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小城镇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do c
在小城镇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
郭向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我国小城镇建设加快了前进步伐。一大批依托中心城市或能源城市,地处交通要冲或旅游胜地的卫星城、集散地、建制镇拨地而起,发展形势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纵观我国小城镇建设全局,尽管其涵盖领域方方面面,运作模式千差万别,发展速度参差不齐,积累的经验也各有特色,但是,其中有一点始终被业界人士所普遍认同并大力倡导的就是,小城镇建设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传统理念。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与人无关的活动,所以,没有哪一项工作可以脱离以人为本的传统理念。而小城镇建设在当前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方面所具备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理论高度概括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和统领地位。小城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步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和载体。这又从使命、功能和作用方面阐明小城镇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上的统领地位。这也是与以人为本理念紧密相连的。实践中,我们清醒地看到,以人为本理念已经渗透到小城镇的规划设计、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等各个环节。成为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导思想。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城镇规划设计上的体现。
首先,小城镇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规划设计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经济人士认为:小城镇的出现可以使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布下相互交流的众多“节点”。这些“节点”的不断发育和完善,逐渐担负起发展城乡经济,合理配置资源,转移人才,解决人口出路问题的重任,释放出大中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和能量。进而形成促进城乡优势互补,产业衔接,人才交流,资源整合的连接体或中转站。作为城乡交流互动的平台能强有力促地经济良性循环,协调发展,不断延伸城市的辐射面,拓宽农村的发展空间。另外,以创建优质的适于人居的环境为重点发展目标的小城镇及有可能成为大中城市的发展雏形,这更能说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从而,要求小城镇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必须明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首要原则,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作法,是保证其规划设计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理论依据。
其次,总结分析小城镇规划建设上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规划基本原则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成败原因,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提高对以人为本重要性的认识。我们看到小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不外乎“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盲目攀比,贪大求洋;管理混乱,改革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缺少文化品位,管理者不成熟;等等。一些地方忽视规划的龙头作用,或无规划盲目的建设,或先建
设后规划,使小城镇建设陷于无序、被动状态。不是脱离实际、以偏盖全,热衷于形象和政绩工程,搞一俊遮百丑,就是目光短浅、避实就虚,缺乏攻坚克难精神,很少关注与人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有由于管理者素质不高造成的管理混乱、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关系不顺等瓶颈问题也是制约小城镇规落实的划症结所在。对于小城镇建设这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任何急功近利或消极怠工的态度都是违背以人为本理念的。必须在规划设计之初彻底破除,取而代之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理念和符合客观规律的指导原则。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为目标,尊重地方习惯和传统特点,以适于人居为环境建设的落脚点,在满足个性发展需求的同时建设和谐社会。按照这些原则去规划建设,就会建成经济与社会文化与环境、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小城镇。
“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问题”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城镇经济发展上的具体体现。
地域优势赋予小城镇解决城乡人口出路问题的使命。小城镇一般深入农村腹地,是城市触角向农村的辐射和延伸,必然会成为传播城市文明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前沿阵地。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能够迅速地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和生活方式传播到广阔的农村。广大农民则把小城镇当作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纽带和桥梁,把很久就有的进城愿望尽快地通过小城镇而付诸实施。率先进城的农民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把自己的生活体验传向农村,为城市化做了义务宣
传。这在解放农民传统守旧思想,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小城镇企业在资金技术方面对农村经济的“反哺”作用也不容忽视,为农村工业化、机械化、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保证。特别是小城镇的涉农企业有效地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既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又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小城镇的整体功能决定了促进城乡经济交流互动。解决资源配置和人口出路问题的作用。小城镇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密切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经济交融互补的渠道,成为城乡资源、人才、市场、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小城镇利用其地处区域中心,具有资源潜力,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人才相对集中,信息灵敏和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等优势,在城乡经济交流互补、市场对接、人才流动上可以掌控先机,既促进了城乡经济繁荣,又加快了自身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为解决城市人才积压和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找到了出路。
“创建优质的,适于人居的空间环境”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城镇环境建设上的具体体现。
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空间环境的建设。小城镇在招商引资,吸纳人才,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时,越来越渴望有一个优质的、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适于各阶层人士居住的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所以环
境建设也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要具备强烈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的能力。其次要具备安置城市过剩人才向小城镇转移的能力,既能为农民过上城市化生活创造条件,又能为乡镇吸纳人才做好后勤保障。建成优质适宜人居的环境对于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也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小城镇的环境建设首先是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应该把本地相对较好的自然环境做为规划的重点对象。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要保证质量。水、电、路、公厕、商服、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必须配套。对于原有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部位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尽快改善。要舍得资金投入彻底解决影响人的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集中精力,理顺关系,治理环境,美化环境。在土地开发利用,治理环境污染上下大功夫,要明确,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所谓经济发展都得不偿失的,没有前途的。要保证环境建设的品位除了确保教育、医疗、建筑、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完善与发展之外,还要重视文化建设,从另一角度解决农民知识化、非农化问题,以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素质教育改变小城镇居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尽快提高农民对小城镇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现实与传统的结合,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为小城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二十二年前,这里
只是一个远离市区、濒临黄海的偏僻渔村,建区后,管委会始终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开发建设,无论在规划设计还是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上都从最大限度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以解决人口出路问题为突破口,以创建优质适宜人居的环境为最终目的,二十年来,沧桑巨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片片居民小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一座座生产基地欣欣向荣、环境整洁。美丽的广场、公园,宽阔的街道,繁忙的港口,迅速流淌的人流物流,一幅和谐社会的画面尽显无遗。目前,这个区已经吸纳了近50万人口,近百家大型外企,GDP已近1500亿元,年人均可支配投入超万元。成为大连市幅射周边农村,经济连通四海,典型的示范城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向人们昭示,“以人为本”是大连市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全国小城镇建设必须突出的重要理念。
第二篇:在部队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部队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以官兵为主体,维护官兵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推动部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紧密结合和有机统一。着力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现代战争实践表明,战争的胜利来自人与武器装备的完美结合,而人的素质与武器装备的质量以及二者的完美
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学习能力。我军要在未来的军事斗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把学习摆在部队建设的突出位置,努力创建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全面学习的学习型军营,通过加强学习,全面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以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为目标,切实提高广大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二是把学习成才与岗位练兵、科技练兵结合起来,通过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练兵比武等形式,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效果;三是完善管理机制,围绕目标设计、时间安排、绩效要求等制定学习规划,加强对官兵学习的组织和引导;四是建立教育网络体系,实现各级各类军事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为广大官兵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五是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官兵学习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切实保障官兵的合法权益。在部队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做到部队的重大事务官兵能够知情、重大问题官兵能够讨论、重大决策官兵能够参与、重大开支官兵能够监督。为此,应进一步完善民主机制,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切实保障官兵的合法权益。保障官兵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强化官兵作为军队建设主体的光荣感与责任感,激发官兵自觉献身军队建设事业的热情,而且有利于强化治军行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切实打牢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基础。
充分发挥官兵的创造潜能。全面推进部队建设,必须尊重官兵的首创精神,把官兵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充分发挥官兵的创造潜能,关键在于营造以事业成就人、以感情激励人、以环境吸引人、以机制管理人的良好氛围。以事业成就人,就是为官兵提供建功立业的用武之地,使其发展有空间、创业有舞台。以感情激励人,就是在住房安排、家属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为官兵解除后顾之忧,使其生活舒心、工作顺心、思想安心。以环境吸引人,就是努力创造有利于官兵干事业、干成事业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建设中。以机制管理人,就是不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任用机制,进出顺畅、流动有序的调控机制,人才辈出、各显其能的激励机制,把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不断巩固官兵的和谐关系。我军是党领导下的高度团结统一的战斗集体,官兵之间是平等、友爱、互助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要履行好职责和使命,就必须大力弘扬官兵一致、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做到干部尊重战士的人格、关心战士的进步、维护战士的利益,战士尊重干部的领导、服从干部的指挥、支持干部的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官兵之间情同手足、亲如兄弟的关系,不断促进军营的团结和谐。这是在部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军队领导干部,应面向基层、面向一线,把反映官兵的呼声、解决官兵的困难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制定有关政策时自觉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在安排部署工作时切实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在调拨经费物资时优先满足一线的实际需要。同时,坚决抵制和纠正在提职晋级、立功受奖、入党入学、选改士官等问题上的各种不正之风,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理顺官兵情绪,促进官兵关系和谐。
第三篇: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坚持以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切从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激励干部、调动干部、鼓舞干部和凝聚干部,促进干部快速成长、尽快成熟、早日成才,保证干部资源得以科学、持续、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在干部选配上,最大广度地实现干部的人岗相适。始终坚持为发展选配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向发展一线倾斜的干部政策,紧紧围绕发展需要选配干部,真正将发展意识强烈、发展思路清晰、发展能力突出的干部选配到发展最需要、最关键的岗位“挑大梁”,真正让勤于发展、敢于发展、善于发展的干部有干事创业的空间和舞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重点地选拔开拓精神强、敢于面对挑战的干部到园区、乡镇、经济一线勇挑重担,选拔具有现代执政理念、善于驾驭和处理复杂局面的干部到困难和矛盾一线攻坚克难,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具有丰富市场经济知识的干部到沿江开发主战场锤炼打磨,引导更多更优秀的干部向沿江开发、园区建设一线集聚,激励广大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争发展。同时,充分考虑干部的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把干部选配到最能发挥特长、最能展现优势的岗位上,确保人岗相适、才尽其用。
在干部使用上,最大深度地挖掘干部的内在潜能。对干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充分激发干部的创业热情、敬业精神和勤业动力,让最宝贵的干部资源在事业发展中实现最大价值。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成长型”干部,多引导、多培训、多压担,让他们在实践中加以磨砺、增长才干,促使他们尽快成熟;对“成熟型”干部,放手使用、委以重任,多把他们放在急难险重的重要岗位,多让他们承担更富挑战性、更具开拓性的工作,让他们在责任和压力的双重负荷下释放出最大能量;对“过渡型”干部,注重发挥他们的优势,在充分信任他们的同时传压力、给任务,帮助他们消除到站思想、克服“50岁现象”,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的工作劲头、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继续坚持凭实绩用干部,对发展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更要大胆起用、放手使用、给予重用,真正让想发展的有舞台、敢发展的有前途、会发展的有地位,使广大干部的内在潜能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发挥。
在干部管理上,最大限度地规范干部的从政行为。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变事后惩处为提前预防,体现对干部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真正爱护干部、保护干部。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警示教育,督促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不断提升干部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切实提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能力,在群众中树立起形象威信。坚持科学考核、动态管理。加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制定符合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逐步增加能源消耗、资源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考核指标,完善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率、群众生活满意度等社会发展考核指标,强化“绿色gdp”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推行领导班子成员实绩考核记载和公示制度,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制度在先、规范行为。建立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等各项制度,把制度建设贯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引导干部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干部的行为,尽量避免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失误、挫折、走弯路,让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使干部真正成为干净干事的“常青树”。
在干部评价上,最大程度地保护干部的干事热情。要辩证地看待干部的成绩和不足,客观地分析干部身上的优缺点。不简单地以一时成败论英雄,对敢闯敢试、勇于探索的干部给予理解和支持,宽容探索中的失误,允许创新中的挫折,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广大干部敢于负责、不回避矛盾、不规避风险;对长期严格要求自己、表现一直较好的干部,不因一时一事之过而“一棍子打死”,坚持看本质、看主流、看大方向,更多地看到干部身上的积极因素,更多地看到干部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要充满感情地关心干部。对一些挑战性大、工作负荷重的领导干部,要与他们经常交心交流,缓解干部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帮助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好地集中精力干事创业。对在副职岗位上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和政治待遇,对特别优秀的可以实行职级高配。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始终凸显“以人为本”,不仅是干部自身成长进步的内在需要,更是激发干部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外在要求。只有将“以人为本”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评价的各个环节,才能使干部的个性适度彰显、能力全面发展、潜能无限释放、活力充分迸发。
第四篇:在检察工作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在检察工作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是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防线。在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刻把握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新执法理念,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有效惩治犯罪,化解矛盾纠纷,调节社会关系,以更好地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一、维护社会稳定和化解社会矛盾,营造社会和谐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公民的安全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数。社会治安状况,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家性命,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检察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和“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发挥批捕、公诉和查办职务犯罪的职能,严厉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严 重暴力犯罪和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犯罪;突出打击涉黑、涉枪、涉爆、涉毒、涉赌、涉黄的犯罪活动:依法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偷税骗税、侵犯知识产权等各类扰乱、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破坏发展 的犯罪;积极办理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案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严肃查办在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城市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工程建设和工商企业中侵害农民工利益、企业改制中侵害职工利益等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社会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官员腐败、司法腐败及渎职犯罪等问题,是百姓极为关注的焦点。腐败问题、渎职犯罪问题不解决,很难提升人民群众的凝聚力,社会也不可能和谐。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期望值很高,惩治不力影响民心,而民心稳是稳定之根本。案件办好了,能有效地化解因贪污贿赂渎职行为的存在而引起的各类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把案件办砸了,或有案不办、执法不严,或刑讯逼供、饲私枉法,则可能会激化矛盾。检察机关要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中取得成效,实现法律监督效益的最大化,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通过有效惩治犯罪,不断提高公信力是很重要的内容。公信力就是检察机关的公共影响力。影响检察机关公信力的主要因素总的来说是法律监督工作的成效,具体地说主要是办案质量和队伍自身的形象。因此,检察工作首先要讲究办案质量,在惩治腐败工作中,应始终追求办“零缺陷”案并查办大案要案;其次,检察队伍应是一支公正、廉洁、高效、执法文 明规范的队伍,这也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唯有自身素质过硬,树立良好形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二、坚持公平正义和法律统一,保障社会和谐秩序 错误的案件,甚至是实体及程序上发生哪怕再微小错误的案件,都会给民众造成伤害乃至动摇法律的社会根基。法律监督既要监督有不查、有罪不究的问题,也要解决不该追究而被追究的问题,使枉法的行为受到处理,使遗漏的犯罪分子受到打击,使被冤枉的当事人得到保护。法律监督既要纠错更要防错。就当前司法实践暴露出的问题,预防和避免错案发生,检 察机关本着对法律、对社会、对公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贯彻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原则,运用科学的证据观,充分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无疑是最根本的保证。需要指出的是,检察机关推行外部监督机制—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确立以人为本理念,服务和谐社会,主动接受监督,增强防错措施在检察工作的创新体现。
肩负监督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检察机关,要从受理申诉控告信访中及时发现容易引发群体事件、引发上访案件的不安定因素,快速反应,依法妥善解决;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以人为本地解决申诉人的冤情和法律困惑,通过推行检务公开制度,让他们不再为同一个困惑踏上不断申诉上访的征程。探索检察机关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十分有益。建立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不仅能代为社会上不特定的被侵权人(尤其是弱势群体)寻求整体上的司法救济,节约大量的诉讼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能在缺乏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情况下,有效纠正侵权人的种种违法行为,为社会经济和民事活动创造和谐稳定的秩序环境。
三、预防犯罪和参与治安综合治理,提升社会和谐空间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下,执法者既要以合适的强制手段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对和谐社会关系的伤害,又要注重对各种合法权益的保护和社会关系的协调,对违法犯罪现象的预防。检察机关要认真研究各种社会矛盾的规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适应性,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事实证明,黄、赌、毒等社会丑陋现象是滋生刑事犯罪的温床:一些民事纠纷是酿成 群体事件,甚至是引发恶性犯罪的导火索。检察机关要在履行职能中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努力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首办环节。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犯罪、参与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种重要法律形式。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在制度与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与漏洞时,应及时提出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及时制定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排除犯罪隐患,铲除犯罪土壤。同时,要跟踪检查抓实效,防止类似犯罪的再发生。在不和谐的背后,常伴着这样或那样的腐败现象。推进廉政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除需要健全法制,加强监督,还需要大力弘扬廉政文化,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视媒介、报刊杂志资源,积极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是我们要密切关注的另一问题,越来越多的刑满释放人员屡“进宫”,令人很震惊。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措施预防,那么,为此买单的将是全社会,是我们每一个人。突出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政策教育,建立相关单位、社群组织对刑满释放人员的跟踪管理工作机制,帮助刑释人员树立信心,为刑释人员重新走上生活道路创造条件,切实为刑释人员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是使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回归正常人生活状态的有效途径。
四、贯穿人权保障和人文关怀,彰显社会和谐精髓 执法机关过多强调法律刚性的一面,把处罚和震慑当作法 律的惟一属性,并未从根本上达到消除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的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人的权利和尊严,其人权必须得到尊重和保障。执法人员如果不转变执法理念,不仅容易造成冤错案,而且势必对和谐社会留下隐患。法律的人文关怀和法律的有情操作,一样不失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让罪犯在感受到法律的铁面无私时,也体味到法律的通情达理:让犯罪的人在接受法律惩处时看到的是走向新生的路,而不是万劫不复的深渊。比如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特别是当犯罪嫌疑人家庭遭遇这样或哪样不幸时,多采用一些人文关怀的办法,减少因案发带来的对家庭的不利影响;再比如反贪侦查部门依法搜查,可以避开犯罪嫌疑人的未成年子女。凡此种种,刚法柔情,让人看到法律对每一个人的生命、人格、情感的尊重和保护,让人感受到法律真正的强大的力量。和谐理论要求依法协调社会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要求平等对待和机会均等。因此,我们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在保障被告人权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诉求都应给予公平的注意。对一般涉及赔偿的刑事案件,鼓励被害人与犯罪人面对面接触交流,并在自愿基础上确定赔偿方案,使被害人得到补偿,犯罪人取得谅解,最终有利于社会稳定。对一般的由民事纠纷所引起的轻伤害案件,当具备一定条件时,如侵害人彻底认罪;侵害人与被害人自愿和解;社会负面影响己消除等情况,尝试用调解的方式来化解这种多发的矛盾也是十分有益的。未成年犯罪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刑罚理念己从单一的惩罚转到 惩罚与教育并重。然而,我国刑罚则受罪有应得的传统报应思想的影响,在刑罚适用上较少考虑保护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能否更有效地发挥检察职能,对未成年人犯罪予以非监禁化或者轻刑化处理,值得思考与探求。
总之,我们新时期的检察官应该在检察工作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新执法理念,抛弃那些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理念,树立一切为了人民、走群众路线、尊重和保护人权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使我们的司法活动走向理性、客观、公正。
第五篇:浅谈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浅谈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中央2006年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以市带县、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按照中央的要求,笔者认为,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来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是最有效的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
1、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桥梁
小城镇是大中城市联系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大中城市向农村辐射的中心环节。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把小城镇定义为:一种比农村社区更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具有与农村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着不可缺少的联系。我们把这样的社会实体用一个普通的名字加以概括,称之为“小城镇”。
我国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县级市(县城)、建制镇和集镇。而本文所指的小城镇是行政乡镇所在地建制镇和集镇。之所以在此谈行政乡镇所在地建制镇和集镇,是因为这些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更能直接地组织农村的经济活动,建立起城乡之间的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良性互动,促进城乡劳动力、人才、资金等资源的整合,成为城乡统筹、良性互动最便捷的“桥梁”。
2、小城镇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实践证明,小城镇的建设能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
2.1有利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小城镇地处农村,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的社会成本要低的多。加快小城镇建设,更有利于促进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使小城镇成为农民市民化的转化地,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2.2 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农民不断向小城镇转移,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退出,根据进镇农民的意愿,通过委托经营、股份制合作经营、有偿转包等形式,使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集中,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3 有利于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没有城镇,就没有人口的聚集,也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农村经济中心,它是“乡村里的都市”,是现代工业、商业、交通业、服务业、现代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第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小城镇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等行业发展。人口的集中使乡镇企业产品有更多的销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发展的同时又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城乡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体化。
2.4 有利于向农民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向农民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从整体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具有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经济
和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巨大作用。农民进入小城镇后,会受现代文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文明素质和价值观念熏陶和洗礼,有利于整体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3、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带动新农村建设的龙头
小城镇位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上联城市,下接农村,与农村经济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比大中城市更能直接地组织农村的经济活动,是改变农村面貌的基地,能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搞好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对于加快新农村的建设具有强大的辐射和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规划工作滞后,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布局不合理,经济基础薄弱,有些地方由于客观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小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市场规模偏小,起不到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等等。为此,笔者认为,当前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统筹规划,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更好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规划是龙头。我国农村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小城镇的条件也各不相同。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在小城镇的规划中,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既要坚持建设标准,又要防止贪大求洋和乱铺摊子。规划的编制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网络、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以确保小城镇建设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要以产业为依托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要以产业为依托,突出特色,增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小城镇繁荣的发展的基础。要根据小城镇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的情况,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形成集约发展优势,形成以商贸流通、旅游开发、市场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小城镇建设的支撑点,增强小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从而增强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3.3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小城镇规划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的集中体现。小城镇是农民的小城镇,只有让农民真正感觉到小城镇的舒适和方便,真正感觉到是自己的小城镇,才能调动起广大农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为此,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中心,为“人”服务成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按照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特色明显、生态良好和服务共享的原则打造小城镇,使其成为农村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的中心,真正使更多的农村和农民享受到小城镇的好处,更好辐射乡镇区域内的社会事业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