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会组织在集体 谈判的作用
目前为止,我国的工会组织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别:企业工会和政府工会,这两者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姑且把工会的作用分为:工会组织对于集体谈判现有的作用,工会组织对于集体谈判应有的作用,工会组织对于集体谈判将有的作用。换句话表述,我们将从工会组织于集体谈判的现状、与国外的对比和将来的发展的方向入手分析,通过中国现有的案例如“南海本田事件”等案例分析现状,通过对比美国工会组织,德国工会组织来比较在集体谈判中的优劣,最后得出哪些是中国工会组织可以学习和改进。
在我国,集体谈判制度的开展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
我国企业的工会主席大都兼职企业中的其他职务。在一般的工会工作中,如进行福利分配,做一些活动时,还能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利益冲突相对明显的工资谈判中,工会主席就很难有勇气和能力向企业提出并坚持工会(工人)的诉求。所以,凭工会主席的一己之力向企业发起谈判确实具有现实上的障碍。但工会不是工会主席一人的工会,工会真正的基础和力量来源于工人。在集体谈判中,“劳动者是(集体谈判)权利的意志主体,工会是权利的形式主体,形式主体服从意志主体的利益和要求,意志主体通过形式主体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意志”。属于工人的基本劳动权(集体谈判权)应当归还到劳动者手中,并且这一权利通过工会的代表得以具体行使。在保证体制严肃性的同时,工会的谈判力量也由此显现。
依法维权,明确职责——工会获得的启示
当劳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时,工会的角色就变得非常突出了。在处理集体争议时,工会必须明确自身在法律规定中的两个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劳动者权益,这是建立在工会的独特身份和作用基础上的。工会是我国唯一的合法代表工人利益的组织,这是在集体争议当中其他主体所没有的特殊身份。即是说,法律规定中的“两个维护”,要求工会要通过维护、代表劳动者权益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三、目前中国工会代表权的缺陷与集体谈判的困境
中国由于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代表权属于基层工会和县以下产业工会及区域工会,主要属于基层工会,而绝大多数基层工会形同虚设,没有有效行使代表权,导致集体谈判流于形式。此外,企业内部双方地位的不平等问题、劳务派遣问题及谈判代表的素质问题,也是制约集体谈判的重要因素。而非工会职工代表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集体谈判的主力。
1.工会代表权的缺陷
目前,中国工会代表权的缺陷主要是基层工会代表权没有有效行使。基层工会代表权与集体谈判密切相关,基层工会有效行使代表权是集体谈判制度有效落实的前提。目前很多非公有制企业没有成立工会组织,即使是已经成立了工会组织的企业,工会也几乎只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福利机构,根本没有能力为劳动者维权。并且,由于现有基层工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非公企业职工也缺乏参加工会的积极性。从总体上看,中国现有工会组织的最大弊端,是基层企业的工会组织大多形同虚设。近年来,工会建立的数量虽多,但往往组织松散,许多民营企业工会的组建是 “先搭台子后规范”,工会干部往往由企业主指定或聘任,发挥不了为劳工维权的作用;劳工对工会工作的认可度不高,工会组织形同虚设。由于基层工会形同虚设,导致集体合同一直流于形式。
2.集体谈判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集体谈判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集体协商或有死角或流于形式。目前,相当多的企业仍旧不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一些集体合同的签订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集体协商的产物,对劳动者的益保护也只是流于形式。首先,部分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程序仍不规范。有的企业以工会主席和行政领导
“碰头”的方式代替平等协商,有的将简单的合同文本写好后直接由企业法人代表和工会主席签字,签订前不与职工协商,签订后不向职工公布。一些企业工资集体合同文本原则性条款多,可操作性差。其次,和这些流于形式的工资集体协商相比,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根本就拒绝进行工资集体协商,一些国有企业老总甚至认为,国企已经代表了工人的利益,没有必要再协商工资。此外,工资集体协商没有覆盖劳务派遣工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用工单位甚至以用工方式的差异化规避同工同酬。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务派遣工被排除在集体合同保护范围之外,使其陷入了 “爹不管,娘也不管”的尴尬境地,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① 集体谈判中的问题还表现在协商主体缺失与协商主体地位不平等并存。各地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过程中,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就是常常遇到协商主体缺失,从而无人协商的局面。在一些企业,由于没有以制度的形式确立集体协商机制,往往因企业负责人的更换或工会干部的交替导致集体协商难以继续开展。按照规定,企业职工代表或企业工会干部可以代 表职工与企业行政方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然而,在许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都不健全,也没有建立工会,如何产生协商代表,就成了一个难题。而没有协商代表,集体协商也就无从谈起。和协商主体缺失并存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协商主体地位不平等。② 目前协商双方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实际地位不平等。包括工会主席在内的职工代表受雇于企业,协商过程中难免因此受到影响,底气不足;其次是协商能力不平等。企业方由人力资源副总、专家、法律人士参与协商,职工方由职工代表参与,双方在协商技巧、能力方面不在同一水平上;最后是信息不对称。企业经营状况、人力成本、劳动生产率等决定企业有无能力提高工资水平的数据,职工无法全盘掌握。③另一个问题是工会代表的素质问题,这些代表由于或者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或者缺乏谈判的技巧,制约了集体谈判权的有效实现。“合同样本化,没有具体内容;条款概念化,缺乏针对性„„”这些都降低了工资集体协商合同的实效性。
3.非工会职工代表的局限性
尽管在没有工会时,中国法律授权职工代表参与集体谈判,但由于缺乏稳定的组织支持,集体谈判很难顺利进行。并且,集体谈判不顺利时,容易导致混乱,甚至引发骚乱。一旦发生骚乱,由于缺乏稳定的组织,局面很难控制。这也是多数国家只有工会代表进行集体谈判的原因,国际劳工公约及少数国家尽管允许临时选举职工代表,但也没有成为主流。关于群体特点,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有着深刻的论述。由此可见,非工会职工代表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集体谈判的主力。
四、工会代表权的完善与集体谈判的推进
推进集体谈判首先要完善工会代表权,即通过基层工会直接选举和工会代表诉讼激活基层工会,这是集体谈判的前提;否则,集体合同必然流于形式,至多体现在少数临时性职工代表
发起的集体谈判中。同时,应该强化产业级集体谈判立法,积极探索劳务派遣关系中的集体谈判途径,同时加强集体谈判培训。
1.工会代表权的完善
应该通过基层工会直接举和工会代表诉讼激活基层工会,实现工会代表权的有效行使。关于立法保障基层工会直接选举,建议 《工会法》修正案作出如下规定: 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应该通过集体谈判与工会代表权全体工会会员直接选举产生,可以先推荐产生候选人再进行选举,或把新当选的工会委员会全体委员都作为主席候选人进行选举,也可以不设候选人进行选举。关于立法确认工会代表诉讼权,建议 《工会法》修正案作出如下规定: 根据 《工会法》第 2 条和 《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工会有代表劳动者参加劳动争议诉讼的权利和义务。工会代表职工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基层工会拒绝代表职工参加诉讼的,上级工会有权直接代表职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应准许其作为原告或被告参加诉讼。劳动者请求工会代表诉讼的,基层工会应该进行审查。如果要求合理,基层工会有权利和义务代表职工参加诉讼。基层工会拒绝履行诉讼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向上级工会申诉;上级工会认为要求合理的,有权责令基层工会履行义务,或直接代表职工诉讼,诉讼费用由基层工会承担。上级工会和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就工会代表职工诉讼问题进行检查,对拒绝履行诉讼义务的基层工会作出处理处罚。
2.强化产业级集体谈判立法
集体谈判权是工会代表权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集体谈判以产业为主。产业级的集体谈判有利于工会充分行使集体谈判权,避免工会干部因担心用人单位报复而不敢大胆行使代表权;有助于缩小各类企业雇员工资收入的差距,避免出现同行业内工人收入的过分悬殊;有利于建立本行业最低工资水平,以避免工会会员因就业机会而相互竞争。尽管在企业外部的集体谈判方面,一些地方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开始了在区域/行业进行集体谈判的探索。但由于中央没有相关立法,各地发展不平衡(《劳动法》和 《工会法》都有关于集体协商的规定,但规定过于笼统;《集体合同规定》效力太低,也没有对产业级集体谈判作出具体规定)。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包括产业级集体谈判的关于集体谈判的法律或法规,对产业级集体谈判作出具体规定,实现集体谈判主体多元化,以保证集体谈判的顺利进行。
3.积极探索劳务派遣关系中的集体谈判途径
鉴于劳务派遣的急剧扩张,应当积极探索以用工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为依据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模式,逐步改变企业内对合同制员工和劳务派遣工 “一企两制”的现状,促进同工同酬的实现。
③
因为劳务派遣单位中,劳动者工作差别很大,并且派到不同用工单位的劳动者难以取得联 系,很难有效开展集体谈判,因此,应该以用工单位为主开展集体谈判。
4.加强集体谈判培训
集体谈判中工会代表权的实现,需要提高工会集体谈判代表的谈判能力。因此,需要加强集体谈判培训,包括劳动法知识、劳动经济学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谈判技巧等。首先,应加强师资力量培训。由于中国劳动关系专业起步晚,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都还很不成熟,需要采取请进来(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和派出去(国外进修)的办法进行师资培训。其次,应该加强对基层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基层工会干部是集体谈判代表的主要来源,并且,相对于人力资源经理,他们知识和经验更加缺乏,因此,应该作为培训重点。再次,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经理的培训,他们也是集体谈判代表的主要来源。最后,应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谈判咨询活动,为提高劳动关系双方的集体谈判意识、知识和技巧创造条件。
第二篇:工会组织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 2
工会在集体劳动争议中的角色和作用——来自本田谈判的启示
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常成集体劳动争议——工会面临的新困境
由此可见,工会在集体利益争议中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
集体谈判——工会在集体争议处理机制中的机遇
受去年罢工的影响,今年2月,本田公司主动发出要约,这充分证明了感受来自工人的压力是能够把雇主带到谈判桌前的最有效的手段。工人的集体行动不一定实际发生,只要这种可能性存在,对于雇主就是一种威慑,从而确保集体谈判的进行。在去年罢工潮的影响下,很多企业主动提高了工资水平,说明企业在工资问题上长久以往的坚决不退让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动摇,这对于工会来讲是一个良机。工会应当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资源上的优势,因势利导,争取劳动者的信任,代表工人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把工人的谈判行动体制化。事实说明,南海本田的企业工会正在抓住这个机遇。
应该说,本田去年和今年发生的集体劳动争议是典型的利益争议,其表现为工人不满当前的劳动条件,希望提高原有的工资水平及其他劳动条件。去年夏天,工人通过罢工向雇主施压,迫使雇主最终同意谈判。在最后的谈判中,双方就新的规则达成一致,并约定每年2月初举行工资谈判,为今年的谈判打下了基础,使得新一轮的谈判从程序上规范化。在正式谈判前,工会广泛收集并整合了工人的意见。在谈判中,工会完全采纳了工人提出的880元工资增长要求。即使面对公司的压力,谈判代表们始终坚持了880元的底线没有动摇。这次劳方的谈判成员不仅包括13名工会成员,还有将近20名来自车间的工会分会小组长。整个谈判过程透明,5名工会谈判代表和工人的沟通顺畅。例如,在企业提出新方案后,工会提出企业方离场。在单独讨论时,谈判成员能够自由发表意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会的副主席作为谈判代表,在谈判中“态度坚定,说话有有礼有节”,得到了工人的普遍认可。本田的工会在这次利益争议的顺利解决中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此次谈判的另一现实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工会力量和工人力量在集体谈判中相融合的一个范例。工会通过引导劳动者在现有法律的框架内表达诉求,把原本无序的工人自发行为纳入到体制的轨道之中,实现了法律赋予的使命。
依法维权,明确职责——工会获得的启示
当劳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时,工会的角色就变得非常突出了。在处理集体争议时,工会必须明确自身在法律规定中的两个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劳动者权益,这是建立在工会的独特身份和作用基础上的。工会是我国唯一的合法代表工人利益的组织,这是在集体争议当中其他主体所没有的特殊身份。即是说,法律规定中的“两个维护”,要求工会要通过维护、代表劳动者权益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对于工人来说,通过工会的法定代表身份发起谈判是体制内集体谈判的重要步骤。另外,出于对工人谈判能力的考虑,虽然近几年的集体争议体现了工人们的逐渐成熟,但是作为专业组织,工会仍具有一般工人所不具备的能力,例如协调内部利益,运用各类资源等等,从而保证了工人的谈判力量。对于雇主来说,一个能够代表工人的工会意味着存在一个明确的谈判对象,这就能够使谈判双方快速进入谈判程序,避免了恢复正常秩序的拖延。对于政府来说,有效的工会代表保证了原自发行为的可控性,有利于把争议行为控制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良好的工会工作也能够消除双方的防范、戒备、抵触甚至敌对的心理,对于劳资矛盾的缓解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在发生集体争议事件后,工会由于得不到工人的信任而无法在罢工和谈判中合法有效地代表工人,这就需要工会在争议发生时,谨守作为工人方代表的定位和职责,明确自身的立场和态度。在本田的第二次谈判中,工会用实际做法向工人表达出工会的诚意,获得了工人的认同和支持。虽然谈判结果与预期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工人们却表示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去年同样发生了集体争议的广州电装有限公司则经受住了更大的考验。在工人堵住了出货口,引发企业要报警时,上级工会认为,动用警力是没有必要的,完全可以通过工会劝说工人争取合理诉求而不能使用非法手段。区工会负责人果断要求警方不出警,同时劝说工人不采用过于激烈的方式。在整个调解过程中,工会不断地深入到工人当中,向工人表达工会的立场和对工人行动的理解,并同时了解工人的不满和要求,主动、积极引导工人通过理性方式表达诉求,并督促、协调资方和劳方依法律程序选举协商代表,通过协商化解分歧和利益纷争。最终,企业和工人都接受了工会的意见,防止了矛盾的激化。工人对于工会的态度,也由原先的不信任转变为接受工会作为自己的代表与资方谈判。为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陈伟光指出:“工会在参与调处劳资纠纷时,必须积极主动地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工作。但是,配合不能盲目,不是什么事都去做,而是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真正做到既各司其职又紧密合作。”工会不能在集体劳动争议中模糊自己的身份和作用,亦不能成为政府和雇主的附属,重复这两者的角色,工会就无法获得工人的信任,成为其认可的代表。而在各方的眼中,一个缺乏工人信任和认可的工会终将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工会回归为真正的工人利益代言人角色,是工会在集体争议解决工作中的基本前提。
社会发展新思路——工会深化集体谈判机制的意义
利益争议的本质是“在已有的规则外制定出新的规则”,它的解决依赖于双方的谈判力量。工会的行政力量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够替代工人自身的力量。对于雇主最有效的压力机制是来自于工人的集体力量,这也是工会的谈判力量来源。
本田的谈判不仅体现了工人力量是工会谈判力量的重要源泉,还证明了工会完全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实现对于工人的代表,从而把工人自发的集体行动划归到体制内。工会作为劳动者代表的法定身份决定了工会的工作方式和原则,这也是工会独有的优势。换句话说,将工人自发的集体劳动争议体制化是一种稳妥的维稳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工会是关键。工人是工会稳固自身地位的根本。广州电装工会在谈判中的做法得到了上级工会的支持,受到了区党政领导的认同,并且自身的威信也得到了提高。不仅工人开始信任企业工会,在工会主席有意辞职时,企业也一再挽留。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向中共广州市委常委会汇报协调日资汽配企业劳资纠纷停工事件时说:南沙区工会在调处事件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南沙区工会还受到了广州市总工会和南沙区委的充分肯定,被称为“少有的、做实事的工会”。此外,工会还获得了制度上的褒奖,公司给予了企业工会工作各种便利的条件,广州市总和南沙区委为企业一级和区一级工会增加了人员的配制和经费。
广州电装工会与南海本田工会都同样在集体谈判中发挥了积极的代表和维护工人权益的作用。当面临着集体劳动争议的考验时,工会需要摆正位置,准确定位工会身份,从而赢得工人的信赖、支持和拥护。只有当工会回归到真正的劳工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中,才能将劳资博弈引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中,使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因此,工会在争议解决中的作用是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社会各方对于工会的工作也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去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的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在全社会各个方面灌输“社会公平,协调增长”的价值导向,是对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的一个大的判断。包容性增长是对于单纯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和扭转,强调社会公平,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并通过体制和政策向弱势群体的倾斜,让占大多数的社
会成员参与决策并且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建立内需性的经济增长方式。
“包容性增长”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收入问题,考虑如何增加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如何增加工资收入。这一方针在劳资关系中的应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的副编审邓聿文则表达得非常明确:“资本也应该适当地向劳动力方面倾斜。一方面,资本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应该赋予劳动者更大的权力,比如博弈的权力,否则单靠‘资本家’的善行,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大多数是起不了作用的。”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策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工会需要真正理解“包容性增长”这一目标的背景和意义,明确自己在社会发展新思路中的角色和应有的作为。在集体劳动争议中,工会组织应该通过对劳动者权益的代表来维护社会稳定。本田等一系列由工会代表、工人参与的集体谈判,向我们展示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及深远意义。
第三篇:浅析工会组织在基层的作用
浅析工会组织在基层的作用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处在协调劳动关系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特殊位置,在促进单位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基层工会为了实现职工与组织的和谐,建设职工之家,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在构建和谐单位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尤其是在当今倡导“争创”的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如何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呢?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完善工会组织建设,夯实自身基础。
工会基层组织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开展工会各项工作的承载者、实践者;工会的各项工作任务都要通过工会基层组织来落实,工会的作用最终要通过工会基层组织来体现。
1.要健全基层工会小组建设。
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是开展一切工会工作的前提。如北票供电分公司公司,考虑到实际,工会组织是由分公司机关、四个供电所工会小组组成,形成自下而上多级别、多层次的企业工会组织。通过这样合理的组织设置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便于信息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切实建立有组织的职工之家。
2.重点培养工会工作骨干力量。
公司通过加大培训学习力度,增加工会干部知识面和政治敏感度,为新形势下开展工会工作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证。
3.搞好职工之家建设。
基层工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经常向领导班子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基层单位各项管理能够反映职工意愿,建设“职工之家”并且互相评比制度,这样就使基层工会更努力在 “家”上做文章,真心、诚心为干部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组织内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来拉近干部职工与组织的距离,使基层工会真正成为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建设真正的 “职工之家”;基层工会还组织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等形式,共同促进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工会凝聚力
时代的发展,在新的体制和劳动关系下对基层工会提出了新的要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已成为工会工作面临的突出任务。把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企业党组织的周围,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基层工会的主要职责,更是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
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保障了职工参政议事的权利,为公司与职工之间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要坚决执行职代会的各项决议,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积极采纳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关心职工的实际困难。在日常工作
中定期和不定期征求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认真商讨并积极解决,将对员工的关怀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真切关心职工的经济利益,又尊重职工参政议政的权利,保障了职工群众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落实。
进一步推进企务公开。企务公开工作是职工了解企业规范运作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只有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使工会组织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穿到工会工作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要贯穿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全过程,让职工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活动和政策的落实,才能真正达到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建立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中形成的,被广大职工群众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基层工会作为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很强的沟通效能,因而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上要发挥独特的优势。
开展学习培训等活动提高了广大职工学技术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层工会组织还应该鼓励干部职工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突破,开展以学政治理论、学科学知识、学业务技能等为主要内容以多种形式为载体的学习培训活动,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把职工个人的愿景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使“创争”活动落到实处,以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基层工会可以根据职工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文艺、体育等活动,组织开展有公司特色的文化活动,职工在活动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活跃生活,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基础得到加强。工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育企业精神,逐步建立高尚、健康、有活力的企业文化。
四、搞好工作,加强提高基层工会干部工作能力
素质决定能力,能力决定成效。要提高基层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提高基层工会干部的素质,面对新形势下企业工会职能拓展,任务加重,难度加大的客观现实。工会干部要想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切实加强工会干部的作风建设。工会干部要切实做到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职工、服务人民;发扬民主、团结共事,把职工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职工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心系职工才能深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更好的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大力加强工会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时事政策学习,掌握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做好工会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作思路清晰、业务精湛、与时俱进的工会干部。
总之,基层工会只有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才能不断增强组织、引导职工推动企业发
展的能力。才能增强全体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实现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保证企业的高速运转,实现公司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北票供电公司三宝营业所
2009年9月15日 薛玉凤
第四篇:工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作用
工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作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工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错综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因而,面对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企业工会必须要进行职能创新,对员工进行教育和辅导,以适应时代特色和自身特点。
【关键词】工会职能,企业,职工
工会组织联系的对象是广大职工,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工会工作必须着力于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实事求是,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好、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利益。我厂目前正面临着许多的困难,面对困难,工会更应该从根本上发挥作用,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鼓励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团结带领职工参与企业技改,产品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一、企业工会职能内容的移位和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劳动关系的变化决定了工会职能从“政治”向“经济”移位和创新,为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其职能内容必须有所创新。
(一)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增强企业凝聚力
在新的形势下,公司工会在教育方面,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但现在的思想教育总是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效益、发展挂钩,主要是为了增强职工的觉悟及团队、企业的凝聚力,以便促进职工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使职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提高薪资、福利等。例如:企业工会可以在生产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会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和灵活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创新自由创新的氛围。同时,工会负责对党员、干部、职工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法治教育,组织开展以”凝聚力工程”为主体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培养职工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并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娱活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思想教育与企业的凝聚力紧密联系起来,这正是新时期工会教育职能的创新。.(二)要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法,是工会工作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是实现企业职工双赢的重要途径。当前,工会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更具时代性,要在认真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化大生产特点,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协作、技术攻关、技术创新。要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发动广大职工参与并为职工群众所欢迎为标准,与企业的科技、经营、流通、信息等方面的工作相结合,突出技术创新,注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创新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形式和方法,设计好载体,打造工会系统的名牌,在活动中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并重、晋职晋级与利益挂钩并举、成果推广与社会宣传共济,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三)加强对员工培训,增强员工主人翁精神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态度,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现代企业工会对职工教育的重心需要向实用技能上转移。现代企业中,专家学者及企业人员都己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人员素质、技术技能等各方面的支持。不仅如此,职工的就业能力、收入待遇、发展前途等,都与其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素质密切相关。加强技能培训和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某企业将2005年作为职工的培训年,把职工的培训根使用、待遇直接挂钩,从而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提高了全厂的职工素质,我们就可以
借鉴该企业的做法。
现代企业工会对职工教育的重心需要向实用技能上转移也是职工面对“失业”危机的实际需要。加入WTO后,我国将按照世界的经济规则实施并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实施产业结构性调整必然带来结构性“失业”。据有关资料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第二产业的4~5倍,以同样的投资计,小企业吸纳就业量为大企业的14倍,这就必然要求国企职工提高素质、技能适应新岗位的需要,否则很可能面临失业。加入WTO初期,我国失业率有可能比目前水平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7%左右。在当前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提高职工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实际上是对职工就业权利、经济利益的维护。这也正体现了工会适应市场的需求,与时俱进的将教育职能从政治领域想经济领域移位和创新。
二、企业工会职能实现方式的创新
面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内容,工会的职能,除了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外,在实现方式上也有创新的必要和可能,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员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
(一)进行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员工参与管理重要途径。当前的治理结构理论学者普遍认为,企业应该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员工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员工也应该参与企业的管理。由于员工自身所处的不利地位:谈判力量不对等,管理者独裁,经济地位无保障(理查德·伊利),很难能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员工要实现对企业管理的参与,途径就是与管理层沟通,迫使管理者接受员工的意见。这种沟通需要有以下几个条件:如果员工没有统一的组织,单个的员工在管理者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沟通时应该有统一的组织,形成强大的力量,迫使管理层重视员工的管理意见;由于员工自身素质的制约,员工的意见并非都是合理的,需要一个组织对员工的提议进行管理;需要有一个组织对提出意见的员工进行保护。
某市对企业员工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2.6%员工认为自己在企业中的愿望表达不够,有62.2%企业员工渴望提高自己的主人地位。企业员工对于没有充分行使做主人的权利表示不满,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识。如果这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员工就会感到不满,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就对企业的发展不够关心,从而可能导致积极性下降的行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了。
(二)工会要积极的实施辅助职能
由工会职能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工会职能的移位,我们可以看到:工会参与经济管理,应该有一个限度,有些工作工会起主导作用,有些工作工会起辅助作用。对起辅助做也能够的,工会也应该积极参与,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利益。不能因为企业的委托代理式管理就否定企业员工的主人地位。所以本企业员工有对生产经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作为“职业团体”,工会是工人阶级的自发自助组织,组建工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分散的员工组织起来,以使自己有力量代表替员工说话。员工参与管理在国外己经司空见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会职能从政治向经济的移位,员工素质越来越高,企业员工也越来越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参与管理,而且他们也有能力参与管理。但是,员工毕竟不是管理者,由于员工自身素质不够、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他们的意见未必都是可行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需要身为员工代言人的工会将员工组织起来,以企业一个强大阶层的身份参与管理。但是,这种参与只能起辅助作用。首先,工会参与经营管理,是因为工会有维护职工权利的职责。工会参与经营管理是从维护职工权利出发的,员工参与管理的目的也在于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旦超出这一范围,工会的工作就不合法了。其次,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有各自的职能部门,工会不能覆盖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工会只能寻找维护职工权利这一切入点,辅助职能部门完成工作。
三、结论
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组织,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是工会性质的基本要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工会组织的基本宗旨。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会的一切职能和工作都应当围绕维护职工的利益,反映职工的意愿这个中心展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已经和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工会作为企业的一个组成部门,有责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工会的职能定位和手段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
1、刘世锦.企业治理结构中经营者“定位”问题分析.改革,2008(5)
2、李剑铭.公司化改造以来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改革,2007(4)
3、卢嘉,时勘.如何调查员工满意度.人力资源开发,2007(6)
第五篇:工会组织的作用
工会组织的作用
关于工会组织的作用,《中国工会章程》有明确表述,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和民主权利;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建设和改革,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企业、事业和机关的民主管理;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教育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从实践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认为工会组织应发挥如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纽带作用。工会组织担负着联系职工、宣传职工、组织职工、团结职工的重要责任。党和政府与职工的联系,首先就是通过工会组织来实现的。工会组织并代表职工参加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就是在充分了解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坚持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坚决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把国 家、集体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处理好,使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管理和建设。
二是渠道作用。工会组织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组决策、单位规章制度的根本渠道。所有这些都要通过工会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贯彻到干部职工中去,没有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工会的有力贯彻传达这一渠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决策都得不到全面落实。同时,处理好党组与干部职工的关系,也靠工会真实反映干部职工的各种状况,集中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意见,从而形成完善的制度和正确的决策。
三是组织作用。工会是以会员的形式把干部职工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按照民主制度原则,组织会员参与管理、监督等各项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真正发挥主人翁作用。
四是教育作用。工会的教育作用是由工会的群众性特点决定的。工会组织吸引和联系工人阶级,干部职工中又有先进、中间和后进之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工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干部职工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