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完善公司行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2
关于完善公司行政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正朝着集团化的发展道路阔步前行。然而,任何一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面临困难,遭遇瓶颈。只有在发展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确保公司的良性经营,形成务实高效的管理模式,打造出优秀的工作团队。本人入职后,经与综合行政部门同事沟通、了解,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征求公司其他部门同事意见,并结合自身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多年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公司行政管理工作,建议如下:
一、明确行政部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
我公司作为**集团的母公司,既提供着集团的主要效益来源,又以依托型组织职能机构的模式,承担着集团的管理工作,行政管理工作量较大,管理幅度较宽,建议综合行政部岗位设置为:综合行政总监、综合行政部长、行政督察、公共关系主管、综合文员、资料档案员、网络管理员共7人。明确了岗位设置,更重要的就是对员工进行岗位职责的明确、培训和考核,可以通过在部务会学习公司会议精神,开展工作自查自纠等形式来进行,务必让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在岗位该负责哪些工作,并能实践中自动自发的完成好本职工作。
二、强化行政协调职能和服务意识。
企业综合行政部门除了要贯彻公司领导的管理意图,履行指挥、控制、组织等职责外,还要进行部门间协调,并为公司各部门提供优质的办公后勤服务(如及时提供必须的办公用品;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关心员工们在工作当中的感受,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尽量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当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及时完成工作任务等)。据了解,公司所属有些部门员工对行政部工作方法和态度颇有微词,我想这一方面说明
了做好行政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行政工作方法还有待改进,服务意识方面还有待加强。行政部应经常组织学习公司的相关会议精神,不断提高部员工的自身素养,与公司高层保持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根据部门员工特点合理分工,为达成公司整体工作目标而有侧重的,不怕受委屈的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在行政部逐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意识的同时,其他部门同事也会进一步从思想上理解,从行动上支持行政工作,从而也能很好促进行政部指挥、控制、组织、计划等工作的开展,提高公司整体工作绩效。
三、改善督办工作方法,加大督办工作力度。
对企业重点工作的督办,是行政工作的重要职责。行政部门在上传下达,工作衔接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各部门工作信息,也有更多机会及时向公司领导反馈工作进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便于行政部门站在全局高度来协调、帮助其他部门克服困难,完成企业的重点工作。而作为行政部员工在收集信息,进行督办时,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要以帮助、参谋的姿态,促使工作经办人按公司要求落实工作。
对于因经办人主观努力不够,夸大客观困难的情况,行政督办人员要及时向其强调按要求完成工作的重要性和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的危害,必要时及时借助公司领导的力量和相关奖罚机制,促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完成工作任务。总之,就是要通过及时有效的工作督办,做到公司重点工作的基本可控。
四、广纳行业贤才,及时发挥新人的主观能动性。
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但同时也养成了一些陋习,制约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打造阳光、奋进的工作团队。要改善这一状况,除了通过管理手段拨乱返正以外,将一些迷途不返之人请出队伍,无疑是一种直接简单的方法。值得庆幸的是,公司正在进行的大规模人才招聘,体现了公司广纳贤才的决心。
除了启用新人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及时发挥新人的主观能动
性。一个团体就是一个熔炉,一个有思想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员工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展示才华和能力的良好平台,为了适应环境,将很快被同化,公司引进新鲜血液也就会失去意义。公司行政部应和人力资源部一起,认真做好新员工的培训及环境熟悉工作,帮助新员工尽快正确的了解公司,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理念,促使其大胆的、创造性的工作。
五、逐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牢固树立员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魂,是企业的精神旗帜。它不能仅停留在纸张上、墙面上,而应该深深扎入每位员工的心里,并以此来指导员工的行为。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培训是第一步,是要让员工深入理解,内心认同企业文化。其次,公司行政部应努力创造文化宣传和交流的平台,如定期组织召开以企业文化主张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员工恳谈会;定期主办企业内刊,开辟文化宣传阵地;注意发现工作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员工、优秀事迹,树立正面典型,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号召、带动其他员工。员工只有树立了以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才能积极主动的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
综上所述,企业的综合行政部门不但要做好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者,还要成为企业重要工作的推动器,成为各部门工作关系的润滑剂和粘合剂,更有责任为公司长期战略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工作团队。当然,行政工作涉及面宽,内容较多且杂,诸如明确、强化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规范业务流程等方面也应不断完善。
总之,行政工作人员只有站在较高的工作层面上,才能协调好关系,督办好工作,培养好团队,才能不计较小个人得失,保持良好的心态,顾全公司大局,推进公司的良性发展。我相信,在董事长的坚强领导下,公司一定能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二篇: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摘要】我国行政问责制在问责主体、对象、方式、程序等方面还不完善。行政问责的制度化、常态化,能够使官员预测到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避免失职失责行为的发生。这必将有利于官员的清廉公正,也有利于对民众权益的维护,对法治政府、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行政问责 意义 完善
我国的行政问责制被广泛应用于公共行政领域,并发挥出了其作为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民主政府的重要途径的作用,成为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问责在实施过程中,强化了官员的责任意识,达到了推进责任政府建设、促使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忠实履行职责的目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行政问责制的概念及现状
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我国行政问责制尚未形成制度化的法律,多是散见于一些规定和条例中。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正式实施,2002年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领导干部引咎辞职作了明确规定。2003年因“非典”而颁布实施的《公共卫生突发条例》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公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2003年8月27日通过的《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了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及违反本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专门规定了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党员干部给予相应处分。2004年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对决策责任的追究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同时在完善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将“权责统一”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之一。2006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则进一步将行政问责法制化和规范化。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008年2月中央提出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使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有法可依,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完善、进步。
推行行政问责制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民代表表达人民的意志,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其根本保证是责任政府体制的建立,要求行政机关对权力机关负有严格的政治责任。而行政问责制的启动,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推进民主政治的实现,推动社会进步,而且还对重塑政府责任和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行政问责制的实施,体现了国家机关依法治国、法治行政的原则与精神。自迈耶提出依法行政原则已有百年之久,但依法行政依然是行政法的基本理念。①而且还将继续作为行政法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存在下去。任何行政活动必须有法律依据,任何行政活动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只要违法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是法治社会基本的要求,而不论其身份、地位。因此,推行行政问责制,体现了依法行政基本原则的要求,即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有利于政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行政问责制的实施,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行为,使政府严格依法办事,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的权威。这样,政府不至于朝令夕改,每一次的行为也能充分体现民众的意志和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政府守法、诚信,不仅有利于维护其自身的权威,也有利于政令畅通。民众也因政府的守法、诚信,而积极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其作为社会一份子的重要作用,从而呈现出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表现。一方面,行政问责制的实施,使得部分违规官员被追究责任,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民众的响应,密切了干群关系,促使行政管理者认真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从制度设计和目前各地行政问责的实践经验看,这一制度还有利于避免政府职能的官僚化,有利于优化公务员队伍,约束公务员和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主体,促使他们真正对人民负责,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规范行政问责制的问责主体制度。根据宪法、组织法及相应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不仅有行政机关内部的上级对下级的同体问责,还有人大、政协、民众等异体问责,但目前的问责仅限于同体问责。同体问责因上下级隶属和业务熟悉等原因具有快速高效性,但也因此种关系使得问责易流于形式。为实现向人民负责的目的,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政治体制,也为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这一政府机构,在行政问责下,须强化上级监督下级的责任,但不能仅仅是上级对下级,更不能将问责制简单地等同于上级惩罚下级,否则,这样的问责制度将难以实现责任政府的目的。问责制的完善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体现巩固和完善民主政治的目标,将问责制的完善与党内民主的健全和民主政治的建设步伐相联系相协调。也就是说,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强化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问责责任,并且运用已有的其他制度资源来健全行政问责制,以便建立问责的长效机制。
严格划定行政问责制的责任对象。“权责一致”原则贯穿于行政法的始终。职权与职责相一致,要求在问责时严格划定责任对象范围,即哪些人需要承担公共权力不当使用或者未尽职责的责任。既不能让责任人逍遥法外,也不能让无辜者受罪。授权的范围有多大,就应当在多大的范围内问责。否则,若问责与现实的职责格局不符合,则难以起到问责的真正作用。目前我国行政问责的法理依据主要是法规、规章和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纪律规范,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比较少。再加上,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有些职责不够清楚、权限不够明确,在追究责任时,相关部门相互推诿,以至于在问责中,具体应当由谁承担责任,模糊不清。因此,考虑到现实的公共权力格局情况,问责对象的范围不能仅针对行政官员,而应按照权责相一致的原则来进行。
确定行政问责制的问责事由及标准。在问责的范围上,主要针对给社会生活造成直接损害的公共事件。对社会造成普遍不满和震动的事件需要问责,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经济、政治等其他领域的过失同样会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也应追究责任。行政问责事由不仅应针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违法行政行为,也应针对无所作为的行政行为。当然,应确定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问责措施,以提高问责的规范性和制度化。不能因为有领导关注、媒体报道、网络传播就问责,反之就不追究。应确立行政问责的标准。行政问责标准的确立,可参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即要求主体有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同时在进行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时存在过错②。但在具体承担责任时,不仅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如动机、目的、事后态度等方面,还应考虑违法行为的情节及后果。
明确行政问责制的问责方式。行政问责制的意义是否能真正体现出来,问责方式的真正落实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公共事件的责任人,在事件平息之后,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与追究,逍遥于“问责”之外,而且有的不降反升,这种现象既无视行政问责制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也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这与问责手段方式的不落实有直接关系。因此,强化问责方式的落实,也是完善问责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此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完善被问责官员的复出程序,避免将问责流于形式。当然,也不能将被问责官员一棍子打死,永世不得翻身。可根据工作需要,允许其重新参政,在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对实际工作中重新赢得社会尊敬和作出成绩的,予以提拔使用。
完善行政问责程序。我国的问责程序启动之后,听取报告、质询、调查、罢免、撤职、撤销等问责环节缺乏具体执行程序的规定,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问责要常态,程序要透明。在问责过程中、处理过程中能不能做到公开、透明,给民众一个交代,关系到行政问责的贯彻实施。因此,应完善行政问责程序,使问责公开、公正。
结 语
行政问责制的重点在于预防政府官员失职失责行为的发生,及时化解政府官员失职失责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化、常态化,使官员能够准确预测自己行为的法律
后果,从而避免失职失责行为的发生,这必将有利于行政之清廉公正,也有利于对民众权益的维护,对法治政府、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焦作大学)
注释
①张树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1页。②应松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392~393页。
第三篇:公司行政管理工作职责
公司行政管理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办公场地管理,确保公司设备正常运转和使用安全;
2、负责所在职场物业关系维护和日常报修联动;
3、负责办公场地合同签订,续签,租金及物业费用付款等事宜;
4、能结合公司需求挑选办公场地,并完成办公装修和其他办公区零星工作改造;
5、负责公司环境维护和管理,提供舒适办公场所;
6、能管理保洁阿姨做好办公室环境卫生等;
7、负责宿舍管理,对接办理相关手续。
公司行政管理工作职责2
1.完成公司行政事务工作及部门内部日常事务工作。
(包括考勤、绩效管理、公文公告的制定和传达、会务安排等,协助公司处理各项突发事件。)
2.协助上级领导进行内务、安全管理,负责公司资产管理、办公用品和劳保用品的采购和管理和分发工作,节约成本,合理利用公司资源;
3.同时负责公司往来快件的收发及传递。
___对外相关部门联络接待,对内接待来访、接听来电、解答咨询及传递信息工作,配合协助办理面试接待、会议、培训、公司集体活动组织与安排,节假日慰问等,协助领导做好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5.与南宁公司总部人力行政相关人员对接,确保信息及时准确。
6.完成上级主管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公司行政管理工作职责31、负责负责公司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及实施,保证和维护办公设备设施及网络的正常运行;
2、负责办公用品、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福利礼品等物资的采购、盘点及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对外联系,日常接待等外联工作;
4、负责做好内部公文的起草、制文、发布,外部公文的接收、处理,以及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5、根据公司发展要求制订公司文化建设和相关活动的方案,组织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公众号企业文化推广);
6、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临时性事物。
公司行政管理工作职责41、会议、活动组织:负责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包括公司内、外部各类公关、宣传、演示、文体等活动的组织、宣传、安排工作;负责公司各类会议的组织、安排、服务工作。
2、物品管理:负责公司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办公设备的采购、登记、核查管理工作;制定办公用品计划,报主任审批;做好每月的分发、调配、保管工作,建全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
3、环境卫生:负责公司及现场指挥部办公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4、安全保卫:负责公司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定安全防火制度,负责公司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安排节假日保洁、保安的值班。
5、资料管理:负责项目资料归档整理。
公司行政管理工作职责51、协助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维护工作秩序;
2、负责公司员工的考勤管理;
3、负责公司全体员工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发放办公用品、印制名片、办理餐卡、定水、定票、复印、邮寄等事务;
4、负责接待来宾,接听或转接外部电话;
5、负责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各类文件的归档管理;
6、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公司行政管理工作职责61、负责日常办公环境的维护:卫生巡检、绿色植物养护等;
2、负责行政类物品的申请、采购及报销:办公用品、水果、员工生日会等活动举办;
3、负责固定资产的申购、采购、盘点等相关工作;
4、负责商务接待的物资预定及落地实施等相关工作。
第四篇:完善制度做好公司管理工作
完善制度做好公司管理工作 通过学习格力CEO董明珠:什么是成功的王道课程,让我们对企业的正常运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管理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董明珠认为人性管理是一种概念上的东西,在管理上不存在柔性的东西,公司的任何制度和规范是不允许任何人打破的,包括董明珠在内,每个人都必须按照制度去履行你的行为,不能随意改变。
企业的管理离不开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没有制度,就会形成很混乱的局面,管理无章可循,没有一定的企业文化,想到什么是什么,这样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很艰难的,程总说:“质量出问题了一定是我们的管理出问题了”,所以企业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实施和作用,那么制度的出台,能不能实施好呢?企业如何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呢?
经过翻看管理资料,制度的推行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关系到各部门各员工的方方面面,重要的是四点:
一、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
通过对实际工作的了解,认真征求广大员工的意见,并开展制度讨论。同时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做到所订制度具有统一性、互补性。制度出台后要相对稳定。对确实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制度不能墨守陈规,该及时修订、完善或废除的,要坚决取缔旧制度,确保制度不脱离实际。一套制度的出台和实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呢,一定要科学合理,要让员工能接受,连员工都不能接受的制度能执行下去吗?这样就是无效制定呢,所以呢,企业在做每项决定的时候,一定要让员工可以接受,这样很利于企业管理。
二、确保制度作用有效发挥
领导者要起带头作用。中国古代的曹操就曾以“割发代首”树立遵守制度的榜样。领导严格遵守了,自然会对员工产生影响。一个合格的领导就是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只有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才能领导他人,员工才会心服口服,才会服从领导的安排和指挥,员工都是这样的心里,他们觉得领导做不到的,凭什么来指挥自己呢?有这样的心里也是很正常的呢,所以领导一定要严格遵守制度,这样才能使员工遵守。同时要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作为公司的一项基础工作,长期关注。
三、营造自觉遵守制度的氛围
执行制度时,应加强指导和帮助,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应把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还应将员工对制度的掌握程度作为对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励员工自觉学习制度。4
四、加强制度执行情况跟踪
在执行制度过程中,还应建立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同时,部门要对各部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定期考核,有效提高制度执行力。制度的执行也要定期的进行检查的呢,不是每项制度都可以执行下去的呢,要先实际运用,然后看在企业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好,那肯定不能执行下去的呢,这也是个磨合期,要看执行的情况,要看在企业有没有起到好的效果,要定期跟踪,了解详细情况。
制度是使企业运作平稳、流畅、高效,并可基本上防患于未燃,使企业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得不战时则也可使企业尽作有准备之战,胜券在握。
第五篇:关于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思考
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规范和监督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促进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使、保障行政执法权力与责任统一、实现有效监督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助推了市县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但在实施运行中也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理性认识和把握这些矛盾问题,并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法治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现状
近年来,随着依法行政工作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在各地各部门的探索实践中,获得很大发展和进步。
(一)行政执法权力和责任清单基本建立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后,各地各级行政执法单位相继在本级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组织下,对照法律、法规、规章,经过部门清理、集中初审、反馈意见和审核确认四个步骤,完成了对执法主体清理、执法依据梳理和执法职权界定工作,并通过新闻媒体以及政府和部门门户网站统一向社会公布梳理结果。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2007年市本级清理出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共74个;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共1996部;具有行政执法职权共3516项。同时,各地根据新颁布和修订的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机构改革情况,建立了执法依据动态调整机制,对变更后的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依据、执法权限,及时予以公布实施和报送备案。
(二)分解和公布行政执法执权基本实现
各地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在梳理执法依据的基础上,兼顾执法质量和效率,按照不同的执法职权类别,根据职位分类要求,合理分解执法职权,明确执法程序、标准、时限和责任,落实具体执法机构、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层层签订执法责任书,并建立执法流程图表,通过门户网站和办公场所设置的公告栏或电子显示屏向社会公示,方便群众监督和投诉。
(三)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基本确立
为推动行政执法责任工作落实,全国有30个省级政府出台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为被考核的行政执法单位设立考核档案,量化考核内容,建立起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以日常考核为主的动态考核机制,并将评议考核或者评议考核结果纳入对行政机关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体系,或者依法行政评议考核之中,实现了评议考核对行政执法指导和促进的功效。
二、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职权设置不科学
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的逻辑前提是明确的行政执法主体和清晰的执法权限,这就要求国家行政法制层面必须对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依据有准确和清楚的设定,但由于我国在行政法制建设领域“长期欠账”,加之高度集中又高度分散的部门行政管理传统由来以久,导致了我国行政执法主体繁多,机构林立的现状。数量庞大的执法主体对职权的科学分配设置带来立法技术障碍,造成了职权难明、职责难清的后续问题。虽然,近年政府机构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政执法主体过多的问题,但执法机构庞杂,职权不清,职权交叉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如在城市建设管理、文化市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等管理领域中常常发生执法打架现象。城市管理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部门之间的责、权界定和管理监督与违法行为的处罚又存在脱节和厘不清的问题。
(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不健全
1、行政执法评议主体单一。多数地方政府现行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过多的强调了内部(包括自身评议和上级部门评议)的监督考评,而有意无意的淡化外部评议以致公众对行政执法评议参与度不够。这种评议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导致了一些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只唯上不唯实,工作只做给上级看,做给领导看,忽视了行政执法行为作用对象的需求。不仅无法保证执法评议结果的客观公正,而且也损害了执法部门的自身形象。这都是因为内部评议存在着自我完善动力不足和对行政执法的实际效能考虑不周的“先天”局限。
2、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标准不科学且内容抽象。虽然省级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
大都明确了评议考核的内容和要求,但因其是原则性规定,市县政府在实施中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做法,造成了考核标准的不同尺度、考核分值的多少不等,考核方法落后等普遍现象,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
(三)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不力
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是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点和难点。尽管近10多年来各地、各行政管理领域都在探索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的长效机制,但从实际情况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难以落实的问题远未根本解决,与建设责任政府的要求相去甚远。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行政主体责任意识淡漠、执法责任界限不清、执法责任难以认定,行政执法的考核评价与落实执法责任相脱节等。
三、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的对策
(一)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行政执法体制作为组织行政执法活动的法律制度和运行体系,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的方向和效用的发挥程度,所以,应当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努力建立权责明确、行政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1、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尤其是健全行政组织法律制度。这是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在法制层面科学合理地设置行政执法机构,明确划分行政执法权限,解决执法权交叉重叠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分散执法方式下普遍存在的政出多门、权责不明、多头管理、责任难以界定等问题,从而保障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真正落实。
2、深入开展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将原来分别由各类行政机关行政的执法权,包括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征收权和行政强制权等,通过依法配置,相对集中于一个或几个行政主体来行使,从而减少矛盾冲突,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全国开展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领域已经由城市管理扩展到文化、农业、卫生等领
域;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工作也正在积极探索过程中。今后,要在更大范围继续深入开展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坚决克服执法权力部门化现象,减少权力交叉重叠的体制矛盾,从而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也便于行政执法责任的落实和对执法权力的监督。
(二)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
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是关于行政执法工作状况、水平和绩效的重要评价机制,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所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机制,对于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评议考核主体多元化。鉴于公众是行政执法工作的直接作用对象,他们对于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有着切身体会,对行政执法评议最有发言权。所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主体应当多元组合,除了行政机关自我评价外,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首先要保证行政执法信息的及时全面公开,在增加行政执法透明度的基础上建立专家评议、社会公众评议、新闻媒体公众组织评议等外部评议方式,从而真正提高行政执法评价质量,增强评价权威性保障。
2、考核指标科学化。一要严格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整体目标和要求来设定。考核的重要标准在于能否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在具体考核指标内容上应当包括是否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是否依法立法和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是否依法实施行政管理(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服务、行政指导等行政依法作为和依法不作为的各个方面),是否依法作为监督对象接受监督和作为监督主体履行监督职责,包括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履行行政应诉义务等各个方面。二要紧密围绕考评对象的法定职权和执法任务来设定,充分体现考评对象不同的法定职责和执法特点。
3、考评方法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政务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的评价体系已经出现,因其摒弃了传统评价体系逐个进行与手工操作的不足,为优化行政执法评议体系提供了契机。建立数字化的行政执法评议体系不仅会提高执法评议的工作效率,而且为公众参与执法评议工作搭建了技术平台,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在线投票、民意调查、执法投诉等参与执法评议过程,并影响评议结果,从而保证评价信息的全面、真实、准确。
(三)加大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力度
“没有惩罚的制度是无用的。只有运用惩罚,才能使个人的行为变得较可预见。”要实现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制度效用,就必须改变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力度疲软现状,必须动真格。一是整合责任追究主体力量,将政府法制部门、审计、监察、权力机关的监督手段和监督内容进行规划整合、增加责任追究的合力和效能;二是将执法责任制由传统的单纯事后监督并追究责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并追究责任;三是切实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结果与奖励惩处、干部任免紧密挂钩,与各级执法机关领导的政绩和奖惩挂钩。将依法行政考核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占有相当分值,作为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考评结果,严格执行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