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制药企业GMP质量管理浅见
制药企业GMP质量管理浅见
尊敬的领导:
本人在药厂的四年的轮岗工作中,从事了质量部基本理化检验工作、质量部基本菌检工作、综合部日常工作、生产部中间库库管工作、生产部固体车间一线操作工作,生产部车间技术员工作,生产部提取车间一线操作工作,以及质量部化检及高效液相检测等QC工作。通过从质量部到生产部再到质量部一系列的药品生产和质量检验工作,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了解认为质量部应负责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以及监控,以确保我们生产的产品质量,质量部一切工作和生产部密不可分。质量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质量管理和QA监查及QC检验人员,并有与药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
质量部的职能以及其工作的重要性如下:
1、制订和修订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制订取样和留样制度;
2、制订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或对照品)、滴定液、培养基、实验动物等管理办法;
3、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使用;
4、审核成品发放前批生产记录,决定成品发放;
5、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6、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并出具检验报告;
7、监测洁净室(区)的尘埃数和微生物数;
8、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物料储存期、药品有效期提供数据。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部门对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环境、空气洁净度和工艺用水等监测的重要手段。它能快速准确地提供检测结果,能为生产现场监控提供数据。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药品检验必须执行准确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QC主要工作是负责中间体、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工作。经过对其他药厂的参观学习和去药检所的学习,认为现在检验硬件条件基本符合我们企业日常生产的品种的需要。有个别的条件还达不到精度标准(十万分之一天平),对照品的称量会有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对照品称样量减小误差,但对照品的使用量会变大增加成本。药检所有些稳定对照品溶液(溶剂色谱级)保存半年还在使用,下次带去药检所称量以避免天平精度不够造成的质量误差。自2010版药典执行以来有许多增加的项目都没有接触过,以前的检验是老员工带新员工,这种方法会越教越不规范,越传越出偏差,更何况现在有些新的东西都没有接触过。我个人认为QC的检验工作中最应该加强的是培训和继续学习,这种学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去药检所细致跟这老师做实验,可能做的样品不是自己品种,但药品检验基本操作都是想通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检验水平还能够帮药检所老师减轻他们的工作量以建立人际关系,还能方便了企业以后质量标准的提高、新药研发以及被抽检等一系列与质量部QC检验有关的工作。现在质量部从事QC工作的有4人,化检3名,菌检1名,所有的QC工作都是比较繁琐的每天都会做相同的实验,半成品、成品都有时效性必要时时检验出结果,但原料辅料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一星期内检2~3种相同的品种(例如斯卡摩尼亚脂集中到一起做有比较性,投料时可以用到最好的药材,把Qc的积极性也磨没了),或者检验一个不合格再进货检另一个直到合格(例如如大黄3批含量都不合格,分开一个一个检用3倍的工时、3倍的电耗、3倍的化学试剂,最后含量的可比性还没有一次做三批的可比性高),再者同样的辅料一个月之内进2~3个不同的批号(例如乳糖,2010版药典许多辅料现在的条件是做不了的,要送一次全检1500元左右,不得不编造假报告,只有期望不查这一批)。这样的检验流程即不合理也没有效率更浪费人力、增加许多检验成本,同时还没有可比性,能不能部门之间协调一下,改善一下进货、贮藏的量和方法,不要每次都是临时采购,把这些有限的时间用到去做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以及其他重要的学习中去。药检所中药室的检验中药材是同品种一起做,这样有比较合理,中药材的检验是一种比较,用到自己的产品中比较优质的原料才能确保成品的质量。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降低质量检验成本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有合理的采购计划短期内可以减少重复检验和降低同一样品复检的次数,这样就能大大的降低质量成本,同时节省的检验人员工时可以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漏洞。总而言之,从2010版药典执行以后我们的QC检验工作还没有按新药典的标准提高,许多新方法都不会检验,需要去药检所培训学习。随着生产批次的不断增多,现在QC的日常工作已经非常的忙
碌、经常会加班,而且QC理化检验工作经常接触有毒的化学试剂,合理的计划能够使QC工作更有效率。
虽然没有长时间的从事过QA的工作,但通过日常接触中也能得到一些想法。QA的主要工作是从质量保证角度对工艺规范进行审核并检查其实施情况,参与偏差过程的处理,审核批生产记录及相关记录,负责各类生产文件的控制及批记录存档工作,抽查复核质量控制点,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文件规定执行。我个人认为QA不光要懂得生产工艺流程控制,还要了解设备、工艺、检验方面,以及内控标准和质量标准等等,只有懂生产才能做好QA工作,否则监控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应该是刚开始就立足于质量部只是去生产部实习一段时间,这样效果更好,我在生产部轮岗期间深有体会(例如星期六新来的QA什么都不熟悉,该干什么也不清楚,生产部看不起不懂生产工艺的人去做QA),虽然有些QA知道自己的职责,但是没有自己实际操作,也很少去看甚至不去监督动态生产过程,只是去判断结果、取样,这样是检查不出也预见不到可能发生的问题,成为被架空的QA会给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带来许多漏洞,QA总的来说QA工作必须能独当一面。现在质量部从事QA工作的有4人(1人产假),其实QA的作用其实是非常的大的,QA在日常工作确实可以发现很多不符合流程的东西以及问题中间体产品,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发现不了问题的QA就不是合格的QA,如果整天闲着没事去做的QA总有一天会出重大的质量事故。
本人现在从事的是QC工作,主要是高效液相含测工作,还包括滴定液的制备、标定;标准品、耗材以及所有试剂购买。对质量部的文件管理、药品再注册接触的不多,由于现在的主要工作和检验批次任务特别重,希望能够有时间学习多分担一些自己不足的工作,同时也将自己掌握的新液相知识尽快教会更多的QC人员。
不论QA还是QC工作是死的,人则是灵活的,合理的调配是关键,能够胜任双方面的工作最好,工作质量取决于人本身的性格,人性化的用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这是我对这几年质量工作的一些浅见。
xxxxx
2011-3-21
第二篇:制药企业生产管理GMP范文
制药企业生产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负责组织GMP认证是(C)。
A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 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 设区的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 直辖市设的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与GMP的规定不相符的有(D)。
A 厂房进行合理布局的依据有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
B 质量管理部门设置的检验、中药标本、留样观察及其他实验室应与生产区分开 C 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D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洁净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 E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温度应控制
3.与GMP对批生产记录管理要求不一致的(B)。
A 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 B 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不得更改
C 批生产记录更改时在更改处应签名,并使数据仍可辨认
D 批生产记录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E 清场记录由生产操作人员填写,纳入批生产记录 4.GMP是指(B)。
A 药品不良反应 B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D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5.《药品GMP证书》的有效期为(D)。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五年 E 七年
6.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下列药品生产环境空气洁净度级别A级适用于(A)。
A 大小容量注射剂的灌封 B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C 注射剂的浓配 D 口服固体药品的暴露工序
7.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下列药品生产环境空气洁净度级别C级适用于(A)。A 大小容量注射剂的灌封 B 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C 注射剂的浓配 D 口服固体药品的暴露工序
8.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下列药品生产环境空气洁净度级别D级适用于(C)。
A 大小容量注射剂的灌封 B 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C 注射剂的浓配 D 口服固体药品的暴露工序 9.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为(B)级别。
A 三个 B 四个 C 二个 D 五个
10.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区域内,产尘量大的操作室应保持(C)。
A 正压 B 相对正压 C 相对负压 11.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应经过(A)批准。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企业质量管理部门 12.GMP规定: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有(C)。A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药学专业、具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经验。B 大专以上学历、医药及相关专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经验丰富。
C 大专以上学历、医药及相关专业、具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经验,有正确判断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D 中专以上学历、医药及相关专业、具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丰富经验,有正确判断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E 学历未作要求,但应具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丰富经验。
13.《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药品生产企业不得申请委托生产的药品包括(D)。
A 天然药物提取物 B 中药饮片 C 各类注射剂 D 血液制品、疫苗制品 E 中成药制剂 14.与GMP对工作服的规定不符合的是(B)
A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相适应 B 工作服可以混用
C 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
D 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
E 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15.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标准操作规程(E)。A 不得更改 B 可更改,但应由车间主任负责 C 可更改,但应由总工程师负责 D 可更改,但应报厂长同意 E 可更改,但应按制定时的程序办理修订、审批手续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GMP B 批生产记录指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 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不包括清场记录
C 批生产记录是药品生产过程的真实写照,其内容应包括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并能 反映出与其他记录之间的关联信息,使其具有可追踪性
D 药品生产企业要做到一切工作有标准,一切工作有人负责,一切用数据说话,一切工作有据可查,用生产文件控制生产全过程
E 企业应建立生产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及修订程序,文件通常由使用单位起草、各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最后由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签名批准,由制定部门颁发 17.批生产记录不包括(C)。
A 生产工序 B 品名、规格、剂型、生产批号、批量
C 质量标准 D 操作指令及使用设备、过程监控及物料平衡计算 E 操作人、复核人签名
18.批生产记录及时填写并设专人及时审核、及时归档,建立批生产档案,其内容不包括子(E)。
A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领用记录
B 各工序的批生产记录、生产过程监控记录 C 中间产品检验记录 D 各工序清场记录 E 成品检验记录
19.批生产记录应保持整洁、无任意撕毁和涂改现象,批生产记录填写错误时,按规定杠改签名更改,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A)。
A 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B 一年 C 六个月 D 二年 20.药品批生产记录在填写过程中(B)。
A 允许更改,但要将原数据完全涂掉,填写更改清楚数据,并签名
B 允许更改,但不能将原数据完全涂掉,应使原数据仍可辨认,在更改处签名 C 允许更改,但经车间负责人批准,将填写记录撕掉重新填写,责任人签字 D 允许更改,但经车间负责人批准,注明“作废”,保留原错填记录,然后重新填写,并签名 E 根本不允许更改,按作废处理,重新填写,签名 21.GMP规定,批生产记录应(E)A 按检验报告日期顺序归档 B 按药品入库日期归档
C 按药品分类归档 D 按生产日期归档 E 按批号归档 22.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不包括(E)。
A 品名、剂型、处方 B 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
C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 D 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 E 批检验记录
23.仓储区的温度、湿度控制应符合储存要求,按规定定期监测,应为(B)
A.1次/天 B.2次/天 C.1次/周 D.2次/周
24、大输液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在80℃以上保温,其贮存时间不超过(D)。
A 2h B 4h C 6h D 12h E 3天
25、GMP文件系统包括标准和(C)两大类。
A.制度 B.指令 C记录 D.台帐
26、药品生产企业各种生产记录保存(C)。
A.三年 B.产品有效期后一年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7、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单按批号保存(C)。
A.三年 B.产品有效期后一年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8、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C)。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销售记录应保存(A. 后一年,五年 B.二年,三年 C. 后一年,三年 D.后三年,三年
29、C级洁净厂房适用于生产(B)。
A 片剂、胶囊剂 B 角膜创伤或手术用滴眼剂的配制和罐装 C 丸剂及其他制 D 原料的精制、烘干 E 粉针剂的分装、压塞 30、不能在D级洁净室内的是(E)。
A 最终灭菌口服液的暴露工序 B 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C 口服固体药(如中药丸剂)的暴露工序 D 表皮外用药的暴露工序 E 无菌原料药的生产暴露环境
31、SOP是指(A)。
A 标准操作规程 B 标准管理规程 C 工艺规程 D 记录文件
32、企业待检产品色标为(E)。)。4
C A 绿色 B 红色 C 蓝色 D 白色 E 黄色
33、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消毒剂品种更换周期是(B)
A.1次/周 B.1次/月 C.1次/季 D.1次/年
34、洁净室主要工作室的照明度宜为(C)A 100LUX B 200LUX C 300LUX D 400LUX
35、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B)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B)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A 5帕;5帕 B 5帕;10帕 C 10帕;5帕 D 10帕;10帕
36、药品生产对设备要求非常严格,尤其直接与药品接触的设备应(C)
A 不与药品发生分解反应 B 不与药品发生化合反应 C 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 D 不与药品发生吸附作用
37、质量管理部门应有物料和中间产品使用、成品放行的(B)。
A 知情权 B 决定权 C 参与权
38、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的无菌检查应按(B)取样检验。
A 批次 B 灭菌柜次 C 灭菌支数
39、物料应按(B)取样。
A 购入总数量 B 批 C 购入的件数 40.企业质量标准(B)。
A 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制定,经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签章后颁发执行 B 由质量检验部门组织制定,经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签章后颁发执行 C 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制定,经企业执业药师批准签章后颁发执行 D 由生产部门组织制定,经企业执业药师批准签章后颁发执行 E 由生产部门组织制定,经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签章后颁发执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
1、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原始依据,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做到(CBDE)。
A.不得涂改 C.数据真实 B.字迹清晰 D.资料完整 E.记录原始
2、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A.B.D)A.保障人体健康的要求 B.药用要求 C.食用要求 D.安全标准要求
3、当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如(ABCD)等发生改变时应进行再验证。
A.工艺 B.质量控制方法 C.主要原辅料 D.主要生产设备
4、制定生产管理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ABCD)A.文件的标题应能清楚地说明文件的性质
B.各类文件应有便于识别其文本、类别的系统编码和日期 C.文件使用的语言应确切、易懂,填写数据时应有足够的空格 D.文件制定、审查和批准的责任应明确,并有责任人签名
5、下列用语的含义正确的有(ABD)A.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B.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C.物料:指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成品
D.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6、关于清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批产品生产结束后由生产操作人员彻底清场,并将废弃物品、污物等清理干净 B.清场合格证的内容包括:岗位名称,清场前品名、规格、批号,调换品名、规格、批号,清场日期,清场人员,质监员,有效期,部门公章等
C.前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须纳入本批批生产记录,后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纳入下一批批生产记录
D.清场记录的内容包括:岗位名称,清场前品名、规格、产品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人及复查人签名等。
7、批产品应有完整的批生产记录,此记录应(ABCD)A.反映各个生产环节实际情况
B.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有操作人及复核人的签名
C.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损坏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应由更改人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辩认
D.由质保部审核签字、存档。批生产记录应按产品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药品标准包括(A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省级药品标准
C、市级药品标准 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药品标准 E、企业药品标准
9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ABCD)
A、必须符合药用要求
B、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 C、由药品监管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 D、未经审批不得使用
10、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ABCD)
A.平整光滑、无裂缝 B.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 C.耐受清洗和消毒 D.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应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11、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ABCD)
A.光洁、平整 B.易清洗或消毒 C.耐腐蚀 D.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12.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ABCD)
A.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B.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当不可避免时手部应及时消毒 C.不得是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 D.按规程更换洁净区工作服
13、批生产记录应(ABCD)
A.及时填写、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
B.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应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C.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D.包括岗位生产记录、包装记录和和偏差。
三、简答题
1、洁净工作服的选材有什么要求?
答:应质地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洗涤后应平整、柔软、穿着舒适;洁净区工作服还应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耐腐蚀。
2、清场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答:(1)操作间内无前次产品遗留物,设备无油垢。(2)地面无积尘、无结垢,门窗、室内照明灯、风管、墙面、开关箱外壳无积灰。(3)使用的工具、容器、衡器内无异物。(4)包装工序调换品种、规格或批号前,多余的标签、说明书及包装材料应全部清理出工作现场。(5)室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各工序的生产尾料、废弃物按规定处理好,整理好生产记录。(6)清场结束后由清场人员填写“清场记录”,班组负责人进行自检复核,合格后挂上“已清场”状态标记(如未能及时清场,则应悬挂 “未清场”状态标记牌)。
3、产品放行前质量管理部门对有关记录的审核内容包括哪些?
答: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配料、称重过程中的复核情况;各生产工序检查记录;清场记录;中间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偏差处理;成品检验结果等。符合要求并有审核人员签字后方可放行。
4、产品应有批包装记录,批包装记录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批包装记录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待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规格;(2)印有 批号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以及产品合格证;(3)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的领取数量及发放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4)已包装产品的数量;(5)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6)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7)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
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填写批生产记录的要求是什么?
答:批生产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工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在药品有效期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批号生产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6、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的保管、领用的要求是什么?
答:药品的标签、说明书比须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标签、使用说明书须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刷、发放、使用。
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应有专人保管、领用,其要求如下:
(1)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2)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或破损标签应有专人负责,计数销毁,由QA进行监督销毁。(3)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均应有记录,并有专人负责。
7、请回答属于偏差的范围有哪些。
答:(1)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合格范围。(2)生产过程时间控制超出工艺范围。(3)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4)生产过程中设备突发异常可能影响产品质量(5)产品质量(含量、外观、物理性质)发生偏移。
8、生产过程中出现偏差如何处理?
答: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设备突发异常、产品质量发生偏移、跑料、标签领用数与使用数发生差额或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合格范围时,由发现人填写偏差通知单,写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工序、偏差内容、发生过程及原因、地点、日期、填表人签名。将偏差通知单上报车间和质保部,由车间和质保部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罚措施。处理原则: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可继续加工、或回收后再利用、或采取补救措施后进行返工,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则进行报废或销毁。
第三篇: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实施浅谈
质量管理在制药企业中的实施
内 容 摘 要
[摘要]: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那么,它的产品是不可信任的。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没有质量的保障,必然失去市场。药品制造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树立优胜的质量品牌,企业才能站在制药行业的前列。
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份如意之羹,就要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有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坚持“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保障;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1.1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QM)是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达到质量目标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质量风险,确保持续稳定的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质量保证(QA)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强调的是为达到质量要求应提供的保证,它涵盖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因素,是为确保药品符合其预定用途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所有措施的总和。
质量控制(QC)也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强调的是质量要求,具体是指对原辅料、包材、成品半成品的取样、检验,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可控并符合质量标准。
1.2 质量方针/目标/计划
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制订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使质量管理体系 的各级组织、人员明确各自的质量义务和承诺,并通过质量计划的落实衡量质量目标的完成,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制订并完成各自相应的质量目标实现企业的质量方针。
我所在公司的质量方针为: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科技领先,坚持改进;提供有效、安全、方便的优质产品。并由此制订了全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因涉及内容较为复杂且保密这里不做一一阐述。产品质量实现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存在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包括人(人员)、机(设施设备)、物(物料)、法(工艺、检法)、环(环境)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所涉及的质量活动制订相应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使从多的相互关联的质量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出于受控状态,最终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达到预定的标准。这就是所谓的“过程方法”,是企业有效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应采取的必要步骤
2.1 人员和机构
机构是企业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设置的互相协作的团体,而质量目标是企业建立组织机构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机构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单位。人员是组织机构建立和运行的寄出。机构和人员是简历和实施质量体系的重要资源。
我所在公司建立了适合的组织架构,并明确了相应人员的职责和授权,为生产出合格产品所需的生产质量管理提供了保障。人员方面我公司在招聘人才时对应聘者个人学历、工作经历、所受培训等均按照GMP(2010版)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筛选,尤其是质量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授权人等关键岗位更进行了先关SOP明确规定。且对各岗位人员明确其岗位职责,制订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2.2 设施设备
厂房设施作为药品生产的基础硬件,是质量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它们的选址、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情况等都会对药品质量产生显著影响。我公司主要的设施为空调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真空系统等。
设备是药品生产所必须的硬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制药企业的质量体系中应具备相应的系统对这些“硬件”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它们始终处于一种稳定的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我公司为保障设备能够稳定的用于生产会对每个新进主要设备做好“4Q确认”
(DQIQOQPQ),重要设施设备制订验证计划,每年按计划实施。
2.3 物料与产品
企业应当建立物料供应商审计、批准的操作规程,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计,并进行必要的控制,保证采购物料来自于经确认的合格供应商。并对每家合格供应商建立质量档案。
应制定合理的物料(产品、半成品)质量标准、接收、贮存、放行和发放的管理规程,始终保持所有物料都处于可控状态。我公司除建立整套物料管理SOP外,还做到了所有物料都统一K3(计算机系统)管理,使所有物料都能在线及时知道其库存及去向,以便物料管理和质量控制。
合理规范不合格物料和产品、退货或召回产品的贮存及处理,应做好标示台帐,避免与正常物料混淆,我公司有自己的物料不合格品库、产品不合格品库,并制定了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召回程序等管理制度。
2.4 方法(工艺、检法)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工艺过程监控体系以确保生产过程一直处于受控状态。有效的监控体系应能够保证持续的工艺能力和控制来满足产品质量同时通过数据的获取与收集,确定工艺过程持续改进的机会。
应使用质量风险管理方法建立中间控制策略、监测控制的方法和频率。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和产品技术转移和工艺放大过程中所获得的对工艺过程和产品知识可以作为建立生产中间控制策略和基础。
我所在公司为保证“方法”的有效性,定期对“方法”进行系统性的验证。验证包含:工艺验证、清洁验证、检法验证。我公司以文件形式规定:工艺验证周期4年或变更再验证,清洁验证周期5年或变更再验证,检法验证变更再验证。
2.5 环境控制
根据GMP的要求,制药企业要对药品的生产环境进行必要的控制,以避免环境对药品的污染。制药企业要对药品的生产环境的控制主要体现四个方面:
厂房设备:包括厂房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操作、清洁和维护等要求。空气:包括洁净级别、通风、温湿度和压差等要求。人员:包括人员的健康、培训、卫生、更衣、洁净区行为和操作规范等要求。物料:包括物料的清洁、消毒、贮存、包装材料和防止交叉污染等要求。
我公司规定每年对洁净区环境进行验证,监测项目包括:尘埃粒子、沉降菌(浮游菌)、压差、温湿度、员工手部菌检及主要设备表面菌。日常每月或长期停产生产前进行简化监测。质量保证要素
我所理解的质保包含:文件系统、变更、偏差、质量回顾、质量投诉、产品召回、CAPA(纠正预防)、验证等。以下我简单描述下自己工作当中所遇到的认为较为重要的几点。
3.1 文件管理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和谐的社会,都会自觉的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法律法规也有自己的层次: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而药企内部与质量相关工作的运行也是依靠自己的“法律法规”→文件系统。我所在公司文件系统也如法律一般分为好几个层次: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各类SOP(包含各类质量标准、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相关记录。
文件管理是质量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使企业各项质量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制度化、法规化。企业通过质量系统文件的实施来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企业应及时保持文件的时效性,持续改进,以确保各项质量活动的合理性。
3.2 变更管理
药品生产是依赖稳定、一致和持续可控的状态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旦建立起来的规程、设备和工艺发生了变化,无疑会引发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担心(对工艺的改变,可能意味着对产品的改变,需谨慎)。但如果能够预先对变更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评估,尽量降低风险,实施有效的变更管理,这些顾虑是可以消除的。
我所在公司变更程序如下:
变更申请:变更描述、变更理由、变更内容、涉及相关文件记录;
变更评估:由相关部门主管提出此次变更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注明自己的意见建议;
变更批注:由质量负责人根据各部门主管意见决定是否实施此次变更,并给出自己的意见;
变更执行:由相关部门实施此次变更事项;
变更评估:由我持续跟踪并评估此次变更的完成情况;
变更关闭:若质量负责人认同该变更相关整改项已完成则批准关闭。
3.3 偏差管理
药品生产中经常出现偏离已批准各类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等标准文件规定的任何情况。偏差定义的核心是“偏离”,GMP没有区分偏离程度的大小:我们公司内部划分了3类:严重偏差、主要偏差、一般偏差。所有偏离程序或标准的情况都属于偏差的范畴。如果企业的程序中,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正常情况
及其预先确定的操作方法进行了描述,则此种情况的出现就应该视为正常操作的一部分
我所在公司偏差流程:
发现偏差:偏差描述,已采取应急措施,分析可能的原因; QA调查:偏差分类、原因调查、风险评估及意见; 偏差处理批准:质量负责人批准; CAPA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偏差整改评估:由我持续跟踪并评估此次变更的完成情况; 偏差关闭:若质量负责人认同该变更相关整改项已完成则批准关闭。
3.4 质量风险管理
新版GMP中增加了质量风险管理(QRM)的内容,强调质量风险管理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是通过足够的知识、事实、数据后,前瞻性地推断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通过风险控制,避免危害发生。质量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针对不同的风险所用的方法和文件可以有所不同。对质量风险的评估应该基于科学和保护患者的出发点,质量风险管理流程和文件的复杂程度应该与对应的风险程度相一致。
我所在公司将质量风险分为5个阶段1个沟通:
风险识别:是进行质量风险管理的基础,即首先系统地利用各种信息和经验来确认人员、设备、设施、材料、过程和程序、环境等各方面存在的风险,指出将会出现的问题在哪里;
风险分析:对已经被识别的风险及其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确认将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有多大,出现的问题是否能够被及时地发现以及造成的后果。通过分析每个风险的严重性以及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进行深入的描述,然后在风险评价中综合上述因素确认一个风险的等级;
风险评价:根据预先确定的风险标准对已经识别并分析的风险进行评价,即通过评价风险的严重性、可能性及可识别性从而确认风险的等级。在风险等级的划分中,可以对风险进行定量描述,即使用具体的数值来表示。另外,也可以对风险进行定性描述,比如“高”、“中”、“低”,它们所代表的意义需要用户进行准确的定义或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以便于最后做出是否对该风险采取措施的决定;
风险控制:目的是将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风险控制重点可以反映在如下几个问题上:风险是否在可以被接受的水平上?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降低、控制或消除风险?在控制已经识别的风险时是
否会产生新的风险?风险控制的实施一般包括降低风险和接受风险两个部分。
风险评审:在风险管理流程的最后阶段,应该对风险管理程序的结果进行审核,尤其是对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原先质量管理决策的事件进行审核。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质量管理程序,应当建立阶段性审核检查的机制,审核频率应当建立在相应的风险水平之上
风险沟通:在风险管理程序实施的各个阶段,决策者和相关部门应该对进行的程度和管理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即进行风险沟通。通过风险沟通,能够促进风险管理的实施,使各方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从而调整或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结
论
个人认为质量保证是产品的生命。缺乏“质量理念”就不能保证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新版GMP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制药企业要想通过新版GMP认证,就必须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理念的培训、人员素质、厂房设施、设备配置,健全组织结构和完善各种管理文件、规定程序、操作记录,运用系统管理的方法,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保证药品生命周期内影响质量的一切因素受到控制,将“质量风险管理”和“质量需要持续改进”的理念根植于药品生产和检验的全过程,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实实在在的为群众生产放心药。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药品GMP指南,2010.
第四篇: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制药企业如何实施GMP管理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不断提高药品质量,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药品品种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有充分的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要经得住市场及消费者的检验,才能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取胜,只有依靠科技,产品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才有可能。所以,质量在制药企业一直被摆在首要的位置上。
为了确保药品质量,我们必须始终把认真贯彻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GMP标准,以“确保药品质量,保证消费者用药安全有效;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强化生产过程的监控,把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为质量方针,不断深化GMP管理,优化创新硬件技术,完善软件系统管理,把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工作摆在首要的位置上。在生产中,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从原辅料的购进、验收、中间过程的控制到包装入库、出厂销售及用户反馈、不良反应报告等各环节形成了一个完善品质状态下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标准化、程序化与系统化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我们以通过GMP认证为起点,坚持每年按GMP标准组织开展自检自查,发现缺陷及时进行整改,以保证对药品GMP规范的贯彻落实,强化对生产全过程的有效控制,确保药品质量。
当然,实施GMP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在硬件、软件和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
第五篇:GMP认证后制药企业情况调查
GMP认证后制药企业情况调查
作者:刘艳
指导老师:王雨林
摘要:6月30日,对于中国的药品生产厂家而言,是一道分水岭。全国1970家未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药企不得不停产出局,而通过认证的3100多家药企虽然逃过了生死大劫,却也面临着产能扩大开工不足、资金链断裂无力进行新产品研发等诸多困扰,前景也并没有想象中乐观。离GMP认证定下的生死大限日已过去两个多月了,一系列认证的“后遗症”令许多药企再度面临生存考验,中国制药企业面对的残酷竞争和自身蜕变的阵痛其实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GMP认证情况
正文:1。药企洗牌才刚刚开始
湖南制药有限公司是长沙最大的国有制药企业,拥有员工3000余人,但由于生产一直不景气,仅片剂车间通过了GMP认证,但现在该车间也完全停产了。“我们是国有企业,历史负担太重,片剂车间GMP改造也是举债完成的,生产急缺流动资金,现在400多名员工面临下岗的窘境。”该公司一姓虢的营销副总在湖南省经委组织的GMP认证调查座谈会上这样解释停产的原因。
“通过GMP认证,对药企来说不是终点,而是更为激烈的竞争的开始。”上周,湖南省经委医药处一负责人在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查时介绍,“湖南169家制药企业通过认证的不到一半,通过GMP认证的企业目前也有一部分面临尴尬的局面,因GMP改造投资甚巨成本增加、无资金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原因,已有企业因经营困难只好停产。”
据了解,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省份和地区也同样存在,尤其是在贵州、云南等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问题尤其严重。湖南省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宏喜说,GMP有80多项认证规则、200多个检查项目,包含软件、硬件、管理等,使实施GMP成为一项复杂并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硬件设备、实用的软件系统、高素质的人员参与,是组成GMP体系的重要因素。而对多数效益不佳、勉强支撑的企业而言,GMP认证“关键是资金”,改与不改都难逃一死。湖南年产值过亿的制药企业不到10家,很多制药企业的年产值只有几千万元,像这样的企业到哪里去找动辄上千万元的改造资金呢?湖南目前通过认证的企业至少有半数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有的几乎是靠银行贷款和拖欠供应商的货款维持生产。
对此,长期从事医药产业调研的湖南省社科院一位姓刘的专家认为,GMP认证设定的“生死线”仅仅是制药企业洗牌的开始,真正残酷的洗牌则在GMP认证之后。大部分中小制药企业由于GMP改造投入过大,对正需资金投入的新品开发、市场渠道建设已显得力不从心,加之新品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因素,许多企业在GMP后时代除了走“短、平、快”的低水平仿制之路外已别无选择。而这也将加剧国内制药企业在低层次上的恶性竞争,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开发,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必然造成利润甚微或没有利润,引发更大规模的洗牌。
2。产能过剩情况加剧
据有关统计资料,到7月1日,全国累计有3101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占全国药品生产企业的60%,1970家药品生产企业和884家药品生产车间未过认证关而被迫停产。但通过认证企业的总产量却占到了国产药品市场的90%左右。“出局的中小企业占有的市场空间非常有限,通过认证的企业扩大的产能远远大于这个市场份额。”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曾经就GMP改造进行专题调查,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课题组专家办主任李磊在今年5月全国19家医药行业协会会长、秘书长第三次会议上披露了一组令人惊心的调查数据:这次GMP改造,中国制药企业整体生产能力在2001年的基础上至少扩大了2倍左右,全国用于改造的资金达200亿元,70%的企业50%的设备闲置,整体生产过剩的情况将进一步加剧。
湖南正清集团总裁助理傅舰军介绍,正清集团是湖南第一批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之一,用于GMP改造的成本近亿元,通过改造后,产能急剧扩大,部分生产线基本上是半停半开,出现了严重开工不足的现象。现在公司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想开辟外接委托加工等业务,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生产线吃不饱的并非正清一家,现在通过认证的企业之间竞争更激烈了。
李磊介绍,他们课题组在对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安徽、内蒙等省、自治区进行调研发现,多数企业认为GMP认证势必会淘汰很大一部分企业,在进行GMP改造时,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产。但整个市场容量有限,而且医药行业又被称作“朝阳产业”,不断有新的资本杀进这一领域,因此扩产所导致的新一轮的市场竞争的战火可能在不久就会点燃。
3。新药僧多粥少更严峻
据李磊介绍,迫于GMP认证生死大限的压力,不少企业GMP改造是盲目上马。贵州有一苗药生产企业,原来只生产一种膏药,而且没有国家批准文号。但在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征地30余亩、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GMP改造,建成了中药饮片、膏药、胶囊、片剂、颗粒剂5个车间,可至今手中一个国家批准文号的品种都没有。李磊介绍,这种情况还并非个案,许多通过GMP认证的企业都是抱着“先生存、后发展”的思想举债完成GMP改造的,但GMP改造后,手中却没有生产品种,于是又不得不满世界寻找新的品种。
目前,我国每年研发出的新药品种非常有限,再加上有大批企业在GMP认证之后,资金短缺,负债增高,纷纷抽减新药研发资金用作它途,使新药僧多粥少的局面更为严峻。
“这种现状与GMP改造后产能的急剧扩大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设备的闲置、还贷的压力等等使许多企业不得不新产品难找就上普药,这样市场上同类产品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药企的利润变得更薄。”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克建无奈地说,“今年上半年,中国医药行业国有重点企业效益都在下滑,同比降幅由一季度的1.8%%扩大到18%。除了药品频频降价和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外,药企之间竞争加剧,利润摊薄也是重要原因。”
4。营运成本大幅提高
“GMP改造投资大笔资金进去,如果没有产品生产或者足够的产品产出,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潘高寿药业董事长魏大华指出,GMP改造少则投入几千万,多则上亿元资金,投入之后,企业产能扩大了,但生产线却开工不足,势必造成整个营运成本的增高。而且为GMP认证买的新设备、建的新厂房都需要维护和保养,再加上设备折旧费,仅这方面的开支就非常巨大了。GMP改造肯定会淘汰一些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过去一些主要依靠品种多、生产面广来吸引客户的企业将面临难题,走品种多来赚取利润之路将步履维艰。
中国制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周燕也表示,企业的大投入必须要有相应的利润回报,如果投入没有利润来源作为补充或者研发新药使之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原有的利润将被稀释,经营成本肯定会变高,这是很明显的道理。GMP改造相对于国内一些大型的医药企业而言,可能会使其如虎添翼,但对中小企业近期内肯定会产生冲击,这种冲击足以影响到其生存。
“企业固定投入剧增而开工不足,必将产生连锁反应,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导致一些药品价格居高不下,老百姓吃不到质高价低的放心药,而适应购买能力本来就不强的乡镇农民的用药市场就更加困难。另一方面会使一些企业因成本过高、产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而面临生存危机。”在GMP认证大限之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违宪审查机构提交了强制GMP认证“违宪审查”建议的湖南省政协委员、浏阳市政协副主席王义高谈到GMP认证时,认为认证使许多中小型制药企业陷入了困局。
参考文献:
《兽药生产与营销》
《中国兽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