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时间:2019-05-12 13:2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第一篇: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一、2012年工作基本思路

镇党委、政府提出今年的工作思路是:“抢机遇、抓项目、调产业、保增收、促和谐”,以繁荣镇域经济和啬农民收为基本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抓好民生工程,全力以赴建设经济强镇,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民展。

二、2012年的主要奋斗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计划完成2.4亿元,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达到9800万元,增长15%;果业产值达到8100万元,增长10.5%;第三产值达到5000万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元,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四以下。

三、2012年重点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全力抓好十七项重点工作,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1、镇党委、政府把2012年确定为镇、村干部“作风建设年”,用优良的作风、扎实的作风、若干的作风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目标任务的实现。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2、实行镇领导分工负责,重点工作捆绑,责任村包抓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3、在镇、村干部中深入开展“抓学习,强纪律,转作风,提能力,增实效,促和谐”主题活动,实行年初工作承诺、半年工作考核、年终工作评议,评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4、要求各村,村村要办五件大的关系民生的实事。

5、抓班子,带队伍,提效能;抓考核,比工作,促发展。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有决心、有信心带领全镇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团结进取,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抢抓机遇,振奋精神,转变作风,努力加速,奋力赶超,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二篇: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旗司法行政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旗委政法会议精神,围绕市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和旗委、旗政府中心工作,紧紧把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这一总纲,全力抓好治本安全观落实和法律扶贫两大任务,继续推进硬件建设标准化、业务建设法治化、队伍建设规范化、司法行政社会化、全面推进信息化,努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从“有没有”发展阶段,全力迈向“好不好”的新发展时期,努力推动平安、法治、美丽阿旗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中去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既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也是长期的、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主题、任务和目标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们工作的指导统领是直接现实的而不是间接遥远的。要结合司法行政实际,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大培训大学习活动,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夯实“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维护总书记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司 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把牢正确政治方向。要把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章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宪法修正案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要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中“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总要求,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十五年法治建设的基本目标,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反思我们在认识上、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还有哪些不适应,认真研究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指导、统领司法行政工作。要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用合一、知行合一。市局今年要开展基层驻所调研活动,各股室处所在工作中,有哪些问题,有哪些亮点工作要及时加以总结,争取将好的意见和建议展现给市局调研组人员。

二、完善“三大”平台建设,全面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

公共法律服务是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职责和工作主线,是整个社会治理基础性、管根本、利长远的重要工作。要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统筹、盘活、做优、做强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全力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新需求。

(一)扎实推进实体平台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加强旗、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要在今年7月底前,实现旗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全覆盖;12月底前,嘎查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 建成率达50%,嘎查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旗局将与旗行政服务中心协调,争取将便民服务网络开通到司法所,发挥其便民的作用。各司法所要积极向党委政府争取条件,做好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在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实体平台的功能互补,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旗法律援助中心)要承担公共法律服务枢纽职责,对上承接自治区司法厅及市局输送的服务资源,全面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苏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作为一线平台,要重在解决基础法律服务需求;嘎查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和嘎查村(社区)法律顾问要强化服务指引功能,及时传导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二)做好案例库选编工作。要利用好案例库这个简明易懂的法律服务载体,一个好案例胜过一沓子文件。今年司法部计划入库案例8000个,并建立了网上编撰审核、发布系统,今后案例全部通过案例库系统网上提交审核。各股室处所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早谋划,早做准备,继续把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选出来、编写好、翻译好,以鲜活、专业的案例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指导工作、推进工作。

(三)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和有线电视终端项目。12348中国法网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层次最好、覆盖最广、离百姓最近、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平台。各股室处所要大力宣传12348中国法网的作用,要利用好“互联网+法律服务”集在线查询、办事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要继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有线电视终端项目,争取在市局的指导下,为更多的农牧户安装电视终端,延伸服务领域,提高覆盖率,让有线电视终端项目真正成为农村牧区群众身边的“贴身”法律顾问。

三、主动服务中心工作,抓好治本安全观落实、扫黑除 恶专项斗争和法律扶贫三大任务

(一)全面落实治本安全观。落实治本安全观,当好社会保健医,是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心所在。张军部长提出的治本安全观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体现,是“治标”向“治本”转变,把不跑人的底线安全观深化为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创新实践。社区矫正工作要围绕如何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从深化个案矫正工作开始,不同的矫正对象要有不同的矫正方法,重点推行“一人一案制度,要以思想文化教育和心灵亲情感化为切入点,集中开展多样化社区劳动及服务,进一步创新社区矫正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社区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层面,要通过为人民群众统筹提供公共法律服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学习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强化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和保障机制建设,推动形成自治、德治和法治有机集合的基础社会治理格局。法治宣传教育、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各项工作,也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完善今后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实现从“治标”到“治本”转变。总的来说,只要我们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就能促进公检法机关办理的案件数量减少、恶性程度降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就会逐步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就能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部署了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央、自治区、赤峰市分别召开了专项会议进行部署;司法厅在进行专项部署的同时,特别召开了会议部署律师参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 作。这是一场硬仗,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都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司法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和人民调解员及村居法律顾间决不能置身事外,要及时汇报,全力摸排。普法宣传过程中,要多途径多领域重点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营造扫黑除恶的浓厚法治氛围。律师事务所建立健全承办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的接案审查和备案报告制度,及时将案件情况向司法局报告备案;律师事务所要针对案情的处理方法和辩护意见组织集体研究,明确律师事务所主任负责制,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精神和要求得到正确贯彻和执行,要动员鼓励优秀刑辩律师参与扫黑除恶案件辩护代理工作,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组织开展专项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增强案件辩护能力;要建立健全检查督导机制,设立专门机构和专人对扫黑除恶案件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检查,着重加强办案质量监督和风险管理;要切实维护办理扫黑除恶案件律师的职业权利,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律师违法违规行为,努力使扫黑除恶案件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检验和社会检验,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

(三)深入开展法律扶贫。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目前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和妇联扶贫等都已取得明显成效,法律扶贫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各股室处所要勇于担当、积极探索、多措并举,为全旗脱贫攻坚贡献出司法行政的应有力量,形成法律扶贫的金字招牌。要全面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加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专项援助,建立法律援助贫困人口数据库,对数据库中贫困人口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其 经济状况,凭相关证件和有效证明直接受理,真正实现应援尽援。要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百镇驻千村入万户”活动,围绕土地、林地及牧场承包、流转、确权、拆迁等涉农方面进行专项法治宣传,为贫困人口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要全面建成并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推广建立不同层级的法律顾问微信群,就像社区医院和家庭医生方便医治头疼脑热一样,重点解决老百姓家长里短的矛盾。要推动城区律师事务所同我局结对共建工作,缓解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矛盾。要围绕产业项目扶贫和金融扶贫,主动提供公证服务,进步发挥公证预防纠纷、防范风险、依法规范、监督保障的职能优势。要依托各苏木乡镇,分批次对农村牧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培训教育,促使扶贫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干部增强法治观念,树牢法治思维,为扶贫攻坚的组织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四、深入推进“四化建设”,着力补上“欠账”、补齐“短 板”、补强“弱项”。

(一)硬件建设标准化。一是加强司法所标准化建设,今年司法部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司法所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为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建设,自治区司法厅决定于今年在全区开展司法所达标创建“重点突破年”“全面推进年,”“整体提升年”三年行动。最近司法厅又印发了最新的司法所建设标准和等级评定办法。我要严格按照新标准和新要求,在巩固完善现有司法所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到2018年上半年,40%的司法所要建成一级司法所;到2019年底,50%的司法所要建成一级司法所;力争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一级司法所建设目标。二是加强社区矫正中心标准化建 设,积极参与旗县区社区矫正中心达标升级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创建评比建成用好社区矫正中心,为社区矫正执法搭建规范化实战平台。三是加强“三室一中心”标准化建 设,按照“效果统一,简洁适用”的原则,年内要建成标准化视频会议室、远程探视室及监控指挥中心,司法所完成远程多功能室建设。

(二)业务建设法治化。司法行政工作要进一步突出法治属性,依法执法和依法行政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固化机制,破解难题。一是社区矫正法治化。目前司法部正在有序推动《社区矫正法》立法,要利用社区矫正法出台契机,进一步细化完善《赤峰市社区矫正评价细则(试行)》各项指标,健全衔接接收、调查评估、请假报备等制度,加强社区矫正执法监督,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二是人民调解法治化。深入推进《人民调解法》的贯彻实施,研究制定行业、专业调解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依法全面履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职责,规范开展人民调解活动,推动落实人民调解各项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提高人民调解高效性和灵活性,增强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队伍建设规范化。一是党建工作规范化。要突出政治建设,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执行。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健全并坚决执行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要以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开展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持续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二是 班子建设规范化。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要率先垂范,认真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要着力提高班子决策力和执行力,严格集体领导和责任分工,健全重点工作交办督办制度。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促使干部能干事,敢干事。三是行业监管规范化。要加强律师行业管理,研究制定律师事务所考核标准,完善律师执业诚信档案。探索建立律师红黑名单制度,对于积极参与信访值班、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等承担社会义务的律师记入红名单;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律师,记入黑名单,并与考核挂钩。要突出加强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推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处等法律服务机构党建指导员全覆盖。四是培训学习规范化。要加大能力培知识更新和实践锻炼力度,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积极组织司法所长全员培训和大比武活动,法律服务人员纳入学习培训范围,弥补知识弱项,打通经验盲区,提升专业化水平。五是廉政建设规范化。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八小时”以外活动等日常监督管理,严防“四风”问题反弹。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形成工作合力,运用好执纪监督“四个形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要逐级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常态化公开权责清单。围绕全年重点工作,制定督察清单和进度表,年内至少开展3次大型督察活动。强化跟踪督察和反馈督察,将督察结果纳入考核,切实发挥督察激励鞭策作用。(四)司法行政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人形成社会属性,适应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单位发挥职能作用,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过程。司法行政所有工作必须强化社会化属性,在社会实践 中去定位、去衡量。一是评价体系社会化。一个时期以来,司法行政工作的评价指标都是封闭式、粗放式的“自说自话”,缺失必要的社会化指标和参考,难以适应工作发展和形势需要。今后评价人民调解工作,既要看调解成功率、履行率,也要看公检法机关办理案件有没有积极变化;法治宣传教育,既要看表面上的工作,也要看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非法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变化情况;律师、公证工作,既要看管理、收入等指标,也要看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为弱势群体提供传统、公益法律服务的业务量等。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张军部长提出要建立统一的司法行政指标评价体系,更好地引领和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开展。各股室处所要积极适应这一新变化,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将各项成绩融入到司法部即将推行的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中。二是工作推动社会化。就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来说,“七五”普法与前30年普法工作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谁执法谁普法”。而普法责任制的落实不是光靠出台文件就能实现,也不是单凭司法行政一家努力就能推动。我们作为普法办公室,负有协调、督导各级司法执法主体做好普法工作的重要职责,也需要各普治成员单位的大力配合。要继续开展推进法律八进活动,加大对重点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要强化普法质效,推进普法工作精准化。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法治教育,与司法执法部门建立案件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分析群众关心关注点和地区热点问题,充分预估群众的法律需求,确定普法重点,实现普法工作由“粗放”到“精准”的转变。要建立完善普法责任清单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和分析普法工作情况。要联合多部门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要结合“七五”普法中期督察,开展普治成员单位普法 责任制述职评议活动,探索建立社会化第三方评价评估机制。比如评价税收普法情况,可能要测评服务对象对税收相关法律的知晓率和税收履行率等。同时,我们还要强调司法行政内部各项工作是没有边界的,决不能“各唱各的调”,必须相互促进,统筹推进,发挥合力。三是工作承接社会化。要推动成立社区矫正志愿者协会等公益社会团体,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司法行政工作。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社区矫正工作的教育矫治、心理咨询诊疗、习艺培训、医疗救助和社会适应性帮扶等非执法类工作项目交由专业社会组织承接,提高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要落实社会救助措施,用好用足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保险救助等政策,帮助刑满释放人员解决实际困难。

(四)全面推进信息化。一是法治宣传信息化。与广电中心等部门合作拍摄法治微电影、公益广告等,举办法治宣传片、微电影、公益广告展播活动,重点宣传司法行政改革创新举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成效;与旗老年艺术团合作,联合创作一批法治主题文艺作品,加强编排,适时举办法治主题文艺汇演。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社会影响力。二是三是行政办公信息化。去年市局研发了联通市、旗县区和苏木乡镇(街道)三级司法行政部门的OA系统,并在全市铺开应用。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着不会用、不愿用、不常用的现象,制约了行政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市旗两级都将重点督察OA系统的使用情况,加大考核比重,促使各地真正把OA用起来,把效率提上来。三是学习充电信息化。12348中国法网和内蒙古12348法网已经运行了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要通过法网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更要充分利用好12348中国法网这一平台,推动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 作者养成自觉上法网、用法网的习惯,把法网作为随时随地学习、调研、充电的平台,切实增强公共法律服务本领。

五、提高认识,全力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各股室处所要在重点工作安排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创新工作,争取在年末的时候,每个股室处所都能拿出一个在市里能评得上、较系统的亮点工作。

第三篇:教体局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教体局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对标在省内“保三争二抢第一”的目标定位,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作为、创新突破、奋勇争先,全面启动新时代品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1.强化政治建设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坚持党建工作“五促进”的总体思路:用党建促工作作风转变,用党建促领导班子建设,用党建促办学行为规范,用党建促师德师风建设,用党建促办学质量全面提升。构建具有教育特色的党建工作机制,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引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把党中央、省、和市委各项部署贯彻落实到教育系统党建和教育教学全过程。

2.筑牢思想工作阵地。加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指导各基层党组织结合业务工作开展理论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思政课提升创优年”要求,组织小学思政课堂“三化一体”(主题化、生活化、活动化)教学研讨会,提升学校思政课的专业化和吸引力。持续抓好全市教育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基本理论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等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和中心任务。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制和防控网络,研究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和措施,逐级落实责任制,推动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开展青少年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情况专项调研和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做好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化解,坚决抵制和清除各种错误思潮、负面言论和非法宗教渗透。引导教育系统民主党派人士发挥优势作用。抓好“学习强国”平台的推广使用。

3.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各类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强化学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开展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专项检查,把党建工作写入学校章程,纳入检查重要内容,实现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坚持系统抓、抓系统,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六争六比”创亮点活动,持续推进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推进中小学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坚持开展党建工作督查。发挥特色党建工作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提升全市教育系统党的基层建设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斗争一线跟踪考察干部,加强对基层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党建专干进行党务知识培训。

4.狠抓党风行风建设。全面卡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落实述责述廉、廉政谈话、“三重一大”、党务公开等制度。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推进教育系统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扎实筑牢廉洁思想防线。持续整治师生身边的不正之风和教育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驰而不息推进教育系统行风建设。

二、深化综合改革,推动教育创新发展

5.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突出德育时代性和时效性,加强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持之以恒抓好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文明规范教育、法治教育。坚持“全科育人”,深化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树立“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理念,充分挖掘每个学科蕴含的德育元素,找准学科德育的契合点,实施课程育人。坚持“活动育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做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整体规划,推动德育活动序列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好每学段、每学期、每月、每周的德育活动。重视抓好每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童礼、成人礼,以及重大节庆日和民族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进行专题教育。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每日收看《新闻联播》,每周收看《新闻周刊》。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和活动开展,举办中小学生德育节、读书节、诗歌节、书法节等活动。坚持“环境育人”,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学校宿舍、餐厅、走廊、办公室、实验楼、图书馆等文化建设,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坚持“管理育人”,加强中小学德育常规管理,向规范管理、严格管理、精细管理要成效,将德育工作要求落小、落细、落实。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推行“值周班长”制度,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开展“法治进校园”“学宪法讲宪法”等系列主题教育。加强德育特色学校建设,评选德育特色学校。开展德育特色和德育常规优秀案例评选。做好《区域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研究》省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及市级德育专项课题结题工作,完善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评价机制。表彰全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加强骨干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骨干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及水平。加强思想心理问题重点学生关注关爱,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深化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召开全市德育工作会议。

6.提升基础教育管理水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强化重点,补齐短板,完善机制。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招生入学工作。完善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做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招生工作。规范办学行为,加强中小学常规管理,聚焦课程开设、减轻课业负担、小学课后服务、早晨到校时间、教辅征订、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治理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订指导意见。做好城乡居民教育满意度测评。

7.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课后辅导等一系列教学常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课标课程,精研教材,组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测试活动,夯实教学基本功。聚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空中课堂建设和在线学习研究,积极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手段,积极推广网络教学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深化和谐高效课堂建设。出台《市新课堂研究行动计划(2020-2022)》,以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科育人价值导向的课堂深度变革研究”为依托,全面深化“学本”课堂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品质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径与操作策略。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整合课程资源,倡导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加快学科课程群建构步伐,为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策略,倡导“学-评-教”一体化,将课程标准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落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推出《市中小学网络教研指导意见》。加强教学视导,督促学校认真落实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教学质量分析等制度。启动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召开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推进网上阅卷工作,提高大数据在教学评价与个性化指导方面的实践、应用。

8.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发挥教研机构在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组织省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扎实开展全市教学成果推介活动,推广并转化优秀教学成果。组织市规划课题结题鉴定、省“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继续加强省市县三级课题研究。组织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及教学成果奖评选,召开全市第五届教育科研工作会议。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进一步规范完善初中命题和阅卷管理,严格规范命题程序,开展命题质量评估。指导全市高中学校加强新课标、新课程研究,加强对国家高考学科命题、高校录取、“强基计划”等新高考改革研究,应用大数据做好高中教学质量分析。出台《教研员深入教学一线联系学校制度》。

9.加强体卫艺和国防教育工作。持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课程刚性化管理。全面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探索实施寒暑假体育作业。抓好田径、足球、篮球、沙滩排球、武术、健美操等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建设,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构建小初高相衔接的体育特长学生培养输送体系。落实好全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开展政策保障、课程管理、队伍建设、监测评价“四位一体”学校美育评价制度研讨。抓好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艺术比赛活动,健全音体美考试考核机制。坚持先行试点、逐步推广,推动具备条件的学校在非工作日向社会公众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做好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开展好禁毒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国防教育。实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程,抓好市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确保综合近视率得到有效控制。

10.加强劳动与综合实践教育。进一步规范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实施新模式,鼓励校内开辟种植园、养殖园,校外设立劳动实践基地,培育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学校。完善“金字塔”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11.加强特殊教育。出台《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工作,提高义务教育段残疾学生入学率,推进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等特殊教育重点项目建设。

12.健全家校合作育人体系。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室,建立健全学校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规范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开好每学期两次家长会,推行学校领导、年级主任、班主任向家长报告工作制度。重视和加强家长学校建设,重视对家长育儿知识和方法教育,有计划、有系统的做好对广大家长的培训,帮助家长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指导学校每学期定期进行家长培训。

三、统筹各类教育,推动教育协调发展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13.完成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任务。抓好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使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居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使用意见》。推进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协调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建设不到位整治工作。

14.扩展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启动实施“骨干园+”办园模式,推行城区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和农村“镇村一体化”办园体制。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将利用集体资产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持续加大规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扶持发展工作力度。

15.提升办园水平。规范幼儿园招生,依法打击非法办园,开展省级二类、三类幼儿园评估认定,督促落实幼儿园配齐用好室内外监控设备。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科学安排在园幼儿活动,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落实到保育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小学化”倾向治理。

(二)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16.深化职教机制改革创新。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落实现代职教体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引导学校围绕我市的经济发展需求,积极调整办学专业;积极做好轻工业学校创建省示范校的各项工作;做好汽修专业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做好机电、汽修两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工作。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推动校企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强化教师职业实践,引进能工巧匠,改善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完成专业教育教学团队三年分类分层培养任务,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17.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我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18.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汽修专业积极开展“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产业和人才“同频共振”。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

19.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建立思想政治课程、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文化育人课程、实践活动课程“五位一体”课程德育体系,构建职业院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承载、立体渗透、多元评价”德育模式。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弘扬齐鲁文化,传承班墨精神,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

20.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建立中高职一体化教科研体系。加强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通、衔接与配合,每所职业院校选择一个专业(群)开展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融通试点。启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职教信息化建设。抓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教学能力大赛,完善省、市、院校三级职业教育大赛制度。

21.加强职教高考研究指导。研究制定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依托职教高考专业类别设置和考试内容安排,推进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一体化改革,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升学深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展职教高考政策、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备考对策措施等方面研讨,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三)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和继续教育

22.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开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加大非法办学行为查处力度。深入推进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利用保险等方式,降低培训学校办学风险。落实民办教育新法新政,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市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积极稳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改革工作;强化民办学校服务管理力度。对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依法办学工作进行检查,防范化解办学风险。

23.提升继续教育。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社区教育体系,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推进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对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进行业务培训。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按照“一校一品”的原则,指导镇、村社区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品牌建设,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开展社区教育品牌评选活动,建设具有特色、开放共享、便民惠民的城乡社区教育体系,推进申报创建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24.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优秀典型选树宣传,加大师德失范行为监督查处力度。稳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完善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健全符合教育特点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制度,积极开展“面试前置”和“校园招聘”,试点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自主开展教师招聘,完善职业院校自主招聘兼职教师制度。做好省公费师范生(定向)管理和竞岗选聘工作。配合市教育局科学做好首批省公费师范生竞岗选聘。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宜教乐教的优秀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继续加强招聘“硕师计划”教师力度。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推荐工作,明确申报标准,规范推荐程序,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引导教师干事创业的导向作用,开展高中阶段学校教师职称自主评聘试点。健全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制定减轻全市中小学教师负担清单,完善中小学教师以课时量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落实国家、省、市教师优待政策。贯彻《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督导的通知》要求,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做好迎接国家和省专项督导检查工作。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建立高端教育人才库,构建高层次教育人才管理体系。

25.抓好校长、教师、班主任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养培训。结合“新时代品质教育”中“新教师塑造”要求,加大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力度,组织评选第四批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组织参加首批教坛新秀培养人选“教学大比武”活动。以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实现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一体化培养。分级实施中小学校长全员培训,普通高中校长以省级为主,初中和中职校长以市级为主,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以县级为主。推进市中华文化涵养师德提升工程,组织第二批“种子教师”集中培训。继续推进校本研训活动,结合省互联网+教育专业发展网上研修平台,做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校本研训活动。加强新入职教师三年持续培训。开展各类骨干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以及新课标、新教材等专业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

26.推进学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树立担当实干的用人导向,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三个一切”的要求,把实践、实干、实绩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着力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加大系统内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和干部配备。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协助调整高中校长后备人才库,完善高中校长学考核办法;调整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库,完善中小学校长学考核办法。

五、强化教育保障,推动教育协同发展

27.全力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坚决扛牢疫情防控政治责任,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统筹安排好教育教学工作,抓好重点人群管控和校园综合管理,积极构筑联防联控严密防线,坚决打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阻击战。

28.强化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指示、批示和论述,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责任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构建“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员参与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完成全市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升级换代工程,重点抓好校门防冲撞硬质隔离设施和人脸识别安全系统、学生乘车刷卡系统安装工作,做好保安岗位培训和标准化管理,促进校园保安队伍专业化。抓好学生防火、防电、防骗、防震、防溺水、防性侵、防中毒、防交通事故、防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加强家校联合教育和管理,防范学生校园欺凌、暴力侵害、自残自杀行为。抓好学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做好校舍、饮食、消防、交通、安保、生命安全、实验室、校外活动等重点领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学校重点难点安全隐患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等校内外各项安全工作顺利推进。稳妥做好学校安全保险工作。

29.推进乡村教育振兴。落实《省关于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实施意见》,按照“五优”目标,实施乡村学校布局优化工程,推动建设学校发展共同体、项目共同体及学科联盟共享域,用优质资源带动乡村薄弱学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30.实施消除大班额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

升工程、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规划3所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改造工程、全市公办学校校园防暴桩和硬隔离设施安装工程,高中阶段攻坚计划累计新建、改扩建学校1所。做好大班额化解工作,确保2020年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普通中小学大班额。

31.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全面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加强教育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确保各项教育经费及时足额拨付、专款专用。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各类教育生均拨款制度,重点做好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政策落实。落实好上级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完善预算、决算执行的分析、评价和责任制度,做好财务数据分析工作。

32.抓好校舍建设与后勤管理。按期完成实验中学项目建设工程、部分公办学校设备采购及校舍加固改造工程、高职学校运动场地塑胶化改造工程任务。严格执行《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办法》,继续推行教职工、学生代表或家委会成员定期评议食堂制度、周食谱公示制度、大宗物资采购公示制度、饭菜价格公示制度和学校领导陪餐制度。规范校服管理工作,提高校服品质。

33.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做好迎接省脱贫攻坚评估验收工作。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应入尽入,特别是要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摸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底数,开展大走访活动。精准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加强资助资金监管。积极协助市教育局做好支教工作。

34.加强教育装备与信息化建设。围绕“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完成骨干链路升级,落实网络安全责任,严防有害APP进校园,加强备案审查和日常监管。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快推进学科数字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智能化教学移动终端建设,构建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加快中小学校园电视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促进中小学影视教育开展。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强本地资源建设和推广。深化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与学模式创新应用,切实发挥在线导学、互动教学、个性化学习等功能优势。加强创客教育研究,推进创客教育实践,组织参加省中小学生创客大赛。加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应用研究,推进全市家校合作育人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实验室、通用技术室建设及装备配备,规范实验及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加强实验教学、通用技术教学安全管理,做好初中实验操作考试及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深入推进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课题驱动引领与实验教学研究,加快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教研品质和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创新,组织全市电教技能优质课、多媒体网络课件、微课评选,举办中小学机器人、3D创意设计、创意智造、电脑作品、航模、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实验技能竞赛等。

35.发挥教育督导职能。对全市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巩固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做好迎接省、市对我市履行教育职责督查评价工作。做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等专项督导的准备及迎检工作。组织做好学校、幼儿园办学水平(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以《2019-2020学学校、幼儿园岗位目标考核评估意见》为依据,扎实做好学校、幼儿园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做好学校常规性督导,督促学校、幼儿园规范办学(园)行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约谈问责机制。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做好专、兼职督学的调整工作。

36.大力加强考试安全管理。加强考点、考场、考试安全管理,巩固考试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狠抓考风考纪。按照标准化考点建设要求,加快推进身份认证系统、试卷跟踪设备和双路广播系统建设,按时投入使用。按照新高考要求,做好政策宣传、考试报名、信息确认、考生体检、考试组织等各环节考务工作,保证新高考顺利实施。

37.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组织开展第23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做好普通话普及县域调查、验收工作。做好国家语言文字督导迎评工作。做好“中国诗词大会”市选拔和全国中华经典诵写讲各项大赛等活动。做好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图书馆式学校建设活动,召开春秋两季中小学图书工作会议,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辅资料征订工作。

38.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教育政务服务工作,优化入园入学流程,打造转变职能工作品牌。做好行政审批划转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工作。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面推行“一网通办”,推进政务资源信息整合、数据共享,提高“互联网+”服务能力。落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服务制度。持续开展减权放权、减证便民,推进“证照分离”。深入推进信用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39.推进依法治教。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五公开”工作机制,推进教育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畅通与群众互动渠道。做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代表人士的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落实教育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推进依法治校,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按程序完善学校章程,发挥好工会、教代会职能,保障广大教职员工参与民主治校。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大教育法规政策培训力度,12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和第三届市“法德共进”示范校评选活动。

40.加强调查研究和信息宣传。加强学习,鼓励创新,评选优秀调研成果,推进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实施突破项目,评选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典型案例。做好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约稿征集报送工作。加强教育信息宣传,发现培植典型,加大对教育改革发展经验总结与宣传推广。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引导”工作责任制,做好教育舆情工作。

41.加强机关建设。加强督查督办,落实重点工作督办制度。规范档案管理使用,落实档案整理、保管、查阅等系列制度,提高档案管理标准化水平。加强机要保密工作,严格保密责任,落实保密措施,确保不出问题。做好“问政”、“网上民声”、政务服务热线等办理工作,畅通民声征询渠道,分级设立局长、校长邮箱,推行领导接访日制度,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发挥好工青妇群团组织作用。做好计划生育、离退休老干部工作。

第四篇:2010年全市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2010年全市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2010年,是全面实现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决战之年,是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抓好“三个突出”,做到“三个加强”,继续深入推进“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努力实现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为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现就2010年全市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2010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全会第五、六、七次会议精神,服从服务于“三创”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法规和工作部署,以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本质安全年”、“隐患排除年”和“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为主线,以构建社会化安全生产监管体系,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和加强基础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教 “三项行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安监队伍“三项建设”,强化“两个主体”责任,转变监管方式,夯实基层基础,构建长效机制,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010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目标:一是实现省下达我市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事故起数控制在270起以内,死亡人数控制在149人以内(其中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 16人以内,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控制在119起以内,死亡人数控制在70人以内,火灾事故起数控制在74起以内,死亡人数控制在5人以内)。二是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目标,确保全市“十一五”安全生产目标全面实现,为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三是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较大安全生产事故有

所下降。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全市安全生产总体水平。

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2010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全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33项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积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工程。

1、在党委的领导下,实施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村寨(社区)的安全生产责任,明确政府领导对所分管行业(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部门领导对所分管行业(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全面实施政府领导联系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形成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2、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机构,落实人员,各部门、各乡镇、各村寨(社区)、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形成纵横交错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村为主”工作。

3、丰富安全生产内涵,扩展安全生产外延,争取支持和关注,将安全生产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中。

4、在安监部门开通全国安全生产举报特服电话12350,成立安 2

全生产举报受理调度中心,并对举报人实施奖励,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

二、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方式方法,努力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5、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工作思路,既要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企业,促进安全生产上水平。

6、根据新形势和安全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调研。既要立足当前,更应着眼未来,具有前瞻性,以增强对安全生产形势的预测性和指导。

7、依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生产正常秩序,保护合法守法者的利益。

8、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实现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机械式贯彻向分析研究型执行、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

9、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干部大练兵活动,有效提升干部队业务素质,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

10、强化服务功能,将安全生产指导、服务与监管并重。既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又为企业安全生产和地方安全发展排忧解难,提供优质监管服务。一方面要建立安全生产培训、技术指导服务等中介机构,另一方面要适时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帮助企业查隐患、找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确保安全生产上台阶(一)继续深入开展以“打非治违”为重点的安全生产执法行动。

11、以健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为载体,扎实抓好安全生产执法行动。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工作重点,制订工作方案,严厉打击和依法查处煤矿和金属非金属矿非法开采、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道路交通非法营运和人员密集场所非法经营以及其他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12、严格市场准入,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坚决依法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

(二)继续以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续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专项整治为重点的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13、大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活动。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冶金和机械等行业(领域)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创建活动。推动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4、以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挂牌督办、整改销号、责任追究等制度,继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治理监控,切实消除各种事故隐患,巩固隐患治理成果。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贵州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贵州省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安顺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

患挂牌督办制度》等的要求,继续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隐患排除。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15、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全面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整治,强化落实和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制度,加强源头管理,打击和治理非法建设行为,做好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三)继续深入开展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

16、加强安全意识培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用认识提高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指导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安全生产提高到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

17、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构建良好安全舆论氛围。认真组织开展好全国第9个“安全生产月”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力度和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宣传力度,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更加广泛深入人心。组织开展好“安康杯”、“青年安全示范岗”等活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协助省

安监局办好全省“卫士杯”篮球比赛。

继续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群众性活动。推动安全发展理念、安全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进厂矿、进工地、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发挥示范企业和社区的作用,继续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安全诚信建设。

18、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强力推进高危行业全员安全培训,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继续实施煤矿“三项岗位”人员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培训工程;加强基层政府分管负责人、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和监管监察人员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完善安全培训机构建设,规范和加强安全培训管理。

19、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继续总结和推广各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典型经验,继续全面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等班组安全管理先进经验。

四、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抓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实现整体推进,继续强化煤矿、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20、煤矿:(1)以防瓦斯事故为重点,强化突出矿井区域、局部防突措施的落实,督促指导煤矿企业和地方政府认真落实煤矿瓦斯治理与综合利用24字工作体系和煤矿瓦斯治理“双百工程”建设。(2)进一步加大煤矿整顿关闭的力度,确保全市煤矿关闭任务

顺利完成。加强对已关闭矿井的巡查,严防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非法开采。(3)进一步加大对整合技改煤矿保留一套独立生产系统矿井的安全监管力度,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助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解决煤矿整合和技改扩能中出现的困难,加快整合矿井的技改速度,防止边施工边开采,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不允许生产。(4)进一步加强煤矿对防突、水害、顶板、供用电等方面的安全专项整治,抓好相关规定和制度的落实,推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督促煤矿上半年淘汰木支护。(5)建立健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将“一通三防”作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努力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井,通过典型引路,全面推动我市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6)继续抓好大矿带小矿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大煤矿兼并重组、托管、帮扶小煤矿工作,严格控制矿井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个数,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合理集中生产,淘汰落后采煤方法和支护方式,努力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21、道路交通:(1)以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为抓手,迸一步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不断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2)继续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宣传和监督管理机制,深入开展“酒后禁驾”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培训,进一步贯彻执行“交通违法行为抄告”制度。(3)抓好社会层面交通安全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结合继续深入开展交通安全“五进”活动,大力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适时开展“拒绝酒后驾车”、“拒绝乘坐安

全隐患车辆”等专项教育。(4)开展车辆基础排查,强化源头重点监管。安监、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对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无牌无证、报废车辆、违法载人等突出违法行为进行重点地区、单位的排查,把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在前。(5)落实道路安全隐患治理,提高交通事故防控能力。对县乡以下道路、“两高”公路事故多发和安全隐患点段作为重点部位的排查力度,加大隐患治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6)强化道路运输动态监管。推进市、县两级道路交通GPS动态监控平台建设工作,继续引导和督促高速公路客运、旅游客运、长途营运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装GPS动态运行监控系统,加强对客运车辆和驾驶员的动态监管。

22、非煤矿山和尾矿库:(1)认真贯彻实施《贵州省尾矿库安全管理办法》和《贵州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和尾矿库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推进非煤矿山“小散乱差”专项整治行动,促进非煤矿山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整合,矿山开发布局更加合理,安全生产条件有效提高,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污染物集中治理并达标排放,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进一步得到防控。(2)推进非煤矿山技术改造。积极推广运用采空区探测、边坡和尾矿库监测、井下作业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爆破安全监管,推行中深孔爆破技术、机械铲装、液压锤二次破碎等先进适用技术。2010年底全市非煤地下矿山全面建立完善机械通风系统和通风管理制度,实现机械通风;进一步推

进露天采石场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和机械铲装作业。(3)积极组织开展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检查。重点做好防透水、防中毒窒息、防冒顶片帮、防坠罐、防火灾、防采空区塌陷、防爆破事故“七防”工作。(4)督促企业按《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和《贵州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等的要求,推进矿山安全基础建设和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2010年底20%的非煤矿山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5)加大对重点矿区、重点矿种矿业秩序的整顿力度,依法取缔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整合和关闭10%以上。(6)加大对危库、险库、病库隐患的治理力度。2010年前完成《贵州市尾矿库隐患治理实施方案》明确的7座尾矿库的隐患治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尾矿厍安全运行可靠性。

23、危险化学品:(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确保各项工作在规定时限内达标,关闭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化工企业。(2)推进危险化学品事故专业应急队伍建设。以安顺市矿山救护队为基础,依托具备一定规模和条件的化工企业,逐步形成快捷覆盖全市的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体系。(3)指导和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重大危险源和关键部位的安全监控。(4)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和涉及危险工艺危险化学品企业自动化改造工作,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在2010年底前,完成属国家、省规定的l5种重点危险化

工工艺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改造任务。(5)推进油(气)站的更新改造,推广应用阻隔防爆材料等新技术和新装备。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安装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车载监控终端,扩大危险品道路运输区域监控联动机制。(6)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费用提取、风险抵押金和安全生产责任险工作。

24、烟花爆竹:(1)切实加强旺季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监管。突出把传统节日等旺季作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加大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的频次,严厉打击“三超一改”行为。切实加强储存仓库、零售点的监督检查。(2)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存储烟花爆竹行为。鼓励合法经营企业,以及广大群众对非法生产、经营、存储烟花爆竹行为的举报。推行机械化生产和新型安全火药原料,推广应用氯酸钾快速检验试剂盒及配备的 MOLE远距离炸药检测仪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查处。(3)做好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整顿提升工作。督促企业按照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改造施工和申报验收,提升烟花爆竹机械化生产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4)积极配合做好烟花爆竹药物抽检工作。

25、消防:(1)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监管,紧抓城市和农村火灾防控“两大主战场”,加强社会消防工作“五大体系”建设。(2)继续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体系,促进农村消防与乡村规划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同步实施、同步推进。(3)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及时消除火灾隐

患。组织开展以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重要物资仓库、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整治专项行动,继续保持排查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惩治消防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26、建筑施工:(1)进一步开展好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依法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进行严肃查处。(2)制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完善重大建设项目、重点领域“三同时”制度。(3)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黑工地”。(4)深入排查治理房屋与市政工程、隧道、桥梁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脚手架、起重吊装、质量安全等隐患,有效防治建筑施工坍塌事故。

27、商贸、电力、民航、铁路、冶金、有色、建材、防雷、旅游、教育、特种设备、水上交通、渔业船舶、农业机械、民爆物品等行业(领域):要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针对存在的严重隐患和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把安全生产治理行动推向深入。加强对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治理监控,认真整顿治理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工艺、环节和行为,把防范措施做在前面,做到防患于未然,把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28、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工作。(1)推动市安全监管局、市卫生局等部门扎实履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各自分工职责,在机构改革中,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执法监管队伍的建设。(2)加强职业病防治基础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短期和中长期规划,合理规

划和部署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3)全面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颁发管理等工作。(4)深入开展作业场所有毒物质及粉尘专项治理,把治理与普查登记、教育培训相结合,整体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继续开展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全面完成全市范围的职业危害申报登记。(5)按照上级安排健全和完善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规范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6)继续督促企业设立职业健康监督员,督促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好监督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

五、强化督促,严格奖惩,确保安全生产制度落到实处

29、严格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把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行业、乡镇和企业,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严格通报和考核奖惩制度,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以适当形式予以表扬。

30、建立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制度。研究制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和办法,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加大安全生产考核权重;坚持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制”。

31、加大问责力度

制定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问责的相关制度,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问责制。

第五篇:市旅游局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市旅游局2012年重点工作安排意见

机关各处室、旅游监察支队、旅游协会:

2012年是落实“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市旅游工作要紧紧抓住“十二五”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以战略思维、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谋划新一年的工作思路,推动旅游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跨越。现将2012年兰州市旅游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发展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中心带动作用,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品牌营销,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加快旅游人才培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推动兰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确保完成接待旅游总人数17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达到122亿元,同比增长22%。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增强旅游发展后劲 以加强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以落实旅游规划、提升景区品质、健全旅游要素为抓手,增强旅游发展后劲。一是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完成新建、改造乡村旅游示范性“农家乐”厕所100座;创建10个旅游示范村;规范、新建300个标准化“农家乐”;会同卫生、食药、工商、安监多部门联合出台《加强“农家乐”管理意见》。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兰州游客服务中心”重点综合服务项目;继续抓好黄河明珠园、马滩名人岛、金帝顺文化运动公园、什川生态园区综合开发等新建、续建项目;同时抓好兰山二期、三期,官滩沟欢乐谷,白塔山、五泉山景区改造项目。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召开政府、银行、企业的对接座谈会,着力推进科研单位、旅游企业、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加大旅游商品的研发与营销工作,协调指导西北师范大学、甘肃联合大学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开展工作,在旅游商品的研发上有新的突破。四是打造“沿黄”旅游精品线路。联合白银、临夏、甘南,实现“两市两州”的全面合作,全力打造以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为中心,景泰黄河石林、黄河小三峡为两翼的甘肃精品旅游线路。五是全面提升景区质量。积极开展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复核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六是健全旅游要素。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工作;积极推进自驾车营地、旅游

集散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举办第二届兰州旅游商品展销会,引导旅游商品重点企业加大营销力度。七是关注兰州新区建设,及早在新区建设中融入旅游元素,使新区成为兰州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开展多元营销,进一步扩大兰州旅游品牌影响力 以地方品牌旅游节会为载体,以旅游推介活动为抓手,唱响兰州旅游品牌,做旺兰州旅游市场。一是加强品牌推广。通过中央和省内外主流媒体,进一步加大对兰州旅游城市形象、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二是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宣传兰州旅游。结合第十八届“兰洽会”、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和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节会、赛事活动,举办第二届兰州瑞德摩尔旅游商品展销会;支持、指导县区共同办好“兰州桃花节”、“中国玫瑰之乡〃苦水旅游节”、“什川之春旅游节”、“青城文化旅游节”等传统旅游节会。三是拓展客源市场。“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宣传、推介以及旅游工作交流和区域合作活动;精心组织兰州旅游巡回宣传推介活动两次,赴主要客源城市开展旅游市场推介,拓展旅游业务空间,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三)加强行业监管工作,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

以“做强企业、做优品质,扩大行业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强行业监管工作,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一

是认真抓好《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积极开展旅游星级饭店的评定工作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五星级饭店的创建指导工作,全年完成创建绿色饭店10家,完成五星级创建1家。二是按时限完成旅游企业的月、季和经营情况的网上填报工作。三是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安全职责,认真做好全市行业单位安全指导工作和局属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市旅游行业安全无重大事故。四是建立旅游品质访查工作机制,通过电话、现场与随团访查等访查形式,加强对旅游企业的动态监管力度,全面掌握旅行社、星级饭店日常服务水准。五是认真做好旅游投诉的受理、调查取证和审理工作,确保旅游投诉结案率达到100%,保障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旅游法规执行力度,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旅游政策与法规的研究和实施工作,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完善旅游统计体系,加强基层企业统计。一是加强对旅游政策的研究和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开展法制宣传,制定“六五”普法行业规划。二是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拓宽信息渠道,做好信息发布,全年编发《兰州旅游信息》12期、《兰州旅游信息快报》24期。三是加强基层旅游统计工作和“黄金周”、“小长假”统计工作,完善旅游统计月报、季报和年报,做好游客花费抽样调查,强化统计

业务培训。

(五)推进旅游教育培训,提升行业人员素质

举办各类、各级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行业活力。一是加强导游年审培训,提升导游综合素质,缓解供需矛盾。二是加强县区“农家乐”、景区点从业人员培训,逐步推进县区业务培训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加快导游管理中心建设步伐,完善全市社会导游队伍管理体制。四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培训,对行业管理人员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年培训率达到20%以上。五是根据“三项工作”实施方案,帮助指导临潭县每年举办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200人次。

(六)继续开展“三工作”和“两活动”,促进旅游环境不断提升

按照省委“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精神要求,以及市委“1355”总体发展思路和“再造兰州”战略,以“三工作”(开展干部下基层联系帮扶、帮扶支援藏区发展和支持七里河区建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工作)和“两活动”(行政效能建设、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努力使广大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为促进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和全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三工作”和“两活动”从根本上讲是转变作风、扶贫

解困、破解难题,促进和谐,整体推进和保持稳定的客观要求,要与正常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旅游工作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把兰州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使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而不懈努力。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下载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点工作安排

    重点工作安排 按照1月5日党总的会议要求,各矿认真按时上报机电部 1、压风自救、通讯(有线、无线、广播)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图纸要求1月15日前报公司。 2、各煤业公司修旧利废、......

    2012重点工作安排

    2012年度工作重点 2012年是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至关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全区药品安全示范县试点工作的关键之年。为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力争监管工作取得新突破。现结合我局......

    街道重点工作目标

    街道重点工作目标2013年,**街道以老城工业区振兴为目标,紧紧围绕“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发展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牢牢把......

    2017德育处重点工作安排

    南涧中学德育处周重点工作安排 第一周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学生仪表检查;纪念抗战胜利72周年系列活动。 第二周 暑假活动检查验收;组建学生会;落实各项检查工作;各班学生信息登录......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2009年起,国务院部署开展了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一些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得以消除,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但是,由......

    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8年,我校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各项工作。认真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的有关部......

    十月份重点工作及下一步安排

    邯郸通顺矿业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份工作完成情况及下步工作重点一、 10月份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十月份是国庆月,是决战四季度的第一个月,又是政治敏感月,工作时间短,产量任务重,安......

    市工商局重点工作安排

    市工商局重点工作安排**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届二次全会和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效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