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芜湖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3:2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芜湖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芜湖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印发《芜湖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芜湖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现将《芜湖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芜湖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职工工伤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市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简称用人单位)均应参加工伤保险。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实施步骤由各县、区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条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本市工伤保险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工伤保险的统一管理。

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伤保险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筹集与管理

第四条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实行行业差别费率下的浮动费率制度。风险较小行业,缴费基准费率为缴费工资总额的0.5%;一般风险行业,缴费基准费率为缴费工资总额的1%;风险较大行业,缴费基准费率为缴费工资总额的1.5%。全市平均缴费基准费率为缴费工资总额的1%。

行业风险程度分类按照劳动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四部委《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9号)规定执行。

第五条 用人单位初次参保按基准费率缴费后,除风险较小行业外,对一般风险行业和风险较大行业缴费费率,根据单位工伤事故发生率、工伤保险费支出等情况进行调整,原则上一年确定一次。浮动费率在基准费率基础上,可上下各浮动两档。上浮第一档为基准费率的120%,上浮第二档为基准费率的150%;下浮第一档为基准费率的80%,下浮第二档为基准费率的50%。

具体适用的浮动费率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批准。

第六条 用人单位按照确定的费率,以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缴,高于300%的,按300%计缴。

第七条 工伤保险储备金按当年工伤保险费征缴额10%比例提取,其中30%部分上解作为省级储备金,用于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工伤保险储备金总量达工伤保险费年征缴额30%的,不再提取。

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统筹地区启动工伤保险后60日内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手续。工伤保险启动后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理企业登记后30日内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手续。用人单位需填报《社会保险登记表》和《参加工伤保险人员情况表》,并提供以下证件或资料:

(一)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二)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三)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四)依法需要的其它证件和资料。

已经参加其它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不需提交前款第(一)、第(二)项证件和资料。

第九条 工伤保险费由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参保单位应在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

续后15日内,携带有关资料到主管地税管理分局办理缴费登记手续。

工伤保险费不得减免。

第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财政部门在国库开设“工伤保险基金户”,定期接收征收的工伤保险基金。在银行开设“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工伤保险基金户”除向“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划转基金外,只收不支。

经办机构在银行开设“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户”。“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除向“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户”办理拨款外,只收不支;“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户”除接收“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转入基金外,只支不收。

“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和“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户”应在同一银行设置。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出,不得擅自增加和提高。经办机构或相关部门每月5日前提出用款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于每月10日前将款项从“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拨至“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户”。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追加用款的,财政部门应自接到经办机构用款计划后,及时给予拨付。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二条 市区用人单位,除省部属驻芜单位、市直属企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企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外,其它用人单位工伤认定工作,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县范围内企业,由县劳动保障部门认定。

第十三条 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因工伤认定管辖发生争议的,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指定管辖。

第十四条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不能提供劳动关系有效证明材料而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应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依法确定劳动关系。依法定程序处理劳动争议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的时限内。

第十五条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部门不予受理:

(一)超过申请时效;

(二)不符合管辖权规定;

(三)受伤人是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或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

(四)工伤认定申请材料经要求补正后仍提供不全的;

(五)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 规定的情形。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六条 设立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规定的鉴定任务。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下设鉴定中心,负责承办劳动能力鉴定的具体事务。第十七条 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书面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一式两份);

(二)《工伤职工认定结论通知书》;

(三)工伤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诊断证明书、工伤病历、影像等资料;

(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五)依法要求的其它资料。

第十八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对资料齐全,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资料不全的,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由申请人按要求补齐。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职工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鉴定较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工作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限不得超过30日。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资料不齐全或鉴定工作中专家组认为需要做进一步医学检查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通知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补正材料或进行医学检查。补正材料或通知医学检查至写出检查报告的时间,不计算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时限内。

第十九条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申请。劳动能力初次鉴定程序适用于复查鉴定。

第二十一条 劳动能力鉴定的初次鉴定费,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或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申请再次鉴定或复查鉴定,其鉴定结论无变化的,鉴定费由申请人承担。再次鉴定结论或者复查鉴定结论有变化的,鉴定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延长停工留薪期、配置辅助器具、工伤直接导致疾病以及进行职业康复等确认所需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 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60个月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以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为准。

第二十三条 工伤事故兼有第三者民事赔偿责任的,先按民事赔偿处理,赔偿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已垫付了工伤医疗费及其他费用的,当事人获得民事赔偿后,应当偿还工伤保险垫付的费用。

第二十四条 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交通事故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处理,再按工伤保险有关规定执行。

(一)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低于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部分;

(二)由于交通肇事者逃逸或其他原因致使受伤害职工不能获得交通事故赔偿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事故责任人归案后,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事故责任人追偿。

第二十五条 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申请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向经办机构提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审批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发的《工伤(亡)职工认定结论通知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用人单位拒不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可以直接向经办机构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申请享受供养亲属抚恤待遇的,根据所申请的待遇项目,还应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一)被供养人户口簿、身份证、公安机关出具的生存证明;

(二)被供养亲属所在单位、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被供养人经济状况证明;

(三)民政部门出具的孤寡老人或孤儿的证明;

(四)民政部门出具的养父母、养子女的收养证明;

(五)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被供养人无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

(六)经办机构依法要求的其它资料。

第二十六条 经办机构接受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在15日内核定完毕,并按规定落实相关待遇。其中,以伤残等级为标准发放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自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结论的次月起开始计发。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因瞒报工资总额导致职工工伤待遇降低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拖欠工伤保险费的,欠费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

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按规定补缴拖欠工伤保险费的,从补缴的次月起,其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二十九条 领取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而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人员,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7日内到经办机构办理职工工伤保险关系终止手续。职工工伤待遇从工伤保险关系终止之日起停止。

第六章 工伤医疗管理

第三十条 工伤职工旧伤复发(含革命伤残军人旧伤复发),经工伤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第三十一条 需要回原籍居住就医的工伤职工,应在本人长期居住地选择2家工伤医疗机构作为医治工伤的医院,由用人单位到经办机构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所发生的工伤医疗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进行康复性治疗的,由工伤医疗机构提出意见,经办机构批准,到指定的康复医疗机构治疗。

第三十三条 愿意承担工伤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专科与综合兼顾、中医与西医并举以及方便参保职工就医的原则,进行审查,择优确定,并统一向社会公布。

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每年确认一次。

第三十四条 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和辅助器具服务机构签订包括服务人群、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费用结算办法、费用审核与控制、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内容的协议,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五条 职工工伤在工伤确认前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用人单位垫付。职工工伤确认后,凡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由经办机构予以报销。第三十六条 职工工伤在工伤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用人单位应自收到工伤认定结论后的3日内向经办机构申报办理工伤医疗费单位垫付转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手续。经办机构应在接到用人单位申报后的2日内通知工伤定点医疗机构结清已发生的医疗费。继续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经办机构直接结算。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时间办理单位垫付转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手续的,继续治疗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三十七条 职工治疗工伤,因情况紧急需到就近非定点医疗机构或外埠医疗机构治疗,用人单位应在伤害发生后的5日内报告经办机构,并补办有关手续。职工伤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入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补办手续、职工伤情稳定后拒绝转入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符合出院条件拒绝出院以及出现《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三十九条 规定情形的,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承担。用人单位有过错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职工有过错的,由职工个人承担。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确需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的,或者辅助器具到达使用年限需要更换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由用人单位持工伤认定结论、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通知等材料,并填报《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申请表》,向经办机构进行申报。在经办机构核定的金额内由工伤职工到指定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进行配置(更换)。配置(更换)辅助器具费用由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与经办机构直接结算。超出核定金额部分,经办机构不予支付。

第三十九条 工伤职工应配置辅助器具但不愿配置而要求支付现金或护理费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予支付。

第四十条 经办机构与定点医院及协议辅助器具配置机构按“项目结算、按月支付、质量考核”办法结算医疗或辅助器具配置费用。按月结算时,先支付90%的费用,预留10%的费用。预留部分待年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考核后,经办机构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拨付。具体考

核办法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十一条 定点医院及协议辅助器具配置机构与经办机构按月结算医疗或辅助器具费用时,须在每月5日前提交下列材料:

(一)《芜湖市工伤保险参保职工住院费用结算登记表》或《芜湖市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辅助器具配置费用结算登记表》;

(二)经工伤职工或代理人签字的费用清单;

(三)审核费用所需的其它资料。

材料齐全,经办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将90%的费用拨付至定点医院或协议辅助器具配置机构。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实施前,依法关闭、破产的国有、集体企业中的一至四级工伤职工,直接办理退休手续,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核定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第四十三条 市属各县工伤保险实行县级统筹。各县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但工伤保险储备金提取、管理、使用的具体办法按本办法第七条 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劳动保障部门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从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工伤保险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

(闽政[2004]1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四月三十日

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职工或雇工(以下统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职工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 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地税部门做好工伤保险费征收准备工作。

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五条 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并实行省级调剂金制度。

工伤保险基金现实行县(市)级统筹的地区要根据当地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向设区市全市统筹并轨,有关的设区市政府应按本办法制定相应措施,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工伤保险基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条 行业基准费率由统筹地区在国家规定的幅度范围内确定。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提出,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可定期调整。

行业基准费率包括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

第七条 用人单位的缴费费率,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范围所属行业和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确定。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率实行浮动制度。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情况、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必要的风险储备金等因素提出具体办法,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办法确定用人单位费率浮动档次。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经办机构缴纳工伤保险费,并按期报送本单位工资总额、职工工资花名册和增减人员名册。

目前工伤保险费已由地税部门征收的地区应继续做好征收工作,并认真总结推广,在三年内全省工伤保险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收。

第十条 工伤保险基金依法用于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和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其他用途。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所需的管理服务经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调查核实经费列入统筹地区财政预算。

第十一条 统筹地区实行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储备金按不低于统筹地区征收工伤保险费一个月的额度筹集。工伤保险基金历年结余部分并入储备金。储备金在发生重大工伤事故或当期工伤保险基金不足支出时,由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后使用。

第十二条 建立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制度。各设区市每年按征收工伤保险费总额的3%上解工伤保险调剂金。其中,实行设区市统筹的,向省级上解调剂金;实行县(市)级统筹的,县(市)级向设区市上解调剂金,设区市汇总后再向省级上解调剂金。工伤保险调剂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用于各设区的市特大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的补助和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等所需费用。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的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需要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补助的,由设区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等所需费用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省财政部门核准后拨付。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依法作为工伤认定申请人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受设区市委托的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或视同工伤认定的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的设区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承担工伤认定的具体工作。

第十四条 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依法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受委托的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对申请人提供的下列材料,应当依法作为工伤认定的证据。

(一)事故伤害或突发疾病死亡的证明;

(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或证明;

(三)革命伤残军人证;

(四)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统筹地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认定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受到伤害的证明;

(五)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提供的与工伤有关的裁定、判决或证明;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五条 省和设区市应当设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制定劳动能力鉴定规则。省和设区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照劳动能力鉴定规则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书、检查结果、诊疗病历等材料。

第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按鉴定工作量从统筹地区当年征收的工伤保险费中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收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经办机构办理除供养亲属抚恤待遇外其他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手续的,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决定书;

(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

(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经办机构应当一次性告知所需的材料,对提交材料齐全的,在30日内予以办理。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或因工死亡职工直系亲属办理供养亲属抚恤待遇手续的,应当向经办机构提交被供养人户口簿或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居民身份证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被供养人经济状况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材料:

(一)被供养人属于孤寡老人、孤儿的,提交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

(二)被供养人属于养父母、养子女的,提交公证书;

(三)被供养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交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书。

第二十条 工伤职工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但职工主动提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除外。第二十一条 工伤职工按规定住院及转院治疗的,住院伙食补助费及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依法以本单位因工出差标准及规定的比例予以支付、报销;用人单位未定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和差旅费标准的,应参照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国家机关出差伙食补助和差旅费标准及规定的比例予以支付、报销。

第二十二条 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工伤职工本人书面提出自愿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

(二)用人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一)、(二)、(三)项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

(三)七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劳动合同而终止劳动关系的。

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职工应当与用人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签定三方书面协议,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第二十三条 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合并计算。其标准按照所在统筹地区最后一次公布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年龄之差和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五级,每满一年发给1.4个月;六级,每满一年发给1.2个月;七级,每满一年发给0.8个月;八级,每满一年发给0.6个月;九级,每满一年发给0.4个月;十级,每满一年发给0.3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五至六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低于30个月的,按30个月支付;七至八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低于20个月的,按20个月支付,九至十级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低于10个月的,按10个月支付。

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30%。

第二十四条 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和生活护理费等标准,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提出调整方案,并征求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意见,报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承包方属生产经营单位的,其职工发生工伤,工伤保险责任由承包方负担;承包给个人的,个人及其雇工发生工伤,工伤保险责任由发包方和承包方约定,没有约定的,由发包方负担。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从2005年1月1日起参加工伤保险。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1月1日至本办法施行之日,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应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篇:关于印发《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模版)

中共海安县委组织部 中共海安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海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海安县财政局

海人社[2011]号

────────────────────★────────────────────

关于印发《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财政所、农村经济服务站,各有关科室、单位:

《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已经县政府第34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一一年三月三日

抄送:各镇人民政府,存档。

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骨干带头作用,调动和保护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切实保障村干部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获得适当的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分散农村基层组织安全生产工作的风险,现决定在全县在职在编村干部中试行工伤保险制度,具体办法如下:

一、参保对象及缴费申报

全县已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所有在职在编村干部。符合参保条件的对象统一由镇政府按月申报。

二、筹资标准

工伤保险费每月按全市当年规定的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的1%缴纳,所需费用由县财政转移支付补助50%,镇财政自筹50%,并由县财政统一按月代扣代缴。

三、工伤认定及鉴定

在职在编村干部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事故伤害的,参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四、待遇享受

试行期间,在职在编村干部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后的次日起,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仅享受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

因伤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伤残在职在编村干部离职后,由镇政府自筹继续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的,旧伤复发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本办法实施前在职在编村干部发生的工伤事故伤害不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规程的通知

《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规程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11号)

第六十五条 业务部门根据核定的工伤(康复)待遇,汇总生成《工伤医疗(康复)待遇审核表》,转经办机构财务部门。第九十五条 财务部门对传来的支付凭证复核无误后及时办理支付。

我市使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金申报表》、《单位代发明细》、《工伤保险支付汇总表(社发)》作为支付凭证。

第五篇:关于印发《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

关于印发《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

有关问题应用解释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

《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施行以来,各市、县国土资源局不断就有关问题如何执行事宜向省厅请示和咨询,有的执法行为已在行政复议和诉讼当中产生异议,给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带来诸多不便。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有关省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对地方法规如何具体应用问题进行解释的规定,为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使《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在执行中更具有操作性,现就长期以来所存在的问题做出应用解释,请参照执行。

附件:《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有关问题的应用解释

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附 件

《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

有关问题的应用解释

《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实施以来,对依法管理土地起到了重大作用,但还存在不够具体的地方,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地方法规由省政府主管部门做出应用解释的规定,现对《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如何应用问题解释如下:

一、土地登记涉及问题的处理

(一)关于土地使用权相邻人拒不指界或指界后拒不签字问题的处理

1.有正当理由或者依据的可暂缓登记或不登记; 2.所登记的土地权属清楚,使用合法,而相邻人所提出的异议没有正当理由和依据的,按放弃民事权利和默认界址处理,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实地确认土地权属界线,办理土地登记;

3.相邻人的用地行为或者提出的理由违法违规,或者用地合法而未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的,在不配合土地调查时,按无举证权处理,不影响本宗地的土地登记;

4.一方相邻人只对相邻一方的界址举证,无相邻人的不实施签字手续。

(二)关于村委会不签字的处理

土地权属清楚、使用合法,村民委员会迫于暴力威胁或者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或不敢履行签字职责的按放弃权利处理。由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核实情况,注明原因,按实地或合法界址确认土地权属界线,办理土地登记。

(三)关于其他土地权利和有关情况的注记

办理土地登记可以在土地证书和土地登记卡上注记相关的内容。

(四)关于土地权属来源资料的有效性

1.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出具的有关土地使用的证明材料,经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核实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可作为土地权属来源资料。

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所出具的土地权属材料,经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确认有效后使用。

2.国家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时,乡(镇)土地管理机构出具的宅基地有偿使用手续(凭证),可作为土地权属来源资料。

(五)关于土地登记的通告和公告

根据《土地登记规则》第二十一条规定,初始土地登记需要通告和公告。变更土地登记不适用通告和公告。

土地登记的分类按《土地登记规则》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区分。

(六)关于名称变更土地登记

办理名称变更土地登记,原土地权利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出具相应登记机关或批准机关的名称变更证明;原土地权利人是个人的,应当出具公安机关的姓名变更证明。

(七)关于供地和拍卖土地的办理

行使供地审批权,应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一并适用。

办理经拍卖机构拍卖的土地登记,应将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拍卖法》、《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一并适用。

(八)关于抵押土地登记

所抵押的土地使用权由抵押人或抵押权人委托有土地评估资质的机构评估,抵押金额按照有关规定确定,持抵押合同等材料办理土地抵押登记。

注销抵押土地登记时,须由抵押权人出具注销土地抵押登记的证明。

(九)关于土地登记中对土地争议和土地违法行为的处理

处理土地争议以保护合法权益为原则。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的,按土地争议处理;有违法行为的(宗地),应当对土地违法行为依法处罚,不得按争议处理。

争议的一方(宗地)有违法行为的不影响另一方(宗地)的登记;四邻的一方界址有违法情节的,不影响其他方界址的确认。对于有违法情节的一方界址可酌情处理。

当事人对土地争议所达成的协议,违反《合同法》等规定的无效,应按合法界址确认。

(十)关于注销土地登记 经告知,土地权利人仍不申请注销土地登记的,可根据有关批准文件或者已生效的司法文书等直接办理注销土地登记,并书面告知当事人。

(十一)关于补发土地证书

土地证书遗失需要补发的,土地权利人应在当地主要媒体声明原土地证书废止30日后,持申请书和媒体声明申请补发土地证书。土地证书应注明“补发”字样。

二、原有宅基地、空闲地的区分和村民、户型的确认

(一)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区分

原有宅基地是指原土地使用者自已使用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是指闲置两年以上的原有宅基地、他人宅基地和未利用地。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均按《土地管理法》和我省《实施办法》的规定,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

(二)村民和户型的确认

1.农村村民是指户籍在本集体的人。已经办理户籍农转非或者户籍迁出本集体的,不再是本集体成员(村民)。

农村村民户是指父母身边留一子或一女,包括子女成家后再有子女。再有成年子女需要分户的可另行申请宅基地。

不属本村村民的不得在本集体申请农村宅基地。2.回乡落户是指在外工作人员退职后将户籍迁回本集体,但也必须在具备上述户型分户条件下方可另行申请宅基地。

三、非法转让和占用的土地类型及有关处罚

(一)本《办法》中非法转让和非法占用的土地类型包括《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

(二)擅自占用耕地建房作为农村宅基地的,除适用《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外,也可以根据情况适用《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处罚。

四、非法批准宅基地的处理

非法批准宅基地按《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条处理。其中符合规划和申请宅基地条件的,可依法补办宅基地使用手续。村干部非法批准宅基地的均按此款执行。

五、擅自改变宅基地现状的处理

连续使用的老宅基地或者经依法批准的宅基地,又擅自扩占相邻零星空闲地,不妨碍相邻关系又不便拆除的,先按现状登记,超过规定标准的,注记多占面积。因新村建设等原因,变动该宅基地时一并处理。

六、没收地上建筑物的处置

没收地上建筑物应按规定交财政部门处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可配合财政部门处理。处理方式可以拍卖或者评估作价,也可以经同级政府批准,由处理机关组织拆除,恢复土地原状。

七、对以上内容国家有新规定时按新规定执行。

下载关于印发《芜湖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芜湖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通知(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工伤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实施意见的通知

    福建建达漳州律师事务所05962959312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工伤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实施意见的通知 (漳政综〔2010〕18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漳州市工伤......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

    芜湖市法律援助实施意见

    芜湖市法律援助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使法律援助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芜湖的具体实践中发挥应有的......

    哈尔滨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

    哈尔滨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试行) 哈劳社发[2005]211号 各区、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为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使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农民工得到医疗......

    哈尔滨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

    哈尔滨市农民工工伤保险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使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农民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保障其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和省、市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伤保险办法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伤保险办法 (二00年十二月十九日经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第24次主任会议审议通过,自二00二年四月一日起实施。) 第一条 【依据】为了保障天津经济......

    东风汽车公司职工工伤保险办法

    东风汽车公司职工工伤保险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

    新关于印发《北京市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支付办法》的通知[2012年1月17]

    关于印发《北京市工伤保险待遇核定支付办法》的通知 京人社工发﹝2011﹞377号 2012年01月17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用人单位: 根据《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