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与、协商和沟通管理制度
××烟草专卖局(公司)参与、协商和沟通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员工合法权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和关注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组织、引导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三、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四、工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局务会等方式进行安全信息沟通交流,通过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方式参与安全监督管理。
五、安全事项的参与和协商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作好记录。重大安全事项形成决议后以适当的形式告知相关员工
六、参与和协商的内容
6.1 重点/重要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6.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建立与评审;
6.3 商讨影响其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
6.4 安全管理文件的评审;
6.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会议;
6.5 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
6.6 节假日和日常职业健康安全检查;
6.7 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6.8 其他需与员工协商的事项。
七、行政与工会、员工信息沟通
7.1 各类信息可采用书面文件、口头报告、电话、电子信息等形式传递,但其中有关安全隐患等内容的重要信息应以书面方式传递和记录处置结果;
7.2 应确保安全的重要信息能传达到每个员工,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7.3 建立安全隐患举报制度,涉及安全隐患的重要信息,以书面形式立即向有关部门传递或职工通过举报电话、网络反映;
7.4 涉及职工权益的安全信息,应由接收部门以书面形式立即向安全主管部门和工会报告。
八、安全管理部门和工会应保存相关安全信息沟通、参与和协商的资料和记录;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和公布。
九、企业领导及安委会对职代会或工会代表会的意见,应认真研究,并作出书面报告。
第二篇:劳资双方沟通协商制度
劳资双方沟通协商制度
为了建立劳资双方良好的沟通管道以避免劳资争议的发生,促进劳资和谐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稳定劳工的流动率减少成本的支出,确保经济生产的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一、原则上劳资协商会议应当每3个月举行一次,必要时得经劳资会议代表过半数之请求召开临时会议。
二、劳资协商会议的主席,原则上是由劳资会议双方代表轮流担任,以维持会议之公平、公正,但必要时,亦可由劳资双方代表各推派一人,共同担任主席。
三、劳资协商会议的议事范围。劳资会议讨论的事项限定为与协调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合作、劳动条件、劳工福利筹划及提高工作效率等事项的讨论。劳资会议代表们可以就工作环境、生产问题及工作场所之安全等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召开劳资协商会议,劳资双方在正式展开谈判之前,应先行诊断自身的谈判力量,诊断的内容涵盖劳资双方的依赖程度与劳资双方在信息方面的掌握程度等,以便于劳资双方事先拟订协商策略、最大让步程度、是否实行争议手段以及争议手段的运用时机、厘清应坚持及可让步的条款与设定完成谈判的时限。
五、劳资协商会议决议之通过。应有劳资双方各过半数代表出席会议,经协商达成共识后,始做成决议;如经协商后仍无法达成共识者,则应经出席代表四分之三以上同意,始得做成决议。另要注意决议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令。
六、劳资协商会议决议之处理。劳资协商会议之决议,贵在执行,劳资会议代表应深切体察此点,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决议案之执行及推动,竭尽所能协调各相关部门,使所决议之事项,如期达成。
七、劳资协商会议决议无法实施的处理。若劳资协商会议的决议事项不能实施时,得提交下次会议复议。任何劳资协商会议之决议事项,及已交由相关部门及项目小组执行之决议事项,均应于下次会议时提出报告,让所有劳资会议代表了解其执行现况,若决议事项无法实施时,亦须于会议中报告,充分表现协调沟通之诚意与功能。
八、劳资协商会议之会议纪录处理。会议开始前应签到,每次劳资协商会议之「会议纪录」,应交由专人处理,会议结束时由主席及纪录人员分别签署,并将做好之会议纪录交由出席代表过目、签名,以示负责。会议纪录应记载之内容包括会议届、次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席、列席人员姓名;报告事项;讨论事项及决议;建议事项等。会议纪录由劳资双方共同选定协商代表以外的人选担任。
十、劳资双方应本着协调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劳资双方应摆脱对立的思维,双方在换位思考的思维之下平等互动,运用各种沟通与协调的管道,化解彼此间在意识上的冲突,这对劳资双方、企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工业贸易公司
2013年X月X日
第三篇:内部和外部协商和沟通管理办法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资料
内部和外部协商和沟通管理办法
中建保华小台什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 内部和外部协商和沟通管理办法
一、目的
规范信息的沟通与协商,保证总包方与外部相关方的联系及内部沟通管理,减少误解和矛盾,融洽工作关系,建立良好的问题反映及解决渠道,避免出现因内部、外部各环节沟通不及时或不顺畅导致的工作脱节,推诿现象。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呼市小台什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和部门
三、职责
1、安全部
(1)负责政府安监部门入外部的联系;(2)负责接受员工及相关方提出安全问题处理。
(3)负责评价员工或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督促有关方面予以解决.
2、人力资源部
(1)负责对管理人员及员工进场沟通方面的培训。
(2)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员工目前工作的状态和需求。
3、工会部
(1)组织召开职工(员工)代表会,及时将职工(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及时反馈有关方面予以解决。(2)负责员工满意度的总体调查。
4、商务部(1)负责建筑甲方的工程合同信息沟通
5、物资部
(1)负责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
6、综合办
(1)负责外部联系信息的处理并呈报项目领导和传达至相关单位,(2)负责安全生产文件的发放。
7、各级领导
(1)其他需要对外发布的信息由相关部门报生产经理征求意见后时行处理,必要时由项目部领导处理。
四、外部联系的形式
1、书面形式(1)会议纪要
(2)各类报告、报表、通报(3)信息交流
2、会议形式
安全部每周召开周检例会,由生产经理主持,对下列各项进行交流的讨论和汇报:
(1)员工及相关的安全问题提出处理意思;(2)纠正预防措施跟踪检查情况 《其他系统问题》
3、口头信息、电子邮件等其他形式
4、内部沟通:(1)沟通渠道
(2)面谈:主要指一对一面对面谈话
(3)会议:包括每周生产例会,问题讨论会议、生产协调会、全体员工大会等。
(4)书面渠道:包括工作报告、文件、工作联系单、通知、发函、整改通知单,安全管理手册、内部联系、内部刊物等。
(5)通讯、网络渠道:包括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件等。(6)其他渠道:包括宣传栏、意见箱等。
5、正式沟通:依据组织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相关渠道和方式所进行的沟通。
(1)上行沟通:下级对上级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主要方式:报告、汇报等,上级沟通一般为逐级报告、汇报。
(2)下行沟通:上级对下级所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主要方式:命令、规定、通知、公函、手机、正式会议等,下级沟通一般为逐级下传。(3)平级沟通:各职能部门或人员之间相互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主要方式有:会议、内部联络等。
6、非正式沟通
为补充正式沟通的不足,各职能部门或人员之间可时行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方式有:座谈会、协商会、小组活动、相互交流会。
8、沟通内容:安全、劳资、消防部管理人员
(1)新工人入场时,分包单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施工班组介绍工程情况,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工艺流程,并对新工人三级教育。
(2)施工人员在现场违反纪律及时纠正教育,指出不足和注意事项。(3)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违章操作,通过通知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并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办法,提高工作绩效。
(4)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隐患和问题,提出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合理化建议。
(5)积极与上、下级或同级同事进行沟通,以促进工作成效和技能的提升。(6)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中,可能导致的安全问题,可通过上级逐级上报或越级上报。
9、项目经理部及各部门
(1)在各项与员工相关的制度下发之前,应充分沟通了解员工对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2)在各项与工作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下发之前,应和相关岗位的员工充分沟通,听取和了解分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制度与流程的准确性与可执行性。
(3)工作中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时,可通过工作协调会议、会议纪要、施工纪律等各种方式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执行人进行沟通,保障工作配合时不会出现因沟通不畅产生的问题。
10、其他
(1)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应经常进行交流,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拆,研究与探讨、提高工作进度,改进工作方法,达成改进工作的一致意见,管理思路的交流与沟通,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的提出,解决办法的探讨:进一步工作目标的研究,讨论与确定,以及所管辖员工各类问题的处理意见的交流确定。
(2)项目经理与部门负责人每月应进行交流和沟通,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各方面工作进展情况,工作目标差距、问题指导、提出要求、督促工作进展、达成改进工作一致意见。收集各类建议或意见。
11、沟通要求
(1)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工作配合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通过沟通以明确责任人,相关责任,期限效果等,达成一致共识。
(2)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绩效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目标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管理、日常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中存在于组织,个人和程序上的问题通过相关沟通渠道使有关问题予以界定并明确解决方法、效果、责任等。
(3)人力资源部应定期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方面的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沟通技巧和内容。使员工熟悉合理化建议制度的详细内容,了解建议的渠道,接受过程等。
(4)各级主管负责人应定期与员工就安全问题进行沟通,听取员工和相关方的意见及建议。
(5)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向施工班组分派任务时应使用正确任务说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每月与施工人员班组长就重要安全生产事项进行计划性对话,施工单位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召开会议并讨论安全生产事项,施工单位收集并处理在会议中施工班组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并设置专栏展示安全设备状况和使用情况。
12、沟通反馈
(1)在各个沟通环节中,凡须有回复的意见或问题,沟通双方必须明确反馈的时限,担负反馈性的一方,必须在规定时限内给予回复。(2)人力资源部应定期向分包单位员工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分包方目前工作状态和需求,及时反馈相关领导部门。
(3)工会部门应及时将员工代表就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提出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及时反馈项目部予以解决。
呼市小台什城中村安置房项目部
2011年8月15日
第四篇:协商、沟通与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协商与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一、目的:
通过与相关方及公司员工的协商、沟通与信息交流,确保有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信息沟通,使所有受到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的员工及其他相关方参与和支持公司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并吸取相关方的合理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改进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协商、沟通与信息交流管理。
三、职责:
1、最高管理者负责对重大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信息的决策。
2、管理者代表负责对重大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信息的处理。
3、综合管理部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其他相关方及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传递和处理。
4、工会代表员工参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事务。参与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程序等的讨论、决策。
5、各有关部门负责与相关方进行信息交流、传递和处理,并向综合管理部或管理者代表通报传递和处理情况。
6、各有关部门负责相应职能范围内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信息交流。
四、管理内容与方法:
1、内部信息
⑴内部信息内容包括:
——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的实现情况; —— 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其他要求;
—— 顾客要求过程、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调查、评价及更改信息; —— 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及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案;
—— 各部门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职责: ——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培训的信息; —— 监测、测量结果;
—— 不符合与预防纠正措施的信息;
—— 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的信息; —— 管理评审结果的信息; —— 员工的建议与意见。
⑵综合管理部负责按规定要求将所要传达的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上述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至各部门主管。⑶工会作为员工代表机构,负责组织员工积极参与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务,负责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员工与行政中建立沟通、协商交流的桥梁和渠道。
⑷部门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信息由各部门主管按规定要求负责将其汇总至综合管理部,各部门之间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信息交流由各部门间相互传达。⑸内部信息的接收和处理
①体系运行信息,包括企业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等,由最高管理者公布或授权管理者代表公布,综合管理部向各部门发布,再由各部门传达。
②由下往上传递的信息,包括员工的意见、建议及投诉等,接收和处理的方式为:
—— 有关人员向各部门的主管汇报,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转交至综合管理部,员工的建议与意见经研讨后,由综合管理部通过所在部门给予答复;
—— 员工向其代表机构工会反映或工会召开员工座谈会,收集有关意见、建议信息,向综合管理部或其他相关部门反映。③横向传递的信息,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质量因素、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改、监测测量的结果、不符合纠正措施等,由各部门与综合管理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④对信息交流中涉及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问题要采取对策并及时传达到员工。
⑤全体员工应参与质量方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制定、评审,工会作为员工代表,参与制定决策。
⑥全体员工应接受适宜的培训,了解掌握相应的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技术、方法。
2、外部信息
⑴外部信息内容包括:
—— 质量方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的公开;
—— 与相关方沟通的信息,对合同方施加影响、控制、管理或进行调查的信息;
——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获取或变更的信息; —— 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信息;
—— 相关方的投诉,包括周围居民、上级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及质量监督、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⑵外部信息的传达方式:
①质量方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
由综合管理部负责提供质量方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样稿、登记备案并对外公布,同时作好发放记录; ②与相关方建立联络:
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职能范围内的与相关方联络。⑶外部投诉的接收与处理:
①当外部信息涉及对公司的重大质量事故、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或施工影响投诉时、或政府部门通过现场检查而提出的强制性要求,直接向公司投诉的,由综合管理部填写《信息交流表》,并调查核实,由管理者代表提出处理意见,责成责任部门或相关供方采取相应缓解措施,以削减由于事故或施工而造成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并由责任部门向外部相关方就投诉的处理实施情况进行书面回复。
②直接向供方投诉的,供方应向综合管理部或工程部汇报,并由综合管理部或工程部填写《信息交流表》,负责调查核实,提出纠正措施,并由责任部门向外部相关方就投诉的处理实施情况进行书面回复。同时,应将有关处理情况向综合管理部通报。
③综合管理部可视情况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向管理者代表或最高管理者报告。管理者代表负责投诉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对于因技术、资金等问题一时无法落实措施的,由整改部门提出书面意见,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并根据情况将其转化为目标与指标。
3、各类信息的传递方式
⑴有关相关方的投诉及政府部门的要求,由有关部门作好记录,并填写《信息记录表》,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管理。
⑵有关内部信息由发出信息部门填写在《信息记录表》或其他有关表格上进行传递。
⑶各类信息也可由各部门通过文件、记录、电话、电于邮件等各种形式及时进行相互传递和沟通,但应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能够出示信息传递的可追溯性证据。
4、工作会议
公司每年召开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工作会议,通过工程协调会协商、交流、通报有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动态和要求。在特殊或必要的情况下,应及时召集会议。对发生重大质量、安全和环境问题时,由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召集召开工作会议。
公司相关部门和工会的有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工作会议,应形成和保持记录。
五、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第五篇:公司内部沟通管理制度
公司内部沟通管理制度
一、制定本制度的目的
为促进公司各部门及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培养一种正确的沟通心态,把积极地沟通变成一种习惯,使每一个岗位对上对下的沟通都变成一种需求,在沟通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减少误解和矛盾,融洽工作关系,增进同事及上下级感情,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同时建立良好、健康的问题反映及解决渠道,特制定本制度。
二、沟通前的心态改变
良好的沟通首先要从改变心态开始。
1、健康的心态
我们在整个团队中倡导坦率、真诚、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沟通氛围,倡导全体员工树立端正的沟通心态!要使沟通基于工作本身,让沟通帮助整个团队提高工作准确度及效率;在工作中要保持积极畅通的沟通交流,发现问题时通过正确的渠道反映,而不是背后议论与传播;在谈工作中的问题时,要就问题谈问题,不要包含太多个人情感倾向;在他人向自己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要乐于接受,积极改善。
2、需求的心态
每一个人都要把沟通变成一种需求:对上级来说,下级工作的优秀表现或是不足,下级思想与生活的动态,都要变成自己的沟通需求,积极与下级去沟通;对下级来说,本部门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上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都要变成自己的沟通需求,积极与上级去沟通;对于同事以及各部门之间,积极地沟通也要成为一种需求,以促进工作效率与效果;每一名员工对公司的沟通也成为一种需求,对公司具有代表性问题的提出与建议,对公司改革、发展的建议和意见,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沟通。
3、实事求是的心态。
沟通基于事实!公司各级管理干部要养成倾听来自一线声音的
并积极改进。
8、对于未发生以上情况的员工,也须保持最少每个月一次的沟通。
(三)每一名工作人员
1、当工作中出现需要与上、下级或同级同事沟通的事项,要立即沟通,以促进工作成效。
2、不同部门从事相同或类似工作的人员,彼此之间要加强沟通,促进业务技能的提升与信息的传递。
3、对于本部门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时,可与上级进行沟通,促进改进。
4、对于本公司的发展与变革有较好的意见或建议时,可通过上级逐步上报,或越级上报,以促进企业发展。
(四)公司及各部门
1、在各项与员工相关的管理制度下发之前,要充分沟通,了解员工对制度的意见或建议。
2、在各项与工作相关的制度和流程下发之前,要和相关岗位的员工充分沟通,听取他们的分析,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制度与流程的准确性与可执行性。
3、公司下发的文件,各部门要通过召开会议等方式及时、准确地向本部门员工表达。
4、工作中需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时,可通过工作协调会议等各种方式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执行人进行沟通,保障工作配合时不会出现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的问题。
(五)其他:
1、公司各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关键岗位员工)之间,每月必须进行一次深入地交流,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研究与探讨,提高工作进度、改进工作方式的方法,达成改进工作的一致意见;管理思路的交流与沟通,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的提出、解决办法的探讨;进一步工作目标的研究、讨论与确定,以及所辖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