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 文 字 的 分 类 与 发 展
古文字学课程论文
古 文 字 的 分 类 与 发 展
姓名:曾 智 祖
【摘要】
古代的文字。在中国则特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还有蝌蚪文,甲骨文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字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关键词】
古文字 分类 甲骨文 篆文 发展 保护
【正文】
甲骨文: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边刻有一些符号,可以看成是早期(约公元前4300年)的雏形文字。但目前看到的,已经初具规模、比较完备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把这种文字叫作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见到的最早而且较系统、成熟的文字。其形成于殷商时期。较更早期的陶文及刻在甲骨上而得名。因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的殷墟里,故又称“殷墟文字。”系由清末金石文字学家王懿荣在作为中药的“龙骨”上首先发现,并确定为汉文字的。因其所刻内容多为占卜、祭礼等,故又称卜辞。甲骨文是用比较尖利的刀具契刻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因而其特点突出,笔画以直冲的横直斜线为主,间有曲弧线。笔画瘦直,刀锋毕露。对称是甲骨文字结字的特征,如中、羊等。同时其形体不够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也有正有反,如:趾写成 或,虽然结字较方正整齐,但其行文程式不一,有时依刻纹路而变,而且笔画直硬,方笔居多。甲骨文经过搜集、整理之后,在罗振玉、王国维的大力宣传与精心研究下,一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的学问。在罗、王的极力倡导下,逐渐成长起来以甲骨文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甲骨学派。甲骨学的发展与深入,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甲骨文是目前见到的最早而且较系统、成熟的文字。其形成于殷商时期。
金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字体也不断地在演变。从殷商到秦统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文是铜器铭文的通称,古
代的铜器多为钟鼎,所以也叫钟鼎文。金文笔画也比甲骨文丰富多了,大小匀称,也有了行款,并有了一定的装饰性。
大小篆: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诸侯争战,你争我夺,也造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呢,就称为大篆,传世的《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都是小篆的代表作。
石鼓文:籀文又称石鼓文,以周宣文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石鼓历经沧桑,南迁北移,几经辗转,文字大多剥落,至今仅存清晰字数个,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书法特点是:书法浑厚自然,用笔园劲挺拨,结体方正,规范严谨,形体上较完备。它上承金文,下启小篆。是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书体。籀文以《石鼓文》和《诅楚文》为代表。
石鼓文,为战国时期秦国石刻,因其形状似鼓而得名。又因其文字内容记述狩猎之事,故又名《猎碣》,也有因其地名而称《雍邑刻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石鼓于唐代出土于天兴三畴原(陕西宝鸡市凤翔三畴原),历以风雨沧桑,终得以保存。清高宗为更好地保护原鼓,令人仿刻了10鼓,放置于太学,现信鼓在北京国子监。
石鼓共10只,高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花岗石质,圆顶平底。每鼓分别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由于年代久远,辗转周折,目前石鼓上的字多已剥落,有的石鼓已一字无存。
石鼓自出土以来,历代倍受青睐,受到历代帝王主史家、书家的重视,考证甚多,且多有拓本流传。自唐贞观以来,论书者均以石鼓为史籀笔迹。从书法的角度看,石鼓文“如金细委地,芝草团去,不烦整裁,自有奇采”(康不为语)。从所见字迹看,笔画粗细基本上致,圆活奔放,结体严谨,古茂遒朴而有逸气,为古文向小篆过渡的典范文字,被后世学篆者奉为临习正宗。
诅楚文为战国前期秦国刻石。是秦王诅咒楚文之文。详细年代及书刻、人物尚无定论。传诅楚文共三石,其一为“巫咸文”,初得于凤翔,326字。其二为“大沈厥湫文”,初得于甘肃平凉,318字。其三为“亚驼文”,为洛阳刘氏所藏。
现所见的诅楚三文均非原石,而是经后人整理摹写的。三文文体相近,向以“巫咸”为精,其笔迹超凡入妙,字法精工入微,实可与石鼓文相媲美。
金文:系指铸造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字有凹凸之分,凹为刀刻,呈阴文,凸为先用刀刻模型,然后浇铸呈阳文。起源于殷商,盛行于周代。金文的多为记录礼典、征伐、约契等。是承甲骨文体而又有新发展的文字。其特点是笔画线条浑朴自然,结字壮美多姿,字体渐趋整齐雄伟纯朴。但因字体笔画尚未完全固定,往往一字,笔画和写法也各异目前可见到铸造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较多,浩如烟海,比较有代表性的《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
大盂鼎系西周康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世纪)时期的金文。清道光初年在陕西省郿县礼村的沟岸中出土,今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此鼎通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耳直对称、圆底柱足,造型端庄凝重则迄今为止出土的西周时代形制最大的著名鼎器。内壁刻铭文9行291个字,记周康王23年,在宗周向盂叙述文、武、成三位先王的立国经验和殷王亡国的教训,告诫盂应效法祖先,忠心辅佐王室,盂为感谢王命,于是铸此大鼎,以记其事。
大盂鼎为西周青铜器之重器,且铭文数量多,字大,笔法方圆并用,粗细富于变化,起止锐圆因势而异,体势严谨,遹瑰隽美,流畅宏灵,行气款形齐整,纵横疏密相当,实为西周前期金文典范。散氏盘,又名矢人盘,西周厉王(公元前857~前842年)时盘器。清乾隆年间出土,旧藏乾隆府内府,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盘高20.6厘米,口径为54.6厘米,铭文19行357字。记矢人将田地划付散氏所订约契,故而得名。是研究西周土地制的重要资料。铭文大字,笔法、结字和章法意态恣肆,奇趣横生。字大多取横势,这与大多取纵势的铭文不同。字的重心突左突右,给人跳跃感。因而其章法上也出现了变幻多端的现象,给人以行止裕如,气象飘逸之感。为西周晚期的重要铭文资料。毛公鼎为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期的金文鼎。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县出土,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鼎通高53.8厘米,口径为47.9厘米,形制圆腹,足为蹄状。腹内铭文32行497字,是迄今发现的铭文最长的铜器。铭文记天下四方**,周王策命毛公文厝辅助王室,并赏给酒食、衣服、车及武器,仪仗等物: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和实物。
铭文笔法严谨,结体劲瘦,取纵势,行气流畅磅礴,章法错落自由,实为金文中的瑰宝。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期的器皿。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宝鸡虢川司出土,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盘为长方形,长137.2厘米,高39.5厘米,宽86.2厘米,重215.3公斤,是虢季子白的洗澡具,也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大的铜盘。铭文记述了虢季子白受周王之命,征伐西北强族(即匈奴)于洛水之东,因有功而受到赏赐。铭文系四言韵诗,字虽大小不等,但体势优美娟秀,精巧玲珑,行款齐整,布白疏朗。在书写用笔上,落笔稍顿,收笔出锋已很明显,开启了石鼓文书体之先风,被当今书史谓之籀文。
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故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变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记得石也称封泰山碑,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书。石高4尺,四面环刻文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内容主要是“颂秦德”。字体小篆,原残石现存岱庙。其传世拓本较多,其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为小篆之代表。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贵宝。”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峄山(山东邹县)所立,传为丞相李斯所书,小篆。内容前为始皇诏,144字,自“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现所见均为后摹写,虽多失秦篆古厚的笔势,但其笔画清劲,圆转宛通,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有重要价值。秦诏版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记秦始皇的颁布诏内容。其
笔画劲遒,书风随意自由,大小相同,随势生姿;字间行间,时疏时密,虽不齐整,前后成趣。
保护和发展
保护中华民族500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给地印石家、学者和海外华人的迫切期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保护古文物建筑的指示:近查各地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之文物建筑,常有弃置、拆毁、破坏情事,如:察哈尔省大同县辽代近建下华严寺的海会殿为借用之下寺坡小学拆毁;甘肃省山丹县唐、宋所建之庙宇及其中唐、宋佛像亦多为借用庙宇者所弃置损毁;湖南南岳祝融峰之上封寺近亦被全部烧毁,似此对国家保护古代文化之政策极相违背。兹特指示数点,希即令知各级人民政府严加注意遵守,为要。
一、凡全国各地具有历史价值及有关革命史实的文物建筑,如:革命遗迹及古城廓、宫阙、关塞、堡垒、陵墓、楼台、书院、庙宇、园林、废墟、住宅、碑塔、、石刻等以及上述各建筑物内之原有附属物,均应加意保护,严禁毁坏。
二、凡因事实需要,不得不暂时利用者,应尽量保持旧观,经常加以保护,不得堆存有容易燃烧及有爆炸性的危险物。
三、如确有必要拆除或改建时,必须经由当地人民政府逐级呈报各大行政区文教主管机关后始得动工。
四、对以上所列文物建筑保护有功者,得由各大行政区文教主管机构予以适当之奖励。盗卖、破坏或因疏于防范而致损坏者,应予以适当之处罚。
【参考文献】
《梁思永考古论文集》
《殷商贞卜文字考》
《古本竹书纪年》
《甲骨学商史论丛》
《苍天颉篇》
第二篇:小学古诗句分类积累
小学古诗句分类积累
古诗归类积累
1、思乡—— 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送别——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惜食—— 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爱国—— ①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③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④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亲情—— ①父子亲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②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惜时—— ①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名山——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③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黄河——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9、长江——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0、瀑布—— ①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11、风——①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②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2、雪——①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3、雨——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春——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⑤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夏——①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④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⑤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6、秋——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7、冬——①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③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8、花——①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②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③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9、草——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树——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③扬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21、动物——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2、颜色——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③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⑤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3、夕阳——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4、月亮——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③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⑥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⑦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5、老师——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③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6、高邮——①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②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③今夜湖中好风景,直须看到月三更。
27、扬州——①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②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28、哲理——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9、成语——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②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④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⑤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⑥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30、托物言志—①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1、边塞诗—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④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第三篇:1-6年级古诗句分类大汇总
1-6年级古诗句分类大汇总
(一)哲理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读书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四)奉献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五)战争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佚名《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六)雄心壮志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七)爱国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八)立志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甥书》)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
8、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九)思乡、念友人、思亲人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2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十)黄河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十一)长江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技巧全方位解析(附满分范文)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是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把1~2年级的写话目标定为: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家长老师应该如何鼓励和引导?
看图写话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很难,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便可以事半功倍。
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看图上面有什么人,什么时候,干什么。先让孩子说,自由地说,随时纠正不足之处。
第二歩,鼓励孩子写,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写完之后,可以挑选出优秀的和差的作品,让孩子们说说那个好,好在哪里。让孩子写完后认真的读一读自己写的短文。指导孩子如何修改。
第三步,平时多让孩子读书,尤其是绘本阅读。读书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孩子的词汇,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
注意事项
写话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
一年级才开始学写话,只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写清楚图的大意,标点正确就可以了。(这个大意包括写清楚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谁或谁和谁,在干什么),培养孩子的写话兴趣的意识,增强写话的自信心。
1、格式:开头空两格,一行写完后从下一行开头写起。
2、标点:标点符号占一个格,一行的开头不能出现标点,一句话结束后才能用句号。
3、内容:写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干的事情,但不能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出现,要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形成几句有条理的话写出来,然后根据图画的意思发挥想象再写下来。
4、看清要求:要求是看图写一句话,还是看图写几句话。
“看图写话”结构
“三素句”—谁在哪儿干什么
“四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五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如何/心情怎样
9大万能句式
1.“...在...”—— 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2.“...听...”—— 我听见了一阵敲门声。
3.“...看...”—— 我看见老师正在批改作业。
4.“...是...”——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5.“...把...”—— 她把地上的纸捡了起来。
6.“...被...”—— 小夏没写完作业被老师批评了。
7.“...感...”—— 今天考试我得了满分,我感到很高兴。
8.“...想...”—— 我心想:我们班一定要得第一!
9.“...说...”—— 老师说:“咱们班的同学真棒!”
4看图写话写作技巧
家长在引导孩子的时候,让他们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什么时间?在哪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在干吗?也就是最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孩子凑够三句话就行了,一般低年级看图写话也就写三句差不多。
一、从图中场面及人物加以推测
看图写话要求中常常会问图上是什么时间,小朋友在观察图画时就要从图中现有的一些场面来推测。理清图意,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以及合理推测很重要。
二、仔细推敲写话要求找出要素
看图写话,通常都会配有这样一段文字。“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的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这段文字很重要,小朋友千万不可一看而过,要细细推敲,这段文字就是对写话的要求,也提示我们如何写话。
写话要求通常提示我们观察图画要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还要发挥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因此在写话的时候你就要写上这幅图所告诉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还要发挥想象他们会说什么。只有这些要素都具备了,才是合格的写话。
三、对比前后图画的不同之处
理清图意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例如给两幅图,第一幅图呈现了一条小鱼在鱼缸里、一个猫站在鱼缸边上正朝着鱼缸看,第二幅图呈现了一个鱼缸和一只舔着嘴巴笑眯眯的猫。你在观察时,就要对比两幅图的不一样,细心的你会发现第二幅图中鱼缸里的鱼不见了,而猫正在舔着嘴巴。
经过你的认真思考,你会想到鱼被猫吃了。图中省去了猫吃鱼的过程,就需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理清图的意思。
四、发挥合理想象丰富语言
很多同学在写话的时候既表达了图意,也能够有条理地描写,但是语言很简单,仅仅是就图说图,缺乏合理的想象。其实想象可以使你的写话充满灵气和活力。
五、按顺序观察才能表达有序
看图写话训练的一个重点就是按顺序观察,只有按顺序观察了才能使你的表达有序,而不是杂乱无章。
按顺序观察常常出现在场面描写中,例如出示一幅图是小朋友们三两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滚雪球。小朋友在观察的时候可以按照从前到后、从后到前、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顺序观察,并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描写,这样你的表达就显得条理清晰。
按顺序观察是前提,能详略得当地描写可以使你的作文更显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有所侧重。你可以重点观察小朋友是如何堆雪人的,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手都是什么做成的。也可以重点观察小朋友是如何打雪仗的,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怎样。重点观察后再写出来,那你的写话就更出彩了。
5“看图写话”七大口诀
看图写话并不难,仔细观察放眼前。一看环境和人物,二看动作和表情。一丝一毫看得准,融入生活来想像。原因经过加结果,事情过程才完成。口头说通莫忘记,时间地点要说清。心理想法和语言,二者一样不能丢。记住看图写话歌,下笔流畅有神功。
第四篇:小学语文六年级古诗集(分类)
描写花草树木的诗
梅
花(王安石)
墨梅(王冕)
咏 柳(贺知章)
竹石(郑燮)墙角数枝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碧玉妆成一树高,咬定青山不放松 凌寒独自开。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万条垂下绿丝绦,立根原在破岩中。遥知不是雪,不要人夸好颜色,不知细叶谁裁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为有暗香来。
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月春风似剪刀。任尔东西南北风。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
望洞庭(刘禹锡)
独坐敬亭山(李白)忆江南(白居易)
鹿柴(王维)
望庐山瀑布(李 白)湖光秋月两相和,众鸟高飞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空山不见人,日照香炉生紫烟,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日出江花红胜火,但闻人语响。
遥看瀑布挂前川。遥望洞庭山水翠,相看两不厌,春来江水绿如蓝。
返景入深林,飞流直下三千尺,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忆江南?
复照青苔上。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李 白)
乌衣巷(刘禹锡)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天门中断楚江开,朱雀桥边野草花,水光潋滟晴方好,碧水东流至此回。
乌衣巷口夕阳斜。
山色空蒙雨亦奇。两岸青山相对出,旧时王谢堂前燕,欲把西湖比西子,孤帆一片日边来。
飞入寻常百姓家。
浓妆淡抹总相宜。/ 5
描写春天的诗
泊船瓜洲(王安石)
春日(朱熹)
春 晓(孟浩然)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江南春(杜牧)京口瓜洲一水间,胜日寻芳泗水滨,春眠不觉晓,竹外桃花三两枝,千里莺啼绿映红,钟山只隔数重山。
无边光景一时新。
处处闻啼鸟。
春江水暖鸭先知。
水村山郭酒旗风。春风又绿江南岸,等闲识得东风面,夜来风雨声,蒌蒿满地芦芽短,南朝四百八十寺,明月何时照我还?
万紫千红总是春。
花落知多少。
正是河豚欲上时。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滁州西涧(韦应物)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黄四娘家花满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独怜幽草涧边生,篱落疏疏一径深,千朵万朵压枝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上有黄鹂深树鸣。
树头花落未成阴。留连戏蝶时时舞,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春潮带雨晚来急,儿童急走追黄蝶,自在娇莺恰恰啼。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野渡无人舟自横。
飞入菜花无处寻。
游园不值(叶绍翁)
渔歌子(张志和)
绝 句(杜甫)
清 明(杜牧)
应怜屐齿印苍苔,西塞山前白鹭飞,迟日江山丽,清明时节雨纷纷,小扣柴扉久不开。
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风花草香。
路上行人欲断魂。春色满园关不住,青箬笠,绿蓑衣,泥融飞燕子,借问酒家何处有? 一枝红杏出墙来。
斜风细雨不须归。
沙暖睡鸳鸯。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夏天的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小池(杨万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毕竟西湖六月中,泉眼无声惜细流,黑云翻墨未遮山,风光不与四时同。
树阴照水爱晴柔。
白雨跳珠乱入船。接天莲叶无穷碧,小荷才露尖尖角,卷地风来忽吹散,映日荷花别样红。
早有蜻蜓立上头。
望湖楼下水如天。/ 5
描写秋天的诗
枫桥夜泊(张继)
秋夕(杜牧)
山行(杜牧)
宿建德江(孟浩然)月落乌啼霜满天,轻罗小扇扑流萤,远上寒山石径斜,移舟泊烟渚,江枫渔火对愁眠。
银烛秋光冷画屏。
白云生处有人家。
日暮客愁新。姑苏城外寒山寺,天阶夜色凉如水,停车坐爱枫林晚,野旷天低树, 夜半钟声到客船。
坐看牵牛织女星。
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清月近人。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江 雪(柳宗元)
梅花(王安石)日暮苍山远,千山鸟飞绝,墙角数枝梅 天寒白屋贫。
万径人踪灭。
凌寒独自开 柴门闻犬吠,孤舟蓑笠翁,遥知不是雪 风雪夜归人。
独钓寒江雪。
为有暗香来
送别的诗
别董大(高适)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赠汪伦(李 白)千里黄云白日曛,寒雨连江夜入吴,故人西辞黄鹤楼,渭城朝雨浥轻尘,李白乘舟将欲行,北风吹雁雪纷纷。
平明送客楚山孤。
烟花三月下扬州。
客舍青青柳色新。
忽闻岸上踏歌声。莫愁前路无知己,洛阳亲友如相问,孤帆远影碧空尽,劝君更尽一杯酒,桃花潭水深千尺,天下谁人不识君。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唯见长江天际流。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不及汪伦送我情。寄托思乡之情的诗
泊船瓜洲(王安石)回乡偶书(贺知章)
静夜思(李白)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京口瓜洲一水间,少小离家老大回,床前明月光,独在异乡为异客,钟山只隔数重山。
乡音无改鬓毛衰。
疑是地上霜。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又绿江南岸,儿童相见不相识,举头望明月,遥知兄弟登高处,明月何时照我还?
笑问客从何处来。
低头思故乡。
遍插茱萸少一人。/ 5
边塞诗
塞下曲(卢纶)
出 塞(王昌龄)
从军行(王昌龄)
凉州词(王 翰)月黑雁飞高,秦时明月汉时关,青海长云暗雪山,葡萄美酒夜光杯,单于夜遁逃。
万里长征人未还。
孤城遥望玉门关。
欲饮琵琶马上催。欲将轻骑逐,但使龙城飞将在,黄沙百战穿金甲,醉卧沙场君莫笑,大雪满弓刀。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来征战几人回。
哲理诗
言志诗
爱国诗
题西林壁(苏轼)
夏日绝句(李清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已亥杂诗(龚自珍)横看成岭侧成峰,生当作人杰,三万里河东入海,九州生气恃风雷,远近高低各不同。
死亦为鬼雄。
五千仞岳上摩天。
万马齐喑究可哀。不识庐山真面目,至今思项羽,遗民泪尽胡尘里,我劝天公重抖擞,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肯过江东。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不拘一格降人才。
文言文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欤(yú)?曰:非然也。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5
两小儿辩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
第五篇: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
前言
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分为两大块,官学教育体系和私学教育体系,从可考证的时间上来讲官学发展早于私学发展,私学发展是自西周末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之后开始在民间萌生的。由于古代官学的设置极少触及到民间县级以下的民众,有时甚至有名无实,加之时兴时废,尤其是在改朝换代和战乱年代,官学极容易受到冲击而处于偏废状态,而私学则一直潜行并兴盛于民间,成为支撑民间教育的主体。私塾的是我国古代民间私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私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
“塾”的定义
“塾”的概念在古代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塾”见于《尚书·顾命》中“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这里的“塾”是指“门
①侧之堂”,是“宫门外两侧的房屋,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的地方”。
塾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机构最早见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②此处的“家有塾”中的“家”应当是二十五户人家组成的“闾”,因为《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保为闾,使之相爱”。据唐初大儒孔颖达疏:“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另有《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其中“左塾”、“右塾”是指门内侧两旁的房子。也就是说,“塾”最初是古代建筑中宫门或者闾巷大门两旁的房屋,而“民在家者,朝夕受③教于塾也”,即在民间,有“里胥”和“邻长”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分别居于左塾和右塾之中对居于闾内的乡邻进行监督审查,并施行教化。这使得此时的“塾”成为一种民间教育机构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按照《学记》里面所讲,古代学校的设置,是由官府主持的从“国有学”到“家有塾”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而事实上,这一描述只是一套儒家思想教化的设想,在实际中并没有的得以付诸实践。但是,“家有塾”作为一种设立教育组织形式的思想为后来的私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表现为这一思想逐渐演化成私学的一种发展模式——“私塾”模式。
二
由“塾”到“私塾”的概念分析
据上分析,“塾”的概念很早便已确知,然而“塾”的概念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却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由“塾”到“私塾”的概念转变。关于“私塾”一词,有人曾认为“私塾这个称谓是清末有了学堂以后出现的”(郑起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据考证“私塾”一词遍及元代以后的古籍文献中,例如:“苏天爵《元名臣事略》卷十一云:‘公家房事妣夫人,曲尽孝敬,迨薨,移是以养寡姊,视政之休,未尝废,从戎亦橐駞负书以行,延师私塾’” ①② 陈旭国:《尚书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78页
《礼记·学记》 ③ 陈澔:《礼记集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0-01出版),④,以及“《元史张达善传》云:‘州士大夫欲淑子弟以朱子四书者,皆遣从游,或开私塾迎⑤之’”。因此,“私塾”一词古已有之,而非近代之发明。
“私塾”是从“家有塾”的范畴中发展而来,但不同于“塾”,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专门性的民间私学教育机构,而且这种专门性的民间私学教育机构在古代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化出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广义上来讲“私塾”是一种的私学发展模式,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表现形式。于是,对“私塾”本质上的分析认识便成为把握私塾发展的关键。
首先,私塾是由私人组织的设于民间乡党间的教育机构,具有民间自为性和普遍性。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古代政府组织的官学极少深入到社会底层(县级以下),无法顾及民众的教育需求,即使官学发展极完善,其规模和接纳的学生人数也是相对有限的,况且官学的发展往往与古代王朝兴衰更替息息相关,受政治变换影响而时兴时衰,私塾的设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民间教育需求,而且整体上相对于官学来说发展比较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在组成结构上相对比较简单,私塾广泛的存在于乡野民间,尤其是在统治者大兴文教政策发展官学并重视私学发展时,私塾的设立和普及更加广泛,而这种广泛存在更加促进其整体的稳定性,保证了民间教育的连续性。
其次,私塾主要承载民间的启蒙教育,有的也会进行初级经学教育或应试教育,整体上体现出基础性。在古代官学体系中基本不存在针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因而此类开蒙养正的教育便由私塾承担。学生一般于七八岁左右入学,在私塾中主要学习识字、习字,兼习算术,以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和初步的计算能力,养成一些基本生活习惯,知道一些礼节规矩,为进一步接受专门的高等教育打好基础。
最后,私塾具备一定的组织结构,虽然是私人或民间组织自发地办理和运作的,规模也有大有小,但私塾必须具备三方面:塾师、塾舍和塾生。由这三方面可以确定,私塾就是散布于民间的私立学校组织,这种学校组织的形成和运作完全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支配,并由条件不同而发展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式。
三
私塾的发展
根据以上对私塾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分析,私塾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先后经历了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前私塾”酝酿发展阶段,继而在隋唐到宋元期间的“私塾”成型发展阶段,然后至明清达到鼎盛的发展阶段。
1、“前私塾”酝酿发展阶段(两汉——魏晋南北朝)
追溯“私塾”的开端和发展,就要在古代私学的发展过程中,从“塾”的演变中寻找。私学起源于春秋时期,而盛于战国“百家争鸣”,至秦“焚书坑儒”而禁私学,汉代立儒为尊而兴私学。汉初,百废待举,文化教育主要借助于私学之力,汉武帝时,官学体系渐立,私学也在统治者重文教政策的影响下,得到很大发展,私学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发展壮大,至东汉时,私学讲学之风胜于西汉,在教师和学生的数量上,大大超过官学,并且出现了很多经学世家和隐居不仕、专心著述的私学大师,以至于汉末教书育人与学术文化传递主要依靠私学来承担。
(1)两汉时,私学按教学程度为两类,书馆和经馆。书馆又称书舍,主要从事识字和书法,教师称为“书师”,由私人教学的蒙师担任,教授儿童识字、习字,同时传授自然和日用常识,进行道德和立志教育。书馆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书师在家室之中或公共场所,坐馆施教,附近儿童入馆就学;另一种是富贵之家聘书 ④⑤ 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p22 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p22
师来家施教,方便于本家或者本族学童在家受教,故也称“家馆”。这里的“书馆”、“家馆”便是后来一般意义上私塾散馆和家塾的前身。
经馆是传授儒家经典的场所,分为两个阶段:初级经学教育和专习经学教育。“学生在初步识字之后,进入一般经书学习阶段,此阶段主要由‘乡塾’来承担,教师称‘塾师’或①‘孝经师’”,通过初级读经教育阶段之后,大部分的学生转投私学大师的门下,学习专经或数经的学习,在此阶段,私人教学有了固定的治学和讲学场所,称为精庐或精舍,此种私学对后世的学院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多有不稳,官学时兴时废、似断又续。然而私学却得到发展,呈现为区域集中特点,并成为教育的台柱,私学多为名师大儒开办,在质量上和规模上超过官学,而且分布广泛类型多样。西晋时,由于官学规模小,儒学往往有门资限制,许多好学之士只得投靠私学,以获得通经致仕的机会。此时的私学形式很多,包括著名学者自行开办学馆或四处巡游讲学、学子负笈求学、富足之家或一宗族人聘师于家讲学、父子兄弟家学传承等等。私学发展必然促使民间教育的繁荣,民间初级教育主要依赖于两汉时沿袭下来的由私人开办的书馆方式,富足之家聘师教学方式,和家学传承的方式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家族教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一个发展高峰,无论是在规模、人数还是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据《新唐书·柳冲传》记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
④文、于、陆、源、窦首之”,唐代谱学大师柳芳将魏晋南北朝世族分为侨姓、吴姓、郡姓、虏姓四大类士族大家子弟,可见在当时世族的数量之多。而且由于当时普遍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取人才重视门阀出身,因此这些世族大家为在文化上保持优势以取得较高的政治地位或使家门不坠,十分重视家学门第教育,直接促进了家族教育的兴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的又一次文化大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在教育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继承并改造两汉教育,还酝酿了隋唐乃至之后的教育发展,尤其是以上种种私学形式为后来的私塾的创办提供了模板,可以说后来的私塾就是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
由于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的私学发展逐渐演化出后期私塾教育的雏形,故而称这一阶段为“前私塾”发展阶段。
2、“私塾”成型发展阶段(隋唐——宋元)
(1)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教育也出现了大繁荣的景象,学校教育的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政府建立了从中央国子监到地方的县级官学教育体系。而私学与官学并行发展,分布面广适应性强,补充了官学数量上和功能上的不足,实现了更广大民众要求入学教育的愿望。隋唐时期的教育不仅在官学上走向完备,而且在私学上也走向了成熟。
隋唐的私学发展一方面体现在数量的增加和分布的广泛,隋唐行政管理所及的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中原到四方,几乎都有民间私学的设立;另一方面体现在传授内容的学科多样性,从传统的经学教育扩展到史学、文学、科技、艺术,从儒学扩展到道学、佛学及其相②互融合。私塾教育方面中,初等启蒙教育和高级专经教育分类更加明确,而且从教授内容上更加趋近于专业化。初级方面有城市坊里或乡村中普遍设立的学馆和家塾,同时还有乡里中由乡设立的或退居乡间的官僚缙绅出资举办的乡学(或称乡校)和义学;高级专经教育方 ①④ 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第一版,p192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九《儒学中·柳冲传》 ② 注:隋唐时期,私学虽不以“塾”为名,却有私塾发展之实,私学教育趋于专业化,私学中的教师也已经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社会职业。
面则有名师聚徒讲学传经,并因藏书之故而逐渐发展的书院,另外,在寺院中设立的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的寺学也当属此类。
(2)宋初,结束了分裂割据的集权统治者顺应民意,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荣文教而抑武事,遂施行“兴文教,崇儒术”的文教政策,三次兴学建立学校,重视科举,倡引社会士子读书以荣仕途。但是官学废置已久,一时未能建成,私学则成为教育的支柱,故有“未有官学,先有乡党之学”之说。私学中,书院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培养人才的功用中脱颖而出,并取得统治者的青睐而受重视,在学术发展上,书院以学术研究为中心,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书院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曾盛极一时。
与书院相比,私塾在发展上也逐渐成型,首先,在以蒙学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方面私塾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成为民间比较稳定的教育组织形式;其次是在私塾的名称上,以“塾”命名的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大量出现。
(3)元代时,教育基本是在沿袭唐宋时的教育基础上发展的,值得称颂的是元代官学教育通过开设社学开始触及民间底层社会,虽然在收效上未如所愿。当然民间教育还是由私塾掌舵,且社学在经费来源和日常管理方面与私塾并无二致,也是由民间自己组织的教育机构,所以除了官方的政策倡导外,社学也当属于私塾的一种,与义塾相当。
3、私塾鼎盛发展阶段(明清时期)明清之际是私塾发展的鼎盛阶段。
明初,明太祖有感于教化治国的重要性,“治国以教化危险,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①②以复先王之旧”,除了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在各府、州、县也普设学校,以兴教化。同时,明太祖借鉴元代时推行教化的方法,于城镇乡村中广设社学,力图将皇权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最底层,以实现对全国的有效控制。
清代教育基本上是沿承明代时的教育框架而发展的,中央政府亦十分重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发展官学的同时,不遗余力的提倡并参与组织蒙学教育,大力开设社学和义塾,鼓励私塾发展,“为使蒙学教育纳入国家教育系统,形成从初等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奠定③了基础”。清代社学在一开始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后来成效微小,甚至一蹶不振,取而代之的是义学或义塾的兴盛。经过长期的努力,义学从最先在京城本族和西南少说民族中推行,发展成为覆盖全国城乡的义学网,为清代的教育普及,尤其是少数名族及偏远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讲,一方面由于传统私塾教育长期发展、积淀,另一方面因为统治者推行“乡村教化”与“社学运动”,明清时期的私塾发展呈现出由城及乡的纵深化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宏观控制管理,行政予以监督,保证了私塾全面普及,使蒙学教育由汉族聚居区向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延伸。明清统治者一改历代对待蒙学的态度,对其予以重视,采取各项措施加强民间私塾的普及,包括颁布兴学诏令,设立地方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对私塾进行管理和控制,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全国统一性的私塾普及。
四
私塾的分类
③
③ 注:书院从根本上讲是私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组织形式,宋元之后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并加以控制后而制度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其私学的性质。① 《明史》卷六十九《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p1686 ② 注: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时期,洪武元年(1368)创立南京国子监。到明成祖时期,即永乐元年(1403)创建北京国子监。因此,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③ 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清代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07第一版,p274
从私塾的组织结构上来分析,包括私塾的开办和管理、塾师来源、塾舍开设场地、塾生的来源、私塾开办的目的等方面,可将其分为五类:家塾、散馆(一般意义上的私塾)、村塾、义塾和族塾。下面将结合私塾发展过程对此五类分别加以介绍:
1.家塾 家塾,顾名思义是以单家独户或一姓家族为办学主体,以家庭中的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私塾。家塾通常情况是由贵族、富商、地主、官僚家庭所办,此类家庭基于政治上的特权或者充裕的经济条件,延请先生在家中专设的学馆中教授自家子弟,一般不接受外人,但也有例外。也有寒门小户延师课子的情况,除此之外有的古代家庭因特殊家庭条件或者家境贫寒,或家人学有专攻可以教授子弟,由父母兄长在家担任教师,对家中子弟进行家业教育,此类家庭教育也可视为家塾。总之,家塾是在家庭中,聘师或自行为师以教其子弟,教师按照家庭对其子弟的意愿和要求,选用教材和安排课程内容进行施教。
家塾源自汉代的“家馆”,因此,家塾是最早的私塾形式之一。古代富贵官宦之家延师课子极为普遍,历代以来许多名门大家多半于家塾中受过启蒙教育。家学传承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时已很普遍,从传授关系上有父子传业,也有非父子传业。从教育意义上来讲,家学传承首先注重启蒙教育,于家庭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古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2.散馆 散馆,一般是由塾师在自己家中或在他处租房设馆,招收学生予以教授而形成的民间教育机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文献记载中有不同的名称,一般意义上的私塾就是指散馆。在民间,此类私塾最为常见,一般家庭出资将自己子弟送入散馆之中受教,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接受人伦教化,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或者为以后更高级别的学习打基础。
散馆源于汉时“书馆”,“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仓颉》
①《凡将》《急就》《元尚》诸篇,其旨在使学童识学习字”。无论是书馆还是后来的散馆,都是民间的小学教育机构,如《后汉书·承宫传》记载:“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②其中就记述了徐子盛于乡里设塾,教授学生达数百人。散馆的规模有大有小,由学生的人数决定,少则几人,多则如前所述能达上百人甚至更多,塾师多半以此为生,因此后来的塾师逐渐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职业,并一直延续到清末之后。
3.村塾
村塾,或称村学、村校、乡学等,是由一个村或几个村的村民联合开办,塾师由村民合请,塾舍由村民提供,开办所需费用由村中公共财政支出,或由村民联合交纳,或者由村中专门的学田支付。村塾属于民众集体合力开办的私塾,是“家有塾”的一种具体体现。
村塾的设立依托于乡村经济的发展,民业兴,则教化之事兴。汉,时有“乡塾”,专于初
③级经学的传授,如“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准确的反映了东汉时王充于乡塾中接受初级经学教育的情景;隋唐之初统治者重视基础教育,乡村多建立村学、村校,使村学大兴,远及边远地区;宋时,村塾亦是遍布于城镇乡闾和山野村落,其中有一类只在冬季三个月农闲时开办,谓之“冬学”;元代官方下令设立社学,对广大民众施以道 ①②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107 转引自: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p180 ③(东汉)王充:《论衡自纪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p447,德教化和农桑耕种技术教育,后明清各有效仿。以上所介绍的种种村塾,在古代乡村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4.义塾 义塾,又称义学,往往是由地方士绅出资主持,或由私人捐钱捐田建立学田,利用租金,在公共场所所设立的私塾。由于此类私塾的办学费用和塾师的薪金,全由开办者提供或开办者提供的学田支付,而入学者不需交纳任何费用就可入读,故而具有公益性,属于古代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义塾与村塾和族塾多有交叉,在设置和经费多有雷同。
义塾之称起于元代,之前多以义学为称。义学之设自唐代便有,例如“乃作四门义学,①还流亡,定赋歛,遣吏劝农,人皆安之。”义学兴起于宋代,北宋仁宗年间,范仲淹在苏州置良田十多顷,捐赠给范氏宗族,作为族人的公产,称义田,还在城中灵芝坊族宅设立义宅、义学,以育宗族子弟,史称“义庄”,后各地官员、士人纷纷效法,建立了许多著名的义学。例如宋真宗天禧(1017-1021)年间,湘阴人邓咸“创义学于县南,以训族子弟及四方游学。”② 义塾在元明清各代开始兴盛且一直存在,在私塾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5.族塾
族塾,是宗族在家族的宗祠中设立的,以本宗族中的子弟为教育对象的私塾。办学经费和塾师的薪金由族产或宗族所设学田支出,族内子弟入学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具有族内公益
③性质。“族塾本质上是兼有义塾特点的家塾”,族塾一般会立有一定的族规、族训,塾师或是由家族中学识名望较高的族员担任,或由族长聘请专人坐馆施教,总之,族塾是对本族人进行伦理道德教化和学习知识的场所,族中适龄儿童一般都要在此接受族规、族训的规范,按照家族意愿学习礼仪,或读经博取功名以荣耀家族。
族塾可以看作是家族教育与私塾教育模式的结合,应当是起源于魏晋时期。
首先,族塾的起源,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家族教育的起源,而应看作是家族教育采取设塾施教的方式为家族子弟提供教育机会的开始,而且此处的家族不仅包括直系血亲,还包括父族、母族、妻族在内的姻亲,因此家族教育超出一般家庭教育的范畴。
其次,家族教育或者宗族教育自古便有,古代官僚贵族多半是重视家族教育的,世家大族在每朝每代都有,但是在官学兴盛之时,官学体系多半是为官僚们贵族提供特权,到魏晋时官学废弛,之前提到家族教育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鼎盛,主要原因就在于家族教育不再依托于官学,而是于私学结合,包括家学传承和聘师施教,后者为多数的家族采用。在此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家训、家规,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比较出名的有:“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曹魏王修的《诫子书》、王肃的《家诫》、嵇康的《家诫》、王昶的《诫兄子及子书》,西晋李秉的《家诫》、夏侯湛的《昆弟诰》、羊祜的《诫子书》,东晋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和《命子诗》,宋颜延之的《庭诰文》,南齐任昉的《家诫》、徐勉的《诫子书》、张融的《门律自序》、王僧虔的《诫子书》,梁王褒的《幼诫》、王筠的《与诸儿书论家世集》,北魏杨椿的《诫子书》,北齐魏长贤的《复亲故书》、魏收的《枕中篇》、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等”④,这些家训、家诫是一些家长出于对家中子弟教育管理的考虑而设立,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教育中的一大特色。可以说,自魏晋之后的各朝各代中的强总豪族往往乐意设立族塾以教育本族子弟。
①② 《新唐书·王潮传》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441993.htm ③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08月第一版,p23 ④ 转引自: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第一版,p289
五
结语
本文对私塾的发展与分类做了一番简要的整理和分析,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私塾教育的分析和展现,试图从一个侧面对中国古代民间教育进行描述。私塾教育占据了古代民间私学教育的主体部分,不仅使各种文化在传承上不曾间断过,而且保证了各个时期的教育不因战争**而荒废,间接的保证官学教育的存续。因此,私塾教育是我们了解古代官学教育体系之外,广大的乡村民众教育的一个突破口。通过解读古代私塾发展变化,民间教育的整体状况便很了然的浮现在眼前。此外,私塾的存在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它是属于我们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生活的一部分,私塾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也传授一些生活的基本技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人们平时的衣、食、住、行同等重要,解释私塾教育也可丰富对古代社会生活状态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分卷、隋唐分卷、宋元分卷、明清分卷、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徐连达:《唐代文化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1 3.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北京:三联书店,2007.01第一版 4.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01第一版 5.兰婷:《金代教育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01第一版 6.唐群:《唐代教育研究》,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02第二版 7.王炳照:《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7第一版 8.陈东原:《中国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9.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08月第一版 10.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11.吴洪成:《中国小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07第一版 12.陈青之:《中国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13.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王凤喈:《中国教育史大纲 中国教育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15.刘晓东:《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