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在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时间:2019-05-12 13:1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晓东在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晓东在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第一篇:王晓东在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王晓东在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王晓东

2010-12-15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同志们: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替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发展大会,这是一次具有全局性意义和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战书书记、克志省长和在家的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我省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坚定决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开得很成功,取得了预期效果。大家认为,这次会议主题鲜明,时机关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昨天上午,战书书记和克志省长就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作了强有力的动员,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昨天下午,与会同志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了战书书记、克志省长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讨论稿)》、《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讨论稿)》。昨天晚上,我们听取了各组讨论情况汇报。大家普遍感到,参加这次会议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通过学习战书书记、克志省长的重要讲话,对工业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加快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把贵州工业搞上去、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紧迫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工业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心和信心。大家一致表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奋力把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地推向前进。

刚才,贵阳市、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老干妈食品有限公司等10个单位和企业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大会发言,交流了经验和打算,讲得都很好,对深入落实会议精神很有启发。下面,结合大家的讨论和发言,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工业强省是关系贵州经济社会全局的一个大战略,是省委、省政府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态势,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深思熟虑、集思广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我省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是我省经济工作重点的重大调整。这次会议,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一次总动员和总部署,战书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强调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工业是实现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的关键,贵州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提出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克志省长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工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执行力。讲话内涵丰富,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

贯彻落实。

省委、省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作了深入细致的准备。战书书记、克志省长一到贵州,就忘我地紧张工作,立即深入九个市(州、地)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对工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结合研究起草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省委、省政府召开了10多次专题会议,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提出了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构想。省有关部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和《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10月21日和10月22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分别审议了这三个文稿,研究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政策措施,并对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具体部署。战书书记、克志省长在这一系列工作中亲历亲为,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和要求。这些都对起草好会议文件,开好这次会议,全面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起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的召开,拉开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序幕,吹响了向工业强省进军的号角,加快贵州工业化进程已刻不容缓,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已水到渠成,贵州工业蓄势待发,充满希望。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深刻认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地肩负起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责任和使命,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深刻领会战书书记和克志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以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举全省之力,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揭开工业发展的新篇章,奋力推进全省发展的新跨越。

二、正确把握若干重大关系,确保工业强省战略的顺利实施

这次会议,大家畅所欲言,经过热烈而充分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工业发展若干重大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上,进一步形成了共识,概括起来,就是要正确把握好五大关系。

第一,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但是,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经验看,在不同历史阶段,三次产业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一般而言,在传统农业社会,第一产业是发展的主体和主导;在工业社会,工业是发展的主体和主导;在后工业化社会,服务业则会成为经济的主体和主导。我省今年人均GDP有望达到1700美元,这意味着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上带一产、下促三产,抓工业就抓住了“牛鼻子”。重农必须强工,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主导不力,基础就不牢。“三农”问题的解决,根本性、主导性的力量是工业化。离开了工业化,就农业谈农业是没有出路的,解决“三农”问题是没有希望的。农业产业化实质上是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只有在工业化的推动下才能做强做大。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前提是要有强大的工业支撑。没有工业的大发展,财力上不去,“反哺”、“支持”就难以实现。同时,工业的发展又可为第三产业提供广阔的空间,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

流增强活力,促进运输、商贸、咨询、中介、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加快发展。就是通常认为与工业发展关系不大的旅游业,实际上也和工业有很大的关系,起码需要工业生产旅游商品,提升旅游附加值。所以,要实现“富民兴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工业经济,必须靠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带动三次产业全面提速协调发展。

第二,关于加快工业发展和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辅相成,互为驱动。工业化推进速度越快,城镇化率就越高。内蒙古是一个西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发展基础和条件比我省好不了多少,但是这几年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呢?主要是从工业突破和赶超的,依靠大项目、大品牌带动。今年内蒙古的经济总量可进入全国“万亿俱乐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城镇化进程,2009年内蒙古城镇化率达到了53.4%,为西部最高。从一般经验看,在工业化前期,处于城镇化低速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处于城镇化进程放缓阶段。当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落后全国15年以上,导致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落后。现在不少地方城市拓展很快,但产业发展慢,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没有工业发展,产业“空心化”,城市建得再漂亮也只是个“空壳”,是座“死城”。可以这么说,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同时,通过城镇化的发展,使各种要素聚集,各种配套和服务条件得到改善,也将为工业提速和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三,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有的同志认为,大力发展工业,会带来污染,破坏生态。简单地把发展工业和污染环境等同起来,这显然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大家看这样一个数字,1979年,我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7.4%,当时工业极不发达,但历经30年后,随着工业的不断加快发展,2009年森林覆盖率却提高到了39.93%,这个实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不矛盾。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贫穷是保不住生态环境的,落后是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经济社会根源。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2009年《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显示,全国生态文明水平居前五名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处在后五位的基本是经济落后地区,贵州为全国倒数第三位。我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用现代科技解决工业排污已不成问题,关键是我们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我们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本质上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发展。一是通过大力建设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循环经济,在一个区域内集中治理污染,实现零排放,彻底改变“散、乱、小”的工业布局;二是通过淘汰落后、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解决好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三是通过节能降耗、减少排放、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充分整合资源、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加快工业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降低农村的人口承载压力,拓展自然资源空间,避免开荒种植,有利于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第四,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我省近4000万人口,在西部居第4位,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2009年,在全省2322.46万全社会就业人员中,二产仅为228.7万人,一产从业比重高达70%,与全国38.1%的平均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全社会就业人数。怎么解决就业?这就需要发挥工业这个就业“强磁场”的作用,提高二产就业人员比重。一是通过工业提高产业支撑能力,提升产业规模、企业规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就业岗位;二是通过工业带动农业人口转移,吸纳农业人口,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三是通过工业促进三产发展,繁荣服务业,拓展三产就业空间,增加三产就业人数;四是通过工业促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潜在就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为就业创造条件。所以,工业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途径很多,但说到底,还是加快发展、扩大总量规模的问题。一般来讲,工业就业人数与工业总产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我们工业强省战略的目标是,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增加1.5倍,突破1万亿的规模,对此测算,“十二五”期间,全省就业弹性系数提高到0.07,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可新增就业人员30万人,累计新增就业人员150万人,工业从业人数可以实现倍增。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也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

第五,关于加快工业发展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关系。

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我省工业发展一直受到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的制约,物流成本大,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近些年来,我省集中力量加快以交通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断改善,客观上为工业的加快发展和合理布局创造了较好的基础。虽然今后一段时期,我省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还很繁重,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奋力实现三年取得决定性突破的目标。同时,我们必须抓住我省发展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不失时机地加快工业发展,如果等到交通、物流所有基础设施完善后才去发展工业,那样的话,我们就会失去机遇,就会犯历史性错误。从理论上看,工业布局既有向交通通道和枢纽集中的趋势,也有向消费地和资源富集地集中的趋势。从实践经验看,工业与基础设施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起来的,因为没有工业特别是现代化的大工业,对基础设施就形不成需求,就不会有人投资。像我省六盘水,实际上是先确定布局工业,然后才进行铁路、公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而因为有宝钢的发展,有对海外铁矿石的需要,北仓港才得以建设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必须一手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工业等产业发展,两手协调抓、两手都要硬。在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基础、物流条件,促进全省工业产业在交通沿线的建设和布局,充分考虑现有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城镇分布,促进交通和物流条件的进一步大改善。

同志们,正确把握上述五大关系,是贯彻战书书记和克志省长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统一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正如同志们所说的,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推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让工业成为三次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成为加快城镇化的“助推器”,成为有效保护生态的“大屏障”,成为吸纳就业的“强磁场”,成为改善交通的“发动机”。

三、明确责任真抓实干,把这次大会部署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大政方针已定,现在的关键是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协调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一)抓紧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省政府将建立全省工业化协调推进机制,负责领导和指导全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工作,加强对工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落实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考核。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工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落实工作,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进度。分管领导要全身心投入组织实施工业强省的具体工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分管其他行业的领导也要围绕工业强省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省直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充分简政放权,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真正为地方发展工业服好务。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各部门对《决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要制定分解落实方案,逐条加以细化。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要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抓紧组织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要抓紧制定“十二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并主动与国家的规划衔接。这次大会印发的《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抓紧制定配套措施,细化实施方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不搞一刀切、一律化,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确保振兴工业产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抓紧抓好八大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的准备工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要发挥牵头和组织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操作方案,年内就启动实施,争取尽早见到效果。

(三)抓紧落实投入支持。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省里决定大幅度增加省级重点产业振兴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布局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与重大技术改造,重大兼并重组等。各地也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一要切实加大有效投入。产业项目是扩大投资的主要载体。资金早一天投放,项目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产生效益。要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立足于好,工作宜早不宜晚,动作宜快不宜慢,最大限度地争取主动。对新增长点项目,要优先落实扶持资金,优先配置土地资源,优先办理各项手续,切实加快实施进度,促进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二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越是加大投入力度,越要注重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要把资金用在最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最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地方,用在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行业上,既为当前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又为长远战略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加大工业投入,既要发挥财政引导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体现政府投资的导向性,更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支持民资外资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形成有利于扩大社会投资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四)抓紧做好项目工作。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抓手。发展工业经济,说到底都要落实到

具体项目上,形成推动工业强省的有效载体。对有利于壮大经济实力、促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项目,要大力支持,抓出实效;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即使能得到一些眼前利益,也坚决不能上,特别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防止引进落后生产力。要善于从自身优劣势的转换中去发现好项目,从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变化中去捕捉好项目,从产业链的延伸中去开发好项目,从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取向中去运作好项目,争取建成一批能够带动总量扩大和促进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增强发展后劲的好项目大项目。要制定具体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提出进度要求和考核指标,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省有关部门要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加强全程跟踪服务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突出问题。要下大气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项目能否落地、开工建设快慢,和前期准备工作关系很大。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上下的沟通协调,能提早启动的尽量争取提早启动,特别是要抓住那些对全局影响大的重大项目,抓好那些带动作用大的关键项目,抓实那些能够很快见到实效的短平快项目,争取尽快打开发展工业的新局面,争取今年工业增长速度能够超过预期目标,争取明年工业增长取得明显突破,确保工业强省战略旗开得胜、开局良好。

同志们,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就一定能够把我省工业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跃上一个新台阶,带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篇:王晓东副省长工业大会总结讲话

全省工业发展大会总结讲话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王晓东

(2010年10月27日)

同志们: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替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发展大会,这是一次具有全局性意义和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战书书记、克志省长和在家的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我省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坚定决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开得很成功,取得了预期效果。大家认为,这次会议主题鲜明,时机关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昨天上午,战书书记和克志省长就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作了强有力的动员,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昨天下午,与会同志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了战书书记、克志省长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讨论稿)》、《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讨论稿)》,统一思想,交流经验,并对加快全省工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昨天晚上,我们听取了各组讨论情况汇报。大家普遍感到,参加这次会议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通过学习战书书记、克志省长的重要讲话,对工业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加快工业发展面临

关键,贵州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提出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早日建成“工业强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克志省长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工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战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一个统领”,突出“两个重点”,加快“三个转变”,实现“四个目标”,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开创工业发展的新局面。讲话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省委、省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作了深入细致的准备。战书书记、克志省长一到贵州,就忘我地紧张工作,立即深入九个市(州、地)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对工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结合研究起草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省委、省政府召开了10多次专题会议,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提出了省“十二五”期间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构想。省有关部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和《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10月21日和10月22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议分别审议了这三个文稿,研究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发展的总体

第一,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疑需要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但是,无论从经济理论还是率先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经验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三次产业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一般而言,在传统农业社会,第一产业是发展的主体;在工业社会,工业是发展的主体和主导;在后工业化社会,服务业则会成为经济的主体和主导。我省今年人均GDP总体可以达到1700美元,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不仅快速发展,而且在经济中的比重会迅速提升,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从我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工业与GDP增速的相关系数大于第一、第三产业,是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上带一产、下促三产,抓工业就抓住了“牛鼻子”。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三次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工业。重农必须强工,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主导不力,基础就不牢。“三农”问题的解决,根本性、主导性的力量是工业化。离开了工业化,就农业谈农业是没有出路的,解决“三农”问题是没有希望的。农业产业化实质上是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只有在工业化的推动下才能做强做大。工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一头向农户延伸,一头向市场延伸,对于促进产品向商品、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粗加工向精深加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起着决定性作用。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

业经济强。内蒙古也是一个西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发展基础和条件比我省好不了多少,但是这几年为什么更够迅速的崛起呢?主要是从工业突破和赶超的,依靠大项目、大品牌的带动。今年内蒙古的经济总量可进入全国“万亿俱乐部”了。由于工业化的快迅推进,极大地带动了城镇化进程,2009年内蒙古城镇化达到了53.4%,为西部最高。从一般经验看,在工业化前期,处于城镇化低速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处于城镇化进程放缓阶段。当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落后全国15年以上。正因为我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大大落后全国水平,导致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落后。现在不少地方城市拓展很快,但产业发展慢,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没有工业发展,产业“空心化”,城市建得再漂亮也只是个“空壳”,是座“死城”。同样,通过城镇化的发展,使各种要素聚集,使各种配套和服务条件得到改善,也将为工业提速和转型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的西部省份,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必由之路。

第三,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有的同志认为,大力发展工业,会带来污染,破坏生态。简单地把发展工业和污染环境等同起来,这显然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大家看这样一个数字,1979年,我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7.4%,当时工业极不发达,但历经30年后,随着工业的不断加快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加快工业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降低农村的人口承载压力,拓展自然资源空间,避免开荒种植,有利于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第四,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我省近4000万人口,在西部居第4位,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2009年,在全省2322.46万全社会就业人员中,二产仅为228.7万人,一产从业比重高达70%,与全国38.1%的平均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全社会就业人数。怎么解决就业?这就需要发挥工业这个就业“强磁场”的作用,提高二产就业人员比重。一是通过工业提高产业支撑能力,提升产业规模、企业规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就业岗位;二是通过工业带动农业人口转移,吸纳农业人口,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三是通过工业促进三产发展,繁荣服务业,拓展三产就业空间,增加三产就业人数;四是通过工业促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潜在就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为就业创造条件。所以,工业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途径很多,但说到底,还是加快发展、扩大总量规模的问题。一般来讲,工业就业人数与工业总产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我们工业强省战略的目标是,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增加1.5倍,突破1万亿

一手抓工业等产业发展,两手协调抓、两手都要硬。工业和交通互相促动、共同发展,在工业和交通的关系上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工业,一方面,工业决定了交通、物流和贸易的发展方向,并成为交通、物流和贸易方式创新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交通物流的改善有助于降低工业生产成本,促进工业品市场价值的实现,改善工业的绩效。所以说,我们在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基础、物流条件,促进全省工业产业在交通沿线的建设和布局,充分考虑现有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城镇分布,促进交通和物流条件的进一步大改善。

同志们,正确把握上述五大关系,是贯彻战书书记和克志省长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统一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正如同志们所说的,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推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让工业成为三次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成为加快城镇化的“助推器”,成为有效保护生态的“大屏障”,成为吸纳就业的“强磁场”,成为改善交通的“发动机”。

三、抓突破点,快起步,早见效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管总的、中长期战略,要快起步、早见效,就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抓住突破点,加快组织实施。

一是结合实际选准突破口。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齐头并进,要按照快起步、早见效的要求,从

1目,抓好重大项目的筹划、包装和储备。要加强与央企和发达地区的对接,积极谋划一批能够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好项目、大项目,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确保项目落地建设,早日建成投产、达产。

五是强化要素支撑。要加大土地对工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推进工业用地改革,对重大工业项目进行定点供地。要加强煤、电、油、运、气的协调,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协调,促进银企双方加强协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支持。要加大政务环境、市场秩序的治理,增强法制建设,为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紧抓实抓到位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将建立全省工业化协调推进机制,负责领导和指导全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工作,加强对工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落实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考核。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工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省直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充分简政放权,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真正为地方发展工业服好务。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贯彻落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要建立重大基建、技改项目协调机制,加强全程跟踪服务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突出

3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要下大力气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凡是对企业乱摊派、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没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四要营造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集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开辟工业强省专栏,广泛宣传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大意义,特别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各地抓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和支持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置身这样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一位同志责任重于泰山!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工业;进一步理清思路,满怀信心谋工业;进一步振奋精神,满怀激情抓工业;进一步增加合力,满怀执着兴工业。要有无功即过的责任意识,要有义无反顾的使命意识,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开拓进取,创先争优,狠抓落实,朝着“工业强省”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第三篇:县委书记在全县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在全县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上午我们刚刚召开了外派招商干部培训动员大会,下午,紧接着召开全县工业发展大会。这两项工作是紧密相联的。外派干部招商,招来项目干什么,重点是招工业项目,发展工业。这次全县工业发展大会,也是十多年来我县召开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工业经济专题会议。会议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要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认清形势,加压奋进,拉开我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序幕,推动潢川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刚才,国平同志总结了工业发展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下步工业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华英、金星、黄国等7个企业负责人作了大会典型发言,总体上这些企业不管规模大小、贡献多少,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都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民营工业企业。通过它们,我们既看到了潢川未来工业发展的希望,同时也感到潢川工业发展的任务艰巨。下面,围绕推进工业强县这个主题,我再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以更宽的视野把握工业强县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财税、就业的重要来源,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县富民的首要任务。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看工业化程度。认识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推进工业强县,关键是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工业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

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无工不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无工不富”的口号早在八十年代就已提出。纵观发达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无一例外靠工业化的强力支撑。它们的发展历程表明,哪个地区最先、最快、最深入地推进工业化,哪个地区就在发展上居于领先地位;反之,忽视、延误了工业化进程,就发展得慢,就贫穷落后。应该说近年来,我县发展工业的力度不断加大,规模工业企业群体日益扩大,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也明显增强,成为全省8个食品工业强县之一。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县仍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2007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1.4%,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5个百分点;大个头企业较少,特别是规模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等重要指标在全市、全省排名靠后;同时还存在着结构不优、链条不长、层次不高、品牌不响、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目前看,工业经济是我县县域经济名副其实的“短板”和第一弱项,必须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要求去抓好工业发展。

其次,要深刻认识到工业化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工业化是“三化”的核心,工业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抓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工业,离开了工业化来谈科学发展、富民强县都是空谈。我们县地下无矿产、地上无资源,传统农区的县情,决定了我们更应该紧紧抓住工业化这个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不放松,走好提升农业产业化、加快农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子。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农区工业化,工业化不仅大大提升经济总量,还会大大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华英集团一头连着农户,一头伸向市场,直接带动解决了近1万人就业问题,使潢川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工业化过程就是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工厂,受到社会化大生产的洗礼过程,也是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大力发展工业,可以有效地培植税源与财源,极大地增加就业岗位,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为强县富民创造条件,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财力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基础。因此,推进工业强县就是推进科学发展,工业化道路就是强县富民之路,就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根本出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工业强县之路。

第三,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工业强县是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凡是经济实力强、发展快的地方,都有强大的工业经济作支撑,都是靠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来拉动。省市县域经济大会之后,我们组织部分领导干部到平舆、罗山、淮滨、息县、光山等县考察学习,看了之后,大家对这些兄弟县近两年来工业发展速度快、力度大、效果好都感到强烈震憾。大家都知道,这些县过去工业基础薄弱,有的甚至是工业空白县,但近年来它们在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规模企业培植等方面行动快、力度大、成效明显,特别是它们各级各部门发展工业的强烈意识,敢抓、会抓、真抓工业的气魄,给了我们新的很大启发。像平舆县在短短的时间内,征用了2000多亩土地,解决了用地矛盾和失地农民生活就业的问题,迅速建设了工业园区,而且没有因为发展工业征地而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这些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河南省不沿边、不临海、缺资源的边缘小县——沁阳市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跻身全省十强县,关键在于抓住了工业、突出了工业、突破了工业,它们靠打造全国最大的电动车产业带、玻璃钢产业带、造纸机械产业带,2007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73.2亿元、利税62亿元,相当于整个信阳市的54%和130%。该市所辖9个乡镇税收个个超过千万元,全市产值超亿元以上的企业70家,纳税额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8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沁阳现象、沁阳奇迹、沁阳速度”。现实告诉我们,没有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就无法壮大实力、提升竞争力,就不会有县域经济的整体突破。潢川经济欠发达的根源在于工业基础的薄弱,推动潢川经济腾飞必须靠工业突破,靠工业支撑。

二、明确目标,以更大的力度加速工业强县

潢川如何实现后发赶超、建设工业强县,关键核心在于立足潢川实际,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谋划工业要有大气魄、大手笔,发展工业要有大视野、大思路,建设工业要有大作为、大突破。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于把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新企业做多、死企业做活,培育一批核心龙头企业和大企业集团,确立潢川新兴工业强县地位。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工业强县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做大规模、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为目标,举全县之力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着力打造发展载体,壮大工业支撑,走出一条具有潢川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具体目标:到“十一五”末,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数达到100家以上,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2-3家,过亿元的企业达15家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具体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是培骨干,壮龙头,强化工业支撑。

工业化时代,以什么论英雄?关键要看你这个地区有多少企业,特别是有多少真正素质高、有实力的骨干企业。美国和日本没有162家和67家世界500强企业,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强大的实力。我省的漯河市,在一个双汇大集团的带动下,盘活了整个漯河经济。我们说青岛经济实力强,强就强在他拥有海尔、海信、青啤等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就我们潢川而言,之所以在全省还有一席之地和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两次在全省县域经济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进行经验书面交流,作为参观点,一个重要因素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个享誉中外的世界鸭王——华英集团。但是,我们拥有的大企业、骨干企业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品质上讲都还称不上真正有实力。所以要赢得工业优势,必须在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上下功夫,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支撑力强、成长性快、科技含量高的骨干企业群体。为此,县里已筛选了10家重点企业和10家高成长性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并实行动态管理。一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工业旗舰。引进战略投资者,是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最直接、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也是推动我县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首要选择。特别是围绕华英上市和潢纺资产重组,要敢于善于吸引战略投资者,与他们合资合作,让他们参股、控股甚至整体收购,借助外力激活自身、壮大自身、发展自身。二要大力抓好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优化升级。目前,全县企业大多数是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高科技、高利税项目几乎没有。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主动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努力提高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三要大力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企业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体现在企业管理上。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关注管理、钻研管理,建立现代管理企业管理制度。但我们的一些企业,仍然停留在家庭式经营、家族式管理的模式上,父子兵、血缘情,依靠三亲六戚搞管理,不懂技术,不懂经营,不懂创新,这种模式、这种机制无法适应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更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四川新希望集团的前身就是一个由刘氏四兄弟创办的典型的家族式企业,他们最终选择走向了现代企业制度,并迅速成为全国500强企业之一,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各企业主一定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学习同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把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四要大力实施名企名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品牌就是质量、效益,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说到创品牌,大家可能显得信心不足,似乎品牌高不可攀,总是说我们的企业小,科技含量不高,不可能创造出名牌。其实,打造品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关键是要以一品为主,突出主业,突出主打产品,专心致志把它做优做强。在国际企业界流传这么一句话,专注是金。日本有一家只有7个人的企业,其产品产品特别“专一”,就是我们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哨子。可大家千万别小看这小玩意儿,一年竟创造了7000万元的利润。为了生产哨子,他们聘用了300多名专家研究哨子,最贵的哨子卖到2万美元一个。在世界杯足球赛上,所有裁判用的哨子都是出自该厂。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的哨子种类达上千种,有给美国警察生产的专用哨子,还有给家庭宠物狗生产的无声哨子,世界著名的马戏团大多使用该厂生产的无声哨子,可以说,哨子让他们给做绝了。这个事例很值得大家在争创品牌上参考和借鉴,也说明在打造品牌上潜力很大、发展空间很大。像我们黄国粮业的水磨糯米粉产品,在做成“省标”的同时,又瞄准了“国标”。

二是强产业,拉链条,打造工业集群。

集群式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县已形成鸭、花、猪、水产、羽毛及粮油加工六大特色产业,这是我们的一大比较优势,也是我们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但这些产业仍存在整体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善、联动效应差的问题,尤其是猪产业、花木产业在深加工上还是空白,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和集中度。一要发挥好龙头辐射带动作用。每个特色产业都要筛选出1—3家龙头企业给予重点培育,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中小企业搞好配套协作,加速相关企业聚集,强化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二要发挥好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一方面积极探索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着力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应用、信息服务、人员培训、质量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五大公共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集中现有资金和政策资源,用于支持一批重点产业集群的公共平台建设。三要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协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县也先后成立了花木、生猪、水产、羽毛等协会组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靠“单打独斗、小打小闹”已经形不成气候,像我们的花木、羽毛等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可能。上个月中旬,中央七台《每日农经》栏目,播放了一个乡的羽饰品加工企业,可介绍的不是我们潢川的张集,而是漯河市的一个乡。我们的羽饰品加工业虽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规格、标准还比较低,企业之间比较松散,应该增强危机感。要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资源整合、开拓市场、企业维权等方面的作用,避免盲目竞争、无序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形成众多企业团结发展的整体合力。

三是上项目,建园区,增强工业后劲。

工业发展快慢,重大项目是关键,园区是载体、平台。有没有一批立县强县的重大工业项目,直接影响着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成败;能不能依托园区,引进大的工业项目、好的工业项目,不仅检验着一个地方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一个领导班子领导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我们要不断强化项目意识,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园区,谋求工业大发展。一要招商引资上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这个中心的中心、重点的重点,是加速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围绕资源和比较优势,高起点策划,高水平包装,推出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对全县发展具有较大支撑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另一方面,要在食品、电力、医药、纺织、建材、能源等主导产业上下功夫,通过大力推介引进、项目产业对接,争取上马一批有利于增强我县发展后劲的龙头项目。二要全力以赴抓项目。对“十一五”期间排出的50个重点工业项目,特别是近期排出的重点招商工业项目,实行“四个一”,即:一个项目一名处级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体现“四个快”,即:快签约、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集中力量抓项目、上项目、建项目,迅速转化为现实的工业生产力。对有线索的工业招商项目,将由县处级领导干部带队,加大洽谈力度。三要围绕项目建园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早已被科学发展所淘汰。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工业合理布局,建好园区是基础前提。我们必须按照市场化、集约化、特色化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抓好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配套。华英工业园要重点围绕食品工业园的定位做文章,民营工业园要重点围绕商贸物流谋突破,对入园项目不仅要注重规模,更要注重是否与园区特色相匹配,是否与现有企业相配套成体系,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能不能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华英工业园要全面加快开发建设进程,园区内的路网架构要尽快形成,加快建成一批标准化厂房,力争年年都要有大变化,三年整体上规模。

四是抓民营,带非公,培育工业增长点。

民营工业是我县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存在薄弱环节。我县工业发展的最大差距,就是民营工业发展特别是规模民营工业发展不够快不够好的问题。浙江民营经济占了整个经济总量的65%,其中温州、台州的占比高达90%,而我县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在全市八县二区中尽管相对较高,也只有54.6%,也就是一半多一点,差距非常明显。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放心、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一要在发展领域上实行“非禁即入”。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他行业。二要在发展环境上实行“有错即纠”。清理和规范各种收费,减少和规范各类检查,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创造平等竞争、一视同仁的发展环境。三要在发展政策上实行“有需即帮”。要不断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只要我们再加一把力、再升一点温,给创业者和民营企业家多一点阳光、多一点空气、多一点雨露、多一点养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创业的热情就会高涨,创业的动力就会更强。四要在发展成果上实行“有功即奖”。要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自立、自强、自信,敢于闯新路,善于创大业。对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鼓励和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创业光荣、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光荣的良好风尚。这次会议出台了发展工业的具体意见,成立了几个协调组,希望这些部门能够真正为民营企业家、为非公经济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用真情、真心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要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尊敬企业家、人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把民营企业家当成上帝、当成亲人,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从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做起,为我们的纳税人搞好服务,当好公仆。

三、营造氛围,以更实的举措推进工业强县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搞好协调配合,齐心协力把县委、县政府加强工业、发展工业、振兴工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体现在发展成效上。

一要强化领导,提高领导工业的能力。现在,县里已经成立了高规格的工业经济领导小组,代表县委、县政府负责全县工业经济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研究工业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县四套班子领导要按照联系企业责任制的分工,经常深入所联系的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主动对接,主动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各乡镇、办事处、园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发展工业经济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辖区内工业发展负总责,“一把手”不抓工业就是失职,抓不好工业就是不称职。其它各相关部门也要从自身职能出发,找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努力形成全县上上下下重视工业、方方面面关心工业、齐心协力发展工业的良好局面。

二要优化环境,增强服务工业的合力。各部门、各单位要想企业之所需,急企业之所急,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发展,把为企业服务的好坏作为领导干部是否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体现。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熟悉工业经济,善于把握宏观发展走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熟悉国土、税收、金融等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提高运用政策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各执纪执法部门要服从潢川发展大局,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竭力主动为企业多办实事、好事,对企业正常经营生产不干预,对自己该办的事不失职,对企业希望办的事不推诿、不扯皮,对政策法规不明确的事善于灵活变通。县纪委、监察局、优化办要加大督查力度,对违反“五禁止”、“十不准”和“企业25天宁静工作日”的,对企业正当合理需求拖着不办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直接帮助企业办理有关手续,具体由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把关,一个环节都不能耽误、拖延,主动接受企业监督。县纪委每个季度要组织一次由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行风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第二季度的结果最迟在7月中旬公布。各企业也要加强对我们政府部门工作的监督,对服务不到位甚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要大胆投诉、举报,一经查实,绝不姑息迁就,严肃处理,让企业家有更多的精力来抓好生产、抓好发展。

三要破解难题,减少发展工业的阻力。要发展就会有阻力。当前,要着力破解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投入问题。目前,我县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成长型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壮大。要广辟投资渠道,增加工业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拿出必要财力,设立工业发展基金,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新型工业化专项引导资金、技术改造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等,支持重点企业和成长性企业的项目建设。切实加强银企协调,广泛开展银企合作,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多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土地问题。土地是企业发展的必要载体。县征地工作领导小组要广开地源,搞好运作,加大土地储备力度。要突出重点,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在用地上要优先保证。要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增加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效益。三是人才问题。推进工业化需要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特别是企业家队伍,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名牌战略等都需要人才和智力支撑。要加大对民营企业主的培训力度,帮助其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其转变经营理念,变革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成长壮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四要落实政策,激发支持工业的动力。今天,会议出台的几个配套文件,是县委、县政府和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讨论后制定的,也是近年来发展工业各项政策的集成与提升,对加快我县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导向激励作用。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该落实的措施要坚决落实,该投入的资金都要确保投入,该兑现的奖励要及时兑现,该解决的问题要限期解决。特别是不少政策都是直接针对企业的,目的是激发企业作为工业发展主体的活力,激发企业家的创业热情,要说了算、定了办,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决不能“失信于企”。通过落实政策,在全社会倡树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学习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建设工业强县中的独特作用。对为潢川工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企业,要颁发“绿卡”,在潢川不接受任何非正式的所谓“检查指导”。

今天全县有50多家规模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应当肯定,当前我县绝大部分企业家进取精神、发展意识都是非常强的,但在加大投入、资本运作等方面,也存在着不敢搞大投入、上大项目,有的甚至满足于现状,不愿求大发展的问题。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关键是我们企业家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你们既要对企业负责,还要对潢川经济社会发展尽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潢川人民作出你们最大的贡献。因此,大家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始终保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艰苦创业,不断创造新的更大业绩。我们相信,所有的民营企业家都有决心、有能力成为潢川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有功之臣,我们期待着你们创造更好更大的业绩,回报潢川、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同志们,潢川建设工业强县任重道远、前途光明。希望大家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把工业发展抓紧抓实,努力形成全县“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良好氛围,以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铸造工业经济的新辉煌,为加快潢川崛起、建设中等城市奠定坚实的工业基础。

第四篇:在全县加快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加快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XXX

(二00五年十二月三日)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加快工业发展大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市加快工业发展大会精神,认真分析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工作。稍后,几个部门、乡镇和企业还要发言,XX书记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全市加快工业发展大会的主要精神

10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加快工业发展大会。市委、市政府全体领导,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及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市委书记徐波、代市长朱以庄作了重要讲话,市国土资源局等5个部门和单位在会上分别发言。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学忠书记、中伟省长在四川代表团赴山东、辽宁学习考察结束后的讲话精神,分析LZ工业发展形势,部署下一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LZ市工业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有五点:

一是充分肯定成绩。会议指出,2001年以来,LZ工业以建设“西部化工城”为突破口,着力实施“煤电路化港”综合开发,不断加快“工业强市”步伐,全市工业发展逐步走出长期低位徘徊局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上升周期,2001—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今后几年,每年都会有一个产值上10亿元的项目建成投产,“大产业带动、大项目拉动、大投入驱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查找存在差距。会议认为,LZ工业发展横向比,差距不小,主要表现在:因循守旧,思想解放不够;支撑工业快速发展的大企业不多;县区工业发展滞后;执行力不够等,成为LZ工业加快发展的羁绊。

三是分析工业发展潜力。LZ有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有泸天化、天华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可依托的大型企业,有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才和产业工人;有得天独厚的长江航道优势,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煤电路化港”综合开发的潜力很大;有区位优势,是四川省“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发展的地区,LZ港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是四川在长江出海第一港,有四川唯一的集装箱码头;有一批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和较雄厚的民营资本,如果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创业环境和更适合他们发展的创业条件,提高他们在家乡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和潜力。

四是提出加快工业发展目标和措施。认真学习山东、辽宁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制订工业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推进对外开放,采取做强一批现有企业,做大一批工业企业,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培植一批新兴产业“四个一批”措施。力争到2007年,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从16户增加到40户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2户以上,10—30亿元的5户以上,5—10亿元的9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250户以上。

五是营造工业发展良好环境。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理念,把抓好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强化监督,优化环境,改进作风,把思想统一到干事创业上来,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谋划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上来,用实际行动推动LZ工业发展。

二、坚定信心,正视困难,增强加快XX工业发展的紧迫感

加快XX工业发展,必须对XX工业发展形势有一个清醒认识,既要看到XX发展工业的潜力所在,更要清醒地认识到XX发展工业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发展优势和潜力

今天上午参观了一些企业和项目,可以说这些企业和项目是近年来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思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缩影。特别是化工园区1,4—丁二醇建设项目,让我们看到了XX工业的希望。总的看来,这几年XX工业还是有相当成绩的。

一是工业经济持续增长。近年来,XX工业总产值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纵向比较进步较大。今年1—9月,全县工业增加值1.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6%;产品销售收入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7%。

二是化工园区建设喜人。投资5.8亿元的1,4—丁二醇项目已进入联动试车阶段,明年初可正式投产;投资5.5亿元的三聚氰胺项目现已动工,明年底可望投产;Υ—丁内脂项目已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后年有望投产。“十一五”期间,化工园区大项目投资可望达50亿元。

三是重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通过企业改制与招商嫁接相结合,四海、高金、天力化肥等企业焕发出了生机。长顺精选煤、神工锻造等企业生产经营增长较快,效益较好。

四是港口资源得到较好利用。除依托天华公司大力发展化工产业以外,大力发展煤炭中转和洗选。去年,全县中转煤炭230万吨,纳税1300多万元,今后5年后可望达到每年周转400万吨的规模。全县煤炭洗选企业已有3家,其中2家已正式投入生产。

第二,发展问题和制约

一是发展水平低。XX工业体量太小,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只有24家,在全市208户县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我们比泸县少26家,仅比古蔺多3家,工业产值仅占全市的10%。利润指标去年是全市第5名,今年1—9月已名列倒数第一。工业增加值在全省排名第81位,远远落后于江阳的23位,泸县的49位。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2004年仅占31%,对财政的贡献率仅占37%。

二是企业实力弱。我县的工业企业规模都小,技术比较落后,创新产品不多,深加工产品比重小、档次低,导致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产销率低。企业资本原始积累非常困难,自身素质和管理较差,24户县属规模以上企业中,有8户企业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

三是制约因素明显。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我县工业运行比较艰难,老问题继续困绕我们,新问题又不断暴露出来,其中,资金、土地、交通、能源、环保“五难”制约明显。资金短缺是目前第一大瓶颈。虽然我县民间资金雄厚,至今年9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总额达41亿元,比去年底净增7亿元,但XX贷款余额目前仅有13.5亿元,其中,农村信用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社贷了6亿元,贷给天华4亿元,真正投到县属工业上的贷款不足2亿元。金融机构的“惜贷”,使得全县80%以上的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而不能满负荷生产。用地困难。全县工业用地储备不足,严重制约着工业园区发展,也影响了现有企业扩大规模和招商引资新企业入驻。比如说神工锻造搬迁,2年多了都还没有解决。交通不畅。赤水河大桥由于安全因素限载通行,企业原材料、产成品重载,要大车转小车,小车又转大车。能源不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业用电短缺更加突出,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落实环保政策是我们的责任。由于XX处于国家级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区,对环保的要求更加严格。

四是软环境不尽优化。尽管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但是,仍有个别杠杆部门、执法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素质差,办事拖拉,甚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吃拿卡要还没有杜绝。

希望同志们能正确看待成绩,清醒认识问题,切实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加快工业发展

我县工业处在起点低、基础薄弱阶段,从另一方面看,恰好给我县加快工业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我们只有理清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发展措施,才能加快XX工业发展,不然,我们将会在新一轮县域经济竞争中被拉下来。下一步如何抓工业发展,这里,我着重讲四点具体的意见。

第一,思路要理清

目前,我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化工园区规划”正着手编制,“物流发展规划”正加紧修改,这为我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提供了坚实基础。“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要突破陈规,拓宽视野,既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又要注重企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相适应,还要注重与“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它专业规划进行横向衔接,XX规划要与国家、省、市规划以及部门、企业规划上下纵向衔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特别是一些重大开发项目必须与国家、省、市规划相衔接,争取纳入上级的规划笼子。

我县工业发展总体思路,要紧紧围绕“西部化工城XX化工园区”建设,依托三大优势,发展三大产业,着力构建XX工业体系。

依托三大优势。一是依托化工园区优势,我们有西部化工城XX化工园区,有天华这个大企业,有发展大项目的载体,目前1,4—丁二醇、三聚氰胺项目产业链十分明朗;二是港口岸线优势,主要利用和开发长江、赤水河黄金水道港口岸线资源,努力提升黔北及古叙煤资源在我县的中转效益;三是农副产品资源优势,主要是对县内生猪、青果、粮食、竹木等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和转化。

发展三大产业。一是化工,以发展精细化工为重点,开发1,4—丁二醇、三聚氰胺及下游下产品,构建西部化工城XX化工园区化工产业集群;二是能源,以煤化工和电力为重点,着力建设煤化工,提升黄金水道精洗煤加工能力,利用大、小槽河水力资源,搞好水电梯级开发,加快元兴电站、老龙口电站等项目建设;三是农产品加工,重点发展粮食、肉食、竹木、青果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农业产业化。

在区域布局上,重点打造县城—榕山工业走廊、九支—先市工业带,福宝工业小镇等一批县域工业经济亮点。

第二,政策要落实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将按照工业发展思路,重点扶持实力强、规模大、成长快的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初步确定新培育8户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工业企业,培育3户上5亿元的工业企业,使这些工业企业成为全县工业经济重要支撑点。围绕工业发展资金、土地、用电等问题,进行政策扶持和引导。

一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省、市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明年市上工业发展基金将增加到5000万元,我县工业发展基金将增加到300万元,主要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扩大规模政策性补助、奖励以及贷款贴息,今后视情况还要逐年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增加。要鼓励企业包装项目,争取工业发展基金,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协调银政关系,加大对县内金融机构工业贷款考核力度,积极探索融资方式转变,努力增加企业贷款。

二要优先满足工业用地。储备工业用地,在榕山片区重点预留10000亩非基本农田。盘活存量土地,采取融资等办法,盘活榕山镇1000亩已征未用土地,满足化工园区建设需要。对工业用地严格控制出让价格,原则上按成本价出让,对高新企业还可实行一企一策。

三要解决供电不足。充分利用大、小漕河水力资源,搞好梯级开发,加快老龙口、元兴电站建设。积极向上、向外争取和购买用电指标,增加工业企业用电用量。在用电安排上,按照“压民用,保工业”的原则,优先保证重点工业企业用电,协调好季节性生产企业的用电,鼓励县内规模以上企业自备发电。

各乡镇和部门对工业发展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县上将进一步建立完善重点企业、项目、乡镇帮扶责任制,对贡献突出的乡镇、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实行重奖,促进工业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三,招商要突破

XX这块土地不仅仅是产粮食的土地,在我县办工业企业也能赚钱。天华公司去年实现利润1.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1.8亿元。金融业去年实现利润2847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1815万元。烟草业去年和今年前三季度也分别有1200万元的利润进帐。对投资商来说,XX是一块投资热土,可以通过资本运作,实现更大的资本。

我县工业要加快发展,必须借助招商这只抓手,使更多的企业到XX落户,实现XX发展,企业发财。要储备好一批项目,有意识有目的去招商。招商重点应围绕“化工、能源和农产品加工”,把精力放在引进大中型项目、大中型企业上来,特别要加强与天华公司合作,加强与川投、川化、川煤等已入驻XX的大集团合作,使他们在有条件的时候,新办企业落户XX。要抓好1,4—丁二醇、三聚氰胺下游产品开发的招商引资工作,务求取得突破。同时,要积极研究和应对国家、省、市工业发展政策,争取上面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来支持XX。要研究和承接成渝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进行招商。适时到东部沿海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引进一批具有规模和技术含量的企业到XX落户。

第四,环境要宽松

企业是纳税人,企业是财富创造的主体,是他们提供了财富养活了我们。各乡镇和部门都应该认真思量,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什么?出了多少主意?服务好没有?XX本来就没有几个企业,如果服务不上去,企业都会跑,谁还来养活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环境决定出路,我们能否为企业营造环境体现我们的执政能力。所以,我们要建设好软环境和硬环境。

硬环境,以“路、桥、港”建设为重。要尽快贯通合渝路,抓紧修建赤水河二桥,同时把港口做大,解决工业发展尤其是化工园区建设交通瓶颈制约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来不了人口,带动不了物流。要科学、有序建设港口码头,发挥水运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以码头带动临港工业发展。

软环境,要狠抓服务落实。尽快建成行政服务中心,坚持“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实行限时办结和服务承诺制,提高服务效率,大力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认真搞好服务前移,特别是对招商引进的企业,县级有关部门、垂直管理部门要提前介入,工作前移,宣传政策,加强沟通,帮企业出主意,避免企业在投资、生产后再出现阻碍工业发展的行为。

四、立足当前,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努力实现明年开门红

加快XX工业发展,必须抓好当前工作。当前,紧要的是奋战最后2个月,强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加强经济运行质量的监控和指导。涉工部门要密切关注、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发展整体态势,加强对影响工业经济发展全局性因素的监测与分析,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要狠抓扭亏增盈,重点做好亏损大户LZ热电公司的扭亏工作,积极与天华公司协调,采取提高供气价格方式,减少亏损;对无法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的企业,严格按照《统计法》要求退出规模企业。同时,将瑞安水泥、海楠筛选煤厂等6户销售收入已达500万元以上的成长性企业要纳入规模以上企业统计,以增加一部分工业产值。

第二,协调好企业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经商局要主动与电力公司进行协调衔接,要优先保证企业生产用电,特别是进入枯水季节后,要加强电力调度,保证工业用电,并照顾好农民用电。经商局等部门还要协调解决好企业生产所需煤、成品油以及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第三,切实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企业要紧紧抓住第四季度产销旺季,科学安排好生产,减少库存产品,加快资金回笼,扩大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明年工业要快速增长,一季度“开门红”尤其重要,特别是经商局要及早安排,提早谋划,力争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

第五篇:在全县工业大会上的讲话

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工业强县是关系我县经济社会全局的一个大战略,是县委、县政府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态势,准确把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深思熟虑、集思广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我县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是我县经济工作重点的重大调整。这次会议,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一次总动员和总部署,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强调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工业是实现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的关键,我县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县长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执行力。讲话内涵丰富,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的召开,拉开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序幕,吹响了向工业强县进军的号角,加快我县工业化进程已刻不容缓,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已水到渠成,我县工业蓄势待发,充满希望。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深刻认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地肩负起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责任和使命,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深刻领会战书书记和克志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以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举全省之力,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揭开工业发展的新篇章,奋力推进全省发展的新跨越。

二、正确把握若干重大关系,确保工业强县战略的顺利实施

这次会议,大家畅所欲言,经过热烈而充分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工业发展若干重大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上,进一步形成了共识,概括起来,就是要正确把握好五大关系。

第一,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努力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但是,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经验看,在不同历史阶段,三次产业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一般而言,在传统农业社会,第一产业是发展的主体和主导;在工业社会,工业是发展的主体和主导;在后工业化社会,服务业则会成为经济的主体和主导。我县今年人均gdp有望达到1700美元,这意味着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枢纽,上带一产、下促三产,抓工业就抓住了“牛鼻子”。重农必须强工,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主导不力,基础就不牢。“三农”问题的解决,根本性、主导性的力量是工业化。离开了工业化,就农业谈农业是没有出路的,解决“三农”问题是没有希望的。农业产业化实质上是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只有在工业化的推动下才能做强做大。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前提是要有强大的工业支撑。没有工业的大发展,财力上不去,“反哺”、“支持”就难以实现。同时,工业的发展又可为第三产业提供广阔的空间,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增强活力,促进运输、商贸、咨询、中介、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加快发展。就是通常认为与工业发展关系不大的旅游业,实际上也和工业有很大的关系,起码需要工业生产旅游商品,提升旅游附加值。所以,要实现“富民兴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工业经济,必须靠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带动三次产业全面提速协调发展。

第二,关于加快工业发展和城镇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辅相成,互为驱动。工业化推进速度越快,城镇化率就越高。我县是一个西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发展基础和条件比我县好不了多少,但是这几年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呢?主要是从工业突破和赶超的,依靠大项目、大品牌带动。今年我县的经济总量可进入全国“万亿俱乐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城镇化进程,2011年内蒙古城镇化率达到了53.4%,为西部最高。从一般经验看,在工业化前期,处于城镇化低速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处于城镇化进程放缓阶段。当前我县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落后全国15年以上,导致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落后。现在不少地方城市拓展很快,但产业发展慢,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没有工业发展,产业“空心化”,城市建得再漂亮也只是个“空壳”,是座“死城”。可以这么说,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同时,通过城镇化的发展,使各种要素聚集,各种配套和服务条件得到改善,也将为工业提速和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三,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有的同志认为,大力发展工业,会带来污染,破坏生态。简单地把发展工业和污染环境等同起来,这显然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大家看这样一个数字,1979年,我县森林覆盖率仅为17.4%,当时工业极不发达,但历经30年后,随着工业的不断加快发展,2011年森林覆盖率却提高到了39.93%,这个实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不矛盾。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贫穷是保不住生态环境的,落后是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经济社会根源。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2011年《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显示,全国生态文明水平居前五名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处在后五位的基本是经济落后地区,我县为全国倒数第三位。我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尤其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用现代科技解决工业排污已不成问题,关键是我们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我们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本质上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发展。一是通过大力建设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循环经济,在一个区域内集中治理污染,实现零排放,彻底改变“散、乱、小”的工业布局;二是通过淘汰落后、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解决好工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三是通过节能降耗、减少排放、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充分整合资源、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加快工业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降低农村的人口承载压力,拓展自然资源空间,避免开荒种植,有利于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第四,关于加快工业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我县近4000万人口,在西部居第4位,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2011年,在全省2322.46万全社会就业人员中,二产仅为228.7万人,一产从业比重高达70%,与全国38.1%的平均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全社会就业人数。怎么解决就业?这就需要发挥工业这个就业“强磁场”的作用,提高二产就业人员比重。一是通过工业提高产业支撑能力,提升产业规模、企业规模,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就业岗位;二是通过工业带动农业人口转移,吸纳农业人口,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聚集;三是通过工业促进三产发展,繁荣服务业,拓展三产就业空间,增加三产就业人数;四是通过工业促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潜在就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为就业创造条件。所以,工业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途径很多,但说到底,还是加快发展、扩大总量规模的问题。一般来讲,工业就业人数与工业总产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我们工业强县战略的目标是,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增加1.5倍,突破1万亿的规模,对此测算,“十二五”期间,全省就业弹性系数提高到0.07,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可新增就业人员30万人,累计新增就业人员150万人,工业从业人数可以实现倍增。从这个意义上讲,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也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

第五,关于加快工业发展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关系。

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我县工业发展一直受到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的制约,物流成本大,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近些年来,我县集中力量加快以交通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断改善,客观上为工业的加快发展和合理布局创造了较好的基础。虽然今后一段时期,我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还很繁重,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奋力实现三年取得决定性突破的目标。同时,我们必须抓住我县发展的主要矛盾和薄弱环节,不失时机地加快工业发展,如果等到交通、物流所有基础设施完善后才去发展工业,那样的话,我们就会失去机遇,就会犯历史性错误。从理论上看,工业布局既有向交通通道和枢纽集中的趋势,也有向消费地和资源富集地集中的趋势。从实践经验看,工业与基础设施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起来的,因为没有工业特别是现代化的大工业,对基础设施就形不成需求,就不会有人投资。像我县六盘水,实际上是先确定布局工业,然后才进行铁路、公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而因为有宝钢的发展,有对海外铁矿石的需要,北仓港才得以建设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必须一手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工业等产业发展,两手协调抓、两手都要硬。在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同时,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基础、物流条件,促进全省工业产业在交通沿线的建设和布局,充分考虑现有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城镇分布,促进交通和物流条件的进一步大改善。

同志们,正确把握上述五大关系,是贯彻战书书记和克志省长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统一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正如同志们所说的,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推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让工业成为三次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成为加快城镇化的“助推器”,成为有效保护生态的“大屏障”,成为吸纳就业的“强磁场”,成为改善交通的“发动机”。

三、明确责任真抓实干,把这次大会部署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大政方针已定,现在的关键是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协调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一)抓紧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县政府将建立全县工业化协调推进机制,负责领导和指导全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作,加强对工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落实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工作考核。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工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落实工作,明确责任要求和工作进度。分管领导要全身心投入组织实施工业强县的具体工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分管其他行业的领导也要围绕工业强县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省直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充分简政放权,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真正为地方发展工业服好务。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各部门对《决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要制定分解落实方案,逐条加以细化。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要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抓紧组织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要抓紧制定“十二五”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并主动与国家的规划衔接。这次大会印发的《我县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抓紧制定配套措施,细化实施方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不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不搞一刀切、一律化,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确保振兴工业产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抓紧抓好八大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的准备工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要发挥牵头和组织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操作方案,年内就启动实施,争取尽早见到效果。

(三)抓紧落实投入支持。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省里决定大幅度增加省级重点产业振兴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布局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与重大技术改造,重大兼并重组等。各地也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一要切实加大有效投入。产业项目是扩大投资的主要载体。资金早一天投放,项目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产生效益。要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立足于好,工作宜早不宜晚,动作宜快不宜慢,最大限度地争取主动。对新增长点项目,要优先落实扶持资金,优先配置土地资源,优先办理各项手续,切实加快实施进度,促进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二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越是加大投入力度,越要注重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要把资金用在最直接拉动经济增长、最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地方,用在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行业上,既为当前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又为长远战略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加大工业投入,既要发挥财政引导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体现政府投资的导向性,更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引进外来资本,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支持民资外资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形成有利于扩大社会投资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四)抓紧做好项目工作。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抓手。发展工业经济,说到底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形成推动工业强县的有效载体。对有利于壮大经济实力、促进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项目,要大力支持,抓出实效;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即使能得到一些眼前利益,也坚决不能上,特别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防止引进落后生产力。要善于从自身优劣势的转换中去发现好项目,从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变化中去捕捉好项目,从产业链的延伸中去开发好项目,从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取向中去运作好项目,争取建成一批能够带动总量扩大和促进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增强发展后劲的好项目大项目。要制定具体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提出进度要求和考核指标,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省有关部门要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加强全程跟踪服务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突出问题。要下大气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项目能否落地、开工建设快慢,和前期准备工作关系很大。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上下的沟通协调,能提早启动的尽量争取提早启动,特别是要抓住那些对全局影响大的重大项目,抓好那些带动作用大的关键项目,抓实那些能够很快见到实效的短平快项目,争取尽快打开发展工业的新局面,争取今年工业增长速度能够超过预期目标,争取明年工业增长取得明显突破,确保工业强县战略旗开得胜、开局良好。

同志们,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就一定能够把我县工业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跃上一个新台阶,带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下载王晓东在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晓东在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全市工业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工业大会上的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刚才,燎原同志通报了去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并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工作;南溪县和五粮液、天原、丝丽雅、惊雷科技分别就园区建设、......

    在全市工业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工业大会上的讲话这次全市工业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XX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稍后,王登喜市长还要......

    排球考试题-王晓东

    排球考试题 选择题 1、标准球网的长度是多少? ( ) a、9.00-9.50米 b、9.00-10.00米 c、9.50---10.00米2、正面双手垫球的手型错误的是( ) A.抱拳 B.叠掌 C.互靠 D.手指交叉3、......

    区人民政府副区在全区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区人民政府副区在全区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去年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作一通报并对今年工作进行安排。后面,*区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务必认......

    在全市工业发展暨互联网经济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工业发展暨互联网经济大会上的讲话首先向广大企业家表示敬意。海宁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四个轮子一起转,到后来乡镇企业改革都走在前列,南有兰溪北有海宁,到现在转型升级,这都......

    在全县工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工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工作大会上的讲话一、深化认识,切实强化工业第一经济的地位2012年,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县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

    在全县工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工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工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这是一个被推迟了近一个半月的重要会议,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

    在全市工业大会上的讲话(网络)

    在全市工业大会上的讲话 【 字体: 大 中 小 】 【关闭窗口】 奏响工业强市主旋律开启工业发展新征程 奋力推进淮安工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在全市工业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