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12:4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第一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影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的因素,探讨了如何保证本科生的顺利就业,树立卫生事业管理品牌专业的形象等理论问题。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卫生管理本科学历教育是我国卫生管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卫生管理人才。在全国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今天,以一所长期从事卫生管理专业教育的学院为例,分析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探讨如何保证卫生事业管理品牌专业的质量,实现大学生的理想就业,具有现实意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

1.1 就业率稳步增长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择业面宽,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单位、医疗机构以及医药相关单位工作。以我院为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率保持稳步增长,2004届毕业生年就业率为96.67%, 2005届毕业生年就业率为96.72%,2006届毕业生年就业率为96.77%,2007届毕业生年就业率为100%。

1.2 就业去向以医疗机构为主

在毕业生就业去向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在医院、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高校就业, 医院以及事业单位是学生的首选(2004-2007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单位性质见表1)。表1 2004-2007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单位性质单位性质 2004届人数构成比 2005届人数构成比 2006届人数构成比 2007届人数构成比医院19 31.67% 27 44.26% 34 54.84% 24 45.28% 事业单位12 20.00% 4 6.56% 8 12.90% 6 11.32% 企业单位11 18.33% 11 18.03% 6 9.68% 2 3.77% 国家机关1 1.67% 2 3.27% 3 4.84% 2 3.77% 高等学校9 15.00% 7 11.48% 2 3.23% 1 1.89% 研究生6 10.00% 8 13.11% 7 11.29% 15 28.30% 未就业2 3.33% 2 3.28% 2 3.23% 3 5.66% 1.3 就业层次以地市级为主从近几年

卫管专业的就业层次来看,学生就业层次也在不断变化,从以前的省级、地市级为主,逐渐转变到以地市级为主(2004-2007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层次见表2)。表2 2004-2007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层次就业层次 2004届人数构成比 2005届人数构成比 2006届人数构成比 2007届人数构成比部级1

1.92% 0 1 1.89% 2 5.71% 省级28 53.85% 39 76.47% 25 47.17% 5 14.29% 地市级18 34.62% 11 21.57% 24 45.28% 27 77.14% 县级5 9.62% 1 1.96% 3 5.66% 1 2.86%影响今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的因素

2.1 用人单位要求日益提高

近几年,一些知名医学院校以及一些地方医科类院校都设立了卫生管理的相关专业,整个人才市场上卫生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量涌现,这客观上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用人单位对卫生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单位都要求学生除掌握扎实的卫生管理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外语交流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此外,一些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均出台优先录取本地生源毕业生的政策,使得就业竞争更加激烈。2.2 学生就业观念更新缓慢从前些年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单位的层次及单位性质来看,大部分集中于省、市一级的机关、医院和卫生机构,这造成了今后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考虑县级单位工作机会。其家长也十分强调单位的等级、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对毕业生就业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能及时更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2.3 学生综合素质仍需提高

卫生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综合考评结果显示,学生一般都能充分掌握卫生管理专业相关知识,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学生普遍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人文素质的修养;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积累,忽视实践能力 510Chinese Rur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July 2008,Vol.28,No.7的培养。虽然学校积极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 但仍有小部分学生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导致在就业中无法凸显优势。

2.4 学生就业能力亟待加强

学生了解就业知识和消息的渠道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存在盲目思想,在择业时,只选择条件较好的单位,不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在面试时,提出过分要求, 求职失败后,又缺乏自知之明。有些学生在就业中存在自卑心理,没有信心和勇气

面对用人单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有些学生缺乏求职经验, 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求职中屡屡受挫,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未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对策的思考

3.1 树立品牌,适应新的就业环境品牌专业是高校的核心资源,是获取竞争优势的直接途径,是赢得生存空间的关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为了使卫生管理教育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专业教师、学生培养力度,应加强学科建设。在稳定本科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应拓宽教育对象,增强学院的科研水平,不断增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

3.2 加强指导,提升学生择业能力卫生管理专业就业的去向主要是医院、卫生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卫生机构。在开展就业指导时,可结合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工作要及早进行,使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出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要根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鼓励学生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增加社会竞争力。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人士到学校与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职业实践活动,为学生联系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等。通过灵活多样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良性互动。

3.3 多方联系,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卫生管理专业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可以按照专业发展要求,拓宽实习基地、搭建就业平台,使实习与就业相结合。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途径,走访用人单位,既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又可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达到推销毕业生的效果。定期或不定期地把用人单位请进来,召开专场招聘会,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往届毕业生的资源优势,挖掘更多单位的用人信息,宣传推荐毕业生,“滚雪球式”地扩大毕业生就业。

3.4 合理规划,构建新的培养模式为了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应重新规划课程设置, 推广卫生管理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载体,给教师定课题、交任务、压担子,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在教学安排上要采取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的思路,按照基础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科研实践三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基础性科研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向实际运用环节拓展;综合性科研实践教学环节则着力让学生通过小论文、实习论文的撰写等对基础知识进行实际检验;创新性科研实践教学环节则需要结合学科发展,让优秀的本科生尽早接触专业科研领域,激发其参与科研的动机和热情。

3.5 狠抓学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风建设的优劣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体现。抓好学生学习的同时,充分发挥管理专业的特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在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风气,创造有利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氛围。充分利用社团优势,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把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增强群体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为进一步了解社会奠定基础。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和指导,大力开展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各项活动,才能不断提高卫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篇:信管专业教与学以及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不使用调研形式的原因:

1、时间限制;

2、调研范围有限,本校专业学生少,其他

高校信管专业学生限制;

3、对从事 IT 行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不能有效地体现本专业的现状;

4、课程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二、在管理学二级门类下的“信管”专业,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新兴学科,目前国内的信管专业建设和研究上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第一类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专业侧重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第二类是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强调情报学、信息学等知识;第三类则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大为代表的财经院校,侧重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

三、3.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1以社会人士为研究对象的调查问卷

(1)专业所属学科认识清晰,发展前景可观

(2)专业优势是就业选择性大,对此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高

(3)专业就业热门岗位,系统分析师、企业信息管理师、ERP 管理员等受青睐

3.2 以信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调查问卷

(1)专业目标不明确,学生对此认识模糊,无信心学好本专业

(2)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多,实践课程效果差

(3)学生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考核形式,希望增加实际技能的培养及考核

(4)学生自身学习态度有待改进,自学能力不强

(5)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对教师满意度不高

第三篇: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郭瑞鹏段刚龙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文章分析了在当前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而信息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需求量却较大,原因就在于其具有实践与开发经验。据此特点,在培养信管专业人才时,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面向企业建立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为其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关键词】信息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一、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进行专业调整时,由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而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是由管理学基础理论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双重属性,由于数学定量方法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它又体现了应用学科的某些特征。

本专业具有综合性、边缘性以及实践性三个特点,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信息管理专业几种典型的就业岗位

1、ERP实施顾问

ERP实施顾问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资源状况,分析企业建立ERP系统的可行性,科学制定ERP项目的战略目标,分析企业管理现状与所实施的ERP系统的差距,拟定企业流程重组和管理改进方案。实施顾问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一些类似Oracle、SQL Server等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

软件开发工程师主要帮助企业和组织开发管理应用软件,需具备使用一种以上的编程工具进行编程的能力;软件测试工程师简单的说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者和保障者,负责软件质量的把关工作,要求熟悉测试理论、流程,至少熟练使用一种自动化测试工具或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3、系统维护工程师

系统维护工程师主要从事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系统监控平台等的规划、建设、维护与优化;负责IT应用和服务管理,如邮件系统、办公平台、桌面系统等的规划、管理和优化。

三、信息管理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人才需求量大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这就促进了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等信息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信管专业的学生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青睐和认可。尽管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能进行信息化管理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信息化人才目前相当缺乏,社会对信管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仍然供不应求。

2、工资待遇低

作为信息人才,信管专业的学生除了要精通网站设计语言、数据库、电子商务工具等专业技术之外,还必须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在毕业之后主要从事以上这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职业。虽然社会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积极为信管专业人才提供岗位让其为社会服务,但是社会为其提供的待遇与学生的期望值相差甚远,远远达不到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信管专业学生就业初期从事着技术含量高的职业却拿不到与之相符的工资。

3、强调开发经验

与其他专业要求的工作经验相比,信管专业学生的经验可以用“量”来进行衡量,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做过相关的系统研发、网站开发,在找工作时就会有明显的优势,为其就业提供相当大的筹码。值得一提的是,信管专业学生的经验除了可以在相关企业实习获得以外,也可以在学校实验室完成,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锻炼自己的实践开发能力。

四、就业对策探讨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在培养信管专业人才时,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充分调查基础上重新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信管专业人才要求的改变。

根据相关调研结果,按学科知识可以将各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管理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4个模块。同时就信息技术特征将信息技术课程细分为信息理论、信息系统与软件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服务多个知识群。尽管侧重点各有不同,各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和条件,伴随就业市场对信管专业要求的变化,每学年进行一次信管课程体系的编排与修改,一些过时的课程或者教材要及时更新。“信息管理专业既不同于计算机专业, 也有别于管理专业,更不是计算机专业与管理专业的大拼盘, 而是基于现代管理理论, 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的学科”,所以一定要重视知识的更新,向企业输送他们所期望的信管人才,满足其大量的需求。

2、以实践为主结合理论提高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

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待遇低,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归于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并没有在校园里得到锻炼。与其他专业相比,这对于信管专业来说是个致命的弱点,没有研发系统、编程的实践经验,在进入企业之后,企业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培训他们,更为重要的是它并不能通过时间使学生开发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很好不代表该学生

能很好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系统开发与设计、编程等能力必须要在学习期间结合理论点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培养出应用型的高级信管人才。要对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创新,除了培养一定的软件开发和编程方面的创新能力外,更主要的是加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例,学校会定期请西安用友等相关软件公司为信管学生做报告,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再通过一套包括信息分析与系统设计等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内的实践培养方案贯穿整个本科教学阶段的教学,从而实现信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摆脱信管学生从事高职位低工资的局面。

3、面向企业建立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西安理工大学针对信管专业特点,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为目标,确定了信管专业第二课堂组织与管理体系,构建各种活动平台,使得学生在接受专业教学之外在课余时间更多的参与其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1)“创业计划及ERP沙盘竞赛”平台。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及ERP沙盘模拟大赛”为契机,组织学生参加培训和比赛,并提出了“创意+创业+经营”的管理学院院级比赛新模式。从2005年开始,ERP沙盘模拟就是信管专业的一项重要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给予高度评价。学校2006年建立“ERP沙盘模拟”实验室,2006年秋季开设“ERP沙盘模拟” 院级选修课。

(2)科研活动平台。以开放实验室为基础,建立学生创新研究与信息交流中心,教师具体负责,学生担任主任。通过组织、帮助学生申请各类大学生科技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自选课题研究小组等方式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证书”、“认证”培训平台。以获得就业中认可的各类“证书”,例如国家举办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著名企业举办的各类“信息化工程师认证”等为目标,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培训、报名、考试。特别是对于企业的认证考试,同用友等软件公司考试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并在学校创建了培训学习环境,以多种方式为学生学习提供条件。除了搭建各种平台,学校还应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以理工大信管专业为例,每位信管专业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就应该为其指定一名指导老师,平均一位老师带五至六名学生,定期开会讨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计算机语言、数据库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时,这些老师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也会影响学生对信管专业的看法。当他们真正掌握信管专业技能时,在就业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不会出现“转业”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秦必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讨[J].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龙朝阳.成博.从社会需求看专业建设一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6

【作者简介】

郭瑞鹏(1982-),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就职于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导读]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部分镇江市大学生的观点,而且从大学生就业取向、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和大学生就业压力后移倾向这三个方面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对镇江三校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

申轶夏怡辰林心如潘妍

(江苏大学镇江 212013)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告别了无忧的历史。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部分镇江市大学生的观点,而且从大学生就业取向、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和大学生就业压力后移倾向这三个方面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10-021

引言

2008年10月,江苏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以“镇江市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主题,对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和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问卷总量为3000份,收回2781份,回收率为92.7%;其中江苏大学占80%,江苏科技大学占15.4%,镇江高专占4.6%。本次调查旨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提供帮助。

2.大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

2.1大学生就业取向。在对就业取向的调查统计中,有42%选择考研的,有35%的大学生打算在毕业前就落实就业单位,另有7%、6%、5%的人分别选择了报考国家公务员、出国和自主创业,此外有5%选择了其他取向。值得注意的是在考研的人中43%的人作了“考研、就业”两手准备,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上述调研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在对部分被调查大学生的访谈中,很多大学生坦言自己对将来的前途有些迷惘,他们现在的选择也许只是一时之举。总的来说,三校不少大学生暂时未对自己的发展做出合理规划,而且缺乏面对金融危机的勇气与信心。

2.2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选择,对就业地区的选择调查中,有55%的人选择经济发达城市,有39%的人选择中小城市,仅有6%的人选择乡镇或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大学生往往想寻求一个环境好,区域优势强,发展潜力大的就业地区。这样的就业观念直接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压力一路飙升,金融危机更让这些地区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在对就业办工作人员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打算到中小城市就业的人数正逐年增长,但据目前的形势而言应当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考虑支援西部、支持经济发展较弱地区。

2.3大学生就业压力后移倾向严重。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大学毕业生采取继续升学或者出国深造等方式来缓解就业压力与回避就业风险,人为的造成“就业压力的后移”。在对镇江地区三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中,有42%的人选择考研,有出国打算的占6%,合计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8%。2009年考研报考人数出现反弹,2009年1月10日共有124.6万学生参加了考研,与08年相比增加了4.6万人。我国从2000年开始扩招硕士研究生,但这仅仅是暂时性地分流了部分本科生,更严重的后果是扩招将就业危机传递到了研究生群体。这种就业压力的“后移”都是暂时性逃避就业危机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

3.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3.1政府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

(1)引导毕业生流向农村、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在当前就业形势困难的情况下,政府采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工作的政策显然是符合了当今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我们也发现,现代大学生的确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如何转变他们的这种观念,成为了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取消见习期、补贴工资等可行方式,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农村、西部地区工作。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来调控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大学生就业的工资水水平及社会保障,以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2)引导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分析此次调研所得数据时,我们也发现,大学生选择在毕业后选择自问题,第三遍听后让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口头复述出来或写在自己的本子上。这样在听、记、复述的锻炼下,学生的汉语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有人说人的智慧就如同一座休眠的火山,外国学生也许会对复杂的汉语以及数量庞大的汉语词汇产生畏惧或排斥心理,但只要我们教师能积极地去思考,用自己的智慧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他们便会喷发出无穷的能量。参考文献

[1]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主创业的人数只达到了5%,相较于各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百分之二三十的创业比例,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积极性仍不高。

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的新的理念。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一个很大的潜力点。大学生从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创业者的过程的长短,直接受到政府的支持力度以及创业环境的影响。国家最新出台的关于开展创业教育、税收减免、小额贷款、创业指导服务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在创业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经验,通过创业这一途径,实现自己的梦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很大的希望。

但是,并不能说大学生创业就真的一点风险也没有,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管理经验,缺少市场意识和创业资金,同时,受打击能力差,遇到挫折容易放弃。因此,政府如何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服务与培训活动,才是当务之急。大学生自身也切记勿盲目跟随大流,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3.2高校指导大学生就业。高校作为独立办学实体, 人才就是产品。只有“适销对路”, 学校才能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经济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 这就导致了不同行业对人才需求此消彼长的新变化,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如果能借助这次经济危机,加快对教育制度的探索与改革,加强企业和高校的更深层次衔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也许是件好事。

(1)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适时改变专业结构,改造旧专业,开辟新专业,加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根据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的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和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高校还应强调通识,提高教学质量,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不同工作的能力。

(2)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①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择业过程中能加强针对性, 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②提供面试技巧指导。“如何面试”、“如何了解一个企业”、“企业选人的标准”三项是毕业生求职前最希望了解的知识。高校可通过开展“模拟面试”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避免让就业面试成为毕业生的心理障碍。③建立大学生求职择业服务平台,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充分利用因特网, 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 建立就业信息库, 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 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 避免盲目性。④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鼓励并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中,仅有5%的毕业生选择创业,创业教育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

3.3大学生应当提高自身竞争力。(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现在许多大学生对职业缺乏规划,毕业时盲目海投简历,往往导致自己竞争力变弱,注意力分散,最后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针对此次调查中发现的大部分大学生未对自己日后发展作出合理规划这一问题,建议大学生在校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是选择一份适当工作的前提,大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及适合的工作类型等方面的信息。目前许多高校都提供了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如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心理测试软件,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准确定位,选择适合的职业,并按照目标有规划地做好相关准备,避免到大四时才临时抱佛脚,没有充分的就业准备时间。

(2)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新思路。接受调查的镇江大学生中共有94%

选择毕业后到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就业,相信全国其他地方的高校大学生也普遍存在同样的想法,可见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往往自我定位不准,盲目攀比,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因此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适度降低心理预期,从而切实转变“稳定、舒适、高薪和大城市”的观念。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主动调整择业期望值,拓宽就业思路,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农村、基层和西部等需要人才的地方就业。

(3)提高自身“硬件”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从近期公布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各种能力要求的调查来看,用人单位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用人单位也指出,缺乏工作经验也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的明显劣势。就业竞争是残酷的,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在这种情形下等待招聘单位降低门槛是不现实的,也是被动的,所以大学生应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不同工作的就业能力,把自己打造成既懂专业知识又通览各方面知识的“T”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热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负责任的态度、商业诚信、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软能力”,秉承踏实的学习、工作理念,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使自己的“硬件”够硬,竞争力够强。

4.结论

就长远而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继续并将长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在经济危机背景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其次,高校要继续深化改革,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和培养计划,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同时,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积极理性的就业观,把创业作为全新的就业理念。相信,金融危机打不垮中国的精英人才,在全国各界的努力下必将开辟新的就业局面。参考文献

[1]龙妍,陈刚.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比较研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7,(3)[2]施敏锋.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3]卢晓梅.大学生就业瓶颈原因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5)

[4]理查德·莱特.穿过金色阳光的哈佛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杨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报,2006,(3)

[6]李言世,任建峰,孙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A].见: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第五篇: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要: 随着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 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国际金融危 机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情况, 阐述了高 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分析了就业难 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现状分析;对策探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由于高校的扩招, 导致了中国高等 教育从 精英化 进入 大众化 阶段。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一是毕业生人数增加, 就业签约率下降。据调查数据显示, 2010 年的就业大军高达 1000多万人。2009年的 611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 率仅为 87% , 形势不容乐观;二是企业效益下滑, 失业人员逐渐增多。中国社科院报告称, 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 9.4% , 中国已有 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 约有 670万就业岗位蒸发, 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 830万;三是劳动力供大于求, 工作岗位竞争激烈。金融危机加剧了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有记者采访招聘会了解到, 今年办公文员岗位的竞争最为激烈, 一个岗位居然有40多名求职者争抢;四是国家公务员考试, 招录比例再创新低。被称为 中国第一考 的公务员考试人数创新高, 2010 年有 79万人参加 国家公务员考试, 比 2009参加考试的人数多了 14 万。招录比例与往年相比, 竞争尤为激烈;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 争夺大学生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增加, 扩大了劳动力过剩造成的就业压力, 出现了 农民工与大学生争夺就业机会 的局面, 加剧了就业的供需矛盾。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就业形势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 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就业弹性降低, 加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负担。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不少大学生观念上还停留在 精英化 时代, 自身定位不准, 理想与现实脱节。一是在求职择业时喜欢与同学攀比, 出现了 高不成、低不就 的局面;二是有些大学生自视甚高, 将目光聚集在国家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上, 不愿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三是有的大学生消极自卑, 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四是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 依赖父母和亲友;五是部分大学生一味追求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六是有的大学生缺少创业的意识。这些观念如不转变, 势必使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一是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 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 致使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二是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 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三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带来了高科技与先进设备, 产生了人力资源的排斥效应和替代效应;四是由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以及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直接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 企业普遍采用保守的发展战略与紧缩的财务战略;五是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这些都是加大就业难度的原因。

(三)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高校设置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一是在快速的发展中, 培养模式市场定位不准确, 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二是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就业渠道、就业信息不畅, 没有给予毕业生足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

(四)实践能力弱, 知识结构不合理

高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 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因此, 大学生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普遍现象, 致使理论与实际脱节, 缺乏实践技能。虽然有些高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 或是去实践的单位很少提供好的实习机会, 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 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五)就业相关政策的不完善

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 卖方市场 转为 买方市场 , 国家虽然为鼓励和吸

引人才 到中西部和欠发达的地区发展或者支援农村教育, 实行很多优惠政策, 但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 对这些毕业生支援国家服务期满后还缺乏相关的引导;同时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 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有效措施, 某些地区还存在户口、档案限制, 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 加上用人单位提高了招聘的条件和要求, 门槛越来越高,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需要社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毕业生多方面共同努力, 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有效解决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一)摆正心态, 认清就业形势, 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独立的市场, 特点在于人员素质较高, 市场范围较大。面对现实, 正确认识自己, 既要看到自身的优点和特长, 又要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聪明才智。通过各种渠道, 尽早获取相应的就业信息, 及时掌握国家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而发布的相关帮扶政策。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投身到就业求职的大潮中, 主动推销自己,树立 先就业, 后择业 , 先基层、后高层、先服务, 后管理 的就业观念。

(二)提高综合素质, 注重 能力培养, 提升就业竞争力

文化素质是基础, 每个在校大学生都要珍惜大学里学习的宝贵时光, 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机会, 刻苦学习, 勤奋钻研, 努力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特别是在课余时间, 要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 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 全面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工作经验及动手能力等, 为今后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 提升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 有效促进就业公平

就业指导是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个必要环节。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完善就业指

导服务机构, 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 提高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能力。大力发展适合高校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 加强对网络招聘市场的监管。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专家开展一次就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活动;提供一本就业手册。加强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管理服务工作的衔接,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强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促进就业公平。

(四)鼓励学生面向西部和城乡就业, 磨练意志,服务基层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可以看作是大学生就业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践证明, 西部计划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改善了大学生就业状况, 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广大高校毕业生中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导向作用。同时, 选择到基层建功立业, 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也是毕业生健康成长的最佳成才道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现代农业, 已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服务、任职、就业与创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高校毕业生到农村 基层锻 炼,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五)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就业形式。创业是就业的基础和前提, 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 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 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数倍于自身的就业机会。高校要把创业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来抓, 通过创业竞赛、邀请创业家作报告等活动, 形成尊敬创业者和动手创业的浓厚氛围,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鼓励具备创业素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 有所作为。

(六)继续深造, 提升学历水平, 避开毕业生就业锋芒

金融危机之下, 整个就业市场处于低迷状态, 考虑继续深造考研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是继续深造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二是加强考级、考证培训, 增加求职砝码, 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可以参与国家公务员考试, 致力于 西部大开发 战 略, 展现出青年大学生 敢于担当责任的优秀品质;四是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国外继续读书 深造 , 从而有效避开就业锋芒。

(七)大力拓展科研项目, 吸纳优秀毕业生就职

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做好科研项目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 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户口、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工作, 并完善组织管理。鼓励大型企业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通过参与科研项目, 有效减小就业压力。

(八)深化 高等教育体制机制, 适应 市场 经济改革

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大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一是加强对就业能力框架进行研究, 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增强其适应社会变化的主动性;二是通过政策指引, 强化就业能力理念, 推进高校面向社会办学, 提高其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三是以政策建议要求培训业和高等教育实现课程对接, 加快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的路径建设;四是以考虑出台相关辅助性支持政策, 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 使高等学校掌握社会特别是地方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问题,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之,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进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国家积极促进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 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指导和树立大学生个人正确的就业观念, 摒弃 等、靠、要 的 消极就业心理, 着力培养 专业素 质扎实, 非专业素质过硬, 个性特长突出 的成功学子,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 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帮助学生选择那些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职业, 让学生学以致用, 增强就业竞争力,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 参考文献 ]

[ 1 ]张玲 玲、张 芝 萍.大学 生 就 业 指 导 [ M ].北京: 科 学 出 版社, 2004.[ 2 ]丁敏.金融危机背 景下高校 提升大 学生就 业竞 争力的 对策[ J].教书育人, 2010(3).[ 3 ]张媛媛.当前大 学生就业 现状分析及 工作指导 [ J].考 试周刊,2009(28).[ 4 ]伊远标.浅谈大 学生就业 难的问题与 对策 [ J].吉林省 教育学院学报, 2008(12).[ 5 ]姚慧文.大学生 就业困难 的原因分析 与对策研究 [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12).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With the 1999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since the enrollment, labor force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for employ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machine negative effect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faces a severe challenge and become the focus of concern the whole society.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s important and urgent.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gh school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difficulty of employ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employment;analyses the situation;strateg ies for solution

下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111

    护理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采取各种对策,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以适应未来安全护理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护理安全;问......

    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

    2009年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 一、全国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9年8月4日上午,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止到20......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随着高校严重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大学生数量逐年扩大,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就业压力沉重。为此,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自身都......

    护理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5篇材料)

    护理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采取各种对策,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以适应未来安全护理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护理安全 ;问......

    公共事业管理大学生就业分析与对策[推荐]

    公共事业管理大学生就业分析与对策 公共事业管理班樊石阳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而,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科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

    本科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时下,2013年准毕业生在为实习就业的事情奔波劳碌。求职市场、招聘会上本科生就业的难题比比皆是。很多本科生苦读四年踌躇满志的走向招聘单位,有时候......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分析报告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分析报告——关于工作能力、技能要求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摘要】:通过对卫管相关职业的工作能力及技能要求的了解,结合自身个性特征与职业倾向,发现自己的优......

    中文类各专业本科生就业分析

    中文类各专业本科生就业分析 (毕业择业版) 这里所谓中文类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文秘学,新文学,广告学等等专业。总的来说,社会对中文类专业的需求量比较大,但由于此类专业的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