培育了沧浪区里河社区等一批优秀民族工作社区典型。苏州市社区民族工作得到了国家民委和省民委的充分肯定。国家民委专门派调研组到我市进行考察,并在《民族日报》上宣传了我市的经验做法。省民委在我市召开了全省社区民族工作现场推进会,向全省进行宣传、介绍和推广经验。扶持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发展。为全面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加大对民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使我市的民品企业能够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贷款优惠政策。据统计,去年全市10家民品企业共获得银行贴息贷款总额3.04亿元,享受贴息421万元。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围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和管理工作新模式。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广大领导干部对做好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从“讲政治”的高度和“民族工作无小事”的要求出发,正确对待和处理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苏州经商、务工、求学等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健全工作机制,结合我市民族工作实际,建立了由公安、工商、城管、环保、卫生、教育、民族宗教等部门参与的苏州市外来少数民族经商人员服务联络协调领导小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在苏从事经商、务工、读书等活动的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给予关心和帮助,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并逐步把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纳入社区服务和管理的范畴。(原载《中华民族》2010年第7期)第五篇:吉林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吉林省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
(2001年12月1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散居少数民族,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和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但不是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
第三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主管部门,主管其行政区域内的散居少数民族事务,负责本条例的贯彻实施;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有关散居少数民族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 散居少数民族公民的民族成份,以国家确认的民族称谓为准。
民族成份的恢复或者改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主管部门会同公安、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办理。
第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等单位,在工作中涉及散居少数民族重大或者敏感问题的,应当征求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其他传播媒体,在宣传报道中涉及散居少 1 数民族重大或者敏感问题的,应当征求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七条 禁止民族歧视,禁止任何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禁止使用、制作带有侮辱、歧视少数民族和损害民族团结内容的语言、文字、图片、广告、广播、电影、电视、美术作品、音像制品、网络信息等。
禁止使用带有侮辱、歧视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和地名。
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带有侮辱、歧视少数民族性质的碑碣、匾联等,应当由文物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八条 散居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散居少数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反映、检举、申诉和控告的权利。在反映、检举、申诉和控告时,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尊重其他民族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散居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散居的少数民族应选当地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散居少数民族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以及所属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少数民族公民。
第十条 散居少数民族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第十一条 散居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散居少数民族公民参加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活动,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假期和支付工资。
第十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散居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录用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少数民族公民。
直接为散居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企业,在招工时,应当优先招收相关的少数民族公民。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吉林省少数民族教育条例》做好散居少数民族教育工作。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安排科技发展项目时,应当优先照顾民族乡(镇)和少数民族聚居村,为其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提供服务。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散居少数民族发展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
加强对散居少数民族文物的保护,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开展健康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培养散居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和体育人才;实现民族乡(镇)广播电视全面覆盖,办好文化馆(站)、图书馆(室)等文化场所。
组织散居少数民族参加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文艺汇演。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散居少数民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安排专项经费时,帮助和扶持民族医院以及民族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培养医务人员,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对地方病、多发病和常见病的防治,搞好计划生育和优先优育。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外来少数民族人员依法兴办企业和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合法权益。
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应当服从当地有关部门的依法管理。
第十八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安排必要的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用于解决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以及发展经济中的困难。省财政部门,应当逐步增加每年安排给民族乡(镇)的补助费;市(州)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应当逐步加大对民族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县(市、区)和乡(镇)财政部门,应当对少数民族聚居村给予适当照顾。
第十九条 民族乡(镇)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要不断完善财政体制,将应下放给民族乡(镇)的收支全部下放,逐步实现财权与事权统一。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民族乡(镇)所办企业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积极扶持。
省财政部门、市(州)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应当安排必要的贴息资金,对民族乡(镇)所办企业的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和高新技 术产业化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
民族乡(镇)和少数民族聚居村新办的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可免征所得税三年。
第二十一条 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以申请建立民族乡;特殊情况下,人口比例可以略低于30%。
已经建立的民族乡(镇),一般不得撤销、合并或者变更区域界限。确需撤消、合并或者变更区域界限的,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办理,不得损害其利益。
民族乡(镇)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加民族名称确定。
第二十二条 民族乡(镇)的名称中包括两个少数民族名称的,其顺利按照人口比例由多至少排列。
第二十三条 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比例的建立乡(镇)的民族和其他散居少数民族的代表。
民族乡(镇)的乡(镇)长,由建立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建立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公民,其比例应当逐步与建立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在乡(镇)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适应。
第二十四条 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乡(镇)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散居少数民族公民。
第二十五条 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达到30%的村,由村民委员会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确认为少数民族聚居村。
第二十六条 偏远、贫困地区的散居少数民族农户,在规定用地标准以内新建住宅纳税有困难的,经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耕地占用税。
第二十七条 民族乡(镇)和散居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应当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作出贡献的,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和补偿。
在民族乡(镇)和散居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开发资源或者进行其他工程建设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等方面给予补偿。
在民族乡(镇)和散居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依法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有关部门应当照顾当地利益,妥善安排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长期在偏远、贫困的民族乡(镇)工作的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医护人员和科技人员,应当给予优惠待遇。
第二十九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保持伊斯兰教丧葬习俗的散居少数民族统一安排土葬墓地。
乡(镇)和散居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参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尊重散居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照顾散居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设立和举办少数民族敬老院、老年公寓和幼儿园以及清真餐饮业等。
第三十一条 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街道办事处,领导成员中应当有散居少数民族公民。
第三十二条 镇的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按照城市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有关条款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应当有专用的运输车辆、计量器具、储藏容器和场地,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是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成员,其他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清算饮食制售规程。
申请开办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经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登记备案、核准资格,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办理有关证照,并领取和使用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统一核发的清真标识后,方可营业。
出租、出兑、出售或者发生其他形式转让的,必须征求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的意见。未改变清算性质的,必须重新核准资格,方可转让。改变清真性质的,必须交回清真标识。
第三十四条 禁止出租、买卖、借用清真标识,经营非清真食品的不得使用清真标识。
第三十五条 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散居少数民族公民较多的单位,应当设立清算食堂或者清真社;未设立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发给伙食补助费。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由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收回清真标识,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由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收回清真标识,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其他规定的,由当地民族事务主管部门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直接责任人,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