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三困生帮扶机制
学校弱势群体长效帮扶机制
学校建立起长效的弱势群体帮扶机制,全体老师都有自己的帮扶对象,关心帮助困难学生和后进生健康成长,学校要求每位老师在自己的帮扶过程中注意德育案例的积累,每学期要有一篇案例发送到校园网的教师博客中。学校尤其加强关注后20%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校以上学期期末检测为基础,建立了后20%学生档案,分析班级后20%学生在年级的比例。我校学生基本上都在学校食堂用餐,学校建立了午休管理制度,每个班级都有午休管理老师。教师利用午休,在管理其他学生看课外书、下棋等活动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分析作业错误原因,督促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背诵默写等,及时完成作业,使暂时落后的学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学校工会组织每位老师和校内的弱势群体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关心家庭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健康成长。此项工作,学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一、师生牵手、结对帮扶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发挥学校教师的作用,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帮助在经济、学习、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走出困境,以促进和谐学校和优良校风的形成,经学校党支部和工会研究决定开展“师生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发扬教师作用,帮助“三困生”成长进步。
二、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三、帮扶对象:
贫困生、学困生、德困生。
四、活动内容与方式:
1.结合本校“三困生”的具体情况,暂定每位教师帮扶1—2名学生,帮扶期暂定一学年。学年结束时,视帮扶效果,再确定是否续帮或帮扶其他同学。
2.对贫困生:侧重于精神上的支持,鼓励他们克服暂时的生活困难,努力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并予以一定的经济、物资帮助渡过生活难关;贫困生补助;爱心午餐等。
3.对学困生:采取定期谈话、指导学习等方式,了解其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在学习上给予指导或思想上给予鼓励。
4.对德困生:每周进行一次谈话,帮助解决思想问题,促进其观念和行为进化。
五、活动要求:
1.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与活动中来,了解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行为表现和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将帮扶活动落到实处。
2.学校党支部和工会负责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建立“三困生”信息库。根据教师情况确立帮扶对象,列出结对名单,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转化效果,总结经验与规律。
3.定期召开帮扶经验交流会,并将帮扶对象的情况及时向党支部和工会汇报。
4.本次活动设立领导小组由童小维书记任组长王娇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工会女职委主任刘冰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立在德育处。领导小组对此活动进行总体协调。
5.每学期末对此活动予以总结,并对帮扶效果较好的教师进行表彰。
第二篇:”双困生“.帮扶计划
双困生个人帮扶计划
邵寨学区刘小鹏
“不让一个学生应贫困而失学”这是义务教育法提出的。今年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帮扶行动,是一件惠泽袍泽的大事情,教育局党委部署了“双困生”帮扶行动,根据我所帮扶的“双困生”情况,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升入贯彻落实全省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为学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我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学困生”认真学习,达到帮扶对象的双优。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扶助对象
我所帮扶的“学困生”:刘建华,男,1999.01出生,家住新开乡冯家山村太平社,父母文化程度较低,为生活计常年劳作和在外奔波,无暇指导孩子的学习,致使孩子基础参差不齐,对语文学科缺乏想象、偏科严重。但该生遵纪守法,品行优良,诚实谦逊,好学上进,希望通过帮扶能够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
“贫困生”:周娜,女,2000.04出身生,家住新开乡姚家湾村坷珯塬社,距离乡镇20里,家中有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为生计,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供给家庭。母亲操持家务,还要照顾家中年幼的弟弟。家庭收入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且山地较多。
经济收入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但该生思维敏捷,学习成绩比较平稳,希望通过必要的帮扶,能够以学业为重,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扶助方式
1、与“学困生”“贫困生”结对帮扶;
2、关注“双困生”的动态,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进一步加强沟通和联系;
四、扶助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学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在外,他们往往缺少家庭在学生学习上的关爱,因而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学困生”“贫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2、生活上资助
“贫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学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偏科严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贫困生”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扶助方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4、扶助工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扶与被帮扶者要互相自愿,共同做好帮扶解困工作。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做为教师要倾注爱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如果转化得法,“后来者居上”这句话一定能在他们身上实现,从而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才。
周娜、刘建华是我的帮扶对象,希望以我理解的形成原因、情况分析帮助他们,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我发给“学困生”一个笔记本,将他遇到的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记录下来。平时多关心,多询问,开展“1+2”的活动,通过“四问一关心”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帮助“贫困生”能从学习上摆脱阴影,投入到学习上来,恢复信心。
这是一项工程,只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满腔热情的努力,从今日做起,今日含苞待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第三篇:三困生计划
三困生计划
一个班集体,难免会有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些生活贫困的学生,还有个别的心里困惑生,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他们的帮扶工作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
一.确定三困生名单,寻求致后原因。
早在2000多年以前,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对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这都说明了教师对学生了解的重要性,因此要真正地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致后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
二.坚持三心两信,做到理解尊重。
所谓三心就是爱心、信心、耐心;所谓两信就是信任、信用。帮扶三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同于种植业,也不同于工厂生产产品,不能一蹴即就,企求短期见效。开展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有忍心耐心,要打持久战,千万不可急躁粗暴。在帮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对三困生做了许多工作,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成效却很慢,收效甚微。这时如果缺乏耐心,就会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容易泄气。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必须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要明确: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量变是漫长的、曲折的,量变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的飞跃。双差生的基础差、起步小、与优生的差距大,哪怕是点滴的成绩和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要及时加以肯定。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当学生有所好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都要善于捕捉、善于发现,让差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双差生都是可以转化的,只要功夫深,铁捧磨成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样的话,那么即使是一座冰山,也能融化,何况是学生。所以我们说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三.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是帮扶三困生的三大法宝。
导致三困生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学校、家庭、社会不仅要各负其责,而且还要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四.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具体操作如下:①教师备课要想到双差生。②教师上课要想到双差生。③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双差生。④教师辅导要把生双差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⑤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双差生,主要措施:
1.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2.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3.课外辅导,利用晚修,文体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6.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班里学困生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五、对待心里困惑生要老师和同学一起抓,要让他有明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明确的目标,要有针对性的让其他同学对困惑生试驾好的影响,时间证明效果很好。
高一九班
晏宽辉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三困生帮扶总结(写写帮整理)
锦绣园小学2017—2018学第二学期
一年级(3)班三困生帮扶总结
王慧妮
在本学期初,根据本班的实际状况,我初步拟定了一份三困生工作计划,现已接近期末,为了更好地巩固转化成果,为下个学期的三困生工作带给理论基础,现特将本学期的三困生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摸清班级学生状况,制定工作计划
要想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首先得摸清班级学生状况,列出三困生名单,探找三困生的构成原因,方能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三困生的转化工作。
在开学伊始,我透过询问学生、家长和任教教师及观察方法,摸清班级三困生的状况,再与三困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以便于做到心中有数,万事有个好开端。
在了解了三困生的基本状况之后,我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转化计划,根据三困生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工作中的问题思索
三困生,追根究底,就是有着学习障碍的各类学生。要进行转化工作,光有计划是不够的,还需要老师及各种力量的有效辅导及督促,方能有实效,也避免流于形式化。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首先,老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尤其是当班主任,不仅仅要教书,而且要忙着班级里的一系列工作,还有学校的各种工作,有时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时候,则需要家长的配合。但是在计划的实施过程当中,我却发现,有的家长,尤其是外地生家长,平时忙着工作,对于孩子是疏于管教,以致于只有孩子出了问题,才会与老师联系;有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对于五年级的学生难以起到辅导作用,这也是造成三困生不能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发动优秀学生与三困生构成结对子关系,刚开始的时候效果还不错;但是时间一久,有的三困生就构成了依靠性,以致于学优生产生不良情绪。有的学优生竞赛一多,忙着自己的学习,时间一久,也就照顾不上三困生,导致稍有进步的三困生又开始慢慢地落后,重回三困生的行列;这也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大难题。要说实行帮扶吧,可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并不一时的督促就能行之有效的,这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三、探索有效方法,加强转化效果
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我们的持之以恒;尤其是育人的工作。我认为,要进行三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先得转正他们的思想,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方能做到有实效。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当老师的,最大的作用在于引导,正是所谓之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旦三困生构成依靠性,要是哪一天没有督促,他们又会开始慢慢地退步,所以还是就应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让三困生能够真正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纠正不好的行为,构成正确的思想及行为。
三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就得清楚,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事情。有时候,你付出了心血,却发现这一切是徒劳无功的;但是不管怎样样,三困生的进步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会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让更多的三困生脱离三困行列。
第五篇:德困生帮扶计划
德困生帮扶计划
(2016年秋期)
一、指导思想: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首先须让学生自觉、健康地参与学习教育活动,除了平衡地教育引导外,还应重视班级中品行缺陷生的转化,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础工作。因此,抓好品行缺陷学生的转化工作,是塑造良好班风、形成良好班貌和转化后进生的奠基石。
二、转化对象:
班级中存在品行缺陷的学生。对他们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性和思想方面进行指导教育,要求他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特别在卫生和与同学相处方面还要讲究,从本质上进行转化教育,争取较好的教育转化效果。
三、转化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根据调查,许多品行缺陷学生的形成,都是因为学习上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的目的性没有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优化课堂教学,多让这类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又要抓好其思想教育,使他们理解从小认真学习的重要性。
2、重视家访工作。家访是有效转化品行缺陷生的重要途径,开展好家访工作,可以配合家长共同抓好对学生的教育,可以随时跟踪学生的一举一动、一思一行,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制定措施进行解决和转化。
3、开展“手拉手”活动。“手拉手”活动既是活跃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又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感化学生的重要手段。进行 “手拉手”活动,从思想上、言行上进行纠正和感化,不但丰富品行缺陷生的课外生活,还达到转化的目的,促进班级的平衡发展。
4、注意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是联系师生感情、教育转化学生的重要渠道,学生在某些方面犯错误,都是由于对老师的不信任,缺少与老师进行交流,而远离了班集体,造成品行缺陷。因此,适时地找学生个别谈话,进行相对应的思想教育和“聊天式”地感化,提醒他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进一步转化其不良品行,提高教育转化效果。
******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