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平远县八尺镇卫生院
(2011年8月24日)
一、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本药物采取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办法,并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价销售。因医生用药习惯和群众需求还存在部分非基药,但将按照上级要求努力全面实行基药销售。
(二)卫生院的改建工作:为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我院卫生院改造建设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共筹集资金200多万元,目前正在招标改建中。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认真完善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管理工作,至2011年上半年,建立居民信息录入12717人。认真做好乙肝疫苗免费补种、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项目活动以及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工作,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及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其中老年保健管理1358人次,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302人次,糖尿病规范管理88人,完成重性精神病规范管理48人的任务。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我院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紧紧围绕改革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1-
作,召开了医院的专题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了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成立了综合改革推进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岗位竞聘工作方案要求,正在全面开展竞聘上岗工作。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因受医院的业务、经济、人员配套等因素制约,卫生院发展仍有较多问题和困难。
二是由于卫技人员、医疗设备缺乏,健康档案信息采集困难。健康体检意义不大,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建立健康档案难度大。
三是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如妇幼、检验、医学影像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人才较为明显。
四是财政投入仍然不足,医疗设备更新步伐较慢。
五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作协调衔接不够到位,因县财政配套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的差价补偿资金不到位而影响资金周转。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医改工作全面开展,按照原有人员即要开展日常门诊、住院工作又要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希望能按照编制安排人员。
二医改已明确卫生院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的非盈利性的医院,政府应加大投入,购置一些必配的医疗设备。
三希望有关部门做好协调衔接工作,简化程序,让各项补助能及时到位。
第二篇:在全省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在全省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省卫生厅厅长
省医改办副主任
隋殿军
(2011年8月10日)
同志们:
按照国家和我省深化医改工作的部署安排,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即将全面实施,并将于9月底前结束。各级卫生部门,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实施综合改革的主体,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实施步骤、明确操作规范、明确评价标准,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积极稳妥加快推进各项改革,确保在规定时限内达到预期效果。
一、尽快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目前,省编办已经按照《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核准批复了以县(市、区)为单位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数量。在此基础上,各地要分步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是由县(市、区)卫生局会同同级人社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依据《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工作指导意见》,尽快确定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设岗位和人员配置。
二是由各县(市、区)卫生局牵头制定本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选拔聘用方案》,并遵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辖区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聘用工作。副职的选任方式,按干部管理权限,由各地自行确定。
三是由确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在岗人员清查核定工作,确定具有竞争上岗资格的人员名单。
四是按照已经确定的机构岗位设置类别和资格条件,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主组织开展机构内人员竞争上岗工作。
五是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竞争上岗工作结束后,如未能满岗,则由县(市、区)卫生局负责汇总辖区基层机构的空岗数量和岗位需求,并会同同级人社局共同制定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方案,统一进行公开招聘工作,补足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六是在定岗竞聘中未被聘用的人员,由机构主要负责人负责对其开展宣传动员、稳定思想工作,同时,依据《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聘用人员分流安置办法》,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对未聘人员作出妥善安置。
以上各项工作各县(市、区)应在8月25日前基本完成。
二、加快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分配制度 在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各县(市、区)应按照我省《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着重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由各县(市、区)卫生局会同同级人社局、财政局,以2011年1-6月份机构服务状况为依据,共同核定7—12月份辖区内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任务量,作为今年6月30日起我省启动基层综合改革到年底的半年时间里,对基层机构的考核依据。
2011年末,各地按照要求,核定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2年的全年任务量。
二是由各县(市、区)卫生局会同同级人社局、财政局,依据《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吉卫联发[2011]42号),细化制定本县(市、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和考核评价标准,建立起辖区卫生局对所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机制。
三是由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本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和考核评价标准,尽快制定机构内部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方案,加快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四是各县(市、区)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应按照我省《关于印发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的通知》(吉人社发[2010]26号)要求,联合制定本地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兑现绩效工资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方式方法。
以上由各县(市、区)卫生局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牵头制定的实施方案、实施办法,要求9月底以前全部出台。
三、建立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 按照计划,今年9月底以前,我省将完成包括203种省增补品种在内的共510种基本药物的集中招标工作。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依据通过集中招标确定的基本药物剂型规格、生产企业、采购价格等,通过省级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网上交易、自主采购。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着重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在我省尚未组建市、县两级基本药物专业管理机构或专职队伍之前,各市(州)、县(市、区)卫生局要在局机关正式人员中,于8月15日前调配确定一至两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辖区基本药物管理工作。
二是各县(市、区)卫生局代表辖区医疗卫生机构要尽快与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签订委托协议,认真履行法定程序,以免影响本轮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正常启动。
三是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使用基本药物的医疗机构要确定2-3名基本药物网上采购专兼职操作人员,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负责对全省网上采购操作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
四是今年四季度,省卫生厅将按照计划,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体从业人员分批次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基层培训人员的组织工作由各县(市、区)卫生局负责。
五是各县(市、区)卫生局要按照规定,组织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阶段性基本药物用药计划,并按时上报给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省卫生厅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全省基本药物用药需求,并形成采购计划,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将依此计划组织实施采购。
以上各项工作要在9月底以前完成或进入实施中期。
四、建立稳定长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目前,我省已确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各县(市、区)卫生局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紧紧依靠当地财政部门,积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在当地财政部门的部署下,统一设立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汇缴户”和“基本支出户”,并与县(市、区)财政局主动做好对接工作。
二是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准确掌握机构收支“基本支出户”项目的构成明细,以及各项收支项目的核定原则、标准和方法,按照要求,加快建立起与我省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相适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新体制。
三是各县(市、区)卫生局负责辖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的统计核算工作,并于每月10日前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市、区)财政局核对一次资金和账务,同时,向县(市、区)财政局提交基本药物收入上缴计划。
四是各县(市、区)卫生局要按照国家新出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切实加强对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管理。同时,按照财政部门编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收支计划》,加快推行收支预算管理。
五是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本末,要按照要求编制完成机构下一预算建议草案,上报辖区县(市、区)卫生局审核汇总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建议草案,报请同级财政部门审定。以上各项工作,除编制预算建议草案外,其它各项工作均要求在9月底前完成或实现常态运行。
同时,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要认真按照我省即将出台的《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实施方案》,积极配合当地发改、财政部门,牢牢把握国家规定的时限要求,在10月31日前,各地以县(市、区)为单位完成债务清理核实、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和数据库工作;在12月31日前,完成债务认定和剥离给县(市、区)政府工作。
此外,我省还将于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行一系列旨在强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建设的措施办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要同步做好贯彻实施工作。
五、加强督导,抓好落实
一是各市、州卫生局要加强督导检查。各市州卫生局一把手要亲自负责,亲自组织,亲自抓好落实,保证按时完成改革任务。要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将每项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员直接负责。新拟聘院长要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订综合改革目标责任状。要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层层建立包保责任制,加强对基层综合改革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要求推进到位、落实到位。二是省卫生厅决定成立基层综合改革工作推进组,下设农村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推进小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改革推进小组,以及3类9个专业指导组,切实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各市、州卫生局要同时抓好全年医改任务的落实。目前,2011年时间已经过了大半,距离省卫生厅和各市州签订医改目标责任状的完成时限越来越近。签订的医改目标,是个硬任务,年底以前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市、州要按照省卫生厅和各市、州签订的医改目标责任状,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将每项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和单位,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切实把每项工作都推进到位。
同志们,我省基层综合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全省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广大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进,加快建立起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不断推动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三篇: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汇报
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工 作 汇 报
一、基本情况
(一)县情概况
长垣县地处豫鲁交界,东临黄河。全县国土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辖10镇4乡4个办事处,600个行政村,83万人。是全省十个省直管试点县之一。
近年来,长垣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营立县、特色兴县”,确立了“建设一个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一个战略”(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提升“一个载体”(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的工作思路,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起重机械名城”,跻身中国中部经济百强县、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全国十佳全民创业示范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
(二)县卫生事业概况
长垣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27个,其中民营医院1个(河南宏力医院),乡(镇)、办事处卫生院19个。现有人员361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13人,正高职称82人、副高职称80人、中级职称478人、初级职称1668人;博士1人、硕
开展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探索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即时结算。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2011年底在全县全面实现新农合IC卡管理。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全县19个乡(镇)、办事处卫生院全部使用了基本药物目录,落实了零差率销售和网上采购;对药品价格进行了二次议价,使药品价格普遍降了10个百分点;按一品一规重新修订了基本药物目录;并实行了转配送。前6个月运行情况: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各乡(镇)、办事处卫生院业务收入降低5.9%;药品收入下降12%;门诊人次上升7.2%,出院人数减少10%,次均住院费用上升5.2%,次均住院药品费用下降6.04%,次均门诊费用下降12.60%,次均门诊药品费用下降13.03%,日均住院费上升3.32%,住院床日减少8.49%。减少群众药品负担200余万元。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展顺利。按照《长垣县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暂行)文件要求。对乡(镇)、办事处卫生院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落实政府投入,建立了长效稳定的多渠道补偿机制,调整基层服务收费;全面落实绩效工资,建立体现绩效的分配激励机制。
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从8月1日起,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执行《2011年河南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目录》,并通过河南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向中标企业采购中标药品。供货中标企业按照药品供给程序和配送协议合同约定,按时、保质、保量送货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是对乡(镇、办事处)卫生院的人员编制、在岗人数、实际职工数进行了核定,按照上级政策对符合标准的人员允许提前退休,离退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用,财政优先保证。对非在编未聘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与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补办企业养老保险,并按《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超编人员财政不予补助,所需经费由单位调整内部分配结构、增加医疗净收入等解决。三是联合财政部门对前几年卫生院全年总收入、总支出以及药品收入和药品支出以及人员经费做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分别对各项收入与支出做了对比和汇总,争取财政支持。四是实行绩效考核分配机制。依照《长垣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负责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依照《长垣县卫生局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分配指导意见(试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内部职工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考
78-
第四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实
施
办
法
为切实做好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自治区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办法》(新政办发〔2011〕107号),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
按照“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的要求,坚持保障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保障医务人员合理待遇的原则,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积极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医改的成果。
二、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其诊疗科目、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与其功能定位相适 应。
1.乡镇卫生院要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的通知》(新卫农卫发〔2008〕10号)的要求,设立完善急诊科、内儿科、中医科、外科、妇产科以及医技科室等,并在中心卫生院设置口腔科,负责向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村卫生室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政府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承担辖区内居民的健康保健管理等工作。主要负责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和住院诊疗,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医疗护理,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双向转诊、康复服务等,并通过组建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等形式,不断扩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
(二)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管理,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合理设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确保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占总岗位的90%以上。
(三)充分发挥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
将城乡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并逐步提高参保(合)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的报销比例,进一步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看病就医。要在新农合“门诊统筹+住院统筹”的补偿模式的基础上,推行新农合病人就诊“一卡通”,提高参合农牧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
(四)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和激励机制 对乡镇卫生院在编工作人员给予每人每月平均200元生活补助,进一步稳定基层医疗队伍。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依托,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根据管理绩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五)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昌吉市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在执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遵循分类考核,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公共卫生、临床一线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建立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以服务数量和质量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人员竞聘上岗紧密结合。向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培养培训机会,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外出进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强政策宣传,使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组织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职医务人员分期分批到乡 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查房、指导工作,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三、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一)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经费
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编人员经费、培训经费、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支出,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
(二)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建立稳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人均2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断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服务数量、质量和绩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三)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
凡参加新农合的农牧民在新农合定点的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就诊,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为8元/人次,其中个人承担1元,新农合基金承担7元。参加新农合的农牧民,按照“单次补偿、累计封顶、总额控制”补偿方式,内每人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费累计补偿封顶不超过200元。
(四)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助 落实专项补助和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入仍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财 政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并建立起稳定的补助渠道和长效补助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结余按规定留用或上缴。按照《昌吉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四、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助力度
(一)卫生、财政等部门在执行乡村医生补助每人每月500元—800元标准的基础上,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1000元。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范围。
(二)卫生部门负责在核定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力和服务人员数量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由其承担,落实相应经费,并强化监管。
(三)加大村卫生室建设力度,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由新农合管理中心负责审核,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并提高门诊报销比例。
(四)卫生部门要开展多层次、多途径的在岗培训,结合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村卫生室的工作指导,鼓励和支持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逐步实现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
(五)对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和责任制度。各单位要把推进基层综合改革、建立新机制作为当前医改的一项重点工 作,加强组织领导,尽快建立分工明确、紧密配合、上下联动、定期督查的推进机制。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统筹协调的责任,卫生部门要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委、审计、监察等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承担相关职责,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
(二)强化督导检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财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强检查指导,定期进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政策。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相关单位要把推进综合改革、建立运行新机制作为宣传重点,深入挖掘推进综合改革、建立新机制的新亮点、新举措、新成效,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合理引导预期,客观宣传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医改持续深入推进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五篇: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汇报材料
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汇报材料
医改工作开展以来,我县认真组织实施、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14所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3所,乡卫生院11所),核定人员编制数为323 个,实有卫生工作人员199人。
二、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面医保。2011年全县应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人口49549人,参合人数为49264人,参合率为99.24%。
(二)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加保障能力。2011年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我县人均筹资标准由2010年的150元增至2011年的23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24元,自治区财政补助38元,州财政补助10元,县财政补助28元,个人缴纳30元。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截止10月底,共有参合农牧民9227人次应享受合作医疗补偿,补偿金额807.45万元,其中1078人次农牧民享受门诊统筹补偿,补偿金额5.4万元,2080人次农牧民享受门诊账户补偿,补偿金额1.6万元。6069人次农牧民享受住院补偿,补偿金额为800.46万元。全面提高救助水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资助困难人群参合,我县上半年享受特殊重大疾病补偿有24人,共计享受特殊重大疾病补偿金额为15.58万元。
(三)提高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就医结算。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推广就医“一卡通”等方法,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或结报,下同)。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开展自治区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加强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地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基金平衡运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发挥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引导和对费用的制约作用。医保支付比例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积极探索建立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加强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强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动态管理,建立完善医疗保险诚信等级评价制度,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服务行为。研究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依法加大对欺诈骗保行为处罚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医疗需求。
三、稳步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我县根据《关于认真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工作的通知》(新政办发【2010】91号),已及时成立了XX县实施基本药物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XX县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各乡镇卫生院成立了药事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及检验试剂采购管理委员会、采购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
大力宣传,让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知根治底。各乡(镇、场)政府及各级部门和医药卫生单位充公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真正让广大医务工作者从思想上、认识上、实际行动上到位,确实让广大的百姓从中受益。
精心组织,稳步推进试点。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是基本药物制度直接的执行者,因此我们特别注重抓好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了解制度内容,把握任务要求,按照临床药物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按要求配备使用和销售基本药物。进行零差率销售,让利于民。三是我县基本药物已纳入新农合药物报销目录,我县参合农牧民在乡镇级及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使用新农合药物目录内的国家基本药物(基层部分)的费用,可在同等补偿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进入补偿范围核算;在地(州、市)级和自治区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使用新农合药物目录内的国家基本药物(基层部分)的费用,可在同等补偿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进入补偿范围核算。四是加强督查工作。加强对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督查指导,确保医疗机构按规定配备基本药物,医务人员规范使用基本药物,按照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要求,建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体系。
四、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一)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健全农牧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明确了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是公益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二是乡镇卫生院在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服务职能,负责向农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九项公共卫生服务。防止了乡镇卫生院向医院模式发展。同时乡镇卫生院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坚持政府举办为主,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助政策,工资实行了全额预算管理。
(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培训。对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培训16人、开展乡镇卫生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183人。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扩大服务人群,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11年已提高到25元。
完善并严格执行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提高服务水平。截止目前为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8702份,建档率已达45%。到年底争取达到80%。电子建档已于10月27日正式启动,现已电子建档2098人,年底将完成50%。高血压管理3924人,糖尿病管理人达到2025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39%,继续开展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完成5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完成97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继续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2011年已完成1719人。
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根据我县实际初步拟定县人民医院为改革试点单位,探索建立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着力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县医院积极与上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在提高自身医疗水平的同时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带动乡村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帮助乡镇卫生院加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安排30多名医务骨干人员到县医院进修学习。坚持病人为中心,完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方便群众就医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XX县“三好两降一满意”活动方案》和考核细则,县乡(镇)两级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门诊诊疗流程,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候诊时间。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群众满意。
制定并落实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等行为,对医疗、用药行为实行监管,县乡两级主医疗单位全面 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完善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管理、采购和价格管理,医疗设备实行集中招标采购、药品实行了根标采购或网上采购。加大对开“大处方”行为的查处力度。
县医院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加强和完善医疗服务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治理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XX县卫生局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