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供电企业MIS系统建设特点与体会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浅析供电企业MIS系统建设特点与体会
刘泽生
安徽省巢湖供电公司(238005)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所在供电局的MIS系统建设,介绍供电企业MIS系统5大特点,从8个方面谈建设的思路、措施和体会,为供电企业MIS系统建设,积累了经验。
近年来,安徽省巢湖市供电局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工程开发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自身发展,以适应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需要,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各项成本。
一、巢湖供电局MIS系统建设简介
巢湖供电局MIS系统的建设,开始于1992年的”局长办公系统”。98年移植阜阳局MIS系统,进行试用与培训。99年底在合肥工大帮助下进行了MIS系统的初步规划并试用安庆局MIS,进行企业内各部门的全员培训。2000年下半年巢湖供电局进入了MIS建设的新阶段,完成了巢湖供电局信息资源规划。建成了由两千多数据元素构成的供电企业数据元库,并分类管理,完成了整个企业所辖的输变电设备编码,并通过省局评审验收。在完成供电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又完成了MIS七个子系统的开发,包括:生产管理系统、技术管理系统、基建、计划、安监、人力资源与综合查询。
在经过半年时间的双轨运行后,MIS在局生产与技术管理方面,开始了单轨运行。从2001年6月到2002年4月的10个月内,在生产口的各工区所、有关科室和220KV变电所运用新开发的MIS系统的生产、技术管理两大子系统,实现了输变电设备的检修管理(含缺陷管理)、工程管理、台帐与技术监督管理的单轨制无纸化运行。在单轨运行半年后,通过了省电力公司MIS实用化验收,获省电力系统科技二等奖。
二、巢湖供电局MIS系统的特点
1、在技术路线方面的特点:
该MIS系统是以“信息工程方法论”为指导,先全面作好供电企业信息资源规划,以规划为基础指导分步开发,突出做好企业数据与功能的分析与建模,围绕“人、设备、电、资金、材料”五个方面建立了二十七个主题数据库,在建立主题数据库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了按供电企业生产基本程序与规律,而不按单位部门职能编程的目的,达到了较复杂的市、县供电生产技术管理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唯一与信息共享,从而较成功地实践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工程理论。这就保证了MIS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在开发过程中的组织路线方面的特点:
在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供电企业各级领导与业务人员的主力军作用,发挥了供电
企业信息中心的纽带作用,发挥了开发方的先导作用。在整个规划、开发与试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以开发人员、业务代表及信息中心成员三结合的执行层,一个以开发方项目负责人、企业科室负责人及信息中心负责人三方结合的管理层,一个以供电企业信息主管(企业领导班子分管领导成员)与开发方主管两结合的决策层的三棱体立体组织结构,确保企业MIS开发的技术路线在规划、开发、消缺、试用的全过程中完全得到落实,确保开发过程的关系畅通与高效。
3、在生产管理流程中的功能特点:
巢湖供电局MIS系统中的生产管理子系统,对输变电设备的停电检修管理(含缺陷管理)、工程管理这两个主要的业务流程,实现了全过程、跨部门、跨地域、实时闭环管理。达到了输变电检修、调度、变电、线路运行的日常生产业务管理工作无纸化;实现了从日常停电计划、停电申请、方式票、调度指令票、调度操作票、变电操作票、一二种工作票与检修记录、缺陷通知单均能在网上申报和审批,且其内容与编号(含方式、地线、重大缺陷、跳闸次数等)均能自动流转到调度值班与变电值班两个值班记录中,既方便了检修人员、也方便了运行人员,规范了两票三制与各种记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运行操作的安全性及规范管理,深受供电企业一线运行、检修人员的欢迎,从而也促进了这套MIS系统的普遍自觉使用与进一步发展。
此模块按照全国通用一致的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检修流程(即从停电计划、停电申请、方式变更、调度命令、操作票、工作票、检修记录七点大闭环),实现了供电企业生产检修管理的统一编程,不受供电企业内部生产部门与单位职能界限划分的影响。这种按供电生产的基本进程表建立的数据模型与功能模型,使得生产管理程序相对稳定,并且实现生产检修管理的全部信息能全过程闭环。而且还达到了检修、运行信息的输入数据唯一与信息共享的目的。
按照电力大修技改工程在市县工程管理的基本流程,从计划报批、开工报告报批到购货、汇款、领料,完工验收到决算,实现了工程管理的全过程闭环与程序的相对稳定,不受管理部门职能划分的影响。
4、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特点:
通过数据项/数据值的库表形式,把所有电力设备试品的不同试验的报告,用统一的试验报告结构模式表现出来,达到了各种试验报告格式的一致性。当试品、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项目、内容等变化了,统一的试验报告结构保持不变,实现了试验报告程序的稳定性、通用性、一致性。
5、在生产管理模块使用方面的特点:
为了使巢湖供电局MIS中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子系统安全流畅、有序地运行使用,巢湖局针对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编写了生产MIS使用实施细则,对各工区所、有关科室的使用作了明确的规定,对各层供电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权限作了明确的界定。确定了相应考核办法,保证管理权限落实,操作程序正确及时。操作权限方面按决策层两等级、管理层三等级与执行层三等级,共三层八个等级划分,基本满足市县供电企业的实际与需要。再按人力资源库中各类生产人员的实际权限给予相应密码。
生产系统单轨制运行后,通道可靠与网络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巢湖供电局采用了光纤加扩频(10M口)解决通道可靠性(光纤一期建成,二期待开工,现网络已覆盖各工区所、科室与220KV变电所)。同时又采用了防病毒防火墙与网络防火墙,保证系统安全,为进一步防止内部异常与“攻击”,定时对系统进行数据备份。
三、MIS系统建设的体会
巢湖供电局MIS系统的建设,经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走过了一条艰苦创建的道路,感受与体会较多:
1、上级机关的支持是搞好企业MIS建设的重要条件。
2、确定技术路线的重要性。巢湖供电局MIS系统之所以在生产管理方面能够实现全方位、跨部门、跨地域、实时闭环和无纸化单轨制运行,首先受益于“先规划后开发”、“重数据分析”、“以数据为中心”、提倡“建立主题数据库环境,实行数据唯
一、信息共享”、提倡电力大工业生产的整体观念,提倡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标准。
3、供电企业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企业信息主管的直接参与是企业MIS建设成败的关键。巢湖供电局党政领导对企业MIS建设十分重视,同时具体分管信息化建设的总工亲自全过程参与、具体加强领导与把关。
4、正确地选择企业MIS建设开发的合作伙伴,是企业MIS建设成功的先决条件。企业MIS的开发方是企业MIS建设的先导者,要发挥先导作用,企业要依靠开发方传授信息工程的正确理论与方法。巢湖供电局在十年摸索的前期两次失败与第三次的成功中充分认识到正确选择合作伙伴的十分重要性,并在实际运作中,通过咨询、调查、研究、演示、试用、比较、学术辩论等多种方式来识别自己的合作伙伴,并在合作中及时协调,在坚持合同、确保质量、贯彻初衷路线的前提下,注意与开发方保持良好的合作状态。
5、在规划开发中的组织措施。要使企业MIS系统的规划开发工作自始至终有序、高效、成功的运转,一个三棱形的立体组织结构不可缺少。即开发方项目负责人、信息中心负责人、业务科室负责人的三结合小组,对三结合的执行层提出的工作意见,每天及时进行判断、过滤,决定取舍、加以协调,理顺了MIS建设中的组织管理关系,保证了规划、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6、在MIS建设中正确充分地发挥三个作用,即开发方的先导作用、企业业务代表的主力军作用与企业信息中心的纽带作用,是搞好企业MIS建设的有力手段。
7、在抓好企业全员信息化建设普及培训的基础上,抓好信息中心专业人员的提高性培训。
8、在供电企业MIS系统建设中,通道问题举足轻重。供电企业的变电所分散在地区内的各地,因而没有一个带宽足够的通道支撑,要实现生产管理MIS的跨地域跨部门实时闭环是不可能的。巢湖供电局先用10M组网,使MIS初步实现了单轨制实时运转。但在实践中发现不可靠,当跨距太大、多级中转、天气变化、相邻扩频干扰时,这种通道就不足以满足生产系统单轨运行的可靠性要求,因而亟待光纤工程的投运。当然,电力生产与技术依靠MIS系统,实行无纸化单轨制运
行,系统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是至关紧要的。
笔者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供电企业的MIS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众人合作的现代化工程。它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又给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一个飞跃。
作者简介:刘泽生(1946—),男,湖南省岳阳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技术管理工作。联系电话:0565-2302268***
第二篇:MIS系统建设分析报告
效益分析报告
一、MIS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局于2005年12月进行MIS开发和应用,应用软件开发由河南豫佳公司负责。合同签定后,河南豫佳公司组织人员到我局进行现场需求调查,对我局各专业、各部门业务和数据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提出了MIS系统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案。12月中旬,河南豫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织开发人员到我局进行现场开发。2006年1月份系统投入运行。
我局MIS系统包括如下系统:
(一)用电营销管理系统
(1)业扩子系统
(2)计量子系统
(3)电费管理子系统
(4)用电安全子系统
(5)供电所管理子系统
(6)综合查询子系统
(7)线损管理子系统
(8)系统管理子系统
二、系统效益分析
MIS系统的成功建设与运行,不仅可以提供科学先进的管
理手段、极大提高全局的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部门的业务流程、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而且总体上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总之,MIS的建立必将对杞县电业局今后工作的开展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MIS的经济效益有以下特点:
1、效益的滞后性和间接性
MIS一般是分阶段逐步实现的,其效益也是逐步实现的,随着系统发展和功能完善而逐步显示其效益,所以不能仅用直接经济效益来评价MIS的经济效益,还要注意MIS的间接经济效益,而间接效益往往是很难评价的。
2、投资领域和获益领域的不一致性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对某部门的投资有可能在其它几个部门获得效益,这给MIS的效益评价带来了困难。
3、综合效益的多因素性
MIS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综合效益。其效益的获取不仅取决于多环境条件和因素,使得MIS的效益与企业采取其它手段带来的效益难以准确区分。
4、人-机系统的不确定性
MIS是一个人-机系统,它的效益直接与管理、操作和使用系统的人有关。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使MIS系统效益
评价具有不确定性。
MIS的建设是一种在需求、开发和应用中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其效益将在不断建设、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增强,最终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我局MIS系统运行半年以来,为加强经营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益和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提高,很难用某一指标反映出来,但对企业却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企业社会形象: MIS系统建成后,杞县电业局可以通过营业大厅服务、多媒体自助查询服务、电话呼叫中心服务等全新的服务形式和服务手段向用电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真正实现‘您只需打一个电话,其余的事我们办’的服务承诺。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缩短投诉处理与故障报修的响应时间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为服务质量的落实和监督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和依据。
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真正实现一户一表、抄表到户、电价到户、开票到户,进一步杜绝了关系电、人情电,确保电价、电量、电费三公开的实现,极大地提高供电企业在广大人民中的良好社会形象。
(2)促进同网同价真正保护用电客户的利益: 农网建设和城网建设完成后,加强对区域内电网的管理、降低电能损耗将成为当务之急。系统的建设与运行,一方面可以为加强考核与减低损耗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的电价政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使最终实现同网同价成为可能,真正保护了广大用电客户的利益。
(3)规范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MIS的建设过程,是对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结过程,是对各项业务的规范过程。系统建成后,可以促使各部门的业务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4)改善信息质量加速信息传递: MIS系统建成后,各业务环节所产生的基础数据信息被及时、完整、准确地保存下来,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基础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挖掘,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质量。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省市县之间可以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确保企业对内部事件和外部事件的快速相应。
2、经济效益分析
多年的实践证明,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企业管理,肯定能获得经济效益。但如何科学地评价这些效益,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评价方法。如何区分计算机管理和改善常规管理所产生的效益以及如何反映这些效
益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里只能就这个问题做初步的预估分析。系统预期的经济效益包括企业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在管理上应用计算机获得的可以直接计算的硬效益,比如供电量的增加、库存占用资金的减少、工作人员的精减、非生产费用的降低等等因素所产生的效益。一般来说,由于管理部门的工作不涉及具体生产,没有直接的产量的增加等情况,而且管理部门的工作做得好,有管理人员的功劳,也有直接生产人员的功劳,很难确定效益的分配。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直接经济效益很难分析。
对供电企业来说,MIS系统的直接效益大体有下列几点: 降低电网的电能损耗。借助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及时反映电能损耗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使管理引起的电能损耗最大限度地降低。按每年供电量2亿千瓦时计算,损耗率每降低0.1%,则每年可多售电20万千瓦时,年收入可增加12万元(按每千瓦时0.6元计算)。
降低库存物资,减少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占压。
依据完备的用户档案,加强用电普查和用电稽查,极大地减少不合理用电。
通过现代化的办公手段来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实现减员增效。如严格管理,可实现减员25人左右,每人每年收入按
1万元计算,每年可增加25万元。
(2)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应用计算机后,由于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综合性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后效性,但对企业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直接效益,对提高企业素质、促进企业进步等有重大影响。对间接效益的评价,国外有一些方法,如美国的贝台尔方法,国内还没有一种适用的评价方法,对间接效益的评价只能给予定性的分析,而很难进行定量评价。对供电企业来说,间接经济效益大致有如下几点:
加强设备可靠性管理,减少事故的直接损失,多供电,增加售电收入;
优化管理,减少物资损耗,优化人力资源组合,降低供电成本。
借助计算机的现代化管理手段,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能。
第三篇:人大工作特点与体会
30年来人大工作的特点与体会
要搞好人大工作,就必须了解和熟悉人大工作的特点,掌握人大工作的基本规律。现就人大工作的发展历程、人大代表工作制度及作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代表工作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1、1979年至1992年是代表工作研讨和探索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1982年宪法和在此前后制定的一些法律,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规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努力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人大代表工作也获得了空前进展。在代表会议期间的工作和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等方面,新的理论探讨层出不穷,新的实践探索雨后春笋。这使得代表工作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在此指导下的代表工作也有不少创造,人大代表的作用不断增强。
2、1992年至2005年是代表工作总结和规范阶段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并于当日公布实施。这部法律,总结了此前多年开展代表工作积累的大量成熟经验和做法,根据实践的需要,系统地从法律上专门规定了规范和保障代表执行职务的问题,使代表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这部法律,是代表执行职务要遵守的法律,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代表工作和开展代表活动要执行的法律,是全党全社会一体遵行的法律。此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代表工作,我们地方人大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
了相关的代表工作规范性文件并在实践中继续进行代表工作探索。会议期间的代表工作进一步加强,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进一步活跃,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3、从2005年开始是代表工作建立健全具体制度阶段
2005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即9号文件。这个文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代表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的处理、新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支持、规范、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中央9号文件为标志,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建立健全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各项具体制度,进一步增强代表工作的实效,已经或正在逐步成为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代表的共识,代表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
二、代表工作取得的三方面长足进展
一是代表执行职务更加注重制度化、法律化制度和法律是带有根本性的。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和在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代表不能不作为,要有作为,但也不能乱作为,必须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好代表工作,也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和有关制度的规定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推进,客观上也要求代表工作必须注重制度化、法律化。代表法和中央9号文件的出台,就是代表工作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为了贯彻落实好代表法和中央9号文
件,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分别出台了相关规范性工作文件或制度办法,在工作层面上进一步规范和保障了代表执行职务的行为。
制度和法律主要是调整和规范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关系的。代表工作的法制建设,更多地体现在引导、规范和保障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若干关系,以更好地执行代表职务。这些关系包括:处理好参加会议工作与开展闭会期间活动的关系,以闭会期间的积极活动促进会议期间工作的有效开展;处理好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履行好相应的义务;处理好集体行使职权与个人行为的关系,个人不直接处理问题;处理好代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努力遵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处理好执行代表职务与岗位职务的关系,花费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肩负起代表使命;处理好执行代表职务与接受监督的关系,自觉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处理好执行代表职务与提高自身素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关系等。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要在制度上、措施上为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必须的服务和保障。
二是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保障进一步全面充分
一方面是法律规定的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落实到位。人大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的言论免责权,未经许可代表不受逮捕或被刑事审判以及不能对其采取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尊重和维护。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所需要的时间,其生产或工作单位给予保障的意识越来越强。政府财政以及有关方面对代表活动的经费或补贴及其工资和其他待遇等的物质保
障进一步到位。人大常委会加强与代表的联系,以及国家和社会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其他必要的条件或保障的工作越来越实际。
另一方面从发挥代表作用的实际出发增加和不断强化了一些新的保障措施。包括,为了代表在人大会议上提高审议质量、增强审议实效,拓宽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和方式,把保障代表知情权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了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的提出和办理质量,从制度和具体措施上明确要求,特别是明确办理的程序和方式方法;为了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实效,加强对代表活动的组织工作,形式多样性、注重针对性;为了提高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建立系统的代表培训制度等。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积极探索服务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方式方法,例如在创新代表专题调研方式、增设有关代表服务机构和增加代表活动经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社会上的有关组织和个人也普遍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职务,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大代表工作开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代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这种法律地位,越来越得到社会上更多的组织和个人的理解和尊重。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大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的这种作用,越来越在我国的经济、政治与其他方面的社会工作中得到发挥。这些年来,人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映着人大代表参加决策能力和程度的不断提高;“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状况的改进,反映着人大代表监督协助的力度和效果;在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代表起着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得到了人
民群众的信服和拥护。现在老百姓中流行的一句话,叫“有事找人大代表”,已经成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共识和选择,充分说明了代表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把代表工作作为基础性的工作抓紧抓实,切实发挥了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代表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体会
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做到“三个统一”
人大工作政治性很强。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的有关同志,都必须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治观念,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和特色,是人大工作的根本原则。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按程序办事、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努力体现和实现党的意图、人民意愿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
第二,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人大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要求人大的工作必须依法按程序由集体讨论决定问题。集体行使职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原则,也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准则。在人大,个人无权、集体有权。人大代表个人或少数人不能代替人大行使任何职权或处理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也不能干涉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代表了解的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可以交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统一办理。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要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代表要把执行
代表职务与从事个人职业活动严格区别开来。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是代表的集体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在人大工作的同志都要掌握好人大工作的方式方法。
第三,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其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发挥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方面的优势和作用,这与党和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国实行的是兼职人大代表制,人大代表要在原来的生产或工作岗位上,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并在履行职责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要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做好相关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第四,必须服务科学发展,开拓进取求真务实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的同志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自己的工作和活动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服务科学发展的大局,解决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工作思路、活动方式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代表工作水平和质量。人大代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掌握并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要处理好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与与时俱进的关系,不断建立健全代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不断开创代表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作为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内在的、不竭的动力。
2004年9月,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曾经特别强调,要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法院、检察院都要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为他们联系群众、开展活动、履行职责提供方便和条件。吴邦国委员长今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要求,要以深入贯彻中央9号文件为主线,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发,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坚持为代表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加大工作力度,为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创造条件,不断提升代表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我们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认真总结这些年来代表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认真研究现阶段代表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解决现实生活中代表工作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的人大代表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00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人大工作特点与体会
30年来人大工作的特点与体会
要搞好人大工作,就必须了解和熟悉人大工作的特点,掌握人大工作的基本规律。现就人大工作的发展历程、人大代表工作制度及作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代表工作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1、1979年至1992年是代表工作研讨和探索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1982年宪法和在此前后制定的一些法律,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规定。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努力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人大代表工作也获得了空前进展。在代表会议期间的工作和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等方面,新的理论探讨层出不穷,新的实践探索雨后春笋。这使得代表工作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在此指导下的代表工作也有不少创造,人大代表的作用不断增强。2、1992年至2005年是代表工作总结和规范阶段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并于当日公布实施。这部法律,总结了此前多年开展代表工作积累的大量成熟经验和做法,根据实践的需要,系统地从法律上专门规定了规范和保障代表执行职务的问题,使代表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这部法律,是代表执行职务要遵守的法律,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代表工作和开展代表活动要执行的法律,是全党全社会一体遵行的法律。此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代表工作,我们地方人大也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关的代表工作规范性文件并在实践中继续进行代表工作探索。会议期间的代表工作进一步加强,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进一步活跃,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3、从2005年开始是代表工作建立健全具体制度阶段
2005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即9号文件。这个文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代表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的处理、新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支持、规范、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中央9号文件为标志,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建立健全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各项具体制度,进一步增强代表工作的实效,已经或正在逐步成为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代表的共识,代表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
二、代表工作取得的三方面长足进展
一是代表执行职务更加注重制度化、法律化制度和法律是带有根本性的。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和在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代表不能不作为,要有作为,但也不能乱作为,必须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好代表工作,也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和有关制度的规定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推进,客观上也要求代表工作必须注重制度化、法律化。代表法和中央9号文件的出台,就是代表工作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为了贯彻落实好代表法和中央9号文件,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分别出台了相关规范性工作文件或制度办法,在工作层面上进一步规范和保障了代表执行职务的行为。
制度和法律主要是调整和规范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关系的。代表工作的法制建设,更多地体现在引导、规范和保障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若干关系,以更好地执行代表职务。这些关系包括:处理好参加会议工作与开展闭会期间活动的关系,以闭会期间的积极活动促进会议期间工作的有效开展;处理好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履行好相应的义务;处理好集体行使职权与个人行为的关系,个人不直接处理问题;处理好代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努力遵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处理好执行代表职务与岗位职务的关系,花费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肩负起代表使命;处理好执行代表职务与接受监督的关系,自觉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处理好执行代表职务与提高自身素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关系等。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要在制度上、措施上为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必须的服务和保障。
二是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保障进一步全面充分
一方面是法律规定的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落实到位。人大代表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的言论免责权,未经许可代表不受逮捕或被刑事审判以及不能对其采取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尊重和维护。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所需要的时间,其生产或工作单位给予保障的意识越来越强。政府财政以及有关方面对代表活动的经费或补贴及其工资和其他待遇等的物质保障进一步到位。人大常委会加强与代表的联系,以及国家和社会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其他必要的条件或保障的工作越来越实际。
另一方面从发挥代表作用的实际出发增加和不断强化了一些新的保障措施。包括,为了代表在人大会议上提高审议质量、增强审议实效,拓宽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和方式,把保障代表知情权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了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的提出和办理质量,从制度和具体措施上明确要求,特别是明确办理的程序和方式方法;为了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实效,加强对代表活动的组织工作,形式多样性、注重针对性;为了提高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建立系统的代表培训制度等。人大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积极探索服务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方式方法,例如在创新代表专题调研方式、增设有关代表服务机构和增加代表活动经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社会上的有关组织和个人也普遍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职务,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人大代表工作开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代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的这种法律地位,越来越得到社会上更多的组织和个人的理解和尊重。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大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的这种作用,越来越在我国的经济、政治与其他方面的社会工作中得到发挥。这些年来,人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映着人大代表参加决策能力和程度的不断提高;“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状况的改进,反映着人大代表监督协助的力度和效果;在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代表起着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服和拥护。现在老百姓中流行的一句话,叫“有事找人大代表”,已经成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共识和选择,充分说明了代表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把代表工作作为基础性的工作抓紧抓实,切实发挥了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
三、代表工作的基本经验和体会
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做到“三个统一”
人大工作政治性很强。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的有关同志,都必须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和法治观念,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和特色,是人大工作的根本原则。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按程序办事、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努力体现和实现党的意图、人民意愿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
第二,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人大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要求人大的工作必须依法按程序由集体讨论决定问题。集体行使职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原则,也是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准则。在人大,个人无权、集体有权。人大代表个人或少数人不能代替人大行使任何职权或处理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也不能干涉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代表了解的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可以交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统一办理。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要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代表要把执行代表职务与从事个人职业活动严格区别开来。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是代表的集体参谋助手和服务班子。在人大工作的同志都要掌握好人大工作的方式方法。
第三,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其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发挥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方面的优势和作用,这与党和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国实行的是兼职人大代表制,人大代表要在原来的生产或工作岗位上,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并在履行职责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要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做好相关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第四,必须服务科学发展,开拓进取求真务实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的同志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自己的工作和活动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服务科学发展的大局,解决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工作思路、活动方式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代表工作水平和质量。人大代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掌握并运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要处理好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与与时俱进的关系,不断建立健全代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把不断开创代表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作为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内在的、不竭的动力。2004年9月,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曾经特别强调,要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法院、检察院都要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为他们联系群众、开展活动、履行职责提供方便和条件。吴邦国委员长今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要求,要以深入贯彻中央9号文件为主线,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出发,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坚持为代表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加大工作力度,为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创造条件,不断提升代表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我们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认真总结这些年来代表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认真研究现阶段代表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解决现实生活中代表工作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的人大代表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00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学习《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和师德建设》体会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崇高精神、独特文化品位、深逐知识内涵的体现!这是我学习《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和师德建设》课程后最深刻的一句体会。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职责是神圣的,你不仅要爱自己的孩子,还要更爱别人的孩子。其实在幼儿的成长中,第一任老师是他们的父母,第二任老师才是幼儿教师,但在幼儿心目中,幼师已经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儿童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作为他们的引导者和指路人,所以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任重道远。
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1.热爱幼师本职工作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幼儿教育事业上奋战了五个春秋,在这五个年头里,酸甜苦辣各显期间。回首我刚进入幼儿园工作的时侯,许多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幼儿教育,其实我就一句话:“我喜欢孩子”,每每听到班上孩子的笑声,我就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他们的健康成长就是我最大的人生快乐。所以做幼师的首要条件是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孩子,不要有厌弃的心情,要做到用心、真心、爱心、细心、耐心、精心、责任心,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
2.与学生和家长互动
面对幼儿不同于面对其他小学中学的孩子,做幼儿园教师必须热情开朗,充满活力。师德建设重在陶冶情操,教师跟幼儿们需要不断地互动,不断地交流以便于了解每个幼儿的成长特点。我觉得幼儿园今后应该多设立多彩的兴趣班,让孩子和教师们在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中,陶冶养性,从而激发其爱园之情和学习热情;还需要加强跟家长的密切联系,使老师们能有效地针对不同的幼儿进行学习引导。让幼儿能自主自由地表达本我,富于个性地发展。
3.对知识的不断提升
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我决定树立起“终身学习”、“不断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专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尤其要多学习不同的外语,使自己的知识层面得到质的提升,随时能应付不同国籍的幼儿和家长。
4.多做教学反思研讨
师德的建设重在升华,多进行教育反思对幼儿园或者教师本身提升教育质量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期末,我决定以教研组,后勤组为单位开展师德交流活动。全体教工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相互学习,相互评议,提出整改意见,进行师德报告。让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感染大家,精神思想震撼着大家,让教师们的思想相互碰撞,从而擦出新的火花,有助于幼儿园不断探索幼儿智力开发的科学方法和创新幼儿身心教育的教学理论。
5.制定长远的目标
成功属于有远大理想且坚持不懈努力的组织和人!制定长远的幼儿园发展计划和多培养骨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都对一间幼儿园的发展起推进的作用,骨干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是通过1.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2.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3.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4.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这四方面来进行实践,让教工在默默奉献中展露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方面的精神风貌,彰显于幼儿园这个团队,彰显于社会,让高尚的师德进一步得到弘扬;
说幼儿教师容易,其实不易;说幼儿教师辛苦,其实自有甘甜,当我们真正地把爱与智慧凝结在一起的时候,幼儿教育才会闪现不一样的光彩!而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们的幼儿教师也会散发出别样的美丽与魅力!让我们以敬业的精神、高尚的师德、发展的目标,共同构筑学前教育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