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学生追星的思考
关于学生追星的思考
卿丹静
2005年10月14日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频道播出了《少女追星之旅》。其大概内容是:今年8月中旬,一个名叫曾勇的人在长沙街头到处寻找在8月13号这天突然离家出走年仅15岁的女儿曾依。曾依是岳阳市第四中学初二的学生,她不仅是班上的班长、优秀班干部,而且还是岳阳市的市级三好学生。这样优秀的一个女孩为什么会突然离家出走呢?曾依的父亲说,女儿离家出走之前患上了神经性厌食症。据曾勇介绍,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们发现女儿的身体日益消瘦,饭量也逐渐减少,每顿饭就只喝两勺粥。曾依身高有1米56,以前她的体重是88斤左右,这种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应该很正常的,但是曾依还是有意识地开始节食减肥。即使有时候父母强迫曾依吃点东西,她也会立刻去卫生间想办法把东西吐出来。对于曾依的这些反常行为,曾勇夫妇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曾勇认为:在这方面做父母亲的有很大的责任,当时小孩性格比较内向,有心里话不跟父母亲说,这是我们最大的遗憾。曾勇说,曾依小时候身体素质很好,连感冒都很少有,几乎就没上过医院。可就是这么健康活泼的一个女孩,为什么会因为减肥而患上这种心理疾病呢?曾勇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有一天,曾依对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曾依告诉父亲:自己喜欢孙燕姿、蔡依琳,都是一些偏瘦的那种明星。曾依就这么说:“孙燕姿有一米六几呢,她只有80斤”。原来,曾依是个追星族,很崇拜歌星影星们娇小无比的身材。曾勇直到这时才弄明白女儿患上厌食症的真正原因。但是这时已经太晚了,因为女儿的病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甚至对父母产生了逆反心理。父母监督她吃饭,曾依就感觉到自己吃饭没有自由,所以对父母就产生了一种误解,后来她思想也很有压力,最后有一天晚上,就是在吃晚饭的时候,曾依就跟父亲发生了冲突,最后她说她不认这个爸爸。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今年8月13号这天,曾依在姑姑家玩耍的时候,突然留下一张纸条,与家人不辞而别。曾依带了自己随身带的一些东西,带了几瓶酸奶几包饼干,带了一套白色的睡裙,就这么走了。眼看着女儿离家出走都快10天时间了,可仍然没有找到一点线索。不知道患病的曾依在外面是死是活,曾依的家人感到痛苦和绝望,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2005年8月22日,曾依离家出走后的第10天,晚上7点。记者在北京某医院急诊大楼的一间病房里,见到了曾依。虽然记者在来之前,对于曾依的瘦弱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真正见到曾依时,还是让记者感到无比震惊。用皮包骨、骨瘦如柴、行将枯竭、气若游丝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现在的曾依一点都不为过。曾经的青春曾经的明媚已然不再。把曾依送进医院的肖先生就在前一天晚上11点左右接到了曾依姨父的电话,说曾依正在北京西站的候车室里。当肖先生赶到车站候车室的时候,曾依就躺在西客站的候车室里。肖先生立即将奄奄一息的曾依送进了最近的一家医院进行抢救。医院诊断的结果是,曾依严重营养不良,低血容量性休克。据曾依给病友们讲述,她在离家出走后的当天,就在火车上被人贩子拐到了北京。人贩子逼迫她在北京西客站一带乞讨,如果讨到钱就给她点馊面包吃,如果没讨到钱,就不给她吃的。曾依说人贩子已经4天4夜没有给过她东西吃了。曾依说,10天来,她不敢报案,因为怕挨打。我们也的确看到了曾依手臂上的伤痕。曾依说,可能是人贩子发现她已经病入膏肓,没有利用价值了,才将她抛弃在西客站附近。她这才有机会爬到电话亭旁边给家里打了一个求救电话,当时是曾依的姨妈接到的曾依的电话。2005年8月22日晚上11点钟,由于抢救无效,脏器衰竭导致死亡,曾依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曾经健康快乐、青春靓丽,曾经如花一般的女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一个天真与弱小的生命,离去时还不到50斤。而就在两天之后,将是她15岁的生日。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曾依与病魔搏斗的时候,她的父母还正在赶往北京的火车上,她甚至没能最后跟父母见上一面。
看完这个节目以后,我的心情无比的沉重。的确,作为一名教师,这个节目无疑是对我们的鞭挞和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思考和反省。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因疯狂崇拜
偶像而出现的悲剧一再在中国各地出现,2002年,浙江温州一位17岁的初中生因无钱亲眼见到偶像影星赵薇而服毒自尽。四川一位13岁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离家出走,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等等悲剧。我不禁想到目前最红火的“超级女生”。如果说以前学生对明星的崇拜还有节制和理智的话,那么“超女”无疑点燃了追星、偶像崇拜的火焰。超女比赛期间,为了偶像学生们不在乎用上课的时间发短信、拉票,做的不亦乐乎;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两方对吵、对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学生的课桌上不再是勉励自己努力学习的话,几乎就是各个明星的照片;作业本变成偶像的成长历程记录本、歌本;更甚者,哄骗父母拿钱买学习用具,其实是买偶像们的歌碟、八卦娱乐消息、图片等等物品。更加严重的是学生们面对超女们从普通女孩子变成偶像、明星开始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梦想,那就是自己也要去参加超女,也要做明星,也要生活在镁光灯、鲜花、掌声里、也要拿高薪等等。学生的心开始动摇,开始选择他(她)们觉得的捷径。而由于超女的红火使各种媒体也陆续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类似比赛,吸引着这些学生们。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放任?批评?严格管教?说教?我们不妨这样去想:或许自有学生起就有了偶像崇拜,只不过每个年代所崇拜的对象不同而已。“追星”是个新鲜词,然而就其本质而言,追星现象早已有之。
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八、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热爱的明星,都有各自珍藏的“明星簿”。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少男少女心目的偶像也发生了变化。当代少男少女的“明星簿”里再也找不到“雷锋”、“张海迪”,也很难看到保尔柯察金、刘胡兰、董存瑞等等昔日闪光的明星,取而代之以周润发、周杰伦、孙燕姿等等港台影视明星及通俗歌手做为自己的偶像进行崇拜。我见过很多少男少女那份对明星的狂热而感到惊奇,也为少男少女因崇拜明星而激发出的创造力而大为感动,也为他们种种荒唐举动而担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不久前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2710名大中学生进行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专题调查。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50% 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 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其中初中生的比例达49.3%。青少年崇拜外国和港台“明星”的人占60% 以上。学生们崇拜的偶像中,99% 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那么少男少女何以如此崇拜追随各类明星呢?追星族们心态如何呢?面对如此狂热汹涌的追星潮我们又作何感想呢?由于时代的进步,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不仅仅是教师的传授。从媒体、从网络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特别是中国和世界接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思想和行为方式也随之进入了中国,学生的个性也开始了多元化,思想和行为更加具有独立性。但是,由于学生们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因素的不成熟而导致学生由崇拜偶像而走上自伤、自杀的道路;因崇拜偶像而放弃学业、忽视学习等现象,这些都与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同时,也不由得引起我们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的宣传等方面进行深深的思考。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喜欢明星、喜欢偶像很正常,这也是他们用另外一种方式表示自己认为是美好的事物,十五六岁的孩子真的到了开始追求美的年龄了,我们的家长、教师、社会媒体是不是应该学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告诉他们什么是美:健康才是美、自然才是美,更重要的,生命才是美,因为拥有生命才可以享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美丽。那么面对这个时代的学生们我们应该怎么才能更好的去帮助、引导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呢?
一、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学校:我觉得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追星不应该一味的指责和限制,更加不能回避。我们应该意识到:
1、追星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反映。青少年处于由孩子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样体现成熟。明星的出现使他们眼前一亮,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他们、崇拜他们,已成为心中的渴求。
2、偶像崇拜是当代青少年的一种自然、普遍的现象。沉重的学习负担、激烈的升学竞争、严峻的就
业压力、课后家长安排的各种辅导等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压得很多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就在有限的自由时间里投向了“明星”和“偶像”创造的娱乐天地,从中得到暂时的快乐与放松。当明星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展现于大众,进入他们生活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去崇拜,与明星一起疯狂,一起宣泄,以满足心理的需求。
3、追星也是广大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的重要转型时期,性的发育正走向成熟,但性意识仍是朦朦胧胧,对异性产生好感,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异性的影子。在年轻人的眼里,明星是快乐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是最有成就的典范。他们都向往梦幻般的青春,生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幻想着自己成为了明星,成为顶尖人物,并以此成为生活中的目标。
4、追星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大多数明星都有一技之长,或在体育竞技上,或在艺术上。加上其外观或是英俊潇洒,或风姿绰约,体现了美的风采,年轻人常常被他们吸引,从思想、行为和外表等去模仿学习。在偶像崇拜这个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好,有学生就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认识偏差,进而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为防止学生盲目崇拜,对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要进行科学的干预和适当的介入,开展科学的偶像崇拜教育。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折射出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性格教育、认知教育、情绪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性格、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会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
二、家庭教育误区:不能认为孩子到了学校教育教导就是老师的责任。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想法,所崇拜的偶像明星,然后和教师相互配合。家长一般关注的是儿女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心理活动、情感需求往往关心得不够。其实,崇拜偶像是青少年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需求。对于孩子崇拜偶像,家长的任何不客观的甚至过激的言语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激化矛盾,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但家长也不能对此置若罔闻,任孩子如痴如醉地迷恋明星。在孩子追星这个问题上,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并坦然接受孩子对明星的崇拜。不管是喜欢李玟,还是为周杰伦着迷,孩子喜欢就肯定有他喜欢的道理。家长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这个问题,与孩子真诚地对话,交流对明星的看法,就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从而使孩子在自己面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倾吐自己的苦闷与烦恼。这样家长就可以解开孩子的心结,从而积极地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明星,支持孩子对的一面,指出片面的地方,引导他往好的方面发展。同时家长应告诉孩子,明星的成长历程并不都是阳光灿烂,要看到他们鲜花、掌声后面辛勤的付出,要让孩子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成功的道理,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并不是所有有“追星”经历的孩子都会一败涂地。对于孩子的追星,关键在于家长以怎样的姿态进行引导,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愉快的同行人和牵引者。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追星和崇拜偶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没有盲从性,能正确分析偶像的优点和不足,追星是为了追求明星的亮点,学习明星好的东西,并以此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积极奋进的精神,这种人都能健康成长。再有,父母切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影子,禁锢孩子的精神生活。孩子终究要长大的,长大了就有了主意,就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做父母的,不可以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影子,而要好好地关心一下孩子的想法。只有父母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家长和孩子之间才没有隔阂,这个家庭也就不会有如此的悲剧发生。
三、媒体的不当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崇拜的是“正面偶像”,对崇拜者则起正面作用;如果崇拜的是“反面偶像”,对崇拜者则起反面作用。导致崇拜者自杀的偶像,当然是反面偶像。如果我们崇拜雷锋,崇拜张海迪,崇拜孔繁森,我们会因为崇拜他们而自杀吗?不会,因为我们从他们身上汲取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获得的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进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媒体应坚持正面的宣传导向,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各类“偶像”的宣传、报道和评价,要充分展示偶像的真实、丰富、生动的人格魅力,给予青少年以
理性的启迪和感情的教育。媒体宣传只有让正面、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偶像群”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合适的位置,对青少年才是一种正确的引导,也只有这样的偶像对青少年才有激励作用,青少年会因为崇拜他们而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而目前媒体对偶像的宣传存在以下一些现象:缺乏理性的“捧杀”、过分商业化的“炒作”。对于那些吸毒、多角恋爱、偷税、傍大款,言而无信、喜怒无常、耍大牌、假唱的歌星影星,我们的娱记们是津津乐道。媒体如此误导,青少年长年累月面对并崇拜这样的“偶像”,岂有不“学坏”之理?各种新闻媒体对偶像自杀事件的宣传,各种书籍、电视节目中对自杀的不当态度,都有可能误导青少年,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自杀或许是一个解决问题,获得解脱,令冤枉自己、使自己受委屈的人感到自责和后悔的途径。基于这样的错误态度,在遇到冲突、挫折时,个体或许会采用自杀这种消极的办法。追星热是社会诱导的结果。有的商家和“星”们的经纪人利用各种手段,对“星”们大肆包装,以追求最大的利益。这些“星”高高在上被推了出来,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有的孩子经受不住诱惑,出现了种种偏差。所以,媒体做为现代传播的主体力量,不应该只以商业为目的,也应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做考虑,要知道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媒体不应该为眼前的利益而忘却我们的明天。
四、学生本身: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在众多的中学校园里,每天,学生们在可能的时间里纵情谈论着他们喜欢的偶像。少男少女崇拜偶像本无可厚非,但疯狂得为偶像去自伤、自杀、荒芜学习是不可取的。不管青少年因为崇拜偶像自杀和荒芜学业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凡是采取自杀行为的青少年,凡是因此离开学校、丢弃学习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绝大多数是不健康的,其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缺陷是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在追星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青少年要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当遇到挫折时,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受压抑的情绪及时、合理地宣泄,就不会失去理智而做糊涂的事了。一个人如果有真心朋友,他内心的种种不快、压抑就会有处倾诉,紧张的情绪会得到缓解,一般情形下是不会自寻短见和离开集体的。故性情孤僻的青少年在追星受挫时可能会采取极端的做法。
1、感情需要友情:寂寞的少年需要心灵乳液,渴望成熟的少男少女需要获得情感共鸣。当代少男少女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而情感贫瘠的环境里,独生子女的现状,使他们缺少父兄们所有的手足情;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使他们的父母很少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又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极需要情感抚慰与思想交流,内心敏感、恍惚,情绪波动极大。他们需要平衡自己,需要诉说内心的种种体验,对青春的种种感觉,需要诉说自己友情的失落,诉说朦胧的爱情,需要诉说成长中的种种烦恼以及伴随青春而来的种种苦涩。这种时候,那么以优美的歌喉动情地吟唱着温馨的情感、美好的未来、艰辛的人生的歌星们款款而来,他们形象新鲜时髦,他们的歌曲委婉、真诚、直逼心灵。在这歌声中,少男少女听到了仿佛来自心灵深处的自言自语,心灵深处的迷惑与憧憬;这些戴着由舞台、灯光、美丽时装构成的光环的歌星们,一时间成了少男少女最遥远而又最亲近的朋友,这些朋友不像身边的朋友那样飘忽不定、不易把握,只要你一心一意地“爱”他或她,就能在他或她的歌声中、影视形象中获得感情交流与心灵的沟通。可以说,少男少女追星心态之一就是追求友情,追求心灵的共鸣。
2、向往成功:成功是少男少女的强烈愿望,明星们的光环令他们看到成功的荣耀与辉煌。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成功的人生,事业的成功是人生成功的主要内蕴。从一踏进校门,抑或从刚刚懂事,孩子们就被长辈们谆谆教导,长大要有出息,要成就一番事业。那么歌星、影星们的知名度,伴随知名度而来的荣耀与财富,令少男少女逼真地看到了自幼便朦朦胧胧的成功,他们渴望成为这样的辉煌成功者。于是,他们热情地追随眼前的成功者。有位中学生这样对我说:“要想成功必须凭借自己良好的素质进行顽强的拼搏。靠投机取巧,靠侥幸,即使成功,也会最终走向失败。明星之所以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占尽风光,必定不是平庸之辈。没有一身本事,绝对放射不出明星之光。”很多的少男少女,就是抱着这种寻求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奥秘的心态,而成为狂热的追星族的一员。
3、发现理想的未来自我:人有两个自我:真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人的一生可以说是真实的我不断地设计理想的我,并为将理想的我变为真实的我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少年时代正是开始勾画理想自我形象的时代,在反复地创作,反复地勾画自我理想形象的季节里,他们蓦然发现:那位歌星,那位影星,那位体坛明星抑或文坛新秀似曾相识,亲切而又温暖——噢,原来“他”或“她”就是我心目中反反复复勾画的理想的我。
4、追求时髦:现代的生活潮流、多彩的社会风景,促使少男少女总想成为多彩社会中独特的一族,现代潮流中腾跃的浪花。这是众多追星少男少女的心态。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他们的明星剪贴簿绝对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歌星走红,他们就追哪一位。今天蔡依琳,明天孙燕姿。今天开口“好开心好开心”,完全琼瑶式的甜软蜜语;明天又嘻哈的说唱。很多中学生说,实际上并不怎么喜欢那些歌星,也不大明白为什么他们一唱歌就如醉如痴、如颠似狂。只是觉得周围的同学都个个追“星”聊“星”,那神情就跟说自己的街坊邻居一样。好像如果自己不加入进去一块,便觉得自己跟不上流行,傻得要命,于是便星夜苦战,收集阅读“星”们的传闻报道;省上早点钱,收藏“星”们种种歌带,甚至不惜连骗带哄逼父母“放血”去购买贵得吓人的“个人专辑”,然后还得理一个“星”式的发型,穿一身“星”式服装,讲一口“星”味言语,自我感觉够时髦、够前卫、够个性。男孩感觉自己成了所有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女孩感觉所有的男孩都在对自己行注目礼。于是,仿佛自己也成了自己崇拜的星。
5、寻求刺激:课堂、家庭、操场,三点一线太单调;歌厅、舞台、酒店,“外面世界”真精彩,追星,从这个舞台追到那个舞台,从这家饭店追到那家酒店——多刺激!持这种心态纳入“追星族”的少男少女也为数不少。这类追星族成员的最初心态也与前一类有共同之处,起初也觉着追星时髦,追星浪漫,继而体味到追星行为是一种刺激,是平淡学生生活的盐。
追星和偶像崇拜需要理性化。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人生追求的体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心目中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偶像,当前的追星也是这样。因此,对追星现象和偶像崇拜既不要一概反对,也不要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而要积极引导,使之理性化。首先,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应该认识到追星和偶像崇拜都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应充分理解孩子,肯定他们追星和偶像崇拜的合理成分。偶像崇拜是很多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映,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偶像崇拜的影子。要看到大多数青少年在追星中没有太过激的行动,不会对成长有什么大的障碍,相信他们会正确处理追星中的各种问题并逐步走向成熟,完全能渡过青少年到成年的心理难关,不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其次,也要指出青少年追星和偶像崇拜必须要有理性指导,盲目崇拜、神化和迷信偶像,会导致丧失自我,走偏方向。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认真研究偶像崇拜的现象,社会上一些盲目崇拜偶像出现的偏差,如自杀、离家出走,或过分追星学习下降等,家长和老师都不能等闲视之,要及时警示孩子盲目追星不仅增加经济负担,加重情感投入,而且影响身心健康,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并与孩子共同探讨吸取这些教训,指导孩子正确处理追星与学习及身心健康的关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孩子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引导孩子对明星要一分为二,不能盲目叫好。要学习明星内在的品质、人格魅力,让孩子明白明星虽然非常风光,有鲜花和掌声,但他们有痛苦和艰辛。有的明星由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行为与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背道而驰,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就能帮助孩子们提高认识是非的标准,避免盲目崇拜。对青少年追星引导要得法。不要动不动就说教,就压制或强行干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和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着想,用心灵去体会孩子的所为,平等地与孩子交流;要正确理解孩子,让他们讲出心里的想法,指出如果过于盲目崇拜偶像,没有了自我,崇拜偶像就成了负担,成了生活中的绊脚石。对于孩子在崇拜偶像中的正常行为,应从正面入手,给予支持。最近有关媒体报道,有一个老师已65岁了,但他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花了大量的时间,不顾日晒雨淋,不怕劳累和丢面子,到
各种场合找目前知名的所有明星和科学家等签字,设法获得有关纪念品,孩子们都喜欢他,他被孩子誉为老年“追星族”。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观察体验青少年追星的现象,通过追星引导追星。在教学时,只要他一亮出明星的签字和一些纪念品,孩子们就会与他一起谈笑风生,主动与他交流追星的想法,他成为孩子最忠实的朋友。在友好、欢乐的气氛中,他及时引导,指出了崇拜偶像的利弊,推荐了很多在国内外有名的科学家及模范人物,详细介绍了这些人的艰苦奋斗的历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一个个精神振奋,都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使之将来成为这样的人。在学习上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施加过多的压力,要讲究教学方法,想法培养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要及时引导青少年通过追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要抓住孩子求知欲望很强和需要榜样的心理,及时向他们推荐一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有成就的科学家、英雄模范人物,提高孩子学习这些人物的兴趣,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尤其要引导孩子学习身边普通人的榜样,引领孩子向这些人学习,立志成为一个坚强有为的人。只有营造健康积极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引导青少年发展正确的态度观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耐挫力,家庭、学校、媒体、社会各方面有机协作,才会避免追星悲剧的再度发生。
第二篇:学生追星心理
学生追星心理
●慕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的侠客;女的则羞花闭月,多扮演善良温柔的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在赛场上能左右全局。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崇拜甚至疯狂。
●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为了不被看作落伍,不少本来不想追星的同学也加入了队伍。
●时尚心理:在不少中学生看来,追星就是件时髦的事,管它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呢。
对策
●对青少年崇拜偶像“要疏不要堵”:学校及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平台与同龄人及时交流,而不是盲目封杀,让孩子将自己封闭起来。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把握尺度,切勿触碰原则的“高压线”:对孩子不合理的需求,应及时驳回,培养其自我控制的能力和习惯。
第三篇:追星现象的哲学思考
姓名:
学号:
班级:
联系电话:
“追星”现象的哲学思考
“追星”现象的哲学思考
我在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追星:(fans)拼音:zhuī xīng
支持一位值得追随的人。
这样讲来很多人都是“追星族”。比如很多人都支持马克思而且显然马克思是被普遍认为“值得追随”的,起码在公共场合我没有听到过反对的声音,所以姑且将马克思算作“星”一颗。这样想来我们的马哲老师也是追星族了吧,老师是支持马克思的(这是不能随便否认的)。我们都是追星族,都追马克思,我们全家都追马克思。
有很多人支持并觉得毛主席值得追随,他们有很红很专的名字“五毛党”,这个会让部分人跳脚的名字告诉我们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毛主席不值得追随的,这个问题不是我要讨论的,我也不敢讨论。我拿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例只是为了辩证的讨论一下“值得追随”这个命题。
既然伟大领袖毛主席值不值得追随都有这么大的争议就更不用提其他的“星”了,闪闪红星都有偶尔被乌云遮罩的时候,那些“明星”就更不用讨论了,所谓“德艺双馨”不是那么好实现的,尤其是在这个急功近利虚华浮躁的年代,哪个明星不炒作,哪个明星不矫情?在这个丑闻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我们看明星看的是什么?不就图个乐,不要指望你能看到什么深度,有深度的是混不下去的,我们老师给我们讲课还说做片要面对市场呢,小小动画片都得迎合,靠观众吃饭的大活人更得如此。当然明星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慈善晚会带动很多人的关注,我们在这里不讨论作秀成分,但说影响力却是我们小老百姓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的,一个明星人品过硬我们当然可以支持,明星的责任是宣扬“真、善、美”嘛,不然为什么这么多明星去整容,不就为了个“美”。一个明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他的价值就实现了,当然他要是能再既真又善那就更好了,不过“真”要建筑在“善”上,不然你个人猥琐不堪还一定要以真面目示人让大家怎么接受得了呢,毕竟我们是冲着得到享受而来的嘛。像芙蓉姐姐、凤姐这类活宝级人物还是很让人头疼的,不过很多人都表示她们也不是“真”,只是炒作而已,听到这样的消息我老怀欣慰,能主动炒作说明这些生物还是有智商的,大家互相娱乐嘛。
为什么“追星”这个话题一再被提起呢?
第一是因为浪费时间,大家都知道青少年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他们要用这个时间努力学习知识,但是“追星”的青少年把时间浪费在了收集偶像资料,参加粉丝活动上,即使不去参加活动也要花费时间在收看偶像出演的电视节目听偶像演唱的歌曲上,严重影响了学习。
第二是因为浪费金钱,先不说偶像演唱会的门票是多少,单是平时的正版磁带、影碟、歌碟、海报、写真等等一系列购买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即使青少年支付得起,使用的也是父母的血汗钱,或许父母很有钱不在乎这点消费,不过追星族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挣钱有多辛苦。所以第二点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追星族懂不懂得为他人着想懂不懂得体谅父母的问题,你连爱着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你爱那不相关不知道你是哪颗葱的人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第三是因为“盲目”,我们成年人都知道凡事不要太较真,但是少年儿童不知道,他们觉得自己支持的人是值得追随的就不顾一切的支持,听到别人说偶像不好就破口大骂,负面消息一概当做恶意丑化,没办法,我们从小见到的都是“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哪能忍受嫦娥也要抠鼻屎的事实。说到“追星”的疯狂,世博会期间的踩踏事件让人记忆犹新,那么多“粉丝”为了见到偶像互相推挤踩踏侮辱工作人员演出了一场闹剧,之后向自己的偶像道歉说自己对偶像很没礼貌,道歉是好事,如果能也向被伤害的工作人员道歉就更好了,毕竟偶像们并没有被伤害。这件事情在世界杯开始之前一直是热门话题,因为偶像团体发布虚假消息造成了现场混乱,事后粉丝反向偶像道歉却并不对真正受到伤害的工作人员道歉,着实很让广大网民恼火,之后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灭“脑残”“圣战”。其实所谓圣战也是对“追星”问题的一次有力探讨,战士一致认为“追星”追到是非不分危及他人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粉丝却认为自己被无理取闹。其实平时粉丝怎么闹都无所谓,逼着老父跳江也要见偶像的毕竟是少数,而且她伤害的是自己老爹愿打愿挨的别人也管不着,这次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动静是因为伤害到了别人也伤害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面子。
昨天观摩了一下午的“快乐女声”,这个平民选秀节目很火,看着台下疯狂的粉丝虽然早有耳闻也还是觉得惊讶不已,喊着整齐的口号一会儿尖叫一会儿又痛哭流涕的着实像是走火入魔,更奇的是粉丝队伍中居然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好在湖南台向来和谐,努力塑造选手积极努力乐于助人的形象,每个选手都懂事顾家尊敬父母富有爱心真诚善良,不管其中水分有多少,起码给粉丝带来的都是正面引导,几个主持人也是努力的煽情带动让人感动的和谐气氛,几个评审也是和和乐乐关爱选手,大众评审都是来自各大门户网站各大公司各大知名杂志,每次投票前都要一一的报上单位名称,投票时还要“我代表XX网站的网友投XX一票”,除去每个视频下方粉丝互骂的壮观留言还是很和谐欢乐的。
最近最声势浩大的“追星”行动非世界杯莫属,学校为了照顾世界杯的粉丝们延迟了熄灯时间,让很多不爱足球的同学也间接受益,可以看自己喜欢的韩剧、美剧、日剧、小说、漫画、动画片也有喜欢学习的可以看书、画画、做题。足球真是一项疯狂运动,听到对面男生楼持续的欢呼骂娘声的焦虑在想到自己抽风的时候也影响过别人也就释然了。昨天下午看到足球场上冒雨踢球的傻帽钦佩之情油然而生,说来惭愧,平时看有关足球的消息也不过是哪个球星又离婚了,哪个球星又受伤,哪个球星私生活糜烂,哪个球星夫妻恩爱喜得贵子,打开体育新闻眼花缭乱抓不住重点。看到球迷朋友因为世界杯激情燃烧真是羡慕不已,这样追星多有益身心健康啊,如果淋了雨也不生病就更好了。
其实追星现象的哲学思考这个题目高中时候作文就写过,那个时候根正苗红的大小道理一堆,现在忽然让我重新讨论这个问题觉得实在是无从说起,前阵子还有个很火的漫画美少女夏达,我没看过她的漫画,据说在国内是一线日本某漫画杂志也在连载她的漫画,不过她出名不是因为漫画好,而是长的好——可爱的娃娃、脸吹弹可破的肌肤、直直的长发、齐齐的刘海、声音娇娇柔柔、笑起来甜美可爱,我看了都觉得心神荡漾如沐春风更别提广大宅男朋友了,这是一次从梦想到现实的突破,相比之下各种或清纯或火辣的女明星就逊色很多,“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这是娱乐圈的明星这么都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夏达说了,不喜欢大家到处贴她的照片,希望大家更喜欢她的漫画,自己很不愿意在人前露脸的,我那时候也觉得大家都太肤浅了嘛,看小姑娘美就都喜欢,不管看没看过漫画的都喜欢,完全不尊重美女的才华和劳动嘛。不过你说你希望大家不要总是关注你的美丽那你现在三不五时的出来露脸到底是为呀为哪般?难道你不露脸喜欢你漫画的就会不再看了吗?29岁的美少女夏达同学,我知道大家不管是卖艺还是卖身的都想通过宣传提高知名度,也知道大家被赞美被喜欢会很开心就会忍不住到处展现魅力,只是你就不要那么谦虚了嘛,谦虚过度总会让人觉得有那么点点虚,就会不那么讨人喜欢了。
其实对“追星”现象的讨论由来已久能经久不衰必有其道理,正是老生常谈、常谈常新,却也万变不离其宗难以有所突破。
所谓存在即合理“追星族”的存在不能片面的评论好坏,总有很多追星族在明星身上得到鼓励得到正确引导,也总有追星族为了明星做出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光,只要把握好尺度不影响别人就没有任何人该被指责,也没有任何人有权利指责。当然,不影响别人包括不影响心情,父母有时候不理解追星的热情可以觉得他们古板不予理会,但是如果追星行为伤害了父母的感情让父母焦虑就是错误行为了。偶像见到这样的“粉丝“会伤心的。
来吧,既然那么喜欢自己的偶像,就努力成为配得上偶像的人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你的偶像有千万般错,只要你觉得他有值得追随的地方就追随吧,从偶像身上学习你欣赏的部分才是偶像的价值所在,才是“追星”的最终目的。
第四篇:“追星”现象的哲学思考
“追星”现象的哲学思考
中国飞人“刘翔”一直以来都是被国人追捧的超级巨星,但最近这个大众偶像竟然也过了一把“追星瘾”。在微博中刘翔“晒”出了自己在世博会闭幕彩排期间与众多明星合影的10张照片。照片中,不乏刘翔与成龙、杨澜、李宁、韩红、黄奕,以及申雪和赵宏博等各界大牌明星的合影,但所有照片的最高位置——微博开头第一张,就是刘翔与刘德华的珍贵合影。对此,刘翔还得意的表示:“真好啊。等着刘天王值了。”
“不见刘德华,我决不嫁人”,2007年,沸沸扬扬的杨丽娟事件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但是血与泪的教训至今却让人深省。伦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幸福,是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权利,杨丽娟也不例外。她用13年青春时光去追逐她喜爱的明星。也许杨丽娟认为她是快乐的,也许她很享受这13年追星的过程,所以对此人们似乎也不必过多地指责,但是杨丽娟所追求的“快乐”却是以带给家人痛苦、导致家庭负债累累、家破人亡的结局为代价的,这样的“快乐生活”我们还是不必追求的好。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明星崇拜问题的思考。
一、为什么“追星”这个话题一再被提起呢?
第一是因为浪费时间,大家都知道青少年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他们要用这个时间努力学习知识,但是“追星”的青少年把时间浪费在了收集偶像资料,参加粉丝活动上,即使不去参加活动也要花费时间在收看偶像出演的电视节目听偶像演唱的歌曲上,严
重影响了学习。
第二是因为浪费金钱,先不说偶像演唱会的门票是多少,单是平时的正版磁带、影碟、歌碟、海报、写真等等一系列购买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即使青少年支付得起,使用的也是父母的血汗钱,或许父母很有钱不在乎这点消费,不过追星族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挣钱有多辛苦。所以第二点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追星族懂不懂得为他人着想懂不懂得体谅父母的问题,你连爱着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你爱那不相关不知道你是哪颗葱的人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
第三是因为“盲目”,我们成年人都知道凡事不要太较真,但是少年儿童不知道,他们觉得自己支持的人是值得追随的就不顾一切的支持,听到别人说偶像不好就破口大骂,负面消息一概当做恶意丑化,没办法,我们从小见到的都是“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哪能忍受嫦娥也要抠鼻屎的事实。说到“追星”的疯狂,世博会期间的踩踏事件让人记忆犹新,那么多“粉丝”为了见到偶像互相推挤踩踏侮辱工作人员演出了一场闹剧,之后向自己的偶像道歉说自己对偶像很没礼貌,道歉是好事,如果能也向被伤害的工作人员道歉就更好了,毕竟偶像们并没有被伤害。这件事情在世界杯开始之前一直是热门话题,因为偶像团体发布虚假消息造成了现场混乱,事后粉丝反向偶像道歉却并不对真正受到伤害的工作人员道歉,着实很让广大网民恼火,之后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灭“脑残”“圣战”。其实所谓圣战也是对“追星”
问题的一次有力探讨,战士一致认为“追星”追到是非不分危及他人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粉丝却认为自己被无理取闹。其实平时粉丝怎么闹都无所谓,逼着老父跳江也要见偶像的毕竟是少数,而且她伤害的是自己老爹愿打愿挨的别人也管不着,这次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动静是因为伤害到了别人也伤害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面子。
二、青少年追星的利与弊
(一)青少年追星的利
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追星和崇拜偶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没有盲从性,能正确分析偶像的优点和不足,追星是为了追求明星的亮点,学习明星好的东西,并以此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积极奋进的精神,这种人都能健康成长。比如郑智化,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演艺。他靠坚强的意志,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大家都熟悉的《水手》就足以证明。„„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不值得我们崇拜吗?王杰也是一个有名的歌手,他的成名不是靠运气,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取得的,他所走的人生道路是艰辛的。曾被生活所压迫的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他当过推销员,出租车司机,不管生活多么苦,他总是以微笑来面对,最终走向了成功。难道这样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像这样的明星不胜枚举,这样的明星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敬仰。
追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追星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反映。青少年处于由孩子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样体现成熟。明星的出现使他们眼前一亮,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他们、崇拜他们,已成为心中的渴求。
追星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大多数明星都有一技之长,或在体育竞技上,或在艺术上。加上其外观或是英俊潇洒,或风姿绰约,体现了美的风采,年轻人常常被他们吸引,从思想、行为和外表等去模仿学习。
追星也是广大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的重要转型时期,性的发育正走向成熟,但性意识仍是朦朦胧胧,对异性产生好感,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异性的影子。在年轻人的眼里,明星是快乐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是最有成就的典范。他们都向往梦幻般的青春,生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幻想着自己成为了明星,成为顶尖人物,并以此成为生活中的目标。
另外,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升学的压力,学生相互竞争的压力,课后家长安排的各种辅导等,压得很多学生喘不过气来。当明星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展现于大众,进入他们生活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去崇拜,与明星一起疯狂,一起宣泄,以满足心理的需求。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人生追求的体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心目中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偶像,当前的追星也是这样。因此,对追星现象和偶像崇拜既不要一概反对,也不要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而要积极引导,使之理性化。
(二)青少年追星的弊
大家都知道,我们学生自控能力差,很难管束自己。一旦坠入追星的迷阵,就很难再逃脱!就比如有一位高中生因盲目地追周杰仑,把他妈妈给他上学的钱拿出来购买关于周杰仑的产品,甚至还买了一套房子住在周杰伦家旁,因而花光了他妈妈给他上学的所有的钱。由此可见,这还能说追星好吗?童年时代是我们学习的最佳阶段,如果把这时间用来追星,就会浪费许多的宝贵时间,从而让我们的童年变成一片空白的回忆!并且,明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是非好坏,只是他们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点儿成绩。比如名噪一时的刘晓庆,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可后来却因为偷税漏税而沦为罪犯。再比如赵薇,穿印有日本国旗图案的衣服,而出了洋相。追这样的“星”又有何意思呢?经济负担也是一个大问题。假如一位同学迷上了追星,就会大量关于这类的商品,从而增加了经济负担。有项新闻曾任意地对全市的一百多个学生作过此类调查,有94%的学生有过购买偶像的相片、海报、写真集等此类物品,而其中经常性购买的就占57%。我们还了解到外面商店关于此类商品很多,但价钱都很昂贵,像一张海报一般在2元到25元左右,一张CD盘一般在10元到30元左右,而一本印刷精美的偶像写真集就大都在15元、20元、30元„„甚至一本几百元的都有。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济收入的
学生来说,经常性购买这类物品无疑将大大增加父母、家长们的经济负担。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而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偶像,大都是因为他们长的帅、漂亮或喜欢听他们的歌,看他们演的戏。有的人说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偶像,并搜集了许多关于偶像的资料。他们所谓的了解就是知道明星的爱好,喜欢的颜色,喜欢吃什么等等。他们以为了解了这些就称得上是一个超级funs了。而知道这些对自己有什么用呢?这样做无非是在浪费时间做无聊的事。有些人更为可笑,为了自己的偶像居然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记得在一张报纸上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女孩因为没买到自己偶像的演唱会门票而起了自杀的的念头。这样做值得吗?要我说,这样的人就太无知了,为了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居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也太傻了。
三、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的明星崇拜
青少年阶段对明星的崇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非常正常的表现,我们不能因为“杨丽娟事件”的发生而对现在青少年的明星崇拜行为大加鞭挞,而应该辩证地看待青少年的明星崇拜现象。
一方面,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大多外表俊美,光彩照人,并且大多都具有一技之长和过人之处,比如表演的才能、歌唱的才能等。青少年对他们心中喜欢的明星狂热地崇拜,享受追星 的快乐,成为他们枯燥学习生活中调味剂。许多明星艰辛的奋斗历程、曲折的人生历练,也深深地打动了无数青少年的心,使他们认识到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日之功,都需要付出艰辛。若使青少年将明星崇拜的热情转化为自身奋斗向上的动力,那明星崇拜也不能说就不是件好事。
此外,明星也不专指歌星、影星。著名的学者、专家、为我们所敬仰的、有杰出成就的人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心中明亮的星,成为青少年追随的明星。现今炙手可热的学者如易中天、于丹等,他们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杰出的口才征服了人们,不都成了万众瞩目和争相追逐的明星吗?所以,青少年对明星酌崇拜,不在于是否崇拜,而在于崇拜的是谁,崇拜的是什么,以及从所崇拜的人身上学到了什么。另一方面,我们反对盲目崇拜。青少年去喜爱一个人,去崇拜、敬仰一个人本没有错,但这种爱若超出了一定限度,就会变成非理性的追捧和盲从,会造成心理失衡,损害自己和亲人,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大多数追星的青少年还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为了追星花费父母大量金钱,更有甚者如杨丽娟,为了追星竟然让父母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而且始终不思改悔,最终落得了家破父亡的悲惨境地,不能不令人痛惜。这种牺牲亲情,脱离人生正常轨迹的盲目明星崇拜,折射出狂热追星的负面效果,所以说青少年对明星的崇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崇拜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需要我们对青少年时期的明星崇拜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避免负面效果的发生。
四、正确引导青少年的明星崇拜
青少年时期追求偶像和明星崇拜是不足为怪的正常现象,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心智的成熟,自然会从狂热的明星崇拜中冷却下来。但是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他们就难免走入误区。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也是他们应该肩负的责任。
首先,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对于每一个青少年来说,家庭是他们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担当着教育子女的重要任务。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没有人会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但这种爱也要有度,如果对孩子过度溺爱、对孩子的要求一味盲从、一味迁就,就会使他们形成“只让人为我,不懂我为人”的思想,就会导致如杨丽娟不顾父母年迈仍然我行我素的行为。所以,父母对正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进行正确教育、严格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对他们的正常行为要支持,对他们的错误想法和行为要及时制止,绝不纵容,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向正确方向发展。
其次,学校教育责任重大。学校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青少年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教育青少年学生,无论是明星还是大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做的每一件事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们身上的优点。青少年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只要努力,今日的青少年就有可能变成明日之星。学校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扭转和改变他们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引导他们的审美趣味,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另外,学校教育绝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的亲情教育,要引导他们去体会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爱父母、爱家庭、爱亲友的亲情感。
再次,社会教育影响深远。青少年不仅是家庭成员、学校成员,也是社会成员,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只重经济利益,轻视文化素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媒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年来,社会上涌现了许多选秀节目,使偶像崇拜成为一种全民运动,青少年观众被卷在里面,极尽激情和疯狂。不能给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营造正确健康的文化氛围,是全社会的严重失职、失范。所以,应加强全社会对这些现象的理性思考,政府也要汲取教训,加大对文化活动的合理调整,举办读书会、科技展等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杨丽娟事件”只是个案,但是这个极少发生的特殊事件却折射出当前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严重失职。青少年的明星崇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明星崇拜所丧失的自我和亲情。真的希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人间悲剧不再重现。明星崇拜要有度,我们要让它成为青少年成才道路的快乐驿站,而不是影响正常轨迹的绊脚石。青少年就如东升的太阳、初成的青松,只有用心去培育,用心去呵护,才能使艳阳挂天际,青松更葱郁。
其实对“追星”现象的讨论由来已久能经久不衰必有其道理,正是老生常谈、常谈常新,却也万变不离其宗难以有所突破。
所谓存在即合理“追星族”的存在不能片面的评论好坏,总有很多追星族在明星身上得到鼓励得到正确引导,也总有追星族为了明星做出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光,只要把握好尺度不影响别人就没有任何人该被指责,也没有任何人有权利指责。当然,不影响别人包括不影响心情,父母有时候不理解追星的热情可以觉得他们古板不予理会,但是如果追星行为伤害了父母的感情让父母焦虑就是错误行为了。偶像见到这样的“粉丝“会伤心的。
第五篇:关于中学生追星问题的思考
同学中的追星问题
一、摘要
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的调查,了解同学们追星的状况以及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借此来帮助同学们正确地摆正追星在学生生活中的位置,并希望以此带动周围的同学,做到适度、合理、健康地追星,使追星成为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味剂和促进剂,避免因为盲目追星而影响和荒废学业。
二、调查的内容:
(1)中学生的追星行为
(2)中学生的追星程度
(3)中学生的追星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4)中学生对追星以及学习的看法
二、引言
追星,在当今社会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追星族”这个名词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青少年,他们似乎是“追星”的易感人群,在因某个明星而尖叫的人群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往往是那些稚气未脱的学生们的脸。这种现象实在是不能不使人担忧——当然全盘否定未免过于偏激,但追星的害处也同样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现研究一些青少年追星现象及原因,深入探究剖析,最后分析总结。研究讨论这些问题,有助于广大学生正确看待“追星”行为,修正自己的追星观念。
三、过程与方法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本校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四、中学生追星”的问卷调查
1、你现在的年龄为多大:
2、你最喜欢的男明星为:
3、你最喜欢的女明星为:
4、你最喜欢的明星是哪种类型?
A、体育明星B、娱乐明星
5、你认为追星和学习成绩之间是否有关系?
A、有B、没有
6、你曾迷恋于追星的热潮么?
A、有B、没有
7、你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有盲目追星的吗?
A、有B、没有
8、你曾因为追星而和家人闹过别扭么?
A、有B、没有
9、你认为追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A、利大于弊B、弊大于利
10、你对明星的态度是什么?
A、赞赏B、不屑
五、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1)同学们大都追一些歌星和影视明星。
(2)有部分同学不顾父母的反对仍然追星。
(3)同学们追星的目的一般是消遣、跟随潮流、聊天有话题等等。
我发现,追星的性质其实也并不会怎么恶劣,只不过部分同学没有掌握好这个度,并且没有好好地与长辈交流沟通,而引起了父母的不理解,但只要克服这些不足,这些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确追星的目的,不可以
盲目地随潮流,在这股热浪中冲昏了头,迷失了方向,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
据调查数据看来,中学生追星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1)崇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娇媚可人、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左右全局之势。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2)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3)时尚心理。“追星”,在不少中学生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能明白,追星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好分寸,做到以下几点:
1、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气度;该不仅仅吸引你的目光,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
2、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就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
3、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祟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
六、结论
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而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偶像,大都是因为他们长的帅、漂亮或喜欢听他们的歌,看他们演的戏。有的人说自己很了解自己的偶像,并搜集了许多关于偶像的资料。他们所谓的了解就是知道明星的爱好,喜欢的颜色,喜欢吃什么等等。他们以为了解了这些就称得上是一个超级粉丝了。而知道这些对自己有什么用呢?这样做无非是在浪费时间做无聊的事。有些人更为可笑,为了自己的偶像居然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记得在一张报纸上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女孩因为没买到自己偶像的演唱会门票而起了自杀的的念头。这样做值得吗?要我说,这样的人就太无知了,为了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居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也太傻了。
另一部分人追星却是有目的的。我也赞同像他们那样的追星族。他们所喜欢的明星不只是因为美和帅,也不只是因为他们会唱歌,会表演,更重要的是,他们所追求的是明星的气质以及他们成功的经历。他们不会经常无聊地去搜集明星的资料,更不会因为某一个明星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崇拜的明星是他人生道路上一个榜样,追星是为了帮助自己进步。许多明星之所以
成名,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他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明星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比如郑智化,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毅然选择了自己所喜爱的事业——演艺。他靠坚强的意志,唱出了许多好听的歌,大家都熟悉的《水手》就足以证实。„„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不值得我们崇拜吗?王杰也是一个有名的歌手,他的成名不是靠运气,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取得的,他所走的人生道路是艰辛的。曾被生活所压迫的他,从未向命运低过头,他当过推销员,出租车司机,不管生活多么苦,他总是以微笑来面对,最终走向了成功。难道这样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像这样的明星不胜枚举,这样的明星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敬仰。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阻止同学们盲目追星呢?我们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把追星当成一种生活享受。
2、控制好自己的理性,避免盲目追星。
3、明确追星的目的。
4、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考虑追星的经济承受能力。
大多数人都有名人和明星崇拜心理,这是非常正常的,名人和明星在某一领域的成功,可以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向其学习,追星某种程度上也是激励自己奋发上进的一种动力。但无节制的追星是一种危险行为,容易导致人沉湎于空想之中。在娱乐信息爆炸,娱乐人物成为最受瞩目对象的今天,社会和相关行业应对娱乐现象和人们的娱乐心理进行一些思考,别让追星成为一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