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教处计划
大悟三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科教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配合学校整体工作思路,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以“教育科研与课堂教育紧密结合”为研究中心,以“在实践中研究,聚焦课堂”为实施策略,以“三个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为宗旨,努力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稳步开展,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和能力,为提升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作出贡献。
二、工作任务
1.继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宗旨之一就是要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教科研工作应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为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促进课程改革走课堂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课程改革取得更大实效。2.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要确保教科研工作
落实“三个服务”的宗旨,必须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使课题研究达到有序性、有效性。3.加强学校教科研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层次合理、干劲足、水平高的教科研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4.加强教科研管理5.积极参加各类评比
根据市教科室今年的工作意见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为提升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作出贡献。
三、工作措施
1.重学习,确立新观念。
充分利用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确立新观念,即教育科研必须主动适应学校乃至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的新观念,必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新观念,科研必须与教研、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新观念,必须与学校的办学思路相配合的新观念。
2.抓重点,科学规划教科研各项工作。
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课题研究与管理。本学期教科研
工作应把握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教导处联手,开展说课、观摩课、听课、个案评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我校“轻负高效”的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另外,在重点实施课题研究的同时科学规划好学校教科其他方面的工作,使学校教科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3.重实施,确保工作有实效。
坚决杜绝工作中的两头热中间冷(开学工作计划热,学期结束总结热,中间空白,缺少实际行动)的形式主义现象。尤其是课题研究要精细操作,要做好教科研工作记录,每学期要进行阶段性汇报,工作要扎扎实实,确保每一次的活动都能有实效。4.抓管理,确保教科工作长效发展
教科研工作要发挥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应有的价值,必须加强管理,各项工作写成计划并不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学校教科室要坚持管理,不能一阵热一阵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科工作稳定发展、长效发展。
四、工作安排九月
1、制定科教活动计划。
2、对所有电教设备进行登记、清理、维修。
3、从本月起,每周四晚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知识培训。(文理科分开)十月
1、组织数学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竞赛。
3、组织理化生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竞赛。十一月
1、组织一年级英语说课竞赛。
2、抽查各科使用网络教室和多功能教室情况登记。十二月
1、检查各电教班设备情况,做好登记。
2、汇编教科研论文。
3、做好文字资料的有关工作。元月
总结科教工作,结合上级按排随时调节。
三里中学科教处二00七年九月
第二篇:2009科教处总结
2009年工作总结
科技教育处
2009年,科技教育工作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厅长和有关厅领导的指挥带领下,在厅机关各处室、二级单位和各市交通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四化”管理,继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实施我省交通科技、教育与培训及信息化发展三个五年规划和计划,较好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为交通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技术支撑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充分研究和把握未来交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集中力量支持对行业或区域交通发挥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牵动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大重点科研项目实施力度,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全年完成科研项目57项,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共有28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有6项成果内容被列入我省地方标准规范。积极申报交通运输部联合攻关计划,有4项科研项目列入,是有史以来承担部联合攻关计划项目数量最多的一年。全省交通科技研发中心主体框架基本完工,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济南)挂牌成立,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建设经费资金支持900万元,科研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注重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交通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基础。
二、扎实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根据厅党组对交通信息化建设新的要求,坚持以“四化”管理促进交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交通“四化”管理。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山东省交通信息化2009—2011年建设方案》,先期开展了相关基础建设工作。按照交通行业“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的要求,制定下发了《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交通信息化建设。全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和非现金支付系统建设进展顺利,济青、京福、济菏高速公路实现全程视频监控。结合迎接交通运输部2010年“十一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工作的开展,编制下发了《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迎检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案》、《山东省高速公路异常路况信息报送和发布管理办法》和《山东省高速公路异常路况信息报送和发布值班规定》等。启动全省交通运输现代化、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区信息化试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全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和非现金支付系统建设,做好厅机关电子政务系统升级改造和公路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运营维护工作,加快全省物流信息平台和交通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进程。
三、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制定下发了《山东省交通节能减排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在全国交通行业率先提出了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体系,并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监测考核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能办函[2009]27号)的要求与省部进行了有效对接。开展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推广,宣传培育节能减排工作典型。积极向交通运输部推荐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经评审,我厅推荐的5个项目分别列入交通运输部节能示范项目,由我厅推荐的青岛港荣获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并获省政府奖励100万元。成为获得省政府节能突出贡献企业奖励的唯一一家非工业企业。认真落实省政府下达的2009年部门节能目标任务,推动全省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水平。做好济青南线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广泛开展考察调研,进一步完善方案设计,严格招投标管理程序按照交通工程招投标相关程序要求进行招投标工作,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四、狠抓高速公路服务区整治改造,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坚持服务区整治改造与拓展高速公路服务功能、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相结合,坚持整治改造与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升公路运输竞争能力相结合,坚持整治改造工作与建设城乡一体化交通、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合理确定服务区专项治理整顿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按照规范管理,提升服务的原则,创新分类管理模式,先后制定出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分类标准》、《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规范》、《山
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分类规划》、《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监管办法》等10个管理办法和标准;实施提升改造工程,拓展服务功能,统一建筑模式和VI形象设计,打造山东交通服务区的服务品牌,以品牌建设带动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持续贯彻交通人才战略,整合资源,集约管理,教育与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大交通教育与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加强厅属学校体制机制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水平和培训能力进一步提高。编制了《山东省交通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办法》,根据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厅直全年举办各类干部职工培训班100多期,完成各类培训13027人次,完成计划的137%。完成各类招生5635人,完成计划92%。目前厅属学校在校生达1.56万人,厅属学校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招生入学率和学生就业率均高于全省职业院校的平均水平。按照“四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厅属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推动厅属学校上水平上档次工作。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成功通过了省级文明单位评估,交通部示范性职业院校申报,并分别获得全国汽车营销技能大赛二等奖,全省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全省文明校园等称号;山东省交通技术学院分别获得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临沂市政府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分别获得全省德育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山东省交通干校分别获得全运突出贡献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
六、贯彻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交通行业质量管理和服务名牌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和省政府提出的“质量兴省”的要求,以“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为目标,在全省交通行业积极开展创品牌、树交通形象活动。全省交通行业有7个企业获得山东省服务名牌,6个单位通过山东省服务名牌的复评。目前,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已有山东省服务名牌企业29个。积极组织交通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交通干部职工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果。2009年交通企事业单位共有8568个QC小组注册开展活动,取得了3226项成果,成果率为38%,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248万元。有2个单位获得全国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12个小组获全国优秀QC小组;9个班组获全国优秀质量信的过班组;11个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125个优秀QC小组、21个优秀质量信的过班组、6名QC小组卓越领导者获得省和全国交通行业的表彰;36个单位、145个小组、37名个人获得厅优秀质量管理单位、小组和工作者。
七、标准计量和标准制定工作取得新进展。
进一步加强了对汽车检测机构检测设备的管理。为确保检测设备量值的准确可靠,下发了汽车检测设备年底检定计划,全年对140个交通汽车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进行了计量检定,有力地保证了汽车检测工作的开展。对312个公路实验室的检测仪器设备进行了校准,保证仪器设备量值准确可靠,为公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组织制定了30多项服务及技术标准,14项标准已报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发布。
2009年,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要求和同志们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将团结带领全处同志,虚心听取领导和同志们提出的批评和意见,积极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在新的一年围绕交通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更加踏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为全省现代交通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学校科教处工作总结
2011年上学期我校电教实验工作在学校的关心、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面完成了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下面就2011年上学期科教处工作总结如下:
一、电教相关工作
1.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的建设工作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下发〈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滚动
发展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赣教电字[XX]8号)、《江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修订稿)》精神,我处积极开展了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注册激活及管理工作。保证我校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资源使用率、资源上传率、教师参与率均达到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夏天虹主任担任了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高中物理论坛版主、高中物理资源审核版主并荣获首批“优秀版主”称号。杨剑峰老师担任了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高中通用技术论坛版主、高中综合实践论坛版主、高中信息技术资源审核版主。
2.教育技术实验研究课题工作
积极组织我校英语教研组申报《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移动教/学研究》子课题。根据《〈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移动教/学研究〉子课题选题指南》确定课题的选题,并且按照《〈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移动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和《〈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移动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填写《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移动教学研究子课题申报表》和《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移动教学研究子课题申请•审批书》。
3.现代教育技术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
我校积极参加省、市电教馆组织的各项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组织教师参加2011年全市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原“三优”评比活动)的征集评选。此次评选我处进行了校级自评和市电教馆专家的评课活动。优秀电教录像课2人次获市一等奖、2人次获市二等奖、优秀cai课件3人次获市一等奖、2人次获市二等奖优秀电教论文2人次获市一等奖、4人次获市二等奖;教学设计方案1人次获市一等奖。并且我校还荣获了电教录像课、多媒体课件两个项目的“最佳组织奖”。
(2)组织教师参加今年全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培训班,积极准备电脑制作活动。在第八届江西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中获机器人灭火比赛(初中组)省三等奖;第七届江西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1人次获市一等奖,1人次获市三等奖。
(3)组织学生参加江西省中小学英语听力竞赛。获市一等奖4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14人。
(4)协同教研处组织、开展江西省高中新课程实验优秀教案和教学实录征集工作。
4.电教教材代收费使用管理工作
本学期正常开展电化教育;无超标准收费等违规收费行为,按设区市要求进行统筹,按省有关规定购置电教教材,使用自留部分经费。并且通过了江西省中小学电教教材代收费年检,为高中电教教材代一类收费学校。圆满完成了2011年春季电教软件、学生音像教材的征订工作和款项结算工作。
5.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我校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和提升教育教学效率,科教处及电教组举办了课件制作培训班系列活动。本次培训为课件制作提高班,以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为主线,以flash为主要工具,讲解制作flash课件所需要的脚本编程知识。有效提高受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水平。
6.新课程实验实施相关工作
本学期我处配合学校新课程实验实施,自行编制了两本校本教材。由夏天虹主任编写的《flash课件技术》(我校针对教师课件制作开发的校本教材)和由张菽茗编写的《鹰潭市田家炳中学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填补了我校新课程实验中选修模块ⅱ教材的空白。
二、实验相关工作
1、认真贯彻“新标准”,切实抓好实验室建设
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等标准和省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新标准”,根据省教育厅赣教备字[XX]11号文件的精神,按照教育部XX年新颁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根据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求,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的补充更新和升级换代工作。进一步抓好中小学实验室的“建、配、管、用”等各项工作。按照省1类学校规定配备了标准化生物实验室和仪器储存室、实验准备室各一间;标准化物理实验室三间、仪器储存室两间、实验准备室一间;标准化化学实验室三间、仪器储存室两间、实验准备室一间。建有图书大楼和阅览室、体育馆(建设中)、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软件借阅室、体艺室、机器人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实验教学用房,室内设施设备均达到规定要求。仪器设备均达到相关要求,能确保教学的需要。
2.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资料纳入了学校工作计划、总结。领导小组拟订了教育装备管理制度,明确了实验管理人员及实验教学人员工作职责,并定期对教育装备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要求实验教师熟悉本学科的教材,有实验工作计划和总结,有实验开出登记及统计,且档案资料填写规范齐全理科任课教师每学期有实验教学计划,能按教材要求开好实验通知单和组织好实验教学工作,实验登记填写齐全,批改学生实验报告认真。科教处每学期组织实验教师对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进行细查,对实验教师提供的教学器材、药品需求,及时按规定申报采购。仪器储存室内所有仪器设备均开箱、上柜、入帐、建卡,帐、卡、物基本相符,各种数据填写规范准确。仪器设备陈列规范、有序,室内清洁卫生定期维护保养,有资料记载。仪器设备完好率为95%—97%。各室制度职责齐全。有完备的防火、防盗、防尘、防晒、防污染等安全防范措施。
3.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继续做好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中实验操作考核工作。配合中招部门圆满完成2011中考加试理化实验操作考查工作任务。继续深化中考加试实验操作考查改革,充分发挥实验操作考查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强化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
把自制教具活动作为实验教学工作的内容之一,通过自制教具活动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积极动员、组织教师参加第八届江西省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
5.做好图书馆建设和图书配备管理工作
学校的发展,文化先行;学生的成材,知识和智力背景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本,学校根据《江西省中小学等级图书馆建设标准》,对图书馆工作进行了规划,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要求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做好各种新书、好书的推荐;日常工作完全按照质量管理标准进行运作;加大了图书馆的开放程度,对全校师生全方位开放阅读,适当延长借书的时间,增加借阅的时段,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借阅,切实发挥图书馆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征文活动,让全校学生全面参于进来,提高其阅读兴趣使生均借阅数基本达到省标要求,发挥了图书馆应用的功能。本学期又新增市电教馆无偿赠送书籍10120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困难仍是影响电教装备工作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1)学校计算机房的电脑设备已老化严重影响教学、各种校本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因设备老化不便开展。
(2)有线电视网络随着设备的老化、年久失修,已难以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3)无线听力音箱、英语教学用机器的管理、维护有待加强。
(4)我校竞赛用机器人部分配件已损坏或老化,配套场地也需要维修更新、防紫外线窗帘至今仍未配备。
(5)语音室由于老化已折除待建
2.电教实验教师的待遇、进修、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方面长期比任课教师差,工作烦琐等因素已严重影响电教实验教师工作积极性,年轻教师都不愿加入电教实验教师的行列,我校电教实验教师面临老龄化的问题。
3.教育技术实验研究课题方面,我校立项课题《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模式研究》实施方案通过审核并获得良好,但实施过程迟迟未进入轨道,课题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第四篇:农林科教处工作总结
农林科教处工作总结
农林科教处工作总结
20xx年,我处在局党组和分管局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处室、局属各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省厅要求和全局工作中心,紧扣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奋力拼博,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三项工程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程,扎实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加速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1、开展调查研究。为进一步摸清全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我局于今年上半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调研、赴浙江省就农技推广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并分别形成了两个调研报告上报市政府。
2、扎实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代政府草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两个意见分别以通政发[20xx]51号、通政办发[20xx]143号文件下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贯彻执行。6月29日,市政府还召开了由各县(市)、区政府一把手参加全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丁大卫市长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目前各县(市)、区均已形成了加强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初步方案。
3、实施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步伐。为促进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业务素质的提高,20xx年省厅编制了《江苏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工程规划(20xx-20xx年)》。今年是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实施的第二年,省厅下达我市农技人员培训任务978人,其中市级培训242人。截至10月底全市共举办农技人员培训班11场次,培训农技人员1058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8.2%,提前超额完成了省厅下达的任务。
4、组织开展评先工作。为调动全市农林系统农业科技人员投身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激励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创新创业,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我局与市人事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市农林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的推荐评选工作。推荐、评选工作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审核的办法。全市共评选出32个先进集体、58位先进工作者。
二、加强科技与项目管理,促进农业科技与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认真组织申报和实施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一是认真组织申报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我处严格按照省厅文件要求,认真对照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指南,积极组织申报项目,经省厅筛选全市获扶持项目21个,扶持资金485万元。扶持项目数、扶持资金额在全省地级市中仅次于盐城,位列第二。扶持项目数、扶持资金额分别比20xx年增长了40%、58%(20xx年扶持项目为15个,扶持资金307万元)。其中,市本级获扶持项目6个,扶持资金130万元,扶持项目数、扶持资金额分别比20xx年增长了200%、136%(20xx年扶持项目为2个,扶持资金55万元)。二是强化农业三项工程项目管理。我处根据省厅要求,组织市本级项目实施单位编制了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合同并按时上报省厅。我处还按省厅要求,对20xx年前实施完毕的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组织各县(市)区做好迎接省厅集中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2、组织开展科技成果申报和奖励工作。一是组织评审20xx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20xx年共组织申报20xx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成果26项,经专家评审共奖励农业科技推广成果2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0项。二是组织申报市科技进步奖的。全市共组织申报10项,经专家评审获奖10项,其中获二等奖3项、,获三等奖7项。
3、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次,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发放科技资料、赠送扶贫资金、接受农民咨询等形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年共送科技扶贫资金3万元、农民培训经费2万元、科技培训书籍4500册,举办蔬菜种植、水稻栽培、栽桑养蚕、生猪高效养殖等培训6场次,现场接受技术咨询8200人次,受到基层和农民的普遍欢迎。
三、改进农技推广手段,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20xx年全市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数达到18个,其中部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16个。规模种植类项目6个,高效畜牧类项目6个,高效蚕桑类项目3个,高效园艺类项目3个。项目总资金482万元,比20xx年增长了32.8%(20xx年项目资金为363万元)。科技示范户15600户,辐射户近30万万户。主要做法是:
1、健全三个组织。一是建立了以分管
农业的副县(市)长为组长的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二是建立了以县(市)农林部门负责人为组长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工作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的协调和挂钩镇指导工作;三是建立了副高以上职称技术干部为组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主要负责制定科技入户工程技术实施方案,协助遴选示范户,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指导、检查、督促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
2、确定三个主体。一是明确技术指导单位。各县(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通过招投标明确3—4个县级项目的技术指导单位。二是选聘技术指导员。全市按照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有较强工作责任心、有奉献精神和有丰富的农村工作实践经验“四有”要求招聘了562名技术指导员,其中乡镇农技人员占80%。三是落实科技示范户。在农户自愿申报、村组推荐、村内公示的基础上,选择了科技示范户,他们均有一定文化程度、有一定的种养植基础、有群众基础、有辐射带动作用。
3、开展三个层次培训。一是组织技术指导员培训。20xx年全市共组织培训93场次,培训技术指导员1858人次;二是组织科技示范户培训。由技术指导员组成科技小分队,逐村开展技术讲座,逐户开展技术指导。各县(市)还通过免费发放技术明白纸、技术光盘、技术手册、操作挂图等形式来强化培训的效果;三是组织辐射户培训。主要由科技示范户对广大辐射户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
4、创新四个机制。一是落实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单位负责制和专家负责制。二是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责任制。各县(市)制定了技术指导员行为规范,对入户工作实行量化考核。三是实行管理合同制。为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县级农林部门与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单位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之间分别签订了技术指导服务合同,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四是实行考核百分制。对技术指导员的技术指导服务和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均实行百分制考核。为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各县(市)全面建立了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技术服务档案,档案包括示范户基本情况、技术服务内容、物化补贴情况等。
我市农林科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领导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20xx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技创新,积极组织实施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全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强化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实施与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一是加强省、市各类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在分析我市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择优势项目,积极主动地争取省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二是继续抓好在建农业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和省、市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强化对各种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情况的督查工作,到期项目按时结题。三是加大市农技推广奖的奖励力度,重点奖励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科技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推广成果,并向基层倾斜。
2、继续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程,确保完成任务并取得实效。一是根据省厅下达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早部署及早安排,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二是强化督促考核,确保科技入户、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取得实效。
3、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按照“组织体系完整,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技需求为目标,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的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和保障制度建设。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业化育秧、机插秧服务队、测土配方施肥等为重点,在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上有所突破。
4、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科教工作再上新台阶。20xx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在局对县考核中明确和充实科教管理的具体考核指标,逐步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激励措施,细化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形成上下合力,更好地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第五篇:2012年科教处工作思路
1.大力做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1)针对教师继续开展课件制作培训班系列活动.该培训活动分三期举行,现已举办第一期为课件制作入门班,2012年举办第二期课件制作提高班,条件允许的话2011年下半年举办第三期课件制作实践班;同时可以开展office等办公软件的相关培训。并且开展相应的课件制作大赛、计算机辅助办公等相关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用”。
(2)针对学生争取条件开展各种各类的兴趣小组。2011年预备开展的有电子兴趣小组、机器人兴趣小组、计算机编程兴趣小组等。各种各类兴趣小组开展将极大的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活动,力争在各项比赛活动中再获好的成绩。
(1)继续组织教师参加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中小学教师基本技能竞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竞赛、江西省高中新课程实验优秀教案和教学实录征集等活动以及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资源上传、下载等使用工作。
(2)组织开展江西省中小学英语听力竞赛、全省中小学学生电脑制作、江西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信息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等活动的培训和组织工作。
3.进一步完善以校园网为核心的软件硬件建设。
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实验室和各类功能室,同时发挥现有装备的使用效益。对学校装备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评估.对可利用的设备仪器维护和维修、对损坏的报废。
4.做好音像、电教教材的管理
进一步加大音像教材、电教教材代收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工作,确保将有限的经费足额用于学校教学软件建设,组织征订好电教软件、录音教材,做到专款专用,努力完成省、市馆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5.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进一步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评估管理等工作。努力在课题研究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