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
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
扎实推进第二轮省志编修工作
一一在省直修志机构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郭慧民
(2006年9月26曰)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的省直修志机构负责人会议,是继6月l3日省政府召开的《山西通志》编纂工作会议后举行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重点是贯彻落实6.l3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省志编修工作。刚才,史志院杨志忠处长对前一阶段各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省军区、省商贸厅、省交通厅三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他们讲的都很好。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承担编修任务的各单位积极开展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大多数组建了行政一把手担任主任的编委会,成立了专门的修志机构,为下一部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充分说明各单位领导重视修志工作,把方志工作当作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列入了工作日程。概括起来说,认识到位,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是前一阶段的特点。为全面搞好下一步《山西通志》编修工作,我代表省政府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
今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地方志工作条例》,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法规,为我们依法开展地方志编修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首轮修志工作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完成的。与首轮修志相比,第二轮修志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将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主要运用法律手段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转变旧的观念和固有的思维方式,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修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修志,运用法律的相关规定来解决修志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势变
了,我们的观念和方式必须改变。从前没有按照政府要求完成修志任务,至多被点名批评,是不负法律责任的。现在就不同了,这是不作为,是与法律相抵触的,要负法律责任,发生较大的失误,也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甚至法律责任。因此,我们在修志的起步阶段就要按照《条例》要求,扎扎实实落实《条例》,把《条例》精神贯彻到工作实践的每一环节,落到实处。
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修志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大型文化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需要许多人积极参与,持续不断地工作才行。实践告诉我们,要修出一部佳志,必须打好基础,认真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果前期工作做得不扎实,或者根本没做就草率进入下一程序,不但修不出好志书,而且还增加了难度,给工作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问题。为此,我们一定要按照修志的规律开展工作,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我强调4个方面:
1、建立健全机构
健全的领导和工作机构是开展修志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截至9月20曰,承编单位中已有60多家成立编委会和编纂班子,占总数的3/4,仍有l/4的单位还未成立修志机构。6月13日至今已有3个多月,3个多月中不能按省政府的统一要求成立相应的机构,这不仅是认识未到位的问题,也是不作为的表现。因此,没有成立编纂机构的单位要在近期尽快组建,逾期我们将予以通报批评。已成立机构的单位,要优化队伍结构,吸收熟悉本部门、本单位的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已退休的老同志,形成老、中、青相结合,专兼互补的人员结构,绝不能出现成立了机构,却没有相应的人员开展工作的空壳机构。同时,要为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既要保证日常工作的经费,又要配备应有的现代化办公设施,还要解决好修志人员的待遇问题,为修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2、搞好培训
首轮修志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做好培训工作,形成一支懂业务,有热情的修志队伍。第二轮修志与首轮修志有很大的不同,亲身参与过首轮修志实践的同志大多数已退休,因年龄和精力所限,不可能再次担负第二轮修志的重任。现在各单位从事修志工作的同志,参与首轮修志的已为数不多,大多数是新手。他们有工作热情,积极性高,但对业务不够熟悉,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起步之初就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培训工作。搞好业务培训工作是提高编写人员素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抓培训工作,针对性是关键。培训的内容、对象、方式必须有针对性。实践证明,针对性强才能节省时间、人力,提高效率,取得实效,反之就会流于形式,使今后工作陷入被动。
3、深入调研
调查研究是开展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性工作,是不能忽略的。修志工作也是这样。前面我已提到,第二轮修志工作社会形势变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记述的又是l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史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本部门、本行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呈现出的特点和内涵,找准记述的主体和要害。同时,也要对本单位改革开放以来的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进行细致梳理,摸清家底,为下一步找出工作的难点、重点、突破点打下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的调研就没有修志的发言权”。
4、选好主编
主编是修志工作的总指挥,是整个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志书的每一环节,主编的能力与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志书的质量和档次。因此,在准备阶段,一定选好主编。一定要选拔有组织能力、精通业务、文字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担任主编。现在有一种不好的习气是挂名主编,虽名为主编,但并不做主编应做的工作,应承担的责任,只是坐享其成。为了保证志书质量,为现实和历史,为子孙后代负责,《山西通志》绝不允许搞挂名主编,是主编就必须做相应的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把好质量关,既要讲进度,更要讲质量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李铁映同志明确提出“志书要经世致用,要注重质量。质量问题是关乎新世纪方志事业前途和命运的核心问题”。要把提高志书质量作为第二轮修志的中心环节来抓,强化质量意识,把质量问题贯穿于修志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好进度和质量的辩证关系。总体上讲,修志工作是在省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进行的,各单位要力争与省政府要求的步调保持一致,努力做到既抓进度,又抓质量。在保证总体进度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把着眼点放在质量上。质量是检验续志工作的最终标准,绝不能在续志上搞短期行为,搞所谓的形象工程甚至“豆腐渣”工程。对于在出书后造成重大质量问题者,在明晰问题职责后,省志编委会将在全省通报批评,并按《地方志工作条例》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志书予以封存、销毁,责令重修。
同志们,《山西通志》是客观记述山西历史与现状,弘扬、传承三晋文化的系统工程,是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具体实践,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规定开展工作,我们一定会修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佳志。
第二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
推进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大发展服务
同志们:我们这次全省统计局长座谈会的中心议题是,认真贯彻省委八届五次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统计改革与发展。具体内容有两个:一是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二是研究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全面开创全省统计工作新局面。两个内容,一个意思,就是贯彻落
实省委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和确定今后全省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研究统计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大发展服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解放思想,把认识统一到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6月初召开的省委八届五次会议和工作会议,是在全省防治“非典”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作出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定》,张高丽书记和韩寓群省长作了重要讲话。省委的决定和省领导的重要讲话,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认真分析了制约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目标,创新思路,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一个总目标”,争取“两个提前”,完成“三个阶段”任务,实施“四大战略”,落实“五项工作方针”,实现“六个方面的变化”,加快我省现代化建设步伐,争取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这次省委工作会议,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省委为加快我省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出的进军令,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动员会,是一次凝聚力量、干事创业的誓师会,是一次团结奋进、加快发展的鼓劲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会议提出的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必将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必将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其重要历史意义必将为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证明。
我们必须认识到,省委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发出这样的号召,是基于这样一种判断,即: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且,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周期理论,当前全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这种认识和判断,是与十六大精神相一致的,也是符合山东实际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以前认识是不充分的,这也是我们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关于经济发展周期性问题,我想谈点认识。过去一直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才有周期性,而社会主义因为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资源实行有计划地配置,不可能产生生产过剩等经济危机。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理论已经过时。我们现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手段主要是市场。既然是市场配置资源,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济周期。大致来说,我国的经济周期,短的是五年左右,长的是十年左右。山东省的经济周期,与全国基本吻合。作为一个周期,就是从萧条到复苏再到高涨最后到繁荣,繁荣以后又是萧条,进入另一个周期,就是这么周而复始。就全国和全省来讲,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1993年开始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处在那个周期的扩张上升期,1994年、1995年经济增长都很快,到1996年中央感到经济有点过热,就提出要软着陆,由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大洪水,经济进入萧条期。此后,中央采取扩大内需、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措施刺激经济复苏,经过几年的调整,目前全国全省经济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这是具有必然性的。所以,从去年以来,全国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很快,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整个经济周期进入扩张期的必然现象。我们统计系统的同志对当前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理解、要明白,并进行宣传。
当前,全省上下掀起了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经济大发展中,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统计局作为重要的经济综合部门、信息主体部门、决策咨询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具体地说,就是统一到关于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上来,统一到新的发展思路上来,统一到省委确定的工作重点上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工作为中心任务服务,主要就是突出抓好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及时跟上和充分反映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经济大发展的形势,并且为促进发展积极谋划,当好参谋和助手。
这次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确实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和实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行动的创新。我们统计部门要贯彻落实好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统计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大发展
服务,首先也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统计工作的实际出发,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下七个观念。
第一,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省是发展中大省。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发展服务是我们统计部门的第一要务。我们新时期的统计学,就是发展统计学。我们广大统计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准确反映发展的现状;紧密监控发
展的进程;认真探索发展的规律;科学预测发展的趋势。总之,我们要立加快发展之志,谋加快发展之策,鼓加快发展之劲,求加快发展之效。
第二,要牢固树立创新无止境的观念。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永无止境,统计本身的发展也永无止境,创新也就永无止境。江泽民同志说过:“我们现在突破前人,后人也会突破我们。”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山东的统计工作能有今天的局面,主要得益于过去的不断改革创新的话,那么我们今后要继续发展和进步,还要有赖于不断地创新。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新观念、新思路,主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创新,我们要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统计工作也必须不断创新。要牢固树立创新观念,在统计指导思想、统计制度方法、统计服务内容、统计调查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改革,使统计更好地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第三,要牢固树立统计大有作为的观念。应当说,统计历来很重要,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会越来越重要。当前,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必然会对统计越来越重视,统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事实也证明,各级领导调用统计数字越来越频繁,统计部门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的活动越来越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这次省委工作会议上,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在报告中就运用了大量的统计数字,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语言,引用了我们统计局的很多观点,并在讲话中几次提到统计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统计工作大有作为”的新观念,努力使统计工作在新时期有新作为。
第四,要牢固树立辨证的、实事求是的数据质量观念。实事求是是统计工作的灵魂,搞准搞实数据是统计工作者的天职。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使认识与实际相符合,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制止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防止统计数字出现水分;另一方面,又要加强调研,增强把握宏观、把握趋势、把握全局的能力,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在统计上得到充分和及时的反映。当前,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既要把十六大以后全国、全省出现的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形势和成果反映出来,又要切实防止数字出现水分。
第五,要牢固树立大服务的观念。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和宗旨。多年来,我省各级统计部门在抓统计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已做得非常好了,没有进一步抓的必要了。形势在发展,领导和社会的需要在不断变化,统计服务也就永无止境。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时期、新的要求,我们要把统计服务放在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位置、更深的层次,抓紧抓好。统计不仅要为党政领导服务,为各部门服务,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这就是大服务。只有牢固树立大服务的观念,才能有办法,有措施,推动统计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六,要牢固树立依法统计、依法行政的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统计工作、管理统计工作,也必然离不开法制的支撑和保障。在新形势下,各级统计部门不可能再象过去那样,主要依靠社会动员,依靠行政命令来开展统计调查和管理统计工作,而必须更多地依靠法制的手段、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转。观念必须适应形势。各级统计部门必须不断强化法制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积极推进依法统计,依法行政。
第七,要牢固树立学习是一种领导责任、岗位责任的观念。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各级领导要带头努力学习。‘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重任的。”进入新世纪,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们各级领导、广大统计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地学习,否则就很难适应现在的岗位要求。要通过学习,学会全面认识和把握经济形势,增强全局观念和统筹协调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自觉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创造性地做好工作,推动统计工作更好地发展。
二、明确目标和重点,理清统计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统计改革和建设,必须认清新形势、新任务给统计工作带来的战略机遇,必须明确全省统计改革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这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的要求,实现“一个目标”,达到“两大目的”,依靠“三个支柱”,建立“四个体系”,搞好“五个保障”。
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大力推进统计改革与现代化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可靠、高效的现代统计体系,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提供优质统计服务。所谓“科学”,就是制度方法科学;所谓“可靠”,就是数据质量监控严密、统计法制健全;所谓“高效”,就是体制精干高效、机制运转灵活、组织管理体系合理、统计手段先进、后勤保障有力;所谓“现代”,就是统计体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国际接轨,坚持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特征;所谓“优质服务”,就是统计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各类统计产品能够较好地满足需求,积极参与和影响党政领导决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达到“两大目的”,就是搞准统计数据、搞好统计服务。这是统计工作根本目的之所在,也是统计部门安身立命之本。
依靠“三个支柱”,就是依靠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统计和民间统计,建立起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统计体系,明确三者之间的职责、任务、范围,理顺关系,形成合力。
建立“四个体系”,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简捷、实用,既符合我国国情和山东省情又能与国际统计接轨的统计制度方法体系;建立贯穿于整个统计活动过程的政府统计数据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优质化、系列化、规范化的统计服务体系;建立集中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协调一致、精干高效的统计管理体系。
搞好“五个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即主动争取各级党政对统计工作的关心、重视、支持和领导,强化和充实统计机构和队伍,提高统计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技术保障,即建立起以高科技统计手段为主要内容的统计信息网络系统,走科技强统之路;三是法制保障,即建立健全统计法制体系,走依法治统之路;四是人才保障,即建立起高效的统计人才培养体系和完善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素质;五是基层保障,即大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逐步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统计微观基础。
三、突出重点,实现统计改革新突破
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对统计部门来说,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一个重要的和最具关键性的任务就是加快统计改革步伐,实现统计改革的新突破。这就是要围绕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重大决策,特别是这次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及各项任务,认真解剖分析,逐项落实改革措施,使统计工作更加贴近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现实,使统计服务更好地参与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统计适应能力、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提高统计科学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改革:
(一)围绕“一个总目标、两个提前、三个阶段任务”,强化全省经济社会总量、结构、效益、速度的监测反映。根据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总目标、两个提前、三个阶段任务”总体设想,从总量、结构、效益、进度等四个方面,对全省经济社会进行监测反映,及时提供信息咨询建议。比如,关于“一个总目标”,就是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大,就是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对国家贡献大。给我们提出的课题是:第一,哪些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用哪些指标或指标体系来反映经济总量比较科学?第二,何谓发展速度快?对于不同的总量指标而言,在现在这个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各自达到多高的速度才能称得上快?第三,对国家贡献大,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强,就是综合竞争力强,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高。给我们提出的课题是:第一,我们统计部门要把综合竞争力测算、评价作为重要的经常性工作;第二,怎样科学准确和经常地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第三,我省和各市目前的综合竞争力情况如何?第四,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统一的适用衡量各地区和各时期的产业结构优化标准?用哪些指标来衡量产业结构比较科学?第五,何谓经济质量?反映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指标现在有哪些?够不够?科学不科学?等等。富,就是社会财富多,人均水平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给我们提出的课题是:第一,社会财富的概念及其定量反映,存量与增量;第二,人均水平问题,基尼系数问题,既要看人均又要看贫富差距;第三,人民生活更加富足问题,小康水平监测问题。等等。
(二)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新突破,拓展农村统计领域。在完善农业核算办法、逐步实现农业核算规范化的同时,积极做好以下四项改革:一是以特色农业为重点,充分反映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二是加强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满足各级党政领导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民营经济等战略决策的需要。三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新标准,制定新的农村小康进程监测方法,开展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跟踪监测工作。四是从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角度,及时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三)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突破,改革完善工业统计制度。一是根据省委提出的发展三大高新技术领域、培育四大优势产业,改造和提升六大传统产业的战略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衔接,在规模以上企业中重新界定,及时提供相关分组信息。同时,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统计。二是根据建设现代制造业强省的要求,搞好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统计。三是按照建设产业聚集带的要求,加强对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统计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方法,健全抽样框,充分反映规模以下工业的新贡献。
(四)围绕对外开放新突破,建立园区统计,完善吸引外资指标体系。一是建立各级各类开发园区统计制度,充分反映各级各类开发园区的总量规模、投资强度、产出效率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加强外经外贸统计、世界500强在鲁投资情况统计,及时反映招商引资成果。三是强化“山东以外都是外”的观念,在相关专业统计中增加反映“国内省外”的统计内容。
(五)围绕实现民营经济新突破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新突破,规范非公有经济统计工作。严格界定非公有经济的范围,进一步完善非公有经济统计核算制度,及时反映省属、市属、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和产权结构调整优化的进展情况。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重点对民营企业集团、民营经济园区、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等进行调研,结合统计数据,及时反映情况。
(六)围绕实现服务业繁荣发展新突破,健全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一是按照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研究改革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二是按照“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要求,强化部门全行业统计,重点在卫生、教育、文化、公用事业等行业建立全行业统计,及时反映社会事业发展的状况。三是在服务业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关指标和分组,及时反映服务业吸引资金、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有关情况。四是进一步完善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充分反映其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
(七)围绕投资增长新突破,改革投资统计制度。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扩大投资,必须改革投资统计制度和方法。改革投资统计的重点,是要充分地反映投资成果和建设成果。一是改革统计方式,将农村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纳入月度投资统计范围,进一步搞准规模以上投资状况。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小型投资项目对GDP增长的贡献。三是在投资统计制度中增加指标和分组,及时反映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省外投资比重及民间投资状况。
(八)围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突破,建立区域经济资料提供制度。一是按照“建设30强、扶持30弱”的战略部署,结合县域经济评价制度,在各类综合统计资料中提供30强县、30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及时提供我省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数量和位次。二是建立“山东半岛城市群”统计分组。
(九)围绕城市化新突破,完善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监测制度。适时按照国家出台的城乡划分标准,研究建立对市有代表性的城市化率经常性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城市发展的功能要求,增加人力资源、服务功能、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提高评价监测的效果。
(十)围绕生态建设新突破,研究建立资源环境核算指标体系。一是研究资源环境核算指标体系,探讨统计调查渠道,逐步建立环境统计制度,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以水资源配置、植树造林、污染防治为重点,在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统计制度。三是研究探讨绿色GDP的核算方法。
推进上述改革,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一是统计制度创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保持统计制度的稳定性是必要的,因为它是统计实践的总结,是一种基本遵循。但如果过于强调保持制度稳定而阻碍创新,就会使统计工作越来越被动,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与时俱进,以变应变,加快改革,才能促进统计工作健康发展。二是改革带来的工作任务增加与现有工作条件的关系。这么多改革推行开来,各级统计局的工作任务会大量增加,而我们的人力和财力并没有多大改善,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慢改革的步伐,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人、财、物力,充分挖掘潜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三是全省改革与各市改革之间的关系。现行统计管理体制决定了省与市、县之间统计改革工作的联动性,但另一方面各级统计改革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改革框架已经确定,省局将认真研究方案,逐步进行部署和实施。各市不要等,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改革方案,进行改革探索。全省上下要统一思想,紧密围绕各项改革重点,认真研究组织实施方式,确保各项改革取得成功。
四、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搞好统计服务是统计部门的根本宗旨,用数据反映发展,依数据谋划决策,让数据服务社会,是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当前,我省已掀起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热潮,全省经济和社会必将进入一个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提升统计服务质量和水平。
当前,我们的统计服务工作还存在着思想不解放、服务不到位、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服务的主动性和超前性不够、服务的内容和方法不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就拿统计分析来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以下几类问题:一是缺真知灼见。把一些流行性的语言、时兴的政治套话堆进文章,缺乏有血有肉的材料和分析。表面看起来,好听的语言、华丽的词句不少,但细细品味,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东西比较少,真知灼见少。二是缺办法。对上级的指示缺乏深刻的把握和感悟,对基层的问题和矛盾缺少深入了解,闭门造车,写出的东西讲意义多,要求多,大话多,切实可行的办法比较少。三是缺新语言。仔细翻翻一些同志写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个面孔,一个调子。求稳妥、求保险,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缺少新鲜气息。四是缺战略思维。能够描述历史,解析现在,但不能预测未来,思维的空间被围在狭小的天地里,把握不住事物的走向,缺乏深刻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不能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五是篇幅长。动辄十几页,上万字,导致主要观念埋没在长篇大论中。在统计服务的其他方面,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再一一列举。
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搞好统计服务,必须调整工作思路,克服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要增强统计服务的时效性。及时性是对统计服务的第一要求,是我们首先必须做到的。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第一时间”的观念,把时效性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落实统计数据上报提速工作,在调查方法、汇总方式、传输手段、工作节奏等方面挖掘统计提速的潜力。前段时间,在反映“非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我们的工作做得比较及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曾培炎副总理最近指出:“统计工作也需要建立应急机制”,这是对统计及时性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在建立统计系统应急机制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快速反应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保证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及时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
二要增强统计服务的超前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超前决策需要超前服务。统计工作必须既做好及时服务,又做好超前服务。要以敏锐的视角和超前的洞察力,准确捕捉社会经济生活中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主动出击,提前介入,搞好分析研究,提供超前服务。
三要增强调查研究的经常性。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工作权。当前,各级统计部门都存在着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基层不够的问题。搞工业统计的同志很少到企业,搞农业统计的同志很少到农村,搞投资统计的同志很少到工地,从报表到报表,从数字到数字,不了解活情况,看不到新变化。久而久之,思想僵化,眼界狭窄,就容易使统计工作落后于客观实际。针对这种情况,要迅速在全省统计系统形成调查研究的风气。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科学建议。
四要增强监测重大决策实施的实时性。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监测重大决策实施的实时性,紧紧围绕省委“一个总目标,两个提前,三个阶段,四大战略,五项工作方针,六个方面变化”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民收入增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监测,及时准确地报告经济运行的情况,当好党委、政府的“耳目”,搞好“现场直播”。
五要增强统计服务方式的多样性。领导和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是多样的,统计服务方式也必须向多样化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统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加强与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联系,定期向社会发布统计信息,扩大统计的社会影响。要充分发挥统计年鉴、统计期刊等出版物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运用科学手段对统计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加工和深度挖掘。要重视和加强各级统计信息网站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统计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统计服务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让社会各界充分共享统计信息资源。
五、多措并举,为新形势下的统计改革和建设提供保障
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搞好新形势下的统计改革和建设,必须靠管理、靠科技、靠法制、靠人才、靠基层基础,必须多措并举,为完成统计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依靠科学管理,促进统计工作有序开展。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统计部门既是经济综合部门,同时也是一个统计行政管理部门,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管理工作,建立起集中统一、规范、高效的统计管理体系,将科学的管理手段、方法、制度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对统计系统内部,要抓好各项工作计划、工作任务的落实、检查,加强对人、财、物、事的管理,充分发掘统计各要素的积极性,发挥其最佳效能,促进政府综合统计工作科学、有序、高效的开展。对部门统计,我们要强化管理职能,依法规范部门统计行为;加强与部门的联系,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积极作用,避免重复劳动,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协调发展。要依法加强对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统计调查的管理与引导,维护正常的统计工作秩序。虽然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统计调查目前规模还不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这两种调查的规模和领域会不断扩大,如果管理不好,将会产生许多问题。因此,对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统计调查的管理不能放松。
(二)依靠科技进步,为统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各级统计部门要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要加强统计信息网络建设,促进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实施省市网络的提速工程,在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先行一步。当前,尤其要促进市-县和县-乡的联网工作,今后的信息化建设要向县以下倾斜,市-县和县-乡还没有实现联网的地方,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实现联网;已经实现联网的地方,要不断提高县、乡的微机档次和联网速度。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坚持高起点、超前性,避免设备刚买了就落后的现象。要大力推行办公自动化,提高统计信息网络的利用率。网上办公是一种方便、快捷、节约的办公形式,但现在有的同志对此还不适应,还习惯于书面的东西,配备的微机设备不能充分利用,成为桌面上的摆设,这种状况要尽快改变。
(三)依靠法制建设,为统计工作健康开展提供法律保障。统计法是统计工作最坚强、最根本的保障,是统计部门行政管理权的根本依据和最终体现。我们要充分认识统计法制在统计改革和建设中的保障地位和作用,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统计。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的统计普法宣传,增强他们的统计法律意识,支持统计部门、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要加强对广大基层单位的统计普法教育,增强他们依法统计的自觉性;要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虚报、瞒报、伪造、篡改、迟报和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对于利用职务之便,玩弄虚假数字,标榜工作政绩,骗取政治荣誉的案件,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以维护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统计工作的严肃性,提高统计法的权威。
(四)依靠人才队伍,为各项统计改革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既定的统计任务目标,必须靠有能力、有水平、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去完成。因此,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首先,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把全体统计工作者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统一到省八届五次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经济大发展、统计要跟上”的行动目标上来。其次,要不断提高统计干部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制定有关激励措施,鼓励统计干部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造就出一支既有管理人才又有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结构合理、协调高效的统计干部队伍。第三,要建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要着眼于新世纪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大胆启用年轻干部和优秀人才,创造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鼓励大家干事创业,干出成绩。第四,要关心广大干部职工的疾苦。统计部门的领导班子要做全面负责的领导班子,既抓好工作,又要关心大家的生活,积极解决大家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广大干部职工安心工作。
(五)依靠基层基础,为统计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要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作为构建政府统计微观基础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统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国际化需要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县级统计机构队伍建设。县级统计机构人员少、力量薄弱,任务繁重的矛盾历来十分突出,上面千头万绪的工作,都对着县统计局那十几个人,他们确实是不堪重负,疲于奔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计改革和建设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县级统计局的任务会更加繁重。因此,加强县级统计力量至关重要。就目前来看,要为县级统计局增加机构和行政编制难度很大,但我们可以在建立县级调查队上做点文章。在这方面,省、市、县三级统计局都要积极做工作,争取建农调队也好,城调队也好,建综合调查队也好,不管什么名称,争取到什么建什么,能增加人员就行。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工作。二是要加强乡镇统计机构建设。要把乡镇统计机构作为县级统计局的延伸和补充,采取各种措施,督促各乡镇建立乡镇统计机构,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切实把乡镇一级的统计工作开展起来,成为县级统计局联系各基层单位和农村的纽带。三是规范基层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检查、督促和引导,促使他们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健全综合统计负责人制度,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促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逐步规范,提高源头数据质量。
同志们,长期以来,在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统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新的形势下,统计工作将更是大有用武之地,创造新的辉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干事创业,推动全省统计工作更好地发展,促进统计工作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大发展服务,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作出统计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开创开发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9月15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召开贯彻落实全市党建工作精神会议,开发区各支部书记及党务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开发区区委组织部部长王利民认真传达了市委副书记王程熙在全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详细介绍了全市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党建工作开展和围绕“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等情况。同时,对开发区各支部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方面作了认真安排部署,希望各支部在开发区“二次创业”中要继续做好党建工作,全面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去年以来,开发区在市委、旗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力促进了开发区党建工作及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机关党建工作全面加强
(一)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队伍建设。以“靠得住、有本事、肯实干”和“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依据,全面推行公示制、试用制,进一步创新完善干部任用工作,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部门负责人的领导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把抓落实作为转变作风的关键环节,对各项工作都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务求实效。深入推进创新发展环境活动、求真务实大讨论活动和创新发展环境监督评议活动。注重调查研究,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入企业,强化服务,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和优质的服务。牢记“两个务必”,扩大人民群众的受益面,为下一步实现“人人有事干、天天有钱赚”打好基础。
加强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落实到领导班子每位成员及具体分管的工作中,进一步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中的职责和任务。强化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推进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深入开展,利用机关大楼电子显示屏与周四下午学习培训时间,对开发区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及党风廉政教育。以廉政文化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了廉政一条街和廉政文化广场,以警示教育为主题,结合政治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作风建设专题教育活动。在工作方法上,由日常工作向办好试点、以点带面转变,切实取得反腐倡廉工作的主动权;在组织领导上,由党委纪检员组织牵头向“谁主管,谁负责”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党政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主抓、条块紧密结合、部门各负其责、积极参与和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根据反腐倡廉专项治理任务的具体要求,及时确定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认真制定实施整治计划,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加强与部门、行业管理相结合;二是加强与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相结合;三是加强与行风评议、行风建设、创建文明示范窗口相结合;四是加强与廉政工作相结合。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
以“创新机构、发挥作用”为工作切入点,狠抓开发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目标责任考核,对11个工作目标突出的党支部给予表彰奖励。广泛吸纳流动党员,将非公企业党支部整合为8个,使开发区非公企业党员由48名增为54名。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在发展党员时更加注重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目前,开发区共有党总支2个(非公企业1个),党支部30个(非公企业8个),党员278名(非公企业54名)。以推进党的建设为目标,建立了《党务工作人才库》和《务工党员信息库》,共收录两类人才109人;采集、制作完成了《开发区党员及领导干部电子信息库》,为开发区干部管理及调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宣传阵地不断向外延伸 以创办的《开发区组工》为载体,总结报道开发区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新动态、新举措和新成就,切实强化了开发区的舆论宣传阵地建设。通过开发区网站,发布信息335条,点击量达到8492次,点击人数1425人,扩大了开发区对外交流平台,开辟了新的宣传载体。结合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围绕开发区十年发展历程,切实挖掘新亮点,充分展示建设成就,通过移动展板和户外公益广告,进一步扩大外宣角度。邀请国内新闻媒体专访开发区,不断提升开发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群团组织力量充分发挥
积极发挥工青妇团的职能作用,维护开发区广大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切身利益,邀请中华全国总工会“爱心妇女健康知识宣讲团”为驻区单位及企业的女职工义务举办妇女健康知识讲座;邀请自治区妇幼保健专家深入社区为妇女进行免费健康检查。目前已建立基层工会组织34家,新建企业工会7家,会员达到2000多名;同时在十多家单位、企业工会中创建了职工之家。加强学习《工会法》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强化业务培训,积极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新时期工会维权知识学习班和市总工会举办的工会干部培训班。组织职工群众参加准格尔旗总工会举办的全旗职工乒乓球比赛、全旗首届职工书法大赛和演讲比赛,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非公党建成绩显著
(一)加大组建力度,不断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 认真开展调查摸底。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变革等原因,绝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组织还未建立,散落在其中的党员找不到“家”。对此,开发区党委组织部按照市委组织部出台的《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方案》的指示精神,开发区积极开展非公党建工作,对企业中的党员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并建立个人档案,为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奠定良好的基础。
促进非公企业“建党”。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开发区党委组织部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工作方法,先后对非公企业逐个进行分类汇总,制定党组织组建时间表、党建工作3—5年发展总体规划和驻区企业单位、机关和非公企业党建的具体规划,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按照“四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进行规范式组建;对有2名正式党员的企业,将指导员计入本企业的党员中进行过渡式组建(2+1);对仅有一名党员的非公企业进行挂靠式组建,通过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联系协调,及时把党员挂靠在社区党组织当中;对相邻或产业相近的企业实行联合式组建(1+1+1);对因企业重组而改变所属关系的企业进行重组式组建;对没有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进行起步式组建。在继续摸清“隐形党员”的同时,积极谋划向企业推荐和输送党员、选派党员干部到企业挂职、引导企业招聘党员员工、将入党积极分子纳入社区党组织进行培养等办法,实现企业党建工作由空白向起步转化。目前,开发区所有规模以上非公企业(8个)都已建立党组织,并且通过“双向培养”的方式发展新党员6人。
(二)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影响力 强化基础,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坚持标准,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在发展新党员中,坚持把发展对象的重点放在企业科技经营管理骨干、生产一线和优秀青年职工上,要求条件、程序、制度严格化,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质量。同时,积极加强对私营业主的政治引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一批优秀私营企业主入党,进一步激发非公企业人士兴企、富民、报国的热情。二是加强教育与管理,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驻区企业中开展了“党员示范车间”、“党员示范班组”、“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帮助企业党组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党内生活制度,切实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认识,强化了党员的角色意识和先锋意识。三是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达到“五有”要求。即:有党务工作者办公室、有党员活动室、有规范化的党建工作制度、有电教设备、有活动经费。四是设置载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各企业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把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党员中积极开展“凝聚力工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等活动,引导党员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稳重方面树立榜样。
把握关键,抓好领导队伍建设。一是选聘高素质的党支部书记;二是通过考察学习等形式来提高支部领导者的工作能力,借鉴其他地区的宝贵经验和先进做法,切实推动开发区非公党建工作扎实开展。
凝聚人心,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各非公企业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开展以“亮党员身份、为党员添辉、为企业增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有力推进了企业发展。一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协调企业各方关系。坚持把构筑和谐企业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积极为广大党员搭建平台,充分展示他们的个人优势;二是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党管人才原则在企业的实现途径,切实加强“聚才兴企”工作,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努力使非党人才向党员再向管理骨干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三是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构建企业与员工和谐关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党组织积极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让广大职工在真正得到实惠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发展软实力。坚持把党建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培养知识型员工活动,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形成“人人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营造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满足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健全完善机制,不断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别于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有其独特的工作方法。为了防止非公企业党建“边建边瘫”现象,开发区党委从抓建章立制入手,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逐步规范化。
——建立党建工作网络。建立非公党总支,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按时拨付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建立完善各项制度。确保“三会一课”、组织关系管理、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落到实处。落实好每月至少一次的党日活动开展,建立健全活动记录,制定学习、党课、评议、思想分析等相关制度。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引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继续通过“党务工作人才库”、“务工党员信息库”和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向非公企业推荐高素质的党支部书记。——制订落实目标责任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党组织的活动要求,制定党组织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以及加强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领导等系列的工作制度,使党组织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此外,开发区党委每年从机关单位选派一批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指导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第四篇:为认真贯彻落实
大河坎镇中心小学2017年秋季学期 教育扶贫结对帮扶阶段性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南郑县教体局在全县教育系统关于学习贯彻脱贫攻坚重点学习内容的通知》《汉中市教育局关于教育脱贫政策全面宣传的紧急通知》精神,结合有关教育脱贫工作的会议精神,我校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现对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到位,活动有序开展
依据结对帮扶工作的要求,学校成立了由校长钟明光任组长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落实任务、落实责任,领导小组各成员从大局出发,倾情倾力,认真对待和落实帮扶工作。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大河坎镇中心小学教育扶贫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大河坎镇中心小学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确保了帮扶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走进学生心灵
为增强师生感情,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健康成长,避免结对帮扶活动流于形式和走过场,学校确定了每名老师帮扶1——2名学生,从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身心健康、课外生活和实际困难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每月由帮扶老师定期与不定期与家长、学生进行谈心、交流,跟踪帮扶成效。学校还结合帮扶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10月19日,学校召开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长学生会议,学习宣讲了相关文件精神,宣传了教育脱贫各项政策,对学生进行了励志教育。10——12月,我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帮扶系列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有为学生带去了资金的帮扶;有实施爱心捐资捐物;有 1 利用课余时间多次为学生功课辅导,用行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用谈心、交流等方法贫困学生进行了心灵的碰撞。
三、摸准问题,多样化帮扶
通过多次走访和交流,我们确定了与之合作交流的工作思路:从需要入手,从问题入手,达到帮扶目的。
1、师生结对、真情交流。在结对帮扶活动中,我们举行了师生座谈会,帮扶老师和孩子们交流生活、学习上,互相了解,交流感情。
2、正确引导、培养意志。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对孩子进行了感恩之心,不怕困难的教育,树立了面对艰苦环境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拼搏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动力。
3、捐资捐物,行动感化。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多数老师给学生买学习用品;捐资送生活用品,用实际行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打算
虽然我们在结对帮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着不少问题:一是工作方法简单;二是受平时工作影响,帮扶力度还不够大。今后,我们将改进工作方法,排除各种干扰,努力做好帮扶工作,深入扎实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使我校教育扶贫工作受到群众的好评。
大河坎镇中心小学 2017年10月24日
第五篇:认真贯彻落实讲话
认真贯彻落实“三个服务”全面提升交通行业财务管理服务水平--许如清司长在全国交通财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SRC-18792007年06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交通财务工作座谈会,是贯彻落实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一次重要会议。由于交通工作会议的精神,大家都比较了解,这里就不再学习和传达。按照会议的议程安排,今天上午,由我负责传达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并介绍部财务司今年交通财务的重点工作。
一、2007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二、2007年交通财务工作重点
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李盛霖部长作了题为“努力做好‘三个服务’推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三个服务”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做好交通财务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现阶段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仍是资金总量不足,因此,“筹资、理财、服务”仍是交通财务今年工作的重点。我们将紧紧围绕落实“三个服务”、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八项重点工作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突出服务重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五个方面下功夫,为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
(一)在强化服务意识方面。
重点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为基层服务的自觉性,并注意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和协调工作力度,为交通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理财环境。
(二)在增强服务能力方面,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加强对交通行业财会工作的管理,加大交通财会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使交通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部财务司将组织制定或修订预算管理、资金监督、会计核算等一系列财会管理制度和办法,主要包括:《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交通建设项目资金监管规程》、《车辆通行费及收费公路权益管理办法》、《交通行业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指导意见》、《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船舶港务费征收管理办法》、《港口建设费征管经费管理办法》、《农村老旧渡船改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希望各单位能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明确今年的建章立制工作目标任务,并切实抓好落实工作。
二是组织开展交通财会学术研究活动,做好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标准问题研究、公路车辆通行费管理政策研究、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资产管理问题和信息系统开发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为交通财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三是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按照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十一五”交通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制定交通财会“十百千万”人才培养方案,发掘交通系统优秀财会人才,选拔、培养交通财会学术带头人。继续抓好部属单位财会人员五年一次轮训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举办交通财会人员财务经济活动分析以及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业务知识培训班;组织交通行业经验交流,促进交通行业财会人员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
四是开展行业内外的学术交流。借鉴国内同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提高交通财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工作水平,组织召开交通、铁道、民航系统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会,探讨财会工作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交通运输行业财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跳出行业看交通。
五是组建交通财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交通系统财会专家对交通行业财会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作用,增强交通财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前,部已正式印发了《关于成立交通部财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并在北京召开了部财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黄先耀副部长为18位专家颁发了聘书,标志着部财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工作已正式启动运行。
六是加大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对交通影响的研究力度,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和择机出台的燃油税等税制改革,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有利于交通发展的财税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对交通行业的影响。密切关注财政扶持政策的调整,研究交通行业争取财政支持的领域和重点,多做工作,为交通行业各单位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对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企业所得税优惠产业目录(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企业及高危行业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工作,我司将继续予以关注。
(三)在突出服务重点方面,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用于交通建设。继续抓好各项交通规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征收工作,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各项规定,确保收入预算完成。加大港口建设费清欠工作力度,各单位必须按照“应征不漏,解缴及时”的要求,切实抓好各项交通规费的征收工作。做好长江引航费纳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工作,落实扩大船舶吨税使用范围的具体思路和相关配套制度修订工作。配合水运司完善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征收方案,促进征收工作尽早启动,希望相关航运单位积极做好配合工作。
二是认真做好财政部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各项落实工作,加强预算的审核编报工作,促进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在预算安排上,坚持“两个倾斜”,确保“四个重点”,优先保证重点项目、农村公路和中心工作任务的资金需要。在预算的执行上,注重提高预算的执行率。
三是根据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大与财政部的沟通协调力度,尽可能将车购税收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完善一般公路项目预算的管理方式,加快拨款进度。四是加快《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配套规章建设,重点加强对公路收费权益转让的监管,联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研究拟定开展公路经营权转让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组织开展对已转让公路收费权益项目的专项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规范公路经营权转让行为。
五是细化建立海上搜救奖励补偿机制的工作思路,加大与财政部的沟通力度,力争落实启动资金,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研究制定《水上搜救奖励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六是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加强沟通和协调,并注意做好资金的调度工作,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资金保障。各单位也要安排好各项预算,加强资金调度,努力提高预算执行水平。
(四)在创新服务方式方面,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关注经济运行和融资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行业融资实践,积极搭建交通建设筹融资平台,盘活交通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创新西部农村公路建设筹融资模式,积极推进有关融资方案的实施工作,为农村公路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这需要各地交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继续商国家开发银行落实部属单位和港航企业利用该行贷款问题。
二是落实创新会议精神,继续强化“两个监管”,不断加大事前、事中监管力度,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相结合的全过程财务监督机制。继续组织开展对重点公路、水运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抽查一部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开展对科研单位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对交通基建项目资金管理情况调研,深入分析资金管理存在的共性和特殊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
部领导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提出的5项措施,切实解决屡查屡犯的问题,认真组织做好部属单位自查自纠工作;加强对部属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指导、严格银行账户管理。各单位也要加强对有关交通规费征管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本系统单位的财会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开展交通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改进项目管理,减少损失浪费,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抓紧修改完善《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研究制定《2007年交通预算项目考评自评报告和考评报告的格式和编制办法》,继续扩大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范围,组织做好对长江三峡通航监管指标系统维护经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工作,同时,拟在各省(区、市)交通厅(委)和部属单位各选择一个项目进行试点,推动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组织绩效评价培训交流班,通过专家讲解、试点单位介绍经验、相互研讨等形式,提高相关人员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并帮助他们掌握工作要求和具体方法。
四是深化与审计署的共建合作机制,在对共建合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共建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为交通和谐发展创新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以提高资产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为目的,继续开展部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建立资产与预算、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交通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建立部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结合资产清查工作,对部属单位和部管社团对外投资行为进行清理规范。
二是加强政府采购工作。抓紧出台《交通部部属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拟在调研其他部委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我部设立政府采购中心和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部门集中采购试点工作,今年继续选择部海事局、救捞局和长航局作为部门集中采购试点单位,对船舶实行部门集中采购,希望有关单位予以积极配合。同时,也希望三个系统单位继续抓好系统的集中采购试点工作。
三是做好中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的工作,积极推进范围和预算单位级次的改革工作。按照财政部要求,我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基层预算单位,在2007年要全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为积极稳妥地做好该项工作,3月份,我司发文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布置,希望各单位按照要求做好代理银行的选择、零余额账户的开设、对所属基层预算单位的业务培训等工作。协调财政部和部属有关单位,做好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工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
四是继续推进会计委派制工作,协调解决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去年,我部将会计委派制试点范围扩大到部救捞局系统、上海海事局、部公路科学院等单位,通过试点,各单位也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部救捞局系统强调寓管理于监督之中,使会计委派人员参与各单位的日常经营管理,参与决策;上海海事局在会计委派工作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改善了履职环境、促进了内部管理、加强了财务监督。今年计划进一步扩大会计委派制的范围,希望具备条件的单位,积极推行会计委派制。
五是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交通财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继续完善交通财会网,研究提出交通财会网络建设总体实施方案,逐步实现部属单位、省(区、市)交通厅(局、委)、双重领导港口、中央交通企业会计报表、文件以及其他财会资料的网络传输,有关信息在交通部机关网、交通行业专网或国际互联网上发布,为上下沟通和联动提供平台;加强对部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资金使用的监督。通过联网,不仅可以使交通财会信息资料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为全行业、全社会服务的水平。
六是进一步推动系统内财会队伍建设和管理,推进交通财会人才库建设,完善人才库网络信息系统,调动行业财会人员服务交通的积极性,实现行业人才共享。完善交通财会信息
简报和重点联系企业财会信息的发布工作。近期,我们将对有关单位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希望各省(区、市)交通厅(局、委)、航运单位、港政管理部门、部属单位、重点联系企业等信息报送单位,能够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主要财务指标,我司通过分析整理后,将及时前将有关信息在交通财会网上发布,实现信息共享。
财务司今年的工作重点,已得到了部领导的肯定。正霖副部长在财务司的签报上批示:“2006年财务司工作在人手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值得充分肯定。2007年的交通财务工作要继续以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强化资金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为重点,使交通财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盛霖部长也作出批示:“同意正霖同志批示意见。财务司要在原来比较好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创新思路,积极谋划出具有中国特色、又和世界接轨的融资渠道”。两位部长的重要批示,既肯定了我们2006年的工作,又明确提出了2007年交通财务工作的重点,这对我们做好2007年的交通财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霖副部长明天还要就如何围绕做好“三个服务”,增强资金保障能力,提高财会监管水平,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能够按照正霖副部长的讲话和这次会议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抓好传达贯彻落实工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