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强迫劳动者辞职,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强迫劳动者辞职,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随着市场经济及用工制度的发展,劳动合同纠纷的数量日益增大。在我们日常处理的法律咨询中,劳动合同纠纷就占了很大比例。
小王是南京某科技公司职员,1998年3月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00年3月,公司更换了总经理,新任总经理以小王工作能力不足为由,要求与小王解除劳动合同,小王不同意。公司便采取了加班,克扣小王奖金等办法予以刁难。小王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提出如果由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他本人可以签字同意。但公司坚持让小王自己写“辞职报告”,然后由公司批准。小王坚决不同意这样做,但该公司许诺:如小王照办,公司可以给予小王一笔比较丰厚的生活补助,还可以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王于2000年7月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立即被公司批准,但此后的生活补助和经济补偿金却毫无踪影。小王找公司索要,公司拿出小王的“辞职报告”说,生活补助是单位对被辞退人员的抚恤,根据劳动法规定,经济补偿金在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才支付,小王是自动辞职,没有上述两项待遇。小王非常气愤,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支付小王三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仲裁费用由公司承担。
律师点评
首先,本案关键是判断提交的“辞职报告”是自愿还是被迫的,如果没有相应证据,对小王显然是不利的。本来是公司希望并促使解除劳动合同,却采取种种刁难和欺骗手段,诱使劳动者提出“辞职”,显然是在规避法律规定,从而避免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但是由于小王掌握了公司强迫和诱骗自己递交“辞职报告”的证据,从而使本案的事实得以澄清。在被强迫和欺骗情况下,劳动者作出的意思表示不能认为是真实的,应当视为公司主动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责任由公司承担。
其次,关于赔偿数额的确定。
根据《劳动法》第24条、28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签订后,经协商可以解除,解除劳动合同一般都会涉及经济补偿金问题,即使是双方协商一致也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五条规定:“经过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小王工作了2年零4个月,2年以外的4个月,应按一年计算,即按工作三年计发经济补偿金。依据是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7〕98号)的规定,即关于对《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
第五条中的“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的理解问题。这里的“工作时间不满一年”是指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指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第二种是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超过一年但余下的工作时间不满一年。计发经济补偿金时对上述不满一年的工作时间都按工作一年的标准计算。
当前,某些公司为了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经常采取拖欠工资、克扣奖金、增加劳动强度等措施逼迫劳动者自己辞职,从而规避自己的责任,这是明显违法的。
第二篇:竞业限制劳动者经济补偿支付操作指引
竞业限制劳动者经济补偿支付操作指引
【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1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应当同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其中,年经济补偿额不得低于该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前十二个月从该用人单位获得的报酬总额的三分之一。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不具有约束力。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劳动者依约遵守了竞业限制条款,但用人单位未按约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应予支持。双方没有约定补偿标准或约定的补偿标准低于《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标准,劳动者请求按照((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标准补足的,应予支持。
【法条解析】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对于竞业限制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只有一个年总补偿款的规定。这里面尚存几个问题尚待明确。(1)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经济补偿是按月支付还是按季支付可以由双方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2)经济补偿的支付方式。是现金领取还是银行代发也是由双方在协议中约定。我们建议用人单位通过现金方式给付。这主要是因为通过银行代发无法反映出普通工资与经济补偿的区别,也无法体现给付款项的项目。(3)如何理解“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前12个月从该用人单位获得的报酬总额”?对此表述的理解将直接影响用人单位给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数额以及竞业限制对劳动者的约束力。我们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统计的周期是“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的前12个月”;其次,报酬总额应当包括该劳动者从用人单位获得的劳动报酬、福利奖金、年终奖以及分红(非股东红利)。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的约定以及上述法律规定(包括未足额给付或不及时给付)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竞业限制条款对劳动者没有约束力外,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依照约定及法定标准补足经济补偿。
第三篇:什么情况下劳动者提出辞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什么情况下劳动者提出辞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仍需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第四篇:哪些情况下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哪些情况下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009-12-19 20:19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单位在以下情况下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1、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1)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用人单位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无过失性辞退劳动者的,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裁减人员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而终止的;
6、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
散,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8、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9、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0、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经济补偿金的补偿年限的计算办法
《劳动合同法》第97条第三款对此作了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篇:劳动者提出辞职有经济补偿金吗?
劳动者提出辞职有经济补偿金吗?
为保障劳动者的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法》的规定了劳动者享有辞职的权利。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有权通过与用 人单位协商、或者提前30日以及随时解除合同的方式主动提出辞职。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劳动者按照《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的 规定,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也规定,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笔者注,即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 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由于上述规定,很多人就形成了劳动者主动辞职没有经济补偿金的认识。实际上,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不能一概而 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十五条规定,如果是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 付劳动者工资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那么,这经济补偿金和赔偿到底怎么计算呢?该《解释》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劳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 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而这里的所谓的“国家有关规定”主要是指劳动部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 偿办法》。该《办法》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五情形,即协商解除、劳动者医疗期满解除、劳动者不胜任工作解除、客观情况发生重大 变化而解除、经济性裁减人员。其中规定协商和解除劳动者不胜任工作解除时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其他情形则没有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限制。该《办 法》还规定了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即第三条“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 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第四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 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所以,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在该《解释》中规定了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赔偿,但是并没有明确这种情 形下的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具体计算方式,在其他法律和相关规定中也找不到相应的规定。那么应该参照协商解除的情形支付经济补偿金(有支付最多12个月经 济补偿金的限制),还是参照其他没有最多12个月经济补偿金限制的情形计算,笔者认为都不太妥当。实际上造成了劳动者无法找到准确的计算方法和赔偿依据,这不能不说是《解释》的一大缺陷。笔者建议,在法律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前,有关经济补偿金可以按由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 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执行,而有关赔偿金则可以按照该《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和第四条的 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