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介绍
【导师简介】
姓名:张文新性别:男
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学位: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博士(北京师范大学)
职称: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职务: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电子信箱:zhangwenxin@sdnu.edu.cn IV.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领域:专业:发展心理学
研究方向:社会性发展
主要研究领域:●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欺负/受欺负问题及其控制●社会认知发展●父母、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发展●自我系统的发展●儿童青少年发展的跨文化研究。
姓名:高峰强性别:男 籍贯:山东省临朐县
所在系所:心理学系
学历:研究生学位: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吉林大学)
职称: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 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职务:心理学系主任电话:0531—6187579电子信箱:gaofq_11@163.com 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领域:
专业:基础心理学 研究方向:心理学史、理论心理学
主要研究领域:
1、格式塔心理学派研究
2、行为主义的现当代进展研究
3、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研究
4、人格心理研究
5、西方学习理论的现当代价值蕴涵研究。
姓名:权朝鲁、性别 男职称 教授
任现职时间:1996硕士生导师
学科及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系心理学教研室
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领域
专业:基础心理学 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姓名:李寿欣男,青岛即墨市人。1994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学位,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晋升为教授。
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通讯地址: 250014,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电话:0531-6182101(实验室)电子信箱:shxli2001@sina.com专业方向:普通心理学,人类认知
第二篇: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9级新生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9级新生经济状况调查报告
心理学院以学院为单位组织09级全体学生认真填写了我校《新生经济状况调查问卷》以对本院的学生经济状况进行调研。结合问卷调研,心理学院安排08级同学,深入走访新生宿舍了解情况,进而全面、细致地掌握新生的经济状况,及时发现新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准确把握新生生活的基本经济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改进本院困难学生扶助工作。针对问卷设计的五个项目与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心理学院为同学们做了详细解释,指导同学们如实填写。心理学院09级总计186名本科生共同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达100%。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心理学院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总体情况
心理学院09级186名本科生均为山东省内学生,其中,男生37名,女生149名,男女比例1:4。农村学生占到学院学生的大多数,共计121名,占09级总人数的65.05%,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名;城镇学生65名,占34.95%。09级以非独生子女居多且多有兄弟姐妹在读。独生子女81名,占09级总人数43.55%;家庭中有危重病人20名,占10.75%;单亲或由祖父母抚养6名,占3.23%。其中,经济状况较好的共82人,占全年级的44.09%,约只有20%的学生家庭因父母曾接受过高等教育或经营良好家庭年收入在四万元以上(不考虑家庭人口数),家庭经济情况很好;经济状况一般的共45人,占全年级的24.19%,比较困难的共41人,占全年级的22.04%;十分困难的有18人,占全年级的9.68%。
二、心理学院学生学费和生活费情况及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表明,全体09级学生中28.49%的人家庭供给月生活费在400元或以上,28.49%在300-400元,43.01%在300元以下,其中3因家庭情况极其困难导致月生活费供给在100元以下。85.48%的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靠父母供给;11.29%的学生靠亲友接济,共21人;另有3名靠社会资助,3名通过其他途径。通过依靠08级同学深入宿舍交流得知,心理学院09级新生虽踏进大学校门不久,初次面临独立生存,但大多数同学会因考虑到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承受能力而理性消费。
三、心理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44.09%的09级新生(共计82人)家庭年纯收入在6000元
以上,而55.91%的学生(共计104名)家庭年纯收入低于6000元;45名学生家庭年纯收入约2000-4000元;18名学生家庭年纯收入低于2000元,十分贫困。调查问卷显示,导致贫困的原因有如下几类:父母亲人意外伤残、重病在身,劳动能力差;兄弟姐妹多,教育费昂贵;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均无固定收入且收入很低;家中老人体弱,养老负担重;兄姐结婚欠下外债;兄弟姐妹患先天性疾患,医疗支出大;家中务农而因自然灾害、土地贫瘠、土地征用、农产品利润低等问题造成收入少;单亲或由祖父母抚养,其中以前三种原因居多。分析问卷可知,心理学院家庭贫困学生不在少数,部分学生家庭极其困难;另外根据走访调查,我院团总支也了解到,现已有部分同学主动找兼职做以贴补生活费,亟需学校给予困难补助。
据统计,今年秋季开学后,心理学院09级在校生186人,暂无一人因经济问题而辍学,但此次新生经济状况调查所显示的在校困难学生的生活、经济情况同样不容忽视。心理学院领导表示,学院一定会秉承“不让一名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原则,加大对贫困生,尤其是特困生的关注力度。院团总支老师表示,将尽力开发校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为同学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心理学院历来重视以各种奖学金、助学金为主的困难学生扶助工作,针对困难学生补助扶助这一严素的问题,接下来,心理学院将结合调查结果,组织严格评选各种勤工助学岗及助学奖学金候选人,确保各项工作公平公正、万无一失。另外,针对心理学院09级学生整体学生生活水平并不高,家庭普遍并不富裕的现实情况,心理学院计划定期设置一些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理性消费、学业为重的专题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发挥学院学生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新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在新生中间提倡追求知识、发展自我的良好意识风尚。避免个别大学生中享乐主义、奢侈思想对新生的消极影响。
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我院了解总结了同学们的想法。综合同学们的建议,对于学校方面,我院建议提高资金支持,健全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贷、奖、助、补、减”资助育人工作体系。进一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具体希望出台和完善对学生食堂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财政资助、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给予或提高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伙食补贴标准,保证必要的日常生活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应注重资助育人,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受助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重视心理疏导,时刻关注对于他们的励志教育,促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面成才。
心理学院团总支
2009-10-14
第三篇: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青州新校区)
2011年事业编制教师招聘启事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青州新校区)由山东师范大学、青州市人民政府、山东禄禧置业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兴办的独立学院。学院新校区坐落于山东省青州市风景秀丽的云门山东麓教育园区,占地1000亩,总投资近7亿人民币,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学院秉持“工学结合,校企一体化”的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高职教育和其他培训为辅,强化校企合作与学生的实训、实习。学院下设旅游管理系、农林花卉系、太阳能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等,涉及酒店管理、花卉、生物制药、新能源科技等一大批新兴专业群。力争打造一所国内有影响的、社会欢迎、家长满意、教学质量过硬、就业率高、特色鲜明的名校。为充实教师队伍,现面向社会招聘事业编制教师50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要求
1、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5岁以下,身体健康,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
2、专业要求:理、工、农相关专业均可。
二、报名截止日期:2011年9月1日,逾期不侯。
三、报名办法
应聘者在9月1日前请将个人简历电子稿发送到报名邮箱:qzlsxy@163.com简历请以附件形式发送,文件名称为姓名+学校+专业。
四、待遇
1、应聘人员一经聘用,与我院签订聘用合同,由青州市人事局办理相关事业编制手续。
2、经面试合格聘用的人员,工作第一年为试用期,试用期间须在公司实习一年,考察合格后继续录用。
五、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青州市云门山南路9888号邮编:262500
联系人:秦老师***
第四篇:学院介绍
走向希望的岁月
——写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成立之际
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这是一个跨越历史的里程碑!这一天,定格在2010年7月14日。这一天,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黄冈卫生学校、黄冈市中心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合并成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
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这是一段走向希望的岁月。黄冈卫校59年的风雨变迁,黄冈护校45年的发展变化,在鄂东大地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定的足印,给黄冈人民留下了许多值得记忆和回味的篇章。
几度变迁,风雨兼程,黄冈卫校、黄冈护校走过了一条艰苦奋斗的创业路。一次停办,两次下马,三渡长江,七次搬迁,这是黄冈卫生学校59年发展的简单脉络。黄冈卫生学校前身是1952年省卫生厅创办的黄冈医士学校。原校址在鄂城城关镇濠口。1954年,省卫生厅因贯彻院、校调整方针,将学校一分为三(黄石、襄樊、武昌卫校)而停办。1958年5月,原黄冈地区行署卫生科征得省卫生厅同意复校,更名为黄冈卫生学校,校址在黄州考棚街一字门。1958年8月开学,1959年9月迁至东门外,1960年1月因与黄冈大学换房,黄冈卫校校址迁至黄州宝塔附近。1960年7月黄冈大学迁往鄂城,后黄冈地区行署又决定将黄冈卫校再迁回东门外。1961年8月因贯彻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黄冈大学撤消后,黄冈卫校迁往鄂城的黄冈大学校址,与该校医疗系合并,成立了黄冈医学专科学校。1962年9月,黄冈医学专科学校更名为黄冈专署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63年9月,恢复黄冈卫校校名。1970年10月因“小三线”建设的需要,原黄冈地委决定黄冈卫校在罗田三里畈建校。1972年10月迁建完毕。1978年9月,黄冈卫校开始在黄州龙王山小黄金岗征地建校,做好回迁黄州的准备。后征得省、地有关部门同意,将黄冈卫校迁回黄州。1988年,黄冈卫校全部迁回黄州,从此结束了一校两址、十年分居的局面。
创办,停办,恢复办学,这是黄冈护校45年发展变化的基本勾勒。黄冈护校创办于1965年,“文革”期间停办,1979年恢复办学,1997年6月,经湖北省教育厅综合评估授予合格学校。该校是国家批准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行政隶属于黄冈市中心医院,是湖北省仅有的两所医院附属护校之一。
经历59年的风雨变迁,黄冈卫校人发扬“勤俭建校、求真务实”的作风,以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使学校步入和谐发展快车道。在学校历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2000年,黄冈卫校被教育部首批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园林式学校”,被省卫生厅命名为“文明卫生学校”,被省卫生厅、人事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2006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等七部门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学校附属医院被黄冈市政府确认为市区唯一的一所“惠民医院”,2008年学校定为首批省级示范中职学校。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的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集普通中专、成人专(本)科及网络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学校。
经过45年的风雨兼程,黄冈护校紧紧依托医院,充分利用优势,强化管理,以学生为中心,狠抓教育质量,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先后被湖北省教育厅、卫生厅、黄冈市教育局授予护理教育的“优秀专业”和“骨干专业”。
被黄冈市人民政府、市公安局授予“安全文明先进单位”,被湖北省高等学校 1
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授予“2006~2008年招生工作先进单位”。45年来,该校综合治理无一例治安案件发生,共获市级以上集体表彰67次,教师个人表彰221次,学生就业已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和地区,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成为护理特色教育园地的奇葩。
辛勤耕耘,兴医重教,黄冈卫校、黄冈护校走出了一条奋发有为的发展路。
这是一组凝聚艰辛和汗水的数字,这是一组写满坎坷和智慧的数据。它记录着黄冈卫校和黄冈护校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作为一所市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黄冈卫校由黄冈市卫生局主管,实行校长负责制,共设12个职能科室,2个党群机构,1个附属机构,并设有7个专业学科。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达70000 m2,专业实验室41个,藏书19.6万册。除建有办公大楼、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培训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公寓楼、标准化食堂、400米标准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外,还拥有校园网、微机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实现了教学设备现代化。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四季花草飘香,是学生宜居乐学的“花园式”校园。黄冈护校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从建校之初的租校舍、借教室、少设备发展为拥有自己独立的综合教学大楼和设备完善的解剖、化学、病理、护理实验室及图书室、微机室、电教室等。各种临床教学设备,学生食堂、图书阅览、学生操场与市中心医院共享。学校为学生配备了专职的辅导员和心理辅导老师,校内
实行半封闭式的规范化管理,学生澡堂、公寓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寝室全部配有程控电话,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办学规模趋于合理。经过多年的发展,黄冈卫校形成了以普通中专和联办大专为主体,全日制成人教育专科、本科并举的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格局。
联办专业本科有药学、护理,专科有药学、护理、医学检验,中专有护理、助产、药剂、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卫生保健等。
2009年,学校在职教职工190人,全年招收新生1817人。09级开设专业7个,全年各类毕业生1090人,就业率96.51%。59年的岁月历练,黄冈卫校人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让黄冈卫生学校在全国中职教育园地熠熠闪光。黄冈护校设在市中心医院内,系副县级事业单位,学校从建校时5名专职教师到今天的专兼职教师90余人,在校生从当初的不满120人到今天在校学生1000余人;截至2010年6月,总毕业生人数5075人,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护理人才。
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艺术欣赏课、英汉双语教学实验课、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竞赛,请著名医学专家作学术报告、举行名师、骨干教师及师德标兵报告会,建立教科研专项奖励制度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黄冈卫校现有专任教师147人。其中研究生毕业5人,本科毕业130人,高级职称49人,中级职称89人。“双师型”教师91人。省、市政府表彰的优秀教师各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名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24人,享受市政府津贴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在国家、省、市有关学术团体中任职30余人。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教科研队伍。近10年来,各级获奖论文245篇,各级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394篇,出版著作及教材等10
1部。黄冈护校现有专兼职教师90余人,高、中级职称占65%以上,10余名
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300余篇论文。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不仅学到了丰富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过硬的实践技能,成为各级医疗机构深受欢迎的护理人才。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在黄冈卫校和黄冈护校数十年的发展史中,共向社会输送医药卫生技术人才45000余名。在黄冈卫校的近4万余名毕业生中,优秀人才层出不穷。他们中有扎根基层不图名利,受到人民爱戴和信赖的医药卫生技术各类人员;有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科技拔尖人才和业务骨干;有获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教授、硕导;有勇于拼搏,艰苦创业的现代企业家;有廉洁奉公,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还有远涉重洋,在异国他乡寻求发展的学子。近5年来,受省表彰的三好
学生达15人,受市表彰的三好学生50人,受学校表彰的三好学生近4000人次。毕业生中,人才辈出。他们有全国劳动模范杨金花,主任医师、硕士导师黎烈荣,硕士导师刘胜武,主任医师、中医研究员程如海,美国小石城协济诊所执业医师、硕士雷巧莉等。黄冈护校的历届毕业生均以基础理论扎实、上岗动手能力强、岗前零试用期而受到全国各地用人单位好评,200余名学生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目前毕业生遍布全国,许多已成了当地医疗机构的护理骨干,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还走出了国门。在抗击非典、甲型H1N1流感及汶川地震救灾活动中,学校的毕业生冲锋在医疗抢险救灾的第一线,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医者风范,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和大力表彰。
社会效益日益显著。由于学校的专业特色明显,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强,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毕业生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区),涉及多个行业。珠海、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医疗单位以及各有关宾馆、旅游景点、社区服务站纷纷来人来函,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克难奋进,开拓进取,黄冈卫校、黄冈护校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的创新路创新是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黄冈卫校、黄冈护校人永远不变的追求。数十年的创业之路,数十年的奋斗岁月,书写了一曲曲激动人心的创新之歌。
理念创新上层次。学校实行“办骨干专业,创学校特色”的战略,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新进人员,规定一律聘用上岗,待遇与岗位挂钩,对于新进人员,一律大学本科学历,经考试、试用后择优录取。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为提高和巩固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实行“出口”带动“进口”的战略,紧抓“以出求入”进行运作,不断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用人单位对大专生的需求,在发展已有优势的情况下,攀层次,升水平。在万俊华、施建平等历届领导的不懈努力下,最终促成了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合并,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办学理念的创新,带来了学校的新发展,使学校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办学模式向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办学模式的彻底转变。
教学创新结硕果。教学教改达到了智能多元化目标新高度。学校围绕学生“智能多元化”目标,进行了教学创新,成效明显。学校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法,将长期形成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改为“目标教学”,使课堂中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充分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使知识的传递和接受有机融合;学校注重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在坚持开发学生多种智能总目标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开发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为学生创造一
个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环境,在教学上采取“多元切入”的办法,为学生提供多元智能发展的多元途径,让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人才要求有机结合。学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根据中专毕业生就业特点,黄冈卫校在必修课之外,开设个性选修课,并制订了相应的学分管理制度。该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入校进行一学期基础课学习后,开始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进行个性选修课程的学习。个性选修课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学生需求及就业需求特点,从人文、医学基础、医学专业等三个方面开设课程55门,如书法、日语会话、广东风土人情、就业应用文写作、求职与应聘、民族舞蹈基础、音乐基础与欣赏、葫芦丝演奏基础、花卉盆景艺术、大众健身操、医学美容、全科医学概论、心电图等。个性选修课系统工程自2005年秋季正式启动以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多才多艺的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挖掘,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参与医学工作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日后从事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受到师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师资保证。
管理创新促发展。黄冈卫校以校长万俊华为首的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充分体现民主管理特色。学校坚持实行“校领导接待日制”,使师生能与校领导,进行面对面沟通与交流;建立“首问负责制”,方便了外来人员进校办事;制定了“校务工作运行管理暂行规定”:日常秩序管理,实行全天候、立体型“校务值班制”;职工上班,实行“挂牌上岗制”;督查工作,实行“校务督查制”;针对职工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实行“提案制”。为鼓励和督促中层干部,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情况,学校推行“中层干部听课制”,等等,这些制度的推行,体现了学校管理的时效性,也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和工作的和谐性,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在医疗服务、后勤服务和培训服务三方面推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职责,有效地激发了部门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求真务实,打造品牌,黄冈卫校、黄冈护校走出了一条熠熠生辉的特色路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特。黄冈卫校、黄冈护校人深知“特色立校”的重要性,并为之奋斗不止,数十年来不懈努力。
黄冈卫校重视基础投入,注重专业建设,努力打造卫生职业教育品牌。针对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专业雷同,专业不专,特色不特,从而导致学生难就业的实际,依靠自身力量,聘请社会各有关单位及人员,成立了专业顾问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需求调研活动,结果表明,护理专业人才服务周期短、更新快,社会需求量大,尤其缺乏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适应社区服务、整体护理高素质的复合型护理人才。因此,学校按照“办好骨干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拓展短线专业”的要求,对护理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学校积极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联系,得到日方大力支持,由日方长期选派两名护理专家来校任教,联合开办护理专业,加快了护理教学改革步伐和培养与国际接轨护理人才的进程。2000年,学校的护理、药剂、医学检验等专业被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为骨干专业。2001年经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认定,学校的护理、助产、药剂、医学检验为合格专业,护理、助产、药剂为优秀专业。为迅速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学校特别注重品牌专业的建设。为此,学校把护
理、药剂、医学检验,作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多措并举,实现特色立校。黄冈护校充分依托医院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得天独厚办学条件,强化学校管理,以出“精品”为目标,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学生素质乃至社会就业均受到社会好评,先后被湖北省教育厅、卫生厅、黄冈市教育局授予护理教育的“优秀专业”和“骨干专业”。2002年,学生参加全省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竞赛中,力挫群雄,获得全省地、市、州同专业组的第一名。
学校毕业生杨金花创办了鄂东第一家社会福利院,获得全国及省市各类表彰和荣誉称号30多次。吴杏荣在护理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努力钻研业务,多次被市县两级政府评为“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钟杏梅默默耕耘在护理岗位近三十年,现任湖北省护理学会理事、黄冈市护理学会理事长,曾荣获“湖北省优秀护理管理者”、“黄冈市优秀护士”。她们的业绩,为黄冈卫校、黄冈护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黄冈职院医药卫生学院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希望路 2010年7月14日,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注定是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征程。这一天,群星璀璨的鄂东高职园地再添新枝,翠绿灵动,清香益远。这一天,黄冈卫生学校和黄冈护士学校正式并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成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
从此,黄冈有了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填补了黄冈无高等医学教育的空白。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有了健全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了办学综合实力。
从此,730万老区人民有了本土的医药卫生学院,有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这个光荣而重要的使命的高等医药院校。黄冈未来将有更多更好的卫生人才,为老区人民的健康幸福保驾护航!
从此,莘莘学子深造成才有了一个更理想的选择,胸怀“悬壶济世”之情的有志青年,有了更宽阔的成长平台。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心怀远大理想的学生,从这个平台上起飞,展翅翱翔,在各条卫生战线实现理想、一展壮志!
为此,鄂东大地为之欢腾,白衣杏坛为之鼓舞。
八年升格路,一曲奋进歌。一路关爱,一路深情。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的成立,倾注着各级领导和历届学校领导的大量心血。黄冈卫校人、黄冈护校人,不能忘记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卫生厅,黄冈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我们衷心祝愿,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在新的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走向新的希望,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第五篇:心理沙盘介绍
沙盘游戏疗法(Sandplay Therapy)创立者是瑞士荣格心理学家多拉·卡尔夫,她将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和中国哲学思想,与洛温菲尔德的“游戏王国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沙盘游戏。该疗法诞生之初主要是为儿童心理咨询服务,但很快就运用于成人了,目前,沙盘游戏疗法已经走进大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医院、社区、孤儿院、戒毒所、监狱、部队等,且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建设、团体心理辅导中也都获得了有效应用和普遍认可。
作为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一种探索心灵世界奥秘的方法,沙盘游戏既简单朴素又美轮美奂,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感知到她的魅力和我们内心的不可思议,而当你学会运用她的时候,将体验到心理学人的力量与美。
儿童沙盘游戏体验
让孩子在喜爱的沙盘游戏中提升心理能量,顺利完成不同阶段的成长任务,成功应对繁重的学业及竞争压力;更能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开发潜能,培养情商。全程由专业的沙盘游戏师一对一陪同,为孩子创造自由与受保护空间的沙盘游戏。
沙盘游戏又称箱庭疗法,通过潜意识和意识在沙盘上的呈现来进行个体成长。目前被广泛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沙盘师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与受保护的环境,儿童从沙具架上自由挑选沙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自由的摆放、玩耍,进行自我表现。通过在沙箱内摆放沙具,儿童塑造了一个与他(她)内在状态相对应的心理世界,展现出一个美妙的心灵花园。沙盘游戏包含着天性的释放与自性的整合,于是,也就能在沙盘游戏中得到治疗与治愈的条件和机会。
沙盘游戏可以:
★给儿童建立一种沟通与交流的途径。★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促进孩子身心和谐。★提升儿童的创造力。★提高儿童认知能力。
★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更好的与孩子相处。★使孩子得到愉快和轻松。★是儿童接触与适应环境的手段。★沟通儿童的意识与情感体验。
关于我们:
沈阳爱哈博儿童成长之家的沙盘师有丰富的儿童沙盘经验,极具亲和力。沙盘室内有3000多种沙具,团体沙盘、个人沙盘一应俱全。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个最安全和放松的环境,让孩子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让家长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爱哈博儿童成长之家更有21天拖延矫正训练营,超级注意力训练营,情商、记忆力、阅读、专注力等专项课程。
联系我们: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56号明日大厦6楼 电话: 400-118-5158 ***
下面为沙盘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