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思路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思路
摘要: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就业问题已经成为2l世纪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就业的一些基本概念出发,针对我国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讨论我国就业的特点,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就业压力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就业 现状 政策 劳动力供给 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力素质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极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由于劳动力结构的空前大调整,必然进一步加剧社会就业问题。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失业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存在,已经成为我国近年失业问题的重要特点。
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
1、总的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有2000万左右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样,每年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在2700万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算,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约能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的话,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0-900万左右。那么,至少就会有1600-1700万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这样,就意味着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劳动力供过于求矛盾始终存在。
2、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技工荒”现象和“民工荒”现象。所谓的“技工荒”现象,就是关键性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企业现有就业人员中技术工人所占比例为32.3%。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的比例为3.9%,与当前企业需求的高级技术工人比例的14.1%相比,具有较大的缺口。所谓的“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是普通劳动力的工资太低,劳动条件、社会福利保障太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工资在700元以下的企业,招工比较困难,工资在700-1000元的企业,招工情况一般,而工资水平在1000元以上的企业,招工没有问题。
3、城镇失业人数呈增加趋势,据统计,中国城镇失业人数由1990年的383.2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800万人,失业率由1990年的2.5%增加到2003年的4.3%。实际上,根据有关研究机构和世界银行专家估算,中国城市实际失业率大约在8-10%。因此,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
4、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大规模转移,中国人多地少,农村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在向大中型城市转移,这样,给有限的就业机会造成新的需求压力,使本来趋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
5、新成长的劳动力中,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新成长的劳动力中,青年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成为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之一。自2006年起,中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超过400万人,而大学生就业率近3年一直徘徊在70%左右,这一数字表明大学毕业生客观上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就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一个客观事实。
就业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最灵敏的指标和晴雨表,事关改革发展的大局,如果处理不好,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效很可能会被沉重的就业压力所吞噬。因此,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将成为我国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方面。
一、提高待业人口素质,更新就业观念是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压力的当务之急
造成就业压力加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对过剩劳动人口,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但待业人口素质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就业观念陈旧,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这种陈旧观念导致许多“下岗”、失业人员长期处于待岗状态。实践证明,不彻底改变陈旧的就业
观念,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就业难的局面,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必然减少对传统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又创造大量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就业机会。所以,并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需要发现岗位,创造条件适应岗位。所以在今后的就业和再就业过程中,作为政府应加强引导,给予必要的投资,加大对各类待岗人员的就业学习、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知识文化素质。作为待业者则应该彻底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只要能获得合法报酬的劳动就是就业”的择业思想,能够正确面对现实,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建立这种状态下自立自强的观念,可以促使待业者自觉参与竞争,即时就业,在减轻自我生存压力的同时,减轻国家的就业压力。
二、健全并完善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和再就业机制,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保证。首先,要继续转变就业机制与模式,健全和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市场导向型就业机制;第二、要进一步减少经济体制方面的限制,尤其是改革户籍制度,尽可能为所有需要就业者提供更为通畅的就业渠道;第三、健全和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市场导向型就业机制,特别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从客观上达到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缓解就业压力目的。
三、发展第三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囊括了大量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巨大,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不论从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比较落后。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产业间的总劳动结构效应空间还很大,劳动结构还没有处于最佳状态。加大第三产业的投入和发展幅度,进一步调整产业间的劳动就业结构,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构,促进市场就业。
参考文献:
〔1〕 万书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途径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 〔2〕 李淑仪,《中国劳动力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研究出版社,2007年
〔3〕 张凯丽,《中国就业,该从哪里入手》,南方周末,2010年
第二篇: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思路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思路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作为一个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如何积极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是我们必须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中,充分就业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四大目标(充分就业、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之一。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认清我国就业面临的新形势,确立适合发展市场经济新时期就业特点的就业新战略,解决日益突出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就业;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都使我国未来的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中国就业现状
(一)城镇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较为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新增就业劳动力不断增加。我国的就业工作同时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约300~400万人需要安置;农村上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中相当一部分将进入城镇务工;国有企业中现有的2000多万富余职工需要分流,其中企业自身无法进一步消化的部分将逐步走向社会。而从需求方面看,国有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从整体上看,已趋于饱和,甚至超负荷;城镇集体经济用人也呈减少的趋势;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吸纳就业人数近些年快速增长,但容量有限,目前尚远不足以解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几年,从城镇登记的失业人数看,失业人员逐年递增。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失业率可能还会有所上升。
(二)总体就业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
1.劳动者(特别是待业青年)的择业愿望、职业素质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矛盾日趋突出。一些新兴行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很快,但适应其要求的高素质劳动力不能满足需要;而一些传统行业(如纺织、煤炭、机械等行业)普遍招工难,迫使部分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不得不大量招用农民工。这使得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企业存在富余人员与大量使用农民工的结构性矛盾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2.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失业率不断攀升。失业人员再就业及特殊群体的就业难。再就业的失业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素质较低、技能单一,竞争能力比不上新成长的劳动力(即待业青年),再就业难的问题突出。
3.企业富余人员问题缺乏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强调企业富余人员以企业内部消化为主,并不是不愿落实企业自主权,更多地是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的:一是大量企业富余人员流向社会后,目前承受能力很弱的失业保险基金无法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在社会就业压力本已很大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其再就业问题,极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二、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
1.确立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岗位增加的积极就业战略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而这就需要确立有利于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有利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就业战略。通过企业效益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整个经济规模的扩大、就业岗位的增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在现
阶段,具体地说,就是适应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局需要,实现就业工作重点的转移,即从以安置待业青年为主,转向在安置好待业青年的同时,重点加强和做好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和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明确政府在促进和扩大就业中的责任。
2.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这个大前提。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的升级,是解决中国现代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惟一出路。从目前要急于解决就业问题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的重点主要是应该发展大中城市。因为大中城市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远高于小城镇,更有利于吸纳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而且应该为大城市配套服务,以形成城市体系。加快城市化建设,须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而且两者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虽已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的保障程度。要使每个失业者在失业期间不仅可以继续得到生活来源,而且可以在失业期间进行必要的再就业培训,能够较为从容地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要使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覆盖到非国有企业、从城镇覆盖到农村的全体公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起步迟、困难多,只有当农村居民能和城市居民一样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受益者的时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有序转移才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可以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社会稳定和增加就业的双重效应。
4.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大军的整体素质,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
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及技术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需要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训练,使劳动者的技术、知识结构适应市场的需求,减少因劳动者的技术素质不符合市场的需要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大力加强再就业培训,根据就业需求的变化,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搞好创业培训,组织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创业能力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带动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参考文献:
[1]卢玮.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J].经济纵横, 2004,(3)
[2]郑冬晓.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特点分析[J].经济论坛,2004,(2)
[3]张守德.我国目前的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04,(1)
[4]常林彬,关进礼.现阶段我国的失业及其治理[J].经济与管理,2004,(3)
第三篇:我国就业现状与措施
我国就业现状与对策
一、我国劳动就业状况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规模逐年扩大,城乡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城镇失业率保持着较低水平,就业结构有所改善,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以每年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1995年末达到8.3亿人。城镇新就业人员720万人,年末城镇从业人员18606万人,比上年增加426万人。1995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9%。具体特点如下: 1.就业结构逐步改善。一是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增加很快。1990年到1994年每年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人数约增加600万人。二是就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1995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2.2%、23.0%、24.8%,与1994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比第二产业高出1.8个百分点。
2.劳动效率明显提高。据有关部门分析,按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社会劳动生产率,1994年为7100元,比1990年的3185元增加1.24倍,平均每年递增22.5%,按可比价计算平均每年提高9%,是建国以来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
3.目前我国就业领域呈现了一些新变化。第一,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就业形势呈现压力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就业压力随之增加,同时也充满良好的机遇。及早地在改革大潮中找到自己适合的就业位置,已成为当今劳动者实现自我的追求。近几年劳动就业竞争机制开始形成,城镇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不断完善,吸收和容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将随之增加。据人口资料测算,1996年我国劳动力资源总数将达到84690万人,比1995年净增1100万人,按全年GDP计划增长和上半年实际执行情况,预计全年城镇需安排1200万劳动力,城镇失业率将比1995年的2.9%有所上升。
第二,就业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城乡“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当前劳动力流动日趋活跃,值得注意的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规模有所缩小,而由城镇转向乡村的劳动力反而有所增加。据测算,城镇人员到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目前已达1000万左右。全国1.3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占8%左右。
第三,私营个体经济规模逐渐增大,其中兼职人员增多,人才群体呈年轻化,整体素质大为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1995年全国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达5570万人,比上年增加1146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有2045万人,增长31.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1%,私营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增长迅速。
第四,政府不再扮演安置就业的主角,劳服企业迅猛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劳动就业单靠政府实施政策性安置,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只有把劳动力引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价值才能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者由从政府安置就业转到市场竞争就业,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力的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一条龙服务。职业介绍机构到1995年末达2.5万多家,其接纳劳动力供求登记1500多万人次,介绍就业1300多万人次,成功率达86%以上。在城镇新就业人员中,除部分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尚需统一分配外,绝大部分就业者都是通过市场体系实现就业的。
第五,对外承包劳务有强劲发展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的参与度也逐步增大。自1979年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开始,到1994年底,我国累计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劳务合同55610多份,合同额360多亿美元,营业额220多亿美元,创外汇15亿美元,外派劳务86万多人次,为国内缓解了一些就业压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我国的劳务出口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总体水平低,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结构单一,出口地区狭窄等。
第六,就业领域内经商热有所降温,择业改革带来了求知热。由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有一技之长、知识全面、层次较高的受聘者,倍受青睐,成为他们增加收入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前段时间的盲目经商、下海热有所降温。一些未能找到理想单位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途径,以适应市场就业竞争机制。另外还有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在工作中更加感觉到先进理论知识的缺乏,也返回校园。
二、劳动就业面临的两难选择
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和投资的就业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无疑给扩大就业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如果迫于巨大就业压力,大量安置劳动力,反过来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去在人口剧增的条件下,我们将城镇失业率从1978年的5.3%,降到了90年代的2.5%,这一成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用人单位往往是完成了用人指标,却完不成工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相当一部分人并非因劳动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而就业,这些人实际上由社会公开失业变成企业内部隐形失业。目前全国近40万个工业企业面临着经营机制改革和技术改造的双重任务,而最终目标是走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的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我们知道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传统部门,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减少了劳动力需要,企业冗员必将涌到社会上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使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能力缩小的矛盾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一定缓解。总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要算投入产出的一笔帐,而且也要算促进就业增长的帐。要处理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企业破产与减少失业的矛盾。推行企业破产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转轨的重要改革举措。资不抵债的企业破产,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对国家财政减支增收都是有利的,既可以减少国家财政补贴,又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闲置国有资产。近年来我国部分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出现程度不同的停产半停产现象。据劳动部门统计,1989年以来我国城镇企业停产半停产失业职工人数经常保持在600万人左右,如此大量的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显然与政府减少失业的目标相冲突。目前之所以还有许多资不抵债的亏损企业不破产,关键是破产企业原有职工的安置问题。3.农村劳动力进城与城镇劳动力就业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既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也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多领域中进城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盲目而无节制地涌入城市,特别是集中在某些大城市,其规模速度都远远超过了城市的承受能力。姑且不论交通、治安、环境等诸方面的问题,即从就业机会来说,数百万农民工“突袭城市”大大冲击了城市就业市场,使城市待业青年、企业富余人员、破产企业职工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
4.劳动力数量上供大于求,而质量上供不应求。我国是个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不会改变。据劳动部门测算我国每年新成长的城镇劳动力约为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将达3000万人,国有企业冗员3000多万。但在如此巨大的劳动力供给面前,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力仍然十分短缺。在城镇1.2亿企业职工中,高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很小,象上海这样的老工业基地,高技术工人只占职工总数的5.2%,在乡镇企业中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则更低。
三、关于就业的若干政策建议
1.确立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岗位增加的积极就业战略。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现阶段要实现就业工作重点转移,即从以安置待业青年为主,转向在安置好待业青年的同时,重点加强和做好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和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是富余职工和失业职工的安置问题,只有解决好此问题,就业工作才能与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挂上钩,使我国就业形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根本改观。2.加强对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统筹调控。目前继续实行城乡完全隔离的政策已不可能,城乡统筹已成为大势所趋。首先,应该在推动农业深层开发,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容量,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其城市化进程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同时,根据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可能,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的规模、速度、从业范围(尽量使之与城镇劳动力互补)等方面进行适度调控,使之有序化。另外引导城镇多余劳动力向农村转移也是解决目前城镇劳动力过剩的一条新思路。同时劳动部门的职能应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3.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劳动积累补资金积累之不足。由于国有企业的劳动力目前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过去城镇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安置就业的格局,将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应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广泛吸收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减少富余人员,建立一支精干的职工队伍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通过劳动积累弥补我国资金短缺之不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应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有关经济政策上把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区分开来,制定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政策,调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以扩大就业。
4.在强化国家对就业的宏观调控基础上,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放松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特别是在采取适度从紧宏观政策的情况下,必须把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主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同时,国家也应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拥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使劳动者拥有充分的择业自主权,从而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的就业新格局,达到进一步改善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实现公平的竞争就业。在此基础上,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就业服务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企业,使之相互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
5.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有关就业立法,依法调整劳动关系。目前,应根据失业状况,调整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标准,足额收缴失业保险金,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再就业。再就业工程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就业服务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帮助失业职工和生活困难的企业富余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同时,有关部门应陆续出台一些法律、法规,以此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利,规范劳动力市场行为,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转。
第四篇:申论 缓解就业压力 促进社会和谐
缓解就业压力 促进社会和谐
如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普遍。无论是人才市场拥挤的场面,还是大学毕业生失落的表情,亦或是下岗职工无奈地背影,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党和政府需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各级地方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切实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招工难与就业难共存。就业的严峻形势并不影响招工难的存在。很多劳动者找不到工作,也有大量用人单位招聘不到人才。这看似矛盾的两方面却在当今社会广泛存在。招工难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我国近几年经济形势好转,劳动力需求增加;其次,人们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工资要求过高;最后是因为用人单位宣传不到位,难以吸引人才注意。面对招工难的现实,需理性对待,这种问题只存在于少数供求关系中,并不能说明就业形势大好,就业矛盾也解决。就业压力也然困扰着大量待业人群,并急需缓解。
制定就业保障政策,解决岗位缺口问题。就业机会取决于岗位的多少,要创造更多的岗位,政策是关键。只有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就业保障政策,才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尤其是对于提供多岗位就业的中小型企业应多鼓励,多扶持。在符合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帮助其发展壮大。对于传统单一的产业结构,可以进行优化改革,发展新型工业以及服务业。在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今天,老百姓对高质量的服务需求增多,因此,发展服务业也可以缓解岗位不足的问题。
提高自身价值,争做有用人才。职业技能掌握不到位,也会提高找工作的难度。尤其对于下岗再就业的劳动者,多学几门手艺,拓宽就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就业,使自己具有竞争力,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对于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支付技能培训资费的人群,政府可以建立义务培训中心,为其免费进行培训。这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推广自主创业,创造就业机会。自主创业对于缓解就业难问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可以提供岗位,带动他人就业。政府应大力支持和鼓励自主创业,对于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所遇到的困难与阻碍,给予咨询与帮助,保障自主创业可以有效施行。增强宣传和推广自主创业的力度,以提升群众自主创业的意识,有利于减少无业失业人群。
就业压力不仅关系到民生问题,还影响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与安定和谐。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虽然当前就业形势已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放松警惕,要始终把扩大就业摆在首要位置,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要务,集中一切力量搞好就业问题。
第五篇: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残疾人就业困难现状分析
一、导言
(一)研究我国残疾人就业困难的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二、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
(一)残疾人就业的意义
(二)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
1.城镇残疾人就业现状
2.农村残疾人就业现状
(三)我国残疾人就业困难的成因
1.家庭及个人方面
1.1身体方面(身体缺陷)
1.2心理方面(残疾人的心理观、人生欢、就业意识等)
1.3受教育水平(个人素质、掌握职业技能水平、维权意识等)
2.国家方面
2.1法律法规不完善问题(残疾人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2.2政策贯彻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就业权益保障法治手段不够完善等)
2.3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不适应问题(就业渠道的变化、制度的不适应等)
2.4残疾人服务体系的不完善
3.社会方面
3.1就业环境(整个就业前景,整体的就业情况)
3.2社会歧视、社会排斥
3.3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渠道不完善
3.4社会氛围(缺乏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公共文化氛围)
三、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对策
针对上面分析的阻碍残疾人就业的因素找出对策(在个人、国家、社会这三个方面进行细化)
(一)在家庭及个人层面上的对策
(二)在国家层面上的对策
(三)在社会层面上的对策
四、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五、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