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时间:2019-05-12 12:2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谈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谈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第一篇:1、谈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谈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自从去年中央开展专项治理“小金库”工作后,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治理“小金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资产的流失,影响经济平稳发展,而且还会助长了奢侈浪费,腐蚀干部,滋生腐败,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对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和谐产生了巨大危害。

“小金库”现象纠而复发,屡禁不止,长期存在,原因在于尚未建立治理的长效机制。开展重点检查只是治标之策,要根除“小金库”,就要针对检查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相关的制度法规,完善管理,强化制约,从切断“小金库”资金来源入手,消除其产生和存在的主客观条件,建立包括思想教育、制度保证、组织协调和监督惩处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在源头上防治并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

一、“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1、“小金库”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二是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三是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四是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五是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六是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七是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以

1上只是列举了常见的主要的形成方式,并没有涵盖“小金库”的全部形成方式。

2、“小金库”呈现的特点:

(1)手段多样。从资金来源看,主要有乱收乱罚,截留、挤占、挪用、转移合法收入,代办业务回扣或手续费、收取不法收入及接受赞助、捐赠,虚列支出、虚报冒领等手段。

(2)形式隐蔽。过去私设的“小金库”,多采用现金或个人存折的方式,直接掌握控制这部分资金。随着行政审批制度、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传统方式的目标大,容易暴露。因此,一些部门开始将资金秘密转移到下属单位,使下属单位的账户成为其“小金库”;从收入不入账逐步转向虚列支出套取现金,通过虚构经济业务把资金转到单位会计账之外,近年财政部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票据的管理,群众对乱收费行为防范意识的增强,令到用不开票、不入账的方式将收入存放在账外,进行“小金库”运作的难度加大。因此,现在多数单位采取更隐蔽的方法,通过虚开正规发票,虚列支出、套取现金。这种手法十分隐蔽,调查取证难度很大,难以发现。

(3)用途腐化。不仅用于单位个人福利、补助、奖金以及超标准、超范围解决单位办公费用等“灰色消费”,而且相当一部分用于满足个别人的利益,进行送礼、行贿、挥霍、因私消费甚至贪污私分等“黑色支出”。“小金库”收支自由,随意性很大,出了问题难以查证。

二、“小金库”出现的原因

“小金库”现象之所以根深底固,屡禁不止,其原因在于源头难以清理。“小金库”的产生既有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原因,也有管理监督上的疏漏,更有体制上的缺失,成因比较复杂。

(一)思想认识模糊,法纪观念淡薄,自我监督意识不强。少数领导、财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认为本单位的收支应由单位自己作主,只要不是装入个人腰包,就不算违法;或认为“小金库”只是一般违规,只要不是直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就不碍事;甚至认为“小金库”的存在,是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要处理好单位的对外关系,就得要有一部分“活钱”,“小金库”的存在在所难免,无须大惊小怪。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思想上产生了的“越轨”行为。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普遍实行了公共财政改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但为逃避会计中心的监督,一些单位设立“小金库”作为自留地,以支付腐败产生的不便公开的开销。他们将“小金库”资金作为与上级同级下级“联系感情”的物质基础,随意支取“小金库”资金,用于送礼讨好上级领导,甚至跑官要官,对同级或下级也不忘施以小恩小惠,笼络人心。

“收支两条线”规定未能严格落实,财务管理上存在漏洞,内控制度不健全,使某些别有用心者轻而易举地截留上缴款、收钱不入帐和虚报开支,给“小金库”的形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监督检查乏力,查处力度不够大。

在现行财务管理体制下,财务人员隶属于本单位,独立性较差,容易产生合谋和行政命令裹挟下的违规违法现象,私设“小金库”,很大程度上暴露出对单位领导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不足。执法执纪部门存在着“重清理”、“轻惩处”现象,对“小金库”只重查出,不重处理,处理起来往往只是转入账内,上缴财政或追缴没收了事,处罚力度不足。对有“小金库”的单位领导或相关责任人存在“重处罚单位”、“轻处理个人”的现象,对违法乱纪行为责任追究不力。

由于监督不到位、查处不严格,发现问题以清退为主,并没有对责任人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不足以威慑“小金库”的设立者,纵容了“小金库”的滋生和蔓延。

三、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加强政治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从观念上杜绝“小金库”的产生。

要使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认清“小金库”的严重危害性。“小金库”不仅违纪,而且违法。要把端正领导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仰、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财经纪律、廉洁从业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完善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坚持集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结合起来、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真正树立起廉洁从业、忠于职守、依法理财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认识设立“小金库”的危害性,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为根治“小金库”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加大财政审计监督力度,完善监督机制。

增强财务制度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合理性,对现行规定中一些不健全和不符合实际的地方,要通过制度建设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如对招待费、差旅费等问题,要及时出台新政策加以完善;对开支混乱问题,可以推行公务卡管理模式加以规范;加强账户管理,严格执行账户开立、使用、管理有关政策规定,清理撤销所有未经集中审批和统一开设的账户,彻底解决单位自行开户的问题。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实行国库集中管理,统一收入支付制度,由财政部门对资金实行统一征收,统一支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严格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完善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预算外资金收支的随意性。

同时,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并加强行业财务管理和审计力度,加强对部门、单位收支活动的财政、审计监督,杜绝和减少私设“小金库”的可能性。要对部门、单位执行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的情况,进行经常检查;对部门、单位各种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对违规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部门、单位,依据政策规定及时进行纠正,严肃处理。通过加强部门内部审计和单位控制力度,在源头上斩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三)加大监督查处力度,严肃责任追究。

对“小金库”违法行为的处理要坚决做到不弄虚作假、不姑息手软,依照法规政策和检查处理规则,实事求是认定性质情节,集体研

究处理意见,及时下达处理决定。特别是对已查实的群众举报案件,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和纪律要求,从严从快处理,执行举报奖励规定和保密纪律。对私设“小金库”的行为部门、单位和个人,一律追究责任,一律没收追缴,一律公开曝光。视其违纪情节,纪检、监察部门要依法依纪给单位的责任人和当事人给予必要的党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防止走过场,严厉制裁避重就轻、变相抵制处理决定的行为。

总之,要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不流于形式,杜绝“小金库”的存在,要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必须采取从教育、制度、监督、惩治一齐入手,不断探索建立“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

第二篇: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的对策

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的对策,积极探索建立“小金库”专项

治理的长效机制

在“小金库”的形式日趋多样化、手段日趋隐蔽化、方法日趋智能化的今天,需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积极探索建立“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长效机制。

要建立分工明确、运转顺畅、配合有力的专项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组织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做好重点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对违反财政、税收法律法规问题的检查和处理工作。

1、完善协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包括内部的、外部的管理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如会计部门的基本帐户管理、结算管理、储蓄实名制、发票管理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根本上要完善法律制度,制度上不留空挡,管理上不留空隙。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按规定办事,切实尽责尽责,要尽快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平竞争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使得市场经济中的官商勾结、金钱行贿促销等违法违规行为无用武之地,不为“小金库”提供生存的土壤,要尽快把私设小金库列入刑法犯罪中或将群体腐败纳入刑律。

2、提高财政资金收支透明度,使小金库从源头上阻断。全面推行财政资金收支公示制,做到总量、审批、结果全程公开。要狠抓遏制部门、单位“小金库”的制度建设和落实,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小金库”的根本。一是要严格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

理,完善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加强对协会收支活动的财政、审计监督,杜绝和减少私设“小金库”的可能性。二是应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严查虚假发票报帐行为,杜绝假发票、白纸据入账,加强结算审核;加强现金管理,杜绝大额现金收付;严格账户管理,禁止多头开户和公款私存;对违规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部门、单位,依据政策规定及时进行纠正,一经发现严肃查处。三是要不断完善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完善票据分离制度,收款单位开票,实行国库集中管理,统一收入支付制度,由财政部门对资金实行统一征收。四是通过广泛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将部门、单位存在的“小金库”行为,及时进行曝光,并向社会公布。五是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确保单位、部门的账实相符。小金库与财务没有公开有直接上的关联。因此,必须实行单位财务公开透明,将全部财务收支置于大众的监督之下,让财务收支在阳光下运行,阻断小金库的形成。

3、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提高财务管理认识的重要性。首先对部门、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对“小金库”危害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对“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进行“三个代表”学习和党的宗旨、观念教育,加强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使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充分认识“小金库”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自觉进行党性修养,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御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增强党纪政纪观念,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其次要加强对

党员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小金库”治理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重大意义,严格“一把手”责任追究,各单位、部门的“一把手”在思想上要认清“小金库”的严重危害性,始终把治理工作列入本单位、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因此,对再次设置“小金库”的单位及主要责任人要从严惩处,把“小金库”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目标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以免职。每年单位“一把手”签订严禁私设“小金库”的承诺书,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自己不搞“小金库”,而且要管好自己的下属也不能搞“小金库,从根本上有效制止私设“小金库”行为的发生,营造一种不想、不敢设“小金库”的氛围。最后要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警钟长鸣,增强领导干部维护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发挥警示教育的特定优势和功能,切实提高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自觉抵制“小金库”的产生,努力形成良好的氛围,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为推进治理“小金库”发挥积极的作用。

4、依靠群众监督,加大打击力度,提高查办能力。首先造成事业单位“小金库”盛行的根本原因,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非法化。各部门各单位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公开,充分发挥群众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还要广泛宣传,发动知情群众,重奖举报者,使私设“小金库”现象失去生存空间,不透明的信息得到透明,“小金库”也就容易被摧毁、遏制,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理“小金库”。其次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对各部门、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检查督促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清理“小金库”专项督察活动,形成多渠道的监督网络,小金库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对查出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以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纪检、监察部门要依法依纪给单位的责任人和当事人给予必要的党政纪处分,对涉案人员,要严厉打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后要结合实际,加强干部职工内部相互制衡,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同时,切实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将查处小金库作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定期从群众举报、来信来访、干部考核、财务审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执法监察发现小金库线索。

5、创新“阳光管理”手段,举报受理和奖励双效合力。要积极探索推进“阳光”公开,增强健全经济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要依靠制度手段创新治理小金库办法,加强对单位银行账户和收费票据的管理,对部门、单位的资金管理要实行“阳光”公开,倡导经济运行“阳光”操作,增强积极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杜绝“小金库”的产生。与此同时,深化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体制改革、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单位、部门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签订承诺书,严格实行私设“小金库”行为的一票否决制,有效制止私设“小金库”行为的发生。并继续做好对“小金库”情况复杂,隐蔽性强,直接检查往往不易发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内部知情者举报,建议国家将各级政府“小金库“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为常设行政管理机构,有效地开展并搞好日常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各级“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设立

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要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要认真执行信访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纪依法惩处。要及时对举报者实行奖励。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按中纪委规定,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查出并已上缴入库“小金库”资金、税款和罚款的 3%~5%的奖励,奖金最高额为10万元。

第三篇: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总结

采取“三加强、二完善、一深化”措施,完善建立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是“小金库”治理的根本任务,为巩固“小金库”治理成果,我市按照边治理、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的思路和要求,将长效机制建设贯穿治理工作始终。通过深入分析“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中暴露的突出问题,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三加强、二完善、一深化”措施,进一步推动完善和建立健全了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一是通过印制宣传单和宣传手册,宣传“小金库”工作中党纪政纪处分法规、“小金库”治理范围、资金来源、形成方式、存放形态等相关政策知识,今年共印制宣传单3万份,宣传手册1万册,除发放到行政事业单位外,还对普通市民发放,让全民参与监督防治“小金库”;二是通过报刊专栏形式,每期刊登“小金库”知识问答,到目前止,已累计连续刊登专栏300多期,市民对治理“小金库”意识得到加强,对“小金库”知识更加了解;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流动车等形式,开展“小金库”治理宣传功势,让市民了解“小金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表明政府治理“小金库”工作的力度和决心,全社会形成“小金库”治理的浓厚氛围,“小金库”如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地;四是举办“小金库”知识培训班,聘请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人员对参与“小金库”治理检查人员培训“小金库”知识政策法律法规、检查技巧,邀请财政专业科室业务人员对党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培训有关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三年来,共举办培训班8次,有效提高了“小金库”治理工作水平和法制意识。

二、加强部门联动协作。

第四篇:“小金库”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和建立长效机制工作报告

“小金库”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和建立长效

机制工作报告

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是党中央着眼于科学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和防止腐败、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重要举措,是我们促进经营管理上水平、提高公司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公司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以及构建和谐企业进程中,极为重视聚集在资金链上的财务风险,充分认识到“小金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企业发展中致命的腐败毒瘤。其严重危害性和治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促使CEIEC在建立防治“小金库”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国企特色的长效机制,促进了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积极做好专项治理动员部署工作

集团公司“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文件,指出“小金库”专

项治理不仅要清理不规范的资产管理,而且要提高到强化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层面,消除多种风险危害的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保证企业在法制的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随后公司立即启动了相关工作,成立了以总经理陈旭为组长,王连祥、洪观其、杨昕光为副组长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纪检监察、财务、审计、人力资源、投资管理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杨昕光兼主任的办公室,负责“小金库”专项治理日常组织实施工作;及时向全系统下发了贯彻集团公司“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单位认真自查分析问题,严格按原则、按步骤做好专项治理工作,不留死角;组织召开公司系统治理“小金库”动员部署大会和公司系统财务工作会议,对公司系统的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切实把专项治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加大对专项治理工作的动员、宣传力度,前后进行了4次集中动员,并在公司内网上开辟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宣传栏,及时将上级的精神和公司要求进行宣传贯彻,务必使每位职工都能了解治理工作的意义和基本措施。同时,为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推动自查自纠,公司系统各单位均通过内网、公告栏或传阅文件等方式公布了国资委、集团公司和总公司的举报途径,10家单位设立了举报电子邮箱,15家单位设立了举报电话,8家单位设立了实物举报箱。

二、认真部署、严格自查,促进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在加强“小金库”专项治理督察过程中,我公司对子企业的检查覆盖率扩大到100%,将系统内包括已经市场退出、处于留守状态的42家企业分为北京、华南、华东、西北和西南等5个片区,派出了由副组长洪观其、杨昕光及一些部门领导带队的11人督查检查组,深入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重点了解各单位专项治理工作动态、进展情况,并进行政策解答和工作指导。按照“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截止2010年9月10日,我公司已全面完成公司本部及所属全资、控股公司的“小金库”自查自纠工作,参与自查的内部工作人员为236人,清查范围包括二级企业1户(公司本部),三级企业48户,四级及以下企业31户,共计80户企业,并向集团公司报送了自查自纠报告、自查自纠报表及承诺书。在此期间公司还抽调出4名骨干支援集团公司对二级企业专项治理检查工作。

公司高度重视,积极采取行动,严格按照中央规定和集团公司的具体要求对这些资产进行处理并在自查阶段结束前将其纳入本单位法定财务管理渠道。此外,还对系统内各企业内部管理和制度监控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梳理和整改,按照集团公司清理银行账户要求,重新对公司系统内各级企业银行账户进行了全面清查,截止2010年6月30日,我公司系统内企业银行账号数量共计573个,计划撤销银行账号23个,因开展业务、结算币种、银行监管的需要保留银行账号550个。

三、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切实认真做好整改落实工作

为了消除“小金库”滋生的土壤,建立起标本兼治、疏堵结合、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我公司按照集团公司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工作的要求,认真部署安排和开展了自查自纠阶段发现的涉及“小金库”范畴的问题和事项,特殊管理资产(资金)以及属于其他经营财物管理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对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进行全面梳理,着重看列入治理范围的部门和单位是否都进行了自查,达到“全面覆盖,不走过场”的要求。截止2010年12月19日,我公司已如期完成“小金库”相关整改落实工作,并及时向集团公司报送了整改落实报告。

此外,在致力于建立专项治理长效机制的过程中,为巩固银行账号清理成果,按照集团公司对我公司系统内企业银行账户清理整改意见,严格贯彻“除专户外,原则上企业账号不超过3个”的原则,重新对公司系统银行账户进行清理整顿,根据下属企业汇总情况,在自查自纠阶段银行账户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我公司系统企业计划注销10个一般账户。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公司系统企业银行账户的常态管理,每对企业银行账户进行集中审核检查,并严格控制公司系统内企业新开银行账户情况,切实加强对所属企业银行账户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四、加强管理、创新机制,努力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为继续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巩固专项治理整改成果,我们按照“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原则,全面、深入地剖析检查发现的问题,从行政、人事、业务、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纪检监督和民主监督的方式等多个方面,认真研究现行制度与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制定了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督,规范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把防范“小金库”问题长效机制建设作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并贯穿于经营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公司管理要求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在经营管理方面进一步深化,制定并完善各类管理标准,杜绝事随人变等情况的发生,实施制度化经营,追求管控效果,不断加强内控和监督机制建设,督促各单位规范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努力把防治“小金库”工作纳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确保资金和权力在体内有机循环。

五、总结

通过此次专项治理工作,我公司完善了内控监督制度,严肃了财经纪律,加强了法制教育,强化了财务管理,确保了资金的合理使用。干部职工依法经营、廉洁从业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财务基础管理进一步规范,从源头上铲除“小金库”的措施更加有力,企业经营财务资产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第五篇:建立长效机制防治“小金库”

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治小金库 自2009年4月下旬以来,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为深入推进“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开展,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真正从源头上、机制上治本清源,坚决防治“小金库”。

一、“小金库”的概念、性质及其特点

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新会计法第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帐簿登记、核算”。由此可见,“小金库”是账外账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性质是严重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行为。“小金库”的主要特点有:隐蔽性强,不易被检查发现;资金来源复杂,形式多种多样;危害性大,是极易滋生腐败的温床;涉及面广,发生数额有增无减等。

二、“小金库”的表现形式、主要手法及其资金使用方向

(一)“小金库”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七种:一是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二是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三是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四是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户核算设立“小金库”;另外机关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基金收入、事业收入、接受捐赠、赞助等取得的资金,劳务收入、价外费用、正常或不正常的折扣、折让、佣金、回扣等。五是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六是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七是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二)“小金库”的主要手法:主要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支出,套取、转移资金,捣腾往来,假票支出,乱开账户,滥用现金,账外循环等手段来设置“小金库”。

(三)、“小金库”资金的使用方向:一是弥补经费,其中有的是弥补正常经费的不足,1

但大部分是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导致的经费不足;二是购建资产;用途不便公开或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购置不便公开的商品。三是以为职工谋福利、留住人才为借口发放奖金、津补贴、福利等;小团体旅游的费用。为本单位职工发放工资、奖金缴纳应由个人负担的个人所得税;四是接待宴请、公款旅游;五是礼品礼金支出,拉关系走后门进行请客送礼或为有关部门付账;六是私分;七是其他。

三、“小金库”的动机及其成因

私设“小金库”是一个严重违法违纪的问题,但为何久禁不止,其动机十分明显,就是想方设法逃避监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思想认识不足,是产生小金库的直接动因。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财经法规制度不熟悉不了解,法制观念淡薄,对私设“小金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账外账”反正是账,搞一点变通无关紧要,并且认为“小金库”比较隐蔽,一般不会被查出,存有侥幸心理,能设就设,能逃就逃。

第二,部门和个人利益驱动,是产生“小金库”的内在动因。如何给职工谋点奖金福利,如何处理一些不合规的支出费用,一些单位领导认为,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置“小金库”。从查处出来的“小金库”资金去向分析来看,大部分是用于发放本单位的职工奖金福利支出、请客送礼费用支出等等。

第三,财务监管力度加大,是产生“小金库”的外部动因。随着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执行到位,财政统管力度的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办法全面实施,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对招待费用等支出的控制,在此情况下,一些部门、单位就觉得手脚完全被捆死,从而出现财政、纪检等部门管理越严格,部门单位产生私设“小金库”的动机就越强烈。于是个别单位,少数领导总要千方百计地研究对策措施,留一点“活钱”,为个人谋一点“福利”,为开支不合规支出找一条“渠道”,不管风险多大,就是铤而走险,私设“小金库”。

第四,查处力度不够,是产生“小金库”的间接动因。目前,查处出来的“小金库”,一般只是给予单位一定的经济处罚,大多没有与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罚、经济处罚挂钩,结果造成有关部门、单位存在无所谓的思想,总认为即使“小金库”被发现了,无非就是单位罚一点款,没有触及个人责任,不伤筋骨,进而未能真正起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震撼作用。

第五,财会人员执法不严,是产生“小金库”的辅助动因。一个部门、单位有“小金库”,与其财务人员失职和业务不精也有很大关系。一些财会人员原则性不强,明知私设“小金库”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但是往往惧怕得罪领导,不敢向领导讲清财经纪律规定,或者发现本单位“小金库”没有及时向领导提出加以纠正,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及时汇报,从而助长了“小金库”的滋生。

四、“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

坚决取消“小金库”,既是加强财政财务管理,规范和整顿财经秩序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反腐建设,坚持廉洁从政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机制上治本清源,从根本上彻底杜绝“小金库”的产生。

(一)、必须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坚持预防教育为先。

财政、审计监管部门要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财经法规知识培训,加强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财务负责人以及财会人员财政财务法规政策和制度的宣传和辅导,着力增强他们自觉遵守财经法纪意识;新闻媒体要加大《会计法》等一系列财经法规的宣传报道力度,大力营造坚决取消“小金库”的强烈氛围,使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部门单位“一把手”能够充分认识到私设“小金库”的危害性,充分认清取消“小金库”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取消“小金库”的自觉性,真正做到依法办事,规范运行,筑牢防治“小金库”的思想防线。

(二)、必须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坚持制度化管理。

一是要强化财务收支管理,严格把好收支控制关。要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切实抓好“票款分离”工作,严禁截留、隐瞒、坐支、挪用各项收入,严禁弄虚作假、虚支虚提支出费用;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努力前移监督关口;建立健全部门单位内控和监督的机制,严格收支核算管理;大力推行行政公务卡消费改革,减少现金结算方式,促进公务消费内容明细透明;切实抓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建立分级会计结算中心,逐步取消部门、单位会计核算机构,努力建设一个“简便易行、快捷高效、监控有力”的核算机制,使“小金库”无生存之地。

二是要强化票据管理,严禁使用非法票据,严格把好收费票据使用关。行政事业单位凡是使用非财政部门印制收据收费的,一律视同乱收费,付费单位必须拒付。

三是要强化银行账户管理,严禁乱开乱设账户,财政及有关金融机构应严格把好各部门、各单位银行账户开设关,一经发现擅自开设账户的,要严肃查处。

四是要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把好“阳光操作”关。进一步加大工程项目招投标力度,对小额零星工程也要一律实行公开竞争,并且要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管理、审核和监督,搞好工程决算的审计。

五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健全和完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夯实防治“小金库”的管理工作基础。

(三)、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坚持全方位监管。

一是实行监督信息化。建立电子监督平台,逐步实行审计、财政、电子监察联网监督,实现软件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放大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网络功能,整合电子监察、审计、财政、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联网功效,适时监控各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加强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远程监管,通过运用财务收支、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基础信息和

绩效成果等电子信息,及时发现和纠正单位私设“小金库”等财务违规行为,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是实行监督常态化。部门单位财务监管工作要实行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对单位执行财经纪律情况以及内部监督检查、考核、整改等工作,要亲自部署、亲自负责。财政部门要不断创新监管方式,组建专职监管机构,有效促进财政监管专业化、制度化。审计机关要在每年审计项目计划制定上,应强化对执收执罚权比较集中部门的监督检查,突出“小金库”这一审计工作重点。纪检部门要将“小金库”治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着力解决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坚决杜绝部门单位侥幸心理。

三是实行监督立体化。建立财政、审计、纪检等执法部门立体监督体系,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加强对各部门单位的财务收支监督检查,把握“小金库”检查的切入点,从检查收入、支出、对外投资、收费票据、银行账户、延伸检查下属及往来单位等途径入手,充分运用突击盘存法、收入核实法、支出追查法、账户核对法、清查票据法、审阅相关资料法、调查询证法、分析比较法、现场勘察法、延伸检查法、利用举报法等主要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小金库”专项检查,切实做到经常性监督与突击性监督相结合,建立健全以财政、审计、纪检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为内容的监督体系,全方位、多形式、经常性地开展财务检查活动,不留死角,才能有效地制止私设“小金库”行为。

四是实行监督公开化。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建立部门预算公开、审计结果公开、财务收支结果公开制度。部门单位对重大重要财务事项都要及时公开,预算、决算、重大财务事项、财务绩效等都要向职工大会报告,每月的财务收支明细要在单位内部公布,各项支出必须经单位民主理财小组或财务监督机构审核,不合理或违规支出不得报支并予以纠正。涉及公众财务事项要向社会公开。有收费收入的单位,要向

社会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款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项目、标准、依据和减免条件等事项,要接受社会的监督。五是实行监督多元化。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应全面建立举报制度、信访制度、奖励制度和保密制度,开辟多条监督途径,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及时捕捉私设“小金库”信息源。建立信息资料库,及时跟踪检查,在举报问题查实后,还要对举报人按收缴入库或认定的违纪金额的1—5%予以奖励,并为举报人保密。通过实施全方位监管,真正建立一道坚固的防治“小金库”防火墙。

(四)、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坚持动真碰硬。法轻则不能治众,建议国务院或财政部应尽快制定出台一个《关于严肃查处私设“小金库”暂行办法》的文件,建章立制,建立一个严格地责任追究制度,对“小金库”问题绝不能姑息养奸。要明确今后不管“小金库”数额大小,只要一经查出,必须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对单位“一把手”实行先停职,后处理,对收入不入账,放在单位规定账簿之外列收列支的“小金库”资金,依照规定全额没收上缴国库,同时要对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一是通报批评,提出警告,向社会公开曝光;二是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对单位以法规规定的最高处罚幅度处罚,对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也要相应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三是必须给予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一定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不敢私设“小金库”,真正达到望而却步,望而生畏。

下载1、谈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1、谈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金库长效机制

    良上乡中心小学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工作 方 案 为继续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不断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将“......

    小金库长效机制

    构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2009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积极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如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国务院安委会确定08年为“全国隐患治理年”,结合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总局《安全生产事故......

    谈谈如何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建设

    谈谈如何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建设.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

    医院“小金库”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建设举措

    某单位关于健全防治 “小金库”长效机制的建设举措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九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和巩固我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构建治理“......

    兰考县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1

    兰考县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为不断深化和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构建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我县按......

    加强重点治理 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生产)

    加强重点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安全生产稳定局面招远是全国产金第一大市(县),2002年1月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都”。近年来,我们从抓矿山安全入手,深入开展各......

    加强重点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安全生产)

    加强重点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安全生产稳定局面招远是全国产金第一大市(县),2002年1月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都”。近年来,我们从抓矿山安全入手,深入开展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