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再就业日常工作流程
就业再就业日常工作流程
一、社保补贴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符合条件的个人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提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申请,提供相关材料→由各所(站)接到申请后进行初审,并填写〈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表〉→建立台帐并标注就业困难人员类别后→各所在5个工作日内答复,进行公示后→报镇劳动保障所进行复审→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部门进行认定。→符合后各所录入劳动应用系统,落实补贴。
二、用人单位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用人单位向社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社区接到申请后,进行初审,并按季度填报《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报镇劳动保障所进行复审→报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并经财政部门复核后→各所录入劳动应用系统→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帐户;
从事公益性岗位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由用人单位向社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社区接到申请后,进行初审,并按季度填报《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报镇劳动保障所进行复审→报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并经财政部门复核后→各所录入劳动应用系统→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帐户;
从事灵活就业个人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从事个体或灵活就业的个人,季度向所在灵活就业所在地社区保障所提出申请→社区接到申请后,进行初审,填写《灵活就业证明》→报乡镇(场)劳动保障审核,并由各所汇总填写《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补贴审批表》并汇总造册→报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并经财政部门复核后→各所录入劳动保障应用系统后→将补贴直接发给申请人本人。
三、小额贷款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符合条件的个人社区提出书面贷款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社区进行初审及核定小额贷款额度,并填写《小额担保贷款认定表》→社区建立贷款台帐,并报镇劳动保障所→镇劳动保障所进行复审并报担保中心复核审批→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镇、所进一步做好创业信息储备、加强创业培训质量、完善个人资信、将初审信息完整、属实录入劳动应用系统→社区保障每半月了解一次还贷情况→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贷后跟踪管理等工作,促进“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有机联动。
四、申办《就业失业登记证》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负责本辖区内城镇失业人员及暂住本辖区内的农村进城求职劳动者(含区外劳动力)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对进行失业登记和求职的人员填写的《就业失业登记信息表》进行初审后,报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社区要实行就业、失业登记信息联网,将就业、失业登记人员基本情况录入计算机,实现信息查询和资源共享→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实审验工作→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进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建立登记就业、失业人员台帐,及时记录就业、失业人员就业或终止就业以及享受政策情况,并据实填写《就业失业登记证》规定内容。
五、申请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对申请认定就业困难人员填写的《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表》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公示,如无异议,在5个工作日内将《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表》(一式三份)报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对不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申请
人,报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确认后,应向本人说明原因→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接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报送的《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表》后,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在《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表》上注明就业困难人员类别后报送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报送的《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表》后,在三个工作日内审批确认。对符合条件的,在《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表》上加盖公章,同时在《就业失业登记证》相关栏内填写意见和签章。
第二篇:日常工作流程
日常工作流程
一、早班:
首先来换工作服;
其次打扫卫生,包括擦桌子、擦窗台、拖地、卫生间、浇花
二、准备工作:
罐子、钳子、酒精杯消毒;
给各工作室配操作工具;个人的口罩、便签贴、笔等装工作服口袋
三、接待客户:
见有客户来,门口三米之外就要笑脸相迎,初来体验的客户首先要进行简单沟通,了解客户的一些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给客户明确要求一定配合我们的饮食要求,客户认可后填写档案表
客户离点要有送别语
四、晚班:
下班之前洗罐子、洗酒精杯、倒垃圾、整理各工作室床铺
第三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总结
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总结
xxxx年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按照城东街道和街道劳动服务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目标,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强化管理,求实、有序、尽职尽责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做好社保宣传工作
通过劳动局、街道组织的各种劳动保障培训班学习,加强了自身文化、理论、业务水平,掌握现行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为居民讲解做到了准确、易懂。同时利用社区宣传栏、网站,开展社保就业和政策法规宣传,使上级政府有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政策深入人心。今年社区共为 215名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社会保险补贴,其中新增办理补贴人员40人。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再就业工作氛围。
目前,我社区共有失业人员682名,今年初开始我社区着手对社区所有失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从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入手,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下岗失业人员充分了解和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宣传单、现场咨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再就业优惠证》申领发放程序、关于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减免的审核程序、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相关政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卡等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宣传,使广大群众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的劳动就业政策法规。通过再就业典型现身说法,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适应市场,自主创业,营造出良好的再就业工作氛围。截至目前,已发放政策法规发宣传单 1000 多份,现场咨询 3 场400多人次,今年共有 80名下岗失业人员再次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三、拓宽渠道,发挥职业介绍服务功能,确保再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1、建立健全各类台帐。服务站加强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管理,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及时掌握失业人员的动态情况,详细登记其基本情况,更好地掌握他们的家庭生活、经济来源、求职意向、专业特长等,并建立台帐,做到“五清”。
2、建立劳动力人才库。为及时掌握社区有专业特长的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将辖区内有技术特长的下岗失业人员登记造册建立人才库,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用工创造了条件。
3、开拓再就业岗位。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此,我们争取多渠道、多层次开发就业岗位。一是重点扶持“4050”人员和特困人员。如小区治安、卫生、消防、绿化及公共职务岗位。二是收集就业信息,利用区域资源拓宽就业渠道。首先,及时掌握辖区内用人单位的空岗信息,开发空岗181个,主要为一些就业困难便于就近工作的求职者提供岗位,积极引导、鼓励辖区企业充分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三是积极与一些企业取得联系,一方面可安置我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另一方面也为企业的用人提供服务。本以来共推荐和介绍121人到辖区单位再就业。
4、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一是认真协助劳动局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申领登记工作,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二是实施再就业援助。社区建立了困难群体个人档案资料,开展上门服务,为下岗失业人员送政策、送岗位、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咨询。三是积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参加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工作站共组织了一百余名失业人员参加了创业、营业员、物业管理、中式烹调、家政等技能培训。职业培训使一批下岗失业人员走上了自谋职业之路。今年7月
我社区失业人员王莉通过通过创业培训后,在港闸区成功创业,创办了南通万德百货用品超市,圆了自己的老板梦,并且在社区指导下,在9月成功申请到小额担保贷款。
针对我社区的具体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明年我社区将继续发挥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就业再就业服务方面的基础作用,大力实施再就业援助,本着为群众解忧、真情服务的工作理念,扎实开展工作,提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水平,为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就业再就业组织机构
就业再就业组织机构
组长:王立杰
副组长:高淑娟
组员:张秀云
郎东徐友李淑萍 战涛 敖树臣田田孟照红 孙立坤卜静君
第五篇: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
**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汇报提纲
**区人民政府
(2009年6月17日)
各位领导:
**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就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以改善民生,促进民富为主线,以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为重点,以实施城乡劳动力培训工程为手段,以开展“三进三送”活动为载体,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辖十街一镇,32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总面积142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现有11个街(镇)劳动保障事务所,45个社区(村屯)劳动保障工作站,105名社区(村屯)劳动协理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已基本做到机构、人员、制度、经费、场地、工作六个到位。全区现有从业人员77656 人,失业人员3549人。今年以来,就业再就业实现1272人,完成年任务的49%,其中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就业2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几年来,我区一直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政府联系群众、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全区十项
利民工程之一进行重点督办。区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全区就业再就业形势,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了工作有部署,汇报有定性,督导有目标,全区上下呈现出共同关心和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多措并举,落实政策。一是针对我区流动人口多、基础数据变化大的情况,不定期对就业困难群体、失业人员家庭情况进行详细摸排。今年上半年,入户调查居民56469户、164776人,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准确详实的基础数据。二是依托驻区企业,合理匹配资源,为城镇失业人员开辟就业门路,实现了共驻双嬴。区政府在实施“6281” 战略发展规划和“建设龙江工业强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抓,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全区通过上项目新增就业岗位341个,形成了经济建设与就业工作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崭新格局。三是采取“政府运作”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举措,多渠道收集域外用工信息,实现异地就业898人。四是优化环境,落实政策,引导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和自主择业。今年已为680名灵活就业人员申报了社保补贴。
(三)立足载体,强化服务。一是按照“办公信息化、人员专业化、功能多元化”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区公共职业介绍和培训中心机构建设。区职介和培训中心成立于2007年3月份,该中心配备了电子显示屏,设立了求职登记、劳务输出、职业介绍、档案管理等绿色窗口,为求职人员和用工单位搭建了对接平台。二
是今年已举办了两期劳动用工现场招聘会,成功职介325人。三是切实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已有8个社区实现了创建工作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社区就业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提升。四是深入开展“三进三送”活动,把援助内容落实到人头,将工作做到就业困难群体家庭中。
(四)开展培训,注重实效。我区建立了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龙头,民办技校和农民工培训基地为补充的就业培训体系。在培训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采取“定单式”和“以师带徒”等多种培训模式,对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办两期就业再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分别培训学员271人和 149人,合格率和就业率分别为95%、92%和89%、81%。
三、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仍有部分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大龄人员,受用工单位招聘条件的限制,较难实现就业再就业。
四、下步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6281”战略发展规划,坚持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民富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落实积极的优惠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完善机制,推动就业。我区将进一步抓好三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穿、责任
一体的工作模式。坚持以“三进三送”活动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就业成果,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是广辟渠道,增加就业。在扶持各类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广泛收集域外用工信息,积极稳妥地开展劳务输出,形成多元化劳务输出格局。
三是搞好培训,促进就业。发挥培训基地作用,有针对性的做好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四是创造条件,扩大就业。做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落实好小额(双扶)贷款等扶持政策。创造有利条件,为失业人员以及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五是强化管理,保障就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力市场用工秩序。
各位领导,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区将紧紧围绕“6281”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载体,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