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州市西林康王食品厂简介1
常州市西林康王食品厂简介
常州市西林康王食品厂坐落在芝麻糖发源地钟楼区西林街道,专业生产常州特产芝麻糖系列产品。由上世纪初吴谓春创立发展而来,至今已经过5代传承,有着百年制作史。现有工厂占地3300平方米,花园式厂房面积4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500万,现有员工50余名,其中从事芝麻糖制作20年以上的技师10余名,年产量1500余吨,是常州市芝麻糖行业的龙头企业。
康王牌芝麻糖芝麻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钙、铁、镁、卵磷脂、硫胺素、核黄素、烟酸、铁等营养元素,香甜松脆,甜而不腻,易消化,老少皆宜。
经过康王人的不懈努力,康王牌系列产品于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芝麻糖制作技艺在2007年被市政府评为常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在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示了芝麻糖技艺,2010年现任厂长吴德方被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认定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芝麻糖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康王牌芝麻糖获得常州市名优农产品,2011年在市文化馆牵头下获得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康王人奉行“用心沟通,用心经营”,以“在保留传统美食的基础上,创造新时代健康食品”为发展使命,以“坚持生产高品质健康食品”为发展根本,以“取之社会,回馈社会”的服务精神为企业经营宗旨。
第二篇:济宁食品厂简介
济宁食品厂简介
济宁市阳春面业位于济宁市城区西南13公里处,东依南四湖,西与嘉祥县接壤,南北分别与市中区喻屯镇、安居镇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也相当便利。该镇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及工业,境内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本公司专业生产高纤维面,鸡蛋面,番茄面,紫薯面,菠菜面,火锅面,养生面,营养面,健康面,手工面,手排面,手盘面等高低档方便食品。
我公司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员工队伍既年轻化、知识化,又专业化,是一支非常完善的人工技术组合。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聘用相结合,本着培养人、选拔人、塑造人的用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逐步推进,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本企业高速发展及知识经济和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采取稳健经营的战略。产品以大众化为目标消费群,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优势,使方便面产值、利润保持了连年攀升势头。公司规划在未来5年内,通过实施品牌拉动和市场拉动战略,使公司更上一个新台阶。
我公司“访圣”系列方便面采用最新高科技工艺配方研制而成。该产品配方精良,包装考究,风味独特,集香、辛、酥、甘味于一体。干食,香甜酥脆,美味可口,冲煮之柔中含韧,余味缠绵,是上学、旅游、夜宵的理想食品。访圣牌系列方便面现有二十多个品种,该产品畅销江苏、山东、河北、山西、湖北、安徽等多个县市和地区,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信誉和优惠的价格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吃—食品则是人类永恒的需要,方便、营养、美味是需要中的更高追求。近年来方便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公司坚持;质量为先,信誉为重,管理为本,服务为诚。
用户满意是企业永恒的追求。重视合同,规范运作,确保质量,信誉承诺
企业愿景;做百姓最信赖的健康食品供应商,做受人尊敬的百年企业
第三篇:常州市外事办公室简介
常州市外事办公室简介
一、机构设置:
1、秘书(人事)处
2、友好城市处
3、礼宾新闻处
4、出国来华处
5、涉外管理处
6、友协办公室
7、港澳事务处 下属事业单位:
1、常州市国际交流中心
2、常州对外友好服务中心
二、机关领导 主任:杜吉宾
副主任:周长忠(兼市港澳办主任)副主任:都文平副主任:徐栋
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市外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外办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市的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外事为中央总体外交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不动摇,团结拼搏、努力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荣获省外办颁发的“2008外事管理成果奖”。
一、服务地方经济取得新突破
一是做好境内外招商会的客商邀请工作。二是主动组织企业对接交流活动。三是积极参与安博思论坛和“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的接待工作。
二、礼宾接待水平进一步增强
市外办坚持服务于中央总体外交战略,高标准做好党宾、国宾等重要团组来访的接待工作,共接待省部级以上外宾10批148人次。
三、友城交往稳步推进
一是缔结第十个国际友好城市。常州市与芬兰萨塔昆塔地区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书,这是常州市第十个国际友好城市。二是参与江苏省国际友好城市交流30周年纪念活动。精心组织并制作《常州国际友城交流回顾》展板、摄制《加强友城交流 服务常州发展——常州与美国罗克福德市友城交流回眸》专题片,并组织常州宫梳名篦和留青竹刻艺术家现场表演和展示,给中外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常州
市外办荣获全省国际友城交流3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工作二等奖。三是组织友城摄影家友田富造今昔常州摄影展。
四、因公出国(境)和外国人来华管理更趋完善
全年审批、办理因公出国(境)任务493批1606人次,办理邀请外国人来华签证通知函2435批4087人次。
五、涉外管理进一步加强
全年共接待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21批83人次,包括苏丹驻华大使米尔加尼•穆罕默德• 萨利赫、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艾德山、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顾特曼、美国驻沪总领事季瑞达、俄罗斯驻沪总领事鲨龙、印度驻沪总领事白加尉等。
六、对外宣传取得新的成绩
2008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期间,英国路透社、《日本经济新闻》等8家媒体驻沪记者应邀来常集中采访,记者们从不同角度宣传报道常州的重大活动,较好地宣传了常州的投资环境和产业特色,提升了常州的国际知名度。
七、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在与市编办、各区政府积极协调下,包括新北、钟楼、天宁、戚墅堰等四区外经贸局都增挂“外事办公室”牌子,履行辖区内外事归口管理职能,进一步增强了全市外事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协调能力。
常州市侨务办公室简介
一、机构设置
1、人秘处
2、经联处
3、侨政处
2008年侨务工作思路
2008/06/05
2008年,常州市侨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巩固当前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和发展态势,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三个大有作为”、“四个积极”的要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务院侨办李海峰主任来常调研的讲话为动力,坚持为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开展侨务工作,充分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独特优势,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常州作出新的贡献。
一、进一步发挥侨的人才优势,抓好招才引智工作
1.继续办好“创业之桥”活动,要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2.着力引进和推荐一批海外人才。完善海外人才库;参与海外人才招聘活动;
3.促进“两个创业基地”(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江苏创业基地和国务院侨办引智引资重点联系单位的常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详见《关于促进“两个园区”发展的工作计划》)
4.开展“海外博士常州行”,组织一批海外博士来常进行小型化、专题化的项目对接、科技交流、合作研发、学术讲座等活动。
二、进一步发挥侨的资本优势,提高招商引资水平
1.参与市政府,国、省侨办举办的重大招商活动;自主举办“相聚龙城”活动,以此为平台,邀请有投资意向的侨商与会,组织项目对接洽谈,提高引资成功率;
2.加强对世界500强华商投资趋势的分析;着力寻找、跟踪符合常州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的重点侨商、重点项目;
3.引导侨资企业再投资,走环保型、节能型的路子;加强对侨资企业的调研,做好侨资企业特别是挂牌侨资企业和明星侨资企业的服务工作;定期更新侨资企业信息库和招商项目库;
4.成立华侨投资企业协会(又称“华商会”)或进行海外交流协会改选,发展一批知名侨资企业家、海外“四有人物”为海协名誉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
三、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侨界 1.继续宣传贯彻侨法,发挥侨界法律服务单位的作用,办好“侨法宣传角”,依法维护侨界权益;
2.推进社区侨务工作;建立“四有人物”的动态调查、滚动发展和在常属眷的联络机制;
3.贯彻落实好已出台的涉侨政策规定,探索新形势下为侨服务的新举措;
4.积极引导捐赠,落实好《常州市华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表彰办法》;兴办华侨助学基金。
四、进一步做好侨务宣传,扩大侨务工作影响力 1.争取海外华文媒体到常实地考察,宣传报道常州和常州侨务工作;
2.继续策划好有深度的专题涉侨报道; 3.继续办好侨网、侨报。
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侨务干部素质 1.组织好侨办系统的总结考核工作; 2.继续组织好好班子、文明单位、“万人评议机关”的考评工作;
3.办好侨务干部研讨会或培训班。
宁波市外事办公室简介
一、机构设置:
1、秘书处
2、综合礼宾处
3、友好交流处
4、出国管理处
5、友协办公室
6、国际交流中心
二、机关领导: 主任:孔玮玮
副主任:郑醒尘、孟庆海、叶荣钟、黄萍、杨锡泉
宁波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思路
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我市外事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外交部、省外办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这一主线,按照“改革突破年”和“创新提升年”的要求,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世博外事工作,全力谋划海外宁波周活动,积极推进外事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有效规范涉外事务管理,外事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外事工作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围绕世博外事,不断创新外事服务外交大局工作
1、认真做好国宾党宾等重要团组的访甬接待工作。全年共接待越南总理阮晋勇、斐济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多哥总统福雷、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查兹、菲律宾副总统卡斯特罗等国宾团组5批128人次,接待省部级来宾团组22批331人次,党宾团组2批20人,这是我办历史上接待重要外宾团组数量最多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全办上下的通力合作下,圆满完成了上述接待任务,有力地配合了国家总体外交,有效地对外宣传了宁波。
2、积极做好世博会宁波主题论坛的相关工作。出席此次论坛的外宾层次高、范围广、人数多,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办积极做好高规格国际论坛相关工作。顺利地完成多批次重要外宾的接待工作,共参与接待来自联合国、欧盟和国际电信联盟等3个国际组织及菲律宾、沙特阿拉伯、美国、巴西、尼日利亚、摩尔多瓦、新加坡、西班牙、韩国、中非等10个国家的21批境外演讲嘉宾57人,其中国家副元首团组1批、部级以上团组8批;接待来自坦桑尼亚、尼日利亚、以色列、印度、美国、德国、奥地利、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的世博参展方代表70余人;配合接待境外记者7名;安排省、市领导会见境外重要嘉宾、协调落实论坛重要活动现场礼宾翻译服务10余场次。
3、认真完成世博环沪护城河的涉外安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市外办世博环沪护城河的涉外安保工作机制,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世博期间全市邀请外国人来华审批管理,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甬活动的管理,加强外国记者在甬采访活动的管理,加强外国使领馆在甬活动的管理,加强涉外突发事(案)件的处置,加强节假日重点涉外区域、部门的管理,实现涉外安保工作有序、有力、有效,为宁波世博环沪护城河安保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围绕重大活动,不断创新外事服务地方中心工作
1、全力谋划海外宁波周活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真总结海外宁波周活动的成功经验,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主动服务“扩大外需、提升产业”这一中心,精心谋划2010年海外宁波周活动。围绕推进项目、吸引外资、开拓市场、扩大外贸的目标,依托友城平台,在德国、意大利、瑞士三个国家的多个城市组织实施了“2010欧洲?宁波周”活动,先后开展宁波—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宁波—科隆石化与新材料产业对接推介会、海外工程师招聘洽谈会、宁波—意大利服装产业合作交流暨服博会推介会、宁波—瑞士产业推介对接会等系列活动,组织市内20多个政府和企业团组百余人赴会,邀请中外相关城市政府领导及使领馆官员、工商会负责人、企业代表、媒体与会,重点推介了我市投资环境和投资优势,推介重点区域和合作项目,为进一步扩大我市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积极配合市外经贸局等部门成功在日本、韩国举办“东北亚?宁波周”活动。坚持务实、精简、专业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战略部署,在韩国、日本开展了经贸、教育、人才智力、旅游等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2、精心筹划市领导出访工作。按照中央、省、市有关精神,认真做好市领导的出访服务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率领宁波市代表团访问印度、以色列,出席宁波—印度经贸交流恳谈会,考察以色列英飞尼迪公司,推进宁波与以色列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光烈率宁波市代表团访问克罗地亚和意大利,考察上述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举办专题经贸合作座谈会,与当地政府官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进一步拓展双方在经贸、港口、工业设计、服装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洽谈,进一步推进我市与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市政协主席王卓辉率宁波市代表团访问南非、埃及和希腊,与南非西开普省议会就两地开展经贸往来与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与埃及商会联合会签署加强经贸合作备忘录,考察了埃及市场情况,拜访了希腊马拉松市政府,并就欧洲大丰公司与宁波大丰公司的进一步合作进行洽谈。
3、认真做好重大涉外活动的服务工作。积极做好使领馆工作,共接待37国驻华使领馆官员32批128人次来甬访问,其中大使7人次,总领事18人次,不断巩固与各国驻沪领馆的良好合作关系,扩大在节能环保、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及重大项目的交流。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浙洽会、消博会、服装节、能博会等全市重大涉外活动的服务工作。主动指导县(市)、区相关涉外活动的服务工作,参与余姚市的塑博会、奉化市的弥勒文化节、宁海县的开游节、江北区的亚洲国际桥牌邀请赛、北仑区的港口文化节等。积极发挥友城资源优势服务我市重大涉外活动。组织邀请我市6个友城在浙洽会友城馆设立展位16个,邀请9个友城政府和经贸代表团参加浙洽会,积极推动双边经贸交流与合作。协助美国佐治亚州相关投资促进部门在我市举办投资美国政策和寻求美国合作伙伴专题推介会。组织我市企业与韩国大邱、日本长冈京和德国亚琛的企业家代表对口洽谈。积极发挥使领
馆资源优势服务我市重大涉外活动。浙洽会、消博会期间,我市共接待了8个国家18名领馆官员来甬出席活动。协助市经委邀请英国驻沪商务领事等参加2010中国(宁波)能博会。会同市外经贸局在上海举办新春招待酒会,邀请16个国家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总领事、领事及部分国家的驻沪商会、跨国企业及经贸促进机构驻华代表等近百位嘉宾出席活动。协助厄瓜多尔驻沪总领馆在我市举办厄瓜多尔美术作品展。派遣2名人员参加以色列莫沙夫培训项目。
三、扩大对外交往,不断创新对外友好交流工作
1、优化布局,协调发展。今年我市与越南海防市、爱沙尼亚塔尔图市、克罗地亚里耶卡市、墨西哥科利马州加强了联系。与墨西哥曼沙尼约市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协议书,与越南同奈省签署加强友好交流与合作备忘录,与克罗地亚里耶卡市签署了加强经贸和港口交流与合作备忘录,与贝宁经济首都科托努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获省外办批准。与日本广岛和韩国釜山市的交流取得重大进展。坚持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县(市)、区对外友城交往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对外友好交流工作,不断提升宁波城市国际化水平。一年来,推动余姚市与日本柳川市建立旅游友好城市关系,慈溪市与匈牙利考博士堡、奉化市与以色列塔马市、宁海县与匈牙利贝凯什乔包市、江东区与美国佐治亚州底克普郡签署友好交流意向书。截至目前,县(市)、区结好共16对。今年我市被全国友协授予“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我市友城德国亚琛市获得全国友协授予的“对华交流贡献奖”。进一步推动多级结好,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效实中学与美国密尔沃基皮亚斯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宁波工程学院与巴西桑托斯工程学院建立联系,鲁昂工程师学院与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签署友好协议,奥地利萨尔斯堡技术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学院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联系,东钱湖与法国安纳西湖建立友好
关系。配合省外办、省教育厅开展“千校结好”活动,在日本广岛市和韩国大邱市举办教育合作交流会,推动友城学校与我市大中小学建立友好关系。推动新西兰西泉中学代表团、韩国大邱岭南大学代表团、法国鲁昂市大学生代表团、德国亚琛圣阿休拉高中来我市访问,开展学校间的友好交流。积极开展中学生暑期修学活动,推进与日本学校友好交往。截至目前,已促成12所国外友城中小学与我市中小学建立了友好关系。
2、交流广泛、合作深入。全年协助安排我市出访友城团组32批次266人,共接待友城团组78批次,947人次,其中省级团组7批253人次,友城市级团组15批260人次。接待了新西兰怀特克里市市长、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市长、挪威斯塔万格市市议长、德国亚琛市市长、奥地利维也纳新城市市长、美国巴吞鲁日市市长、韩国顺天市市长、日本广岛市市长、日本神户市副市长、澳大利亚西澳洲上议院议长、日本静冈县知事和议长、意大利维罗纳市议会主席、韩国顺天市议长等一批友城市长和议长。认真做好法国国民议会议员,西澳州议长议员、新西兰怀特克里市议员、日本静冈县议长、意大利佛罗伦萨市议员的工作,阐述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积极利用新西兰怀特克里市市长鲍勃?哈维来访的机会,开展涉外敏感问题工作,希望他们支持我国在敏感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
不断加强友城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依托国际友城,在意大利、德国等组织实施了“2010欧洲?宁波周”活动的多项专题推介会,推进在工业设计、服装产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友城商会、工业联合会等经济组织向我市商会和民营企业提供投资和贸易信息,促成日本长冈京市企业家在我市投资建立工进马达有限公司、挪威斯塔万格企业家在我市设立高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等经贸投资项目。
不断加强友城间的文化交流。积极推动我市在法国鲁昂和奥地利维也纳新城举办“宁波文化周”活动,组织“十里红妆”剧组赴上述城市演出,与当地市民开展互动交流,积极宣传宁波地方文化,扩大我市国际影响力,为我市文化精品节目“走出去”奠定了良好基础。“宁波文化周”活动得到了省委宣传部部长茅临生的充分肯定。积极组织宁波市代表团参加波兰比得哥什市文化节,组织宁波市艺术代表团参加韩国大邱市民节,邀请波兰比得哥什民族歌舞团、摇滚乐团来我市访问演出,丰富我市人民文化生活。在德国比勒费尔德市和法国鲁昂市举办宁波风情图片摄影图片展,增进当地人民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了解。协助组织24名局级领导干部赴英国诺丁汉大学进行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研修。组织法国鲁昂、德国亚琛等友城专家来我市讲学。组织近20名医生赴德国亚琛、法国鲁昂等相关医院进行短期培训。
3、民间交流,不断丰富。发挥友城民间交流平台的作用,拓展对外民间交往渠道,丰富民间对外交往内容。先后接待全国友协副会长李建平和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秘书长李利国的来访,接待匈牙利匈中友协代表团、日本静冈县及宫城县日中友协代表团、意大利意中友协客人等友协代表团的来访。与马其他-中国友协、匈中友协、德中协会、奥中友协、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意中协会及南非开普敦省议会、埃及商会联合会、意中友好合作委员会等友好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组织实施“人民友谊贡献奖”颁奖活动、施特劳斯金人像揭幕仪式、第二节国际大学生节等活动。协助组织CCTV英语风采大赛、奉化弥勒文化节溪口高峰论坛、“外国友人看浙江”等活动。组织市武术代表团、市中学生代表团分别赴日本交流访问,邀请意中友协专家来甬讲学,引进国外优质留学项目,为市民赴国外留学开拓渠道,协助宁波大学、市职业技术学院、市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进一步完善友协理事联络沟通机制,组织友协理事赴浙江省友协、杭州市友协、武汉市友协和重庆
市友协等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寄送《文化交流》、《宁波外事》等刊物加强日常沟通与联络,进一步调动友协理事积极性。
四、坚持规范有序,不断创新涉外事务归口管理和服务工作
1、积极完善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制止因公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执行党政人员因公出国计划审批与总量控制管理相结合的审批管理原则,做到有序审批、计划派遣、规范管理。全年共审批确认因公出国(境)2520批7265人次,其中党政人员出国1935人次,比去年同期出国(境)减少3.8%。加强因公出国(境)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外办四家联合审核机制作用,按照各单位职能共同审核把关。完善财政先行审核制度,对因公出国(境)党政团组实行硬约束。加强邀请函电的对口审核把关,对邀请函电实行再审核确认制度。加强出访热点国家(地区)党政团组的审核把关,加强党政出访团组人员、任务的对口审核把关,有效制止一般性考察团组。加强外事纪律教育工作,积极探索行前教育、事后监督等方面的新举措,编印《出国报告汇编》2期。按照中纪委、省外办要求,切实做好因公出国(境)有关数据的月报、季报、年报统计工作。积极探索优化审核审批程序,探索市政府举办大型境外活动审核及护照签证服务机制,确保境外经贸活动顺利举行。
2、积极做好全方位出国服务。根据外交部的统一部署,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确保因公电子护照项目的立项审批、财政拨款、机房建设等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外交部和省外办关于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的意见,为加快推动我市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升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外事工作实际,提出我
市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的实施意见,已由市政府办公厅发文转发全市。共办理因公出国(境)2931批7958次,其中因公签证2074批7023人次。积极发挥外事工作渠道优势,大力拓展代办因私签证服务力度,共代办因私签证4635批7839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4%和16.8%,较好地满足企业和市民的“走出去”进行经贸、文化、旅游等对外交流的需求。积极推进APEC商务旅行卡的申办工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今年新增11人成功申领APEC商务旅行卡,截至目前,我市共有75人申领APEC商务旅行卡。严格按照外交部的有关规定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在把好关的同时,积极服务企业在邀请客商、专家“请进来”方面的需求,办理邀请外国人来华邀请函电7082批10825人次。积极与宁波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不断优化领事认证服务,为外贸企业提供便利。截至目前,办理领事认证1877批3822份。不断加大翻译工作力度,做好各语种翻译业务,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做好涉外服务配套工作。共翻译各类外文资料2225批3473份。
3、积极做好外宣工作。切实加强我市国际形象推介,配合市委宣传部进行在甬外籍人员对宁波国际形象的认可度调查,联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举办“在甬外籍人士与宁波国际形象论坛”。依法有效做好外国记者来甬采访的管理与服务,积极参与全市重要活动的涉外宣传及境外记者接待工作。全年共协调安排37批境外媒体来甬采访,涉及15个国家25家新闻媒体42名记者。组织各县(市)、区外办参加全省境外记者采访接待工作培训。做好《宁波画册》、《中国?宁波》(2010版)、《宁波荣誉市民》(第三期)等全市外宣品的英文翻译工作。
4、加强在甬外国专家和外籍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实施对在甬外国专家的慰问、表彰、协调和服务工作。积极组织“茶花奖”评选表彰工作和外籍荣誉市民候选人的推荐工作。今年共评选茶花奖6名,茶花纪念奖12名。经推荐,法国鲁昂宁
波友好城市委员会主席勒马尚、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原副市长高力荣获我市“荣誉市民”称号。举行新春民族音乐会,邀请在我市工作的近400名外籍专家及其家属参加。与市外经贸局、市妇联共同举办在甬境外女性庆“三?八”联谊活动,共有53名外籍及港澳台妇女参加。组织外专聘用单位代表队参加第二届天童国际登山比赛受到好评。在假日前期,通过书面通知、上门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外籍人员动态,强化各地区、各部门对涉外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力度。
5、加强涉外案(事)件处置工作。积极会同市有关部门,推动涉外事件处置工作规范化操作,全年共妥善处理各类涉外案事件30余起。加强领事保护联动机制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领事保护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研究领事保护工作动态,制定应急预案,妥善处置10余起领事保护突发事件,认真做好外交部领事司和涉外安全司领导来我市调研接待工作。酝酿建立我市境外非政府组织(NGO)活动管理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甬活动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五、努力“创先争优”,不断创新机关各项工作
1、推动服务型、学习型机关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委“创先争优”活动的统一部署,按照千局万站优化服务环境、文明机关创建、民主评议机关、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等活动要求,努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促进“外事为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外事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我办连续三次被授予“宁波市级文明机关”荣誉称号,我办下属单位宁波市国际交流服务实现蝉联省级、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针对外事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要求,认真加强调研,切实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继《因公出国服务手册》、《涉外礼宾实务工作手册》之后,又形成了《涉外事(案)件处理操作手册》、《企业涉外服务指南》等业务性操作手册,进一步推动我市外事工作科学发展。
2、推动机关党建带群团建设。坚持把推进党建工作同推进外事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外事工作的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和谐外办。截至目前,全办共获得国家级表彰1项,省级表彰2项,市级表彰30项,共有35人次获得省、市级各类表彰。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要求,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外事干部学理论、学知识、学业务,完成市委组织部的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和市外办中层干部试用期考察工作,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市人事局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注重在实践中加强干部能力锻炼,先后在外交部和兄弟副省级城市外办的配合下,圆满承办第十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外办联席会议,配合外交部领事司在宁波顺利举办中法签证座谈会,配合省外办成功举办《浙江外事年鉴(2011)》通讯员培训班。
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外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的发展导向,牢牢把握“六个加快”的战略决策,牢牢把握破难促调、创新开局的工作基调,在“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头,意义十分重大。为此,2011年我市外事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外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顺应党委政府对外事工作的新要求和干部群众对外事工作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推进”的总体部署,认真开展“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外事“两个服务”能力,不断推动外事工作科学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适应形势变化,推动外事工作谋划再有新举措
1、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外事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根据市领导的调整变化,适时调整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争取召开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我市外事工作新情况,部署外事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不断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外事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对外事工作的重视的支持,使我市的外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认真谋划外事工作的科学发展。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新部署,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新要求以及我市作为对外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的新目标,外事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进行认真思考,学习借鉴兄弟城市外事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与计划单列城市外事工作的横向比较,积极谋划外事工作服务“两个大局”,特别是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措施。
3、开展县级外事机构建设调研。结合新形势对大外事工作格局的新要求,切实推进县(市)、区外事机构建设工作。把加强县(市)、区外事机构建设作为外事工作的重大课题,进行专题调研,为下一步机构改革争取有利条件做好参谋,使大外事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和提升。
二、围绕重大活动,推动服务外交大局再有新进步
1、认真做好重要外宾团组来甬接待工作。积极抓牢后世博效应,争取更多的党宾国宾团组来宁波考察访问,洽谈经贸、文化等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宁波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
2、精心筹划市领导出访工作。按照中央有关精神,认真做好市主要领导的出访
服务工作,建立项目跟踪责任机制,确保市领导出访成果的落实。
3、切实加强与外交部、中联部、国港办等的联系。按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动加强与外交部、中联部、国港办、省外办的联系,积极争取对我市外事工作发展的支持。
三、突出服务经济,推动服务经济工作再有新进展
1、进一步谋划好2011年海外宁波周活动。突出重点,服务中心,办好境外宁波周活动,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拓展交流内容,创新活动举办方式,提高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和广泛性,加强部门联动,增强办会合力,推动活动取得实质性成效,做好后续信息跟踪服务,将海外“宁波周”打造为扩大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2、进一步实施好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工作。继续按照外交、省外办和市政府关于外事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民营企业“走出去”实际,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丰富服务内容,确保我市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享受更多外事成果。
3、进一步发挥外事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友城资源优势,在保持双方高层互访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我市与国外友城在经贸、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人才培训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宁波国际化水平。通过举办市情介绍会、走访、参加驻沪总领馆举办的国庆日、协助部分外国驻华使领馆在甬举办各种活动等形式不断巩固良好合作关系,实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四、明确工作目标,推动友好城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1、不断创新友城工作目标。按照全省友城工作会议的要求,继续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战略,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和友好城市工作新
格局,推进友好城市工作可持续发展。不断拓展渠道,加大重点国家和重要区域的交往力度,力争实现每年新增加1~2对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城市,进一步优化友城布局。坚持重心下移,不断推动县(市)区的对外结好工作。按照全省千校结好计划,努力推动我市学校、港口、医院等对外结好。
2、不断推进友城间的实质性交往。一是组织好友城结好周年庆祝活动。二是组织好友城间的文化交流活动。重点是继续与市有关部门在友城组织“宁波文化周”活动,推动我市文化走出去,扩大宁波影响。三是组织好友城间的经贸交流活动。
3、不断推进民间友好交流。加强与全国对外友协、市有关部门的合作,广泛推进民间友好交流,积极组织市民进行各种对外文化交流、青少年交流等友好交流活动,增进人民友谊、推动双赢发展。促进和规范我市民间组织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认真做好市对外友协理事换届工作。
五、适应形势要求,推动涉外管理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
1、完善因公出国(境)管理与服务。继续执行党政人员因公出国(境)计划审批与总量控制管理相结合的审批管理原则,做到有序审批、计划派遣、规范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出访管理,完善因公出国(境)的行前教育、事后监督等措施,提高因公出国(境)管理的成效。切实加强邀请函电的审核把关。
按照外交部的统一部署,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切实抓好因公电子护照项目的实施推进工作。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因公护照项目实施后的新情况、新要求,确保我市因公护照和签证工作顺利平稳过渡。
2、建立健全在甬涉外案(事)件管理工作机制。按照《宁波市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完善涉外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网络,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反应快捷的处置机制,增强全市涉外事件处置合力。建立健全在甬外籍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机
制。根据全市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在甬外籍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在甬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工作机制。深入研究在甬境外非政府组织(NGO)管理可行性措施,协调、统筹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甬活动管理与服务工作,促进与境外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
3、加强境外宁波籍人员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机制建设。针对领事保护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加强领事保护工作,保护我市境外机构和人员安全。
六、实践创先争优,推动机关各项工作再出新成绩
认真开展好“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主题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推进工作。坚持把推进党建工作同推进外事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新形势下外事工作的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主线,以开展实践好“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以创建“群众满意服务窗口”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第七轮文明机关创建工作,继续争创和巩固省级、市级文明单位荣誉,不断强化外事队伍建设和基层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推动我市外事工作科学发展。
宁波市侨务办公室简介
一、机构设置:
1、综合处
2、侨政处
3、经济科技处
4、联络文宣处
二、机关领导: 主任:邹建伟
副主任:陈瑜、赵骏、陈进军、黄国海、刘国平
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要点
宁波市侨办 2010年12月30日
一、2010年全市侨务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2010年,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自然界挑战严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侨办、省侨办指导下,我市各级侨办把握形势,创新服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侨务工作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出新步伐
一是传统工业企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二是通过品牌战略和资产重组来实现转型升级;三是高新侨资企业正逐步成为我市侨资企业的主导力量;四是新的业态正在引领侨资企业转型升级;五是积极开发和实施节能减排,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生产服务业比重正在迅速提升。尤其从对46家侨港资企业的不完全统计中看到,已上市企业5家,获取专利230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国际化标准40项,创立自主品牌14个,高新产值已占企业销售产值的16.5%。
2、2010甬港经济合作论坛跃上新台阶
今年的论坛以“共抓新机遇,同创新优势”为主题,通过一个主题论坛,10项专题论坛,9项全年常态化活动,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城市建设、金融物流、服务贸易、教育卫生、旅游文化、品牌创意等多个领域,有包括香港政要、中联办领导等高层在内的200多人参加了主论坛,进一步深化了甬港两地多层次、多领域、多行业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成果丰硕。
3、服务大局引智引资工作获得新进展
今年我们依托“浙洽会”、“消博会”及宁波国际服装节等重大经贸等活动平台,发挥侨务资源优势,采取以侨引侨、以侨引外等措施,积极开展侨务引
智引资工作,促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举办对接洽谈活动,努力搭建服务平台。浙洽会期间,成功举办了海外华侨华人投资合作产业对接会,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葡萄牙、香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海外华商及专业人士代表,携带金融投资、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服务外包、高新技术等5大领域30多个项目,与国内130多家相关企业、园区和开发区进行了对口洽谈。二是以侨引侨,以侨引外,努力涵养和拓展侨务资源。三是深入贯彻宁波市侨务系统《海外人才宁波服务计划》,首次成功举行宁波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颁奖暨华侨华人“创业讲坛”首讲仪式。
4、发挥侨务优势助推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
我们响应国侨办、省侨办“万侨助万村”的号召,继续把发挥侨务优势助推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建立多种形式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受到上级肯定。上半年,全国“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工作会议在宁波举行。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副主任马儒沛、浙江省副省长龚正、宁波市市长毛光烈以及来自国侨办、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侨办的相关负责人,部分省农业厅局的负责人,泰国正大集团、澳大利亚金晖集团和美国世纪成功集团等侨资企业代表共约200人出席会议。我市和鄞州区侨办还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鄞州区湾底村被国侨办授予“侨爱新村”。
5、纪念侨法颁布20周年系列活动取得新成效
市、县二级侨务部门上下联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精彩纷呈。通过文艺汇演、侨法咨询、为侨服务、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营造“普及侨法知识,维护侨界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环境。分发宣传资料1000余份,11个县(市)区,300多名归侨、侨眷,通过文艺汇演来宣传侨法,现场观众达800多人。与此同时,我办首次借助我市知名“天一讲堂”阵地,举办大型“侨法知识讲座”,邀请国侨办原国内司程铁生主讲,听众300余人,并讲座通过录制光盘、上“宁波侨网”、编纂《侨法在宁波》等形式,使侨法宣传在我市再
掀高潮。全年接待来信来访309件次。
6、“情系中华·薪火相传”品牌活动带来新效应
今年借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之机,成功举办了“情系中华、薪火相传——海外侨胞世博宁波行”活动,在活动设计上,以亲情乡谊和经贸文化为纽带,突出让侨胞看,呈现宁波特色和商务投资环境;在邀请对象上,跳出“宁波帮”圈子,面向五大洲,突出以老带新,家属组团;在活动组织上,突出上下联动,重心下移,由市侨办主导,并保障经费,有关县(市)区具体承办,职责明确,通力协作,使活动取得圆满的效果,得到海外侨胞的积极响应和赞誉。来自新加坡、日本、德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个侨团、150多位海外侨胞来甬参加本次活动。
二、2011年工作要点
一、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切入点,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
1、举办好2011甬港经济合作论坛。2011年是论坛举办十周年,将以“传承创新求发展、合作共蠃谋跨越”为主题,以抓新一轮发展机遇为切实点,突出重点区块、重点行业,推介现代服务业,拓展创意产业,引进高素质人才为突破点。在活动内容上,突出庆典与经贸相结合、联谊与推进项目相结合,主要有开幕式暨论坛十年庆典+主题论坛+若干个主活动和常态化活动组成,在延续专题,拓展内容前提下,结合县(市)区政府香港招商及经贸活动组成,进一步推进甬港两地合作与交流。
2、进一步做好新形式下侨务引智引资工作。以创新载体为抓手,在全市侨办系统推动开展“海外人才为宁波服务计划”,努力创建“创业讲坛”品牌;以建立重点联系单位为依托,打造全市侨办系统引智引资工作基地,积极发动海外人才参与“中国创业计划大奖赛”;以“两库”建设为基础,增强侨务引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项目对接为重点,促进海外人才为宁波服务;以组织推荐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千人计划”为契机,营造良好创业新氛围;以深化服务为手段。邀请海外客商参加“浙洽会”、“消博会”,举办海外高科技
专业人士电子信息、新能源项目对接会;积极做好邀请海外重点社团和重点人士赴宁波进行经贸考察、项目洽谈工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
3、用心、用情、用力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围绕加快侨资企业转型升级这一主线,结合我市侨资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围绕中心服务侨企,促进发展”系列主题活动,拟组织侨资企业用工招聘、侨资企业家主题沙龙、侨资企业政策咨询辅导会、优秀侨资企业评选表彰、侨资企业家西部行和侨资企业员工文体活动等;继续深入开展“百名侨务干部联系百家侨资企业”活动,为侨资企业排忧解难。加大侨资企业投诉案件协调与处理的力度,探索建立侨商协调工作机制,依法保护侨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更加重视科技扶持侨资企业转型升级,以北美地区为重点,引进先进技术,科技信息;引导侨资企业巩固外贸,拓展内贸,组织侨资企业西部行,寻找创新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以“六五”普法为契机,进一步关注民生,努力深化国内侨务工作
1、以多形式活动为载体,《侨法》宣传不断深入。把“侨法宣传角”建设成面向社区、面向归侨侨眷、面向干部职工的坚强阵地,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建立维护侨益“四个一”绿色通道的试点:即“一角(侨法宣传角)、一窗(侨法咨询服务窗口)、一室(街道信访办接待室)、一站(县市区侨界法律援助站)”;将为侨务服务、信访工作延伸至基层。同时,要重视抓好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工作,为他们创造更加有利于施展聪明才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良好氛围。
2、认真做好侨捐项目管理工作,积极拓展涵养侨务资源。认真学习和掌握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根据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领域的热点、重点,积极引导开展侨捐工作,每季度公布各地侨办捐赠管理现状;注重与新华侨和华裔新生代联络与合作;培养好、发展好侨务新生力量,推动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
3、继续开展“百家侨企联百村,共同建设新农村”活动,引导侨商服务于社会。积极做好引导侨资企业捐助新农村建设项目,深化村企结对内容、引导互帮互助,促进和谐发展;加强科技支农力度,引导侨商投资农业项目,兴办实业;树立典型,引导发展,开展“助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暨“侨爱新村”评选、授牌活动;注重经验总结,选推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侨办和村企结对先进代表出席省侨办组织的“全省侨办系统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
4、整合社会资源,多措并举,关注侨界民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九部委《关于做好散居困难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在社区开展“服务空巢、独居侨界老人活动”为切入点,认真做好扶助困难归侨侨眷工作,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努力形成依靠社会各界力量,谋富侨之策,办利侨之事的良性发展局面。适时召开现场会,予以总结和推广。
三、以“情系中华·薪火相传”品牌活动为抓手,加大联络联谊和外宣力度,努力拓展海外侨务工作
1、进一步拓宽联络联谊渠道,以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家加强“三新”工作,深化“三百计划”,会同有关园区组织海外专业人士宁波行活动。
2、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开展华文教育和文化交流。组织华裔学生夏令营活动、第十届“茶花杯”中日学生书法比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十里红妆》赴港演出等工作。
3、继续举办“树文明形象,建和谐侨社”为主题的公民出国前培训系列讲座—北美篇。
4、加大侨务外宣力度。要利用国内外各种媒体,宣传侨务,宣传宁波;加强与海外华文媒体的联络交友工作,与他们开展多形式的交流合作,邀请他们到宁波进行实地采访;发挥侨网作用,提高宣传效应。继续开展“„双鹿杯‟侨界十件大事”评选活动,扩大侨务工作的影响。
第四篇:常州市排水管理处简介
单位概况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成立于1993年1月,全民事业单位,隶属于常州市城乡建设局。主要承担全市生活污水(含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全市雨污水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污水处理费征收和接入城市管网工业排污企业源头监管等职能,拥有污水处理甲级资质和江苏省第一家持有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双证的城市排水监测站。常州市排水管理处与常州市排水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排水公司主要发挥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开发、施工总承包、再生水生产经营和银行贷款主体等作用。“十一五”期间按照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共计投入治污建设资金14.3亿元。
目前,常州市排水管理处下辖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96座污水中途提升泵站,13座铁路雨水立交泵站。全处固定资产总值50多亿元,负债率65%,2011年收取污水处理费及各项经营收入2.6亿元,经营状况良好。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现有事业编制职工230人,事业单位短期合同工45人,全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52%,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75名,其中、研究员高工2名、付高级20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0名,具有大量的科研人才队伍和研发团队。全处“十一五”期间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共计1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课题3项目、市厅级课题9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受理申请发明专利2项。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自成立以来,围绕“求清、求净、求新、求进”的企业精神,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近几年来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服务质量奖、江苏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建设部“华夏奖”、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市政工程金杯奖、全国十佳污水处理厂等重大荣誉。今年再接再厉,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第五篇:聊城市奥祥食品厂简介
聊城市奥祥食品厂简介
聊城市奥祥食品有限公司位于东昌府区新城海,占地150000平方米。投资2000余万元,是2008年兴建的一家新型现代化肉鸡生产企业。公司是集生产、深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大型企业,公司现有冷藏库4500吨,速冻能力200吨。公司采用现代化模式进行管理,各部门均有专业人才操作生产。公司现有高级技术工程师12名,专业技术人员50名,专业生产工人300余名。公司生产车间全部采用现代化全封闭无菌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产品质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专业生产 奥祥牌 速冻白条鸡、西装鸡、中装鸡、三黄鸡、调理鸡、鸡心、鸡珍等。生产基地地处鲁西平原,是国家优质三黄鸡和817肉鸡的生产基地,为肉类加工提供了丰富资源优势。聊城市奥祥食品有限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认可。以“打造中国鸡肉业第一品牌”为目标,以质量求存生,以信誉求发展,以为人类健康生产绿色食品为宗旨。聊城市奥祥食品有限公司热诚欢迎国内外客商光临,共创美好未来。
附:
奥祥食品厂总经理简介
宓瑞祥(曾用名:宓飞祥),男,汉族,1964年12月生,山东聊城人,高中文化,1984年务农在家,10多年来靠做些小生意积攒了部分资金。2003年成立了聊城市最大的肉牛饲养厂-飞达肉牛育肥厂,同年被评为人大代表。2006年自筹资金创办了飞祥饲料厂。
2007年又新增一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第二条生产线,同年被评为政协委员.2008年成立了祥瑞禽业公司,同年与‘亚太中慧’合资成立了祥慧饲料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是一家集科研、生产、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生产各种畜、禽高档饲料,带领周边3000余户村民靠饲养肉鸡走向了致富路,公司为村民提供“保姆式”的一条龙服务,即鸡苗、饲料、兽药、技术、毛鸡回收等,让村民在既没有资金又没有技术的情况下也能致富,年累计为村民创收600多万元,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2009年春,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聊城市奥祥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底投产运行。该项目可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人,为农民年增收600多万元,2011年春又在东阿筹建孵化厂一处,预计年底可投产运营,该项目运营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个,为农民年增收400多万元,并带动当地餐饮、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