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濮阳市第五中学以“四新要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以“四新要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濮阳市第五中学校长
(2013年1月22日)
2012年,是市五中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进步的一年。在新的学年,为进一步巩固教育教学成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领导班子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明确提出了新学年工作指导思想:深入推进“一创双优”活动,以“四新要求”,(即学校管理再上新层次、师德师能再有新提高、教育水平再登新台阶、学生素质再获新攀升)为引领,全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力争教育教学工作再铸新辉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优化管理措施,推进学校管理再上新层次。
1.制度创新和文化管理突显起色。首先,建立完善了督导问责机制。加强了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导与检查,使事前计划、过程督导、事后点评、失误问责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日常事务按照台账式管理做到了日清、周结、月评比,改变了“庸、懒、散、慢”的不良作风。其次,学校由制度管理逐步走向文化管理。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典型的师德案例,营造了良好的管理文化环境,使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争先创优成为了每位教职工的自觉行为。
2.年级段承包责任制继续加强。年级段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首先,完善年级段管理机构。每一个年级由一名校长、一名中层正职及两个年级段长组成,其中年级段长一名主管教学工作,一名主抓学生纪律管理,责任明确,督导到位,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其次,学校结合实际,在上学年的基础上为各年级段制定了年度工作
目标,使每个年级有方向、有任务、有希望、有压力,争着干、比着干、学着干、帮着干。各年级段也根据本学年教学成绩制定了下一学年各班级、各备课组的工作目标,想方设法,力求进步,绝不倒退。
3.督导与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在深入落实“三维一体”管理机制基础上,完善督导与服务机制。学校领导、各处室和联合值班组都以年级段管理为中心,全力以赴加强年级段各项工作的检查督导,提高了工作实效,逐步使自己的职能由领导和管理向辅助和服务年级段工作转变。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师德师能再有新提高。
1.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首先,按照《濮阳市师德师风建设考核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认真落实“教师行为十不准”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建立完善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并将个人师德考核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其次,积极组织开展师德培训,并将师德培训融入到日常教研活动中,促进师德培训常态化、实效化。相继组织教师学习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做最棒的老师》等师德书籍,印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你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老师》等师德师风学习资料。第三,开展好师德师风研讨会、“教师行为规范月”及师德师风教育宣传月活动,举办了“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报告会”、“一创双优”师德大论坛和以“教育崛起,教师为基”为主题的第三届师德师风征文演讲比赛。另外,认真做好了本学期学生评教、“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十佳职工”评选工作。
2.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继续推进教师培训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首先,搞好教师全员培训,针对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教材教法、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再培训,使各类培训既做到常态化,又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其次,搭建教师成长展示平台。积极开展了打造教师活动。各教研组选择相对薄弱的老师,利用教研时间开展打造活动,每学科每周一次,长期坚持。并按照课堂评价标准,由全组教师,对所教课程予以深刻的点评,通过点评和指导促使其迅速提高。最后由主管校长把关,做到成熟一人,过关一人,宁拖延时间,也不降低要求,以此带动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本学期,除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竞赛活动外,组织开展了第五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第十一届优质课大赛及复习课、讲评课课堂结构打造活动等。
三、注重特色建设,确保教育水平再登新台阶。
1.继续推广“五步自主教学模式”。2012年,我校的“五步自主教学模式”已经通过省市级专家鉴定,并荣获河南省优秀科技成果奖、濮阳市科技进步奖。本学年,我们继续围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严谨留给自己”这一主题,成立了由各包段校长、中层正职及年级段长组成的听评课督导组,按照相近学科分成几个小组,深入教学一线,全力以赴推进“五步自主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不断拓展适用领域,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提升运用水平,逐步把“五步自主教学模式”打造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
2.深入开展“以课题促教研”活动。在实施全员培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水平的再提高。截止目前,我校已有20余项课题顺利结
题并荣获优秀等次。2012年申报的3项省级课题《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在初中数学学科构建溯源法的探索》、《中学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已批准立项,目前进入第一阶段的研究中。
3.继续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依托《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共三辑)这一校本教材,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及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市五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四、加大德育创新力度,促进学生素质再获新攀升。
1.进一步创新德育体系。以“五自能力”教育(“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身心自强”)为抓手,促进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相结合。建立了学生多元评价体系。既抓好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又做好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既适时评选一些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又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特长评选“学科之星”、“发明之星”、“孝心之星”、“公益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等,并结合学生实际起草制订出了参评以上奖项的基本条件和推荐办法。
2.继续坚持德育工作常规化。按照每月一个小主题,坚持利用国旗下讲话、周一班会、训导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相继举办了“书红色诗文 颂扬雷锋精神”硬笔书法比赛、“诵经典诗文 传承雷锋精神”、“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喜庆十八大 红心永向党”朗诵演讲比赛、“喜迎十八大 红歌赞祖国”班级歌咏比赛及“我们的节日”系列征文、手抄报活动,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新风。
3.加强了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每个班级都逐步形
成了具有本班特色的、适合本班学情的、被学生诚心接受的班级符号、班魂班训、班规班约等,加强了学生的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逐步由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由接受老师管理走向学生自主管理。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好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培训会,提高班主任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班级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班风、学风,为维护良好教学秩序提供纪律保障。开展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优质班会课和“班主任的榜样”评选活动。
2012年,我校虽然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全面进步,在中招考试中,335名毕业生被市一高免费正式录取52人,市外高96人,被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比例名列市直学校前茅。初
一、初
二、初三年级在升级考试中教学成绩分别位居第三、第二和第四名。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学区内优秀生源相对不足。因学区内城区住户分散,暂住流动人口较多,特别是没有固定的生源小学,致使学生成分复杂、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源质量的制约。二是周边环境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由于学校周边正处开发建设之中,交通、照明等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加上学校位置较为偏僻、车辆多车速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与有关部门协调,尽快安装减速带、路灯等交通安全设施。
2013年,是我校改革创新、促进内涵发展的一年,是全体教职工优化作风、比学赶帮、再创辉煌的一年,是各项工作求创新、上档次、出成效的一年。市五中全体教职工将进一步认清形势,齐心协力,加压奋进,戒骄戒躁,继续以“四新要求”为引领,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教科研水平及学校社会声誉再提高,为实现濮阳教育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濮阳市中等专业学校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濮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3年1月22日)
根据市局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会议精神,通过认真学习《濮阳市教育局关于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意见》(濮教„2012‟37号)文件,我校结合当前全国示范校建设,以内涵发展充实全国示范校建设内容,以全国示范校建设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扎实开展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工作。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积极探索“四三四”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积极探索“四三四”模式,稳步推进示范校建设工作,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四三四”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培育四大重点专业,建设三大基地,构建四种教学模式。
1.培育四大重点专业
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是我校示范校建设的四大重点专业。目前,计算机、电子应用与维修已建成为省级重点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1000余人,毕业生供不应求,享誉豫北。汽车运用与维修为近年新建专业,发展迅速,校内实训中心功能完善,校企合作深度开展,是学校校企合作示范专业之一。
2.建设三大基地 我们抓住示范校建设的机遇,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开辟学生创业基地,服务专业技能实训教学。
一是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我校现已建成计算机、电子电工、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四个重点专业群实训中心。四大实训中心现有实验实训室50多个,实训设备总值1883万元。此外,我校还建有播音与主持实训中心、运动技能培训中心、美术培训中心等。各专业实训中心专业实训开出率100%,完全满足了课内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的需要。
二是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我们与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我们主要的校外实习基地有濮阳市海信电器售后服务有限公司、龙珠电子有限公司、濮阳市实验幼儿园、濮阳市南海幼儿园、濮阳市振兴三军汽车维修厂、东南江淮4S店等10余处,覆盖四大专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学生做学结合,专业技能迅速提高。
三是开辟学生创业基地。学校成立了“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艺术工作室,购置高性能计算机13台,高速6色写真机1台;投资30万元,成立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服务中心,租赁沿街门面房200平方米。工作室和服务中心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业实习基地。服务中心免费为社会提供计算机维修服务,不换件不收费,换件只收成本价。学生维修团队弘扬了雷锋精神,尝试了创业实践,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3.构建四种教学模式 结合专业教学和各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我们经过探索,构建了四种专业课教学模式。
一是以练为主的校内实训教学模式。我们提出,校内专业课实训教学的主阵地在实训室,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练结合,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实操能力,提高专业技能。例如电子应用专业开展的基本电子电路安装训练、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训练、电子整机维修训练,电子专业岗位综合训练,以及闪光彩灯制作、有源音箱制作、智能壁障小车装配等,训练系统,实用性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以做为主的企业师带徒教学模式。学校与振兴三军汽修厂合作建立企业课堂。在汽修车间规划出学生实习专属区域,配备专用实习设备20套,提供58个不同实习工位。同时分小组进行团队化管理,师带徒传授。调整教学计划,适应实习工位的需要,做到内容换位、时间错位、活动定位。
三是产教结合的创业实践教学模式。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工作室对外承接项目设计,对内进行教学实训,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生产任务,理论和实践结合,产教结合,提高了教学的实用性。工作室与市内2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企业承担一些设计和后期制作任务。学生练就了本领,企业节约了成本。这些学生毕业后被企业抢订一空,月薪高达5000元。
四是拓展特长的兴趣小组教学模式。为了拓展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学校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合理衔接,打造了拓展特长的兴趣小组教学模式。我们成立各类技能兴趣小组15个,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各类兴趣小组组织举办的竞赛达30多场次。这些活动和竞赛丰富了校园生活,让学生的技能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现,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学生感觉到成功的喜悦。
“四三四”模式大大提高了专业技能教学质量。今年的濮阳市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我校获得一等奖42个,二等奖 49 个,三等奖38个。在河南省中职学生素质大赛中,我校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2个。
(二)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开发校本教材
高中继续深入推进“四字教学”课堂模式改革,把组织编写导学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各年级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分工协作,认真分析学情,编写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导学案,学生上课有纲可循,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中专围绕示范校建设,大力实施专业建设工程,开发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学校精品课程。四大重点专业集中优势人力物力攻关。开发编订校本教材6部,如《数码后期技术精粹》等,建成了校本精品课程5门。
(三)开展冬季大练兵,提高教师基本功
2012年11月26日至2012年12月25日,学校组织开展了冬季教学岗位大练兵。高中、中专两个管理部分头组织本部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考核、公开课研讨等多种形式的练兵活动。
(四)坚持严格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坚持实行严格管理、科学管理,重视制度建设。
学校制定并实施教师素质和技能提高计划。选派6名优秀教师到高校、企业学习深造,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定期组织优质课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学校研究出台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梯队教师管理制度,“合格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功勋班主任”评选制度,评出学校骨干教师、教学名师42名;学校功勋班主任10名;“学生最喜爱的老师”40人次。
此外,学校建立了教学检查信息通报平台,实行台账式管理,及时通报和处理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教学教研改革有待深化。近年来,学校文化课教学推广“四字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学积极探索“四三四”模式。两大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但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创新工程,我们还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两大改革的理论探究问题,精品课程建设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实施中的具体操作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不断完善。
(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待加强。近年来,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我们对学校建设和教学成绩抓的较紧,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相对有所放松,尤其是放松了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变相体罚学生、教育学生方法简单粗暴的现象偶有发生。
三、改进措施
(一)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四三四”模式
学校要研究新形势下的职教工作特点,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完善“四三四”模式,加大教学教研改革力度。明年春季组织两次“四三四”模式研讨活动,由中专管理部牵头,组织中专教研室、各专业教研组开展公开课展示、评课、教学资源库建设、论文研讨等活动,深入研究,丰富充实“四三四”模式内涵,(二)坚持教学改革,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
学校将加大教学改革推动力度,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明确建设目标,组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进行团队公关,争取明年新建5到8门精品课程,建成相关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课程共享,推动专业建设。
(三)坚持制度引领,推动教学教研工作
继续完善梯队教师管理制度,鼓励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引领教师埋头教研教改。
建立学校领导与教研组联系制度,学校领导分头负责各个教研组。一是服务教学教研,及时解决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等问题;二是监督推动,指导教研组围绕学校工作重心开展工作,督 促教研组落实学校各项教研工作,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国培计划,加大教师专业化培养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四)坚持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完善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坚持师德师风建设不放松,尤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建设,塑形象,强师德,铸师魂。组织师德师风演讲赛,净化教师思想;组织评选职业中专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深度开展“学生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树立模范,弘扬正气。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和谐教育。
第三篇:以特色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推荐]
以特色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以特色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我认识到,校长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专业化的岗位。和社会上的其他岗位不一样,校长是一个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俗话说“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我校地处农村,和所有的农村学校一样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校规模小,学生少,办学条件不足,二是师资老化、紧缺且不稳定;三是家长对教育的要求高,使得优秀学生不断外流。面对这些困难和矛盾,怎样把学校办出品味办出特色,是我一直以来所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赵固乡是中央提名的民间书画艺术之乡,有浓厚的书画艺术氛围。而我校就位于赵固乡小罗召村,两对这样好的乡土资源不利用起来真是可惜。而且我也发现我们学校的老教师毛笔字都写的很漂亮。同时我们中心校又在去年成为辉县市书法协会的教学基地,并有书法协会的著名书法家进校园进行书法教学活动,这为我校书法艺术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平台。同时,再加上我校一直坚持经典通读活动,培养学生背诵和阅读的能力。因此我校决定了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那就是建立书香校园。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艺术的熏陶,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发展”,这是我们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目标。一年来,我们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正是以这样一个目标为动力,以书法艺术教育、经典诵读和阅读为突破口,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品位,打造出我校书香校园的特色,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今天我就从书法教学和经典诵读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对于特色教育的一些做法。具体如下:
一、书法教学活动
我校虽然一直开展硬笔书法教学活动,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从去年开始我校也把书法教学纳入学校特色建设的日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阶段
随着去年赵固中心校成为辉县市书法协会的教学基地,并且借着去年赵固中心校书法家进校园活动的东风,以及中心校提出的一轴两翼的办学方针。我校也积极响应,打造书香校园创建书法艺术特色学校。为此我们积极宣传,并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学校的书法艺术活动逐渐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发动和普及阶段。
为了让创建“书法艺术特色学校”成为全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的共同目标。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认识,明确目的。首先通过校会、班会、板报、班级文化来进行宣传。灌输给学生“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理念,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每人都为创建工作出份力。
2、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我们成立了 “书法艺术特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书法艺术领导小组成员。
3、加强投入,做好普及。虽然我校有部分学生写字的确很棒,尤其是陈培海老师所教的班级,学生的书写很棒。但我们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学校特色是建立在全面、全员普及的基础上,因此创特色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全体学生中普及书法艺术活动。去年,学校在三、四、五年级开展了毛笔书法教学,在一、二年级开展了铅笔字教学。刚开始的时候看着学生什么也不会,毛笔都不会拿,写字也是用笔在抹,没有一定的章法,我们很是担心,学生还小,书法教学活动会不会取得成功。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我看到了学生明显的进步,由原来不会执笔,到能够有有模有样的书写毛笔字。这一进步令我看到了书法教学的希望。
(三)、具体深入实施阶段
1、课程设置
一直以来,我们每个班级每周一节书法课,一二年级进行间架结构和笔画教学,三四五年级进行毛笔字教学,以颜体字为主进行楷书教学。由各班语文老师进行书法教学活动。学生的书写水平并不是很好。从去年开始,我校响应中心校的号召,加大书法教学的力度,真正做到书法进课堂。为此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每天都安排30分钟的练字时间,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专门辅导。以班主任的教学为主,真正做到手把手的教,先教学生基本笔画,再练习带有这些笔画的简单的字。
2、字帖的选择
由于学生处于初学阶段,所以在选择字帖上我下了一番工夫,在网上找了一些很简单的适合学生书写的字体,为学生每人印发一份,并投入资金购买了书夹,把印的字帖一个个装进去,既可以避免学生不小心弄脏字帖,又可以做为校本教材循环使用。
3、日常教学管理
万事开头难,的确如此,一二年级虽然小,对于铅笔的握笔方法还好掌握,难就难在字体的间架结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上。对于三四五年级的毛笔字我也担心有些学生不认真,写不好,也不好好写,没有效果。为此我要求每位教师都来重视学生的日常写字,随时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并及时指导纠正。各科作业也都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写清楚,作业要干净,尽量不写错或者少写错字不乱涂乱画。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同时教师、学生之间经常讨论把字写的又好又快的方法,对书写潦草的学生,老师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把写字指导渗透到每一学科的教学和每一项活动中,使学生的把工整书写形成习惯。
4、通过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彰显书法教学特色
学生练了就得有效果,同时学生的练习也要有动力,为此我们每个班级都有书法展览墙,每天练习的字,都会展览在教室的墙壁上,每学一个新字,练习两到三天后,由班主任挑出最优秀的作品再粘贴到教室外面的墙壁上,每周至少更新两次。从去年开展这一书法教学活动以来,教室内外的书法作品展览成了我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彰显出了我校的书法艺术教学特色。
5、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开展了书法进课堂的活动,学生是进步了,老师要是不练习会跟不上步伐的,为此我校教师也都坚持不懈每周写一张硬笔字和一张毛笔字,展出在办公室里。努力提高教师的书写技能和书写水平。
(四)、取得的成就
在五一前,我们每个年级挑选两名学生参加了由中心校组织的书法比赛。在比赛中我校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总评第三。虽然在这次比赛中,我校没有取得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就我个人认为,我校的书法教学还是很扎实的,因为直到比赛前我们还没有把每个笔画的教学给学生讲完,相信如果学生把所有的笔画都学会以后,学生的书写会有更大的进步。
每年六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文艺汇演,今年我们又为这一活动加上了一笔,要求各个班级准备学生写的好的书法作品,在六一演出时在校园里进行展览,让来观看演出的家长看到我校的特色,看到孩子的进步。同时也把我们学校的特色推出去,把学校的品牌打出去。让家长,让社会看到我们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在演出开始前,我看到许多家长都在看学生写的书法,并且是赞不绝口,让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有成效的。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二、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了,我们秉承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的理念,开展了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一)经典诵读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
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
3、提升语文素养
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感。
4、推进素质教育
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智慧,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二)经典诵读具体实施
我校开展晨诵经典的活动。利用早晨晨读十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为此,我校大量投入资金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墙以历史人物为主,以名家名篇,名言名句为主,对学生进行熏陶,潜移默化的来景响学生的品质和人格。
每学期我校都会进行经典诵读比赛,经过评比选出诵读优秀的学生,进行颁奖,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练字就是练心,诵读就是修心。不过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我将带领我们的教师继续努力,再接再厉。相信我们一定能让书香墨香飘满校园,飘向社会。
第四篇:以教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以教学特色推进学校发展
——胶南市珠海路小学教学特色工作汇报
近年来,学校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以“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培养身心健康,品学优良,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工作,实现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学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打造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又一个亮点,形成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鲜明特色。
教学研究——创新研究方式,实现研究常态化
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但是,不少教师往往认为,研究只是业务干部与骨干教师等少数人的事情,常常是被动参与。学校创新研究的方式,通过开展问题研究、叙事研究等有效的研究,吸引每一位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享受到研究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使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需要。
1、研究内容化整为零——开展问题研究,让教师人人能够研究。教师缺少的不是研究的欲望与热情,而是缺少研究的知识与技能,不懂得从何处入手进行研究。于是,学校在加强教师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培训的同时,将学校承担的科研课题进行细化,化整为零,开展基于学科教学的问题研究,让教师感到自己也可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进行这样的研究。结合学校承担的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征集教育教学中的疑难与困惑的问题,由教导处、学生处进行汇总,教科室组织骨干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类、筛选,汇集了一些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小问题”,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问题库”。“大课题”转化为教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小问题”,就使教师们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也能研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依托教研组、年级组成立了以骨干教师为组长的问题研究小组,将“问题库”中的问题分解落实到不同的教师团队,以“小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攻关研究。这样,学校课题组就下设了以“小问题”为研究内容的若干个子课题组。问题研究小组与教研组、年级组有机融合,基于基层的教研组、年级组活动有了研讨的主题,实现了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统一,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成为现实。
2、研究形式化繁为简——开展叙事研究,让教师人人爱上研究。叙事研究是一种朴实的研究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成果的呈现方面,由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研究报告、论文变为书写教育教学感悟的叙事短文,行文的格式变得自由,行文的内容不一定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字数上更是可长可短,只要是教育教学实践感悟即可。在叙事研究中,各问题研究小组的教师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针对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预设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留心各种教育教学事件,尤其是留心一些突发事件及其处理的方式与效果,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并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为问题研究积累材料。为让教师走进叙事研究,学校组织了教育叙事专题培训,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具体案例分析,让教师产生“我也要进行叙事研究”的冲动。研究从典型引领发展到人人参与,既有时间与数量的规定,又有质量与评价的要求。学校利用教师例会时间,开设教育叙事论坛;利用学校《简报》与网站,专题刊载教育叙事;向网站、报刊推荐发表优秀叙事文章;分类择优汇总,出版《用故事传播教育思想》专著。这些措施既加强了教师间的成果交流与共享,又使教师体验到了叙事研究的成功与快乐,使教师们爱上了叙事研究。
3、研究成果集腋成裘——开展专题研讨,让教师人人体验研究的快乐。为把每位教师、各个问题研究小组的实践感悟、问题解决策略等转化为课题研究的成果,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科专题研讨活动和校级专题研讨活动,总结推广研究的成果。业务干部指导各问题研究小组对教师积累的教育叙事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总结研究的收获。分管学科干部汇总本学科“问题研究小组”成果,提炼出学科研究成果,选取成功做法作为学科专题研讨与交流展示的内容。学校按承担的课题对各学科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各课题阶段研究成果与工作报告,并在全校进行展示、推广。这样,各个攻关小组“小问题”的解决达成了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全体教师的参与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效益。专题研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课堂教学观摩,有叙事、案例、论文评选交流,有师生现场作品展示,也有对困惑的解答与问题的争鸣。研讨中,老师们掌握了教育教学的规律与解决问题的策略,在集体成果中看到了自己努力研究的影子。
伴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师们享受着教育工作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感悟着教育的真谛。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五多”现象:老师们对教育教学工作观察的多了,思考的多了,交流的多了,主动阅读教育书籍的多了,动手写作的多了。研究成为了学校与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常态化行为,研究成为教师们职业生涯的一种需要。仅近三年,教师撰写的学术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30余篇、全国省市获奖192篇;执教市级以上公开课40节、研究课32节,67人次在省、市、县优质课、基本功比武中获奖,学校结集出版了《用故事传播教育思想》一书,《基础教育》《当代教育科学》杂志报道推介了学校教学研究工作。
课堂教学——突出“自主、互动、和谐”,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立足学生发展,聚焦课堂,开展教学研究,构建了“自主、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基本操作流程。通过研究,我们将“自主、互动、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定位为:明确目标,激发兴趣→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引发讨论,合作交流→巩固深化,反思总结。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激发兴趣。学习目标是一切学习活动的起始和归宿。因此,教师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学习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当学习目标呈现之后,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最佳时机,进一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萌发动机,激起思维波澜,产生探究情趣。
第二环节,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适时地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让他们学自己能学的东西,并要求他们多维度去思考问题,多途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把自己通过自主探究后仍不懂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书上进行圈划点批,把这些个体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到师生合作学习时再加以解决。
第三环节,引发讨论,合作交流。这一环节是在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来澄清问题、加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通过彼此间充分合作交流,不但加深了对问题理解,而且使大家都能分享到每一位同学智慧和见解。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反思总结。课堂上要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新知。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在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或深化对某一问题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评价激励,并把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到课堂之外。因此,反思总结的主角仍是学生,教师只予以适当的点拨、归纳和引导。
2.夯实模式打造过程。为了实现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开展了多形式的研究、总结、推介、打磨研究活动。整个模式打磨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是学习研讨阶段。一是理论学习。引导教师通过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学习有关“自主、互动、和谐” 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相关理论。二是结合“自主、互动、和谐” 课堂教学模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听课摸底,按一定比例划分为优秀、达标、待达标三个等次,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依据。三是认真学习研读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模式,掌握其操作要领,领悟其变通方法,把握不同层次教师课堂教学的不同要求。四是加强对各学科基本操作模式的研讨。首先,突出业务干部引领作用,设计教案,上研讨课,进一步修改、完善基本模式,并提炼出学校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专题培训,明确各学科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操作要领,学会应用模式进行备课、上课;然后,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提供应用教学模式的课例,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细化教学流程,为教师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方案,尽快地把握教学模式的本质。
第二阶段:实践总结阶段。一是各教研组利用集备观摩和每天说课等形式,加强对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力度,在认真学习运用基本模式的同时,加强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丰富、提升基本模式,提炼出基本模式的变式。二是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利用单元观摩实现对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打磨,并在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特色。三是组织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层次教师的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等活动,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学习,使每位教师掌握基本模式,上出高水平高效益的课。
第三阶段:推广深化阶段。一是组织校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展示会,借助课堂教学、各学学科教学模式与教学案例评选,多形式展示推广研究成果。二是搭建平台,分层次组织教师开展学用基本模式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掌握其教学流程,提高授课水平。三是培植各学科课堂教学骨干,把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选拔出来,打造学科带头人,壮大学校名师队伍群体。四是做好常态课跟踪督查与指导,真正使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于每一位教师,落实于每一节课。四是与课堂教学技能练兵有机结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每人一课反复上”逐人打磨活动,实现了集体智慧下所有教师共同提高。“多人一课同课异构暨课堂教学考核活动”,为彰显教师个性化教学特色搭建了平台。
课堂教学模式系列研究活动扎实而富有成效。各学科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语文的“六环节”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数学的“激趣 思考 互动”教学模式、音乐的“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科学的“自主学习,愉悦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科特点,发展和丰富了“自主、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在模式打造过程中还产生了很多优秀教学法,如语文的“六板块预习法”、英语的“生活化情境创设”教学法。“自主、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现了各学科课堂的“愉悦高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了“质量在课堂,素质在课堂,特色在课堂”的教学工作亮点,被胶南教研室作为优秀课堂教学模式推荐到青岛市教研室参评。学校先后承办了青岛市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讨会、青岛市城乡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暨“探究体验式”阅读教学法——诗歌教学策略研讨会、胶南市小学体育教学珠海路小学现场会、胶南市“双主活版块”音乐教学模式现场会等教学会议,推广我校课堂教学研究成果。
作业改革——实施“分层自选作业”,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
近年来,学校进行了“教师分层设置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完成”的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山东教育报》先后以《在“作业超市”里自主选择》、《“分层自选作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作业的“含金量”》为题三次予以报道推广,胶南市教体局在我校召开专题研讨会在全市予以推广。
教师分层设置作业,指教师设置课内外作业时依据教学内容等因素,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作业的差异性、层次性、递进性。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指的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内在的发展需求,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作业并完成。
1、“分层自选作业”的设置:课内综合练习部分设置A、B两个层次。A层次为基础类,也是必做类,重在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B层次为拓展类,是选做类,适当地增加难度,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课标的较高要求。课外作业依据内容与时间等情况,设置A、B两个层次或A、B、C三个层次(A、B层次同课内;C层次为探究类,主要是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生设置的实践性、探究性、活动性作业)。
2、学生对分层作业的选择:教师全面了解分析学生情况,增强对各层次学生指导的针对性;同时,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表扬赏识与批评教育并重,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指导和家长的督促下,学生自主确定层次,自主选择作业,以发展性的目标鼓励各层次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实现主动发展,全员发展。
由于不对学生进行主观人为分层,学生真正成为选择作业的主体。教师定期以班会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确定发展目标,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针对实际操作中不同类型学生表现出的定位不当(偏高或偏低)和少数学生存在惰性的问题,各学科教师及时进行分类指导、个别谈话,并辅以家长的督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调动,潜能得到激发。
3、加强集体研究。各教研组围绕“集备中的分层作业研究、本学科作业的分层、学生的指导与评价、家长的沟通与合作”等方面进行研讨,掌握了“分层自选作业”操作的基本程序与要求。学校把“分层自选作业”的设置作为集体备课的内容之一,实行分工负责集体研讨制:根据分工,主讲人设计好分层作业,组内教师研讨修改,确定每章节的分层作业内容。同时,“分层自选作业”中的问题、困惑,也成为集备研究的内容。各组集体研究的分层作业以书面形式上报分管学科主任进行审批。对于分层、难度、容量存在问题的即时指导,提出调整建议,使分层作业的设置逐步科学、规范。
4、重视评价激励。教师及时检查批阅学生作业,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表扬赏识与批评教育并重,通过等级、评语、红星榜、分类谈话、个别指导、“我的作业我做主”征文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评价与指导。案例分析、经验介绍、简报发表、网站刊载、研讨会等为“分层自选作业”的研究、交流搭建了平台,实现了资源与成果共享,有效地推进了研究的实施。
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实践,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初步探索出了适应不同年级的不同内容与同一内容的作业分层设置的做法、教师评价与激励的形式及讲评的要求,学生学习面貌、状态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分层自选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沉浸在被尊重接纳的快乐中,逐步学会了设定并实现合适的发展目标,学会了正确地评价自我。这项改革还促进了家校合作,推进了家庭教育。为使孩子更好地完成“分层自选作业”,家长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加强了对孩子的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更加务实有效。
课程建设——科学开发与整合,优化三级课程
依法开齐开足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开发建设学校课程,向高水平实施迈进。科学优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通过课程开发与整合使学校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三级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先后在省素质教育论坛、青岛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胶南市教学工作会议上介绍推广该经验。
1、立足实际,开发学校课程
一是学科课程延伸为学校课程。开发了《趣味识字》和《趣味数学》学校课程,将学科教学有效延伸,把教学的特色发展为学校课程,实现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有机统一。
二是传统特色培植为学校课程。在中高年级研究开发了适合小学生的《国防教育》学校课程,依托少年军校这一载体,培养具有小军人气质的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普及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增强民族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校课程。在中高年级以研究性学习中的《小课题研究》作为学校课程开发的内容,采用开放式、滚动式管理模式开发学校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深化推广了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成果。
2、科学整合,优化三级课程
一是课程内容的整合。整合资源:为更好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功能,合理调整课程资源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如:把学校课程《国防教育》中的军事技能——军体拳、旗语融入到体育课中,丰富体育学科的课程资源,实现了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整合专题:将三级课程中同一专题的内容进行整合,开展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对该专题理解得更全面、具体、深入;把学校各类活动进行整合,设立校园文化节:民俗节、礼仪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实践节、感恩节、读书节,分散在不同的月份里实施,从不同的侧面为学生张扬个性、发现自我、成就自我提供平台,构建起了我校校园文化立体网络。
二是课时安排的整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间,采用了“1+X”模式的弹性课时制(“1”即从三年级开始每周拿出一课时用来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X”即将每周另外一节至两节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学段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指导、实践与分散探究相结合,既保证了课时,又保证了活动效果。另外,配合“专题整合”,不同学科也相应统一调整课时次序,以“课时整合”落实了“专题整合”。
三是教学人员的整合。团队协同指导:统筹安排所有教师,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不同的教育团队,将多元智能融为一体,增强了教育的力量;家长义工参与:为弥补学校师资某类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的问题,我们还积极聘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义工协助教育。
四是评价方式的整合。积极推行“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以此来推进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课程开发与整合使学校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三级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研究与探索中得到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在实施与完善中得到彰显。
小课题研究:课内外融合,实现学习自主化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能学习、终身学习。多年来,学校将《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实验课题滚动发展,持续研究:“自主、互动、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则是这一学习方式实践、内化的过程,学生潜能得到激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健全组织。学校建立了“学校课题管理组——年级协作指导组——班级研究合作组——学生个体” 的学生课题研究四级组织体系:教科室、教导处联合组建了课题管理小组,负责学生课题研究工作的全面管理;各年级组教师成立协作指导组,重点加强对班内学生的指导和班级间研究工作的协作与交流;各班依据学生选题内容的相同性或相近性,成立了5-6人合作小组,并自己聘请导师;最后是学生个体的自主研究。
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的学生自主管理机构——胶南市珠海路小学少年科学研究院。它共设选题部、新闻部、评审部、出版部、档案部和顾问委员会六个部门,院长、部长及各部成员均由学生自愿申请,竞争上岗。少年科学院依据《少年科学研究院章程》,在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自主决策,实现了该项工作的学生自主管理。
2、加强指导。小课题研究对学生来说是新生事物,他们往往把“研究”与收集资料混为一谈。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研究的每一环节进行了具体指导。
开设指导课:根据学生研究进度定期开设指导课,结合学生研究个案,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的方法、窍门。
专家讲座。每学期一次邀请教科研专家,或是学校负责教学与科研的干部,就小课题研究的某一专题向全校学生做专题报告,并现场指导。
导师辅导。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跟踪指导,随时指导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佳作展评。每两月组织一次学生课题研究优秀作品展评会,使孩子们在品味赏析他人成果的同时,明白了自己研究的不足。
研究征文。每学期一次的《我与课题研究》征文,班内宣读、学校广播、宣传栏张贴、校报校刊发表,加强了同学间、年级间的交流。
经验交流。定期举行研究性学习经验交流会,加强学习交流,使全校师生形成一个研究协作体。
课题答辩。完成研究报告后,组织小组、班级、学校三级课题研究成果答辩,学生在参与答辩中发现自己研究中的问题,在观摩中学会了取长补短。
3、提供保障。学校出台了《珠海路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小课题研究的意见》,为学生课题研究搭建起了学习、实践、展示的舞台。
给予时间。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课内指导的基础上,课外结合课题研究布置实践性、活动性作业,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
开发资源。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各种场馆设施,建设活动基地,拓宽了学生自主实践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研究资源。
家庭支持。家长学校向全体家长发倡仪、参加指导与展示活动等方式,取得了家长对该项工作的支持。
社会实践。每个学期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孩子们探究的兴趣,丰富了研究的素材。
学校研究性学习实验成果先后获青岛市教育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教育》、《当代教育科学》、《山东教育报》、《心理科学进展》等报刊多次予以报道、介绍,学校先后10余次在全国、省、地、市各类研讨会上交流研究经验,展示研究成果。学校被授予全国、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基地。学生完成小课题研究报告累计2万余份,《家乡的特产》和《家乡的名胜古迹》两个小课题顺利通过中国少年科学院的现场答辩,1名学生获得预备小院士、3人获小研究员称号;小课题研究《鱼儿的命运》在青岛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和谐海洋中获二等奖。在青岛中小学生“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模比赛中,“雷鸟橡筋模型飞机”留空时间竞赛获市郊团体第二名。“猛虎纸飞机”直线距离比赛获市郊团体第三名,7人获市郊个人一等奖。
学校立足实际求创新,打造了诸多教学亮点,并逐步形成学校教学工作的特色,带动了整体工作的发展,推进了学校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
第五篇:濮阳市第三中学创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创新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濮阳市第三中学
(2013年1月22日)
根据全市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市三中党支部结合学校发展现状,对学校内涵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制定了一些措施,取得了初步成绩。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发展方向
学校发展方向:“两创四争”,即创素质教育示范校,创课程改革示范校,校风校纪争最好,教育科研争最强,校园环境争最优,教育质量争一流。
教师发展方向:师德高尚、终身学习、善教乐业。学生培养方向:阳光自信、文明尚德、勤奋进取。
培养名师,培育英才,打造特色,提升水平,努力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功。
二、具体措施
1、专业引领:让学校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
学校始终把教师培养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持续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每学期每个老师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100篇读书笔记或教学反思,至少做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参与一项课题研究,组织一次家庭教育报告会,举办一次课外活动。二是尽最大能力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多方邀请教育名家到学校讲课。三是每学期举办“三中讲坛”、“班主任论坛”、“读书报告会”、“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多种形式,修师德,铸师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了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年内先后选派76位教师外出学习,其中路桂荣、马晓燕、张胜利、李存溪、王军伟、禹雷、田文英7位老师参加了国培计划,路桂荣老师还被省教育厅选派赴美国考察学习,濮阳市仅此一人。邀请教育部关工委家庭教育专家组成员顾晓鸣、国家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刘正荣、副所长吕佩橙、北京房山中学全国优秀班主任隗金枝、北京教育研究所韩玲、北京八中石伏平老师来校作专题讲座。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郭轶华老师代表濮阳市参加河南省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第四名,鲁翠芳老师获省优质课二等奖,陈静老师获市优质课特等奖,被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赵研哲、王红、于丽霞、董丽萍、孙慧敏、王向华6位老师获市优质课一等奖,发表、交流教育教学论文37篇,获奖课件58件、自制教具12件、课例15件,在全市评优创先、劳动技能竞赛、网络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中有41位老师获奖。王彩琴老师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市十大师德标兵,范明甫老师被评为省级名师,杨振涛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史永利老师被评为市师德先进个人。路桂荣、马晓燕名师工作室被评为优秀工作室,2、自主互动: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
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年内我们的“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课改实验取得了新进展,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生生展示互动、师生交流互动成为了三中课堂特色,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先学、同学互助、老师引导的自主学习模式,这样的课堂改革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让老师的课堂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老师走下了讲台,学生走上了讲台,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今年10月份,我校“自主互动高效课堂”实验研究获濮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今年中招考试报考一高统招上线82人,升学率名列前茅。
3、搭建平台: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多角度搭建平台,组建了各种运动队、书画组、合唱团、科技组等社团,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我们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坚持成绩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从更多的地方、更多的角度去“看”每一位学生。我们每学期开展两次“希望之星”的评选,其中包括:“学习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进步之星”、科技之星等,通过这些活动,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有机会“成星”,很好地诠释了“人人有发展,三中无差生”的理念,孩子们在三中也确实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多角度的平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树立了自信心,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今年我们各种竞赛活动成绩喜人,14名学生获全省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一等奖,9名学生获全市第四届新概念快速作文比赛一等奖,9名学生获全市规范字书写大赛一等奖,8名学生获全市实验操作竞赛一等奖;在全市“晨光”体育活动中取得了女子跳绳第一,男子跳绳、男子毽球第二,乒乓球第五的好成绩;在各类高中特长生招生时,我校上线66人;在河南省第六届网上科技知识竞赛活动中成绩突出,我校获优秀组织奖。
我们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拓宽德育渠道;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德育内容;以帮教学困生为工作突破点,努力实现“三中无差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坚持既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推动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年内,我们组建了党员、团员、学生会干部志愿服务队,走出班级,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和谐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拔河比赛、端午节“经典诵读”、教师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图片展、“12.9”演讲比赛等活动;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开展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升家校教育合力。
三、初步成效
学校先后荣获市第三届电脑制作优秀组织奖、市教具制作优秀组织奖、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市中学生实验操作竞赛团体优胜奖、全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示范校、省中学生人民防空教育先进单位、省师德师风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自主互动高效课堂”实验研究荣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中招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1、客观方面:一是在实施教育管理干部提升工程方面,近几年,市直初中多数学校中层干部都有所进步,对市三中中层干部工作情绪产生一种负面影响,好像干工作没有了方向,不利于学校中层队伍稳定。二是办学经费紧张,制约学校教师培养、各项活动开展、网络班班通工程提升和标准化学校提升。三是教学楼投入使用已13个年头,窗子老旧,道轨、滑轮损坏现象严重,需更新加固。教学楼内墙墙皮脱落,需重新粉刷。供暖管网锈蚀严重,漏水现象频发,需要更新。
2、主观方面:一是超前意识不强,局限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善于超前谋划。二是工作标准不高,管理不细,很多工作做过了,成效也很好,但没有很好的总结。三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步子不大,学校青少年宫的功能还没有很好的发挥;各种活动小组,辅导教师不太专业,开展活动时间不够,以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效果还不明显。四是“自主互动高效课堂”还需加大实验步伐,作为课改特色还有待于进一步提炼总结。
五、后续措施
一是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教师成长良好氛围。二是办好名师工作室,发挥好名师引领作用。三是办好家长学校,营造家校教育合力。四是优化“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过程,传播校园正能量。五是办好各种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以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实现“人人有发展,三中无差生”的办学理念。六是“自主互动高校课堂”实验研究出经验、出成果,彰显课改特色。七是细化管理,提升标准,开源节流,加强装备,打造“最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