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社区工会帮扶工作现状和发展
关于社区工会帮扶工作现状和发展方向
做好困难居民的帮扶工作既是工会的重要职责,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是工会帮扶工作的初衷,也是工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既要关心困难群众,解决他们生活问题,又要帮助群众提高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真正急群众所忧、想群众所虑、解群众所难、谋群众所求,切实尽到帮困扶贫。今天,当我们置身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背景下,不断发展创新的工会帮扶工作,早已超越“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层面。
社区工会帮扶站成了伊始,就是要及时的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下岗职工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保障不让任何一户家庭生活过不下去。而社区一个扎深在居民群众基础的组织,社区工会也最先最直接的能够了解居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困难情况,在社区工会帮扶站的工作中也是致力于推动解决困难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目前我社区共有215户困难职工档案进入全国帮扶中心系统,其中男性98户,女性117 户,从多年社区工会帮扶站的工作情况中总结出,当前我社区困难下岗职工家庭的困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改制造成下岗失业的随着早些年轻的市场经济改革,改革不断的深化,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职工经历企业工厂的改制、停产、裁员等问题,企业工厂为了发展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裁员,而这些职工也不得不接受下岗和失业的命运,而下岗工人由于年龄和没有技术和能力等问题又无法进行再就业,从而失去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和经历来源,造成了生活的困难。
2.家里有子女上学的现在的高中和大学的教育用费对于下岗职工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花销,在很多地区还有很多因为家庭无经济来源而考上大学而无法就读的情况。即便能够想尽办法筹得了学费,家里也就跟着一贫如洗了。
3.本人或者直系亲属患有重大疾病的就医难、看病贵,说到底就是百姓家庭没有经济能力负担繁重的医药费用。家中一旦有了人患了重大疾病,其治疗费用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及,完全足以拖垮整个家庭的生活。而患病的家庭成员也随之丧失了劳动能力,减少了家庭整体的经济收入。
4.遭受意外伤害事故、遭受自然灾害的其中困难职工中,部分因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等各种不可抗拒因素造成了身体、房屋、财产等损失,生活陷入困境。进而因年龄、自身身体缺陷、劳动力素质能力结构不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单一,思想观念陈旧,个人综合素质偏低等原因没有稳定收入,或是没有劳动能力才致使生活困难。
5.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还有因为种种原因,职工利益实现仍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部分职工生产生活遇到暂时困难,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加剧了低收入职工群体的生活困难。
上诉的这些困难职工家庭,急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解
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也正是社区工会帮扶站的工作方向和职责。针对我辖区内的下岗职工状态,和职工整体的素质。宁园社区工会积极完善和拓展困难职工帮扶站的工作,将帮扶站的工作管理模式实行网络化管理。做好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归到社区的下岗职工、困难农民工会员的帮扶工作,不断拓展帮扶范围,完善帮扶方式,提高帮扶水平,切实的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延伸到社区各处。宁园社区自成立社区困难职工帮扶站以来,社区帮扶站把街域内的小规模建会企业和社区中的零散会员纳入帮扶视线,对这一部分困难群体采取即时帮扶的形式解决他们所遇到的临时性困难。使帮扶工作不断延伸,更加贴近困难的下岗职工的思想与实际。随着工会组织的扩建,越来越多的社区下岗职工成为社区工会会员,而着力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正是是“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具体表现。
宁园社区工会为了配社区党总支和和上级工会联合会做好扶
贫帮困工作,按照“哪里有工会组织,哪里就有帮扶活动”的要求,着力健全覆盖全辖区的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网络体系,使得救
助活动向基层延伸,向困难职工靠近,帮扶站按元旦、春节、冬季取暖等不同季节开展不同内容的救助活动,重点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难、就医难等问题,把日常帮扶、突发性帮扶与节日走访慰问结合起来,增强扶贫帮困的实效性。帮扶站还建立统一的困难职工档案,确保救助及时准确。
近三年通过不同方式共为困难职工提供了困难救助305人
次,其中为困难职工送温暖117人次,接待困难职工来访400人次,进行金秋爱心助学57人次,提供了法律咨询124人次,为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50起。为215名困难职工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及时掌握了我辖区困难职工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对17家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和用工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调研,为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职业介绍29人次,先后有34人与企业签订了合同。“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帮扶工作只是暂时能够解决职工的燃眉之急,能够让下岗职工掌握适应当前形势的能力技术,帮助和提供给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机会,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经济来源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办法和途径。社区在辖区内针对下岗职工免费举办家政服务培训。提升再就业的努力,切实有效。社区通过此类的免费培训使得辖区内下岗职工再就业100多人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就业技能培训13人次。共走访了295户困难职工家庭,累计帮扶困难职工物质和资金合计达5万1千元。
08年,宁园社区投入专项资金创办了社区“职工书屋”,现书屋藏书5000余册,涉及党建、法律政治、文学艺术、人物军事、健康保健、期刊杂志、美食娱乐、百科知识、女性专栏、儿童读
物和综合资料等11大类,共有分类报刊20余种,从根本上满足了社区内下岗职工在阅读方面的多样性和多元性需求。遵循创先争优活动、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建设社区图书室的筹建发展中始终是实事求是。让社区居民到实惠,如增订报纸、杂志1000多元,打印机1200元等都是社区新的资金投入。社区“职工书屋”做到了针对性、实用性、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工会“职工书屋”的作用。“职工书屋”成为了社区职工身边的阅览室,为下岗失业工人提供了创业的信息,为外出务工的职工提供了了解法律的场所,今后,我们将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书屋”活动。使社区“职工书屋”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对社区帮扶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突出社区工会的基层“特色”。
社区工会的帮扶工作应该具备着群众性、独立性和主动性的性质。推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形成。工会帮扶体系的格局是: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平台,以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的困难职工为重点,以社区工会保障为主要手段,通过建立帮扶网络,实现应急性、保障性和根本性等多层次的帮扶。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作为工会帮扶困难职工的平台,集政策咨询、困难救助、职业介绍、法律援助于一体,是工会为职工办实事的重要窗口和有效载体。主要有节日慰问、困难救助、医疗互助、助学帮困、法律援助、就业帮扶六个方面的内容。
(二)实现源头“维权”。
凡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工会组织都要参与进去,充分表达困难职工的愿望,从源头上实现对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职工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协商沟通、交换意见,反映职工的呼声,提出建议和意见,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特别是维护好困难职工的利益。也要将基层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利用帮扶中心直接接待职工群众、掌握第一手信息的优势,发挥对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引导职工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已经表明,工会每帮助一个困难职工,就化解一串矛盾。这在客观上也是为了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困难职工对工会帮扶工作的感激和认可,最终都化为对党的忠诚支持和政府的信任,从而进一步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正如许许多多工作在帮扶一线的工会干部们所切身体会到的,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会让困难的家庭从我们的工作中看到是希望、未来,因此尽管生活得如此艰辛,他们仍然坚定不移地跟着党,无私地支持改革开放政策、和政府的决策。在民生问题已关乎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帮扶工作维护好劳动经济权益这一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体现了各级工会履行维权基本职责的责任感,更彰显了我们社区工会作为党基层组织联系基层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了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的强烈工作责任的自觉。
第二篇:明珠社区工会(帮扶工作站)实施方案[范文模版]
明珠社区工会(帮扶)工作站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妥善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社区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对居民存在的急、难、愁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帮扶,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市总工会(帮扶)工作站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市总工会帮扶工作要按照“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社团运作、依托社区、综合帮扶”的工作原则,坚持实行“一口上下”的运行机制,在市总工会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充分调动社会积极因素,有效整合各种帮扶资源,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途径,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缓解社区居民突出的生活困难。
二、组织机构
社区成立工会困难职工帮扶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社区主任担任副组长,由社区各项工作人员担任组员。
三、运作机制
社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形成与辖区单位工会、各界爱心人士、红十字会等组织相互衔接的帮扶机制。
四、帮扶对象
1.在本社区属下岗困难职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家庭以及其他因患各类严重急慢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困难家庭。
2.因突发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就医有困难,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
五、明确重点目标和任务做到四结合要结合“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和学雷锋活动明确重点目标和任务,强化和完善工作方法和手段,使工会重点工作在这一平台提升,让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在这一平台实现。
一是要结合“四知四清四掌握”,摸清底数,掌握情况,要按照职工队伍结构、困难职工情况、职工就业需求等内容形成辖区内职工数据库,并分类整理建立职工电子档案,为职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二是要结合“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全面了解掌握职工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和辖区内所有企业的性质、生产经营状况及发展目标。
三是要通过社区工会工作(帮扶)站和“职工就业实训基地” 对困难职工、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进行教育培训,开展技能比赛,实现就业再就业,确保对困难职工权益的有效、长久、持续维护。
四是要积极尝试在社区建立经济实体,如:家政服务公司、劳务派遣公司等,为一时难以在企业就业的困难职工提供创业就业的平台。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狠抓工会组建、职工入会工作,抓好试点,做到以点带面,推动社区工会工作的全面开展。
明珠社区工会委员会
二0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三篇:2012年文化街社区工会帮扶工作半年总结
2012年文化街社区工会帮扶工作半年总结
2012年上半年,我社区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和谐,全心全意抓民生,将扶贫帮困、扶贫帮医、扶贫帮学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开创了我社区扶贫帮困工作的新局面。
一、主要帮扶措施
1、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对全辖区基本情况、职工子女待业情况、困难职工子女入学情况、特困职工致困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职工待业子女、职工子女就学情况电子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
2、认真分析,理清思路。通过对全社区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别制定出了不同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帮扶。
二、帮扶内容
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职工交朋友,倾真情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助困难职工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搞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帮创收。即帮助困难职工在闲暇时,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或者通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
3、帮信息和技术。积极热情主动地向困难职工提供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助,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
4、帮资金。当困难职工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2012年上半年上报困难职工名单31户。
四、帮扶成效
1、拓宽了帮扶渠道,建立了我社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使167户困难居民享受了低保,解决了大部分困难职工的温饱问题,使我社区困难居民达到了应保尽保。
2、不断提高困难职工的劳动技能,实现分流职工的再就业。协助有关科室进行了各项劳动技能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次,参加培训人员累计达300多人次。
虽然我社区扶贫帮困工作取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扶贫帮困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扶贫的具体措施、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社区的扶贫帮困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提高与突破。
托里镇文化街社区
2012年5月29日
第四篇:00工会帮扶服务工作
真情服务职工 共建和谐企业
一、建立完善帮扶机制,强化帮扶效力
1、健全组织机构。工会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帮扶中心组长由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工会副主席,女工委、经审委、组宣等相关业务人员组成。帮扶中心小组定期对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做到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2、制定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职工帮扶工作职责、工作纪律、主要职能、工作流程、申请程序、帮扶救助标准等,并上墙公示,保障职工帮扶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3、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档案。公司现有困难职工8名。工会干部采用定期走访、一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及时了解职工困难原因,召开工会委员会专题研究困难职工救助工作。工会通过行政拨款、职工自愿捐助等方式筹集基金,给与困难职工及时救助。
4、帮扶对象明确。对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救助等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帮扶中心困难职工对象和标准。
二、注重实效,真情服务职工 帮扶中心建立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各方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认真分析与职工合法权益相关的、关系企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针对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教育培训等突出问题,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1、生活救助,解决职工生活难问题。“帮扶中心”坚持对家庭生活困难、家庭遭受意外灾害的职工开展送温暖活动,截止目前“帮扶中心”共救助生活困难职工39人,送去慰问金15万元。确保了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因家庭困难而发生意外。
2、医疗救助,解决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对患重病、大病、长病的困难职工给予了相应资助。截止目前共帮助患重病、大病、长病的困难职10人,送去医疗救助金8万元。
3.法律救助,深化职工维权服务工作。
第一,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讨论签订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制订公司有关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制度,共计20余项,并在职代会上讨论通过。
第二,成立了“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向职工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宣讲和咨询;解答有关疑难问题; 调处劳动纠纷;掌握、分析、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近年来,工会协助行政方妥善解决劳资纠纷十余起,调解成功率为95%,职工满意率达98.5%以上,使劳动争议矛盾化解在公司内部,没有发生一起职工上访、闹事事件。
第三,拓宽维权渠道,丰富维权内容,公司建立了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职工信箱,畅通职工表达诉求的通道,对合法权益确实受到侵害的困难职工,工会借助自身的法律服务力量,为其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救助。
三、注重实效,形成多样化的帮扶机制
1.落实职工三件实事。一是为职工购买补充保险。从2010年起为职工购买补充意外伤害保险,让职工在社保之外多了一项保障。二是组织职工健康检查。公司每年为45周岁以上职工、特种作业职工和育龄女职工免费体检一次,做到普查普治。
三、做好职工探望慰问工作。建立职工六必访制度:即职工结婚生育必访、职工直系亲属去世必访、职工伤病住院必访、职工家庭生活困难必访、职工家庭遭受意外灾害必访。同时,每年春节工会为离、退休职工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使老职工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让职工感受到“工会时刻就在身边”,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今年,公司工会共慰问职工70多人次。
2.开展职工业务培训。近年来,工会协同人力资源部,分 别为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车间生产骨干开展了《沟通技巧与打造职业化团队》、《档案管理》、《岗位工艺》、《岗位操作技能》、《5S与安全》、《设备操作规程》等知识的培训,专门外聘老师讲授《班组建设》、《机械加工基础》等课程。去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次,培训职工600余人次。
3.提升职工业务技能。认真组织技术骨干、能工巧匠进行技术革新,广泛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工艺完善、降本增效。两年来,仅合理化建议项目就为公司节约资金近100余万元。
4.关注职工身心健康。公司常年组织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每年组织职工参加集团运动会和文娱会演。按照“月月有活动,次次有主题”的总体要求,各分工会每月都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文体活动。截止目前今年公司共举办各类职工文化体育活动22次,职工参与600余人次。
第五篇:区级工会帮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省、市总工会的部署和要求,对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实施有机整合,形成了“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实践证明,这种行之有效的运作方式,将工会帮扶维权职能融为一体,把面向社会、服务职工的事务推向前台,不仅成功地破解了区级工会普遍存在人少事多、力不从心、疲于应付的难题,还有力地推动了工会组织形式、工作方式、运作模式的转变,使帮扶中心真正成为了工会全面履行社会职能的前沿阵地,成为了工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窗口,成为了推进帮扶维权社会化的工作平台,成为了充满阳光和爱心的困难职工之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起来,打造充满阳光的帮扶平台
xx区是我省钢铁、石化、造船、重型机械、环保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xx钢铁公司等10多家国有大型企业。在区属1300多家中小企事业单位中,有职工6万多人,农民工2万多人。面对区属企业改制重组、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侵权案件屡屡发生、劳动争议纠纷日渐上升等新情况,仅有7名工作人员的区总工会,将如何应对形势的变化,如何把“职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付诸于行动,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今年初,省总发出《关于推进县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四位一体”建设的通知》后,我们敏感地觉察到,这是上级工会贯彻落实xx视察xx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重要讲话精神的的破题之举,也是推动县(市、区)工会全面创新发展的难得机遇。于是,我们牢牢抓住这个契机,对区帮扶中心“四位一体”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在取得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工会的首肯和热情支持下,区总工会腾出临街近5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全部用于“四位一体”建设。按照规范化考核十项标准,我们在帮扶中心一楼大厅设置了信访接待、生活救助、医疗互助、职培职介、小额贷款、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10多个服务窗口,设立了免费家电维修、优惠理发、救助物资发放等服务项目,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壁式电子显示屏等必备的硬件设施;在二楼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室、职工技能培训教室等,既完善了“四位一体”所需的服务功能,又使帮扶中心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我们还对街道帮扶维权站和社区(企业)信息员进行了充实调整,形成了以区帮扶中心为龙、街道帮扶维权站为支撑、基层工会干部为骨干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上下联动、反应敏捷的帮扶维权网络。
二、转起来,充分借助和运用社会资源
搭建了“四位一体”平台,关键是要使它转起来,而转起来需要必备的物质基础,这往往又成为工作持续开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网络健全、联系社会广泛的优势,紧扣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助困、助医、助学入手,想千方,设百计,广泛借助和运用社会资源,建立起了“爱心超市”、“爱心医院”、“爱心药店”、“爱心学校”和“爱心互助园地”。在助困方面,我们先后与xxxx商业公司签订协议书,创办了“爱心超市”(区总工会出资88%、xx公司让利12%),困难职工凭爱心购物卡,就可到xx公司所辖36家超市选购生活必需品。同时,我们广泛发动职工捐资捐物献爱心,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立了“爱心互助园地”。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区职工捐赠衣物2万多件、生活日用品4940件,经消毒整理后,分门别类存放。已向多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发放了14821件衣物,900多件生活日用品。在助医方面,我们在区第一医院挂牌设立了“爱心医院”,与马应龙公司开设了“爱心药店”。医院为困难职工建立了健康档案,区总工会为困难职工发放医疗优惠卡、爱心购药卡,困难职工可持卡到医院就诊体检,到马应龙大药店购买药品(区总工会出资85%,药店让利15%)。同时,我们还组织了2万多名职工参加市总工会开办的“重大疾病医疗互助”,组织了15189女职工参加“防癌保险”,目前,已有51名职工获得46万元赔付,缓解了患病职工的医疗负担。在助学方面,我们与区教育局联手创办了“爱心学校”(由区总工会出资80%,学校出资20%),享受优惠的困难职工及农民工子女可在全区59所中小学就近入学。有了广大职工和社会各方面的鼎力相助,我们创办的“五个爱心平台”有效地转动了起来,不仅使困难职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救助,也使区帮扶中心的人气越来越旺,声誉越来越响,工作越来越火红。
三、亮起来,推进帮扶维权工作向纵深拓展
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契约化、复杂化的特征,需要工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履行维权基本职责上。将困难职工帮扶、职工法律援助、农民工维权、劳动争议调解等职能实施有机有效整合,通过组织形式、工作方式、运作模式的创新,来打造工会工作的“亮点”。为此,我们加大了推进社会化维权的力度,把帮扶与维权、维权与维稳有机结合起来。一是我们依托“区职工维权领导小组”、“区推进集体合同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领导机构,加强与党政职能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共同协商职工、农民工维权工作的重大问题,共同调处侵害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配合、工会运作”的社会化帮扶维权格局。二是建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切实发挥了工会调解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改善职工、农民工打官司“立案费用高、调解难度大、仲裁周期长”的现状,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关口前移,在区法院支持下,我们于今年5月成立了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聘请原区法院退休老庭长担任首席调解员。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成立两个多月来,接待来访达240余人次,受理案件32起,办结率和执行率达100%。如xx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40多名农民工讨薪无果,情绪激动,与厂方人员发生了肢体冲突,甚至提出不解决就堵马路。区总工会知道此事后,立即介入调解,当了解到是银行转帐延误导致欠薪的原因后,我们当即决定,由区总工会先垫资7万元支付农民工工资,待银行资金到帐后再由公司转还给区总工会。这一调处结果,让双方当事人感激不尽,由此而防止了不稳定事件的发生。三是协同政府相关部门联手开展法律援助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我们对选聘10名协理员采取集中使用、分片负责、统一考核的方式,指导协理员深入社区、企业宣讲《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同时,还协同劳动部门对90多家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场调处了10余起劳动纠纷疑难案件,对3家违法违规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对个别严重违法单位实行了处罚,使大量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xx区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在推进帮扶中心“四位一体”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离上级工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学赶先进,弥补差距,切实加强帮扶中心软硬件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要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改善目前因陋就简的办公条件,努力将其建成环境舒适、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全省县(市、区)第一流的帮扶中心。在软件建设方面,我们要认真抓好省劳动厅、省总工会《关于加强与工会协作配合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相关政策的落实,在争取职培职介资质落实职业培训计划与补贴、开设小额贷款服务窗口、配备公益性岗位人员方面有新的突破。用帮扶中心“四位一体”规范化建设的新成绩向国庆60周年献礼,为我省工会工作全面创新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