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2006年全国交通系统质量监督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06年12月1日)

时间:2019-05-12 15:4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2006年全国交通系统质量监督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06年12月1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2006年全国交通系统质量监督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06年12月1日)》。

第一篇: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2006年全国交通系统质量监督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06年12月1日)

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2006年全国交通系统质量监督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6年12月1日)

11月30日至12月1日,部质监总站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全国交通系统质量监督站长座谈会。现将李彦武站长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刊登如下:今天会议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天半的时间中,大家很好地总结了今年的工作情况,提出了明年的工作思路,也谈到了很多存在的问题。大家讲的都很好,很实在,充分体现了对质监事业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相信,这样一支有着责任感和凝聚力的队伍,一定会不断进步,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今年以来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

2006年,质监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确定的“又快又好,好中求快”的基本思路,结合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提出的“三个服务”、“四个理念”、“四个重点”、“两个倾斜”、“两个监管”等重要指导思想,将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和耐久性问题以及切实加强交通建设安全监管作为重点工作,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十一五”后几年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法规体系建设步入正轨。

法规制度是我们工作的依据,是行业发展的保障。没有法规就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去年出台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明确了质量监督是一种行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的行业发展和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今年继续推进法规制度建设,经过认真调研,全面清理了现行法规文件,列出了现有及需要制定、修订(合并)、废止的法规目录及完成时间表,规划建立了新的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体系框架。目前,《公路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已以交通部5号部令发布,《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管理规定》已完成修改稿,《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即将发布。

各省也都积极配合部出台的规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诸如:《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和《关于贯彻交通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的意见》等一些规范性文件。为了使大家能够互相学习交流,我们这次也精选了一些各省有特色的规

范性文件在会上印发。

(二)项目督查和质量鉴定效果良好。

各地认真落实2006年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意见,着力做好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和质量鉴定工作。在督查过程中,深化检查、评定方法,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严格落实督促整改。在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促进和加大了有关各方的质量意识和抓质量管理的力度。在鉴定工作中,坚持以鉴定办法为依据,以数据说话,以先进检测设备为手段,全面、科学、客观反映工程质量状况,为工程项目安全运营和养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还通过创建营口港治理水运工程质量通病示范项目等方式,推广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宣传质量意识,强化监督力度。推动了质量监督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发展。

综合项目督查、质量鉴定以及各省上报的监督抽检数据等情况,从整体上看,全国公路水运工程总体质量状况良好,在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程实体质量、施工工艺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特大型桥梁、特长隧道等特殊大型工程的建设技术和质量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重点工程质量稳中有升,其它工程整体质量平稳,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质量合格率均在95%以上,大部分关键指标合格率在98%以上;水运工程特别是大中型工程,质量状况良好;不同地区和不同项目之间的质量差距有所缩小。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看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如公路路基、路面、桥面铺装及隧道工程质量不稳定,质量指标不均衡,个别指标下滑。水运工程方面,内河项目落后于沿海项目,在房建、堆场等辅助工程中,存在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工艺落后等情况。

(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初见成效。

2005年以来,总站和一些省站陆续承担了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今年主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建立了交通建设工程安全专家库,制定了《加强2006年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编制了《交通建设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创办了《国外工程安全》月刊,启动了《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安全监理培训教材的编制工作,并对一级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岗位考核培训。开展了施工安全专项督查活动,截止到11月份,部组织对广东等14个省市在建的部分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和重点水运工程(共36个

项目)进行了质量安全督查。

同时,按照国家安委会的要求,组织开展了交通建设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把1000m以上的长大隧道和墩高10m以上且单孔跨径40m以上的桥梁作为重点,严查隧道坍塌、涌水突泥、瓦斯爆炸以及桥梁的支架垮塌、高空坠落、基础塌陷、吊装设备失稳等事故隐患。截至9月底,25个省市区共完成对256个项目,1069座桥梁,324座隧道,34处高边坡、1处航电枢纽的检查工作。下达整改意见533条,下达整改通知书98份,停工项目14个,经济处罚78笔。在10月下旬我部牵头组织的施工专项整治七部委联合督查中,各部委代表亲眼目睹了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的专项整治活动的形式和效果,一致认为交通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总的看,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形势运行平稳,与去年同期相比,安全事故起数略有增加,但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未发生一起特大安全事故。个别隧道塌方事故施救及时,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但从检查情况看,施工现场仍然存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经费投入不足、企业内部安全检查走过场、安全预案缺乏针对性、安全监测技术落后、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等问题。

(四)监理和试验检测市场管理手段不断创新。面对监理行业出现的诸多问题,今年加大了规范监理市场、整顿监理队伍的工作力度。为治理监理企业不规范行为,总站对原有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进行了资质就位。许多省重视对监理企业资质申报的初审工作,加强对监理市场的动态管理,组织对在建项目监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监理企业业绩管理;对进场监理人员进行岗前考试,将一些考试不合格、素质较低的监理人员清退出场。为解决监理人员无序流动问题,在各省站的配合下,总站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监理从业人员执业登记制度,并着手建立监理人员诚信体系。为提高监理队伍素质,成功组织了2006年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

试验检测在工程质量控制和评价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进一步规范检测市场,提高试验检测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交通建设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去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以交通部令2005年第12号发布,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今年是贯彻实施这个部令的关键起步年,各省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尤其

是总站于4月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工作以来,各省站对考试工作都十分重视,大家积极响应,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精心组织,短短半年时间,报名参加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的人数已经突破6万人。由于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对我们来说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今年属于探索阶段,各省站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性意见,这些都为不断完善考试工作和明年进一步规范、整顿检测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总之,一年来各级质监机构积极探索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途径,以务实求新的态度丰富监督手段,创新监督模式,在工作中不断强化工程质量监督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工程质量的突出问题,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加强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治理;研究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公路质量监督工作,提高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水平;加强监理、试验检测市场管理的对策研究,并在加强质量监督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实现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政府质量监督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质监机构的权威性不断提高;二质量监督的理念、方式不断创新,监督手段进一步加强;三是质监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二、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明年是“十一五”的第二年,是实现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关键年,建设任务依然繁重。除今年完工的项目,公路建设方面明年续建的部重点项目还有380个,约3.4万公里,其中仅高速公路项目就有237个,约1.8万多公里,如再加上新开工的项目,则规模将更大。水运建设方面,今年新开工水运工程项目166项,完成投资822亿,新增吞吐能力约5.5亿吨,三级以上航道418公里。2007年将不低于这样的建设规模。

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交通提出了新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交通提出了新挑战。建设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对公路水路交通提出了新要求。交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公路水路交通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但是,这种缓解和改善仍是初步的、低水平的和不稳定的,交通保障能力仍显不足,质量效益有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体制机制尚需完善,安全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相继发生的山西太旧路、广东深汕路、福州顺利建材码头、珠海高栏港集装箱码头等部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说明在“好”的方面仍然需要下大力气。李部长在创新会议上讲到: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很快,但工程质量和耐久性不容乐观。现在很多公路路面的平均寿命不到8年,早期破损问题比较严重,大修期普遍提前。一些公路桥梁建成不久就出现了锈蚀、开裂等质量问题,影响了使用寿命。公路水路交通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就是交通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这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内在的、本质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发挥及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工程质量及环境质量的要求显著提高;市场经济机制更加完善,行政监管必须依法行政,工作行为要求更加规范;公路水运建设规范扩大,一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与量大面广的农村公路建设并存,监管范围、内容和深度急需调整;资源短缺矛盾更加突出,工程建设中节约资源、能源的要求更加紧迫。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面对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对监管队伍的素质、监管手段、监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要把“以人为本”、“好中求快”、“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交通发展的核心理念,贯穿到我们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的各个方面。坚持质量第一,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坚持以为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从而提高质量监督检查和安全监管的作用和效果。要以创新的思维,推动质监工作的发展。我们理解,实现“好中求快”,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为交通运输提供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贯彻“三个服务”,安全是基础是前提,没有安全作保障,其它工作成绩再突出也要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努力杜绝特大事故,降低重大事故,遏制一般事故,尽可能少死人或不死人。各省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在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中开展理念创新、政策创新、质量监控手段和技术保证手段创新,并使这些措施和制度与国家大的政策有机结合,就会成为质监工作的亮点。

三、明年工作思路与打算

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继续贯彻创新会和精

神文明会议精神,按照全国交通工作会议部署,以搞好“三个服务”为全部工作的着力点,坚决贯彻四个理念,切实体现确保“四个重点”、坚持“两个倾斜”的要求,把工作重点调整到国家规划的公路水路重点建设项目、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安全保障工程项目上来,转移到中西部和公益性强的公路水路项目上来。为此,我们全行业的监督力量要加倍努力,严格执法,狠抓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务求抓出实效。

(一)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职能,做好质量督查工作。

基本思路就是“四抓”(抓关键,抓基础,抓过程,抓示范)。

抓关键,就是要抓好特大桥梁、长大隧道和沿海大型港口工程的监督管理,加强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要素指标的监督检查,促进结构物耐久性的逐步提高;抓基础,就是要抓好检测数据真实性以及主要的工程材料和交通产品的质量,从源头上预防质量事故;抓过程,就是要抓好精细化管理,追求工程内在与外在质量的同步提高;抓示范,就是要通过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引导和促进农村公路和内河中小型项目质量的提高和质量通病的有效治理。

总站的督查重点是部下达计划的项目和国家核准的项目,省站除了与总站共同进行重点项目督查外,要重点监督好省的重点项目和路网项目。地市站和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农村公路的质量监督工作。总站将组织有关省站编写农村公路监督手册,对路基、桥涵构造物、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的监督重点、监督方法予以明确,指导基层做好农村公路的质量监督工作。

督查工作要扩大监督面,深化督查内容,完善督查程序,追求督查实效。对一些重点项目每年进行两次以上的全面检查,有些项目要派驻督查组进驻工地,严防死守,力争重点项目不出问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探索研究促进督查效果的有效途径。有些省在工作中采用了派驻制、分片制等方式,解决了任务重的情况下,人员不足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了创新的方式。明年主要考虑推行两个新机制,一是研究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质量督查办法及评价体系,将督查的项目打分排队,对排名前3位的项目进行表彰,并对排名末3位的项目予以通报。希望省站也能够对督查的项目进行打分排队,表彰先进,批评后进,形成激励与鞭策

机制。二是推行差别化管理方式。根据项目性质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重点抓好社会公益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参建企业的质量业绩采取不同的督查模式。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受到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企业,要对其增加检查频率;对质量业绩平淡,有过一般质量不良记录的企业,采取正常的检查方式;对质量业绩优异、信誉好的企业以质量自控为主,减少对其检查频率。要依靠科技进步,在交通建设工程中积极推广先进、高效、安全的工艺和装备,淘汰陈旧落后、安全风险高,无质量保证的工艺和设备。明年总站要牵头在这方面做些工作,从技术、材料上为质量提供保障。

要推行行业名牌战略,树立样板工程。通过典型示范工程和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的方式,促进全行业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要切实抓好质量通病的治理工作。今年营口港治理水运工程通病示范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验还要继续推广。明年公路要树立几个质量管理先进的典型项目,水运工程再重点抓好1-2个治理质量通病的内河示范项目。形成多点开花,有经可取的局面。要开展先进质量监督机构的评选工作。通过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见贤思齐,提升质监工作者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和工作水平。形成全行业互动,争学先进、争创一流的行业发展新态势。结合示范工程典型项目的树立和宣传,激励先进,积极培养和发展行业文化,形成全行业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二)做好试验检测工作。组织好企业评定和人员考试,开展数据打假的专项整治活动。

质量检查要以数据说话。目前交通试验检测市场刚刚形成,管理尚不完善,有水平的从业人员数量不够,数据造假问题比较严重。明年要加大部12号令的贯彻落实力度,切实加强对检测行业的管理,促进检测机构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业务,使检测机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平等竞争的经济实体。要继续组织好检测企业资质评定和人员考试,从根本上保障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根据当前一些检测机构和人员诚信缺失,制造假报告、假数据的不良行为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检测数据造假行为,建立检测企业诚信体系,评选诚信检测企业。发现出具虚假数据、假报告的试验检测企业,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并限制其进入交通建设试验检测领域直至取消检测资质。质监机构在检查质量保证体系运

转情况时,除了要检查有关人员的资格条件,更主要是对试验检测数据真实性的检查。不断促进检测行为趋于规范,真正发挥其指导施工、控制工艺、客观评定工程的关键作用。

(三)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在安全监督上,基本思路就是打基础、抓关键、早预防。打基础,就是首先要完善法规制度,加快行业安全标准、规程的制修订工作,以及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抓关键,就是要抓好高墩、大跨桥梁和长大隧道以及水上作业的安全监管;早预防,就是完善预防体系,加强对安全预防措施到位情况的监管,防患于未然。

一是开展安全法规宣贯,狠抓责任落实。待《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部令)和《交通建设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颁布后,将及时组织宣贯活动,统一认识,明确监管职责和程序,确保监管程序和责任到位。

二是继续深化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专项整治是过程监控的有效方式。在总结今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摸索规律。计划明年继续开展桥梁、随道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深化整治内容,扩大整治效果,分阶段进行指导和监督,力求取得更大的实效。

三是完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快速反应机制。突出应急管理主线,各地要制定相应的配套预案,规范应急响应职责与程序,适时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四是研究探索事故发生规律,及时分析安全形势。进一步规范事故统计工作,研究事故发生规律,查找事故原因,及时全面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指导各地安全生产工作,并为制订有关政策、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工程安全事故快报表和月度统计表已在国务院备案,必须进一步规范事故上报程序,消除瞒报、漏报现象,做到事故发生后能按规定及时报告、及时救援。

五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单位,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在调查清楚的基础上,除对有关单位追究行政责任外,我们还将根据责任各方的具体情况,在市场准入、资质等方面予以严肃处罚。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代表政府依法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自身必须守法,才能保证公正执法。同时,质量监督工作技术性、专业性强,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检查时能够

发现问题、判断问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这是行业的生存问题。明年要按交通部的部署,通过多种形式,在行业内大力开展“学树创”活动。通过交流观摩、业务培训以及考核考试等工作,大力提高质监督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全行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加强自身建设的另一方面,在于开展诚信行业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公信力和信誉度。要严格执法、照章办事、清正廉洁,大力推行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履行好各项职责。

(五)做好机构改革的有关工作。

目前,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正在稳步进行。交通部已着手进行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设定的研究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等法规,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委托代表交通主管部门行使行政执法职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行政监督,是一种政府行为。根据这些依据,有些省站通过做工作,已纳入了公务员管理,像浙江站,现在已经改名为局了。我们向浙江局表示祝贺。还有一些省站,也积极进行了机构改革或更名的准备。希望大家多交流这方面的经验,力争全行业都纳入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范围。同时,对于目前进行的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设定工作研究,请各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力争今年打好基础,明年平稳实施.同志们!交通事业的发展,对我们行业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社会诚信体系还不健全,各种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的环境下,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做好质量和安全工作,我感到压力重大、责任重大。但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充分发挥全行业的力量,努力形成行业联动的新局面,人尽其责,竭尽所能,开拓创新,努力拚搏,就能够让工程质量和安全产生得到有效控制,让行业继续得到发展壮大。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我想特别提醒大家,要为了我们的事业更珍惜自己的身体,更关爱自己的亲人。前几天,广西质监站陀永贵站长的不幸逝世,我们深感悲痛,加之几年之中先后已有几位站长倒在质监工作岗位上,还有的同志重病住院,更让我们产生震动和思索。我们这个行业,环境艰苦,压力巨大,同志们常年跑工地,很辛苦,一定要注意

休息,有病要及时去检查和治疗。要以创新的思维来调整工作方式,不仅要出色地工作,更要健康地生活。最后,对大家多年来给予总站和我本人工作的支持与关怀表示衷心感谢。

第二篇: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李彦武在2007年全国交通质监站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2007年全国交通质监站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转变工作作风 加大执法力度 开创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2007年12月3日)同志们:

这次全国交通系统质监站站长座谈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交通部的部署,回顾了一年来交通质监工作历程,交流了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就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大家对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上还安排了专家进行业务讲座。总的来说,这次会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对形成共识,团结一心做好质监工作,谋求质监工作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结合会议讨论情况,我讲几点意见。

一、今年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质量监督工作成效显著,监督作用不断提高。

今年,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各地抓住交通发展机遇期,继续加大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力度,建成了一大批质量优良的工程,新开工项目和农村公路建设也顺利进行。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各级质监机构的艰苦努力,展示了质监工作者为确保工程质量“宁当恶人,不当罪人”、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按照去年座谈会上确定的工作思路,出色地履行了职责,很好地发挥了政府监督作用。冯正霖副部长日前也对质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质监工作抓的紧,抓的实,很有成效。总结今年的监督工作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质量督查范围更广,重点更突出,对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起到较大作用。今年的监督抽查工作,涵盖了更广的项目类型和更细的工程部位。从部的层面上,公路工程方面先后组成了10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区28个在建项目2580公里高速公路、特大桥梁隧道工程及13个项目220多公里农村公路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水运工程方面针对重点工程督查了23个项目。各省市区也将质量督查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在配合部进行监督抽查的同时,在省内开展了更广、更细致的检查活动。今年,总站为加大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修订了《公路工程质量督查办法》、制定了《水运工程质量督查办法》,着重加强质量法规的贯彻执行,重点检查参建各方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督工程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一方面重视发掘质量管理的好做法,另一方面重视发现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并跟踪处理情况。今年的质量安全专项督查工作,得到地方交通主管部门、质监机构和有关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对照督查发现的问题和督查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落实,及时进行整改。总体看,督查工作促进了地方交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推动了参建单位质量意识和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各省级、市级质监机构根据本地交通建设的实际情况,均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质量督查计划,严格落实监督责任,高频率深入工程一线,坚持严格依法监督,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在交通建设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了政府监督的职能作用。

二是质量监督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监督模式不断创新,监督工作走上依法监督、有效监督的良性发展轨道。各地相继发布了适合本省的质量监督办法,制定了《监督责任人制度》、《监督问题报告制度》和《监督档案管理规定》等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完善了监督人员的行为准则,并注重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配套执行。形成了上下衔接、可操作性强的质量监督工作制度体系,保证了质量监督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在监督方式上,采用设立高速公路现场监督办公室、驻场监督、分开监督、召开监督工作会、一票否决制、现场驻点抽查,以及事前预控、事中检查、事后复查等新办法、新措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成果,督促从业各方全面履行质量职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质量监督工作绩效。

三是重点工程质量稳中有升,质量通病得到进一步治理。2004年至2007年(上半年)质量统计分析表明,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工程质量稳中有升。三年来,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抽检合格率到99.2%,提高了9.2个百分点;路面工程抽检合格率也达到99.2%,提高了5.2个百分点;桥梁工程抽检合格率达到96.5%,提高了4.5个百分点。

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各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努力创新管理模式,在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制订施工操作指南、编制通俗易懂的质量文化手册等,提高一线人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执行能力;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重点部位足尺试件制、专家咨询制,加强对关键、重点和难点工程的质量控制,推进项目精细化和专业化管理,保障了工程实体质量。一些大型重点项目参建各方从思想到行动都对质量高度重视,在技术人员和施工设备配备等方面予以倾斜,严格施工方案审查和工序验收,结合工程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创新了施工工艺,解决了技术难题,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从对上海长江隧桥工程、舟山连岛工程、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京津二通道等项目督查情况看,总体质量控制较好,特别是项目管理精细化、质量控制信息化、施工设备大型化、施工工艺标准化和构件预制工厂化等方面成效突出,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今年继续在全国推广了营口港治理水运工程质量通病示范项目经验。各地积极加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出台了专项治理方案,树立典型示范工程引路,明确质量控制重点,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保证了重点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推动内河工程项目与沿海港口项目逐步缩小质量差距。

(二)监理和检测市场的培育和监管走上规范化轨道。

今年以来,总站按照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严格资质审查,全年共完成74家公路监理企业资质评审,有效缓解了监理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对监理取费标准进行了测算,促成了监理取费标准的合理调整。同时还结合项目质量督查,对监理履约情况进行抽查。开展了监理信用信息收录工作,逐步完善监理信用体系平台,初步构建了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框架。为贯彻公路建设新理念,组织修订了《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发布了《关于在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监理中增加施工安全监理和施工环保监理内容的通知》,把环保、安全监理纳入工作范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规范宣贯并开展了相应的业务培训。今年的全国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也已顺利完成考试、阅卷、成绩汇总等工作。

为贯彻落实李部长在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严禁试验数据造假”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下发了以保证检测数据真实性为重点的为期三年的专项治理方案。按照统一部署与分级实施、行业督查与企业自查、专项治理与建立长效机制、宣传引导与查处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各级交通质监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实施方案。重点对部分公路水运工程在建项目的施工、监理单位工地试验室和从事试验检测业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了抽查,对发现的数据

及报告造假、人员无证上岗、试验检测机构管理不规范及实际能力与资质要求不相符等情况进行了查处,对有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使行业对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实现了有效遏制试验检测数据造假行为的阶段性目标。同时,全年共完成4次约6万人的检测人员考试,为提高试验检测行业管理水平和检测人员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强化。

一是以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主线,夯实安全监管基础。年初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1号部长令),并在全国范围内及时组织宣贯。同时,积极参与《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范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努力推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修订工作。去年开展了《公路水运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今年又争取了《安全生产的评价与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等四个课题的立项,加速推动建设安全管理标准化进程。

二是以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为重点,安全督查工作贯穿全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推进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建设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年初出台了《2007年深化交通建设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两项达标”、“四项严禁”及“五项制度”,量化整治工作考核目标;各地认真落实交通建设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截至9月底,全国在建桥隧项目中有1626座桥梁和392座隧道纳入专项整治范畴。据初步统计,各地发出了2246个文件或信息进行动员布置,对2669个在建公路工程中的10547座桥梁、810座隧道进行了隐患专项督查,查找出6703个安全隐患,下发了1616条整改通知书,处罚236个项目,现已整改5332个隐患,整改率达79.5%,不能立即整改的项目也已制定了整改计划,落实了责任和时限。

三是推动行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集中解决了不少突出问题,但对“反复性隐患”和“习惯性违章”等管理顽疾,以及对依法落实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建设管理行为等,还需通过建立行业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来解决。为此,今年对在建工程项目提出了五项制度建设,即工程安全监理制度、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设备进场验收登记制度、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对省交通主管部门则通过安全督查、法规宣贯等方式,积极推动地方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积极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目前已有30个省市区明确了现场安全监督机构,其中18个地区落实了专职管理人员。

(四)行业作风建设和文化建设开局良好。

伴随着质量监督工作20年来的发展,积淀了广大质监工作者们多年来所付出的艰辛与收获的甘甜,逐步形成了我们质监行业尊重事实、客观公正、严格监督、质量至上的工作作风,质监文化的凝聚和提炼也已成为做好今后工作的客观要求。一个行业有了优良的作风和浓郁的文化,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为贯彻落实全国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广泛开展“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活动,推进质监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今年6月制定印发了《交通质监系统“学树创”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要求。目前,已有吉林、山东、福建、湖北、江苏等省级质监机构积极部署了本省的“学树创”活动并制定了具体方案。在今年举办的质监人员培训班上,开展了征集质监文化文字表述作品活动,得到学员们的积极支持,征集到文字作品近80条。这次会上,我们遴选了部分作品征求各位代表的意见,大家在认真评议的同时,又创作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新作品,充分反映了质监工作的实际,也反映了质监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根据“方案”,目前开展了质监系统优秀质监站和质量监督工作者模范典型的选树工作。争取在质监系统内,推出一批先进的典型模范,带动质监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监督工作面临新的形势

科学发展观和“三个服务”对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给予了新强调。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逐步实现发展观念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三个服务”正是部党组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交通发展规律和趋势,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交通为什么而发展和向着什么目标发展的新理念,是透过现象把握交通发展的本质属性,前瞻性地把握未来交通发展趋势,体现了交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发展目的。

“三个服务”凸显交通行业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将成为新时期交通人的价值观和战略使命。为此,在监督工作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三个服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面对交通发展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保持质量效益和规模速度相协调的需求,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将是我们长期的工作重心,抓好公路水运建设项目质量和安全监管工作,是做好“三个服务”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也是落实“三个服务”的最好体现。我们必须全面认识交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实现“三个服务”做好基础工作。

新形势新要求,给监督工作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工程质量稳中有升,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仍有差距。

v通过近年来的监督工作实践和质量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状况稳中有升,路面路基、桥梁工程和水运项目抽检指标的总体合格率逐年稳步上升,发展势头良好。而新时期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公路水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速公路出现了新的不适应,纷纷加宽改造或另辟通道;中西部地区山区高速公路桥隧比例增加,工程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增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选择交通方式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对交通提出了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等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工程建设中,自觉贯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工程缺乏合理工期,一些地区搞“政绩工程”,违反科学规律,盲目要求提前完工的现象依然存在;管理水平落后与发展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施工质量意识和法律责任仍须强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建设市场主体合同意识淡漠,市场行为不规范;一些工程由于中标价格过低,施工单位通过弱化必要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降低施工设备数量和性能、以农民工代替熟练工人等办法降低成本;个别工程施工工艺水平和实体质量控制仍须加强;规范监理市场任重道远。在各省积极支持与大力配合下,总站刚刚完成了今年下半年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抽检数据的汇总工作,初步的统计分析表明,农村公路总体质量不够稳定,路基工程、主要原材料抽检合格率比上半年分别下降了1.2和2.6个百分点。

(二)安全管理得到全面重视,但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按照宜昌会议确定的“管建设管安全”的指导思想,今年交通建设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各级监管机构逐步建立,法规制度不断完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收效明显,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安全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受“8•13”凤凰堤溪沱江大桥事故影响,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上升,今年前10个月,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上升2%和76.7%,建设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造成今年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除凤凰堤溪沱江大桥事故(一次死亡64人,占死亡总数的1/3以上)外,还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务院《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今年颁布施行,明确了瞒报、迟报、漏报的法律责任,我部也建立了事故快报系统,落实了各省交通主管部门责任人,事故报告工作不断规范。二是山区项目持续增加,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工程安全风险越来越高。三是持续近十年的大规模、高强度公路建设积聚了一些影响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堤溪沱江大桥垮塌事故可以说是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集中反映。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和解决了不少事故隐患,但缺乏长效机制,项目全过程安全管理还远远没有得到落实。

当前,山区、远海工程比例不断增加,农村公路建设大规模展开,地方道路安全投入水平低,施工机具少,从业者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意识差。今年的事故统计显示,贵州、甘肃等地农

村公路建设已经出现3人以上事故多发的情况。

(三)行业管理不断加强,但检测市场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试验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判的重要基础,对保证工程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作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队伍不断壮大,监管不断加强,为提高公路水运工程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但当前试验检测市场现状与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调查表明,一些从业单位及管理部门对试验检测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试验检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监理平行试验得不到保障。工程一线检测人员素质较低且人员变更频繁,检测操作规范性差、随意性较大的现象较为普遍,标准规范的某些要求难以落实,检测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普遍不足,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待提高,假

数据、假报告现象客观存在。个别从业单位受自身利益和追求优质工程的驱动,要求改、补试验检测报告等现象时有发生,反映出个别机构和人员职业道德差、诚信缺失。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进入检测市场缺乏有效约束,一些质量低劣的仪器设备充斥着检测市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试验检测健康发展,影响了公路水运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四)质量安全监督力度加大,但面临艰巨任务和巨大压力。

近年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逐步健全,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监督人员面对责任重大的繁重任务,超负荷努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公路水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工程质量被赋予了新内涵,监督工作面临新挑战。目前,全国部、省、市三级监督机构专职监督人员只有4000多人,却要面对每年八千多亿元投资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每人每年在工地的时间超过半年,很多人从未休过节假日。近3年,先后有2位省站一把手因忙于工作、劳累过度倒在了监督岗位上,有2位省站领导在岗位上突发心脏病。面对监督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我们深感做好监督工作责任重、困难多,人员不足,手段缺乏,压力巨大。

三、2008年的重点工作

同志们,在日前部召开的全国公路建设会议上,冯正霖副部长提出继续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并分析指出,到2020年,公路网里程在现有基础上,至少还需增加百万公里以上。只有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和建设速度,提升高质量的有效供给能力,才能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目前,公路建设已进入高成本,高投入时期,土地、资源和资金问题已逐步显现并将日益突出,只有抓紧建设,加快建设,才能发挥交通基础设施以较低成本的代价,服务社会发展全局的保障作用。在加快发展这一大背景下,必须注重发展质量,强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工程品质,对此,大家一定要形成共识。为此,质监系统明年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调整工作思路,加大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执法作用。

质量监督与安全生产监管是政府行为,体现着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监督观念,探索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必须坚持依法监督,解决目前面临的权责不一致的主要矛盾。必须调整工作思路和监督模式,以项目法人为主要对象,以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为主要内容,努力实现监督重点由工程实体向项目管理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管理行为的转变。明年起,总站质量督查主要是检查各省在质量管理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并通过个别工程项目实体质量来反映省内质量管理工作情况。各省监督站(局)则应对各地市的质量管理情况加强督查,对省直管项目要以项目法人为对象加强质量监督。各省一方面要加强建设项目督查,深入工程一线,针对不同建设阶段实行差别化动态监督,重点做好技术风险高、质量安全隐患大的桥隧工程、水下工程的监督,加强对工程关键部位和环节的质量抽查。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建设单位质量管理行为、从业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立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按照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总要求,研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

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是行使政府监督职能的行政执法行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践交通“三个服务”的根本保障之一,是政府执政能力与负责任形象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坚持依法监督、严格执法,不断加大处罚力度,严肃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的职能作用和权威性,具体体现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强制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向党和国家负责,向全行业和人民生命财产负责。对不重视安全生产、忽视工程质量,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重拳出击,果断出手,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明真相,严肃追究,索赔损失,让始作俑者真正受到触动,付出昂贵代价。甚至借助司法程序,让直接责任人受到法律的惩处,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基本的质量意识。

(二)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总结经验,完善方案,重点做好桥梁、隧道、高边坡和码头等结构物施工安全隐患排查。督促落实重大风险源辨识、专项施工方案审查等安全措施,逐步把隐患排查和治理纳入施工过程管理,形成监管规定和督查标准。

二是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形成制度标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法制化。建立健全安全监管责任制度,配套相关督查办法,推动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建设,开展施工现场和驻地安全防护标准化试点。

规范事故报告和统计工作,完善安全应急制度。

(三)加强检测市场整顿,提高检测数据真实

性、准确性。

一是继续深化试验检测专项整治活动。在第一阶段专项治理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数据真实性的因素,完善监管制度和措施,在检测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方面,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制定信用评价办法,对试验检测市场和从业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和监控。

二是继续加强试验检测机构评审和人员考试工作。培育检测市场体系,不断提升检测机构管理水平,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素质。

三是研究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用表格和管理软件,用技术手段规范检测行为。

(四)推进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健全诚信体系。

建立诚信体系,引导从业者自觉遵章守法,是我们强化监督实效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部批准立项的“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系统”正在建设之中。届时将与各省建立的信息平台互为依托,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的同时,创建监理、试验检测、安全生产和建设项目管理平台,促进信用体系建设。为此,首先要落实信用信息征集制度和联络员制度,互通信息,上下联动,把诚信管理工作推向深入,使渠道更加通畅,信息更加及时,充分发挥全国质监体系一盘棋的作用。其次要探索诚信体系与奖惩挂钩的有效机制,把诚信体系建设与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紧密结合起来,在市场准入、招投标工作中充分发挥信用平台的作用。三是要与从业单位和人员的市场退出机制结合起来,用企业自身的市场信用表现决定其出路和效益,使好的从业单位尝到甜头、真正获益,使不规范的企业吃到苦头、付出代价。

(五)全面细化和落实质量安全责任。

质监机构承担着政府监督职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各地必须按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上提出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从岗位职责入手,明确监督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监督责任,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工作内容,积极主动地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或实施办法,如监督问责制、监督评议考核制度等,有条件的可以尝试制定地方的监督工作岗位规范,依靠制度建设,来细化落实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细化监督责任,是落实监督责任的前提,是全面提升监督工作者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严谨作风的动力。落实监督责任,不仅是规范行为,做好质监工作的需要,更是界定参建各方责权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于一些质量安全事故,如果之前有明确的责任制、签定了责任书,就会划清责任,免受累及。当然,这里讲的划清责任绝不是责任的逃避。有些省站在这方面已经做过尝试并取得一定经验。希望大家互相交流,也可以就此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落实。

(六)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提高监督队伍素质。

在交通向服务型行业转变的过程中,作为交通建设质量监督和施工安全生产监管的专职机构,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依法监督来规范参建各方行为,提高工程质量,防范安全事故,促进交通建设科学地发展。这是监督机构的神圣使命,是践行“三个服务”的立足点。而监督工作又面临着人员少、任务重、责任大,以及自然环境艰苦等困难。要完成好我们的工作,必须不断加强质监队伍的作风建设,全面提高人员素质,进而提高实践“三个服务”的能力。

1.坚持求真务实,严格履行职责。求真务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就是要严谨扎实,一丝不苟地干实事、求实效。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出发,坚持求真务实,就是要立足本职,真抓实干,以促进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水平的逐步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严格履行监督职责,把好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两个关口。我们每一位监督工作者,一定要勇于战胜各种困难,敢于面对各种压力,切实履行好肩负的使命,充分发扬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监督,扎实工作。要深入工程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发现质量、安全问题,要敢于直言,不留情面,宁当恶人,不当罪人。要在全行业提倡严谨、再严谨,细致、再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履行好我们所肩负的神圣职责。

2.坚持作风民主,讲究工作方法。从目前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看,各地也不尽平衡。一些省区的工作作风转变及时和工作方法不断创新,适应了形势发展的要求。而工作作风和方法的转变,是以理念创新为基础的。以新的服务理念、质量理念带动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坚持作风民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聚广大监督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加上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就会使我们的工作处于有利地位。各省的交流材料已在会上印发,请大家认真研究参考。各省都有自己的工作特点,相互取长补短,相信会有所收获。

3.坚持反腐倡廉,牢固树立监督队伍良好形象。各级监督机构必须始终坚持反腐倡廉,自觉加强廉政建设。一是要通过召开有关廉政会议,传达反腐倡廉精神,加强对质监人员的廉政教育,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二是要建立监督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保障质监人员公正执法,严格履行职责。三是通过政务公开,建立透明完善的工作程序,消除腐败隐患。作为一名合格的监督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蚀,始终做到廉洁、奉公、守法,坚持扎扎实实地工作,真正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秉公办事,严格监督,牢固树立监督队伍的良好形象。

4.搞好干部培训,不断提高监督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监督队伍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做好我们本职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好职能任务的内在要求。要把提高素质同日常业务工作相结合,同提高管理水平相结合,切实搞好干部培训。不仅要学理论、学法律、学管理、学技术,还要开展讨论、剖析案例、总结经验、查找差距。通过培训和工作实践,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更要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等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创新监督模式、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品德好、有能力、会干事的高素质监督队伍。

(七)关于机构问题。

监督机构的定位一直是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因为这是关乎行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以前我们注重提倡“有为才有位”,经过十几年的质量监督工作实践证明,质量监督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全面提高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管理机制。现在,面临新的形势,我们普遍认识到,有位才更能有为,才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践“三个服务”。各省在机构定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部分省站纳入或执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继浙江、湖北、辽宁更名为局之后,河北省水运站也于今年11月16日正式挂牌改局。这些成功典范说明,监督机构的重要性和其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已经得到有关各方的充分认可,监督机构已从成长期步入发展期,面临着给予责权相符的合理定位的有利时机。总站在机构定位方面,也一直在做着不懈的探索和推动工作。当然,其中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经过努力,在今年的事业单位改革中,部同意将总站人员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并已上报机构编制主管部门。相信通过总站和省站、局的互相支持,齐心协力,上下联动,监督机构定位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监督执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光明!

同志们,交通事业的发展,对我们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切实做好监督工作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在工作中,要注重加强两个能力建设:一是实践“三个服务”的服务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自我保护能力,要以清正廉洁保护好人身自由,以工作业绩保护好生存空间,以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来实现劳逸结合,呵护好个人健康。

我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只要我们胸怀发展的紧迫感、时代的使命感、历史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途径,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调动和发挥全行业的力量,人尽其责,努力拚搏,就能够不断开创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第三篇:交通运输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交通运输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08年11月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历时两天,在与会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部议程,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继2004年沈阳会议和2005年宜昌会议后,部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会议以坚持科学发展,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推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主题,总结了过去,谋划了未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会议开得很圆满、很成功。可以说,这既是一次抓好质量安全的工作会,也是新一轮交通大发展、大建设形势下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一次动员会。

各级领导对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十分关心。今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在交通运输部调研时强调,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要把交通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这次会议是部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体现。冯正霖副部长受部党组委托,给我们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部里两位总工程师出席并主持会议。冯副部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开展质量安全工作的经验,分析了新形势下做好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期性、严峻性和复杂性,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强化了动力,使大家精神振奋。河南、江苏、广东、福建、四川、上海、辽宁、浙江等8个省市和中交集团介绍了各自抓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会议还印发了其他省市和单位的经验交流材料。这些单位的经验,都给我们以深刻启迪。

代表们围绕冯正霖副部长的重要讲话和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冯副部长的讲话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工作全面客观,分析形势深入透彻,列举工程实例典型鲜明,提出目标要求明确具体,部署工作重点突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家还就做好当前的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概括起来,这次会议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规格高。部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冯副部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南省政府张大卫副省长亲临会议并致辞。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交通主管部门,以及上海市港口管理局、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等单位的主管厅(局)领导和建设处长、质监站(局)长到会,部机关有关司局和交通行业协会的领导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二是创新多。会议贯彻了“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的新理念,围绕“三个必须,三个始终”的要求,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三是收获大。通过参加这次会议,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交流了经验,理清了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工作措施;通过经验交流、座谈讨论,更加坚定了做好质量安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效果好。这次会议组织周密,内容丰富,时间安排紧凑,各位代表集中精力开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贯彻会议精神,重在结合实际,重在讲求实效,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要将会议精神和要求融入到具体工作中,按照冯副部长报告中提出的“七条主线”、“十项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制定出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把会议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统一思想认识上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首先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冯正霖副部长的重要讲话上来。如果思想不统一,认识不深化,行动就会受影响。因此,各地要强化抓好质量安全工作的四个意识。一是增强全局意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势,正确判断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定位和方向。要把抓好质量安全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切实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深层次问题。二是增强宗旨意识。宗旨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质量安全工作人命关天。对此,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所采取的质量安全措施是否符合本地实际,归根结底都是宗旨意识在工作中的具体反映和体现。因此每一个质量安全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不断增强宗旨意识,解决好为民做官还是为己做官的问题,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三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事事以万无一失为目标,防患于未然。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质量安全工作者必须发扬不屈不挠、连续作战的精神,力争把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是一种义务,一种使命。如果缺乏责任意识,就会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搞面子工程。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职责,同时要督促企业负起责任,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在岗一日,尽责一天。

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转变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思路上

冯副部长的报告,提出了今后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我们必须抓好两个重点。

首先,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整合管理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单靠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健全协作机制,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力度,才能真正发挥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作用。我们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协作机制,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各方协作、整体推进的质量安全工作格局。

实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是要突出和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并不是要代替和弱化有关层面和环节的质量安全责任,这一点必须明确。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责任,要充分发挥行政许可、设计审批、招投标监管、施工许可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作用,整合监管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

其次,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切实转变监督观念,探索创新质量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新方法。在交通基础设施即将进入新一轮大规模建设的关键时期,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监管模式和方法。一是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将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从业单位的每一个层面,监管对象要由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向包括项目法人在内的各从业单位并重的方向转变。二是监管工作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重点由工程实体,向影响工程实体质量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部位转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上下工序无缝衔接。对不符合施工质量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更不能碍于情面或赶工期就为不合格的工程开绿灯。三是要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落实一个“严”字,抓好一个“实”字。这就是要求我们对质量安全工作管理要严、要求要高。对质量安全检查要严格,后处理要严历。切实把质量安全法规制度和科学管理落到实处,切实把过程控制和提高一线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落到实处。

其三,推广质量安全管理的新经验、新方法。会上,部分省市在交流发言中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如河南省交通厅加强资格预审和招投标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安全源头关;江苏省交通厅开展“两创三比”活动,即以质量创新、进一步推动质量创优,比精细、比环保、比节约,进一步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福建省交通厅推行“首件分析制度”,对每个分项工程的首个实体构件进行详细分析、会诊,以完善施工工艺,克服质量缺陷;江苏、广东、广西等省区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了淘汰机制,为规范市场做出了积极探索。四川省开展监督体系构架研究与实践,抓好安全专项经费落实,借助网络技术适时监督与远程监控等措施,增强了监督工作效果。这些都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各单位应该注意总结和学习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工作。

三、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加强监督队伍能力建设上

当前,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队伍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督队伍是做好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手少,任务重,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突出监督队伍能力建设,通过能力的提升来缓解监督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已显得十分迫切。

一是要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关心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要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定位出发,从质量安全监管事业发展的角度,整合资源,整体谋划,整体推进。首先,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敢于奉献,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各级领导要从政治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制定培养计划,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不断丰富培养内涵,提高培养质量。对成绩突出的,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要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吸纳优秀的、热爱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富有牺牲精神的优秀人才,充实到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中来,从而建立一支适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值得信赖的监管队伍。

二是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扎扎实实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以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为促进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当好忠诚卫士。我们从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进一步提升交通建设质量安全水平,为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是要积极鼓励监督创新。要在创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尝试,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加强监督模式、监督方法、监督效果的研究,鼓励监督人员结合工作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江苏省总结的工程质量公式:“一个优质工程=科学的设计+优质的材料+精细的施工+严格的监督+科技创新”,为我们开展监督管理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促进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上

质量安全工作的主线已经明确,措施也很具体。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关键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要切实加强领导,解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面的突出问题。

随着在建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项目监管任务更加艰巨、难度持续加大。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要研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听取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掌握新情况,摸清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特别是要对质量监督的定位问题加以重视,这关系到监督事业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全局的问题,各地要抓住事业单位改革机遇,强化职能,稳定队伍,切实把有关问题解决好。同时,要研究影响质量安全监管效果和工作环境的问题,强化责任,规范行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狠抓落实,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为有位。

第二,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要落实冯副部长讲话精神,以建设项目为载体,做好从业单位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按照部《关于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要求各省进一步提高对诚信体系建设的认识,紧紧抓住从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这条主线,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这是规范建设市场的一个很有效、很实用的手段。已经建立信用体系的省份,要积极推荐好的方法;起步晚的省份,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跟进,使全国真正实现“一盘棋”。同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把从业单位信用评定成果与建设市场动态监管相结合,不能搞两张皮。建设单位要规范管理,严格合同履约,创造公平、诚信的履约环境,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勘察设计单位要提高设计深度,严格设计交底,进一步完善设计代表派驻制度,确保设计服务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切实解决勘察设计与施工脱节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从文明工地建设抓起,从原材料质量源头抓起,从强化施工工艺控制抓起,从一线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抓起。通过狠抓细节管理,提升工程品质,杜绝安全事故。监理单位要在部开展的“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的行业新风建设活动中,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约能力,树立责任意识、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安全控制上的重要作用;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对于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施工监理收费,其费率不得低于指导价的80%。试验检测单位要切实按照会议提出的“不出假数据”的底线要求,积极配合部开展的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强化行业自律,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第三,牢牢把握“五个监督”,切实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紧紧围绕冯副部长提出的“增强监督工作有效性”的要求,扎实开展“五个监督”:一是“理性监督”。要清醒认识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和监督业务学习,重视理论武装,注重知识更新,不断提升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铁面监督”。质监机构是代表政府行使监督职责,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必须敢于碰硬,敢于说真话,敢于得罪人;必须发扬“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公正执法,铁面无私。三是“规范监督”。质量安全监督必须依法依规。要善于学习和运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要不折不扣执行法律法规,做到执法必严。四是“阳光监督”。要公开质量安全标准和监督执法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做到执法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五是“廉洁监督”。“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必须做到政治上坚定清醒、业务上内行精通、作风上严谨清廉;必须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牢固树立监督行业清正廉洁的形象。

在抓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上,我们花费了不少力气,由于市场主体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政府监管手段有限,安全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我们要深入分析,认真反思。从目前的情况看,加强施工安全监管不是缺制度,而是缺让制度活起来的机制;不是缺要求,而是缺让要求具有约束力的办法;不是缺文件精神,而是缺让文件精神生根的土壤。一段时间以来,大家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抓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在本次会议上,我们印发了《关于建立交通建设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同志们,质量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思路也很清晰,关键是狠抓落实。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部党组要求和冯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创新工作,为全力推进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再上新水平而努力。

第四篇:交通运输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交通运输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08年11月4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历时两天,在与会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部议程,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继2004年沈阳会议和2005年宜昌会议后,部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会议以坚持科学发展,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推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主题,总结了过去,谋划了未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会议开得很圆满、很成功。可以说,这既是一次抓好质量安全的工作会,也是新一轮交通大发展、大建设形势下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一次动员会。各级领导对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十分关心。今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在交通运输部调研时强调,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要把交通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这次会议是部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体现。冯正霖副部长受部党组委托,给我们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部里两位总工程师出席并主持会议。冯副部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开展质量安全工作的经验,分析了新形势下做好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期性、严峻性和复杂性,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强化了动力,使大家精神振奋。河南、江苏、广东、福建、四川、上海、辽宁、浙江等8个省市和中交集团介绍了各自抓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会议还印发了其他省市和单位的经验交流材料。这些单位的经验,都给我们以深刻启迪。

代表们围绕冯正霖副部长的重要讲话和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冯副部长的讲话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工作全面客观,分析形势深入透彻,列举工程实例典型鲜明,提出目标要求明确具体,部署工作重点突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家还就做好当前的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概括起来,这次会议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规格高。部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冯副部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南省政府张大卫副省长亲临会议并致辞。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交通主管部门,以及上海市港口管理局、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等单位的主管厅(局)领导和建设处长、质监站(局)长到会,部机关有关司局和交通行业协会的领导也参加了本次会议。二是创新多。会议贯彻了“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的新理念,围绕“三个必须,三个始终”的要求,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三是收获大。通过参加这次会议,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交流了经验,理清了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工作措施;通过经验交流、座谈讨论,更加坚定了做好质量安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效果好。这次会议组织周密,内容丰富,时间安排紧凑,各位代表集中精力开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贯彻会议精神,重在结合实际,重在讲求实效,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要将会议精神和要求融入到具体工作中,按照冯副部长报告中提出的“七条主线”、“十项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制定出目标清晰、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把会议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统一思想认识上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首先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冯正霖副部长的重要讲话上来。如果思想不统一,认识不深化,行动就会受影响。因此,各地要强化抓好质量安全工作的四个意识。一是增强全局意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势,正确判断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定位和方向。要把抓好质量安全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切实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深层次问题。二是增强宗旨意识。宗旨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质量安全工作人命关天。对此,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所采取的质量安全措施是否符合本地实际,归根结底都是宗旨意识在工作中的具体反映和体现。因此每一个质量安全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不断增强宗旨意识,解决好为民做官还是为己做官的问题,做到上不愧党,下

不愧民。三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事事以万无一失为目标,防患于未然。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质量安全工作者必须发扬不屈不挠、连续作战的精神,力争把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是一种义务,一种使命。如果缺乏责任意识,就会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搞面子工程。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职责,同时要督促企业负起责任,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在岗一日,尽责一天。

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转变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思路上

冯副部长的报告,提出了今后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我们必须抓好两个重点。

首先,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整合管理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单靠质量安全监督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健全协作机制,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力度,才能真正发挥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作用。我们要建立科学高效的协作机制,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各方协作、整体推进的质量安全工作格局。

实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是要突出和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并不是要代替和弱化有关层面和环节的质量安全责任,这一点必须明确。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责任,要充分发挥行政许可、设计审批、招投标监管、施工许可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作用,整合监管资源,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其次,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切实转变监督观念,探索创新质量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新方法。在交通基础设施即将进入新一轮大规模建设的关键时期,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监管模式和方法。一是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将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从业单位的每一个层面,监管对象要由施工、监理、检测单位,向包括项目法人在内的各从业单位并重的方向转变。二是监管工作要做到以“预防为主”。重点由工程实体,向影响工程实体质量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部位转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上下工序无缝衔接。对不符合施工质量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制止,更不能碍于情面或赶工期就为不合格的工程开绿灯。三是要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落实一个“严”字,抓好一个“实”字。这就是要求我们对质量安全工作管理要严、要求要高。对质量安全检查要严格,后处理要严历。切实把质量安全法规制度和科学管理落到实处,切实把过程控制和提高一线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落到实处。

其三,推广质量安全管理的新经验、新方法。会上,部分省市在交流发言中介绍了自己的经验,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如河南省交通厅加强资格预审和招投标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安全源头关;江苏省交通厅开展“两创三比”活动,即以质量创新、进一步推动质量创优,比精细、比环保、比节约,进一步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福建省交通厅推行“首件分析制度”,对每个分项工程的首个实体构件进行详细分析、会诊,以完善施工工艺,克服质量缺陷;江苏、广东、广西等省区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了淘汰机制,为规范市场做出了积极探索。四川省开展监督体系构架研究与实践,抓好安全专项经费落实,借助网络技术适时监督与远程监控等措施,增强了监督工作效果。这些都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各单位应该注意总结和学习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改进工作。

三、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加强监督队伍能力建设上

当前,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总体上是好的,队伍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督队伍是做好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手少,任务重,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突出监督队伍能力建设,通过能力的提升来缓解监督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已显得十分迫切。

一是要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关心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要从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定位出发,从质量安全监管事业发展的角度,整合资源,整体谋划,整体推进。首先,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敢于奉献,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各级领导要从政治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制定培养计划,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不断丰富培养内涵,提高培养质量。对成绩突出的,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要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吸纳优秀的、热爱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富有牺牲精神的优秀人才,充实到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中来,从而建立一支适应交

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值得信赖的监管队伍。

二是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扎扎实实做好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以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为促进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当好忠诚卫士。我们从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进一步提升交通建设质量安全水平,为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是要积极鼓励监督创新。要在创新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尝试,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加强监督模式、监督方法、监督效果的研究,鼓励监督人员结合工作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江苏省总结的工程质量公式:“一个优质工程=科学的设计+优质的材料+精细的施工+严格的监督+科技创新”,为我们开展监督管理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体现在促进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上

质量安全工作的主线已经明确,措施也很具体。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关键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第一,要切实加强领导,解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面的突出问题。

随着在建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项目监管任务更加艰巨、难度持续加大。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要研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听取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掌握新情况,摸清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特别是要对质量监督的定位问题加以重视,这关系到监督事业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全局的问题,各地要抓住事业单位改革机遇,强化职能,稳定队伍,切实把有关问题解决好。同时,要研究影响质量安全监管效果和工作环境的问题,强化责任,规范行为,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狠抓落实,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为有位。

第二,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要落实冯副部长讲话精神,以建设项目为载体,做好从业单位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按照部《关于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要求各省进一步提高对诚信体系建设的认识,紧紧抓住从业单位信用等级评定这条主线,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这是规范建设市场的一个很有效、很实用的手段。已经建立信用体系的省份,要积极推荐好的方法;起步晚的省份,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跟进,使全国真正实现“一盘棋”。同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把从业单位信用评定成果与建设市场动态监管相结合,不能搞两张皮。建设单位要规范管理,严格合同履约,创造公平、诚信的履约环境,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勘察设计单位要提高设计深度,严格设计交底,进一步完善设计代表派驻制度,确保设计服务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切实解决勘察设计与施工脱节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从文明工地建设抓起,从原材料质量源头抓起,从强化施工工艺控制抓起,从一线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抓起。通过狠抓细节管理,提升工程品质,杜绝安全事故。监理单位要在部开展的“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的行业新风建设活动中,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约能力,树立责任意识、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安全控制上的重要作用;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对于实行政府指导价的施工监理收费,其费率不得低于指导价的80%。试验检测单位要切实按照会议提出的“不出假数据”的底线要求,积极配合部开展的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强化行业自律,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检测工作质量。第三,牢牢把握“五个监督”,切实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紧紧围绕冯副部长提出的“增强监督工作有效性”的要求,扎实开展“五个监督”:一是“理性监督”。要清醒认识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强化政策理论学习和监督业务学习,重视理论武装,注重知识更新,不断提升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铁面监督”。质监机构是代表政府行使监督职责,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必须敢于碰硬,敢于说真话,敢于得罪人;必须发扬“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公正执法,铁面无私。三是“规范监督”。质量安全监督必须依法依规。要善于学习和运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要不折不扣执行法律法规,做到执

法必严。四是“阳光监督”。要公开质量安全标准和监督执法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做到执法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五是“廉洁监督”。“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必须做到政治上坚定清醒、业务上内行精通、作风上严谨清廉;必须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牢固树立监督行业清正廉洁的形象。

在抓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上,我们花费了不少力气,由于市场主体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政府监管手段有限,安全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我们要深入分析,认真反思。从目前的情况看,加强施工安全监管不是缺制度,而是缺让制度活起来的机制;不是缺要求,而是缺让要求具有约束力的办法;不是缺文件精神,而是缺让文件精神生根的土壤。一段时间以来,大家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抓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在本次会议上,我们印发了《关于建立交通建设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同志们,质量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思路也很清晰,关键是狠抓落实。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部党组要求和冯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创新工作,为全力推进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再上新水平而努力。

第五篇:李彦武站长在2010年全国交通质量监督站(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彦武站长在2010年全国交通质量

监督站(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12月6日~8日,全国交通质量监督站(局)长座谈会在上海召开。部质监总站李彦武站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分析了“十二五”工程质量安全形势,并对明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现将李站长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站在新起点 迎接新挑战

全面开创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新局面

――在全国交通质量监督站(局)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交通运输部质监总站站长 李彦武

(2010年12月7日)

同志们:

“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服务水平提升显著,公路水运建设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召开全国交通质监站(局)长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十一五”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经验,分析“十二五”质量安全形势,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国交通质监战线的干部职工,站在历史的新高度,紧紧围绕交通发展新目标,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奋力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开创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十一五”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交通质量监督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部党组“三个服务”要求,积极适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持续增长形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狠抓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回顾“十一五”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有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

“十一五”期间,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始终把质量第一、安全至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在不断加大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规模的同时,高度重视质量安全工作。质监系统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工程质量安全主题,不断提升质量理念,创新和完善监督工作体制与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此期间,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公路工程质量水平总体稳定,高速公路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水运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工程外观和细部质量有长足进步,大中型水运项目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4%~97%之间。润扬长江大桥、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湖南常张高速公路、东营黄河公路大桥、龙门黄河公路大桥、石忠高速方斗山隧道、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大连港大窑湾港区一期(后6个泊位)等多个项目分别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等国家级建设工程奖项。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特别是凤凰堤溪沱江大桥垮塌事故后,痛定思痛,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2008和2009年的事故死亡人数均较2005年减少百余人,交通建设百亿元投资死亡率指标低于全国建筑业平均水平,有利地促进了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

(二)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政府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抓关键、抓基础、抓过程、抓示范,谋发展思路明确。“十一五”期间,面对建设规模逐年递增态势,研究确立了抓关键、抓基础、抓过程、抓示范的总体思路。2008年召开了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交流经验,统一认识,提出了新形势下必须把握的“七条主线”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十方面”措施,为做好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

二是加大质量安全综合督查力度,抓落实务实高效。“十一五”期间,总站加大质量安全综合督查力度,实现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建设规模大的省份和重大项目督查两次以上。公路督查项目包括苏通大桥、上海长江隧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等10个独立特大型桥隧工程,以及天宝高速、宜巴高速等109个高速公路项目,里程共计1.17万公里;农村公路和干线公路70余项约1200公里。水运督查项目包括洋山深水港区、曹妃甸港区、长江航道整治等110个大中型水运工程项目。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督查工作高度重视,对照督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及时整改,举一反三,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得到落实。各省区市交通质监机构在配合部进行监督抽查的同时,根据本地交通建设的实际情况,在省内开展更广、更细致的检查活动。

三是创新方法解决质量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活动有的放矢。“十一五”期间,各级质监机构不断拓展管理思路,创新方式方法,着力解决质量安全突出问题,监督工作有效性显著提高。组织开展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在推广营口港创建治理混凝土质量通病示范项目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工程质量和耐久性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平安工地”建设及以“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为主题的“安全生产年”活动,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组织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数据造假行为;组织开展“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新风建设活动,促进监理行业健康发展。江苏组织开展了“两创三比”活动;浙江、广东、河北等省开展了“质量年、安全年、管理年”活动;湖南省开展了技术稽查、设计回头看等系列活动;四川省开展“重点项目三年集中建设攻坚活动”,每季度均以省政府交通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向各市州政府印发质量安全专报,主管省长对每期专报都针对工程质量安全明确批示;山东省实施以“专业人员管理,专业机构检测,质量管理责任细化,质量管理程序细化”为主要内容的“双专双细化”管理模式,形成了全过程的工程管理机制;北京市采取发布质量指数,量化质量水平;河南省实行“三阶段”,保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稳步提升。安徽省以推广实施“单元预警法”为重点,强化施工现场监管的执行力;甘肃省构建“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进行教育培训试点,开展隧道塌方应急处理演练,推广“路桥质量安全施工控制法”。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了部和国家安监总局的联合表彰。

四是大力推进制度法规体系建设,夯基础扎扎实实。“十一五”期间,部相继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办法》、《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定》、《水运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质量鉴定办法》、《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意见》、《航运枢纽工程质量监督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等十余项管理规定和制度。各地也相继发布了本省的质量监督办法,制定了监督责任人制度、问题报告制度、档案管理规定等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有的作为省、区地方标准发布。相互衔接配套、操作性强的质量监督工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轨道。

五是强化安全应急管理,多举措合力推进。“十一五”是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管能力的重要提升期。我们按照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坚持制度建设为先导;始终把以人为本放在工程建设首位,坚持预防为主;始终把握安全生产的本质规律,坚持安全与质量并重;始终以基层基础(“双基”)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始终把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作为硬任务、硬指标,坚持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以“打基础、抓关键、早预防”为主线,以“双基”建设为重点,在安全监管“一案三制”(预案及机制体制法制)建设、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技术研究、安全培训考核等方面狠下功夫,初步建立了行业建设安全应急联络制度,完善应急专家咨询及对外协调机制,初步形成了“预案、预控、预警”安全监管机制体制,以及“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督促、建设单位主导、政府部门监管”的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将安全应急管理贯穿于安全监管工作的全过程。五年来,我们印发了行业专项预案,理清行业应急职责,完善应急队伍,建立了300余人的专家资源库。为加强特殊敏感时期的应急值守,保证信息畅通,建立了建设安全应急联络员队伍,经过了五年来的防台部署、隐患排查、事故调查等应急考验,应急联络工作机制已基本建立。各地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落实本地区的应急组织、资源及措施,加强对从业企业应急预案的监督检查,增强项目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行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同时,我们高度重视行业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和督导工作。每半年向行业通报一次建设安全形势,对事故高发的地区、企业进行预警,对事故高发的在建项目加大督查力度;在特殊敏感时段发文指导,对风险较大的桥隧工程,研究制定风险评估制度与指南,积极开展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组织开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发证和安全监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先后出版了5本培训教材,共培训了9万余名施工企业三类人员、1.25万名安全监理工程师。

六是依靠科技促发展,质量安全监管科学性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我们建立完善了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状况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强化了质量统计分析工作。开展了《公路建设质量评定指数研究》、《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及措施研究》、《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及试点研究》和《公路水路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机制研究》、《大型公路桥梁和内河港口工程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及事故隐患防治技术研究》、《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试验检测数据报告标准化研究》、《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体系及技术研究》等研究项目,推动工程质量评定模式和质量安全监督手段不断创新,提高了质量安全监管的科技含量。总站负责修订的《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荣获2009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各省级质监机构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技术密集优势,结合工程项目,对质量安全监管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福建、安徽、湖南、四川等省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公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公路施工安全生产评估等研究,并依托重点工程开展特大桥梁安全成套技术研究,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安全生产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三)市场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推动监理检测市场健康发展。一是监理制度不断完善,监理队伍更加壮大。“十一五”期间,修订了《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编制了《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范本》,推动监理工作规范化。将工程建设中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控制纳入监理体制,加强管理,并广泛开展监理人员安全生产和环保知识培训。全面推行公路水运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建立以全国统考为主要模式的监理人才评价机制。“十一五”期间,2.3万余人获得监理工程师证书,监理工程师持证人员总计超过5.5万人;500余家监理企业获得甲乙级监理资质。

二是试验检测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试验检测事业不断成长。“十一五”时期是公路水运试验检测重新起步并快速发展的五年,面对公路水运大建设、大发展对检测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以12号部令出台为契机,开展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并加强培育和监管;组织开展首次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桩基检测比对试验,启动了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为壮大从业队伍,提高人员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展为期3年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工地试验室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试验检测活动。试验检测市场呈现出日趋专业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势头。

三是强化信用管理,监理和试验检测信用评价体系初步建成,市场行为更加规范。制定了《公路水运监理企业和人员信用评价办法(试行)》、《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试行)》, 分别从2008和2009年起全面开展监理、检测从业单位和人员信用评价,一批有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人员的不良信用被记录,净化了监理和试验检测市场。

(四)以“学树创”活动为载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以“学先进”为切入点,质监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各地质监系统积极开展学习包起帆、许振超、陈刚毅等一批交通行业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教育活动,将学先进融入监督工作实际。通过开展“学先进”,做到远学有标兵,近学有榜样,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岗位成才,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积极为工程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建功立业。浙江、湖北、北京、江苏、河北、河南、吉林等地将典型事例教育与现场参观学习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以“树新风”为切入点,质监作风明显加强。在工作作风方面,我们提出“三个表率”、“四懂”、“三种精神”等理念,成为质监行业开展好“学树创”活动的共识和基本原则,并推动“严格监督、公正执法”的质监文化逐步形成。河南提出“五个监督”,吉林提出“五个结合”,湖北开展“以刚毅精神对待质量和责任”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在机关作风方面,各地质监系统深入开展“五个机关”建设。辽宁、福建、上海港、长航等多地制定出台《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人员行政执法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逐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广东、江苏、重庆、河北、上海、山西等地完善政务公开,积极推动监督监管的动态管理和网上办公,增强政务工作的透明度和时效性。山东、宁夏、甘肃、河北水运、上海市、新疆等质监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警示教育,获得多个精神文明单位称号。辽宁出台了《辽宁省交通质监行业“十一五”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案和考核标准》,有效指导全省交通质监系统创新工作载体。北京站开展文明共建活动,每年都组织帮扶活动。新疆在7.5事件后,积极开展了以促进民族团结为目标的文明处室创建活动。

三是以“创一流”为切入点,涌现出一批质监行业先进典型。交通质监系统以“学树创”活动作为推动工程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推手,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活动载体,促进了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态势稳步提升,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和荣誉称号。表现比较突出的单位有:福建局、吉林站(学树创活动带头省份),辽宁局、浙江局、天津公路站(部文明行业),湖北局、江西站、西藏日喀则监督分站(行业文明单位),上海公路站、河北水运局(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重庆站、广东站、上海港站(连续三年被评为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

二、“十二五”工程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将深入发展,而且还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更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全国交通大建设、大发展的形势不会改变,建设规模大、项目数量多、监督任务重的状况不会改变,阻碍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工程质量安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质量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监管工作压力巨大。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仍属于暂时缓解的水平,尚不能满足和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交通运输需求总量将是目前的2.5—3倍,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与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将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推进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省际通道和国省干线公路,同时要积极发展水运,完善港口布局。“适度超前”意味着国、省高速公路及干线通道的网络化建设以及水运工程建设仍将保持加快势头,加之扩内需、保增长投资效应的惯性,就全国来讲,交通基础设施大建设、大发展的格局仍将持续,从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全社会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对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发展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体系,这对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客货运输规模迅速扩大,交通组成发生深刻变化,群众出行需求不断提高,对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相关行业技术水平、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全社会对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有更高的期望。

(三)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增大,形势依然严峻。我国部分公路水运工程主要质量指标仍不稳定,结构工程质量指标波动明显;安全生产较大事故有所上升,且多集中在建设任务重的中西部地区。“十二五”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任务将更加艰巨。首先,从工程项目分布来看,基本转入工程条件更为复杂的山岭和水域,山区公路、跨海桥隧以及深水、外海工程项目增多,公路桥隧工程比例显著增大,高墩大跨结构显著增多,工程地质状况复杂、施工环境恶劣、建设条件艰苦,工程施工难度增大,质量安全风险更为突出。同时,随着路网密度的增大,路网联络线项目增多,不可避免地大量增加立体交叉跨线工程,在不能中断交通的开放环境下施工,质量安全风险叠加效应不可忽视。其次,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发展和运行成本不断增加,新一代农民工市民化趋势日益显现。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建设的外部条件更加苛刻,征地拆迁等建设环境协调难度增大,建设成本持续增加,建筑材料紧缺,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因素日益复杂。此外,从项目管理看,建设规模与管理资源配臵失调,制约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客观因素仍然存在。工程管理和技术储备不足,市场不规范,管理不到位,违法分包转包屡有发生,从业队伍素质不高的态势尚未根本改变。工程实施承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工程管理的多重考验,老问题与新矛盾交织,质量安全风险增大,形势更加严峻。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振奋精神,再接再历,顺势转变,积极应对,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国家和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为主体,以监理和检测管理为两翼,以科技和信息为助推,以质监文化为内涵,谋划“十二五”监督工作思维和战略布局。要按照即将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切实做好2011年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

三、2011年的工作重点

2011年的工作思路,是要树立战略思维,强化发展意识,着力在工作理念、工作重点和履职方式上实现转变提升,不断提高质监工作的权威性、前瞻性和科学性。面对艰巨的监督工作任务,我们要找准切入点,扩大结合点,抓住关键点,积极作为,狠抓落实。

明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做好“三个结合”,继续扎实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工作中要努力做好“三个结合”。一是转理念与调方法相结合,即把转变监督理念这一战略问题,与调整优化监督方法这一战术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抬头看准路,低头拉好车,切实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二是强基础与抓关键相结合,既高度重视完善质量监督法规制度,夯实工作基础,又要狠抓工程质量关键点和突出问题;三是强监督与服好务相结合,在做好质量监督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不仅要说“你这样做不行”,还能建议“你那样做能行”。

五年来的质量监督工作经验表明: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为质量监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各级质监机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质量形势总体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强化质量监督,督促质量问题整改闭合,加大质量责任处罚力度,促进管理水平提升,为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了强劲推动力。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和严峻的质量形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质量监督宝贵经验,努力做好 “三个结合”,进一步转变理念,创新举措,强化督查,狠抓通病治理,做好质量状况统计分析,增强监督工作有效性。明年的重点工作思路:

一是加快转变监督观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质量监督工作新思路。我们要根据质监机构改革和建设形势发展需要,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新思路。我们要努力做好制定《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的相关工作,以此为契机逐步理顺监督体制机制。同时,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从施工阶段向前(设计阶段)和向后(养护阶段)延伸监督的可行性。质监工作不仅要全力拼搏,还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要调整监督模式,以项目法人为主要对象,努力实现监督重点由工程实体向项目管理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转变。安徽站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新疆局提出“监督是工程建设的动力”的理念,实施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质监机构“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上海实施“行政约谈”制度和“网格化”监管手段;江苏省局制定《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和标准》,完善监督制度,规范监督程序;黑龙江省站适应公路建设三年决战构建“战时”监督机制;广东、重庆、陕西等省市站对项目法人实施排序,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调动和发挥建设单位质量管理积极性、能动性。上述单位的做法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二是深入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工作。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优化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内容、督查方法、督查频次,强化跟踪督查整改,提升督查实效。充分发挥督查专家作用,为参建单位提供技术帮扶。完善更具科学性的督查结果分析评价体系,使之成为衡量工程项目管理、安全风险防控、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水平、从业单位信用等级的重要依据。采取项目量化评价、排序等办法,形成激励和竞争机制,调动建设单位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督查效果。

三是继续抓好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混凝土质量通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年限,关乎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关乎交通基础设施巨额国有资产的安全。随着交通建设大规模转入崇山峻岭和深水远海,混凝土结构物的比例显著增大,开展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意义尤为重大。我们将在已经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通病治理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示范引导和监督检查,研究建立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的长效机制,推行专业化管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施工,推动工程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是加强工程质量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完善质量统计分析制度,优化质量状况统计指标,通过科学分析,研究工程质量发展态势,指导质量监督工作深入开展,为主管部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打基础,抓关键,树示范,早预防,切实加强安全监管。

打基础就是要抓好制度建设和标准制订工作,加强安全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用一张“婆婆嘴”,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推动全行业安全意识的提升,夯实安全监管工作基础;抓关键就是抓好危险部位、事故高发环节的安全控制,举一反三,努力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树示范就是通过总结推广平安工地、零伤亡工程等典型经验,促进施工安全水平提升;早预防就是要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抓好风险评估、应急管理和监督检查,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五年的监管经验证明,安全监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强制性的外部监督,更需要实施科学管理。对此,我们应继续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积极应对挑战,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周密部署,以“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为载体,以专项费用落实为突破口,大力夯实“双基”,总结推广平安工地和零伤亡工程的典型经验;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抓手,切实加强重大项目、危险部位和事故高发环节的安全预控预警;抓住行业预案及事故快报制度即将更新和宣贯的契机,推行施工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化和标准化,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创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提升全行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使交通建设项目生产安全始终处在可控状态。明年安全监管的重点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是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载体,对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完善达标考核标准,督促本地区示范项目出经验、上水平,以点带面,全面促进本地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四川省施行“施工现场安全指数评价办法”,推进平安工地建设活动落到实处,值得借鉴。明年,我们将适时组建平安建设互动论坛,加强信息交流,加大宣传报道,开展技术研究。根据各地区申报情况,研究确定部示范项目并挂牌监督,适时组织部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交流会,制定部示范项目达标验收标准,在完工的部示范项目中评选表彰“零伤亡工程”。

二是继续积极推进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作为行之有效的感知风险的良方,被世界各行业采用,这两年我们一直在大力推动,但缺乏相关的标准支撑。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和项目试点,我们即将发布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并适时开展培训宣贯。明年还将扩大试点项目和地区,进一步掌握情况,组织交流,不断完善评估机制,优化评估方法,全面提高评估水平。三是推行施工安全应急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是最大的集约化和高效化,常常能赢得第一时间,是安全监管工作追求的目标。我们即将发布《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和事故统计报表制度,运行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推动施工安全应急管理标准化,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应急联络机制建设。明年还将完善安全专家库,跟踪相关应急救援技术,逐步提升行业施工安全应急管理软实力。

(三)把握方向,扎实推进,以制度改革促监理事业质的飞跃。

交通行业推行监理制已20多年,对推动我国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保障和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交通建设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监理工作与交通发展规模和内在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问题不断累积,路子越走越窄,影响了监理队伍的发展,制约了监理效果的发挥。

针对监理工作,我想谈“两个必须”。第一个必须,是必须坚持工程监理制不动摇;第二个必须,是必须对现行监理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工程监理制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而且是优化建设管理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20多年的监理制实践,验证了监理制对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建设项目中,监理制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坚持工程监理制不动摇。但是,目前监理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监理的作用、地位、素质、形象等不同程度地受到质疑。为适应新时期交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交通建设对监理的要求,拿出凤凰涅盘般的勇气,对监理制度进行重大改革,重点解决体制和机制不适应的问题。我认为,引导监理企业向高级工程咨询公司方向发展,推动设计、监理、咨询及试验检测的嫁接与整合,推行总监负责制,实施监理工程师责任制,是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是大力提升监理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监理在交通建设中的管理职能。监理行业的基本属性是高水平的知识密集型工程管理咨询服务产业,因此必须要有高素质监理人才队伍作支撑。只有懂得多,才能管得好。然而,我国巨大的交通建设市场形成了巨量的人才需求,在高端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在地位、收入、工作环境等方面相对监理行业形成了比较优势,产生明显的“马太效应”,客观上造成了监理队伍高素质人才匮乏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监理的形象、地位和职能的发挥。为此,要深入研究提高监理准入条件,并从落实监理取费标准、精减在岗人数等方面入手,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监理事业,打造长期稳定高素质的监理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监理的管理职能,在工程建设中扮演“大管家”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高水准、全过程的技术服务,推动现代工程管理,让政府主管部门放心,让项目法人安心,让设计施工单位用心,让高素质人才倾心,让投机取巧者担心。

二是大力推进总监负责制,充分发挥总监的关键人作用。要明确总监的职责权利,保证总监负责制的有效实施;要建立总监人才库,按照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把关入库人员标准和数量,向社会提供高级监理人才信息,供建设单位参考使用;要建立对总监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监理工作的日常管理。

三是实施监理工程师责任制。监理职责不清,监理职责不到位,监理发挥作用受到多方掣肘,是影响监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有责无权,难以取得工作成效;有权无责,会导致权力滥用;无责无权,则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就是实施“有责有权”的监理工程师责任制,按照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界定监理在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职责,赋予监理履行职责的手段,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同时要减少建设各方对监理具体技术工作方式方法和过程的干预。责任到人,权力到人,利益到人,形成总监为第一责任人,标段监理为直接责任人的“用责任制管责任人,用责任人带一班人”的工作格局。

四是进一步完善监理工程师岗位登记工作。加强监理从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对现行的监理人员岗位登记制度进行完善,重点解决监理人员无序流动、多头挂靠、监理业绩申报虚假等问题,通过建立监理从业人员情况数据库、主要监理人员监理业绩情况数据库,加强对监理从业人员的管理,促进监理队伍的稳定。

五是积极推动安全环保监理,不断提高安全环保监理效果。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协调发展是“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管理,研究完善加强安全环保监理的有效途径。一是要研究明确发展方向,细化安全环保监理职责和工作标准;二是要开展岗前培训,使监理人员全面掌握安全环保监理内容和工作要求;三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问题处理处罚力度。

(四)继续加强试验检测管理,提升试验检测行业整体水平。试验检测作为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判的重要基础,对保证工程质量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显。交通大建设给检测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试验检测行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对交通运输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试验检测从业人员地位和素质整体偏低,诚信意识不强,影响数据真实性的因素还客观存在,保证独立公正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为进一步做好试验检测行业管理工作,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加强准入管理为前提,以规范试验检测行为和提升试验检测工作水平为主线,全面开展信用评价,加强动态监管,推进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试验检测在工程建设中的质量保障作用。

一是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促进试验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规范试验检测机构的等级评定工作,改变一些省份对等级评审把关不均衡的现象。要认真执行12号部令的各项要求,规范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评定,评审程序“阳光化”操作,市场准入严格把关,继续强化试验检测规范化管理,共同促进试验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明年不仅要继续规范综合甲级和专项资质等级的现场评审,严格审批工作,还将适时安排对乙、丙级试验检测机构能力水平的专项督查。从建设管理模式和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探索新的管理体制既是保证试验检测独立性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试验检测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长远战略。多数省份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和努力,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不断加以完善。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监督检测和社会检测之间的关系,切实发挥试验检测在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二是以信用评价为抓手,切实加强试验检测机构和人员动态监管。试验检测机构和人员取得准入资格后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加强动态监管。我们今年组织的全国首次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基桩检测比对试验活动,反映出少数检测机构存在不重视能力保持的问题。为确保试验检测行为规范有序,必须下决心解决试验检测机构工作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问题,必须逐步完善有进有退的准入机制。信用评价是建立行业诚信体系的基础,是实施动态监管的必要手段。因此,首先要严格遵循公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对试验检测机构、工地试验室、从业人员全面开展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工作,以此为抓手,切实加强动态监管。信用评价结果如不能客观反映诚信水平,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次,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工地试验室管理,规范试验检测行为,提高试验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此外,希望各省质监站(局)积极探索建立动态监管机制,树立工地试验室规范化、标准化典型示范,推广完善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开展能力比对、检测竞赛、中间检查,切实抓好试验检测日常管理工作。

三是不断加强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努力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自12号令颁布实施以来,总站和各省站紧密配合、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13次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获得试验检测工程师、检测员证书者10万余人,试验检测队伍不断壮大。明年,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试验检测人员岗位登记、岗前培训、继续教育等工作,研究建立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自我约束机制,大力促进试验检测人员学真本领、练真功夫、出真数据,努力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努力打造有能力、有水平、有潜力的专业队伍,努力提升试验检测的能力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监督体系建设,继续坚持监督行业“一盘棋”。

“十一五”期间,全国交通系统不断加强质监体系建设,密切工作联系,通过片区网会、站长会等多种形式增进了相互交流,在监督工作中促进了监督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质监“一盘棋”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面对“十二五”巨大的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管工作压力,我们只有紧紧依靠全国交通质监行业的整体力量,才能全面、顺利、圆满地完成好繁重的监督工作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安徽省坚持重点发挥省站的指导、引导和督导作用,采取分类监督和专家协助的做法,以省站带地市站;四川省厅长亲自带队赴各地市(州)调研,推动地市(州)加强质监机构人员、设备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和经费的落实;以及辽宁、海南等省在监督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认真研究和借鉴。同时,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横向联系。要继续坚持全国交通质监行业“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加强监督信息共享,强化监督经验交流,不断加大相互协助与支持,共同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前一段时间,我们按照部的统一安排,组织协调了西藏交通质监骨干赴内地业务培训工作,得到了部分省份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当前,我们正在按照部的统一部署,研究对新疆交通质监工作的援助事宜。希望今后对于类似的工作,能够继续得到各有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质监机构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质监系统软实力。精神文明建设是“软实力”,但是要按“硬任务”来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要与全党全国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学习巩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相结合,与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相结合,与质监机构改革和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多年来质量安全工作经验以及质监文化的提练宣传相结合。要以巩固“学树创”活动成果为落脚点,大力宣传和践行“严格监督、公正执法”的质监文化理念,积极交流经验,深入探索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促进质监工作作风改变、工作效率提高和工作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突出“五个监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将精神文明建设切实落实到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上来。

一是大力推进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精神支柱是难以强大的;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没有精神支柱是难以长久发展的。全国交通质监系统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让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成为质监队伍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认真贯彻落实李盛霖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发展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这一行业使命,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交通精神,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的良好形象。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规范自身行为,务求做到:公平公正,忠于职守;严格认真,一丝不苟;谦虚谨慎,态度和蔼;务实高效,雷厉风行;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勇于开拓,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严守法律;任劳任怨,脚踏实地。

三是深入开展“学树建创”活动。在“学树创”活动基础上延伸开展“学树建创”活动,营造共学先进、共树新风、共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共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氛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这个中心,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活动载体,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是推进学习型行业建设,打造过硬的质监队伍。质监工作原则性强、技术性强、专业性强,只有掌握法规制度才能公正执法,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治和业务两大素质,这是关乎行业生存的大问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政策法规学习,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局的自觉性,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加强业务学习,一是跟踪国际国内技术前沿,掌握技术发展方向;二是向工程实践学习,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实用技术;三是向同行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总站将尽可能创造条件,支持大家采取国内进修、下派锻炼、岗位交流、出国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质监人员整体素质,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质监队伍。

同志们,交通基本建设的新形势对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新的起点,推动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必须在坚持过去多年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用开阔的眼光,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在理念创新、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上多下功夫。各级质监机构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和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努力做好监督工作,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下载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2006年全国交通系统质量监督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06年12月1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站长 李彦武在2006年全国交通系统质量监督站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06年12月1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