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工作
所谓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工作,就是把目标正确地分解成工作计划,通过采取适当的步骤和方法,最终达成有效的结果。通常会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将有联系的工作进行分类整理。
2、将整理好有各类事务按流程或轻重缓急加以排列。
3、按排列顺序进行处理。
4、为制定上述方案需要安排一个考虑的时间。
5、由于工作能够有计划地进行,自然也就能够看到这些工作应该按什么次序进行,各哪些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工作。
那么有人会问:究竟该怎样做计划呢?大致的步骤如下:
1、确立目标;
2、探寻完成目标的各种途径;
3、选定最佳的完成方式;
4、将最佳途径转化成月/周/日的工作事项;
5、编排月/周/日的工作次序并加以执行;
6、定期检查目标的现实性以及完成目标的最佳途径的可行性。
目标如何制订,我们已在前面的内容进行了说明;至于如何制订并检查计划,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地阐述。
有了计划,就必须有行动。行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们请大家记住:
1、切实实行你的计划和创意,以便发挥它的价值,不管主意有多好,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2、实行时心理要平静,估计困难、做好准备、及时调整。
美国的成功学家格林演讲时,时常对观众开玩笑地说,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联邦快递,其实是他发明的。他不说假话,他的确有过这个主意。但是我们相信世界是至少还有一万个和他一样的创业家,也想到同样的主意。60年代格林刚刚起步,在全美为公司间做撮合工作,每天都生活在赶截止日期、并在限时内将文件从美国的一端送一另外一端的时间缝隙中。当时格林曾经想到,如果有人能够开办一个能够将重要文件在24小时之内送到任何目的地的服务,该有多好!这想法在他脑海中驻留了好几年……一直到有一个名叫弗列德· 史密斯的家伙真的把这主意转换为实际行动。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成功地将一个好主意付诸实践,比在家空想出一千个好主意要有从价值得多。
第二篇:浅析有组织犯罪及其对策
浅析有组织犯罪及其对策
一,有组织犯罪浅析
(一),有组织犯罪的产生 有组织犯罪的英文名称是 orgnized crime,有组织犯罪的历史由来已久 [1].在欧洲,他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而最早从事有组织犯罪 这一活动的是意大利黑手党.在 20 世纪 20 年代,随着大批意大利移民 进入北美大陆,黑手党也随着移民的浪潮进入北美,并且在当时的美国 工业中心芝加哥等城市出现了阿里.卡彭,约.多里奥和勒基.鲁西诺为 首的庞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这些犯罪集团利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广泛运用现代化规模生产技术的机会,大力发展自己的犯罪企业,谋求 了巨额的经济利益,他们利用这些不正当的金钱来贿赂警察和其他执 法人员,腐蚀,拉拢他们入伙,参与帮派活动,使用各种暴力手段,巩固自 己的势力范围,发展犯罪组织.二战后,有组织犯罪的形式日趋多样化, 不仅从事毒品,卖淫,走私等传统的非法活动,而且还向房地产,金融业, 基础设施建设业等方向转移.80 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有组织犯罪扩展到了国际范围,成为一个全球 性的问题.中国的有组织犯罪,起源于旧社会的帮会[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 中国,帮会组织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的马前卒和以华制华的工具.1927 年,蒋介石利用上海流氓和帮会势力,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帮会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充,他们纷纷自立 门户,扩充势力,拉拢腐蚀官员,在某些场合形成政府与帮会勾结,互相 利用[3].寻求某种政治势力保护,这是有组织犯罪重要特征之一.解放后,随着打击反动会,道,门运动的开展,帮会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 一大批反动的会,道,门头目遭到了镇压.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经济交 往的不断加深,港,澳,台黑社会组织对大陆进行了渗透,有组织犯罪出 现了反弹的趋势.在今天大陆境内,虽然还没有出现像意大利黑手党, 台湾竹联帮,香港三合会那样大规模的黑社会组织,但也出现了类似黑 社会的犯罪组织,其中一部分逐步发展为有一定组织形式的犯罪集团.虽然目前中国多数犯罪集团还不具备黑社会犯罪的完整特征,但其中 有些具有严密的组织系统和操作规程,已具有黑社会组织的某些痕迹 和性质.因而可以说,在中国,“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已经出现 ”[4].如山西侯百万,海南王英汉,辽宁刘涌等犯罪集团,他们成员众多, 有一定的组织体系和分工,拥有大量资产,有的还甚至拥有武装,垄断 一个行业或地区的某种经济,并采用金钱,美女等种种方法,贿赂,腐蚀 地方官员充当他们的保护伞,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二),有组织犯罪的特征 有组织犯罪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由于他具有普遍性,在世界各国都 出现过,因此他们又具有相通的共同特征:
1,有组织犯罪没有意识形态目标,只追求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这 一点同激进的,主张政治改革的恐怖组织不同.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组织 一般是凭借暴力或其他策略制造恐怖事件,借以威胁,恐吓政府和公众, 以达到政治和社会目的的团体[5].如被爱尔兰共和军,他们通过暗杀, 爆炸等手段制造恐怖事件,是为了迫使英国政府妥协,同意北爱尔兰同 爱尔兰共和国统一.而有组织犯罪不是政治性组织,他们一般是政治上 的保守派,希望维持社会现状,反对任何激进的政治改革.他们虽然也 采取一些政治性行为,与政府和司法机构中的腐败官员相勾结,但主要 的用意是寻求保护和逃避法律的制裁.他们通过提供商品或服务,最大 限度地捞取利润.或者采用掠夺式的方法,来获取尽可能多的赃款赃物.然后采用“洗钱”的非法手段,将获取的巨额利润向具有潜在商业价值 的领域渗透,通过操纵合法经营来维护自己的既得经济利益.2,有组织犯罪是一个永久性组织,具有等级森严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纪 律性.这是区分有组织犯罪和一般共同犯罪的重要标志.一般性共同犯 罪,如我国所说的结伙犯罪,一般都是为了一个临时性目的而短时间的 纠合在一起,实施一次或数次犯罪后就即行解散.有组织犯罪则具有 长远的计划和目的,其犯罪组织是永久性的,组织成员,特别是核心成 员基本保持稳定,犯罪行为有连续性,即不间断从事犯罪活动[5].它们 具有等级森严的内部结构,上级对下
级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有组织犯罪 的成员大都经过严格的挑选,多数是基于民族,血缘,种族关系而集合 在一起.美国和意大利的黑手党,其成员的祖籍多为意大利大陆和西西 里岛的人.他们自成体系,企图不受社会约束而独立运作.这些犯罪组 织中的首领,经常以暴力对付任何可能给他们带来威胁的人,无论是他 们内部的告密者,还是商业上的竞争者或者警察和司法人员.犯罪组织 的成员稍有差错,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3,有组织犯罪的基本手段是通过威吓,暴力和贿赂腐蚀.在有组织犯罪 的历史过程中,充满了血风腥雨,而且有些犯罪行为必须依赖暴力才能 得以实现,如谋杀,敲诈勒索和强收“保护费”,“管理费”等.但随着各国对 犯罪活动打击力度不断加强,有组织犯罪成员发觉贿赂政府官员,导致 政府腐败,比公开使用暴力更有效,不仅能获得高额利润,而且又能有 效的保护自己.[3] 有组织犯罪现在有把目标更多地转向议会,政府和执法机构,在议员, 政府官员,法官,检察官和警察中寻找“代言人”和“合作伙伴”的趋向,用 贿赂的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美国的毒品犯罪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因为犯 罪分子以数十亿美元的利润用于瓦解执法的努力.政府官员,执法人员 和贩毒集团相勾结,毒品犯罪当然屡禁不绝.在意大利 90 年代开展的“ 净手”运动中,意大利政界丑闻迭起,政府高官纷纷落马.所有这些都表 明,政治腐败是有组织犯罪得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只有彻底铲除这些腐 败因素,才能真正打击有组织犯罪,使其彻底失去生存土壤.[5]
4,有组织犯罪逐渐趋向合法经营.传统意义上的有组织犯罪一般从事 具有明显犯罪特征的非法活动,如赌博,卖淫,贩毒,走私等;但随着金钱 财富的迅速积累,犯罪集团将成千上万的资产投入到合法经营中去,通 过“洗钱”这一非法手段,获取更多的社会财富[5].犯罪集团的头目也摇 身一变,成为公司的董事,经理,成为企业家,实业家和慈善家,很难使人 相信他们同任何犯罪活动有什么关联.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组织犯罪就是指三人或三人以 上,按照纪律或等级永久性结合在一起,为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利益, 采用威吓,暴力和贿赂腐蚀的方法而实施的犯罪行为.(三),有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 1,有组织犯罪内部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有组织犯罪由于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因此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往往并不 是一个人的犯罪行为,而是一群人有意识的集体行为.而有组织犯罪的 首领或头目一般都退居幕后指挥,因此在罪行暴露时,这些头目可称对 下级团伙的任何罪行不负责任或完全不知情;而下级团伙则辩称是执 行上级的命令,不知道所实施的行为触犯了刑律,从而给定罪量刑带来 了困难.即使依照刑律对那些实施了犯罪的下级团伙的个人追究了刑 事责任,也无法触动整个犯罪组织,甚至会出现犯罪组织内部个人成员 宁愿“背黑锅”,将整个犯罪行为顶替下来,以避免遭到组织内部的报复.2,有组织犯罪定罪量刑原则:对犯罪行为人按刑法规定给予强制性刑 罚,体现了国家强制力对社会个体一种外在的要求,在此环节中,定罪 量刑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大.定罪量刑的根据来源于犯罪人对其犯罪 行为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但有组织犯罪这一特殊的犯罪形态给定罪量 刑带来了困难.在有组织犯罪中,实施犯罪的个体往往是无关紧要的人 物,即使对他们处以刑罚,也无法捣毁整个组织,而那些具有较大社会 危害性的犯罪者,却往往退居幕后进行遥控指挥.我们说,追究刑事责 任的目的是通过这一途径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刑罚从他产生之日起 就有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通过严厉制裁来遏制犯罪的发生;或者称之 为预防犯罪.只有把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真正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 社会的长治久安.但对有组织犯罪来讲,按照罪刑相一致原则,打击的 往往是一些“小人物”,较大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者却隐蔽的很深,这样便 无法体现预防犯罪功能.因为整个犯罪组织并未受到什么打击,仍然具 有较强生命力.因此,在量刑时,可否考虑到将其整个组织都考虑在内, 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论该组织其它成员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以 达到预防犯罪这一刑罚目的.3,有组织犯罪刑罚:在查明有组织犯罪或犯罪分子为了组织利益而实 施了犯罪时,对犯罪组织如何处以刑罚有些适用于单个犯罪个人的刑 罚很显然并不适用于犯罪组织,如监禁,枪决等就是显著的例子.因此, 国家在立法中
可制定针对组织,特别是那些将非法所得投入到合法经 营中的商业,企业的刑罚,以及明确规定刑罚在何种情况下适用.为了 更有效打击有组织犯罪,震慑犯罪分子,应明确规定,对犯罪分子的处 罚和对犯罪组织处罚一旦出现一罪数罚时,不应采取吸收,合并等方式, 而采取累加的方式,使罪大恶极者受到最严厉处罚.同时,在对犯罪个 人在犯罪过程中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应当给予赔偿并处罚金,同时,对 犯罪组织财产予以没收,不论这些财产是非法所得还是合法所得,因为 犯罪组织利用洗钱等手段非法所得转为合法收入,本身就是违法的,不 能受到法律保护,只有彻底断绝其经济利益,才能真正有效防范有组织 犯罪.二,如何防范有组织犯罪 有组织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他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法 律,金融,税务,商业,外交等.任何一个领域的单独努力,其结果只能是事 倍功半,难见成效.只有各个领域一齐动手,打破行业间界限,加强协作, 信息共享,才能有效打击有组织犯罪.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全球化也成为各个领域发展的趋势,有组织犯罪也不例外.在国际有组 织犯罪斗争中,犯罪组织占有很大优势,一些主权国家,由于涉及到国 家形象,政府责任,法律制度的不同,国际公约及外交战略等等,不能与 他国展开充分,及时,有效的协作,结果在反有组织犯罪中惨遭失败.犯 罪集团十分清楚各国政府在与他们斗争中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并善 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因此,在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很难见到成效.我 认为,我国的反有组织犯罪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同时,借鉴国外成功,有 效经验.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立法,加强对有组织犯罪的监控 1,打击和预防有组织犯罪,是刑法的重要功能.对有组织犯罪的刑罚,现 行刑法中并没有明确予以定罪和量刑.只是在刑法 294 条规定了有关 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及其处罚.本人认为,这完全是不够的,应在刑法中 明确有组织犯罪并给予相应处罚,才能体现罪刑相一致原则.2,在刑事诉讼方面,可借鉴美国有关法律: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 沉默权,因此,检察官在检察起诉时,经常会和嫌犯谈判交易,嫌犯利用 认罪来换取轻松控罪,这样,对控诉方来说,可获得重要证据.由于同控 方达成协议,可获得豁免——免于起诉.这种有点类似于香港的“污点 证人”制度.这种手段经常用来对付黑手党和有组织犯罪.因为有组织 犯罪内部具有严密组织性,一些重要证据非内线人物无法取得,只有取 得犯罪组织的内部配合,才能消灭有组织犯罪.同时,在量刑时可以考 虑同控方达成协议的犯罪分子给予法定或酬定减刑,对犯罪情节显著 轻微,可免于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整个犯罪组织,只要确定其实施了有 组织犯罪行为,就应当予以摧毁,而不论其成员是否实施了犯罪.(二),加强金融监管,严防有组织犯罪 有组织犯罪获得了巨额财富,在没有进行洗钱之前,都是“黑金”,无法进 入流通领域.只有通过洗钱方式,将非法收入转为合法收入,货币才能 自由流通.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电子支付方式并不是很普及,绝大 多数交易都是用现金方式来支付.在我国刑法中订立洗钱罪就显得徒 有虚名.因为大量货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根本无法分清谁是黑金.因 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如美国规定凡在美国出入境的,无论其是否 为美国公民,均不得携带超过一万美元的现金,超过部分,应说明其来 源,用途.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都规定:一定数额以上的交易,不得使用现 金,一律使用银行卡,同时,对卡上现金规定了严格的申报制度.我国可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大额现金申报制度,加强外汇监管,严防黑钱转 移出境,加强对进口付汇企业的监控,严把海关验货关,防止犯罪分子 虚报货物价值.其次应尽快实现海关,外汇管理局,外汇指定银行,公安 等部门间电脑联网,提高监管效率.(三),成立专门机构,打击和防范有组织犯罪 打击和防范有组织犯罪,仅仅依靠法律制度是不够的,必须成立专门机 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有组织犯罪集团进行渗透.对黑社会成员进行 策反和进行心理战,利用他们之间帮派,派系之间的矛盾,从内部消灭 他们.在这一点上,香港特区作法可值得我们借鉴.在香港警察内部,有 一 个 专 门 的 反 集团 犯 罪 组 织 ——“有 组 织 及 三 合 会调 查 科 ”, 简 称 OSCG,直接隶属警察总部,俗称“O 记”.“O 记”探员经常化装打入黑社会 及各种犯罪组织,深受香港社会推崇.依照我国实际情况,在我国公安 机关内部,应建立类似的组织,有计划的向各类犯罪集团进行渗透,同 时,也应建立“污点
证人”制度,保护敢于揭露黑社会内幕的原黑社会成 员的生命安全,使他们不至于遭到同伙的报复.(四),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有组织犯罪 有组织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犯罪,他像癌症一样吞噬着整个社 会,影响到千万人正常的生活.只有世界各国联起手来,才能真正有效 打击有组织犯罪.依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已是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 我国应当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与其他国家建立起信息交换制度,定期交 流有关犯罪信息;同时,对那些同我国签订引渡条约的国家,可以通过 引渡条约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对没有签订条约的,可以通过外交手段 或第三方予以协商,将起绳之以法.2004 年 9 月 29 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正式生效.它 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项针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全球性公约.它确立了通 过促进国际合作,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宗旨,为各 国开展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合作提供了法律基础.公约规定缔约国 应采取必要的立法和其它措施,将参加有组织犯罪集团,洗钱,腐败和 妨碍司法等行为定为刑事犯罪.从我国角度来说,打击外逃贪官可能是使用《公约》最多的地方,他们 不仅涉及贪污,大多数也有洗钱行为.同时《公约》除了强调国与国之 间司法合作,还明确提出了“引渡义务”.例如,外逃的赖昌星和杨秀珠, 只要查证属实,依据条约的规定就可以引渡回国.特别是中加两国都加 入了这个公约,只要有管辖权,有溯及力的话,加拿大就有义务把赖昌 星引渡回来.(五),打防并举,重在治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遏制和减少犯罪的发生,从根本 上讲,就要堵源截流.犯罪根源是指同犯罪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社会现 象.犯罪的源头问题解决好了,犯罪现象必然减少.打击犯罪主要是为 了解决已出现的犯罪问题;预防犯罪是为了解决尚未出现的犯罪问题.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有一段经典文字:被繁茂芜杂的社会现象 所掩盖的社会本质,是人们的经济利益行为,而人类社会所有政治的, 军事的,宗教的和有意识的形态的行为,都不过是人们经济利益行为的 折射.有组织犯罪也不例外,他们为了获得巨额经济利益,采取恫吓,暴 力,威胁和贿赂,腐蚀等手段.因此,要真正杜绝有组织犯罪发生,除了要 加强政权建设,建立一个高效,廉洁,透明的政府之外,更重要的是改善 人们的生活状况.贫穷的生活,拥挤的环境,种族歧视是有组织犯罪的 温床.无人过问而有毫无希望,饥寒交迫的穷人自然成为犯罪集团的顾 客.因此,只有真正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 高,才能有效防止有组织犯罪的产生.在我国现实生活中,首先应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发展 生产力为第一要素,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目的,不断的促进经济快 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其次应当不断加强执政党的能力建设,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再次要重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 下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效率与公平兼顾.同时不断改善人 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最后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犯罪的惩处力度,始终保 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和震慑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 产发展,生活稳定所带来的好处.总之,打击有组织犯罪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斗争,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 解决的,只有全球各国共同努力,消除贫困和腐败,加强国际合作,才能 真正有效的打击有组织犯罪,乃至消灭有组织犯罪.
第三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组织、有党员、有阵地、有经费”问题研究
xx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总结
近年来,xx县围绕全县非公经济发展的实际,以促进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从选好党组织一把手、选派党建指导员、党员参与企业决策等三项新制度入手,探索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新途径,有力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发展。到2006,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005户,比上年增加1908户,私营企业发展到152户,新增41户,非公经济提供税收占财政收入的42%。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当前xx县非公经济党建存在问题及原因 与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相比,xx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还比较滞后。总体上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组织设臵形式单一,不少私营企业主对建立党组织抱无所谓态度或因党员数量少而未建立,工作难覆盖;二是党员流动性强,部分党员长期不转组织关系、不交党费、不参加党的生活,游离于组织边缘,成为“三不”党员、“口袋”党员,组织作用难发挥;三是群团组织不健全,活动阵地少,活动难于开展;四是党建经费缺乏,活力不足。
出现上述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非公党建的主管部门来讲,主要是重视力度不够,党建工作目标不明确。从中央到地方,对党组织在非公经济中如何发挥作用没有明确的界定,使非公党建缺乏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专门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健全,工作无从着手,就党建而抓党建,工作务虚不务实。
(二)从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个人来讲,主要是党支部不稳定、党员流动性大。在非公经济中,党员普遍存在“雇员”心态,担心非公企业尤其是外方业主对中共党员存有偏见,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党员流动性大,有的地方党支部今天建明天撤,党支部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工作很不稳定。
(三)从非公经济组织角度来讲,主要是业主不理解、不配合,对党支部的活动不支持,不给钱、不给地方,甚至拒绝建立党支部,党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群团组织不健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无人抓,工人应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党组织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xx县从“为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拥护,为员工所支持,为业主所理解”出发,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建立起由党委、工会、共青团、工商、税务、个私协会等部门和组织参与的“非公经济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在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的责任,定期研究落实有关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重点解决非公经济组织“有组织、有党员、有阵地、有经费”的问题。
(一)分类指导,合理设臵,解决“有组织”的问题。按照“就近、可行、好管、管好”的原则,通过“系统管理、行业管理、挂靠管理、属地管理”四种渠道,采用“独、派、挂、块”的工作方式,分类指导、合理设臵。从xx县近几年来对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探索来看,主要有几种方 式:(1)单独建立:在党员数量足够的企业建立独立的党支部,其中县城的5个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由县直工委直接管理,在县锰业基地的3个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由xx镇党委管理;(2)村党组织管理:在部分村以党员相对集中的工业区为单位建立党组织,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挂靠当地村党组织进行管理。如县xx公司党支部,挂靠湖xx街党总支部,对党员实行统一管理;(3)个体协会管理:由县个体协会党支部管理县城区的个体工商户党员和在县城区流动务工的党员;(4)挂靠社区管理:对长期在社区居住、经商的外来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5)委派党建指导员组建:由县委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到应建但未建立党组织和没有党员的企业,负责联系、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在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企业采取群团先行、以工、青、妇组织建设促进党建的方式逐步建立党组织。如县xx公司,2004年只有两名党员,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了党支部,当年培养了6名积极分子,发展了1名新党员。目前,xx县应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已有62%建立了党组织,加上各种形式的挂靠管理,党组织覆盖面达到98%以上。
(二)加强班子建设,抓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解决“有党员”的问题。
非公经济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有没有作为,关键在于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高不高。因此,xx县把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继续通过内选、选派等方式,把素质好、能力强、懂经营管理、善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员,选配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通过建立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方式,每年对党组织书记进行党务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党组织书记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二是切实加强党建指导员教育管理,进一步抓好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党建指导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对党建指导员下工作任务或指标,如每月下企业工作的次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人数等具体指标,促进党建指导员作用的发挥。三是认真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科技骨干、一线优秀职工上,放在没有党员的企业上,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格把关,确保发展党员的工作质量。实行党员教育与员工培训相结合,将支部活动与企业日常管理相结合,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融入党员教育、强化党员教育,通过党的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党员。如县xxx公司2003年6月成立党支部以后,按党建工作的标准抓好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生产工作中去,在员工中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3年内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名,发展了包括两名副总经理在内的新党员7名;县xx公司由原国营县水泥厂改制,2005年12月成立党支部后,新的支委班子经常抓好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2006年共发展了4名新党员.2003年以来,xx县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共发展新党员18名,这些新党员都在各自的企业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非公经济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解决“有 阵地”的问题。
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是一个新的领域,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适合新形势、适应新要求的新路子。因此,xx县从加快企业的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出发,立足贴近企业、贴近员工、贴近生产经营和管理来组织开展活动,努力探索非公经济党建活动方式方法。一是围绕生产经营和管理开展活动。比如,开展“金点子”活动,组织党员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攻关等活动,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二是围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企业报、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倡导先进文化,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气氛和氛围;三是围绕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开展活动。党支部在开展活动时,有意识地对员工特别是业主进行“爱国、敬业、守法”教育,引导业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富裕观、价值观,从而使非公企业健康、稳定地壮大发展。如县xx公司,党建工作正常开展,群团组织健全,公司诚信经营,被自治区授予广西优质产品、重合同守信用、诚信单位,还被中国质量监督情报协会授予质量过硬服务放心品牌等荣誉称号;四是围绕企业的形象塑造开展活动。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督促指导非公经济党组织积极参加县乡党委组织的“国庆歌咏比赛”、“七一党知识竞赛”等各种党组织活动,帮助他们与驻地军警单位建立军(警)民共建单位,依靠党组织发起和 组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捐资助困活动。如县xx公司总经理,致富不忘思源,每年安排300至600名当地群众到公司就业,几年来先后捐款100多万元用于村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2003年以来,全县非公经济人士共为xx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作、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累计达1000多万元。目前xx县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已成为了建设xx一支重要的力量。
(四)广开源路,多方争取,解决党支部活动“有经费”的问题
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建活动是否正常,经费是保证,几年来xx县通过争取上级部门、业主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多渠道筹集经费,以保证党建工作正常开展。一是县委加大对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支持,每年下拨部分的党建活动经费,以保证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二是以社区为载体,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拓宽党组织活动的空间,进而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三是以市场为载体,引入社会文化市场的经营机制和竞争机制,增强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活力。通过社会文化市场活动,在建立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为企业党组织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以企业为载体,推动党建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解除业主在党建方面的忧虑,使业主认识到党建活动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积极支持党建活动的展开。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业主入党或将非公经济组织管理阶层的党员委以重任,通过为企业服务争取业主在活动经费、活动场所、活动时间上的支持。
第四篇:中国有组织犯罪现状
中国有组织犯罪现状、原因与对策初探
有组织犯罪作为当今犯罪领域中的最高级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已构成对各国国家的安全和法治秩序的极大威胁。有组织犯罪不仅引发腐败、破坏经济发展,同时也威胁国家的安全,而且危害公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大会上有组织犯罪被宣称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成为全球预防犯罪中特别关注的重大问题。
2000年4月15日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处遇大会的高级别会议通过了提交联合国千年大会审议的“关于犯罪与司法:迎接21世纪挑战的维也纳宣言。该宣言强调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联合国各成员国应加强刑事司法方面的国际合作。中国司法部部长高昌礼在2000年4月14日在维也纳犯罪与罪犯处遇大会上重申:为有效地打击和预防跨国有组织犯罪作出贡献,中国政府愿意与有关国际组织加强合作。
一、有组织犯罪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带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由沿海地区和边境地区向内地逐渐蔓延发展,其组织程度日渐严密、犯罪手段日益狡猾、犯罪能量不断提高,向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领域渗透,跨国跨境犯罪增多。依据我国97年修订的新刑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自80年代中期起,我国就出现犯罪集团这一犯罪形式。特别是在以后的犯罪活动中犯罪集团有增无减,而且又出现了一种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这种犯罪集团犯罪活动区域非常广阔,一般以现代化武器装备,并与境外犯罪集团勾结在一起,以犯罪为“职业”。
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我国当前主要是一些帮会进行有组织犯罪。
帮会组织在全国众多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年我国有500多个帮会组织。1992年我国有黑社会性质组织、帮会和联会1800多个。同时在水域船民帮会组织也大量存在。
例如,1992年被围歼的云南省平远街以林洪恩、马惠春为首的武装贩毒集团以及被歼灭的海南、东方、昌江等地以刘进荣为首的“东方集团”都属于这类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目前中国有组织犯罪总体形势具有下述特点:
(一)、犯罪活动地域广,团伙组织种类繁多
中国有组织犯罪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但大部分是区域性犯罪组织。
例如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各省市。这类犯罪团伙活动猖狙,无恶不作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目前在我国犯罪活动的主要类型有:
(1)、地域型,它是指在某个固定地域内进行犯罪活动的黑社会势力。这种黑社会势力中数量较多一种,也是中国当代黑社会势力特点的表现。这类犯罪集团活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其势力范围外影响不大。
(2)、流窜性,是指离开本土本乡,以流窜为目的的犯罪组织、该类犯罪组织长期处于流动状态,没有固定的活动据点。它们以码头、车站、铁路列车为作案目标。
(3)、职业型,指专门从事贩毒、偷渡、聚赌、贩卖人口等职业犯罪组织。
(4)、亲缘型,指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成员为核心,同时也吸收家族以外不法分子的一种犯罪组织。
(5)、跨境型,指与境外黑社会势力内外勾结组成的犯罪组织。
以上几种类型的犯罪组织主要以地域为活动范围,其势力还不能与国外黑社会犯罪集团相比,但是这类犯罪组织正处于发展的演变之中,对其决不能掉以轻信。
(二)、有组织犯罪的成员反社会心理强
有组织犯罪的成员中以受过处理的“两劳”释放人员为主,即多数是有前科的累犯和惯犯。由于他们具有共同的反社会凝聚力,所以这类犯罪组织内部结构严密,成员之间有职业分工和相关的规范约束。
(三)、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和装备越来越现代化
目前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技能和手段趋向现代化,持枪作案和使用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已较为普遍。犯罪活动多数采用暴力手段。
为了寻求司法保护,他们以钱权做交易,采用贿赂腐化的手段拉拢干部以达到其犯罪目的。
(四)、有组织犯罪种类繁多
有组织犯罪种类呈多样化,犯罪动机和侵害的客体也趋向多样化。
有组织犯罪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活动范围很广。目前犯罪多为盗窃、抢劫、绑架人质、走私、贩毒、拐卖人口等带有暴力性质的犯罪。涉足金融、大公司等经济领域进行洗钱或所谓的“合法”经营犯罪活动也逐步增多。
(五)、有组织犯罪国际化
随着社会改革经济发展,中国有组织犯罪正在朝着跨境、跨国的方向发展。国内犯罪团伙的不断壮大和境外黑社会不断渗透影响,我国的有组织犯罪也逐步向更高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因此,针对这种变化和演进的发展规律,必须进行研究及时地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
二、有组织犯罪产生的原因
中国当代有组织犯罪产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综合的结果。但最主要的还是集中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繁荣以及社会财富的增加,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是大量财富外露,也使一些人恶性扩胀,产生奇形消费的欲望,是诱发犯罪增多的原因之一;
(2)、经济发展不平蘅和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使得贫富差距拉大,一部分人社会心理失衡;
(3)、国营企业管理不善、经营不好使部分职工下岗失业,生活质量下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闲散劳力增多,经济结构还处于调整时期,社会职业和劳动力的构成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社会不同的阶层的收入相差太大,刺激部分人的自私心理的恶性膨胀,引起向钱看局面。腐败现象严重发展诱发新的犯罪;
(4)、社会控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导致社会反犯罪机制的弱化。行政执法不严,刑事司法的腐败,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了实施犯罪的条件。
三、对付有组织犯罪的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范、打击和控制有组织犯罪,我们要针对有组织犯罪产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来确定我国的打击、预防和控制有组织犯罪的战略目标。首先要从根本上预防与惩治有组织犯罪,重视实证调查,分析研究有组织犯罪的活动规律,以防为主,标本兼治。其次坚决打击和惩治腐败的行为。为了有效的遏制有组织犯罪集团对国家公职人员贿赂,铲除有组织犯罪的政治保护伞。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政府和司法部门制度的改革,加强公、检、法、司和各级政府部门队伍的建设,为打击有组织犯罪提供组织上和法律上的支持和保证。最后要搞好社区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对付有组织犯罪的控制力,加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区组织建设。
我国目前对有组织犯罪的立法现状,主要体现在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中。依据刑法第120条规定: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其他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事诉讼法第17条规定了国际间的司法协作内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11条对参与组织、领导、参加有组织犯罪或者走私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的规定。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到,有关部门已意识到有组织犯罪的特殊性和严重性,并在相应法律内作出区别对待的规定。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按照这个司法解释,黑社会性质组织一般具备这些特征:一是组织结构比较紧密,人数较多,有比较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纪律;二是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三是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四是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该司法解释还对国家工作人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活动作出了从重处罚的规定。
为了打击黑社会组织的犯罪活动,中国已经设立了一些相应的工作机构。例如公安部刑侦局反有组织犯罪处、国家禁毒委员会、各地海关设立的走私犯罪侦查局等缉私工作机关,有的省公安厅还专门成立了反黑社会犯罪处,并与金融、税务、工商、文化、经贸等社会部门加强配合,建立专门的“打黑”队伍,强化“打黑”手段和基础建设。
为有效地遏制与防范跨国跨地区的有组织犯罪,中国警方和司法部门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刑事司法合作的同时,加强同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并与有关国家签定双边和多边的刑事司法互助条约,积极地参加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国际条约,加强与联合国机构、国际刑警组织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
总而言之,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斗争是中国和世界各国长期而艰巨的斗争。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运用各种防范和惩治措施,以实现对有组织犯罪的有效控制与防范,为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组织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集团,包括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犯罪集力等。它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当今犯罪领域中的最高级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已构成对各国国家的安全和法治秩序的极大威胁。有组织犯罪不仅引发腐败、破坏经济发展,同时也威胁国家的安全,而且危害公民的生命安全。
一、有组织犯罪的概念
有组织犯罪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犯罪现象,更是一种特殊的犯罪集团,这个犯罪集团是指3人以上为多次实行一种或几种故意犯罪而建立的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稳定性的共同犯罪组织,具有犯罪主体的多数性,犯罪目的的明确性,犯罪形式的组织性和犯罪结合的稳定性等特征。但目前在国际上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有权威的有组织犯罪的定义,而各国关于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在内涵外延上都不尽相同。国外学者关于有组织犯罪的定义,存在行为概念说、功能概念说、结构概念说以及广狭概念说等诸多观点。【1】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国际刑警组织经过数次修改和更正后所形成的如下定义:“任何具有组织的控制结构的、通过不法活动获取钱财为其主要目的的、通常以恐怖活动和腐败活动的经济来源为生的群体”。【2】这就表明了“有组织”应有两层含义:一是行为主体的组成结构,二是行为本身的组织性。笔者认为,有组织犯罪是指犯罪集团、单位和三个人或三人以上组成的,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组织,以获取不法利益为目的,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而在特定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形成犯罪组织,但行为人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某种犯罪,由于带有明显的行为上的组织性,也可称为有组织犯罪。
二、有组织犯罪的法律特征
在司法实践中,关于有组织犯罪的认定成为一个突出的难点,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有组织犯罪集团的法律特征。
2.1形式特征:有一定的公开势力范围。
有一定的势力范围,这就使有组织犯罪集团与其他的犯罪区别开来。这种势力范围可以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也可以是在一定的行业范围内。当然这些势力范围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也是公开的,这样才能对一般犯罪和合法经营者及群众们所知道,从而对他们形成威慑力,使有组织犯罪集力在谋取利益上更加便利。
2.2组织特征:具有高度的组织化程度。
有组织犯罪集团具有严密性和组织性。组织的严密性是指犯罪集团组织结构严密、稳定,有时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其组织运作系内由上而下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决策层、中间指挥层、行动实施层。组织性是指有组织犯罪集团具有高度的组织化。其进行犯罪活动时,一般要经过精心选择、暗中部署,制定周密详细的行动计划,各犯罪成员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协调行动。所以有组织犯罪的效率较高,反侦查能力强,社会危害性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一套严密的组织和有效的运作系统。
2.3行为特征:以暴力、威胁、腐蚀作为手段,犯罪行为的公开性和隐蔽性并存。
《刑法》第294条对有组织犯罪集团的行为手段规定了“发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虽然有组织犯罪的行为可能有多种,但暴力、威胁、腐败、贿赂手段是有组织犯罪最主要的行为手段。
2.4危害特征: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有组织犯罪集团比一般的犯罪有更为严重的危害性。有组织犯罪集团在谋取非法利益时,往往采取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冲击国家当局,欺压百姓,引起社会治安情况恶化、威胁国家的稳定,使人民群众没有安全感,对党和政府失去信心,对政府、司法机关的信托感和依赖感逐渐丧失,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三、有组织犯罪的形成方式
3.1家族型。
所谓家族型,就是指由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成员为基础形成的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即发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犯罪组织,是家族型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典型代表。
3.2地域型。
这是以一个地方由同学、朋友、同乡等关系的人为主组织起来的犯罪组织,即以地缘关系形成的犯罪组织。地域型的犯罪组织往往以累犯或惯犯为头目,以本地的一伙犯罪分子和游手好闲之徒为骨干而形成的,是典型的地方流氓恶势力。
3.3犯罪联合体型。
这是由各种犯罪团伙和集团联合组成的一类犯罪组织形式。一般地说,犯罪联合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松散型的,另一种是稳定型的。
3.4跨国型。
一般地说,进行跨国性犯罪活动的犯罪组织,往往进行绑架人质,敲诈勒索,组织偷渡,贩卖人口,走私武器以及在海上抢劫、杀人等犯罪活动。
3.5狱友型。
这是由同一个监狱刑期满释放后的人相互勾结而形成的一类有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类型的犯罪组织经验丰富,手段凶残,犯罪能量大,逃避打击的能力强,并且多拥有武器,一般进行最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如性质十分严重的杀人、抢劫、盗窃以及组织赌博、制贩毒品等。
四、我国有组织犯罪的现状
我国的有组织犯罪,起源于旧社会的帮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于各类黑社会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严厉打击,短短的几年内便使得猖獗的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有组织犯罪的各种雏形——结伙犯罪和团伙犯罪增多。根据中国警方公布的数据,从1986年到1994年,中国查获的犯罪团伙数量,已由3万发展到20多万个;其他成员也由11万余人发展到90万人。个别地区重大(及特大)刑事案件的70-80%是犯罪团伙所为。【4】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有一定组织形式的犯罪集团。虽然目前中国的多数犯罪集团还不具备黑社会犯罪的完整特征,但其中有些具有严密的组织系统和操作规程,已具有黑社会犯罪的某些痕迹和性质。因而可以说,在我国,“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已经出现”,【5】并呈“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发展的趋势”。【6】从某种程度上讲,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已成为中国境内各种犯罪活动中对社会危害极大的一种恶性犯罪,它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秩序,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我国目前尚无典型的黑社会组织,只存在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换言之,某些犯罪集团已经具有黑社会组织的某些痕迹和性质,但还不具备黑社会犯罪的完整特征,属于在犯罪集团之上,黑社会组织过渡的一个中间形态。
五、我国对有组织犯罪的惩治
1997年新修订通过的中国新刑法典,对于中国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的出现太其发展演化趋势作了及时反应,在第294条专条规定了对此类犯罪的惩治规范。从法条的存在结构及其立法本意分析,中国新刑法典对于有组织犯罪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惩治的:
5.1强化对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的惩治。
有组织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首先来自于犯罪组织本身的危险性。由于黑社会组织是正常社会相对立的社会团体,因而往往有着同正常社会相抗衡的能力,从主体生存能力、作案技术到逃避打击的措施,都有着很高水平,以至于能够长期在社会上延续下去,成为政府和社会难以对付的犯罪组织。因而各国刑事立法对于此种犯罪惩治和打击的重点,均为建立和参加黑社会组织的行为,我国也不例外。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我国新刑法典第294条第1款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对于该罪,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如前所述,中国目前尚无典型的黑社会组织,而只存在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因而我国刑法对于此类犯罪使用了范围更为宽广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2)注重对单纯组织、领导、参加行为的打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即构成犯罪,并不以行为人个人是否实施其他犯罪为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否则将实行数罪并罚。因此,这三种行为的含义,应有准确的理解:其一,“组织”行为是指倡导、发起、策划、安排、建立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组织行为导致了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产生,因而是各国刑法所打击的重点。其二,“领导”行为,是指在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中处于领导地位,对该组织的活动进行策划、决策、指挥、协调的行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领导者,往往是该组织所实施危害行为的直接决策者和指挥者,因而此种行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通常情况下组织者往往即是领导者,但也不尽然,非组织者被提拔成为领导者的情况也较常见。其三,“参加”行为,无论是积极参加还是其他参加行为,均指对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故意加入。由于作为一个以犯罪为主要目的的团伙的成员,其本身就被看作是对法律秩序和社会安宁所构成的显著危险,因而我国刑法采取许多国家对此的立法通例,即将加入黑社会组织行本身视作一种“自身犯罪”,【7】并独立于其它为实现犯罪组织的犯罪目的而实施的任何具体犯罪。事实证明,由于此种立法方式宣布加入黑社会组织的行为即为犯罪,犯罪的确定不需要个人特定犯罪行为的证据,因而是防范有组织犯罪的有力武器。(3)刑罚轻重有序。各国刑法均将有组织犯罪列为重点打击对象,一般都宣布在法定刑法范围内对其严加惩处,例如1996年俄罗斯刑法即有大量此类规定。如该法典174条规定,对普通的洗钱行为,处4年以上8年以下的剥夺自由,并处或不并处没收财产;而对有组织的团伙实施的洗钱行为,处7年以上10年以下剥夺自由,并处或不并处没收财产。【8】这种对个人犯罪、事先通谋的团伙犯罪、有组织犯罪轻重不同的刑罚原则,对有组织犯罪是一种有力的威摄。我国刑法虽然目关未明确规定此种处罚原则,但对有组织犯罪的年罚也有自己的特色。我国刑法虽然规定所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均构成犯罪,但是仍视行为的轻重、主观罪过的轻重等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刑。例如对于积极参加者和其他参加者就规定不同刑罚,前者应当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后者的法定刑则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5.2注重对入境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的惩治。
我国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改革开放初期便遭到来自港、澳、台地区黑社会组织的渗透。近年来,我国10余个省区均发现或者查获境外黑社会成员渗透,涉及到境外黑社会组织达80余个【9】,它们所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一方面对我国沿海地区和内地的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有组织犯罪逐渐向跨国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为惩治和打击危害严重的上述行为,我国新刑法典第294条第2款设立了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
对于本罪,应当这样理解:本罪的犯罪主体具有特殊性,即行为人必须是境外黑社会组织的成员,至于其本人的国籍,则不作任何特别要求,可以是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也可以是已加入境外黑社会组织的中国公民。应当注意,这里所称的境外黑社会组织,应当是被中国境外的国家和地区确定为黑社会的组织,既包括外国的黑社会组织,也包括中国台湾、澳门地区的黑社会组织。【10】香港已经回归我国,并建立了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但是由于我国对出入香港实行特别的管制制度,要办理特别的审批出入境手续,有别于出入内地的省份,据此有的学者指出,本罪中所指的境外的黑社会组织也包括香港的黑社会组织。【11】
5.3注意对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的惩治。
美国犯罪学家艾兹恩认为,有组织犯罪生存的手段之一,就是对政府官员和司法官员的腐化,向他们提供利益而获得保护。【12】当前,我国境内不少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采用各种手段拉拢、利诱、腐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寻找保护伞,以建立自己逃避处罚的防护机制。这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相勾结,公然包庇犯罪分子,或者对有组织犯罪视而不见的公开纵容行为,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败坏了政府形象,并严重挫伤了公众与有组织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和信心。为打击此种行为,我国新刑法典第294条第4款专门设立了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六、我国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如何有效地改革和完善立法,以有效地预防、遏制和打击正在泛滥的有组织犯罪,是世界各国立法机关和刑事法律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新刑法典虽然对有组织犯罪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作出了及时反应,但还不能称得上尽善尽美。笔者认为,我国新刑法典至少应当在发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6.1进一步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相牵连的犯罪行为。
与有组织犯罪相牵连的犯罪行为,主要是指接受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贿赂的受贿罪、妨害对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调查的犯罪行为等。对这类行为,许多国家的刑事立法规定应当给予比同类普通犯罪行为更为严厉的刑罚处罚。例如,1960年前苏俄刑法典规定,对受贿罪处3年以上10年以下的剥夺自由,并没收财产。【13】而面对日益严峻的有组织犯罪形势,1996年修订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对受贿罪进行了分解,规定对普通受贿罪处5年以下的剥夺自由,并处3年以下剥夺担任一定职务或从事一定活动的权利,或者其他刑罚。但是,它对与有组织犯罪相牵连的受贿罪从严惩处,如对有组织的团伙行贿的受贿罪,均处7年以上12年以下的剥夺自由,并处或不并处没收财产。【14】笔者认为,为有利于打击有组织犯罪,尤其是打击支持、包庇有组织犯罪的外围型犯罪,对与有组织犯罪有关的上述犯罪处以相对较重的刑罚是可取的,值得我国刑法借鉴。
6.2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团伙所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
在普通的刑事犯罪中,共同犯罪的整体社会危害性要比单纯个人犯罪更为严重;犯罪集团所实施的犯罪,其社会危害性显然又要比结伙型或者聚众型的共同犯罪严重。而作为犯罪集团高级形式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有组织犯罪,其社会危害性显然要更为严重。因此,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所实施的刑事犯罪,处以比个人犯罪和普通共同犯罪更为严重的刑罚,显然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有利于从严惩处有组织犯罪,对此其他国家已有立法例可资参考。1996年《俄罗斯联邦刑法》体现了这一从重原则。【15】
6.3应当从刑法上鼓励单纯参加犯罪组织者自动退出。
由于我国刑法采取单纯参加黑社会组织即构成犯罪的国际立法通例,因而凡是参加此类犯罪组织的,即使未实施任何其他违法或者犯罪行为,也应当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但对于参加后即退出等行为却又未规定相应的从宽处罚措施,不利于鼓励单纯参加者退出犯罪组织或者终止犯罪
第五篇:反有组织犯罪法发言稿
反有组织犯罪法发言稿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生动司法实践表明,恶势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有组织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严重破坏法治化营商环境,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演变、发展和壮大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承接性,必须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刚刚实施的反有组织犯罪法将恶势力上升为明确的法律概念,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制度保障。人民法院在深刻理解反有组织犯罪法出台和实施重大意义的同时,要精准把握法律适用,依法认定和惩处恶势力犯罪。
一、要充分认识将恶势力上升为法律概念的重要意义。
199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先提出要打击“流氓恶势力”,恶势力提法由此产生,经数次全国性的“扫(打)黑除恶”斗争,它的概念逐步明确,趋于规范化,一步步从政策概念向广义的法律概念过渡,直至反有组织犯罪法出台,恶势力才真正成为法律概念,填补了法律空白。一是我国反有组织犯罪实践经验的系统集成。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打击有组织犯罪,经过不断总结经验,确立了对黑恶势力打早打小、打准打实的方针政策,逐渐明确恶势力的法律概念。2009年两高一部印发的《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首次规定了恶势力,并阐明了其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关系。2018年两高两部出台的《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恶势力的认定标准,对依法惩处恶势力作了专章规定。随着司法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恶势力违法犯罪规定的细化、补充、完善,恶势力已经具有明确的构成要件,满足了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将其上升为法律概念。二是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的实际需要。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恶势力案件约占有组织犯罪案件总数的80%,已经成为反有组织犯罪的主要惩治对象。恶势力有其自身独特的危害性,其连续犯罪所积累的组织能力、经济能力、社会恶名等极大增强再犯可能性,其社会危害性呈持续状态。另外,作为有组织犯罪高级形态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其形成、发展一般都经历由小到大,由普通共同犯罪、恶势力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因此对恶势力必须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从源头上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滋生,防止造成更大社会危害。三是依法做好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客观要求。
在反有组织犯罪法出台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惩治恶势力犯罪虽然有了一系列规定,但比较分散、未成体系,部分文件效力位阶比较低。反有组织犯罪法对恶势力的规定,是对我国以刑法为主体的刑事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有力促进了惩治恶势力犯罪法律规范向系统牢固的法律体系迈进。该法对构成恶势力的组织特征、行为特征、危害性特征进行规定,对适用缓刑、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等刑罚执行方式,对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等附加刑适用,以及认罪认罚、网络犯罪、软暴力、涉案财产认定处置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为防止人为“拔高”或“降格”提供更加有效法律保障,切实保证惩治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二、要准确认定和惩治恶势力犯罪。
反有组织犯罪法共九章七十七条,对认定和惩处恶势力犯罪进行了全面系统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应当准确理解把握,确保法律统一适用。一是准确把握恶势力的认定标准。
作为一种共同犯罪的特殊形式,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恶势力犯罪特征,避免认定扩大化、随意化。在司法办案中,不仅要审查行为本身是否具有不法性,更要审查行为的动机、目的、起因是否具有不法性,坚决防止把婚恋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纠纷、合法债务纠纷等确属事出有因的违法犯罪活动,不加区分地认定为恶势力案件。对于恶势力危害后果的认定,要从侵害对象及其数量、违法犯罪次数、手段、规模、人身损害后果、经济损失数额、违法所得数额、引起社会秩序混乱的程度以及对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影响程度等方面,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和所在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确保认定全面准确。二是准确认定网络恶势力犯罪。
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二十三条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正式纳入有组织犯罪的惩治范围。在司法办案中,要从行为手段、犯罪对象、危害后果等方面准确区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恶势力犯罪和一般共同犯罪。对于单纯为牟取不法经济利益而通过信息网络实施“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具备“欺压百姓”特征的,不应认定为恶势力案件;对于完全通过线上方式,或者主要环节通过线上方式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危害仅及于网络空间的,也要准确甄别,审慎认定为恶势力犯罪。三是精准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在司法办案中,准确贯彻宽严相济政策的核心就是要坚持审时度势、区别对待。对于恶势力犯罪整体来说,由于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从严惩处。但对于具体的恶势力案件而言,不能将依法严惩简单理解为一律从严,要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在恶势力、恶势力犯罪集团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在具体犯罪中的罪责来确定不同的刑罚,坚持宽严并举,突出惩治重点,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适用认罪认罚的恶势力犯罪案件绝不是“一律从宽”,对那些犯罪性质恶劣、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危害严重的,依法不予从轻处罚。三、要有效适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机制。
反有组织犯罪法建立了一系列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长效机制,人民法院要通过行使审判职能,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有效推动机制落地,确保反有组织犯罪特别是打击恶势力犯罪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是加强重点领域恶势力的惩治力度。
反有组织犯罪法明确了监察机关、政法各单位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农村、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管控力量相对薄弱的重点地区,和建筑工程、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等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职责。人民法院要在从严从快惩处恶势力犯罪的同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配合民政部门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资格进行全面审查,对相关刑事案件,及时向纪检监察、组织部门通报情况、送达法律文书,并做好信息核对反馈工作,切实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要深入研判案件背后的社会管理薄弱环节和行业监管漏洞,制发司法建议,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效能。二是有效阻断恶势力向未成年人群体渗透。
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发展未成年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境外的黑社会组织,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实施有组织犯罪,或者实施有组织犯罪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在司法办案中,要对教唆、诱骗未成年人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恶势力组织及其成员,该重判的坚决重判到位,严格掌握缓刑、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对于符合刑法相关规定的,依法禁止其从事相关职业,始终保持严惩高压态势。对实施恶势力犯罪的未成年人,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符合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条件的,依法依政策从宽处罚,促进未成年人罪犯改过自新,重回人生正轨。三是加强对恶势力犯罪规律特点和应对策略的研究。
此次反有组织犯罪法提升了惩治恶势力犯罪相关规范的法律效力层级,作为新的法律规范,可能在司法实践中出现法律适用问题。要针对恶势力案件审判执行工作反映出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准确研究把握恶势力犯罪的新特征、新形态、新变化、新动向,创新理念思路和方法手段,发现和总结经验做法,指导司法实践。要结合反有组织犯罪各项工作机制,梳理工作难点、堵点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对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共性问题及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模式、流程,形成管用有效的常态化制度机制,坚决防止恶势力卷土重来、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