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2 13:1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一篇: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工产业政策〔2011〕第 5 号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序推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优化工业用电结构,调整用电方式,提高工业电能利用效率,促进工业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将《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予以公告。请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近年来,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加,目前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超过70%,电力资源的有限性与工业快速发展的矛盾及环境制约因素逐渐显现。在工业领域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工业用电结构,发展节电型工业,确保工业、电力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面临的新形势。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工业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就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工业领域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技术、经济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统筹协调电力资源配置和工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工业用电结构、转变工业用电方式,实施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提高工业电能利用效率,促进电力资源配置向高技术、高效率、高附加值工业领域转移,以较低电力

消费增长创造更多的工业增加值产出,实现工业发展过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工业用电管理活动。

我国工业规模大,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许多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工业经济的产出与电力投入比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的重要阶段,工业电力消耗随工业规模不断扩大迅速增加,而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条件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将难以支撑。因此,在电力供应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必须大力推进工业需求方的用电管理,以减小工业增长带来的用电需求压力,确保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节能高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充分认识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于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以建设节电型工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倡导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全面提升工业用电效率,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体系基本完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工业产业和产品用电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方式更加科学,电力等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工业电能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电耗增加值高的产业快速发展,单位电耗增加值高的产品产量稳步提高;节电高效的先进工艺、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逐步降低。

努力培育5-10个带动效应显著的省级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区,有序推进25-30家骨干工业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着力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工业节电服务机构。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三)完善政策体系,保障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序推进。各地区要根据本地区工业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政策,完善工作机制,编制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工业用电预测、预警机制,完善企业电力消费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准确把握本地区工业用电构成,掌握企业电能需求和利用状况,从优化用电结构和促进科学、节约用电着手,全面推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健康发展。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电型工业。要从发展节电型工业的高度,统筹工业行业、产业、产品结构,结合“调结构、转方式”和节能减排工作,对主要工业行业、产业和产品按照单位电耗创造工业增加值进行分类、排序,科学、合理配置电力资源,促进电力资源向单位电耗工业增加值高的产业和产品转移,努力遏制高耗电、低效能的产业发展,争取以较低的电力消费增长支撑较快的工业发展。

(五)制定有序用电方案,保障电力供需平衡。研究本地区工业生产用电需求的基本规律,做好与电网配电能力的衔接,推进工业企业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确保工业正常生产的用电需求。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有序用电方案,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参与有序用电,做好工业错峰、避峰用电预案,落实峰谷、差别电价等有关政策。努力控制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用电需求,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坚决抑制淘汰类、严重重复建设项目的用电需求,依法停止违规建设项目用电。

(六)健全工业节电标准体系,推广节电工艺技术和设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能效标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业行业用电、节电标准体系,降低产品和工

艺单位电耗。研究开发高效节电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快提升国内节电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工业企业应配备和使用节电技术和设备、产品以及合格的电力计量器具,促进节电技术进步。

(七)推进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节电。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着力引导工业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节电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加快建设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节电产品、节电工艺的研发设计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以信息化推动工业节电;依靠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用电管理效率,促进节电技术和设备优化升级,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工业节电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八)完善激励机制,支持工业领域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经济激励措施,提出信贷支持、资金补贴和适当的税收扶持等政策措施,促进工业企业主动参与和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工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工业用电结构、余热余压发电项目技术改造、落后耗电设备更新换代、建设工业用电管理服务平台等,带动社会资金参与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特别是对节电潜力大、用电结构调整快、整体节电效果明显的地区和企业,在专项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充分发挥好专项资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九)建立企业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工程。加快制定、完善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价标准,建立企业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和有序用电的评价考核体系。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耗电行业内,选择若干家骨干工业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工作;按照地区工业行业类别和特点,确定培育省级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区;及时总结各地区、各行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有效做法,交流推广典型地区、行业和企业的成功经验。

(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企业用电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工业企业加强内部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用电管理机制;督促企业特别是高

耗电企业加强产品单位电耗限额管理,加快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更新和改造,优化企业用电方式,提高企业电能利用效率;重点耗电企业应设置用电管理岗位,强化人员培训,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指导全国工业领域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制定相应经济鼓励政策,促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序推进;加强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各地工业行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探索研究各主要行业用电规律,指导企业调整生产方式,实现科学、节约和有序用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把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促进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好。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思路,编制本地区的实施方案,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确保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规范、有效、持续地开展。各地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十二)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项责任和保障措施;要加强对工业用电的监督和考核,抓紧研究完善考核办法,将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和优化用电结构等情况纳入工作的考核内容。严格目标责任,加强监督考核,务求取得实效。

(十三)培育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本地区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节电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等相关信息;扶持培育一批面向工业的专业化节电服务公司,为工业企业提供节电技术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工业领域有关行业协会要积极协调服务,深入研究本行业用电规律,掌握企

业电力消耗水平,为本行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供相关业务咨询、技术服务;加强国际合作,了解国外同类企业单位产品电耗等先进指标,充分利用国际先进节电技术和用电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水平。

(十四)加强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政策法规及实施办法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培训等工作,普及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基本知识,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用电理念,形成有利于推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篇: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项目服务协议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项目服务协议

甲方:电力用户(参与企业)

乙方: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

丙方:服务机构(具有乙方审定的服务资质)

丁方:投资机构(乙方选定)

为进一步推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现企业“提高电能效率、调整用电结构、优化用电方式、改善用电环境”的目标,(以下简称甲方)与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乙方)、******(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丙方)、******(投资机构)

(以下简称丁方)就甲方系统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电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电力能效持续改善与优化服务等)签订本协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

1、为甲方建设现代企业电能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本项目能效诊断、管理节能和效果检测的工具;

2、以信息系统为依托为甲方提供电力能效系统分析和诊断,并编写《企业能效综合诊断报告》,设计《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

3、应用先进用电(能)行为优化技术、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工艺优化等技术为甲方实施《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

4、建设甲方电力需求侧管理体系,使甲方在本项目实施后每年产生经济效益

万元左右。

二、工作流程

乙方作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机构,在本项目中作为统筹、监管与评价认证组织单位,制定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工作流程如下:

1、乙方与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共同甄选电力需求侧管理专业服务机构,并根据甲方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专业服务公司(丙方)为甲方提供服务;

2、乙方与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共同监管项目实施,并做好甲、丙、丁三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3、甲、乙、丙、丁签订四方服务协议,乙方监督本协议整个执行过程;

4、丁方作为投资人,按协议约定为甲方投资建设“企业级电能管理信息系统及装备”;

5、丙方按国家规范为甲方建设企业级电能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设计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运行维护等),并确保系统与乙方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公共平台的安全连接,系统数据作为试点工作的能效诊断、优化、管理和检测评价的依据;

6、丙方为甲方编写《企业能效综合诊断方案》和《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

7、乙方组织专家组论证丙方为甲方编写的《企业能效综合诊断方案》和《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

8、乙方为甲方电能管理人员提供培训;

9、丙方按《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按进度为甲方实施能效改善各子项目;

10、乙方通过平台工具和《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组织专

业机构检测本项目及各子项目为甲方产生的经济效益,并出具四方认可的《企业能效改善效益认证报告》;

11、甲方按《企业能效改善效益认证报告》认证的项目效益向丁方支付其分享效益;

12、丙方按协议约定提供持续服务。

三、各方的职责

(一)甲方的职责

1、内部行文成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本项目总负责人、主管部门和项目小组成员,制定项目联系人、专业技术人员,并建立定期工作检查制度,随时了解项目具体实施情况;

2、按丙方要求提供相关资料,配合丙方设计企业电能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能效诊断工作和能效改善工作;

3、积极配合丙方现场调研,及时反馈工作过程中的合理化建议;

4、配合丙方完成企业电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并协助做好电能监测设备安装、系统调试和设备数据收集等工作;

5、配合实施《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

6、按季度向丁方支付本项目的分享效益。

(二)乙方的职责

1、与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共同甄选电力需求侧管理专业服务机构,并根据甲方的情况选配专业服务公司;

2、与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共同监管项目实施,并做好甲、丙、丁三方的项目协调工作;

3、组织专家组论证《企业能效综合诊断报告》和《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

4、定期开办企业电能管理培训班,提供企业电能管理人才培训服务;

5、本项目投入正常运行后,及时组织四方、专业机构检测本项目各阶段的效果,认证本项目各阶段的效益,出具《企业能效改善效益认证报告》;

6、监督甲方、丙方、丁方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行为规范;

7、为甲方、丙方、丁方争取项目政策支持。

(三)丙方职责

1、制定本项目实施工作计划;

2、按国家规范为甲方设计《电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3、在甲方配合下为甲方现场安装、调试、维护电能管理信息系统;

4、以电能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为甲方编写《企业能效综合诊断报告》,设计《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

5、按《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按计划为甲方实施能效改善项目或各子项目;

6、持续为甲方提供电能管理服务,包括每月的现场用电分析会和提供用电情况分析报告;

7、为本项目购买服务安全保险;

8、为本项目购买节能收益责任保险。

(四)丁方职责

1、按本项目实施工作计划按期提供项目或各子项目的投资,包括:

(1)按《电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为甲方提供企业电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

(2)、按《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分阶段为甲方提供实施

《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的投资。

2、按乙方出具的《企业能效改善效益认证报告》收取甲方支付的项目投资回报资金;

3、按服务目标支付丙方为甲方提供的技术服务费用。

四、项目投资与回报约定

1、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包括:

①企业电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投资,见附件一《电能管理系信息统建设方案》;

②企业能效诊断与分析、方案设计与持续服务投资,见附件二《电能服务手册》;

③企业能效改善项目装备投资,见附件三《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

2、项目回报。本项目回报方式采取效益分享方式,分享时间为五年,分享金额以乙方出具的《企业能效改善效益认证报告》为准,分享开始时间以《企业能效改善效益认证报告》出具时间为准,每季度支付分享收益一次,分享比例约定为:

等;

3、其他书面约定的效益。

六、协议变更

本协议的变更必须由甲、乙、丙、丁四方协商,并以书面形式确定。四方达成的协议,如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致使本协议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四方可以解除本协议。

七、保密责任

(一)对合作的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方业务范围的工作情况、成果进行保密;

(二)相互协助,维护相关方的社会声誉。

八、其它约定

1、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四方友好协商解决;

2、本项目执行期间,因本项目在甲方投资的设备所有权归丁方所有;本合同执行完毕,项目在甲方投资的设备所有权归甲方所有,甲方如需继续提供服务,服务协议另行签署;

3、本协议附件按项目实施进度分阶段提供,为本协议不可缺少的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协议附件包括:

附件一:《电能管理系信息统建设方案》; 附件二:《电能服务手册》;

附件三:《企业能效综合改善方案》; 附件四:《企业能效综合诊断报告》; 附件五:《企业能效改善效益认证报告》; 附件六:《项目安全保险》; 附件七:《项目效果保险》;

4、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协议一式捌份,甲、乙、丙、丁四方各执贰份。

本页无正文,为协议签字页。

甲方: 代表人签字: 日期:

乙方: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 代表人签字: 日期:

丙方:

代表人签字: 日期:

丁方: 代表人签字: 日期:

第三篇:北京电力需求侧政策

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专项财政奖励资金的管理,提高奖励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367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复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预拨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通知》(财建〔2012〕90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专项财政奖励资金(以下简称财政奖励资金)来源为两部分:一是中央财政安排下达我市的专项奖励资金,二是市财政安排的配套奖励资金。

第三条 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财政奖励政策,执行期为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期间,即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第四条 财政奖励资金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安排使用,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资金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范围:

(一)实施能效电厂类项目;

(二)推广移峰填谷技术类项目;

(三)开展电力需求响应类项目;

(四)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五)相关科学研究、宣传培训、审核评估等项目。

第六条 财政奖励资金支持方式:

(一)实施能效电厂类、推广移峰填谷技术类开展电力需求响应类的项目,给予采取财政定额奖励方式支持;

(二)对政府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实施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项目建设经费及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的科学研究、宣传培训、审核评估等管理经费,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

第三章 财政定额奖励对象、项目

第七条 奖励对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并取得符合规定的节约电力负荷效果的我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电单位、用电单位或电能(节能或能源,以下简称电能)服务公司。

电能服务公司是指通过国家审核备案或北京市审核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

供电单位是指本市有独立法人的供电企业;

用电单位是指在本地区从事生产或其它经济社会活动单位。

第八条 奖励项目:

符合本文第七条规定的供电单位、用电单位或电能服务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项目,包括以下方面:

(一)永久性节约电力负荷的能效电厂项目,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技术改造、高效替换低效设备、优化用电方式等提高生产工艺和用电设备的项目,包括以下两类项目:

1.重点用电行业生产工艺节电改造,包括:窑炉(锅炉)系统节电、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发电、自用电降损等项目;

2.用电设备高效节电改造: 照明与控制、电机及其拖动与调速、暖通空调与集中优化控制、水源或地源热泵、变压器与无功补偿、低电耗计算机和办公电器等项目。

(二)永久性转移高峰电力的负荷优化项目,包括:冰(水)蓄冷电空调、蓄热电采暖、蓄热电热水、蓄冷蓄热技术与水源或地源热泵结合应用等项目。

(三)临时性减少高峰电力负荷的电力需求响应项目,是指用电单位主动申请并响应调度命令,临时性减少用电容量。

第四章 财政定额奖励标准

第九条 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分类与奖励标准(项目分类与奖励标准表见附件)分档如下:

(一)基准型项目

第一类:对提高用电设备能效产生永久性节约电力负荷的改造项目,奖励标准分为三档,分别为:300元/千瓦、400元/千瓦、500元/千瓦。

第二类:对采用电蓄冷(蓄热)供冷(供暖)技术产生永久性转移高峰电力负荷的改造或新建项目,奖励标准分为三档,分别为:350元/千瓦、450元/千瓦、550元/千瓦。

第三类:对通过主动需求响应临时性减少的高峰电力负荷项目,按照响应时间(24小时、4小时、30分钟)签订合同,奖励标准分为三档,分别为:80元/千瓦、100元/千瓦、120元/千瓦。

第四类:其他新技术实施的项目,确能实现永久性节约和转移高峰负荷的,由市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评审,奖励标准不得超过440元/千瓦。

(二)整合型项目

通过自愿签订协议,采用整合节约电力指标的方式,承担一揽子永久性节约电力负荷的项目,奖励标准为:440元/千瓦。

(三)示范型项目

技术先进、运行控制优化、节电效果显著、项目运作模式新颖,能够成为节电技术典范或行业学习标杆的项目,奖励标准为采用同类技术的基准型项目奖励标准的1.2倍。

第十条 对政府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实施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或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的科学研究、宣传培训、审核评估等建设管理性经费,按照部门预算管理原则及相关要求从严核定经费支出标准,严格执行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相关法规政策。

第五章 财政定额奖励资金项目申报

第十一条 申请财政定额奖励项目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的项目;

(二)项目未申报其他中央财政奖励资金;

(三)申报项目已纳入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项目库;

(四)项目产生的节约和转移的电力应能基本达到申报的要求;

(五)能效电厂的单个项目节约电力负荷在10千瓦以上;移峰填谷的单个项目转移高峰电力负荷达到20千瓦以上;

(六)项目需要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具备完善的电力电量统计和管理制度,节约和转移的电力负荷可计量、可监测、可核查;项目承担单位能够按照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要求保证定期上报相关数据或资料;

(七)项目能够在2015年12月31日前竣工,且在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申报;

(八)参与电力需求响应项目的用户必须事先主动与电力公司签订电力负荷需求响应协议,并接到调度命令方实施减少电力负荷。

第十二条 基准型项目除符合申报财政定额奖励项目基本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在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竣工及运行(最早在2012年1月1日开工);且在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申报并落实的项目;

2.项目节约和转移的电力负荷应能基本达到申报的数量,项目实际效果不得低于申报数量的85%;

3.单个能效电厂项目节约电力负荷在10千瓦及以上,同类打包项目在20千瓦及以上,单个负荷管理项目转移高峰电力负荷达到20千瓦及以上;

4.永久性节约和转移电力负荷在500千瓦及以上的项目,必须安装用电在线监测装置,具备完善的电力电量统计和管理制度,节约和转移的电力负荷可计量、可监测、可核查;

5.参与主动需求响应项目的用户须自愿申报,签订电力需求响应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调度命令减少的负荷。用户申报的负荷量必须由北京市电力公司给予预核定。

第十三条 整合型项目除符合申报财政定额奖励项目基本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整合型项目必须是永久性节约或转移电力负荷项目,其中每个子项目需满足基准型项目1~5项的要求。申报时分每个子项目进行独立填写;

2.整合型项目申报单位需为北京市各区县政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电能服务公司、年用电量在50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在10000千伏安及以上的用电单位;

3.整合型项目节约和转移电力负荷应达到2000千瓦及以上;

4.电能服务公司需具有两个及以上用电单位的项目,用电单位需具有两种及以上不同技术类型的项目;

5.由区县政府申报的整合性项目,区县政府须配套资金政策,财政奖励资金优先支持。

第十四条 示范型项目除符合申报财政定额奖励项目基本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示范型项目必须是永久性节约或转移电力负荷项目,申报需满足基准型项目1~5项的要求;

2.项目申报需由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推荐,并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托中介机构组织专家审核;

3.示范型项目有义务参加政府主管部门举行的现场发布会、观摩会等宣传和推广活动。

第十五条 电力需求侧管理财政奖励项目的申报单位须在申报期内提供以下材料:

(一)基准型

1.项目申报表;

2.项目设计说明;

3.设备清单;

4.节电计算说明;

5.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或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二)整合型

1.项目建议书(应具备可研深度);

2.申报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等;

(三)示范型

1.包含基准型项目第1至第5条;

2.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推荐书。

(四)对主动响应型临时降低负荷项目,需提供与电力公司签订电力负荷需求响应协议和调度命令录音或命令传真文件的复印件。

(五)对于转移负荷达500千瓦的基准型、整合型及所有的示范型项目,要求签订安装项目在线监测计量表计的协议文件。

(六)电能服务公司申报项目需提供项目实施合同复印件,合同中需明确财政奖励资金的分享条款。

第六章 财政定额奖励项目管理

第十六条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管理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做好财政专项定额奖励项目申报和评审、项目库管理、项目验收与评估、奖励资金预算编报、奖励项目监督管理、预算绩效评价等工作。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做好项目申报、项目库管理及预算编制等项目管理具体工作。

第十七条 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进入项目库,市发展改革委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管理。

第十八条 项目验收和评估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聘请有资质的评估单位实施。

节约电力负荷达到200千瓦的基准型项目和所有示范型项目在竣工结束后须进行测试和评估。对200千瓦以下的项目,在竣工结束后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测试与评估。

对整合型项目根据项目数量和单个项目负荷的大小在竣工结束后可采取抽查或逐项测试评估。

第七章 奖励资金预算编制、资金申请和拨付

第十九条 市发展改革委于每年9月30日前根据财政专项定额奖励项目库管理和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进展情况及科研课题、宣传培训、审核评估等电力需求侧管理经费需求情况,编制次年的奖励资金预算。

市财政局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奖励资金与地方财政配套安排的财政资金总规模,按照总额控制确保重点的原则,安排预算及项目预算支出计划。

第二十条 市发展改革委根据项目验收和评估工作结果并结合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安排和进展情况,汇总编制财政定额奖励项目并提交市财政局办理资金核拨。资金申报工作一年两次,上、下半年各一次。

第二十一条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市财政局拨付奖励资金至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收到财政拨款后,统筹安排好资金支出。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获得财政奖励支持的电能服务公司和用电单位,应于每季度后一周内,将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运行情况及减少的电力使用量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网站报送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负责汇总统计全市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节约电力电量效果及财政奖励资金发放情况,按季度报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三条 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信息发布制度,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对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实施、节约和转移电力负荷等汇总信息上报市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四条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电能服务公司和供用电单位,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一)项目申报材料和投资有弄虚作假、有故意套取财政补贴,以及实际节约电力负荷经专家审核小于申报数量85%的;

(二)五年之内拆除项目装置和退出项目运行;

(三)拒绝接受监督检查,被举报问题经查实等其他情况。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个工作日后执行,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结束后本办法停止执行。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解释。

第四篇:进一步加强原材料工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选)

关于进一步加强原材料工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原[2009]2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行业协会:

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为建立和完善原材料工业管理体制,加强行业管理,正确履行职责,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原材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完整的原材料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巨大,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原材料工业大而不强,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产能盲目扩张、严重过剩,生产力布局分散、集中度低;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存在大量落后生产能力;能源、资源消耗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环境污染严重;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职能分散、缺位,管理手段弱化,一些行业秩序比较混乱。在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实施有效的行业管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原材料工业调整和振兴,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工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原材料工业管理的重要性,正确履行职能,切实抓好行业管理。

二、明确原材料工业管理范围和主要职责。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黄金、稀土等七大行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具有行业全局性和行业特殊性的工作,如原材料产业政策、资源开发、投资建设、生产运行、进出口调节、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安全生产、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方面的管理。上述行业管理职能,主要由各级政府工业主管部门履行。

三、原材料工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原材料工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坚持控制产能总量,转变发展方式,促使原材料工业发展由主要依靠产能盲目扩张带动向主要依靠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增加附加值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矿产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原材料工业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把结构调整、促进原材料工业由大变强作为原材料工业管理工作的主线;把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提高产业集中度作为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把规划、政策和标准等作为行业管理的主要抓手,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转变职能和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工业与信息化工作的大局意识,不干预企业,不走老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动原材料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加强原材料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协调,促进原材料工业平稳健康运行。各级工业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各项重大举措,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原材料工业的冲击,全面实施石化、钢铁、有色金属调整和振兴规划,切实落实各项具体政策。要加强对全行业经济运行的监控,建立健全原材料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网络,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上报行业经济技术信息,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进出口和技术发展等真实状况,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和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定期分析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发布原材料工业经济技术和市场信息,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指导推动行业平稳运行。

五、做好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统筹规划原材料工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原材料工业发展现状、问题和特征,深入探索原材料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提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总体发展战略。要加强原材料工业规划的编制、实施和评估修订,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要求,在对“十一五”规划评估的基础上,组织制定原材料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行业长远发展方针、目标、布局和主要任务。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编制乙烯、化肥、农药、氯碱、钢铁、铝、铜、铅、锌、稀有金属、水泥、平板玻璃等重要产品专项规划。对已编制实施的规划要适时进行评估修订。

六、认真研究行业发展政策,促进原材料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强原材料工业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执行,引导企业加快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产品,加快研制开发经济建设和国防急需的新材料。积极研究提出关税调控政策,鼓励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出口,同时,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稀有金属产品出口。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淘汰落后是当前行业管理的重要任务,要下决心关闭不符合准入条件的生产厂矿。地方各级工业管理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区域内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和具体政策,在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实施。

七、继续做好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工作,促进内涵集约式发展。以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要制定和实施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专项,增加政府和企业投入,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开发影响行业技术进步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广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新材料,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改变原材料工业技术面貌。

八、大力开展原材料工业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工作,发展循环经济。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研究制定原材料工业节能减排指标和考核体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原则,搞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原材料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环境,促进原材料工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规范矿产开发秩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严格控制稀有金属开发强度,减少开采量。

九、加强支农工作,提高农资保障能力。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做好化肥、农药等支农产品的发展规划,及时修订产品技术标准,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优质、高效农资产品,淘汰低效、高毒农药。积极研究扶持政策,合理调控市场价格,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坑农、害农行为,保障化肥、农药、柴油等农用物资的稳定供应,保障支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十、加快修订和完善原材料工业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原材料工业产品质量。要适应原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对现有技术标准体系进行清理,废除和修订过时的技术标准。按照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要求,加快制定有利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以及符合节能、环保、安全生产需要的技术标准。强化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树立品牌意识,加快原材料工业产品升级换代,实现产品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十一、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以改革促发展,尽快消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大力推进钢铁、有色、水泥、平板玻璃、稀土、黄金、化肥、农药、氯碱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改革重组,促进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产品质量、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结合原材料工业特点,重点推进节能、环保、安全、优质、高效现代化企业建设。

十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控制原材料工业产能盲目扩张。要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坚持控制总量,大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上大与压小相结合,合理调整项目布局,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城市规划、水土保持评估等前置性审查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批、核准和备案项目。

十三、加强原材料工业利用外资管理,统筹协调对外资源开发工作。加强原材料工业产业安全研究。严格执行国家利用外资产业政策,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对原材料行业和稀有战略资源开发的监控,保障国家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积极推进原材料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统筹利用国内外矿产资源,加强进口矿产资源的组织协调,提高价格调控能力。

十四、完善原材料工业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要建立健全原材料工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抓紧制定一批适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和规程,使原材料工业资源开发、投资建设、生产经营以及技术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要严格执法,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做好相关行政许可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涉及原材料工业法律法规的实施和修订工作。

十五、加快信息化步伐,促进原材料工业“两化”融合。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原材料工业,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和管理信息化。重点推进原材料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开发利用生产和工艺信息资源,研究和推广在线检测、集散控制技术,提升生产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物料配置,节能降耗,提高生产精确度,实现精益生产;推广实时监测、故障诊断、预警和控制技术,提升环保和安全检测水平,实现清洁文明生产;推广企业资源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建立物流管理平台,使物料采购、产品销售、库存数据与财务数据紧密衔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效益。

十六、切实加强原材料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发展。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积极配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提出石化、化工、冶金等行业安全生产措施。督促企业加快采用能够实现产业本质安全的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规范,修订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搞好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做好安全生产协调服务工作,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十七、认真履行国际义务,扎实做好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履约机构,加强履约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继续做好宣布、接受国际核查、防扩散工作;按照《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原则,依法加强对监控化学品设施建设、生产、使用和储运等活动的管理,促进监控化学品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强化企业履约主体意识,完善基础管理和自律制度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履约信息化水平;加强履约国际交流,推进化工技术装备的国际合作。

十八、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作用。原材料工业的社团组织,包括各个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以及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是沟通政府部门与原材料工业企业的桥梁和纽带。要结合各自特点,发挥组织优势,围绕行业管理搞好调查研究,及时提出行业政策建议,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组织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指导协调、交流合作、行业自律等活动。继续办好各类内部报刊,提高质量,搞好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

十九、明确职责,建立统一高效的原材料工业管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国家管理原材料工业的政府机构,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部门职能分工,对原材料行业管理负总责。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区)工业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发展原材料工业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法规,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总体要求,在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对本地区原材料工业实施行业管理。要建立行业管理责任制度,实行逐级负责,一级抓一级。要加强与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其他行业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对涉及原材料工业发展的事项,主动协调,积极配合,促进发展。要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积极努力,形成高效运作的行业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原材料工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http://huafei.kuotu.com/nongyao/201103262.html

第五篇: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工作

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11年电力需求侧管理

和有序用电工作的通知

2011年5月20日 17:55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工业园区、县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各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全市有序用电工作精神,根据省经信委、省电力公司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切实做好我县夏季有序用电工作,确保下半年正常的供用电秩序,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县人民群众生活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现就做好2011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今年供电形势预测

全省预计2011年浙江统调最大用电负荷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18.92%,比2010年实际需求增长13.64%。受燃料供应限制等因素影响,预计迎峰度夏期间浙江统调最大发电能力为3550万千瓦,在考虑计划外购电力和目前已经从福建和安徽公司购买的长期双边交易电力外,预计夏季仍旧存在35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如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缺口还将加大。全年电力供需平衡形势极为严峻,季节性较长时段性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已成定局。

今年以来,我县经济发展迅速,用电负荷节节攀升,特别是3月份以来,由于全省外购电减少,燃料、来水供应不足、机组检修等原因,供用电形势日趋紧张。加之开化电网小水电电站基本上以径流式电站为主,有库容的电站由于要保障供水和灌溉等诸因素,在电力紧缺时期顶峰发电能力较弱,特别是今年小水电的上网电量只有去年的33%左右,因此开化电网电力供应主要靠大网供应,当省、市电网出现用电缺口时我县电网也相应出现用电缺口。经预测在正常情况下,开化电网今年夏季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0.5万千瓦左右,而上级电网分配我县用电指标仅有5万千瓦左右,我县电网夏季用电高峰最高缺口将达5.5万千瓦左右,形势非常严峻。

二、工作原则

1、确保电网安全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强化电力调度。严肃调度纪律,维护电网运行秩序,加强设备运行管理,保证用电高峰期间电力设施的健康运行。完善各类电网事故应急预案和电网启动方案,健全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夏季电网运行方式应做到全接线、全出力、全保护运行,严格遵循“有多少,供多少;缺多少,错多少”的原则,优化电网调度,严格调度纪律,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要高度重视农村居民生活用电的保障工作。特别是在高温酷暑用电最困难的时期,要进一步强调“先生活、后生产、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有序用电原则,努力做到限电不拉路,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确保党政重要机关、军队、医院、学校、金融机构等重要单位和部门的工作用电;确保农业生产、优质重点骨干企业和城市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用电;确保不因电力供应紧张引发其他的公共安全问题。

3、分级控制的原则。在电力紧张当用电发生缺口时,要严格按指标控制用电负荷,根据我县小水电、气温和负荷的变化特点,将供用电紧张程度形势分为六个等级,实施分级控制。出现不同等级的缺电形势时,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方案。

4、公开透明的原则。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应公开供电能力和有序用电政策,加强有关单位错峰用电、避峰让电和限电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指标分配公平、违规处罚公正、限电措施公开,确保有序用电工作的正常进行。各企业要严格遵守有序用电纪律,如有违反而造成的拉电,一切责任自负。

5、继续加大正面宣传和引导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组织好各项节电活动,强化全社会节电意识。及时通报供用电形势和相关政策,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组织机构

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是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的指挥、协调、决策机构。领导小组根据开化电网和市区负荷预测及变化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保证全县正常供用电秩序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如下:

县府办:负责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召集,印发全县有序用电方案、调整领导小组成员等重要文件。县经贸局:负责全县有序用电管理协调工作,负责全县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审核企业错避峰、超供电能力拉电序位、计划和措施。

县供电局:负责电网电力调度和有序用电的日常管理,搞好负荷预警工作和信息报告,做好有序用电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在新闻媒体上提前公告拉闸限电线路和区域。

县公安局:负责维护有序用电时期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县规划建设局:负责督促全县施工单位落实有序用电措施。县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督促霓虹灯、灯箱广告、“亮灯工程”落实有序用电措施。

县水利局:负责各有库容的水电站合理储水、顶峰发电。

县工商局:负责督促市区商场、超市、宾馆、饭店落实有序用电措施。

各乡镇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社区和有关部门:负责辖区内有序用电工作的日常管理,制订相应的工作措施,检查督促辖区内有序用电措施的落实。

新闻单位:负责对用电形势、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的宣传工作。

四、用电缺口预警分级

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加快电网建设进程等工作的基础上,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2011年我县正常供电负荷预计为7.5-8万千瓦左右, 最高负荷预计为10.5-11.5万千瓦左右,在用电高峰期当用电发生缺口时,将全县电力缺口形势分为六级错峰限电方案: 按照“错峰不拉路、力争不拉电”的 原则,遵循“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终拉路”的顺序执行,最大限度避免停限电带来的损失。根据省下达指标,结合开化电网实际情况,2011年开化电网错避峰负荷按4万千瓦安排,分6个方案执行。

A方案:1.0万千瓦及以下

B方案:1.0万千瓦以上1.5万千瓦以下 C方案:1.5万千瓦以上2.0万千瓦以下 D方案:2.0万千瓦以上3.0万千瓦以下 E方案:3.0万千瓦以上4.0万千瓦以下 F方案:4.0万千瓦及以上

五、指标分解

根据我县夏季电力供需形势预计和衢州市需求侧管理要求,2011年全市错避峰负荷按20万千瓦安排,开化县安排4万千瓦,分6个方案执行,错、避峰负荷分配比例按有关用电企业2011年4月平均用电负荷所占比例分解,另外,全县已安排1.14万千瓦的超电网供电能力拉限电序位表,仅在供电能力不足时,按照“错峰不拉线、力争不拉电”的原则,遵循“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顺序执行,最大限度避免拉限电带来的损失。

六、有序用电等级及相关要求

当用电缺口在1.0万千瓦及以下,启动A级应急响应;当用电缺口在1.0-1.5万千瓦之间,启动B级应急响应;当用电缺口在1.5-2.0万千瓦之间,启动C级应急响应;当用电缺口在2.0-3.0万千瓦之间启动D级应急响应;当用电缺口在3.0-4.0万千瓦之间,启动E级应急响应;当用电缺口在4.0及以上,启动F级应急响应。(详见附件一:2011年开化县错、避峰安排计划表)

另外,已安排《2011年开化电网超电网供电能力拉电序位表》(见附件三)仅在供电能力不足时,按照“错峰不拉线、力争不拉电”的原则,遵循“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顺序严格执行,最大限度避免停限电带来的损失。

当电力缺口继续增大,通过错、避峰仍不能达到要求时,采用《2011年开化县错、避峰安排计划表》和《2011年开化电网超电网供电能力拉电序位表》相结合办法处置。

对于方案下发后新增的用电单位,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参与执行有序用电。

对于砖瓦制造、加工,水泥制造,采沙、制沙,机械铸造等行业一律实行错、避峰用电,错、避峰时间:当日5:30时至次日00:00时,用电时间:当日0:00时至当日5:30时。(详见附件二:2011年开化县砖瓦制造、加工,水泥制造,采沙、制沙,机械铸造等行业错避峰安排计划表)

七、当启用C级及以上有序用电方案时采取的其它相关措施

1、路灯隔盏供电。

2、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商场、宾馆、娱乐场所空调做到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城市“亮化”工程以及广告、景观灯等实行关闭。

4、所有有库容的电站严格按电力调度令发挥顶峰作用。

5、此期间,任何企业、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开化县有序用电错、避峰方案,合理安排好生产,严格按电力调度的指令在规定时间内调控好生产负荷,对拒不执行电力调度指令的企业,电力调度部门将根据电网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和电力管理部门也将依照相关电力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

八、违反有序用电行为的界定

1、企业执行有序用电方案期间,根据负荷管理系统或调度SCADA系统的记录,实际持续用电负荷连续30分钟及以上超过允许最大用电负荷5%的,属于违反有序用电行为,每15分钟计1次。

2、企业一日内违反有序用电行为次数在2次及以下的,经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通知后,企业已及时改正的,不予处罚。

3、企业一日内违反有序用电行为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属严重擅自超计划分配用电指标行为。

九、有序用电方案监督执行程序

1、开化县供电局通过负荷管理系统和SCADA系统实时监控和记录保存企业执行情况,对于企业出现违反有序用电行为的,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通知要求立即整改。

2、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内企业严重擅自超计划分配用电指标的行为,做出处罚决定。

对第一、二次严重擅自超计划分配用电指标的企业,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在收到开化县供电局日报表当日内,签发《违反有序用电整改通知书》(见附件四,以下简称《整改通知书》),要求其立即停止违反有序用电行为。

对第三次严重擅自超计划分配用电指标的企业,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在收到开化县供电局日报表当日内,签发《违反有序用电停止供电通知书》(见附件五,以下简称《停电通知书》),对其强制实施停止供电。

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将《整改(停电)通知书》在下达当日送达企业。由开化县供电局依据《整改(停电)通知书》要求,按规定程序实施执行。

3、企业必须按照《整改(停电)通知书》立即执行,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企业承担。

十、违反有序用电行为的处罚

1、对于第一次严重擅自超计划分配用电指标行为,责成企业在《整改通知书》下达当日立即停止违反有序用电行为。

2、在《整改通知书》规定整改时间之后,企业再出现严重擅自超计划分配用电指标行为,属第二次严重擅自超计划分配用电指标行为,可采取用负荷指标再下降50%的处罚或强制实施停止供电。

3、对第三严重擅自超计划分配用电指标行为,给予强制实施停止供电。

开化县有序用电工作领导小组

2011年5月16日

下载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做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558更新时间:2006-1-18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规......

    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定稿]

    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的筹集、使用与管理工作,根据《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陕发改运行„2011‟2518号)等......

    电力需求侧示范企业调研汇报材料(范文大全)

    电力需求侧示范企业调研汇报材料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日 电力需求侧示范企业调研汇报材料 一、2015年以来生产经营概况及用电管理情况 1、2015年......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精选合集)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规范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促进电力与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

    天津市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申请书

    天津市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申请书 (二〇一四年度)项目名称: 机构名称:(公章) 机构法定代表人:(签章) 机构地址: 机构法人代码:邮政编码 项目地址: 申请日期:年月日......

    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的筹集、使用与管理工作,根据《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陕发改运行„2011‟2518号......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的拓展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的拓展周素媛 广电集团中山供电分公司 (528400)2000年以来,由于全社会用电的高速增长,部份地区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广东省甚至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

    浅析电力需求侧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论文

    【关键词】电力 需求侧管理 问题【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飞跃,电能在那些终端能源消费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对于完善我国的能源使用与开发有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