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2 14:5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学校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

标准化学校验收后的几点思考

张术威

学校标准化验收工作已经顺利通过,对于此次验收工作,有褒奖,有不足。反思一下自己在工作中作的点点滴滴,有欣慰之举,也有遗憾之处。为了今后能够更好的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总结了以下几点。

1、注重管理的有效性。

要通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听课、备课、课内外活动等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功能。从“应该做什么”发展到“为何做”和“怎么做最有效”。

2、各部门应协调管理。学校管理的重点放在各处办上,只要各处办的工作搞好了,全校的工作也就自然好了。如果某个部门出了问题,主管领导就去解决某个部门的问题。各处办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3、重视管理过程督促、检查,激发教职工的责任感 学校管理职能除了计划,检查,总结三大类外。还要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或者以考代培,(采取多种形式)让教职工自己追求完善,从而主动完成工作,而不是在领导的安排下被动地完成工作。

第二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浅谈学校精细化管理

老凹坝乡果比小学校长 :何奎远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源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经验,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它必须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有必要将常规管理进一步引向深入。它讲求教育内涵的扩充,讲求管理过程的有效,讲求学校品质的提升,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到位并尽职,目的在于把大家平时认为的小事琐事做到尽善尽美。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也就是说,对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细致,好了还要求更好。作为一所学校的一校之长,在加强学校的管理时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管理好一所学校,才能使自己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国家的栋梁。当然,要想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领导就必须首先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并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认识,拒绝唱高调,喊口号,凑热闹的虚假表现,脚踏实地地从细微处入手,真抓实干。要坚决克服好大喜功,心情浮躁,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的不良现象,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搞好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和科研管理,务求精细,务求实效。其次还要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学校是靠学校精神来维系与支撑的,然而这种隐形的力量却需要学校在每一个管理的步骤上都做到精心,进而让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志成为学校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学校必须把这种无形的理念引申到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之中,这样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才能有保证,有灵魂。要养成教师注重细节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教师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了职,才能实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可喜局面。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因此,我们只要树立了精细化管理的先进观念,教师也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就具备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二、辩证地处理好“精细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关系,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保证。

不少人以为,精细化管理是以刚性化制度管理见长的,而人性化不足,其实这是 1

一种误解,“以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细化管理也不能违背这个总体原则,因为过刚则脆,过柔则瘫,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后果。所以,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差异,又要看到统一,反对出现“唯精细”和“唯人文”的极端主义倾向。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教职员工放在主体地位去考虑,把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当成核心内容,关注师生的自身发展。教育教学活动有着其内存的规律,个性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之一,要适度主张教师个人特点的发挥,注重教师个性的张扬,还要学会给他们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以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行交融,自觉淘汰那些不合时宜的怪异举动,达成统一的认识,共同进步与提高。因为我觉得集思广益才能最终形成合力。

三、制订精细化的管理方案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起点。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起点是必须事先制订好精细的管理方案,必须从小事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把管理方案做实做精做细,让学校管理照章行事,规范有序。在现代管理中,实行目标管理已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因而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也必须制订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在这一点上,我的体会是,校长必须有效地阐明自己的职业理想,把自己的办学愿景与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很快地在领导集团中达成共识,并据此再次建构各部门的具体目标,明确管理的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至于出现埋头苦干,却如苍蝇一般满墙乱撞,整个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阶段性,缺少必要的统筹安排,只疲于应付上级检查的可悲局面。相应地,在各处室的协调领导下,班级,教研组,教师制订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学期计划,才能做到人人操心学校事务,人人关心教育大局的可喜局面。另一方面,学校要细化部门和年级的职能,强化年级的责权利。部门主要负责全校性相关工作,负责督查、协调、服务,年级要对师生的常规管理负责,要具体到对教师的师德师能全方位考核,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检查等。部门和年级各司其职,不缺位,不越位,达成“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标。

四、完善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对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是精细化管理的保证。如果缺少了对管理过程的有效监控,那精细化管理就回到了粗放型管理的老路,精细化管理必须有监控,在监控中反思,在监控中修正,从而实现在监控中的提高。

尤其是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面对有鲜明个性、各有特点的广大师生,一定要有效的监控其成长过程,及时沟通与修正,让其少走弯路,顺利成长。在我看来,2

除了我们常说的制度建设而外,更为主要的是操作好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因为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人去很好地执行,其作用和效果也根本得不到预期。为此,我们要培养学校教职员工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的好习惯。这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怕要算考核与检查了。学校工作涉及的面广,事情较多,为了做好各项工作,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制订具体细致、科学全面、操作性强的考核方案,特别要重视抓好量化考核,并将“定量”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在考核中要体现多元性与发展性的导向,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进而形成一种利益导向下的良性机制。当然,这种所谓的考核,在经常性的检查中,可以解决各类人员上岗到位等“出工”的问题,但要解决“出力”的问题,还必须严肃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而根据履行职责的优劣进行适当的奖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五、落实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针对农村学校的特点,我认为学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职责明细化。目前,社会分工、专业操作和服务质量等的精细化是现代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对学校而言,就是要求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职责、督察措施和奖惩规定;就是要让每个人做到牢记职责,尽到职责,对自己负责,对岗位负责,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个执行力的问题,如果督察人员或者领导查出了问题,但因为碍于情面或者是其他原因,而没有进行适当的批评或惩罚,出现了制度不公的问题,那再明确的职责也是白搭。

二是德育工作系列化。对于难以量化的德育工作,学校也想方设法加以量化、系列化。制订《班集体考核细则》,按月就班级管理、卫生状况、学习成绩等几个方面分项打分,为期末评比提供依据。学校必须按照重大节日的时间顺序,开展相应的文化娱乐活动或者学习竞赛活动,配合教师课余休闲活动和学生大课间活动,形成系列化德育模式。学校政教处,团委和有教师组织参与的学生社团和家长代表团体也必须通力协作,形成系列化的德育群体。只有这些机构按照统一的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分头开展活动,各司其职,各展才能,才能使学生的自治、自理、自学、自创等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红红火火,才能使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效果得以彰显,才能真正构建严肃而活泼的校风,才能拥有竞争的实力。

三是教学工作主题化。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领域。学校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突出 3

主题化。每节公开课,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形成一个系列。备课笔记的书写,作业的批改,各教研组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年级每月查一次,教务处每学期抽查2次,督导人员随时抽查,检查之后出通报,好的表扬,差的批评。每次考试结束,不隔夜、不过天批阅试卷,统计成绩,两天之内讲评完毕,一周之内开班级分析会、年级分析会。班主任给每个学生画成绩变化曲线,年级给每个班级画成绩变化曲线,发现问题,随时做工作。

四是教研工作实用化。每学期末,学校都会要求所有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写教学论文,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讲,确实有着现实的经验汇总之功效,但我认为,这不免又有些流于形式。真正意义上的教研,应当是平时点滴积累,应当是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思想碰撞,所以,不妨让每位专任教师针对自己平时的教学课堂,撰写教学反思,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可以规定每周每位教师至少撰写两篇(提倡挥洒自如地长篇大论,也可只言片语记录反省体会),然后教研组,教导处和学校领导把这些个休的经验教训通过举办教学论坛或者收集评比的形式扩大化,进而形成交流与碰撞。不妨鼓励青年教师利用时间到有经验的老师处去听课和请教,真正把教研工作变成教师自觉的行动,而并非是统一的安排与指挥。

六、注重有反馈的精细化管理结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至高境界。

有了精细化管理目标,有了切实可行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更有了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那么精细化管理就会实现。但要使精细化管理不断上台阶,那就一定要有反馈,因为有反馈才有提高,只有反馈,才能实现管理的转型,那就是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型,从而实现从管到理的飞跃,从管制型的、压抑性的到人文型的开放性的转变。

学校的行政干部要向教职工述职,接受群众的考核。教职工要接受部门和年级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惩处不合格的教师、不称职的职员。

没有考核评估的工作就像死水一潭,不会有生机与活动力,必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推动工作的开展与创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是“靠精细创造公平,靠公平激发活动力,靠情感赢得信赖,靠信赖激发热情”。学校的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励就跟到哪里,将教职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与考核直接挂钩,在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操作的考核制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向成绩倾斜,向正气倾斜,让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成绩突出的教师干得气顺,让勤奋刻苦、积极进取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奖励,让“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意识深入人心。

第三篇:关于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益阳市大通湖区一中 谌菊斌

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学校管理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

搞教育的人或者真心对待教育的人都知道,品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首要工作,如果去除德育,教育也就不成为教育了。但问题在于,德育工作搞到今天,我们总感觉到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笔者认为,德育工作应紧贴时代发展,紧贴学生心灵,学校应努力探求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着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一)优良的师德规范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点。

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没有优良的教师群体,那么也肯定培养不出有品性的学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师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言行举止、穿着打扮、情感态度都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甚至给学生一生都留下影响。因而,在学校管理中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班主任素质,以保证德育活动任务、内容、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只有严于律己,言行规范,惜时诚信,敬业爱生的老师才能取信于学生。

(二)课堂教育教学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立足点。

 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最强,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双方互动中,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意志品质,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在学习中严格训练,培养了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意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材,教学过程中一些德育因素有心挖掘,有意强化,有的放矢,有机结合。

 我们要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强化综合实践活动。每周的班会课不能成为“自习课”,传达布置任务的课。班会课应是师与生,生与生情感交融,学生认识自我和自我教育的黄金课。班主任对班会课要超前备课,让学生主持、讨论,辩论校内外热点、焦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时政演讲比赛、征文比赛,通过活动让学生“自省、自控、自爱”。学校要开办中学生团校,给广大学生上团课,强化对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人格、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优化性格,自尊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学生日常礼仪行为规范的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

 成才必须先成人,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品性、有教养、有责任心的人。为此,学校要以日常礼仪、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点。全校教师都要齐抓 1 共管学生礼仪、行为规范。在养成教育上,要落实“六个抓”:抓配套,配套抓;抓人人,人人抓;抓重点,重点抓;抓及时,及时抓;抓经常,经常抓;抓反复,反复抓。我们知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就是从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就是从节约水电、捡起脚下的废纸开始的。要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为规、言有范”,学校每日对学生执行常规情况要进行检查评比。同时加强对每个学生责任心的教育,必须让学生知道:学校秩序不好有“我”的责任,班级纪律、卫生不好有“我”的责任,明白个人的言行就是忠实地代表了个人形象、班级形象、学校形象。

(四)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辅助点。

 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德育教学十分优于单调说教的德育形式,让内容更丰富多彩、更贴近时代,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将更大、速度将更快。通过“三网”(校园宽带网、闭路电视网、校园广播网)加强学生与外界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祖国,激发学生爱人类、爱祖国的情感。我们让学生收看新闻、重大体育比赛、优秀影片、党的十七大报告等。校园广播在课间播放优美乐曲,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潜在意识,陶冶了学生情操,同时也营造了课间文明。

实践证明,利用“三网”进行学校的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五)社区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生长点

 为了使五天的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在两天的社区生活中弱化,我们必须让学校德育与社区教育形成合力,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到整个社会大潮流中去审视,去实践。我们知道,德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开放性。学校不是世外桃源,我们要让学生参与认识社会生活中真善美,所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活动或者让社会教育进驻学校。如:定期与不定期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要求和建议,科学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步骤、重点,使家长与学校达成共识。请综合治理办公室、派出所领导来校作法制报告,请部队官兵来校作军事报告,加强对学生爱国、国防教育,也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社区,走进部队,走进工厂,走进纪念馆,走进少教所„„去亲身实践,去亲身体验,去亲身感悟。

当然,搞好学校德育工作要因校、因时、因人而异,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更新德育的观念与方法,让德育扣住学生的心脉,让德育扣住时代的脉搏,学校德育工作一定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农村学校校园的绿化、净化工作比较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正逐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件事关学校长足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受教育质量的工作,是一所好学校的必备条件,所以它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说,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学校的管理者,他们都已经认识到:校园处处是课堂,学校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

然而,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形式简单、内容陈旧、投入不足等。

(二)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根据当前农村学校实际,我们认为可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农村学校校园文化: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必须真正认识校园文化在促进学校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活泼主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精英教育”回归到“大众教育”的原有位置上,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倡导中小学校园文化,广泛宣传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加强规划,强化管理。这是保证中小学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只有立足学校基础和社会发展现实,站在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做好校园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充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诸要素,促进它们和谐、协调、顺畅地进行密切配合,促进校园文化的提升。

3、增加投入,改善设施。美丽的校园和完备的校园文化设施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学校在排除危房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美化绿化校园工作中,一定充分考虑和体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形象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发挥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注意发现、培养本校人才,发挥教师作用,参与建设、丰富、活跃校园文化活动。

4、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校园文化组织机构建设,是队伍得以发挥作用的组织保证。科学的校园文化组织机构,能强化管理,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因此,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对于正常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在校园内设置“硬性”的文化标志,比如标语类:其内容要体现与时俱进,要创新隽永,尽可能减少禁止类、训导类的标语上墙而改用关怀、激励性的语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要体现师生平等的观念。提倡人文性短句上墙;展示类:展示的各类作品;公告类:学校惩罚性公告、各类各级荣誉公告、学校的各类骨干教师、学生优异分子表彰公告等;宣传类:宣传关注国家政策法规,身边时事。

6、学校文化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有统一的主题,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彰显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以上是根据当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一些思考。

三、积极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陈旧的教学方法,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目的只 3 有一个,就是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以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为目标,摒弃“精英教育”的误区,特别是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并且围绕“学困生”制定教学计划,要唤醒他们的成长,关爱他们的生活,抚慰他们的心灵,树立他们的信心,培养全体学生成为有知识、会学习、会做事、会做人的合格人才。

首先要树立三个基本理念:一是“学生主体”的理念,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三是“全面发展”的理念。这三个理念在课堂上的落实情况将会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之一。

(一)大胆实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法。

1、课堂自主学习要突出三大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小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产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

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倡导全体参与体验。

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自主学习的四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过关

预习模块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老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做预习笔记,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这个过程既有自主学习、自悟,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统一的解答方法和答案。

展示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生就自己的预习展开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这里的分配任务就是立体式教学的体现,小组领到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示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者受到启发,又产生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条线变成立体式的网络,课堂容量加大,学生的理解、掌握、体会更深、更透、更快。

反馈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反思总结,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全面、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过关模式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过去一周中学科的重点知识和学习过程中暴露的易错 4 点、易混点而设置的问题,明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采取月考制,认真进行对比、总结。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与办法

1、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宣传发动。①开好四种会议:

教师大会:宣讲方案、全体动员,全员参与,明确目标和任务。学生大会:分析得失,讲清课改的目的和具体做法。

骨干教师会:学科骨干、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形成共识,起带头示范的作用。家长大会:正面宣传解释,展示汇报课改课,形成正确导向。②通过多种渠道(英特网、电视媒体、报纸等)进行宣传造势。③积极打造校园文化,营造一种浓厚的课改氛围。

2、教室的布置和分组办法

各班按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小组,学习小组要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情况,每组都要有学习优秀者,得力的小组长,有会讲的会写的,对小组长要进行培训,教室里的黑板要进行初步分块,激励标语要醒目,要有小组评比栏等。班级管理的工作进行细化,环境卫生、公物保管责任到人,工作常态化,同时各班须成立学生帮扶配对小组,要有帮扶目标。

3、教师培训提升

组织教师认真读好一本书(课改方面、学生管理方面的业务书籍),每周每个教研组至少上一台公开课,评课内容进行公示,教师业务论坛以教研组为主体开展,内容可以是教学方面,也可以是学生管理方面的,由教务处牵头,由各教研组轮流主持;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并进行张贴。

4、逐步将作业过渡到预习笔记、反思录和纠错本

预习笔记是让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体会,让学生把有价值的内容记录下来,养成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会、学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又通过搜索信息,整理重组的过程,更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为展示课做准备。

纠错本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的,遇到有疑难的问题,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记录整理,这些问题一般要求在课堂上完成。

反思录是对知识的再加工、感悟、归类和拓展的整理,为学生今后的复习指明方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考评组的评价、本教研组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

教师可根据具体的要求,考虑时间的分配,适当进行时间的调整,但必须达到预习的效果。

学校管理,内涵十分丰富,以上只是从三个方面谈了个人的一点认识。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核心是如何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工作效率,完成目标任务;不仅如此,还要如何提高学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谋求生存发展,实现资本增值。因此,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就要关注学校在市场中的地位,做到“内外兼修”;就要强调服务、竞争和创新,谋求主动发展;就要努力去满足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誉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份额。

第四篇: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 范源清

【内容摘要】: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社会飞速发展,信息交流手段和方式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如何以育人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中职学校面临的的重要课题。文章揭示了当前中职学校受传统学校管理观念的影响存在了一些问题并就如何结合当前形势创造性地开展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提高中职学校育人成效几点思考。【关键词】: 中职学校 学生管理

以生为本 家校结合

中职学生很多是中考落榜者,他们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学的冷落、老师的忽视、家长的指责,可以说是万般无奈地走进中职学校大门,低声下气地成了中职学生。在当前全社会“重普轻职”、“重分数低技能”的大环境影响下,中职学生较其他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违规违纪等不良现象。

一、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面对知识基础差、生活习惯差、自控能力弱、家庭问题多的中职学生群体,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弊端明显。经分析、概括,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管得过严,人文关怀不够。

受传统学校管理观念影响,中职学校普遍认为,要想变“不想读书,不会读书”的初中学生为“知识学习有进步,技能训练能刻苦”的中职学生,必须加强 “管”,管不严就会出事,管不好就出问题。因此,管字当头,严字把关,甚至把“扣”和“罚”当作武器,逼得学生学习不安,生活不定,整天惶恐不安。

据报载,某中职学校规定:为防学生早恋,男女生不得单独说话;为确保安全,任何学生任何时候上下楼梯必须一步一台阶;为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上课 睡觉学生一律取消中(晚)餐„„本以为这般“严防死守”的管理,一定能创造学校良好的教育秩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勤学、守纪、文明、向上,可万万没想到学校还是问题常出,小事不断,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意见有增无减。可见,视学生为”机器”,甚至把学生当作“对手”和“敌人”,不

考虑 学生的心理感受,缺乏人情味的死板管理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二)管得过多,教育疏导不够。

一些中职学校领导及教师在管理过程中总觉得中职学生就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都是“满身泥”。他们认为,对待满身泥的问题学生,如果不加以全天候规范,不予以精细化约束,就不可能发生改变,就不可能思想变优秀,行为变端正,认真学习、提高成绩也就成了天方夜谭,根本是不可能的。

通过与中职学生谈话得知,有的学校发现学生理了个性化发型后,会在学生大会上进行所谓的不点名批评,让该学生出丑;有的班主任老师发现学生课余时间低头“玩”手机,会轻手轻脚走过去“偷 看”,甚至向学生家长告状,要求家长收回手机等等。这样,管理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个性和隐私,置学生的自尊心于不顾,忽视学生的真实情感,不考虑学生的逆反心理,过多、过份、过度地管理,往往无功而返,并最终导致没有问题的学生反而逐渐成了问题学生,原本的“问题学生”问题更多了,更严重了。

(三)管得过紧,怱视生命教育

为提高规范教育的可操作性,再将各条规范具体化,并将各班学生遵守规范的情况进行量化打分,作为评选“星级班级”和“优秀青少年”的主要依据。在规范评比过程中,各班又建立了班级考评制度,周周有评比,月月有总结,班主任的眼睛盯在学校的记分牌上,学生的眼睛盯在班级评比的“星”和“美”上,每周一节的班会课,就成了评比和总结的主阵地,“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课堂的主旋律。这些做法,是不少班主任的经验之谈,并为自己规范教育的有效性沾沾自喜。课间十分钟,你会看到校园的每个角落都站着一些学生,他们羡慕地看着周围的同学们玩耍,自己却不参与其中,连地方都不挪动一下,当我们看到全校几千名学生排队时鱼贯而出,毫无声响时,老师们是否想到:我们在为自己规范管理的成果沾沾自喜时,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过学生生命的真正需要呢?这就还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本,张扬个性,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四)管得过死,学生没有活动空间

不要把职校生管得过死,有的职校怕学生在外闹事,尽量减少学生在外的时间,采用连休制,参照普通高中的做法,结果学生在校憋得慌,想尽办法出去,老实规矩点的老是请假,调皮活络点的老是爬围墙。而有的职校还是采用双休制,发生这种情况却很少,也不见得学生在外闹事。怕学生闹事,堵的方法是不能长久的,只有合理的疏导才是上上策。试想长时间呆在同一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一股子气憋在心里,应该给予时间到外面发泄一下,况且让职校生多接触社会更有利于扩大视野,增加见识面。

(五)管得过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长期以来,我校不可谓不重视德育。每个学期,我校都制定详细的德育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德育活动,可谓“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如果是重大的德育活动,我校还要制定专题活动方案,加强落实。时代变了,网络高速的发展德育如果脱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只能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空洞地说教。学校传统的德育工作内容、惯用的德育手段与途径,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和号召力,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研究传统道德和时代特点的衔接问题,赋予传统道德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想教育落在实处。在实施德育量化过程中,必须以尊重学生、教育学生为前提,教职工切不可滥用手中的“黄牌”。

二、对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有领导曾在非正式会议上说:“教育好一名中职学生就等于社会少了一个流氓,办好一所中职学校就等于国家可以减少一所监狱。”此话听起来似乎感觉有点夸张,但其用意显而易见,中职学生管理不仅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学生管理成效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和学校办学水平的 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较其他学校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那么该如何结合当前形势创造性地开展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提高中职学校育人成效呢?

(一)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中职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朽木难雕”,难成大器,而自我菲薄、自卑自弃。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真正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和尊重,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多关爱,多鼓励,所言所行以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底线要求,以促进学生快乐发展为标准准则。以生为本就是要

减少过多的“刚性要求”,适当增加“贴心服务”,顺应学生心理、生理变化的规律和需求,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以高尚炽热的情感感化学生,逐步培养学生自信心,确立人生追求目标。以生为本要求管理者冷静、机智地面对学生“犯错”,既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又考虑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教育批评学生有理有据,适度适当,杜绝“治病伤人",力争“治病救人”。以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学校的

够接受。这是因为,管理制度虽然严格,管理手段却比较人性化,加之建立健全民主的管理机制,抓好制度管理中的公平、公正环节,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学生求情、家长说情而失去原则,影响规章制度的执行。另外,学校团委还经常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转变单一教育方式,采用多样化活动体验

大部份职校生除了学习基础差外,个人素质修养也较欠缺。所以中职学校除了要让学生学会一门谋生技术外,更要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事之道。坚持职业道德教育与技能培养并重的原则,注重培养敬业、合作、诚信、务实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但是职校生因为经历了较多的失败,听到的是许多批评的内容,厌烦了罗里罗唆的说教,所以职校老师如果采用的还是原来那种单一说教的教育方式,效果可想而知。职校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让学生自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如在班级里通过辨论赛、演讲比赛、以寝室为单位的篮球赛等活动培养小团队精神;通过综合实践课、运动会、文体周等活动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开展野炊或素质拓展训练亲近大自然等。

其次体验生活,给自己正确的人生定位。如加强班级交流、校际交流,邀请优秀毕业生讲述奋斗的历程或社会成功人士的经历报告,观看主题片,体验人生,正视自己。如我校举行的法制教育讲座、企业家创业史讲座、服刑人员转变历程报告会等等。

再次学校、家庭带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老师、家长甚至社会相关人士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包容学生的一切,给失败学生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我校评出的“十大”我最喜爱的老师——陈娟老师,平时总能看到他在学生群中的身影,和各种学生在一起有说有笑、侃大山、打篮球、下象棋和散步等等,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既和学生增进了感情,又让学生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

(四)结合当前市场的需求,全面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普遍不高。教育教学工作问题和

矛盾突出,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异常艰难。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提高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中职教学改革根本目标。在教学组织手段和方法方面,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同时,进行课堂组织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状况是进行有效课堂组织的必要条件。职校生之所以会死心塌地来职校读书,除了学习成绩差考不上普高外,最重要的是想来学校学到一技之长而获得谋生能力。如果在学校里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他们的心就安定不下来,时刻准备要换个地方。这就需要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课堂教学任务目标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组织实施,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任务目标。为此,学校把教学管理与督导的重心放在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实施方面。“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教学原则早已成为我们的共识。

其次,应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加强实用课程的教学。例如,我校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特别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多次组织专业技能大赛,并组队参加全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不仅以此种方式检验了教学成果,而且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就业的“直通车”。竞赛中涌现出的“技能高手”,凭借着其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心理应变能力,得到企业的青睐。

另外,学校在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还依托行业优势,与 20 多个企业合作,实现了校企、工学的对接。学生在校内的实训环节完成后,必须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体验真实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必须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培养,是使学生由课堂和学校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重要桥梁。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对于学生、企业和学校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的举措,既对学生有利,同时对企业也非常有利。

同时,辽宁省建设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总站、辽宁省建设厅颁布培训中心培训基地和大连市城乡建设培训中心设在学校,负责起大连市建设行业60 余万管理、技术、技能人员的持证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任务。学校在承担社会培训的同时,为在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提供了方便,使得学生毕业就能拿到岗位证书上

岗,上岗就能独挡一面,深受企业欢迎。

(五)家校结合,形成共识,学生管理就能如鱼得水

学校教育的“5天”加上家庭教育的“2天”'会等于多少?答案取决于家校教育的协同程度。如果家长和老师思想不统一、要求不一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矛盾、背道而驰,那么答案肯定小于7天,甚至可能小于5天或更少;如果家长和老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步调一致、合二为

一、相得益彰,那么答案肯定等于或大于7天。作为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及老师,要主动联系家长,坚持联系家长,与家长形成共识,增强教育合力。期初、期末或遇重大事情时尽可能登门家访,平时可采用电话、校讯通等形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与联系,通知家长来校谈话时注意方式方法,这样,家长和老师双方对学生的了解才能全面、深入、准确,从而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管理者要从学生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理解学生心灵世界,使学生把老师看作是真正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好老师”,而不是一打电话就是告状的“坏老师”。相信有了学校老师的积极沟通和真诚交流,家长一定会更加支持学校工作,学生管理就能如鱼得水,更加顺利有效。

(六)引进市场经营观念,提供人性化服务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职校生看上去人高马大其实只有十六、七岁,年少气盛,在家里是大人们的宠儿,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所以职校老师不能把他们跟自己生活的年代相比,要充分考虑他们享受惯了安逸的生活,吃不起苦,受不起累,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关心又要扶持。职校要引进市场经营观念,一方面把他们当作服务对象看待,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如冬天提供热水,做好学生的保暖措施,夏天要想办法驱除蚊蝇,为学生做好降温工作。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自食其力,如教育学生如何合理消费,如何保健,如何与人打交道,学会洗衣整理内务,烧水做饭炒菜等日常我们看似简单易做的事。这方面在我校己有许多成功例子,如之星、婆婆妈妈型班主任——周仙菊老师手中经常带着两个笔记本,一本记着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一本记着学生的用钱记录,周老师虽身兼两个班的班主任,学生的流生率却几乎为零;还有之星、省道德楷模——王林玉老师心里总是装着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对学生总是问寒问暖,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每天都是快快乐乐的。

所以把学生群体当作你开发出来的市场,只要你耐心去经营,给予人性化的服务,这片市场永远稳固地属于你。

总之,中职学生管理就是要突破传统观念,只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获取未来的谋生能力,我们就要去改革,去尝试。

【参考文献】:

[1]魏秋菊;浅谈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2]廖燕飞;理科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3)[3]万玮;“震撼式”教育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朱德华;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9(9)

[5]李海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 建立和谐班集体[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3)

[6]徐菊凤;以人为本的中等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0.[7]梁建强.闫少雷;浅谈中职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J].职业教育研究,2014(8)[8]姜建宗;谈职校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J].职教育研究,2013(12)

第五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精致淮北魅力卫校

----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

淮北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建设“精致淮北”的目标,其实质就是要建设一个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产业精良之淮北,建设一个人文荟萃、特色彰显的文化精深之淮北,建设一个山清水秀、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精美之淮北,建设一个干群齐心、用心做事的作风精细之淮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卫校又能做些什么呢?

以我之见,其中打造“精致淮北”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把工作做得更加“精细化”。而精细化管理强调将工作做细、做精,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管理理念,是可以复制、模仿、延续的管理技术。

在这里借用企业管理中的一句话: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数字化,把数字化的事情信息化。之所以借用,是觉得对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有着指导性功用,甚至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初期,我们可以完全将其迁移过来。在学校精细化管理中,它必须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有必要将常规管理进一步引向深入。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到位并尽职,目的在于把大家平时认为的小事琐事做到尽善尽美。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也就是说,对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细致,好了还要求更好。当然,要想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领导就必须首先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并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认识,拒绝唱高调,喊口号,凑热闹的虚假表现,脚踏实地地从细微处入手,真抓实干。要坚决克服好大喜功,心情浮躁,1

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的不良现象,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搞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务求精细,务求实效。其次还要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学校是靠学校精神来维系与支撑的,然而这种隐形的力量却需要学校在每一个管理的步骤上都做到精心,进而让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志成为学校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学校必须把这种无形的理念引申到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之中,这样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才能有保证,有灵魂。要养成教师注重细节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教师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了职,才能实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可喜局面。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因此,我们只要树立了精细化管理的先进观念,教师也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就具备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二、辩证地处理好“精细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关系,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保证。

不少人以为,精细化管理是以刚性化制度管理见长的,而人性化不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精细化管理也不能违背这个总体原则,因为过刚则脆,过柔则瘫,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后果。所以,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差异,又要看到统一,反对出现“唯精细”和“唯人文”的极端主义倾向。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教职员工放在主体地位去考虑,把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当成核心内容,关注师生的自身发展。教育教学活动有着其内存的规律,个性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之一,要适度主张教师个人特点的发挥,注重教师个性的张扬,还要学会给他们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以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行交融,自觉淘汰那些 2

不合时宜的怪异举动,达成统一的认识,共同进步与提高。因为我觉得集思广益才能最终形成合力。

三、制订精细化的管理方案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起点。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起点是必须事先制订好精细的管理方案,必须从小事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把管理方案做实做精做细,让学校管理照章行事,规范有序。在现代管理中,实行目标管理已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因而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也必须制订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校长应该有效地阐明自己的办学理念,把自己的办学远景与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很快地在领导集团中达成共识,并据此再次建构各部门的具体目标,明确管理的方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至于出现埋头苦干,却如苍蝇一般满墙乱撞,整个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阶段性,缺少必要的统筹安排,只疲于应付上级检查的可悲局面。相应地,在各处室的协调领导下,班级,教研组,教师制订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学期计划,才能做到人人操心学校事务,人人关心教育大局的可喜局面。另一方面,学校要细化部门和年级的职能,强化年级的责权利。部门主要负责全校性相关工作,负责督查、协调、服务,年级要对师生的常规管理负责,要具体到对教师的师德师能全方位考核,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检查等。部门和年级各司其职,不缺位,不越位,达成“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标。

四、完善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对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是精细化管理的保证。如果缺少了对管理过程的有效监控,那精细化管理就回到了粗放型管理的老路,精细化管理必须有监控,在监控中反思,在监控中修正,从而实现在监控中的提高。

尤其是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面对有鲜明个性、各有特点的广大师生,一定要有效的监控其成长过程,及时沟通与修正,让其少 3

走弯路,顺利成长。在我看来,除了我们常说的制度建设而外,更为主要的是操作好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因为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人去很好地执行,其作用和效果也根本得不到预期。为此,我们加强学校人教科和督导办的督察和监控工作。这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怕要算考核与检查了。学校工作涉及的面广,事情较多,为了做好各项工作,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制订具体细致、科学全面、操作性强的考核方案,特别要重视抓好量化考核,并将“定量”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在考核中要体现多元性与发展性的导向,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进而形成一种利益导向下的良性机制。当然,这种所谓的考核,在经常性的检查中,可以解决各类人员上岗到位等“出工”的问题,但要解决“出力”的问题,还必须严肃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而根据履行职责的优劣进行适当的奖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淮北卫校教职员工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真正实现“精致淮北、魅力卫校”的口号。

下载学校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学校委托管理的几点思考(精选五篇)

    关于学校委托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学校委托管理的含义 委托管理是地方政府以契约的方式,以第三方评估为基础向教育中介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引入跨区域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区域内的薄......

    学校有效管理策略的思考

    学校有效管理策略的思考 磁村中学 路传新 管理也就是既管又理。管就是负责,约束。理就是梳理,协调。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程序,组织和领导他人去有效工作,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学校管理中的换位思考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如果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甄别事情的曲直和真伪,互相换位思考的话,则可以化解许多矛盾,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和合作的氛围。......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模版)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思考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 一所学校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校长必须有符合学校实际的主体办学思想。得益于市教育局的安排,我校自07学年起与哲商小学成为结对......

    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要求学校管理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以规范的操作、多元化发展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

    关于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思考2007

    关于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思考2007-09-22 16:49 我校从2004年5月1日至2007年用了9年时间集国家.当地政府以及学校投资600百多万元,建立阿勒泰市第一所民汉合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彻......

    关于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思考

    aa 关于农村小学学校管理的思考 叶成兵何莲芳 内容摘要: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

    浅谈农村初中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谈农村初中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步步走近,农村城市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使得地处城乡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