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调研报告(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6:3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第一篇:市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市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四年来,始终关注社会生活热点,研究攻关重大时代问题。该中心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鼓励青年学者,社会公民深入实践,了解国情社情、体察民情民意,在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科研硕果颇丰,四年来共完成50多个社科调研课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近日,我以问卷以及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对重庆,山东、广州、北京、吉林和四川等地一些高校大市民和社会各机关单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了调研。在对问卷结果、访谈信息以及搜集的其他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该课题组认为,当前市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并不存在所谓的“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市民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与此同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这里,我们特编发“市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成果的核心部分,进行探讨。市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是积极的。

在我的调研过程中,共向重庆中心区的广大市民发放问卷272份,收回269份,从数据比例中可以看到市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主流是积极的:

1.多数市民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较为坚定。例如,有78.8%的市民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76.2%的市民作出了否定回答;有84.2%的市民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2.多数市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感兴趣。例如,有57.4%的市民认为通过近年来的政治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越来越明白了;而认为理论学习有一定效果的也达到了32%。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上,有78.3%的市民赞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

3.多数市民积极向上,拥护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例如,在社会多样化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条件下,有78.4%的市民认为应该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94.3%的市民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要“让国有企业增强实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61.7%的市民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4.多数市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例如,有80.2%的市民反对“真正‘西化’了对我们有好处”的说法;有89.7%的市民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所谓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大向前推进了,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5.市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我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大市民中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倾向。例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些市民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市民感到“说不清楚”。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个别市民作出了肯定回答,而有些市民表示“说不清楚”。又比如,存在着以非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倾向。主要表现是:(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割裂和对立起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套话,仅仅是作为口头宣传之用。(2)以非科学的态度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地位。部分市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缺乏正确理解,甚至有少数市民不知道“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

什么。再如,存在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及基本内容认识不清的倾向。有的市民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持怀疑态度。根据一些教师反映,有相当一些市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一些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认识模糊。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认识上,有的市民弄不清中国特色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还有的被访市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一些市民还提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主要以经济杠杆为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金钱关系。那么,我们现在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尤其是在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否趋同这一突出问题,就有个别市民认为趋同论正确,也有的市民认为说不清楚。这说明,在一些市民中关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认识还是较为模糊的,甚至可以说是混乱的。

调查中还发现少数市民中存在着政治意识淡漠的倾向。在西方多党制、多元化等资产阶

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一些市民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不坚定、不明确。例如,对于在社会多样化发展的条件下,是否还应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就有少数市民认为“说不清楚”;而对于“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管理阶层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不再是先进的、不再是国家的主人了”的观点,有些市民表示赞同或感到说不清楚。

青年市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看,一些市民对自己的工作抓得较紧,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如调研中发现,现在许多青年市民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没有什么用处。诸如此类的认识,极大阻碍了青年市民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和理论思维的培养。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对青年市民理想信念的负面影响。如发展市场经

济中所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腐败现象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使一些青年市民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发生动摇,信仰迷失。

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青年市民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青年市民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不适应。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师资力量和理

论水平与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适应;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相对来说受到的重视不够。民间舆论往往把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看作“万金油”,甚至认为是专业能力不行的才去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给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者在评职称、晋级晋职,对外交流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受“歧视”的现象,机会往往不如其他专业课教师。

4.相关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到位。多年来,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各大专院校对马克思

主义理论,近年来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学习都作了明确规定,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除了明确规定的课程考试之外,其他形式的理论学习得不到落实。教学、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相关的教学和学习工作计划虽有提及,但是具体任务、工作目标、考核标准等都相对模糊。

我对加强大市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几点建议

1.真正解决好各级领导重视的问题。高校应把定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制度化,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客观评价工作状况,及时发现突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

办法,制定有效改进措施,主动支持“两课”教学。学校的上级领导机关也应进一步加强对

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检查指导,应制定更加科学、客观和可测量的评价标准。

2.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体系。第一,一些教师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究竟是作为一门课还是作为两门课设置,是编一本教材还是两本教材,还有不同看法。如果是一门课,是分为两部分讲,还是一起讲,有不同意见。这应当解决。第二,课程设置体系只从文科、理科的类别和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大专生的层次来区别,是否缺少针对性。至少应当强调各校要在执行基本设置规定的同时,一定要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市民的实际有所调整。第三,一些教师对大专生的“两课”不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不同看法。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讲哲学,不讲政治经济学会使市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得不全面。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感到,由于市民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时就显得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

3.认真抓好基础理论教材建设工作。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其一,一些教材过于重视自身内容的全面和形式上的完美,难免导致求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倾向;其二,有的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党据以制定的种种现行政策混同,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政策内容讲得偏多;其三,有的教材中,理论内容本身和编写者对理论内容的理解、阐释的区别不明显。

4.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两课”

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帮助教师树立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优化“两课”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要严把“入口”关,不能让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不合格的人登上“两课”讲台;二是要从多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要制定政策,努力吸引那些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有教学能力,同时,又有社会实践经验或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充实“两课”教师队伍;四是要从校内外聘请一些优秀的专家学者、党政干部,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参与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中去。

第二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

编者的话: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四年来,始终关注社会生活热点,研究攻关重大时代问题。该中心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鼓励青年学者深入实践,了解国情社情、体察民情~,在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科研硕果颇丰,四年来共完成50多个社科调研课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日,在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召开的课题总结会上,我们了解到该中心“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2004年以问卷以及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山东、广州、北京、吉林和四川等地一些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了调研。在对问卷结果、访谈信息以及搜集的其他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该课题组认为,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并不存在所谓的“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学生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这里,我们特编发“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成果的核心部分,以飨读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是积极的在课题组的调研过程中,共发放问卷272份,收回269份,从数据比例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主流是积极的:1.多数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较为坚定。例如,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76.2%的学生作出了否定回答;有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2.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感兴趣。例如,有57.4%的学生认为通过近年来的政治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越来越明白了;而认为理论学习有一定效果的也达到了32%。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上,有78.3%的学生赞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3.多数学生积极向上,拥护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例如,在社会多样化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条件下,有78.4%的学生认为应该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94.3%的学生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要“让国有企业增强实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61.7%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4.多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例如,有80.2%的学生反对“真正‘西化’了对我们有好处”的说法;有89.7%的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所谓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大向前推进了,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倾向。例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个别学生作出了肯定回答,而有些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又比如,存在着以非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倾向。主要表现是:(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割裂和对立起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套话,仅仅是作为口头宣传之用。(2)以非科学的态度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地位。部分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缺乏正确理解,甚至有少数学生不知道“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再如,存在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及基本内容认识不清的倾向。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持怀疑态度。根据一些教师反映,有相当一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一些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认识模糊。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认识上,有的学生弄不清中国特色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还有的被访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一些学生还提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主要以经济杠杆为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金钱关系。那么,我们现在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尤其是在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否趋同这一突出问题,就有个别学生认为趋同论正确,也有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这说明,在一些学生中关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认识还是较为模糊的,甚至可以说是混乱的。调查中还发现少数学生中存在着政治意识淡漠的倾向。在西方多党制、多元化等资产阶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一些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不坚定、不明确。例如,对于在社会多样化发展的条件下,是否还应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就有少数学生认为“说不清楚”;而对于“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管理阶层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不再是先进的、不再是国家的主人了”的观点,有些学生表示赞同或感到说不清楚。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看,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抓得较紧,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如调研中发现,现在许多学生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没有什么用处。诸如此类的认识,极大阻碍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和理论思维的培养。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负面影响。如发展市场经济中所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贫富差距问题、~现象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使一些青年学生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发生动摇,信仰迷失。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

了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不适应。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师资力量和理论水平与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适应;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相对来说受到的重视不够。民间~往往把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看作“万金油”,甚至认为是专业能力不行的才去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给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者在评职称、晋级晋职,对外交流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受“歧视”的现象,机会往往不如其他专业课教师。4.相关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到位。多年来,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各大专院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近年来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学习都作了明确规定,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除了明确规定的课程考试之外,其他形式的理论学习得不到落实。教学、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相关的教学和学习工作计划虽有提及,但是具体任务、工作目标、考核标准等都相对模糊。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几点建议1.真正解决好各级领导重视的问题。高校应把定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客观评价工作状况,及时发现突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制定有效改进措施,主动支持“两课”教学。学校的上级领导机关也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检查指导,应制定更加科学、客观和可测量的评价标准。2.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体系。第一,一些教师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究竟是作为一门课还是作为两门课设置,是编一本教材还是两本教材,还有不同看法。如果是一门课,是分为两部分讲,还是一起讲,有不同意见。这应当解决。第二,课程设置体系只从文科、理科的类别和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大专生的层次来区别,是否缺少针对性。至少应当强调各校要在执行基本设置规定的同时,一定要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有所调整。第三,一些教师对大专生的“两课”不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不同看法。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讲哲学,不讲政治经济学会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得不全面。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感到,由于学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时就显得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3.认真抓好基础理论教材建设工作。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一些教材过于重视自身内容的全面和形式上的完美,难免导致求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倾向;其二,有的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党据以制定的种种现行政策混同,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政策内容讲得偏多;其三,有的教材中,理论内容本身和编写者对理论内容的理解、阐释的区别不明显。4.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两课”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帮助教师树立职业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优化“两课”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要严把“入口”关,不能让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不合格的人登上“两课”讲台;二是要从多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要制定政策,努力吸引那些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有教学能力,同时,又有社会实践经验或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充实“两课”教师队伍;四是要从校内外聘请一些优秀的专家学者、党政干部,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参与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中去。

第三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

编者的话: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四年来,始终关注社会生活热点,研究攻关重大时代问题。该中心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鼓励青年学者深入实践,了解国情社情、体察民情民意,在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科研硕果颇丰,四年来共完成50多个社科调研课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日,在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中心召开的课题总结会上,我们了解到该中心“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2004年以问卷以及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山东、广州、北京、吉林和四川等地一些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了调研。在对问卷结果、访谈信息以及搜集的其他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该课题组认为,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并不存在所谓的“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学生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这里,我们特编发“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成果的核心部分,以飨读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是积极的在课题组的调研过程中,共发放问卷272份,收回269份,从数据比例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主流是积极的:1.多数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较为坚定。例如,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76.2%的学生作出了否定回答;有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2.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感兴趣。例如,有57.4%的学生认为通过近年来的政治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越来越明白了;而认为理论学习有一定效果的也达到了32%。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上,有78.3%的学生赞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3.多数学生积极向上,拥护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例如,在社会多样化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条件下,有78.4%的学生认为应该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94.3%的学生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要“让国有企业增强实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61.7%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4.多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例如,有80.2%的学生反对“真正‘西化’了对我们有好处”的说法;有89.7%的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所谓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大向前推进了,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倾向。例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个别学生作出了肯定回答,而有些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又比如,存在着以非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倾向。主要表现是:(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割裂和对立起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套话,仅仅是作为口头宣传之用。(2)以非科学的态度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地位。部分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缺乏正确理解,甚至有少数学生不知道“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再如,存在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及基本内容认识不清的倾向。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持怀疑态度。根据一些教师反映,有相当一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一些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认识模糊。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认识上,有的学生弄不清中国特色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还有的被访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一些学生还提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主要以经济杠杆为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金钱关系。那么,我们现在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尤其是在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否趋同这一突出问题,就有个别学生认为趋同论正确,也有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这说明,在一些学生中关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认识还是较为模糊的,甚至可以说是混乱的。调查中还发现少数学生中存在着政治意识淡漠的倾向。在西方多党制、多元化等资产阶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一些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不坚定、不明确。例如,对于

第四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

编者的话: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四年来,始终关注社会生活热点,研究攻关重大时代问题。该中心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鼓励青年学者深入实践,了解国情社情、体察民情民意,在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科研硕果颇丰,四年来共完成50多个社科调研课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日,在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召开的课题总结会上,我们了解到该中心“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2004年以问卷以及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山东、广州、北京、吉林和四川等地一些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了调研。在对问卷结果、访谈信息以及搜集的其他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该课题组认为,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并不存在所谓的“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学生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这里,我们特编发“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成果的核心部分,以飨读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是积极的在课题组的调研过程中,共发放问卷272份,收回269份,从数据比例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主流是积极的:1.多数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较为坚定。例如,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76.2%的学生作出了否定回答;有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2.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感兴趣。例如,有57.4%的学生认为通过近年来的政治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越来越明白了;而认为理论学习有一定效果的也达到了32%。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上,有78.3%的学生赞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3.多数学生积极向上,拥护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例如,在社会多样化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社会条件下,有78.4%的学生认为应该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94.3%的学生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要“让国有企业增强实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61.7%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4.多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例如,有80.2%的学生反对“真正‘西化’了对我们有好处”的说法;有89.7%的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所谓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大向前推进了,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倾向。例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在谈到对于“当代西方学说和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性思想”的看法时,有个别学生作出了肯定回答,而有些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又比如,存在着以非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和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倾向。主要表现是:(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割裂和对立起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套话,仅仅是作为口头宣传之用。(2)以非科学的态度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地位。部分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缺乏正确理解,甚至有少数学生不知道“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再如,存在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及基本内容认识不清的倾向。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持怀疑态度。根据一些教师反映,有相当一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一些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问题,认识模糊。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认识上,有的学生弄不清中国特色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还有的被访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一些学生还提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主要以经济杠杆为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金钱关系。那么,我们现在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尤其是在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否趋同这一突出问题,就有个别学生认为趋同论正确,也有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这说明,在一些学生中关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认识还是较为模糊的,甚至可以说是混乱的。调查中还发现少数学生中存在着政治意识淡漠的倾向。在西方多党制、多元化等资产阶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一些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不坚定、不明确。例如,对于在社会多样化发展的条件下,是否还应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就有少数学生认为“说不清楚”;而对于“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管理阶层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不再是先进的、不再是国家的主人了”的观点,有些学生表示赞同或感到说不清楚。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看,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抓得较紧,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如调研中发现,现在许多学生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没有什么用处。诸如此类的认识,极大阻碍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样板)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

-= 李涛 王勇士 潘长青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大学生学习方向、态度和选择职业以及如何保家卫国,使我国繁荣富强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对我校75名大学生的调查统计结果,就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信任程度以及学习、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大学生出现的信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字:调查研究;信仰;高校;大学生;马克思 一

关于调查问卷的说明

1、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目的是为了切实了解我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学习、掌握和运用 马克思义的情况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程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据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为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合理化的建议。

2、调查对象与范围

二零一五年五月,课题小组在淮南师范学院泉山校区网络发布了课题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的调查问卷,有效的收到了75名参与者提交的问卷,通过对有效问卷的统计,被调查者中男生占44%,女生占56%;中共党员与群众各占1.5%,共青团员占97%;农、医科与商科各占1.5%,文科占30.7%,理、工课占66.3%;大一占44%,大二52%,大三占1.33%,大四占2.67%。

3、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法,首先制定问卷在于网络发布问卷,在网络后台实时查看调查情况,以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

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研究与分析

1、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

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或主义的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当代大学生的有无信仰、信仰什么,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查发现:在回答“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有一种相信、信奉或崇拜什么的心态”一题时,青年大学生一般都形成了一定的信仰,有19%的大学生十分明显或强烈;44%的有,但不是十分明显。总之有的占63%。另外也有达13%的明确回答没有。而24%的大学生回答时有时无,不十分固定。回答“在你的生活中,你最崇拜的是”一题中,领袖人物占37%;明星占8%;科学理论占32%;知识占48%;财富占9%。选择科学理论、知识领袖人物的比重较大,表明青年大学生崇尚知识和科学理论,积极上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上述两项结果表明当前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任重而道远。

2、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情况

(1)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途径

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与坚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接触和了解接受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包括:A: 大学系统而正规的理论教学(64%),B: 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37%),C:自学马克思主义道路论著作或理论教材(19%),D: 其他学科的学习中(17%),E:各种传媒的宣传教育(包括电视、电影、报纸、电台等)(39%)]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理论教学与政治理论教学,同时,大众传媒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上也占到了39%的比重,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上加大大众传媒的教育力度。

(2)普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青年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与基础,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知道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为此,设计了2道问题:你是否读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选集或全集以及邓小平理论等)A:读过(7%),B:读了一部分(3%),C:只读了一小部分(37%),D:只在写作文或论文时翻阅过(28%),E:没有读过(25%);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不普遍,从未读过原著的达25%,读了大部分的仅占5%。我们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原作,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掌握。在[请按照你的知晓程度对以下马克思、恩格斯所著的重要著作书名进行排序]选项中,顺序第一的是《共产党宣言》,其次是《资本论》,再依次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共产主义运动》、《科学社会主义》、《家庭和阶级的起源》,其排列顺序与大学教师排列的顺序是相同的。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原著的了解程度还是有的。但在调查数据中,仍有15%的大学生无法正确排出顺序。

3、当代大学生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

高校政治理论教学是大学生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途径,是故,大学生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我们从大学生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的教师、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学习目的动机以及怎样才能学好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是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印象:[知识面比较广,有一定的理论功底(56%),表达能力强,善于逻辑思维(41%),对学生比较关心,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21%),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去看问题,比其他教师更具有政治头脑(32%),思想比较保守古板(7%)]当前高校“马列”教师在业务素质、与学生的交流交往能力上评价普遍不错,但思想观念在大学生中得分较低,教师自古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教师在大学生的眼中的形象、心目中的地位,与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领先时代潮流,获得学生的尊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的看法:[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40%),比较系统全面,具有极强的理论性(48%),实用性强,没有什么理论性(17%),通俗易懂,完全可以自学(9%),枯燥乏味,没有什么新意(27%)]。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当前高校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们教材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不喜欢现在使用的教材,可能是有教材粗制滥造,脱离大学是生的实际生活,今后,有关部门要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的质量关,尽力打造精品教材!期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自己会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人文修养(64%),教学能力(19%),马列主义水平(21%),自然科学素养(25%),人格魅力(35%)]大学生着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个人的人文修养和增强人格魅力的作用,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深度的,她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理论,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但是“马列主义水平”这一选项在所有选项中是排在倒数第二,这似乎背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目的与初衷,我们对于这种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局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比较倾向的教学方式:[讨论式(32%),学术讲座式(44%),自学式(24%),系统的课堂讲授(12%),各种方式的综合运用(33%)]大学生大多数喜欢在政治理论学习中采用“学术”型的上课方式,但是也有很多大学生(各近33%)选择了能够体现出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方式:讨论式与综合运用的方式,系统讲授最差。而目前高校政治理论教学形式又以教师为中心的系统讲授最为普遍。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否则,只能是费力不讨好,收效甚微。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后,主要的收获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39%),提高了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能力(45%),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27%),增强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39%),好像没有什么变化(2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身就是世界观、方法论,所以,大学生学习她后多数能有所收获;但竟有21%的大学生学习后什

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么收获都没有,这真的值得我们深思啊!是这些大学生的思想先就有抵触情绪?是大学生根本就没有学?是我们的教学方式过时落后?还是另有原因?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原因在于:[能提高人的理性思维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1%),教学计划的要求,或获得比修的学分(56%),考研究生的需要(17%),能够帮助自己较好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24%),有助于专业学习(13%)]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因与动机确实值得我们忧虑,获得比修的学分的需要占大多数,假若大学的教学计划不作硬性规定,那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将还剩多少呢?学习没有强烈的动机,又怎么能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较好的理解与把握,又怎么形成鉴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4、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共产主义运动的认知

共产主义运动是共产主义的一种存在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与实践;大学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认知状况,既是影响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有事又是其对马 思主义的信仰程度的体现。我们从国际和国内来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世界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有:[中国、韩国、罗马尼亚、巴西(13%),中国、越南,古巴、印度(19%),中国、匈牙利、蒙古、古巴(5%),中国、越南、古巴、朝鲜(63%)]大多数的大学生能够选择出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他们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有所了解的,但也有37%的人是答错的,其原因可能是一些大学生这方面的知识缺乏,或者是其他的选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发生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巨大的政治蜕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政治家们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失败。我笑大学生对此的态度:[同意(8%),不同意(52%),难以判断(24%),思考的不多(15%),非常不同意(1%)]对处于低潮的国家共产主义运动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仍然对其抱有信心,在大学生当中仍有二分之一以上;这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成功,是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认知事物的结果。在面对国际共运如此

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低潮,8%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失败,应该比较正常。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过两次大的质的飞跃,是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产生(61%),井冈山之路、改革开放(7%),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3%),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5%)]毛泽东思想是以革命为重点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以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的理论,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他们产生与出现都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一、三项回答总和为84%,表明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是正确的;至于选择其他错误的答案,可能是问卷设计不科学误导所致的。

三 结论与思考

5、我们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情况、当代大学生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共产主义运动的认知等四方面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具有较为正确的信仰,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积极性不高,对于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的较少,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以指导,引导、帮助他们攻读马列原著,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论教材,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修养素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果还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都存在这令人担心忧虑的地方,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以创新的思维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当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运动的认知了解,国内由于国际,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了解掌握的比较好,表现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我们要因势利导,通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导作用,促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当代大

2015年5月

May, 2015

淮南师范学院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并不十分乐观,不仅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在行为倾向上表现更差;我们不仅在理论知识方面要强教育,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尽量创设条件,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确性,通过意志锻炼,形成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015年5月 May, 2015

下载市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调研报告(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分析调研报告(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调研报告[共5篇]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调研报告 基于对大学生信仰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高校的状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专业、政治面貌、成长环境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等等,通过......

    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我们之所以要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因为他是对的而且是目前唯一对的科学的信仰,另一个前提或者说是原因,就是我们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我们国家的......

    银行员工思想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行在向现代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业务发展这条主线,抓住热点、把握难点、突出重点,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员工关心的实际问......

    银行员工思想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行在向现代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业务发展这条主线,抓住热点、把握难点、突出重点,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员工关心的实际问题......

    供电公司员工思想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供电公司员工思想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县供电公司围绕解决员工思想政治方面的突出问题,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退休和中、青年员工以及新进入公司的大学生共计56人......

    心理活动课开设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6月XX日——7月XX日调研对象:XX职教中心学生、老师调研地点:XX职教中心调研目的:为了了解本校的心理活动课开展的状况,以及本校师生对心理活动课的需求,特此进行此次调研......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

    一、前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把握方向、明辨是非,可以获得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获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素质,获得不断奋斗前......

    大学生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学生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信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指导人们创造美好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