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打造生本课堂总结

时间:2019-05-12 12:0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践行新课标打造生本课堂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践行新课标打造生本课堂总结》。

第一篇:践行新课标打造生本课堂总结

“践行新课标打造生本课堂”

徐州、上海、无锡三地英语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2012年12月7日上午,在云龙区“四区同创”的大好形势下,徐州市民富园小学与上海御桥小学、无锡东林小学结成联谊学校。为加强三校之间校际交流,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校之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展示三校在践行新课程标准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推广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方面取得的新成绩,三校在徐州市民富园小学共同举办“践行新课标打造生本课堂”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参加活动的嘉宾有徐州市、云龙区教育局领导、云龙区教研室领导和教研员、上海御桥小学领导和老师、无锡东林小学领导和老师、民富园小学老师、云龙区各小学1—4年级英语教师。上海御桥小学、无锡东林小学、徐州市民富园小学各展示了一节英语课,上海、无锡两地的老师做了经验介绍,教研室专家进行了点评。

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在不断的听评课及反思改进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也必将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得到更大提高。

第二篇:践行生本教育,打造“生动”课堂

践行生本教育,打造高效“生动”课堂

-------胡光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新课改已十年有余,在这十余年里各种新教育理论乘着课改东风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开来,这里面不乏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都因为不太成熟,或没有形成科学的教育理论而逐步销声匿迹,或渐行渐远。在此过程中我校也一直在课改的潮头迎潮而动。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从领导到普通老师,本着着眼长远的发展理念,积极学习“生本教育”并且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反复调研学习在践行生本教育的同时不断摸索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新定位,教学氛围都需要重新构建。在初步实践中,我们感觉到:课堂似乎被一种无形的框架所束缚着,一样的教学流程、同样僵硬干涩的课堂,课堂上似乎缺少了什么。“让学生去讲、让学生发现、让学生感悟”,在这样的理念下,本该开放的课堂,由于教师组织形式的单一,导的作用被无形的淡化了,甚至有些教师在怀疑这种教学模式,反对这种模式。这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对变革的不适应,反映出我们有理论但还没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策略来应对,有行动的意识但还没有灵活运用模式的能力,反映出我们还没有真正把握模式的内涵和思想,从模仿中走出来。如何走出现状,建构高效“生动”的课堂模式,不单纯去讲求课堂内容丰富生动,而是让学生们都完全参与进来,做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的思想“动”起来,通过各自小组的讨论学习,让先会帮后会,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带动基础差的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老师教育教学的同行者,与老师共同进步成长,而不是单纯教育的附属品,如何让学生知、学乐、好学,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立足提高小学各科课堂教学效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内化为日常教学行为,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致力于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原则和基本内容

如同任何教学经验一样,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解决所有学校,所有学生,所有学科的具体问题,教学研究的目的也正在于此。我们将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果: 1.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学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宝藏” 树立高效“生动”教学观。以学定教,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让学生与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相互帮扶等多种形式主动学习,使其思维不断碰撞出创造性火花。各参与教师以实践升华对理念的理解,从模仿学习逐步到内涵地切入,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

2.以课题研究促进各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先学后教,生生互教”理念的指引下,细心雕琢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探索适合不同课型的有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为各科教师构造一个完整的详细的可操作的教学流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指导自学,由扶到放 “兵教兵”,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订立“赶、比、超”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通过高效“生动”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为达成以上目标,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以下几方面:

1.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2.观摩学习生本等高效课堂,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关键是分析各基本环节,领略其实质内涵,不仅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审视,而且要在行动中实践、突破,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3.研究教法的选择,立足学生的学情,立足各科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课型,灵活运用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关键在“导”上下功夫。

4.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研究自学提示的设计,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存异质疑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

5.研究并逐步构建各科不同课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的程式化的模式过渡到多元的灵活的高效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在研究中我们坚持(原则):

1.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课研与教改相结合,把理论转化为实践。

2.整体研究与个体反思相结合。实验教师依据自己实际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还将根据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所需,发挥集体优势,组织成员进行课题论证,集中开展交流活动,从而使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 3.以点带面、呈辐射状发散推进。我们将发挥骨干引领的优势,开放自己的课堂,影响和带动全校参与高效“生动”课堂实践的教师进入课改的新阶段,使全校的各科教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总结反思性原则。充分利用果庄小学教研群与同伴加强交流,通过反思,不断地更新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实验水平;通过反思和总结,及时地不断地调整思路。

5.教育资源实现最大优化原则。实验过程中,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重组,实现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突破点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依据的是“先学后教、生生互教”的教学理念,教学的主要流程是:辅助环节(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提示约2分钟内完成),接下来是先学(约15分钟,包括读书看书、提问、讨论),后教(约10分钟,学生相互更正或兵教兵,师生讨论),最后则是教师总结指导,并当堂训练(约13分钟,教师指导总结约3分钟,剩下10分钟学生完成作业),这是借鉴“生本教育“教学模式同时结合我校实际设计的教学流程,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科目、不同的课型,在小学各科教学中运用此模式,对各环节的要求往往会差别很大,在流程的运用上也会有效果的千差万别。

因此,本次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细化生本教育模式,分科目、分课型进行研究,尝试找到、不同科目不同课型运用模式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流程,逐步构建各科不同课型高效“生动”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难点之一:是如何设计自学提示,从而架起让学生不断地发现与探索的桥梁,进而指导学生有效的自学。难点之二:学生“先学”之后,教师如何来“后教”?准确来说是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教师的“导”应如何来体现,如何让学生由浅入深,透过现象发现知识的本质内涵?

本课题将着力突破两点: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二是突破教师“导”的艺术,将教师直接的引导提问,逐渐变为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整体上构思,于细微处点拨。

六、课题研究的起始、结题时间、研究步骤设计及各阶段主要内容与阶段性研究成果设计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3年6月——2016年6月,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调研动员、初步探索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0月)

1.广泛开展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组织召开理念研讨会,深入研究“生本教育”。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相关案例,在案例中理解“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5.确立《高效“生动”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组并开题,明确各成员研究任务。

6.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第二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8月)

1、学校成立《构建高效“生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各科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果庄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2月)

1.课题组成员全面实施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课题负责人及成员不定期推门听课,检查落实情况。

2.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一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3.开展更为广泛的校级示范研讨课,请更多参加高效“生动”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参与进来,集思广益,推广优秀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科课型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四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5年3月—2016年6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细节问题研究。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化研究的成果。2.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研讨会、博客交流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对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不同学科课型的具有不同特色的高效“生动”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高效“生动”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展现学生真我风采”的改革。有效的教学模式应包含“激发兴趣 ”“收放自如”、“智慧生成”、“彰显个性”这些因素在里面的。在模式的构建中,我们将努力丰富这些教学元素,让学生在自学中静思,在尝试中发现,在辩驳中感悟,以教师无痕的“导”带学生走向更高的知识境界。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我校一至六年级所有在校学生。重点关注参研教师在高效“生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表现出来的各种积极的情感。

五、课题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说明

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1.实践研究法。把“实践”和“研究”融为一体。对教师及学生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跟踪、观察、调查、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寻找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行为。

2.归纳总结法。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等。学期内所上课型相同的两位或几位教师共同比较研究课的设计过程,初步确定所选课型在运用“先学后教”理念时的具体操作流程,并集体商讨通过。研究成果中要注明每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学生思考是什么,教师采取的策略是什么等,尽可能详细地把实践此类课型时所遇到的问题或可能的问题都表达出来,形成一个有理有据,符合实际的操作流程。

3.网络资源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借鉴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对高效“生动”课堂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

4.教育实验法:观察与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归纳、筛选和分析发现问题,从而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篇:践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践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成功高效的教学必须遵循“高度尊重学生生命个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学科生命教育理念,有效运用语文的工具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树立 “生本”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出: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四突出”即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三转变” 即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四个基本程序”即 学生先学; 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总结和巩固。在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念指导下,结合我校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前置学习、感悟交流、点拨引导、拓展延伸、反馈总结”五步教学法,并将进行初步的实践与研究。具体做法:

一、前置性学习(即课前预习)

借助前置学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每个科目每节课都要求设计前置学案,独立学习是小组学习的前提奏,是小卒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前置自学阶段,每个小组成员都围绕学习内容自主借助教材,借助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对学习的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将自己的疑惑、困难整理成问题的形式准备在小组内交流。如语文课前的资料搜集,数学课前的尝试做题,英语课前的卡片制作等等,都为小组讨论交流奠定了基础。

为了收到好的预习效果,我们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方法步骤,即四步预习法:“读——查——学——赏”

(一)读

1.读课题,通过课题揣摩课文大体内容,可针对课题提问。

2.第一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一想课题和课文内容的联系。

3.第二遍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思考:课文告诉我什么?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

4.第三遍读课文,给课文加批注,把课文中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勾出,把自己有所体会的地方适当加上批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跟老师同学交流。

(二)查 查资料,了解背景及相关知识

(三)学 自学生字新词

1.查阅字典、词典,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扩词。

2.用各种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3.理解要掌握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选一些词语口头造句。

(四)赏

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值得提出的是,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课堂预习的检查力度。同时,逐渐探索当堂预习的好方法。

二、自主感悟、合作交流

通过前置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读议批画,画出自己尤为感动的段落、句子或词语,说说自己的感知,说说透过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说读到了什么。在交流释疑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目标的掌握情况、对文本的兴趣点和不理解的地方。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马上进行梳理归纳,粗浅简单的问题及时解决,有价值的、有一定难度的重点问题则板书到黑板上,在教学中学生未提及到而又是语文重点的问题,教师可提出来,一并放到“点拨”一环中去理解。

小组交流是对每个小组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小组成员之间初步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组内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交流是学习成果得到共享,另一方面是通过交流启迪每个人的思维,让每个人的智慧在小组内熠熠生辉,使学生在小组内初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组长及时帮助学困生,使其尽快理解,掌握所讨论的问题。组内交流阶段,组内成员人人发言,共同讨论,形成跃跃欲试、一触即发的阵势。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兴趣点、疑点展开自主探究性,以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所以,这是关乎整节课成败的重要一环,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小组交流需要小组内的成员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需要群策群力,要展示的小组,必须富有激情,三、班级汇报、点拨引导。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待汇报阶段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以“读”的方式感悟品评、释疑解惑、内化吸收。

通过学生的自学、小组学、全班学这样的信息交流过程为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使创新教育的火花在具体学习互动中闪现,这一环节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

四、巩固知识、拓展应用。

即全员练,它是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由知识转化成能力、提高学习应用水平、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的有效环节。欣赏语言、迁移运用语言的空间,延伸学习内容,达到课内外相结合。

五、归纳总结,回扣目标。

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主要收获等,深化文本感悟,领悟写作方法,归纳学习策略等。注重将课内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向能力迁移。

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对不同的学生和教材在不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成不变的。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教中研、研中教”,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模式,最终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

西营城中心学校

二〇一六年八月

践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西营城中心学校 二〇一六年八月

第四篇:全名打造“生本课堂”心得体会

全方面打造“生本课堂”心得体会

—— 任美玲

通过“生本教育及生本课堂”的培训学习,令我受益匪浅。从培训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学习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为了解决当前面传统教育面临着困惑与瓶颈,探求教育改革方案的可行性,我参加了在保康县实验中学举行的生本课堂观摩学习,了解了生本课堂和学习小组建设等生本教育模式探讨,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关注人的生长”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生本课堂的内含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尊重学生的一切需求,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和协发展的生命需求。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在教师帮助下的)学生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

生本课堂的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问题导演模式。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

生本课堂教学方式:彻底放弃教师一言堂和满堂灌,变教师好教为学生好学,变好教低效为好学高效,变听课者为参与者,从做题者为出题者,由机械练习、被动接受为积极展示、合作探究。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 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给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

当然,在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实践者,随着实践研究一定有那种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迷茫,但是沿着这个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也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会有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独在丛中笑”幸福与成功感了。

第五篇:个性解读,打造生本课堂

个性解读,打造生本课堂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一节好课就是一件艺术品。就一节课来说,我想所谓“无数‘有生命力’的部分”只能来自于师生真实自然、发自内心的活动,这种师生双方都以真诚的热情参与的教学过程才是具有活力的。所以我认为有思维、有灵性、有个性的学生就是教学的实效,课堂就是产生实效的最佳途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努力追求着有生命、有实效的课堂,最终。悟出了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肯定个性化提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7―14岁的少年儿童,自尊心日益增强。他们喜欢受人尊重,渴望获得人们的信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欲望就更强。

如第五册第七课《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但所描写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一开课,我就让孩子们看课题质疑,学生围绕着拉萨的天空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有不少是值得研究的,例如:为什么不写西藏的其它地方,而只写拉萨的天空呢?拉萨的天空为什么那么美呢?我们的天也很蓝,为什么不像拉萨的天那么透亮呢?为什么说“湛蓝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帘”而不是“屋顶”呢?从这些提问中我惊喜地发现了学生的思维有了个性发展。接着我和学生一起聊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查找资料,自己试着解决想了解的问题。在第一课时初读过后,我期待着第二天的语文课。

二、互动对话,表达个性化见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生生之间的对话既是发表自己的见解亦是互相间沟通、交流、接纳的过程。如在学完《大江保卫战》这一课时。有了以下一段教学对话。

师:这么多令人难忘的画面,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觉得用文中的哪句话合适?

生1:我觉得“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句话最能概括那令人难忘的抗洪场面。

生2:我觉得“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最能概括那令人难忘的抗洪场面。

(我以为,学生肯定会找到“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因为文中本来就有提示:“‘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哪知,学生就是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一琢磨,学生说的“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也有理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教学对话)。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你更认同哪种观点呢?请细读第2―5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陈述你的理由。

学生开始自读思考,接着开始小组交流。

师:哪位同学先代表小组发言?

生1:我们觉得用“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好,因为书上写得很清楚:“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生2:我们觉得用“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好。这句话概括地写出了我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斗争中无处不在,他们总是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地方,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

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创新求异,但与此同时,更应注意引导学生求异过程中思维的准确性与深刻性。必须用巧妙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维从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层层深入。通过新旧联系。对比理解,让学生创新更有意义。鼓励学生求异,有独到见解。从而让“个性”得到发展。

三、情境再现,促进个性化体验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文本学习”,还应是“体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被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就是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具有亲历性、独特性等特征。阅读教学的体验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发现、活化语感,即通过模拟展示、想象、辨析等感性的、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进入”文本的情境,“触摸”作者的心灵,与文本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情绪感受,意义感悟、价值判断,等等。

这里举一个在模拟情境中体验的例子。如《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体裁的文章,“神话”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神话以其逼真传神的人物形象、丰富奇特的想象力、精彩生动的语言吸引着孩子们,教学中,我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表演体会等模拟情境展示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获得真实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师:想不想感受一下盘古劈开天地的神奇?大家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教师配乐描述)现在我们进人时光隧道,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音响:爆裂、折断、熔岩滚滚)

(开始学生双眼紧闭,听得很投入。听到音响后,有的学生忍不住睁开眼睛,有的捂住了耳朵……)

师:怎么样?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宇宙天地还没分开的样子,好象一个大鸡蛋。

生:我仿佛看到一个巨人正拿着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生:我仿佛看到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中睡了十万八千年。

生: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宇宙的大鸡蛋被砸碎了!

生:我仿佛看到一道亮光。天地分开了。

生:我仿佛看到天地分开后,轻的东西往上升,重的东西往下落。

师;是呀,盘古开天地,多神奇呀!

让虚幻的感悟具体化,形象化,精心设计感悟“前奏曲”和感悟“进行曲”。打通学生思路,激活感悟之源,让学生产生顿悟豁然开朗,此为感悟“前奏曲”。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渲染情景,再现情景,在情景交融中,恰到好处地体验情感,同时,教师予以积极评价,就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的体验思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语文教学要在课改的高速公路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们语文教师要带领孩子们在书本阅读中尽情遨游。当然,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也感到有许多的困惑和自身的不足。但是,为了能让学生们学得更愉快、学得更轻松,让他们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还将继续研究教学艺术,努力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有活力的、有个性的课堂,让他们能自主而个性化地学习。我相信,不久以后,我们语文教学的天空会更加蔚蓝,孩子们会飞得更高,这是我永远追求的实效。

下载践行新课标打造生本课堂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践行新课标打造生本课堂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践行生本教育追求卓越课堂(范文)

    践行生本教育追求卓越课堂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一切为了学......

    践行生本教育 构建高效课堂

    2012年全县初中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践行生本教育 构建高效课堂 ——谈我校的教学改革 ****中学 ****中学位于我县偏远的西北山区,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学校的教育教学基......

    打造生本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打造生本课堂,促进有效教学 【摘要】新课标提倡教学要“以生为本”,现阶段的小学体育需要让学生在参与运动的同时,对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的素质进行全面提......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听课体会及反思 鲍峡镇中心小学 余宏 通过这次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展示活动,我深深懂得了生本课堂的理念,掌握了导学练案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

    学本和生本课堂

    使我初步了解“学本式课堂”是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要体现学为中心的特点,要建构“先学......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善待学生的差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实践证明 “没有学......

    生本课堂

    什么是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 生本课堂的特点 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 智慧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 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