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工会履行基本职责问题的几点思考(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13:1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工会履行基本职责问题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工会履行基本职责问题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影响工会履行基本职责问题的几点思考

影响工会履行基本职责问题的几点思考

李 达,李居忠

(山东大学 工会,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法律赋予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工会的存在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改革乃至社会稳定。但是,受法律表述的原则性、配套立法的相对滞后、主观认识的局限对法律和法规制定与落实的影响以及基层组织工作的人治因素等问题的制约,工会基本职责的履行表现出曲折的渐进的特征,整体状况尚不令人满意。

[关键词]工会基本职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表述方式;人治因素

[中图分类号]D4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153(2003)01-0025-0

3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工会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对工会基本职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从“有保护工人、职员群众利益”[1]的责任,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再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3]。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反映了工会的本质属性,对于我们切实发挥工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当前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工会履行基本职责,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法律表述的原则性影响着工会基本职责的落实

现行的《工会法》较前两部立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偏重宣示性向可适用性迈了一大步,最典型的就是?quot;工会是干什么的“做出肯定的回答:”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4]”工会组织和教育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5],”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6]并对本法的部分条款增加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作为一部规范工会工作的基本法,在其总则中如此明确地规定工会的责任,应该说充分地揭示了工会的本质,为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和任务。毋庸讳言的是,由于国家政治经济改革处在一个变化发展过程,任何政策法规的出台都不能脱离大的社会背景。如同1950年《工会法》和1992年《工会法》,现行《工会法》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立法的着力点在于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职工队伍的变化,工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须从法律上予以规范和保障“。[7]因此,新《工会法》对有关企业工会的内容

作了较大的修订,从工会组织的建立到工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及履行权利义务的途径等。对目前工会存在?quot;随意撤并、组建困难、会员锐减„„工会干部的权益受侵犯„„拒缴、拖欠工会经费„„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8]等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二,由于处在大的社会变革背景下,经济在转型,政治在向着民主与法制过度,社会实践在探索中前进,既有的经验教训可资借鉴的又不多,所以表现到立法上,就体现为宏观的原则性宣示较多,使法律的执行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弹性空间里,具体表现则是“应当”或“可以”这些不具强制力的词汇过多。这样就给工会法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使某些条文落实起来就有较大弹性:法律本身做了硬性规定的落实起来相对容易;而法律本身只是原则要求的,落实起来就复杂的多,在民主法制意识强的地区、行业、部门或单位,落实的程度会相对高一些。

二、配套立法的相对滞后使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缺乏依托

如果说原则性是一部基本法必须具有的先天属性,那么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则是它的必然要求。即便是在《工会法》已做了较为具体规定的企业中,由于企业所处地域和行业不同,在共性的问题之外也会存在有差异的个性问题。而在《工会法》较少提及的部门,如教育等事业单位,特殊性的问题则更多。这就需要为《工会法》配套的法律、法规,使原则性的法律更易于操作。

《工会法》使用了“职工合法权益”这个概念,在本法中,就违犯职工劳动权益作了具体阐释:“

(一)克扣职工工资的;

(二)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

(三)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

(四)侵犯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

(五)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9]增加这些规定,使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了明确的内容,有利于企业、事业单位工会的维权工作。但应该看到,这里强调的只是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权益的范畴,针对的也是部分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并非具有绝对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只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部分。而“职工合法权益”,无论是内涵和外延都要较其丰富和宽泛的多。在民主法制建设尚处于完善过程的阶段,职工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集中体现在民主权利上?quot;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10]这才是具有根本性、普遍性的问题,因为只有随着职工民主权利的落实,才可能从根本上或说源头上杜绝产生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即便产生了也才可能得到相对圆满、使各方都满意的解决结果。

在保障职工民主权利上,本法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11]”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决定的事项,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办理。“[12]这里的关键是”工会依照法律规定“。如前所述,关于职工的劳动权益,依据的是相应的有关劳动的法律、法规,并在本法中明确,”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权益。“[13]”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14]关于保障企业职工民主权利,尤其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本法在第三十五条和三十六条有相应的规定,使工会工作有法可依。而对它们以外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委员会,则?quot;依照法律规定组织职工采取与企业、事业单位相适应的形式。参与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

”[15]饫锏墓丶蚴?quot;法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经实践证明是落实民主权利的好形式,并在本法中多次提到,但是关于职工代表大会的法律法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16]颁布以来,尚未有进一步的建立健全,未能形成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此项重要工作,只是在其他一些相关的法律中有所涉及,这就使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民主制度的建设遇到困难。以高等教育事业中高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为例,在《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条、《教师法》第七条第五款、《教育法》第三十条中,都提到教职工代表大会,强调了其在高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却都没有关于它的具体规定。而高校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依据--《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17]至今尚未成为正式的法规。重要问题上相应法律、法规配套的严重滞后,不仅使基本法原则规定的权责难以落实,也使工会在具体工作中缺少依托。

三、主观认识的局限影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使工会履行基本职责受到阻碍

(一)立法机构在立法工作中存在孰重孰轻的认识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基本法的重点偏重企业,虽较以往两部法律兼顾到其他如事业等,有了一定的进步,仍有过轻之嫌。其二,偏重基本法,而对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缺乏紧迫感,有关基本法的实施细则未能及时出台,使基本法的原则性的指导不能及时转化成可在实践中操作的具体规定。这里涉及两个认识问题,一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对基本法落实情况的认识程度,这直接影响着它对各级立法机构和具有制定法规权的政府有关部门贯彻基本法的督导力度;二是各级立法机构和具有制定法规权的政府有关部门对基本法的重视程度,这直接影响着各地区或各部门对基本法的具体落实。新法颁布一年来,各省区或行业所做的对基本法的配套工作充分表明了这一点。重视程度高的省区或部门,及时地出台了配套的实施意见或条例,而重视程度不够的省区或部门迟迟没有相应的措施出台。

(二)对基本法认识不足,使配套法律、法规中存在”套话敷衍“现象。基本法中已有原则性规定的条款,配套的法律、法规需要将其具体化,使缺少可操作性的条款具有可操作性,然而情况并不尽然,把基本法照搬下来,或换个原则说法,甚至还不如基本法表述清楚的现象并不鲜见。这里暴露出两个问题,其一,法规的制定脱离实际,少数人在小圈子内闭门造车,要么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不了解,要么囿于己见以偏概全;其二,虽名誉上是配套法规,但对本法的认识不充分,尤其是对本法中那些原则性的条款,不能结合党的治国方略、宪法精神和形势需要,融会贯通地加以理解运用。这里有法律、法规的严肃性问题,更大的原因则是制定者的思想认识问题。于是,就出现了重宣示意义大于重实践意义的现象。

(三)对工会组织的认识存在局限,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得不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思想层面上,对于党政与工会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清,以党政代工会。认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和维护着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其中自然包括她所属的阶级的利益;而在党领导下的政府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人民政府,既然如此,工会的代表和维护职责就有些重叠,甚至是多余,至多是维护某些具体的低层次上的利益,说到底是次要的、从属性的、无须加以重视的。其二,法律依据上,对总体利益与具体利益的关系认识模糊。认为虽?quot;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18]但是“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

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19]这一限定,原本隐含着哲学层次的相对关系,需要辨证地理解和运用。而在具体实践中,却往往理解为总体包括个体、局部服从于全局,片面地趋向于绝对化。其三,管理体制上,由于工会依附于党政,从干部配备、选拔、管理、待遇,到组织活动场地、设施、经费等无一不是,而且越到基层这些因素的制约力越强。所以,工会难有大的作为。

由于以上认识上的不足或缺陷,导致对工会的工作重视不够,使工会地位不高。直接的后果是:一是职工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依赖性减弱,“据全国总工会调查表明:1997年基层工会已从1995年的593113个减少到510276个,1998年又减少为503532个,会员人数从1995年的103996314人减到1997年的91309843人,1998年又减到89134262人。”[20]二是工会被认为可有可无,原已存在的被随意撤并,尚未建立的组建困难。工会地位的长期弱势,使人们思想意识上积淀了对工会的成见,代表性的观点则是工会无大事。要改变这种习惯认识,并不是简单的学习教育所能达到,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民主法制的实践中逐步完成,但目前这种认识上的局限却无疑影响着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惯彻落实,使工会履行基本职责受到阻碍。

四、基层工会工作的人治因素,使工会履行基本职责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

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主观认识局限的克服,将是逐步的渐进过程,因此在工会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治色彩较浓,在基层履行基本职责上呈现出模糊和随意性,基本职责的落实因人而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单位或部门管理者的民主法律意识。这在目前是至关重要的。

民主法制意识强的管理者,一方面会在宏观上以建设和促进民主法制发展的精神来看问题,在涉及职工利益方面,会从法律的原则框架内主动深入领会法律的精神,适应形势需要从法制的角度来审视面对的具体工作;一方面尊重工会的地位,重视发挥工会的作用。

其二,部门或单位工会领导者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三种领导体制所具有的特征上。

一是工会主要领导由党政负责人兼任,这种领导体制利弊互见。从理论上看,它使工会的地位、源头参与等问题得到解决;从实践上看,有利于工会在某些工作上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关乎工会自身利益的方面,宜得到相应的尊重。但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容易出现角色上的错位,使党群或政群相混淆,以党代工、以政代工,特别是在利益关系出现矛盾时,所代表的工会角色就淡化了。

二是工会主要领导具备部门或单位级领导的职级且专职从事工会工作,这是目前对工会发挥作用最为有利的一种领导体制。从组织管理上看,由于领导者具备部门或单位领导的身份,部门或单位领导层相对容易把他视为领导层的一员或平等的合作协商伙伴;从习惯认识上,部门或单位的各级职能机关,一般情况下,也会对他乃至工会组织给予相应的重视,对待工会工作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一般采取合作的态度。但是,目前由于采用这一领导体制的部门或单位,其领导者往往是转岗的原部门或单位领导,他的影响与其说是依赖现任工会领导的身份,还不如说是其以往职权或“人缘”的延续更确切。这样一来,消极的一面显现出来,即包括领导者自身也认为这一安排有“照

顾或过度”的成分。人的因素大于工会组织的因素,这就使组织作用的发挥过度依赖于人治,因人而异容易反复.三是工会主要领导职位空缺而由党政领导分管,安排部门或单位中层干部具体负责工会工作。这一领导体制的关键问题是,工会的特殊性容易被忽视。从分管领导者的角度,要区分工会和其他分管单位的不同,需要具备相关的理论、法律、政策知识和对工会组织性质、实践特点的了解,而要做到这些几乎完全依靠领导者的自觉主动,取决于领导者的自身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参差现象。从具体负责工会工作干部的角度,更难于摆正工会的位置。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对工会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关系的把握。往往把党的领导片面地理解为工会事无巨细向党委请示汇报,谨慎有余开拓创新不足,表现为安排什么干什么、不安排就不干。表面上看是紧紧跟着党,实际上是怕担责任,没有承担起党赋予工会的任务,泯灭了职工群众对工会的希望。其次,由于工会组织较其他职能机构不一样,缺乏硬性的指标性任务,在部门或单位的总体工作中,事实上往往处于边缘状态。且工会工作要求工会干部准确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政策和法律,才能使工会有所作为,而这一点往往是基层干部所欠缺的。于是,为数不少的工会干部甚至觉得工会连一般的职能机构也不如,矮人一等。尤其是从职能机构转岗过来的干部,有一种失落感、被轻视感。再次,干部从自身利益考虑,过度思想和避重就轻思想严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表现到具体工作上,要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所事事;要么肯在文体、福利等工作上下功夫,尽量选择关系易协调、不宜产生矛盾的事做,以表现工会的存在和干部的业绩,却在一些涉及职工权益的重要问题上退避三舍,使基本职责的履行停留于口头。

受上述因素的制约,工会履行基本职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呈现曲折的渐进的特征。认清问题,克服不利的消极的影响,使工会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形势,肩负起党的重托,不负职工群众的希望,不仅是工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给予关注的。

参考文献:

[1]1950年《工会法》

[2]1992年《工会法》

[3][4][5][6][9][10][11][12][13][14][15][17][18]新《工会法》

[7][8][19]工会法基本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23-24。24-27。2

4[16]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1986年9月15日

本文原载《工会论坛》第 卷第 期(总第48期)

第二篇:工会履行基本职责之我见

工会履行基本职责之我见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段朱自清《春》的开首句子,就是这样形象地道出了春天来临时的心声。而**工会于今天宣告成立,用同样的这句话来形容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也是最贴切不过了。我们在寄予工会种种厚望的同时,是否也需要思考如何把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和义务落实到实处呢?下面谈谈我对工会在履行基本职责时的一些看法:

一、工会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理所当然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主观上的认识不一致,工会在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过程中,往往有种插不上手、使不上劲的感觉,甚至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无可奈何的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弱化了法律赋予工会的神圣权利和义务。通过对新《工会法》进行学习后,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摒弃那些胆怯心理,理直气壮地去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这个基本职责。其主要理由有以下三点:

一是新《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扩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法律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在我国大力推进以法治国的今天,作为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应该牢固树立依法治会的思想,积极地、理直气壮地依法全面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

益的基本职责。如果基层工会组织连自己的基本职责都没有履行,它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工会组织。如果属于客观原因,就应拿起法律武器,请求有关部门追究有关方面的法律责任。

二是工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通过历史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发展产物,反抗资本剥削是工会产生的阶级基础。从工会的产生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看,虽然各时期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争取和维护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是始终贯串其中的一条主线。职工群众加入工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寻求工会对其合法权益的维护。如果基层工会组织不去理直气壮地履行维护职能,不站在职工一边替职工说话,不为职工争取和谋求其合法权益,就会极大地影响职工加入工会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工会组织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三是制度改革的需要。新《工会法》规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合法劳动权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各项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保障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举措的公平、公开、公正,工会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工会既要依法代表职工参与有关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又要在有关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受理、反映、参与解决职工提出的个别问题,参与劳动纠纷的调解处理。

二、工会履行维护基本职责的着力点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来说,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与各社会群体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总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在不同群体利益之间,也可能产生矛盾。那么工会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去履行维护基本职责,以实现工会的工作目标呢?通过学习新《工会法》,我们认为,工会组织应当正确处理好“两个维护”的关系,即“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只有在遵守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前提下为职工争取和维护最大的合法权益才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会的着力点应放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心操在职工,劲使在职工,工作做在职工,是做好维护职责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会是为职工服务的,各项方针政策、各项工作任务,最终要靠职工落实,最终要落实到职工。将工会工作着力点放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工会发挥在构建和谐环境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决定的,是工会的性质决定的。只有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工会才能有最广泛最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地蓬勃发展壮大。

三、工会履行维护基本职责的几点建议

1、加大工会的宣传工作力度。工会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创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平台。如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

络等媒体加大对工会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组织知识竞赛,撰写理论文章,开办讲座、专栏、墙报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广泛宣传。

2、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虽然履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但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工会工作的服务意识还是有待加强,还往往容易存在着“坐、等、靠”的思想,还要花大力气去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始终把职工愿望和情绪作为“第一信号”,善于从职工最关心、与职工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替职工打算,为职工着想,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团结、动员、教育职工和服务职工结合起来。

3、努力争取工会和职工参与权、知情权的落实。工会要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凡讨论制定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和规章制度,都要力争参与进去,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使之体现在相关的规章制度中。

4、建立健全各项工会机制。有效地开展工会工作,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工会机制和环境,激励引导员工立志成才、奋发向上、率先垂范的精神,主要是包括动力机制和保证机制两个方面。动力机制旨在形成员工内在追求的强大动力,主要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即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

制。保证机制包括法律保证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证。法律保证主要是指通过法律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利益、名誉、人格等不受侵害。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另外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福利制度,则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工会凝聚力的手段。

5、工会履行维护基本职责时要注意做到“三拓展”。一是要注意拓展教育空间,二是要注意拓展教育阵地,三是要注意拓展教育资源。对于工会组织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命题。

第三篇:关于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思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这是党中央在全局中对工会职能的定位,是《工会法》赋予工会的义务,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工会工作的要求。

一、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会工作,树立正确的维权观要把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和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一起来,提高对工会维护职能的理性认识。要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把握。从全局来认识问题,研究和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大局服务。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人民总体利益的前提下,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具体利益,解决好职工切身利益中的突出问题。要形成与时俱进的维护理念。工会工作与社会经济矛盾、劳动关系矛盾密切相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劳动关系的新的变化,使工会维护工作的领域、重点、对象、方法也要随之变化,要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必须注意研究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形成与时俱进的维护理念,不断创新和丰富多元的维护手段,开拓实现维护的新的领域。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职工的自我维护能力,保持职工群众在发展生产力中的先进地位,确立为工会维护职能价值的最高追求。这是工会对职工集体利益以的最本质最实际的维护。这种维护改变了职工群众在工会维护职能中的定位,把职工从客体转变为主体,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大大激发了职工群众的智慧和才能,以自身优良的素质和高超的劳动技能赢的优势的竞争力。

二、充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职工法定权益。工会组织要善于依法办事,提高用法水平,通过法律来解决各种维权问题。要掌握工会维权的法律依据,认真学习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要在精通法条上下功夫,要不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努力推动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具体规定的职工权益落实到位。加大对《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依法办事的氛围,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通过人大执法检查,促进《工会法》的实施。发挥工会法律监督作用,工会要积极参与劳动、安全监察等部门的联合检查,监督落实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加强安全生产和防治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源头参与的渠道,做好源头维护工作。发挥工作组织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参与面广参与线长的优势,选好参与的角度,选好参与的层面,充分利用各种参与的渠道,从工会的立场、角度提出 合理的主张和要求。参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通过与党政部门的联系会议重点解决阶段性突出问题等。要抓住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时机,解决突出问题,抓出成效,提高维权的实效。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维护的重点是不尽相同的。如私营企业维权的重点是工资是否合理、是否按时发放,是否交社会保险等。要切实解决为职工群众所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取得令职工群众更加满意的效果。把处于相对弱势的职工群体,如进城务工人员和特困职工,作为重点维护对象,正确处理好他们的劳动关系,维护好他们的具体利益,从而创新和丰富多元的维护手段。

三、建立健全各项维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关于工会维权的两个重要机制——职工代表大会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都有明确规定。如何有针对性地探索创新维护手段,不断赋予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新的生命力,以适应劳动关系的新变化?不断提高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建制质量,促进劳动关系双方在劳动关系运行中充分合作,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集体协商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动态性机制来建设,使集体协商经常化、动态化和制度化,并突出开展专项集体协商,以适应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不断创新集体合同建制形式,实现集体合同的广覆盖,使尽可能多的职工,能受到集体合同的保护;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履约保证机制,保证集体合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认真研究和应对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推动企业通过集体合同更好地承担起对职工的道德责任。创新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非工企业民主管理工作。针对面广量大的小型非公企业单独召开职代会难的实际情况,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创新职工代表大会形式,通过建立区域职代会、行业职代会、企业集群职代会制度,为这些小企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行使知情建议权、审议通过权、检查监督权,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另外,要积极推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发挥作用,定期研究解决区域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探索如何发挥劳动争议处理“第一道防线”——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作用,避免劳动者判决或裁决胜诉,却被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现象发生。为困难职工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篇:基于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思考调研

文章标题:基于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思考调研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这是党中央在全局中对工会职能的定位,是《工会法》赋予工会的义务,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工会工作的要求。

一、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会工作,树立正确的维权观,要把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和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一起来,提高对工会维护职能的理性认识。

要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把握。从全局来认识问题,研究和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大局服务。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人民总体利益的前提下,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具体利益,解决好职工切身利益中的突出问题。

要形成与时俱进的维护理念。工会工作与社会经济矛盾、劳动关系矛盾密切相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劳动关系的新的变化,使工会维护工作的领域、重点、对象、方法也要随之变化,要履行维护的基本职责,必须注意研究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形成与时俱进的维护理念,不断创新和丰富多元的维护手段,开拓实现维护的新的领域

。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职工的自我维护能力,保持职工群众在发展生产力中的先进地位,确立为工会维护职能价值的最高追求。这是工会对职工集体利益以的最本质最实际的维护。这种维护改变了职工群众在工会维护职能中的定位,把职工从客体转变为主体,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大大激发了职工群众的智慧和才能,以自身优良的素质和高超的劳动技能赢的优势的竞争力。

二、充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职工法定权益。

工会组织要善于依法办事,提高用法水平,通过法律来解决各种维权问题。

要掌握工会维权的法律依据,认真学习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要在精通法条上下功夫,要不断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努力推动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具体规定的职工权益落实到位。

加大对《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依法办事的氛围,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通过人大执法检查,促进《工会法》的实施

。发挥工会法律监督作用,工会要积极参与劳动、安全监察等部门的联合检查,监督落实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加强安全生产和防治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工作。

要充分利用各种源头参与的渠道,做好源头维护工作。发挥工作组织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参与面广参与线长的优势,选好参与的角度,选好参与的层面,充分利用各种参与的渠道,从工会的立场、角度提出合理的主张和要求。参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通过与党政部门的联系会议重点解决阶段性突出问题等。

要抓住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时机,解决突出问题,抓出成效,提高维权的实效。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维护的重点是不尽相同的。如私营企业维权的重点是工资是否合理、是否按时发放,是否交社会保险等。要切实解决为职工群众所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取得令职工群众更加满意的效果。把处于相对弱势的职工群体,如进城务工人员和特困职工,作为重点维护对象,正确处理好他们的劳动关系,维护好他们的具体利益,从而创新和丰富多元的维护手段。

三、建立健全各项维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关于工会维权的两个重要机制——职工代表大会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都有明确规定。如何有针对性地探索创新维护手段,不断赋予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新的生命力,以适应劳动关系的新变化?不断提高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建制质量,促进劳动关系双方在劳动关系运行中充分合作,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集体协商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动态性机制来建设,使集体协商经常化、动态化和制度化,并突出开展专项集体协商,以适应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不断创新集体合同建制形式,实现集体合同的广覆盖,使尽可能多的职工,能受到集体合同的保护;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履约保证机制,保证集体合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认真研究和应对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推动企业通过集体合同更好地承担起对职工的道德责任。

创新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非工企业民主管理工作。针对面广量大的小型非公企业单独召开职代会难的实际情况,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创新职工代表大会形式,通过建立区域职代

会、行业职代会、企业集群职代会制度,为这些小企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行使知情建议权、审议通过权、检查监督权,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另外,要积极推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发挥作用,定期研究解决区域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探索如何发挥劳动争议处理“第一道防线”——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作用,避免劳动者判决或裁决胜诉,却被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现象发生。为困难职工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基于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思考调研》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基于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思考调研。

第五篇:履行工会职责汇报材料

上半年以来,工会工作在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视支持下,在上级工会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街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全面履行工会职责,各方面工作都取得良好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会目前基本情况

二、宣传工会工作,扩大工会影响

健全宣传网络。提高工会宣教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我们强化集中和重点宣传,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结合职工群众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紧密结合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集中宣传,从而扩大企业和工会工作的影响。

三、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提高工会工作质量

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大力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制定各项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传达上级工会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工会工作新方法,建立健全了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制度,推进了工会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社会管理创新等培训工作,加快了知识更新,优化了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提高了工会干部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维权到位、运作规范、开拓创新、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要求,深入开展各类“创先争优”的活动。调动广大职工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载体,积极推进职工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提高岗位技能素质,引领广大职工争做“创新能手”,增强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五、关爱职工,提高工会向心力

我们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办好企业的观念,把关心职工、帮助职工、爱护职工放在工作的首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关心群众疾苦,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切实负起困难职工“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充分发挥职工帮扶维权站作用,不断发挥工会困难帮扶功能,了解职工生活情况,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并通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不断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组织员工的特点和优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员工喜闻乐见的多种活动,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以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对工会的向心力,推进了公司精神文明建设,从而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狠抓工会宣传,促进工会工作

大力宣传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使社会了解工会、理解工会、支持工会,树立正确的良好形象,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多做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会宣教自身各项工作之间的局面;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会继承与创新关系,充分发挥工会自身优势,努力实现工会宣教工作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二)夯实组织基础,强化维权建设

一是加快工会组建步伐。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着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会组织网路,二是加快规范化建设步伐作。按照“抓组建、重规范、增活力、上水平”的要求,继续推行公开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并做到主动关系职工,加强维权力度,提升维权实效,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

(三)狠抓工会亮点,提高职工素质

为了提升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要继续加大文化阵地建设,让职工可以自由学习,接受再教育,切实提高职工幸福指数,继续做好职工技能大比武,扩大工会影响力,不断弘扬劳模先进精神,在职工中营造“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增强职工整体素质。并继续加强工会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业务素质和能力。

下载影响工会履行基本职责问题的几点思考(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工会履行基本职责问题的几点思考(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履行工会职责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履行工会职责构建和谐社会——对**区失业职工帮扶工作的思考近年来,**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呈现出跨越式超高速发展势头,成就鼓舞人心。“十五”期间,**区经济持续健康快......

    浅谈工会维权职责的履行

    浅谈工会维权职责的履行梁平县虎城镇中心小学刘轩《工会法》明确规定指出: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学校基层工会组织,应当怎样履行好这个基本职责?一、寻求统......

    工会的基本职责

    企业工会的基本职责 企业工会围绕街道总工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 1、团结和动员职工为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2、负责企业发展会员工作; 3、推动建立与社区联系......

    企业工会基本职责

    工会制度 1 总则 本标准规定科信电缆有限公司工会日常工作的基本制度包括: 1.1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2 职工代表提案制度 1.3 集体协商及《集体合同》制度 1.4 职工代表巡视......

    工会基本职责和职能

    工会的社会职能 一、维护职能: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工会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主要手段。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突出工会工作的特......

    集团工会基本职责

    基本职责组织职责:组织起来,切实维权。随着集团的发展壮大,积极组建基层工会组织,坚持“建会、建制、建家”并重,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入会率达到100%。 维护职责:建立与......

    关于通过政协渠道履行工会职责的思考(精)

    关于通过政协渠道履行工会职责的思考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

    认真履行工会基本职责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认真履行工会基本职责 不断深化和谐创建活动 昌乐县总工会刘 磊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市总工会的安排,今天在这次全市工会领导干部读书会上,就如何面临当前的新形势,认真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