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继续教育经济专业作业答案
4.答: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经济简单意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也就是以低能燃料为基础的经济。关于低碳经济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也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第三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特征的温室气体排放,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答: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曾经实现了的工业化而言的,我们将发达国家所走的工业化道路称为传统工业化道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任务,但全球信息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生存和发展压力,却要求我们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即走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早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步入信息化社会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现代化步伐,而采取的工业化也信息化相结合的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也可以进一步规定为,新型工业化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也是以科技进步作为基本推动力,追求更高经济效益,致力于降低资源消耗和较少环境污染,追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道路。
2答:1.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2.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提高。
3.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
4.服务业开放度不断扩大,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强。
5.国际合作和自由贸易区建立成果显著。
6.对全球贸易体制贡献巨大。
3答:泰罗“科学管理”的“三部曲”:一是用培训来教给工人完成的“标准化动作”;二是用科学研究和反复试验来制定标准和规章制度,并据此做出规定和下达任务;三是用奖惩等激励机制来保证任务的完成。二而这一切的核心和基础,就是各管理要素的精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而科学管理体系的一个奥妙是:同个各专业分工,成倍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流程竞争力”。泰罗制还有另一功能,就是不断积累“能人”的经验,同个精细化、标准化的方式分解其工作流程和“动作”,让复杂是事情大多数人也可以完成,而且通过工作分解使大规模培训成为可能,把“能人”和普通人的差别缩小。
第二篇:2014继续教育经济专业学习心得体会
继续教育经济专业学习心得体会
(经管部 1514 刘洪峰)
为了提高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我参加了2013-201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究实效,提高了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使我了解了本专业的科技发展动态,掌握了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现就本次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概要回顾:
一、2013年3月-4月主要学习内容及心得如下: ㈠我国吸收和利用FDI(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掌握FDI在中国的基本发展状况,明确FDI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了解相关的分析结论,思考政府宏观调控FDI的相应政策思路,以期达到解读中国经济,深化认识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了解了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FDI的经济增长效应;(2)FDI的就业效应 ;(3)FDI的出口效应;(4)FDI的技术进步效应。
㈡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概念,并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的历程;三是寻求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经济增长粗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刻不容缓,要大力推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不仅昭示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而且也指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
㈢了解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理论涉及的主要研究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国际贸易的起因、模式和影响。起因重点在于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模式主要在于阐述国际贸易格局的决定问题,影响则着重说明贸易利益的来源、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以及国际贸易对贸易国国内收入分配影响问题。
㈣泰罗“科学管理” “三部曲”的内容及功能.泰罗“科学管理”的“三部曲”内容:一是用培训来教给工人完成任务的“标准化动作”;二是用科学研究和反复试验来制定标准和规章制度,并据此做出规定和下达任务;三是用奖惩等激励机制来保证任务的完成。而这一切的核心和基础,就是各管理要素的精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而“科学管理”体系的一个奥妙是:通过专业分工,成倍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流程竞争力”。泰罗制还有另一功能,就是不断积累“能人”的经验,通过精细化、标准化的方式分解其工作流程和“动作”,让复杂的事情大多数人也可以完成,而且通过工作分解使大规模培训成为可能,把“能人”和普通人的差别缩小。
二、2013年9月-10月主要学习内容及心得如下: ㈠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对外贸易,通过本讲的学习,能了 解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外贸易的热点问题,并正确认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支撑近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诸多内外部因素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为应对金融危机给出口企业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在应对外需下滑、稳定出口方面作用明显、效果显著。
㈡ERP的成与败,掌握ERP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企业引入ERP后出现的有关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此过程中,能够对企业管理思想与具体管理方法、手段的结合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上世纪90年代,现实社会开始发生重大变革,即从工业经济时代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创新过程、竞争优势的取得、需求的迅速变动与生产过程的调整、竞争空间的扩大等。因此,企业管理一方面要在现有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提高效率,以适应市场竞争并取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还要适应持续创新过程造成的市场需求变化及其对企业生产流程不断调整的要求。ERP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问世的,并迅速成为被国际知名公司所认可、并普遍使用的高效管理工具。
㈢对低碳经济的理解
低碳经济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 耗的经济,也就是以低能燃料为基础的经济。
然而,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并且成为各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取向,因此,关于低碳经济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也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第三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经济运行的深刻反思,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
三、2014年3月-4月主要学习内容及心得如下: ㈠EVA理念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理解EVA这一公司管理的前沿理念,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范畴和贡献。了解EVA从财务指标转化为公司绩效管理评价指标和激励机制建设指标的重要意义及构建方法。树立以价值创造为准则的公司管理理念,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思想。上世纪90年代中期,EVA方法经过Stern Stewart公司的极力推广,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公司的青睐。EVA引入中国后,作为企业经 营绩效评估的手段与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㈡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组织变革,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清楚地认识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以便正确的把握人力资源发展方向,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及其对组织的贡献,帮助组织赢得竞争优势。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不但要在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拿出对策,而且要在劳工就业、人员流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安排。显然,这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息息相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企业经营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带有战略性、动态性、社会性和开放性。企业只有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用人机制,转变管理职能,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方向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⒈向依靠技术创新转变。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⒉向绿色发展转变。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从企业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各环节入手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的统一。
⒊推进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中国企业应顺应制造业发展趋势,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⒋推进企业向内外销兼顾转变。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其中产品出口额已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很高,遭遇到的贸易保护主义牵制也日益严重。
⒌推进企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当前,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最为关键的是突出培育造就高素质管理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
我通过个人自学和专题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了经济专业学习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为一名煤炭企业基层经营管理干部,我想,对我而言,对经济专业的学习,就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性修养,遵守党员标准,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工作更快更好发展,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经济专业知识,就必须勤奋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勤奋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前提。首先,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念。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解放思想、更新 观念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摒弃过时的思维模式,改变落后的习惯做法;需要克服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思想,强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意识;需要打开眼界,拓宽视野,切实感受到如果不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就有被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的危机,自觉地将勤奋学习的思想化作深入持久的行动。二是努力做到全面系统持之以恒地学习。要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经济管理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党章精神要求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做好先锋模范表率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注重实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功底和知识素养。三是紧紧围绕本职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既要向书本学习,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掌握工作规律,更要注重工作实践,“三人行,必有我单位也”,在日常的工作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增长才干,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本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促进主观世界改造和业务工作深化,从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学习专业,就必须无私奉献,提升服务价值。一是要大力发扬主人翁精神。做好工作,需要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责任心不是上级强制压下来就会有的,那是 被动的工作,如果在这种心态下工作,就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会有创新。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源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因为热爱所从事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追求与农经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个人熔入农经工作这个大的集体,时刻想着自己是农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围绕自己所在岗位上的工作,把如何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作为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二是要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境界。干好工作需要有高尚的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的工作作风,先公后私,要想到农经工作发展了,才有自己的进步。讲究奉献,就意味着少谈个人所得,树立农经工作的发展和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平时多做换位思考,知理识大体,心胸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同事们互相尊重,共同营造良好愉快的工作氛围,将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整体的战斗力。
三、学习专业知识,就必须扎实工作,努力争创一流业绩。
首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实践,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坚持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工作,努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不断把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推上新台阶。其次,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讲真话、干实事,具有充足的钻研劲。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维护 既有集中又有民主,积极思考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再次,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表率作用。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坚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努力争创一流业绩,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来体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上仅仅是我学习的点滴体会,我一定要从自身做起,立足本职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牢固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和创新。未来中国的工作千头万绪,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一定紧密结合新时期新任务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单位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把本单位的工作推向前进。
当今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而知识是竞争的核心。当我们踏入社会参加工作,众多现实因素决定了很难再脱产参加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网络教育作为低廉的学习成本、自由灵活的学习时间、强大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提升的理想平台。
第三篇:2010黑大继续教育经济专业中高学习体会
2010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经济中高级班学习体会
为了及时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我学习了黑龙江大学继续教育经济专业2010-2014年的课程,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使我了解了本专业历年的发展动态,掌握了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对经济学的知识进行了一次梳理。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现对各学习汇报如下
2010经济与工商管理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课程研究范围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课程。目的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与市场环境,能够认识其发展原因、发展动向及最新研究成果。
现将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及学后的心得体会归纳总结如下:
第一讲 我国吸收和利用FDI(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掌握FDI在中国的基本发展状况,明确FDI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了解相关的分析结论,思考政府宏观调控FDI的相应政策思路,以期达到解读中国经济,深化认识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了解了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即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就业效应、出口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第二讲 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概念,并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的历程;寻求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讲 了解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理论涉及的主要研究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国际贸易的起因、模式和影响。起因重点在于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模式主要在于阐述国际贸易格局的决定问题,影响则着重说明贸易利益的来源、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以及国际贸易对贸易国国内收入分配影响问题。
第四讲 通过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解析,了解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熟悉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了解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重构的可能,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处于金融风暴中心的美欧发达国家经济大幅下滑,“金砖四国”等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所受影响明显较小,最有希望率先走出危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其在20国集团中的角色也日益活跃,话语权和参与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第五讲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对外贸易,通过本讲的学习,能了解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外贸易的热点问题,并正确认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支撑近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诸多内外部因素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为应对金融危机给出口企业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在应对外需下滑、稳定出口方面作用明显、效果显著。
2010年1月份,我国共实现贸易顺差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对外贸易将恢复加速增长,应正确认识我国对外贸易将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化。
第六讲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管理,了解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并从宏观及微观的视角理解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困难与机遇。在此过程中,对我国企业如何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所处环境出现危机时的具体处置方法等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2008年8月,美国哥伦比亚银行和信托公司倒闭,成为当年美国第九家破产的银行。9月,资产规模达6千多亿美元的雷曼兄弟银行申请破产,规模更大的美林银行被美国银行收购。10月,全球股市恐慌暴跌,其中俄罗斯股市一天暴跌16.7%,两次宣布停止交易,英国股市创下历史最大单日点数跌幅,美国道琼斯指数失守9000点大关,全球股市持续暴跌。除了股票市场,全球商品市场下跌势头更加猛烈,8月到10月,以原油为首的商品价格空前剧烈地下跌,仅两个多月跌幅就达70美元。至此,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彻底爆发。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是严峻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分工高度化以及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
这一讲中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口红效应”。“口红效应”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是从西方引进的概念,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首次提出“口红效应”这一理论。对于欧美女性来说,口红是非常重要的化妆品,面对经济萧条,人们仍然可以靠口红容光焕发展现自信。“口红”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表明没有随经济变化而积累负面心态。消费口红这样的廉价商品也能让生活过得愉快,民众保持良性心态。因此,用“口红”代表金融危机时期消费上升的廉价商品,以借代手法组成“口红效应”指称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其核心思想其实就是经济不景气或者人们预期收入下降时会增加对廉价商品的消费。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收入和对未来的预期都会降低,这时候首先削减的是大宗商品的消费,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这样一来,反而可能会比正常时期有更多的“闲钱”,正好去购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从而刺激这些廉价商品的消费上升。经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一规律,适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经营策略,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
第七讲 ERP的成与败,掌握ERP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企业引入ERP后出现的有关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此过程中,能够对企业管理思想与具体管理方法、手段的结合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上世纪90年代,现实社会开始发生重大变革,即从工业经济时代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创新过程、竞争优势的取得、需求的迅速变动与生产过程的调整、竞争空间的扩大等。因此,企业管理一方面要在现有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提高效率,以适应市场竞争并取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还要适应持续创新过程造成的市场需求变化及其对企业生产流程不断调整的要求。ERP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问世的,并迅速成为被国际知名公司所认可、并普遍使用的高效管理工具。据不完全统计,ERP系统引入我国近10余年来,在两次企业信息化热潮中,我国企业已经投入了近80亿元人民币,但其应用成功率却不足10%,达到预期目标的更是寥寥无几。
第八讲 低碳经济与绿色物流业,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低碳经济、绿色物流的含义及特点,建立培育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了解低碳经济中绿色物流在流程再造、低碳金融服务和大型赛会组织中的应用。随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经济”一词频繁闯入人们的视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为了避免粗放型经济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附加成本,减小外部不经济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全球经济发展的平衡,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低碳经济理念下绿色物流业的兴起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系统规划、流程分割,职能部门设置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竞争,造成企业物流成本中包含巨大的环境污染成本,效益增长缓慢。因此,如何对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如何将低碳物流与低碳金融业相结合,如何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发挥绿色物流的作用,并将物流企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本讲探讨的主要内容。
第九讲 EVA理念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理解EVA这一公司管理的前沿理念,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范畴和贡献。了解EVA从财务指标转化为公司绩效管理评价指标和激励机制建设指标的重要意义及构建方法。树立以价值创造为准则的公司管理理念,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思想。上世纪90年代中期,EVA方法经过SternStewart公司的极力推广,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公司的青睐。EVA引入中国后,作为企业经营绩效评估的手段与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年1月22日,国资委公布了经过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在总结第二任期经济增加值考核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从第三任期开始,对所有中央企业实施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可见EVA理念变革的重要意义。EVA最初从一个财务指标,不断延伸至企业绩效评价和激励的方法,并在企业的各类AEVA这一理念的理解和逐渐接受。基于此,我们对EVA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第十讲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组织变革,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历程以及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清楚地认识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以便正确的把握人力资源发展方向,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及其对组织的贡献,帮助组织赢得竞争优势。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不但要在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拿出对策,而且要在劳工就业、人员流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安排。显然,这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息息相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企业经营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带有战略性、动态性、社会性和开放性。企业只有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用人机制,转变管理职能,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继续教育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了经济专业学习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使我感到自己在专业上有了更广的视野。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逐步完善自己。
第四篇:2014继续教育经济心得体会
根据黑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文件的要求,及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黑龙江大学培训站教学组关于“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2014学员(非中小学教师)学习要求”的规定。作为一个多年的党校教师,为了提高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参加了2014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经济中高级班的学习,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究实效,提高了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使我了解了本专业的科技发展动态,掌握了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现将我前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体会、学习感受、学习思考总结如下:
2013经济与工商管理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课程分为六讲,研究范围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最新发展动态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课程。目的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与市场环境,能够认识其发展原因、发展动向及最新研究成果。
现将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及学后的心得体会归纳总结如下:
一、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性及调整方向:主要介绍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不平衡现象,以此达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性理解。同时,通过对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性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是如何引起的。最后确立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同方向,进一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前途在哪里。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要素及这些要素的构成方式。是国民经济各个要
素在特定的关联方式和比例关系下所结成的有机整体。经济结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生产方式的结构,包括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结构。狭义单指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结构。经济结构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表现及相关原因主要是围绕在:生产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进出口结构等几个方面。根据系统的研究与长期的探索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是是为让在:产业结构向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调整;需求结构向增加消费需求的比重调整;区域结构向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城乡结构向实现城乡一体化方向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向缩小收入差距方向调整;进出口结构向提高进出口质量方向调整等重点工作上。
二、民生建设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机制:主要是对民生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介绍和分析。经济增长和民生建设从来都是伴生共存的。不过,这两者之间有时是相互促进的,但有时又相互冲突。具体情况如何,这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也取决于发展的理念。首先应该对这里出现的两个基本概念进行解读。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生概念是指,一切与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内容都被纳入民生的范畴内。这样理解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综合性,狭义的民生概念主要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态。狭义的民生具体体现为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几个方面。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增加,也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更多的是探讨如何加快或保持经济增长的问题,而对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关注相对较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将关注于经济增长与民生建设的关系上。主要方向为:收入分配取向的探索、就业取向的探索、社会保障取向的探索等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取向探索。最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成熟的理论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与民生建设关系发展现状进行实际的分析。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问题:主要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及特征,特别是2011年我国对外投资的状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进一步探讨我国对外投资发展的路径
选择。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及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仍以资源和能源行业为主;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并行;投资主体仍以央企和国有企业为主导;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环境得到改善。2011年我国对外投资状况主要分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几大块。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流量再创新高;对大洋洲、非洲、欧洲投资快速增长;大部分投资主要投向发展中国家;地方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增加;投资主体呈多元化;投资领域不断扩展。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对外直接投资整体规模仍滞后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球所占份额有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较低;资主体结构单一且缺乏竞争力等几方面。
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特点及中国的路径选择:具体的介绍了服务贸易的概念及类型,明确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区别,进一步理解明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同时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明确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路径选择。1994年《服务贸易总协定》为服务贸易下了定义,将其定为以下四类:
1、跨境交付:它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它是指服务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它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者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它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领土内提供服务。《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共142个服务项目:(1)商业服务;(2)通讯服务;(3)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4)分销服务;(5)教育服务;(6)环境服务;(7)金融服务;(8)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9)旅游及相关服务;(10)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11)运输服务;(12)上述以外的其他服务等。在此基础上对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进行了区分。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特征为危机对不同服务领域影响不同,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步波动态势趋于分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在服务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争夺上展开激烈竞争,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相互促进,离岸服务外包将在曲折中发展。在这个全球市场的大范围内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应对这些问题所选择的发展路径有打破行业垄断,扩充专业 人才,打造产业集群,发挥联动效应,完善促进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分析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总体现状及其竞争力状况。类比分析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及制约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原因分析,和促进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五、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及对策:主要介绍近十年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情况,进一步了解目前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更好地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促进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首先对十年来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回顾。这十年是我国企业规模和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是我国企业国际化取得突出进展的十年;是各类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和完善的十年。其次深入挖掘当前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运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成本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对中国企业发展提出了结构性的挑战。最后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及探索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有效对策。目前的对策有: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企业运行的环境;企业应积极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加快结构性调整的步伐等几个方面。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高成本”的表现具体表现在:1.企业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呈现长期化趋势:一是土地成本上升。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二是原材料成本增加。随着我国加工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原材料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上涨。三是能源成本上升。四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职工工资水平经历了一个大幅提升的过程。五是资金成本提高;
2.我国节能减排成本与日增加:一是资源节约成本增加。二是环境保护成本上升。一方面是环保投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企业环保投入成本里隐含着“机会成本”,随着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环保机会成本增加。三是生态建设成本有所增加;交易成本不断增加:从交易成本来看,我国物流成本、税费成本、知识产权保护和购买成本以及其他无形成本也不断增加。
六、当前中国企业管理值得关注的问题:简单概述了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借此引发对企业改革发展中出现问题的研究。同时,通过对我国企业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及方法。首先研究微博如何使企业管理更具挑战:企业管理要高度重视有效信
息的择取;企业管理区域空间的变化值得关注;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是一大难点;微博对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提出了新挑;管理者要重视素质与能力提升;企业营销理念要全面提升;企业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高度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其次探讨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相关问题,其中包括压力的形成及调节因素;压力是催动企业进步的动力;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的策略等几个方面。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新生代员工的管理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90后”员工的闪辞现象及其原因,以及其成长背景及性格特征的归纳总结。同时给出了合理有效的管理建议。本章的学习重点为如何加强微博时代的企业管理。微博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为企业管理要高度重视有效信息的择取;企业管理区域空间的变化值得关注;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是一大难点;微博对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提出了新挑战;管理者要重视素质与能力提升;企业营销理念要全面提升;企业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开放性;高度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要高度重视对员工压力的管理,要找出员工压力的来源,并积极采取各种策略加强管理工作,以减少员工的压力,为员工的生活与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1)制定富有人性化的激励机制。(2)实行个性化目标的绩效管理。(3)注重对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4)采取措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上仅仅是我学习的点滴体会。通过这次继续教育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使我感到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我一定要从自身做起,立足本职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职责,牢固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和创新。未来中国的工作千头万绪,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一定紧密结合新时期新任务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岗位职责,转变作风,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单位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把本单位的工作推向前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究实效,提高了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
第五篇:2014黑龙江大学继续教育经济专业初中高级思考题
经济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意义有哪些?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又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这种互动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1)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乡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2)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3)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4)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这有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拖进,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5)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进口贸易结构的构成。
(一)货物进口结构
1.初级品
对应于SITC0—SITC4,含 88个子类,主要指资源产品和农产品原料
2.中间品
对应于 SITC5—SITC6,含 85个子类,是指一种产品从初级产品加工到提供最终消费要经过一系列生产过程,在没有成为最终产品之前处于加工过程中的产品。
3.资本品
对应于 SITC7,含50个子类,是指企业用于生产的机械设备、机电工具、运输设备等。
4.消费品
对应于SITC8,含31个子类,是指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产品。
(二)服务进口结构
1.传统型服务
传统型服务包括运输、旅游与建筑服务。国际运输、旅游服务占据国际服务贸易的比重最大,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
2.信息化服务
信息化服务包括通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在信息时代,通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对于广告、银行、保险、数据处理和其他专业服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金融保险服务
金融保险服务主要指银行和保险业及其相关的金融服务活动。金融保险服务有利于进口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有利于投保企业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4.其他服务
其他服务主要指专利与特许服务,个人、文化与创意服务。
3.中国企业创新的发展方向有哪些?
管理创新是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战略、组织、资源、制度等多重角度,提出有效提高创新成功率和创新收益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未来创新管理关注的主要方向如下:
(一)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走向商业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迥然不同的经营环境(如市场全球化)以及数字化、科技和自动化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稍纵即逝,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规模变得不再重要,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获胜的唯一法则是改变企业创造价值的基本逻辑以及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二)从封闭创新走向开放创新乃至协同创新
(三)从渐进式创新走向突破型创新
(四)从基于技术的创新走向基于科学的创新
(五)从国家创新体系走向创新生态系统建设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提供伟大的产品已不足使企业获得成功,企业必须从更宽广的视角衡量与外部合作伙伴合作创新的风险和收益。在各个产业中,从消费电子业到建筑业、从媒体业到矿业,那些取得领导地位的企业都构建了能协调供应商、客户
等各类合作伙伴的创新生态系统。
4.财政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一是阶级性和公共性。财政或政府的关系产生了财政的两个并存的鲜明特征,即阶级性和公共性。
二是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时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财政的非直接偿还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对纳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
三是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因而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5.中国进口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目前,我国进口产品主要是以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高技术产品、中间产品和能源资源产品为主,消费品进口比重很低,这是由我国长期以来“重出口、轻进口”、“重生产、轻消费”和“重引进、轻创新”的发展观念决定的。
第一,“重出口、轻进口”,导致进口增速低于出口,贸易顺差增长过快。改革开放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出口鼓励政策体系,带动了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虽然也带动了进口的快速增长,但进口政策相对薄弱。
第二,“重生产、轻消费”,导致中间品进口比重上升,消费品进口比重下降。过去 30 多年,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鼓励中间产品和原材料进口来支持生产和出口,对消费重视不够,甚至限制消费品进口。
第三,“重引进、轻创新”,导致先进技术、核心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对进口依赖程度没有明显下降。为比较我国贸易品的技术含量,我们用贸易品的单位价值来近似地表示贸易品的技术含量。
以上特征反映了我国发展战略中,长期存在静态的“进口替代”思路,目前已经普遍接受的“出口导向”战略,也是这种“进口替代”思路的延伸。
6.当前企业转型面临哪些主要困难?
(一)核心技术难以突破
我国一些行业的整体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很多基础和关键行业的核心技术长期不能突破,也难于从国外引进,给企业转型带来了巨大障碍。
(二)高端人才普遍缺乏 当前,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难觅难留。企业既缺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也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人力资源总体环境不容乐观。技工和普工招聘难、新招用大学生或技工实际能力不足、人才的稳定性差是突出问题。
(三)法制环境亟须大幅度改善
(四)市场化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
虽然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完善,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一是市场准入问题。二是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仍然较多。政府需完善政策法规和加强执行力度,改进政府服务和支持。
(五)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高
对企业来说,经济转型不仅受到地方政府行为的制约,面临一系列体制障碍,而且,还需要付出多方面的代价,应对多种挑战。一是经营成本上升,亏损企业和变革抵触倾向较大的企业大多持这种观点;二是经营风险增加,包括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的风险。三是影响企业短期利益,包括使企业丧失原有的竞争优势,五是企业家个人压力加大,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建设新型城镇化必须处理好哪几种关系?
1.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不断夯实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要根据自身定位,确定和发展相应的产业,着力推进关系地方发展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努力培育一两个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势产业。要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以园拓业,以业兴城。要加快城市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持久的后续力量。
2.正确处理加快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
3.正确处理发挥城市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的关系
4.正确处理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发展一定要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为目的。一方面要加快城镇化速度,因为我们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还不算高,还有较大的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加快城镇化速度一定不能是粗放的。为此,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升级产业结构为经济发展方向;必须以提供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为宗旨;必须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为目标,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2.TPP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有哪些?
美国主导的TPP官方谈判始于 2010 年3月15日的墨尔本,到2012 年年底进行了15轮谈判,已经完成29个章节内容的谈判,预期 2013年结束谈判。谈判成员也从8增加到11,2013 年3月5日日本宣布正式加入TPP谈判进程。目前加入TPP谈判的成员已经超过APEC的半数,成员GDP则占APEC成员总额的70%以上。随着潜在成员不断加入,最终可能会涵盖整个亚太地区,TPP就可能成为事实上的亚太自由贸易区。TPP谈判不仅包括所有货物贸易关税,还覆盖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动植物检疫、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竞争政策、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等广泛议题,还将涵盖金融服务与投资条款,被美国称为“一个面向 21世纪的、高标准全面的多边自由贸易协议”。
TPP 有以下特点:全面的市场准入;完全的区域协议;交叉的贸易问题;新的贸易挑战和灵活的协议。
3.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协调好区域内外国家的关系,推进与其他合作机制的合作
(二)共同遵守《南海宣言》,避免矛盾激化
(三)提升CAFTA 合作内容的层次与水平
(四)加强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扩大双向贸易投资的规模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实现区域内的互联互通
(六)妥善处理好利益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
(七)建立完善区域交流合作平台
4.如何促进企业转型? 经济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转型的成功,需要采取配套措施及政府、企业的双重能力。当前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政府制度改革推动力
1.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2.从创新投入和创新收益多方面优化制度环境
3.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有效治理行业中恶性竞争和不诚信行为
(三)增强企业的创新驱动力
1.增强以高素质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力是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2.提高企业在新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在全球化新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网络经济环境下新商业模式的适应能力
(四)提升企业家的变革领导力
1.转型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企业家应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变革
(五)以创新性金融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